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至主要內容區塊
:::
facebook連結(另開視窗)
instagram連結(另開視窗)
youtube連結(另開視窗)
繁中
/
EN
搜尋
會員
網站導覽
選單
繁中
/
EN
搜尋
會員
導覽服務
關於美術館
最新消息
美術館簡介
美術館紀事
館長介紹
參觀與交通資訊
空間與設備
展覽
當期展覽
歷年展覽
活動
當期活動
歷年活動
導覽服務
志工服務
實習計畫
駐館計畫資料庫
當期駐館藝術家
歷屆駐館藝術家
駐館合作單位
駐館計畫報名
歷年駐館成果紀錄
典藏
出版
關渡美術館之友
登入
申辦帳號
帳號
(必填)
密碼
(必填)
驗證碼
(必填)
更換
語音播放
登入
記住我的帳號
忘記密碼
親愛的訪客 您好:
填完資料後即可享有會員服務,
我們誠摯的歡迎您。
開始申請
回到首頁
忘記密碼
請輸入您的登入帳號與電子信箱,我們會把密碼E-mail給您,取得密碼後再重新登入即可。
若您也不記得帳號,麻煩請至「
聯絡我們
」填寫基本資料,客服人員確認後,將會用E-mail通知您的帳號及密碼,謝謝您!
登入帳號
(必填)
電子信箱
(必填)
驗證碼
(必填)
更換
語音播放
確認送出
回上頁
關閉
:::
2006關渡美術館年度申請展第ㄧ檔---陳曉朋個展
2006.08.25~2006.10.08
09:00 - 17:00
2006關渡美術館年度申請展第ㄧ檔---陳曉朋個展 展期: 2006-08-25 ~ 2006-10-08
地點: 週二至週日 上午10:00-下午5:00 「拜訪D工作室-陳曉朋個展」 在2005年的夏天,我完成了某些我很想完成的事,但這並沒有讓我對自己正在行走的路感到更清楚,相反的,我感覺到更多的懷疑與困惑。藉由在洛杉磯駐村的機會,我在八月初短暫的紐約行中,拜訪了藝術家D的工作室。拜訪D是我一直期待的,從很早的時候,我對他的作品就很感興趣。D很健談,我們聊了兩個多小時,大部分時間都是他在說話,我想他很聰明,看出來我有很多疑惑,因此主動說了許多。其實,現在我已經不太記得他到底說了什麼,我只記得那是一種奇妙的感覺,我不太會形容。或許,拜訪D的工作室只是某種經過,但剛好是我在那個時間點所需要的一個刺激,或是某種必要的經歷,它讓我更清楚一些事情,也得以調整自己的心態。總之,對我來說,這個過程似乎存在著某種新的開始的意義。 這次展出的是創作時間點與上述經驗有關的作品,共有下列幾類,它們是我在拜訪D的工作室前後,到現在這段時間主要已完成的創作,它們多少說明了我在這個階段的成長歷程。作品簡介如下: 2005年五月所完成的長條狀壓克力作品,雖然仍然使用慣用的硬邊與平塗手法,但在處理畫面時,我卻感受到一種異常「放開」的感覺,那是以前所沒有的經驗。而六月所完成一組立體作品,那其實是對自己繪畫作品所做的一個階段性的結論。雖然我喜歡使用內框具有一定厚度的畫布來作畫,但是對於真正的立體作品,之前是很少碰觸的。這件立體組件的單位元素選自於我在2000-2005年間所完成的繪畫作品,這種狀態有點像是在回顧或是終結自己前一階段的創作。 2005年九月我開始整理自己這些年來陸陸續續書寫的一些文章,它們是我在這段期間,對於生活及創作的一些思考與紀錄。我讓每篇文章都依附在一個拼圖相關的主題下,並把總標題取名為「神奇拼圖-在你所見之外」,對我而言,這是一個充滿反諷,卻又帶有迎合味道的名字,因為在表面的形式上,它似乎頗能呼應我之前所創作的幾何硬邊繪畫。而我認為人的思路通常不是一直線的前進,它會轉來轉去、繞來繞去,但是終究圍繞在你所思考的問題核心上,在這個前題下,我假設這個記錄我的生活及創作的「神奇拼圖」的呈現方式,也應該符合一種非常「拼圖」的形態,因此,我設定它的展示方式有下列三種:線上瀏覽型態、紙本型態與傳統的展示型態。 2006年二月進行的「神奇拼圖-白中白」(向馬列維奇致敬)系列,我將十二個相同尺寸的白色畫布以不同的方式排列組合並拍攝成彩色照片,這是延續「神奇拼圖-在你所見之外」的作品,不過重點又回到形式上面:照片中由小的白色畫布所組成的大的白色畫布雖然仍舊是畫布,但已不是繪畫。而「向…致敬」的標題雖然是許多藝術家所常用的一種創作手法,但是它對我個人有著特殊的意義,因為我對馬列維奇的作品曾經有過莫名的狂熱,他的思考與想法也確實深刻地影響了我之前的創作(雖然那已是過去式),取名「向馬列維奇致敬」的副標題對我來說,同時具有一種回到原點與告別過去的意味。
