KBT
KBT
你說語音學,我說狂熱者
You say Phonetic, I say Fanatic
展覽簡介
單頻道影像 Single channel video, 29:38mins, 2019

此駐館計畫的靈感源自於藝術家的一位臺灣友人,這位友人表示自己透過反覆觀看三部電影學習英文。換句話說,她透過狂熱地(fanatic)觀看這些影片,進行語音(phonetic)的學習。(註:「fanatic」與「phonetic」這兩個英文單字發音類似。)

這位友人所選擇的三部電影分別是:《猜火車》(1995)、《鬥陣俱樂部》(1999),以及《洛基恐怖秀》(1975)。有趣的是,這三部電影都有著反動、反主流文化的主題,甚至代表著西方文化最頹廢的面向。
此錄像計畫選擇了以下三部臺灣電影,以「文化判讀能力」為目的進行轉譯與詮釋:《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1991)、《戲夢人生》(1993),以及《天邊一朵雲》(2005),並且將這些電影視為此「互動」錄像計畫的基礎。透過關渡美術館的大力支持,藝術家公開招募願意加入此實驗性影片的參與者。

藝術家之所以選擇這些電影的原因是因為其中的議題同時適用與臺灣與澳洲。所探討的問題包括:我們能否在分享或交流我們對電影所構成的「文化脫節」的看法中找到其中的價值?當這些看法從外部進行傳播或溝通時,又是如何產生改變?我們對自身的文化持有著怎樣的期望?而這些文化又在別處產生了哪些影響,投下了怎樣的陰影?

製作協力:RMIT:ART:INTERSECT、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關渡美術館

演出人員:周子晴(Ariel) 、范安妮 (Annie) 、 李佳勳 (Billy) 、陳芊曄 (Dora) 、宋海容 (Helen) 、蔡淳絜 (Janice) 、林立婷 (Lin) 、林孟瑾 (Meng-jin) 、邱霈恩 (Peien) 、林沛瑤 (Patrice) 、葉信萱 (Shelby) 、王韻涵 (Sidney) 、 林立堯 (Yao) 、游雅竹 (YuCha) 、吳雨蓁 (Zoe) 、 吳志維 (Tony)
特別感謝:張嘉桓 (David Chang)
音樂由Bucket Men所提供
展覽簡介
單頻道影像 Single channel video, 29:38mins, 2019

此駐館計畫的靈感源自於藝術家的一位臺灣友人,這位友人表示自己透過反覆觀看三部電影學習英文。換句話說,她透過狂熱地(fanatic)觀看這些影片,進行語音(phonetic)的學習。(註:「fanatic」與「phonetic」這兩個英文單字發音類似。)

這位友人所選擇的三部電影分別是:《猜火車》(1995)、《鬥陣俱樂部》(1999),以及《洛基恐怖秀》(1975)。有趣的是,這三部電影都有著反動、反主流文化的主題,甚至代表著西方文化最頹廢的面向。
此錄像計畫選擇了以下三部臺灣電影,以「文化判讀能力」為目的進行轉譯與詮釋:《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1991)、《戲夢人生》(1993),以及《天邊一朵雲》(2005),並且將這些電影視為此「互動」錄像計畫的基礎。透過關渡美術館的大力支持,藝術家公開招募願意加入此實驗性影片的參與者。

藝術家之所以選擇這些電影的原因是因為其中的議題同時適用與臺灣與澳洲。所探討的問題包括:我們能否在分享或交流我們對電影所構成的「文化脫節」的看法中找到其中的價值?當這些看法從外部進行傳播或溝通時,又是如何產生改變?我們對自身的文化持有著怎樣的期望?而這些文化又在別處產生了哪些影響,投下了怎樣的陰影?

製作協力:RMIT:ART:INTERSECT、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關渡美術館

演出人員:周子晴(Ariel) 、范安妮 (Annie) 、 李佳勳 (Billy) 、陳芊曄 (Dora) 、宋海容 (Helen) 、蔡淳絜 (Janice) 、林立婷 (Lin) 、林孟瑾 (Meng-jin) 、邱霈恩 (Peien) 、林沛瑤 (Patrice) 、葉信萱 (Shelby) 、王韻涵 (Sidney) 、 林立堯 (Yao) 、游雅竹 (YuCha) 、吳雨蓁 (Zoe) 、 吳志維 (Tony)
特別感謝:張嘉桓 (David Chang)
音樂由Bucket Men所提供
 回上頁
分享到
繁中  /  EN
繁中 /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