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舞生命
2009.10.03~2009.12.31
09:00 - 17:00
張子隆因獲得進駐東和鋼鐵廠的駐廠創作專案,而得以第一次利用廠內的鋼鐵廢料來製作其作品。不同以往的創作模式,此次因應鋼鐵廢料本身的原貌條件,展出材料中包含三種特質各異的系列:七公分厚的鋼板、地金與鋼胚。透過清除 清洗的過程,積垢下的原始色調慢慢浮現,在思索與觀者之間互動的對應考量,張子隆仍是強調材料的特質基礎上所應呈現其整體的創作概念。火在鋼鐵所留下的高溫舞動痕跡,成了鋼鐵藝術最具特色的表現語言。
張子隆因獲得進駐東和鋼鐵廠的駐廠創作專案,而得以第一次利用廠內的鋼鐵廢料來製作其作品。不同以往的創作模式,此次因應鋼鐵廢料本身的原貌條件,展出材料中包含三種特質各異的系列:七公分厚的鋼板、地金與鋼胚。透過清除 清洗的過程,積垢下的原始色調慢慢浮現,在思索與觀者之間互動的對應考量,張子隆仍是強調材料的特質基礎上所應呈現其整體的創作概念。火在鋼鐵所留下的高溫舞動痕跡,成了鋼鐵藝術最具特色的表現語言。
張子隆
1947 生於臺灣臺北縣淡水鎮 1969 國立藝術專科學校畢業 台北縣 1980 多摩美術大學研究所畢業(碩士) 東京
1986 「第32回一陽展」一陽大賞 東京都美術館 「第2回中華民國現代雕塑展」大獎 台北市立美術館 1988 第1回個展“生命的形” 雄獅畫廊 台北 1991 應邀參加「第一屆高雄國際雕刻研習營」高雄市立美術館 1993-96 淡水藝文中心藝術總監 淡水,台北縣 1997 二二八紀念館 “大地與母親” 設置 台北 1998 “我的雕刻1998” 張子隆個展 誠品畫廊 台北 1999 澳洲交換藝術家,作品收藏,臥龍崗大學,澳洲 應邀參加「韓國利川市第二回國際雕刻營」 作品獲得特別賞,作品收藏設置,利川市 韓國 2000 駐校藝術家,美國夏威夷大學Hilo校,夏威夷,美國 「東夏威夷文化中心美展」銅牌獎,夏威夷,美 2002-2004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學院造形研究所教授兼任總務長 校園景觀規劃,關渡,台北 2003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雕塑公園整體規劃,作品“森之精靈”製作設立 關渡,台北 2004-2005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學院造形研究所教授兼任主任秘書,關渡,台北 作品“黑夫人”、“眺”,應邀參加「靜宜大學校園景觀雕塑展-風中之姿」,靜宜大學藝術中心,台中 2005 台灣抽象雕塑評選「人地原道展」,大趨勢畫廊,台北 2009 「國藝會東鋼藝術家駐廠創作專案」,第一位駐廠藝術家,苗栗 「雕塑在陽明-張子隆個展」,國立陽明大學,台北 2009- 2010「鐵舞生命-張子隆鋼鐵雕塑個展」,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關渡,台北 現任: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學院,美術學系美術創作碩士班專任教授
張子隆
1947 生於臺灣臺北縣淡水鎮 1969 國立藝術專科學校畢業 台北縣 1980 多摩美術大學研究所畢業(碩士) 東京
