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的未來 — 家與藝術家
2013.07.26~2013.09.22
09:00 - 17:00
地點:201展覽室 未來社+王聖閎 未來社:王璽安、林冠名、林賢俊、高雅婷、黃琬玲、曾雍甯、廖震平、謝牧岐 文∕王聖閎 或許不少年輕創作者都會有這樣的斷裂經歷:你帶著親人的支持與期待,費盡千辛萬苦考進藝術學院。在那裡,各種繽紛炫目的藝術形式與概念知識裡外通透地沖刷著你。於是,在你身上的「藝術時鐘」開始往前快撥、加速;在短短數年之內,歷經破壞、解構、啟蒙的辯證、最終跨入當代藝術的領域。
然而這時,你慢慢體察到,你雖然大步向前邁進,但周遭親人卻似乎遺留在過往的某個時空片段裡。他們雖然依舊持續與你交談,試圖瞭解你的創作與想法,甚至參與你的第一次得獎、聯展或個展,但他們身上的藝術時鐘卻從未與你同步,甚至如今在你眼裡顯得格外緩慢,彷彿他們的時間永遠凍結了。你發現你開始訴說一種他們似乎不太能理解的未來語言,彷彿成了藝術的時空旅人。儘管努力重新連結著,卻仍不時感到與他們像是活在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
這便是「餐桌上的未來」的思考起點,它觸及的是一個長久存在,卻總是不易面對的語境斷裂問題,以及藝術知識既不可能均勻,亦不可能共時的分佈狀態。然而,關於「藝術時鐘」的快慢調控,卻不可簡化地歸結為藝術教育普及與否的問題,因為那往往是將(國際)藝術思潮的推進演變,誤植為一種在全球架構下發生的普遍現實,一如將歐美現代性經驗視為普世皆然的狀態,而忽略在地語言、知識的特殊組成結構與內在邏輯。換言之,在地現實的重新發現,往往不是始於普遍性詮釋框架的成功時刻,而是當它遭逢失效、無法解譯的挫敗之時。因此,面對從語言到經驗的種種斷裂,或說面對每個人內在藝術時間的錯落差異,就是一種重新認識自己的根本方法。
但我全然無意只從冷硬的理論知識來分析這個問題。面對內在藝術時間的錯落差異,我更傾向從個別生命經驗或家族生命史的角度考察之;透過諸多可見與不可見的基礎訪談、故事採集,來逐步逼近問題的核心。扼要地說,「餐桌上的未來」即是對此問題意識與工作方法的初步嘗試。它建立在兩種社會關係的思考之上:
其一是我作為一位藝評人,長期從旁觀察、評論「未來社」部分成員或其集體創作,因而與「未來社」之間產生一種微妙的參與關係——我們一方面保持著一定的批判距離,另一方面又維繫著綿長而不間斷的對話狀態。如今透過這檔展覽,我與「未來社」成員一同思考:除了尋常制式的「策展人∕.藝術家」合作模式之外,一位藝評人還能以何種角度參與藝術家的創作生產?同時,藝術家們又能以何種方式,回應藝評人的問題意識?