2006關渡美術館年度申請展第ㄧ檔---陳曉朋個展 展期: 2006-08-25 ~ 2006-10-08
地點: 週二至週日 上午10:00-下午5:00 「拜訪D工作室-陳曉朋個展」 在2005年的夏天,我完成了某些我很想完成的事,但這並沒有讓我對自己正在行走的路感到更清楚,相反的,我感覺到更多的懷疑與困惑。藉由在洛杉磯駐村的機會,我在八月初短暫的紐約行中,拜訪了藝術家D的工作室。拜訪D是我一直期待的,從很早的時候,我對他的作品就很感興趣。D很健談,我們聊了兩個多小時,大部分時間都是他在說話,我想他很聰明,看出來我有很多疑惑,因此主動說了許多。其實,現在我已經不太記得他到底說了什麼,我只記得那是一種奇妙的感覺,我不太會形容。或許,拜訪D的工作室只是某種經過,但剛好是我在那個時間點所需要的一個刺激,或是某種必要的經歷,它讓我更清楚一些事情,也得以調整自己的心態。總之,對我來說,這個過程似乎存在著某種新的開始的意義。 這次展出的是創作時間點與上述經驗有關的作品,共有下列幾類,它們是我在拜訪D的工作室前後,到現在這段時間主要已完成的創作,它們多少說明了我在這個階段的成長歷程。作品簡介如下: 2005年五月所完成的長條狀壓克力作品,雖然仍然使用慣用的硬邊與平塗手法,但在處理畫面時,我卻感受到一種異常「放開」的感覺,那是以前所沒有的經驗。而六月所完成一組立體作品,那其實是對自己繪畫作品所做的一個階段性的結論。雖然我喜歡使用內框具有一定厚度的畫布來作畫,但是對於真正的立體作品,之前是很少碰觸的。這件立體組件的單位元素選自於我在2000-2005年間所完成的繪畫作品,這種狀態有點像是在回顧或是終結自己前一階段的創作。 2005年九月我開始整理自己這些年來陸陸續續書寫的一些文章,它們是我在這段期間,對於生活及創作的一些思考與紀錄。我讓每篇文章都依附在一個拼圖相關的主題下,並把總標題取名為「神奇拼圖-在你所見之外」,對我而言,這是一個充滿反諷,卻又帶有迎合味道的名字,因為在表面的形式上,它似乎頗能呼應我之前所創作的幾何硬邊繪畫。而我認為人的思路通常不是一直線的前進,它會轉來轉去、繞來繞去,但是終究圍繞在你所思考的問題核心上,在這個前題下,我假設這個記錄我的生活及創作的「神奇拼圖」的呈現方式,也應該符合一種非常「拼圖」的形態,因此,我設定它的展示方式有下列三種:線上瀏覽型態、紙本型態與傳統的展示型態。 2006年二月進行的「神奇拼圖-白中白」(向馬列維奇致敬)系列,我將十二個相同尺寸的白色畫布以不同的方式排列組合並拍攝成彩色照片,這是延續「神奇拼圖-在你所見之外」的作品,不過重點又回到形式上面:照片中由小的白色畫布所組成的大的白色畫布雖然仍舊是畫布,但已不是繪畫。而「向…致敬」的標題雖然是許多藝術家所常用的一種創作手法,但是它對我個人有著特殊的意義,因為我對馬列維奇的作品曾經有過莫名的狂熱,他的思考與想法也確實深刻地影響了我之前的創作(雖然那已是過去式),取名「向馬列維奇致敬」的副標題對我來說,同時具有一種回到原點與告別過去的意味。
陳 曉 朋