1986 「第32回一陽展」一陽大賞 東京都美術館 「第2回中華民國現代雕塑展」大獎 台北市立美術館 1988 第1回個展“生命的形” 雄獅畫廊 台北 1991 應邀參加「第一屆高雄國際雕刻研習營」高雄市立美術館 1993-96 淡水藝文中心藝術總監 淡水,台北縣 1997 二二八紀念館 “大地與母親” 設置 台北 1998 “我的雕刻1998” 張子隆個展 誠品畫廊 台北 1999 澳洲交換藝術家,作品收藏,臥龍崗大學,澳洲 應邀參加「韓國利川市第二回國際雕刻營」 作品獲得特別賞,作品收藏設置,利川市 韓國 2000 駐校藝術家,美國夏威夷大學Hilo校,夏威夷,美國 「東夏威夷文化中心美展」銅牌獎,夏威夷,美 2002-2004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學院造形研究所教授兼任總務長 校園景觀規劃,關渡,台北 2003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雕塑公園整體規劃,作品“森之精靈”製作設立 關渡,台北 2004-2005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學院造形研究所教授兼任主任秘書,關渡,台北 作品“黑夫人”、“眺”,應邀參加「靜宜大學校園景觀雕塑展-風中之姿」,靜宜大學藝術中心,台中 2005 台灣抽象雕塑評選「人地原道展」,大趨勢畫廊,台北 2009 「國藝會東鋼藝術家駐廠創作專案」,第一位駐廠藝術家,苗栗 「雕塑在陽明-張子隆個展」,國立陽明大學,台北 2009- 2010「鐵舞生命-張子隆鋼鐵雕塑個展」,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關渡,台北 現任: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學院,美術學系美術創作碩士班專任教授
相關專文
藝評家 / 江衍疇 2009年關渡藝術節將展出張子隆教授的鋼鐵雕塑作品。 這次發表的作品在創作過程上有兩項特色:一是藝術家親自進駐鋼鐵廠內工作,時間長達四個月。二是就地取材,全部採用鋼鐵廢料製作。      所謂的廢料包括:一、廠造備品:為鋼鐵製品留下的的剩料,裁切成管、棒、圓盤,體積不大。二、鑄鐵原料:為粒狀、線狀、片狀的原始熔料,厚薄不齊、外表粗糙。三、廢五金:包括船體、機械、零件,大多保持原有的殘餘外型。   在如此的材料條件下,雕塑創作使用大量的現成物,呈現實物拼貼(Object Collage)的樣貌。雖然透過造形預想,組合心中的雕塑意象,這些作品仍然呈現強烈的環境特質,顯示高度化的場域連結。   以「藝術即經驗」(Art as Experience)的觀點解讀,藝術家的造形運作被轉化為一種環境經驗;經由不斷檢視素材、不斷拼湊形體,演變成身體的活動。對於張子隆而言,這些作品是身體活動的結果,象徵汗水的最終慰藉。 雕塑家進駐工廠的創作模式其來有自。大衛‧史密斯(David Smith)曾於1925年進入美國印第安那州的工廠研習,獲得豐富的製造經驗。從技術的層面來看,鋼雕創作與工廠製作的疊合程度極高,無論材料、工具、鍛焊技巧都同出一轍。 正因為如此,鋼雕作品始終包含文明性格,擅於反映現代化的各類命題。 1920年的構成主義(Constructivism)雕塑以鎔焊形貌表現了工業熱情,透過層層組構的碑型空間預言了世紀盛景。相反的,集合藝術(The Art of Assemblage)卻敲醒了文明喪鐘,以消費廢品、機械殘片批判了工業掠奪。 顯然藝術家對於工廠的屬性另有見解。一方面在製造上彼此緊密相連,一方面卻強烈感應,本能上提出時代批評。這種見解形成作品重要的內涵,論述成創作命題。而這源起的一切,還來自環境經驗。 