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區塊
:::

關渡美術館

:::
Life in Process:關渡雙年展的原生性時間
Life in Process: Indi-Genesis Time of Kuandu Biennale
出版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頁數
174
出版日期
2025/2
尺寸
17×23公分
書號
978-626-7232-59-0
《Life in Process:關渡雙年展的原生性時間》
本書從2022年「藝術社會的時間:關渡雙年展如何原民化?」至2024年「《空熵:作為「化潛殖」的宇宙演化敘事」前後兩屆關渡雙年展,探索藝術家們如何藉由其實踐延伸對「時間感」的重新思考。全書收錄「保持荒涼的表情—李傑個展」、「晶體湍流—金雅瑛個展」、「玩不膩—法蘭西斯・艾利斯個展」、「饒愛琴—斜對角的發酵」與「伊命・瑪法琉—生命只在此山中」雙個展、越南藝術家阮英俊「靜默花園」十年創作計畫,以及許哲瑜、陳琬尹「三次哀悼練習」等帶狀式展覽/計畫。

藉由帶狀雙年展的推進,「時間」將得以從世界各地雙年展事件化、慶典式的操作模式,轉化為一動態嵌入所屬環境、生態的過程。藝術不僅將得以在環境中形塑生命自身,更能在我們的時代中,為生命與藝術再次找到其相繫之處。
《Life in Process:關渡雙年展的原生性時間》
本書從2022年「藝術社會的時間:關渡雙年展如何原民化?」至2024年「《空熵:作為「化潛殖」的宇宙演化敘事」前後兩屆關渡雙年展,探索藝術家們如何藉由其實踐延伸對「時間感」的重新思考。全書收錄「保持荒涼的表情—李傑個展」、「晶體湍流—金雅瑛個展」、「玩不膩—法蘭西斯・艾利斯個展」、「饒愛琴—斜對角的發酵」與「伊命・瑪法琉—生命只在此山中」雙個展、越南藝術家阮英俊「靜默花園」十年創作計畫,以及許哲瑜、陳琬尹「三次哀悼練習」等帶狀式展覽/計畫。

藉由帶狀雙年展的推進,「時間」將得以從世界各地雙年展事件化、慶典式的操作模式,轉化為一動態嵌入所屬環境、生態的過程。藝術不僅將得以在環境中形塑生命自身,更能在我們的時代中,為生命與藝術再次找到其相繫之處。




©版權所有・翻印必究




©版權所有・翻印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