陳 曉 朋 地址:221臺北縣汐止市福德一路86巷63號9樓 電話:0917556177 電子信箱:shiaupengchen@gmail.com 作品網站:http://www.shiaupengchen.com 1976 出生於澎湖群島 個展: 2006 關渡美術館,臺北 2005 臺北市立美術館,臺北 2003 四五六畫廊,紐約 2003 文賢油漆工程行,臺南 2002 澎湖縣文化局文馨畫廊,澎湖 2001 普拉特學院司圖本西畫廊,紐約 雙人展: 2002 線裡線外,臺北國際藝術村,臺北 聯展: 2006 青春嶺—2006藝術新星,科元藝術中心,臺中 2005 四缺一版畫三人展,文賢油漆工程行,臺南 2005 藝術之夜,第十八街藝術中心,洛杉磯 2005 愛之維谷—臺灣當代繪畫的迴旋曲式,關渡美術館,臺北 2005 二OO五關渡英雄誌—臺灣現代美術大展,關渡美術館,臺北 2005 空間的反射,四五六畫廊,紐約 2004 愛之維谷—臺灣當代繪畫的迴旋曲式,國立臺灣美術館,臺中 2004 愛之維谷—臺灣當代繪畫的迴旋曲式,光州市立美術館,光州 2004 表面深度—再探當代繪畫的新空間,大趨勢畫廊,臺北 2004 磁磚計畫—目的地:世界,臺北及全世界二十個景點 2004 意度空間,明新科技大學藝文中心,新竹 2003 瞬時/積累—油漆行家庭計畫,文賢油漆工程行,臺南 2003 一波三折—文賢油漆工程行三週年回顧展,文賢油漆工程行,臺南 2003 第四屆京都國際木版畫三年展,京都市美術館,京都 2002 CO2—臺灣前衛文件展,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藝文中心,臺北 2002 反應,出口藝術,紐約 2001 一千張圖之夜,藝術家空間,紐約 2001 普拉特藝術碩士年度評審展,普拉特曼哈頓畫廊,紐約 2000 只有一晚,DFN畫廊,紐約 2000 第二十三屆小作品展,華盛頓廣場東畫廊,紐約 1999 乘藝術,福華沙龍,高雄 1999 背叛,中銘藝術中心,臺北 學歷: 2001 藝術碩士,普拉特學院,紐約
陳 曉 朋
陳 曉 朋 地址:221臺北縣汐止市福德一路86巷63號9樓 電話:0917556177 電子信箱:shiaupengchen@gmail.com 作品網站:http://www.shiaupengchen.com 1976 出生於澎湖群島 個展: 2006 關渡美術館,臺北 2005 臺北市立美術館,臺北 2003 四五六畫廊,紐約 2003 文賢油漆工程行,臺南 2002 澎湖縣文化局文馨畫廊,澎湖 2001 普拉特學院司圖本西畫廊,紐約 雙人展: 2002 線裡線外,臺北國際藝術村,臺北 聯展: 2006 青春嶺—2006藝術新星,科元藝術中心,臺中 2005 四缺一版畫三人展,文賢油漆工程行,臺南 2005 藝術之夜,第十八街藝術中心,洛杉磯 2005 愛之維谷—臺灣當代繪畫的迴旋曲式,關渡美術館,臺北 2005 二OO五關渡英雄誌—臺灣現代美術大展,關渡美術館,臺北 2005 空間的反射,四五六畫廊,紐約 2004 愛之維谷—臺灣當代繪畫的迴旋曲式,國立臺灣美術館,臺中 2004 愛之維谷—臺灣當代繪畫的迴旋曲式,光州市立美術館,光州 2004 表面深度—再探當代繪畫的新空間,大趨勢畫廊,臺北 2004 磁磚計畫—目的地:世界,臺北及全世界二十個景點 2004 意度空間,明新科技大學藝文中心,新竹 2003 瞬時/積累—油漆行家庭計畫,文賢油漆工程行,臺南 2003 一波三折—文賢油漆工程行三週年回顧展,文賢油漆工程行,臺南 2003 第四屆京都國際木版畫三年展,京都市美術館,京都 2002 CO2—臺灣前衛文件展,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藝文中心,臺北 2002 反應,出口藝術,紐約 2001 一千張圖之夜,藝術家空間,紐約 2001 普拉特藝術碩士年度評審展,普拉特曼哈頓畫廊,紐約 2000 只有一晚,DFN畫廊,紐約 2000 第二十三屆小作品展,華盛頓廣場東畫廊,紐約 1999 乘藝術,福華沙龍,高雄 1999 背叛,中銘藝術中心,臺北 學歷: 2001 藝術碩士,普拉特學院,紐約
作品
回上頁
分享到
分享到Facebook(另開視窗)
分享到LINE(另開視窗)
分享到Twitter(另開視窗)
導覽服務
聯絡我們
回頂端
關鍵字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