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e Piece Room 雕塑基座–陳逸堅 個展
2015.03.06~2015.04.26
09:00 - 17:00
《雕塑基座》(Base Piece)的命題乃借自雕塑家安東尼•卡羅(Anthony Caro)的《桌上雕塑》(Table piece),是一系列首六件針對「基座」為雕塑母題作評論與發想的作品,內容是以我在92至93年的原始草圖及手稿為藍本而製作的雕塑,亦頗有對個人創作做「反事實條件」(counterfactual)的歷史陳述與重溯。 91年在加州雕塑家Charles Ray的啟發下,開啟了我對卡羅雕塑作品濃厚的興趣,特別是他於1966年起製作的《桌上雕塑》讓我再三琢磨、反覆省思,這系列超過三百多件所謂「桌上型小雕塑」與卡羅的立地大型雕塑脈絡大相逕庭,對照卡羅再三言明厭惡雕塑流為基座物件的矛盾,深深吸引了學生時代的我,苦思不解之餘,魯莽認定卡羅走的是雕塑的回頭路:「桌面」說穿了就是「基座」的延伸變形,卡羅似乎刻意以命名迴避「基座問題」在現代雕塑史的源流、論述、意義、破除與象徵。 對藝評家麥可•弗利(Michael Fried)而言,卡羅的《桌上雕塑》意圖不再於將雕塑回歸於「基座」,卡羅企圖創造出非模型、非偶發的尺寸,兼具雕塑自我主體性與合宜尺度的小型雕塑,而不是大型作品之縮小版;弗利堅信卡羅的美學本質是本體論,立基於人體的本質與潛能,但內建於雕塑的內部關係才是真意,雕塑本質上是「語法的」(syntactic),特別是元素結構的構造、散布與分離,是對空間的分割而非佔據,「桌面」想當然爾成為相對尺標,也因此卡羅早期的桌面系列還保有真實、可辨識的工具元件,例如以「剪刀把手」(Table Piece xxxvii)等暗示與身體關聯的尺寸。 無論如何,基座上的物件有一種類似畫框般無可取代的效力與魅力,「基座」的使用曾經是藝術家急於迴避的雕塑魔咒與母題,例如早期的卡羅,基座原本也只是功能性載具,至少在布朗庫西(Brancusi)之前,或用於搭配建築及廣場尺度、用以巨大化紀念碑、支撐和維持雕塑和觀眾之間的距離。布朗庫西劃時代的將基座形象化和建築化,重組雕塑與基座的比例與次序關係,將基座吸納成雕塑內容,徹底模糊雕塑與基座的界限。其後的傑克梅第(Alberto Giacometti)才真正觸及基座問題,將基座解除(Woman with Her Throat Cut, 1932)把基座變成雕塑(Circuit, 1931 / Man, Woman, and Child, 1931 / The Surrealist Table, 1933 ),到了曼佐尼(Piero Manzoni )的《世界的基座》(Base of the World, 1961),之後的藝術家不特別意識基座的存在。日後低限藝術(Minimalism)將雕塑內化為基座,或新普普雕塑將基座拜物化(有別於Rosalind E. Krauss的基座拜物化),基座殘存明示物件的觀看,卻被櫥窗取代其神聖性,基座的功能至此流於物件的藝術認證。 當卡羅於2013年過世,又重啟了我對這批擱置多年之草圖的創作熱情,此時此地遠離90年代加州藝術圈,當然無涉雕塑史的書寫與定位,但對於我個人的創作歷程卻寓意深遠,當時對卡羅《桌上雕塑》的熱切誤讀,驅動我無數以基座為名的雕塑想像,藝術史上的「基座問題」似乎也無人問津,該是時候藉此將自己的創作歸零重新出發了。 後現代以降的雕塑已經解除「基座」作為閱讀藝術的角色,藝術等同商品的當下,藝術家的心思也已經與「基座」無關,基座等同展台,或許「基座」作為美術館形體的隱喻已經是「基座問題」的最後解答。