從這個角度來看,張子隆進駐工廠,徵集廢料創作完全是一種理想,試圖以雕塑家的知能,挽留材料的淪亡。就藝術家而言,創作材料始終處於生命的狀態,無所謂毀損,也無所謂廢棄,端看熱情的力量。 這些作品因而跳脫以往的美感形式,表現出迥然不同的生命情緒;不再精緻唯美,反而粗獷質樸。透過偶然和碰撞,張子隆顛覆了自己的創作性格,允許造形理念開放,納入更廣域的人文考量。 在雕塑形式上,這次作品概分為三種類型: 一、運用鎔焊技巧,形塑抽象造形。 二、組合空間,表現空間的容積(Volume)和動勢(Movement),引發觀者的穿越。 三、搭接或利用線性材料,發展立體線形的素描趣味。 由於佈展的場地坐落於戶外,這些鋼鐵雕塑重新擺放,結合綠地、樹林和陽光,演繹另一種視覺能量。工廠火焰,廢料塵煙,溫度、氣味和聲響,都在學院環境中付諸閱讀,轉化成寧靜和鑑賞。
相關專文
藝評家 / 江衍疇 2009年關渡藝術節將展出張子隆教授的鋼鐵雕塑作品。 這次發表的作品在創作過程上有兩項特色:一是藝術家親自進駐鋼鐵廠內工作,時間長達四個月。二是就地取材,全部採用鋼鐵廢料製作。      所謂的廢料包括:一、廠造備品:為鋼鐵製品留下的的剩料,裁切成管、棒、圓盤,體積不大。二、鑄鐵原料:為粒狀、線狀、片狀的原始熔料,厚薄不齊、外表粗糙。三、廢五金:包括船體、機械、零件,大多保持原有的殘餘外型。   在如此的材料條件下,雕塑創作使用大量的現成物,呈現實物拼貼(Object Collage)的樣貌。雖然透過造形預想,組合心中的雕塑意象,這些作品仍然呈現強烈的環境特質,顯示高度化的場域連結。   以「藝術即經驗」(Art as Experience)的觀點解讀,藝術家的造形運作被轉化為一種環境經驗;經由不斷檢視素材、不斷拼湊形體,演變成身體的活動。對於張子隆而言,這些作品是身體活動的結果,象徵汗水的最終慰藉。 雕塑家進駐工廠的創作模式其來有自。大衛‧史密斯(David Smith)曾於1925年進入美國印第安那州的工廠研習,獲得豐富的製造經驗。從技術的層面來看,鋼雕創作與工廠製作的疊合程度極高,無論材料、工具、鍛焊技巧都同出一轍。 正因為如此,鋼雕作品始終包含文明性格,擅於反映現代化的各類命題。 1920年的構成主義(Constructivism)雕塑以鎔焊形貌表現了工業熱情,透過層層組構的碑型空間預言了世紀盛景。相反的,集合藝術(The Art of Assemblage)卻敲醒了文明喪鐘,以消費廢品、機械殘片批判了工業掠奪。 顯然藝術家對於工廠的屬性另有見解。一方面在製造上彼此緊密相連,一方面卻強烈感應,本能上提出時代批評。這種見解形成作品重要的內涵,論述成創作命題。而這源起的一切,還來自環境經驗。 從這個角度來看,張子隆進駐工廠,徵集廢料創作完全是一種理想,試圖以雕塑家的知能,挽留材料的淪亡。就藝術家而言,創作材料始終處於生命的狀態,無所謂毀損,也無所謂廢棄,端看熱情的力量。 這些作品因而跳脫以往的美感形式,表現出迥然不同的生命情緒;不再精緻唯美,反而粗獷質樸。透過偶然和碰撞,張子隆顛覆了自己的創作性格,允許造形理念開放,納入更廣域的人文考量。 在雕塑形式上,這次作品概分為三種類型: 一、運用鎔焊技巧,形塑抽象造形。 二、組合空間,表現空間的容積(Volume)和動勢(Movement),引發觀者的穿越。 三、搭接或利用線性材料,發展立體線形的素描趣味。 由於佈展的場地坐落於戶外,這些鋼鐵雕塑重新擺放,結合綠地、樹林和陽光,演繹另一種視覺能量。工廠火焰,廢料塵煙,溫度、氣味和聲響,都在學院環境中付諸閱讀,轉化成寧靜和鑑賞。
作品
 回上頁
分享到
繁中  /  EN
繁中 /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