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區塊
:::

關渡美術館

:::
生而為人 關美館「舟越桂」、「睡夢廢墟間—小泉明郎個展」、「螺旋—變形者II」從不同角度思考存在的複式型態
2025.11.10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關渡美術館(以下簡稱關美館)自2025年11月14日(五)至2026年2月15日(日)展出「舟越桂」、「睡夢廢墟間—小泉明郎個展」,以及「螺旋—變形者II」。展覽彙集橫跨不同世代、創作領域的舟越桂(Katsura Funakoshi)、小泉明郎(Meiro Koizumi)以及黃錦城與瑪籟・瑪卡卡如萬(Malay Makakazuwan)共四位藝術家作品,並訂於11月14日(五)下午5點舉行展覽聯合開幕式。

「舟越桂」聚焦當代日本極具代表性雕塑家之一的舟越桂(1951–2024)自1980年代初期開始展露頭角,再至80年代中期與90年代後期受社會事件、藝術思潮洗禮衝擊下,藝術家對生命與生存狀態的不懈探索。本展以舟越桂獨特的人像表現方式延伸三大子題,展出雕塑及紙上創作共計48件作品,呈現舟越桂多元豐沛的內在情狀與創作脈絡。子題一「人間——凝視遠方的寫實人像」以日常生活的親人或陌生人為刻畫主題,舟越桂以其寫實細膩的人間觀察,揭示精神意識與生命經驗的連結。子題二「之間——紙上的精神肖像」著重藝術家於80年代中期起,質量均豐的紙上作品(版畫、水彩與素描),展現其在靈性向度及創作自由度上的多重擴展。走進子題三「幻間——人神相融的超現實幻境」展區,異變融合神話象徵的混種生物映入眼簾,則開啟藝術家於90年代後期對集體意識、人我關係、社會事件的深刻觀察與體悟。

「睡夢廢墟間—小泉明郎個展」延續藝術家近年結合表演、場景建構、虛擬實境(VR)與人工智慧(AI)的影像構成表現,透過三件錄像裝置,將長期被隱藏、壓抑且難以言說的記憶,化為介於睡夢與現實之間的意識張弛,從而賦予「意識」在脆弱、威權與身分的虛實交錯中,政治性與集體記憶的維度。《天使的證言》召喚被遺忘的歷史的再意識。新作《溶肉》以人工智慧程式生成為一部如夢境般混亂的電影,而《弔祭未來的死者》對社會政治需求與個體生命、自由之間的意識辯證。小泉明郎(1976-)以實驗錄像裝置與沉浸式創作享譽國際,其藝術實踐以探討私人情感與集體記憶之間的張力為核心,並檢視政治、文化或科技等權力系統如何形塑個體生命。「睡夢廢墟間」是小泉明郎首次在臺個展,除出席展覽聯合開幕式外,藝術家亦將於來台期間,進行一場導覽及公開講座。

「螺旋—變形者II」以「螺旋」為象徵,開啟生命、靈魂、儀式與轉化的動勢。全展透過「圓」的形式語彙,凸顯生命層層開展與不斷變形的本質。藝術家黃錦城、瑪籟・瑪卡卡如萬以卑南族Mangayaw(大獵祭)為起點,從猴祭(成年轉化)、出草(集體行動)、除喪(重生淨化),將個人生命經驗與族群文化記憶,交織成一場關於靈的轉化與再生的藝術實踐。本展作品涵蓋繪畫、編織、聲音與影像等多元媒介,呈現生命如螺旋般的循環律動。兩位藝術家以自然素材、傳統工藝或現成物為創作媒介,藉此回望族群記憶,探索文化根源與存在處境的連結。「螺旋—變形者II」因而不僅是一場藝術行動,更是一段召喚祖靈的儀式︰化身為「當代變形者」的黃錦城、瑪籟・瑪卡卡如萬,於身份、文化與靈魂之間來回穿梭,並在藝術的流動與共感中,尋找生命與文化的再生之路。

透過三種對「生命」的不同詮釋——凝視冥思、虛實交錯、變形再生——觀者得以隨著藝術家的作品,探索關於心理空間、個人空間與生存空間等主題,發現多重且真實存在的生命樣態。本館於展期間將舉辦多場與展覽主題相關之教育推廣活動,更多活動詳情請至關美館官網(kdmofa.tnua.edu.tw)與Facebook粉絲專頁(KdMoFA關渡美術館)查詢。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關渡美術館(以下簡稱關美館)自2025年11月14日(五)至2026年2月15日(日)展出「舟越桂」、「睡夢廢墟間—小泉明郎個展」,以及「螺旋—變形者II」。展覽彙集橫跨不同世代、創作領域的舟越桂(Katsura Funakoshi)、小泉明郎(Meiro Koizumi)以及黃錦城與瑪籟・瑪卡卡如萬(Malay Makakazuwan)共四位藝術家作品,並訂於11月14日(五)下午5點舉行展覽聯合開幕式。

「舟越桂」聚焦當代日本極具代表性雕塑家之一的舟越桂(1951–2024)自1980年代初期開始展露頭角,再至80年代中期與90年代後期受社會事件、藝術思潮洗禮衝擊下,藝術家對生命與生存狀態的不懈探索。本展以舟越桂獨特的人像表現方式延伸三大子題,展出雕塑及紙上創作共計48件作品,呈現舟越桂多元豐沛的內在情狀與創作脈絡。子題一「人間——凝視遠方的寫實人像」以日常生活的親人或陌生人為刻畫主題,舟越桂以其寫實細膩的人間觀察,揭示精神意識與生命經驗的連結。子題二「之間——紙上的精神肖像」著重藝術家於80年代中期起,質量均豐的紙上作品(版畫、水彩與素描),展現其在靈性向度及創作自由度上的多重擴展。走進子題三「幻間——人神相融的超現實幻境」展區,異變融合神話象徵的混種生物映入眼簾,則開啟藝術家於90年代後期對集體意識、人我關係、社會事件的深刻觀察與體悟。