《雕塑基座》(Base Piece)的命題乃借自雕塑家安東尼•卡羅(Anthony Caro)的《桌上雕塑》(Table piece),是一系列首六件針對「基座」為雕塑母題作評論與發想的作品,內容是以我在92至93年的原始草圖及手稿為藍本而製作的雕塑,亦頗有對個人創作做「反事實條件」(counterfactual)的歷史陳述與重溯。 91年在加州雕塑家Charles Ray的啟發下,開啟了我對卡羅雕塑作品濃厚的興趣,特別是他於1966年起製作的《桌上雕塑》讓我再三琢磨、反覆省思,這系列超過三百多件所謂「桌上型小雕塑」與卡羅的立地大型雕塑脈絡大相逕庭,對照卡羅再三言明厭惡雕塑流為基座物件的矛盾,深深吸引了學生時代的我,苦思不解之餘,魯莽認定卡羅走的是雕塑的回頭路:「桌面」說穿了就是「基座」的延伸變形,卡羅似乎刻意以命名迴避「基座問題」在現代雕塑史的源流、論述、意義、破除與象徵。 對藝評家麥可•弗利(Michael Fried)而言,卡羅的《桌上雕塑》意圖不再於將雕塑回歸於「基座」,卡羅企圖創造出非模型、非偶發的尺寸,兼具雕塑自我主體性與合宜尺度的小型雕塑,而不是大型作品之縮小版;弗利堅信卡羅的美學本質是本體論,立基於人體的本質與潛能,但內建於雕塑的內部關係才是真意,雕塑本質上是「語法的」(syntactic),特別是元素結構的構造、散布與分離,是對空間的分割而非佔據,「桌面」想當然爾成為相對尺標,也因此卡羅早期的桌面系列還保有真實、可辨識的工具元件,例如以「剪刀把手」(Table Piece xxxvii)等暗示與身體關聯的尺寸。 無論如何,基座上的物件有一種類似畫框般無可取代的效力與魅力,「基座」的使用曾經是藝術家急於迴避的雕塑魔咒與母題,例如早期的卡羅,基座原本也只是功能性載具,至少在布朗庫西(Brancusi)之前,或用於搭配建築及廣場尺度、用以巨大化紀念碑、支撐和維持雕塑和觀眾之間的距離。布朗庫西劃時代的將基座形象化和建築化,重組雕塑與基座的比例與次序關係,將基座吸納成雕塑內容,徹底模糊雕塑與基座的界限。其後的傑克梅第(Alberto Giacometti)才真正觸及基座問題,將基座解除(Woman with Her Throat Cut, 1932)把基座變成雕塑(Circuit, 1931 / Man, Woman, and Child, 1931 / The Surrealist Table, 1933 ),到了曼佐尼(Piero Manzoni )的《世界的基座》(Base of the World, 1961),之後的藝術家不特別意識基座的存在。日後低限藝術(Minimalism)將雕塑內化為基座,或新普普雕塑將基座拜物化(有別於Rosalind E. Krauss的基座拜物化),基座殘存明示物件的觀看,卻被櫥窗取代其神聖性,基座的功能至此流於物件的藝術認證。 當卡羅於2013年過世,又重啟了我對這批擱置多年之草圖的創作熱情,此時此地遠離90年代加州藝術圈,當然無涉雕塑史的書寫與定位,但對於我個人的創作歷程卻寓意深遠,當時對卡羅《桌上雕塑》的熱切誤讀,驅動我無數以基座為名的雕塑想像,藝術史上的「基座問題」似乎也無人問津,該是時候藉此將自己的創作歸零重新出發了。 後現代以降的雕塑已經解除「基座」作為閱讀藝術的角色,藝術等同商品的當下,藝術家的心思也已經與「基座」無關,基座等同展台,或許「基座」作為美術館形體的隱喻已經是「基座問題」的最後解答。
陳逸堅
陳逸堅 E Chen 1993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藝術碩士(MFA,UCLA) 1997 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建築碩士(M Arch.UC. Berkeley) 1998- 專職藝術家 2014-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客座助理教授 重要個展 2010 《Wunderkammer築—陳逸堅建築及裝置藝術個展》台北市立美術館,台灣 2005 《空間之織》印地安那布詩美術館,印地安,美國 2002 《物的聖堂》高雄市立美術館「創作論壇」,高雄,台灣 2001-2 《聯合紙業》漢摩美術館,洛杉磯,美國 2000 《無策略》李查‧泰勒斯藝廊,洛杉磯,美國 1999 《櫻桃與雪》李查‧泰勒斯藝廊,洛杉磯,美國 1998 《鐵達尼》李查‧泰勒斯藝廊,洛杉磯,美國 重要聯展 2013 《The Arts-Ground in Region》金澤工藝三年展,日本,台灣 2011 《M型思維》2011-亞洲藝術雙年展,台中,台灣 2009 《粉樂町》台北東區當代藝術展,台北,台灣 2008 《Wonder》新加坡國際雙年展,新加坡 2008 《Biennale