其次,這檔展覽聚焦在藝術家的社會關係,其核心概念是一種轉向自身的田野調查。我邀請「未來社」成員考察其家庭關係,例如父母如何看待藝術家的創作者身份?如何理解其創作內涵和思維?乃至於如何理解當代藝術?另一方面,我也詢問「未來社」成員們,會以何種日常語言或方法向親人解釋其創作。我假設在台灣,當代藝術創作者們如何面對、處理其家庭關係,以及反向的,其家庭如何理解、想像乃至於回應之,恰恰就是當代藝術與其社會之互動關係的縮影。因此在這檔展覽裡,每位藝術家的展出都包含三個部分,除了他們各自原有的創作之外,他們都會呈現一份自我田調的成果,以及一份獻給其家庭或特定親人的禮物或告白。
據此,「餐桌上的未來」指向的不只是那些發生在家庭場景之中,圍繞著藝術之夢的種種日常話語。也不只是因為冷冽酷厲的現實條件、職涯規劃、生存技藝,而必須展開的種種琢磨與思量。除了展出作品,這檔展覽也邀請觀者一同思考,那些存在於藝術與日常交界之間,我們或熟悉或陌生的真實對話,並藉此反思我們各自在生命經驗與人生階段中,關於藝術之愛(與恨)的重大決斷。
地點:201展覽室 未來社+王聖閎 未來社:王璽安、林冠名、林賢俊、高雅婷、黃琬玲、曾雍甯、廖震平、謝牧岐 文∕王聖閎 或許不少年輕創作者都會有這樣的斷裂經歷:你帶著親人的支持與期待,費盡千辛萬苦考進藝術學院。在那裡,各種繽紛炫目的藝術形式與概念知識裡外通透地沖刷著你。於是,在你身上的「藝術時鐘」開始往前快撥、加速;在短短數年之內,歷經破壞、解構、啟蒙的辯證、最終跨入當代藝術的領域。
然而這時,你慢慢體察到,你雖然大步向前邁進,但周遭親人卻似乎遺留在過往的某個時空片段裡。他們雖然依舊持續與你交談,試圖瞭解你的創作與想法,甚至參與你的第一次得獎、聯展或個展,但他們身上的藝術時鐘卻從未與你同步,甚至如今在你眼裡顯得格外緩慢,彷彿他們的時間永遠凍結了。你發現你開始訴說一種他們似乎不太能理解的未來語言,彷彿成了藝術的時空旅人。儘管努力重新連結著,卻仍不時感到與他們像是活在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
這便是「餐桌上的未來」的思考起點,它觸及的是一個長久存在,卻總是不易面對的語境斷裂問題,以及藝術知識既不可能均勻,亦不可能共時的分佈狀態。然而,關於「藝術時鐘」的快慢調控,卻不可簡化地歸結為藝術教育普及與否的問題,因為那往往是將(國際)藝術思潮的推進演變,誤植為一種在全球架構下發生的普遍現實,一如將歐美現代性經驗視為普世皆然的狀態,而忽略在地語言、知識的特殊組成結構與內在邏輯。換言之,在地現實的重新發現,往往不是始於普遍性詮釋框架的成功時刻,而是當它遭逢失效、無法解譯的挫敗之時。因此,面對從語言到經驗的種種斷裂,或說面對每個人內在藝術時間的錯落差異,就是一種重新認識自己的根本方法。
但我全然無意只從冷硬的理論知識來分析這個問題。面對內在藝術時間的錯落差異,我更傾向從個別生命經驗或家族生命史的角度考察之;透過諸多可見與不可見的基礎訪談、故事採集,來逐步逼近問題的核心。扼要地說,「餐桌上的未來」即是對此問題意識與工作方法的初步嘗試。它建立在兩種社會關係的思考之上:
其一是我作為一位藝評人,長期從旁觀察、評論「未來社」部分成員或其集體創作,因而與「未來社」之間產生一種微妙的參與關係——我們一方面保持著一定的批判距離,另一方面又維繫著綿長而不間斷的對話狀態。如今透過這檔展覽,我與「未來社」成員一同思考:除了尋常制式的「策展人∕.藝術家」合作模式之外,一位藝評人還能以何種角度參與藝術家的創作生產?同時,藝術家們又能以何種方式,回應藝評人的問題意識?
其次,這檔展覽聚焦在藝術家的社會關係,其核心概念是一種轉向自身的田野調查。我邀請「未來社」成員考察其家庭關係,例如父母如何看待藝術家的創作者身份?如何理解其創作內涵和思維?乃至於如何理解當代藝術?另一方面,我也詢問「未來社」成員們,會以何種日常語言或方法向親人解釋其創作。我假設在台灣,當代藝術創作者們如何面對、處理其家庭關係,以及反向的,其家庭如何理解、想像乃至於回應之,恰恰就是當代藝術與其社會之互動關係的縮影。因此在這檔展覽裡,每位藝術家的展出都包含三個部分,除了他們各自原有的創作之外,他們都會呈現一份自我田調的成果,以及一份獻給其家庭或特定親人的禮物或告白。
據此,「餐桌上的未來」指向的不只是那些發生在家庭場景之中,圍繞著藝術之夢的種種日常話語。也不只是因為冷冽酷厲的現實條件、職涯規劃、生存技藝,而必須展開的種種琢磨與思量。除了展出作品,這檔展覽也邀請觀者一同思考,那些存在於藝術與日常交界之間,我們或熟悉或陌生的真實對話,並藉此反思我們各自在生命經驗與人生階段中,關於藝術之愛(與恨)的重大決斷。
作品
 回上頁
分享到
繁中  /  EN
繁中 /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