「睡夢廢墟間—小泉明郎個展」延續藝術家近年結合表演、場景建構、虛擬實境(VR)與人工智慧(AI)的影像構成表現,透過三件錄像裝置,將長期被隱藏、壓抑且難以言說的記憶,化為介於睡夢與現實之間的意識張弛,從而賦予「意識」在脆弱、威權與身分的虛實交錯中,政治性與集體記憶的維度。《天使的證言》召喚被遺忘的歷史的再意識。新作《溶肉》以人工智慧程式生成為一部如夢境般混亂的電影,而《弔祭未來的死者》對社會政治需求與個體生命、自由之間的意識辯證。小泉明郎(1976-)以實驗錄像裝置與沉浸式創作享譽國際,其藝術實踐以探討私人情感與集體記憶之間的張力為核心,並檢視政治、文化或科技等權力系統如何形塑個體生命。「睡夢廢墟間」是小泉明郎首次在臺個展,除出席展覽聯合開幕式外,藝術家亦將於來台期間,進行一場導覽及公開講座。

「螺旋—變形者II」以「螺旋」為象徵,開啟生命、靈魂、儀式與轉化的動勢。全展透過「圓」的形式語彙,凸顯生命層層開展與不斷變形的本質。藝術家黃錦城、瑪籟・瑪卡卡如萬以卑南族Mangayaw(大獵祭)為起點,從猴祭(成年轉化)、出草(集體行動)、除喪(重生淨化),將個人生命經驗與族群文化記憶,交織成一場關於靈的轉化與再生的藝術實踐。本展作品涵蓋繪畫、編織、聲音與影像等多元媒介,呈現生命如螺旋般的循環律動。兩位藝術家以自然素材、傳統工藝或現成物為創作媒介,藉此回望族群記憶,探索文化根源與存在處境的連結。「螺旋—變形者II」因而不僅是一場藝術行動,更是一段召喚祖靈的儀式︰化身為「當代變形者」的黃錦城、瑪籟・瑪卡卡如萬,於身份、文化與靈魂之間來回穿梭,並在藝術的流動與共感中,尋找生命與文化的再生之路。

透過三種對「生命」的不同詮釋——凝視冥思、虛實交錯、變形再生——觀者得以隨著藝術家的作品,探索關於心理空間、個人空間與生存空間等主題,發現多重且真實存在的生命樣態。本館於展期間將舉辦多場與展覽主題相關之教育推廣活動,更多活動詳情請至關美館官網(kdmofa.tnua.edu.tw)與Facebook粉絲專頁(KdMoFA關渡美術館)查詢。
│展覽資訊│
舟越桂
Katsura FUNAKOSHI

睡夢廢墟間—小泉明郎個展
Ruins of a Sleep - Meiro Koizumi Solo Exhibition

螺旋—變形者II
'alipusapus – muvalis
展出藝術家︱黃錦城(Huang Jin-Cheng)、瑪籟・瑪卡卡如萬(Malay Makakazuwan)
展覽時間:2025年11月14日(五)至2026年2月15日(日)10:00-17:00(週一及國定假日休館)
開幕時間:2025年11月14日(五)17:00
展覽地點: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關渡美術館(臺北市北投區學園路1號)
│展覽資訊│
舟越桂
Katsura FUNAKOSHI

睡夢廢墟間—小泉明郎個展
Ruins of a Sleep - Meiro Koizumi Solo Exhibition

螺旋—變形者II
'alipusapus – muvalis
展出藝術家︱黃錦城(Huang Jin-Cheng)、瑪籟・瑪卡卡如萬(Malay Makakazuwan)
展覽時間:2025年11月14日(五)至2026年2月15日(日)10:00-17:00(週一及國定假日休館)
開幕時間:2025年11月14日(五)17:00
展覽地點: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關渡美術館(臺北市北投區學園路1號)
│教育推廣活動│
睡夢廢墟間—小泉明郎個展
Ruins of a Sleep - Meiro Koizumi Solo Exhibition

藝術家導覽︱Artist Guided Tour
時間:2025年11月14日(五)17:40-18:40

藝術家對談︱Artist Talk
時間:2025年11月15日(六)13:30-15:30
地點︰關美館四樓G401展覽廳
與談人︰小泉明郎/藝術家、住友文彥/日本東京藝術大學全球藝術研究所教授、黃建宏/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教授

螺旋—變形者II
'alipusapus – muvalis

藝術家對談︱Artist Talk
時間:2025年12月13日(六)14:00-16:00
地點︰關美館四樓G401展覽廳
與談人︰黃錦城/藝術家、瑪籟.卡卡如萬/藝術家、潘小雪/藝術家
│教育推廣活動│
睡夢廢墟間—小泉明郎個展
Ruins of a Sleep - Meiro Koizumi Solo Exhibition

藝術家導覽︱Artist Guided Tour
時間:2025年11月14日(五)17:40-18:40

藝術家對談︱Artist Talk
時間:2025年11月15日(六)13:30-15:30
地點︰關美館四樓G401展覽廳
與談人︰小泉明郎/藝術家、住友文彥/日本東京藝術大學全球藝術研究所教授、黃建宏/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教授

螺旋—變形者II
'alipusapus – muvalis

藝術家對談︱Artist Talk
時間:2025年12月13日(六)14:00-16:00
地點︰關美館四樓G401展覽廳
與談人︰黃錦城/藝術家、瑪籟.卡卡如萬/藝術家、潘小雪/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