cuvee》O.K Offenes Kulturhaus Oberösterreich,林茲,奧地利 2006 《台北雙年展》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台灣 2006 《Market Place》愛阿華大學美術館,愛阿華,美國 2002 《台北獎》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台灣 2001 《神秘時光-藝術以及拉斯維加斯》格拉斯美術館,格拉斯,奧地利 重要獲獎 2010-11 Project Grant for research , The Canada Council For The Art, Canada (加拿大國家藝術基金會研究獎助) 2003-4 The Pollock-Krasner Grant(美國帕洛克基金會獎助) 2002 2002台北獎 1993 Sindney Temple Award, Los Angeles, USA 1992 Anna Bing Arnold Award, Los Angeles, USA 1992 Raph C, Altman Award, Flowler Museuml, UCLA, Los Angeles
陳逸堅
陳逸堅 E Chen 1993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藝術碩士(MFA,UCLA) 1997 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建築碩士(M Arch.UC. Berkeley) 1998- 專職藝術家 2014-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客座助理教授 重要個展 2010 《Wunderkammer築—陳逸堅建築及裝置藝術個展》台北市立美術館,台灣 2005 《空間之織》印地安那布詩美術館,印地安,美國 2002 《物的聖堂》高雄市立美術館「創作論壇」,高雄,台灣 2001-2 《聯合紙業》漢摩美術館,洛杉磯,美國 2000 《無策略》李查‧泰勒斯藝廊,洛杉磯,美國 1999 《櫻桃與雪》李查‧泰勒斯藝廊,洛杉磯,美國 1998 《鐵達尼》李查‧泰勒斯藝廊,洛杉磯,美國 重要聯展 2013 《The Arts-Ground in Region》金澤工藝三年展,日本,台灣 2011 《M型思維》2011-亞洲藝術雙年展,台中,台灣 2009 《粉樂町》台北東區當代藝術展,台北,台灣 2008 《Wonder》新加坡國際雙年展,新加坡 2008 《Biennale cuvee》O.K Offenes Kulturhaus Oberösterreich,林茲,奧地利 2006 《台北雙年展》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台灣 2006 《Market Place》愛阿華大學美術館,愛阿華,美國 2002 《台北獎》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台灣 2001 《神秘時光-藝術以及拉斯維加斯》格拉斯美術館,格拉斯,奧地利 重要獲獎 2010-11 Project Grant for research , The Canada Council For The Art, Canada (加拿大國家藝術基金會研究獎助) 2003-4 The Pollock-Krasner Grant(美國帕洛克基金會獎助) 2002 2002台北獎 1993 Sindney Temple Award, Los Angeles, USA 1992 Anna Bing Arnold Award, Los Angeles, USA 1992 Raph C, Altman Award, Flowler Museuml, UCLA, Los Angeles
作品
 回上頁
分享到
繁中  /  EN
繁中 /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