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哀悼練習─許哲瑜個展
三次哀悼練習─許哲瑜個展
2023.07.21~2023.10.29
10:00 - 17:00
關渡美術館 四樓展覽廳
展出者:陳琬尹(劇本寫作)x 許哲瑜(藝術家)

展覽時間:2023年7月21日(五)至10月29日(日)
開幕時間:2023年7月21日(五)17:00
展覽地點: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關渡美術館四樓展覽廳
展出者:陳琬尹(劇本寫作)x 許哲瑜(藝術家)

展覽時間:2023年7月21日(五)至10月29日(日)
開幕時間:2023年7月21日(五)17:00
展覽地點: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關渡美術館四樓展覽廳
展覽介紹
第一次的哀悼練習,是對已病逝的祖母的悼念。在當代醫學研究中,精神,諸如知覺或情緒運作,被認知為神經系統的構組,靈魂的存在也受到了挑戰。透過一次追悼,回憶在祖母家屋建築裡的身體感知經驗,從物質的角度思考死亡。

第二次的哀悼,出自一位炸彈客,回憶其兄長於自宅自殺的現場。他回到哥哥自死的客廳座椅,扮演死亡瞬間的動作。與此同時,他再訪當年製作炸彈的海岸邊,在鏡頭前重演測試炸彈的行動。親人自死離世的景象,與日本赤軍在攻擊行動中自我犧牲的聯想,探索個人的與集體的死亡身體。

第三次,則是(由人類所創造出的)動物對動物的哀悼祭典,動物園馴獸師訓練動物下跪與參拜手勢,祭禱因戰事而死去的動物。劇本寫作者與一位肢體表演者,討論著如何重演這場慰靈祭。他們試著構思出一段關於動物的悼念腳本,在這場對話中,討論「手勢」與「恐怖」之間的關係。

這三次的哀悼練習,涉及到了身體、空間,以及記憶,也是對於死亡政治的探問。本次展覽合作的數位掃描團隊,他們的工作之一是協助警察在刑事案件的鑑識工作。他們掃描犯罪現場,也會掃描那些支離破碎的腐壞身體,協助重建身分。當代技術持續創造新的生命的再現、建構,以及異化。
展覽介紹
第一次的哀悼練習,是對已病逝的祖母的悼念。在當代醫學研究中,精神,諸如知覺或情緒運作,被認知為神經系統的構組,靈魂的存在也受到了挑戰。透過一次追悼,回憶在祖母家屋建築裡的身體感知經驗,從物質的角度思考死亡。

第二次的哀悼,出自一位炸彈客,回憶其兄長於自宅自殺的現場。他回到哥哥自死的客廳座椅,扮演死亡瞬間的動作。與此同時,他再訪當年製作炸彈的海岸邊,在鏡頭前重演測試炸彈的行動。親人自死離世的景象,與日本赤軍在攻擊行動中自我犧牲的聯想,探索個人的與集體的死亡身體。

第三次,則是(由人類所創造出的)動物對動物的哀悼祭典,動物園馴獸師訓練動物下跪與參拜手勢,祭禱因戰事而死去的動物。劇本寫作者與一位肢體表演者,討論著如何重演這場慰靈祭。他們試著構思出一段關於動物的悼念腳本,在這場對話中,討論「手勢」與「恐怖」之間的關係。

這三次的哀悼練習,涉及到了身體、空間,以及記憶,也是對於死亡政治的探問。本次展覽合作的數位掃描團隊,他們的工作之一是協助警察在刑事案件的鑑識工作。他們掃描犯罪現場,也會掃描那些支離破碎的腐壞身體,協助重建身分。當代技術持續創造新的生命的再現、建構,以及異化。
藝術家簡介
陳琬尹(1988-)

從事寫作與研究,曾任多年藝術雜誌編輯與評論書寫,參與展覽計畫:台北市立美術館展覽《破身影》研究編輯(2017)、國立台灣美術館亞洲藝術雙年展「Phantas.ma/polis」客座評論(2021),近年文章散見《現代美術》、《攝影之聲》。研究關注藝術實踐與歷史如何書寫、再現、建構的對峙,亦以編劇創作身分參與錄像創作,作品近年展出於聖保羅雙年展(2021)、首爾媒體城市雙年展(2021)、德國世界劇場藝術節(2023)。現為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現代與當代藝術史博士候選人。
藝術家簡介
陳琬尹(1988-)

從事寫作與研究,曾任多年藝術雜誌編輯與評論書寫,參與展覽計畫:台北市立美術館展覽《破身影》研究編輯(2017)、國立台灣美術館亞洲藝術雙年展「Phantas.ma/polis」客座評論(2021),近年文章散見《現代美術》、《攝影之聲》。研究關注藝術實踐與歷史如何書寫、再現、建構的對峙,亦以編劇創作身分參與錄像創作,作品近年展出於聖保羅雙年展(2021)、首爾媒體城市雙年展(2021)、德國世界劇場藝術節(2023)。現為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現代與當代藝術史博士候選人。
許哲瑜 (1985-)

現居於台北與阿姆斯特丹。畢業於臺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曾駐村於HISK比利時高等藝術學院(2019–2020)及Le Fresnoy法國國立當代藝術工作室(2020–2022)。自2022年開始,參與Rijksakademie阿姆斯特丹皇家視覺藝術學院兩年期的進駐計畫。參與展覽包括德國世界劇場藝術節(2023)、聖保羅雙年展(2021)、首爾媒體城市雙年展(2021)、Sonsbeek公眾項目(2020)、Videonale波昂錄像藝術雙年展(2020)、上海雙年展(2018)、倫敦設計雙年展(2018)、亞洲藝術雙年展(2017)。參與影展包括IFFR鹿特丹影展、NYFF紐約影展。
許哲瑜 (1985-)

現居於台北與阿姆斯特丹。畢業於臺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曾駐村於HISK比利時高等藝術學院(2019–2020)及Le Fresnoy法國國立當代藝術工作室(2020–2022)。自2022年開始,參與Rijksakademie阿姆斯特丹皇家視覺藝術學院兩年期的進駐計畫。參與展覽包括德國世界劇場藝術節(2023)、聖保羅雙年展(2021)、首爾媒體城市雙年展(2021)、Sonsbeek公眾項目(2020)、Videonale波昂錄像藝術雙年展(2020)、上海雙年展(2018)、倫敦設計雙年展(2018)、亞洲藝術雙年展(2017)。參與影展包括IFFR鹿特丹影展、NYFF紐約影展。
作品介紹
白屋

VR裝置
16’06’’
2022

哈恩內夫肯影像收藏基金會及高雄市電影館「VR FILM LAB」 共同製作
此VR作品源自我自身疾病及體檢經驗,我嘗試以自身經驗,重新構建從身體到空間知覺與神經科學的關係。

作品從一段兒時記憶開始,有一次夢遊,驚醒時發現自己站在屋外,眼前場景變得陌生。近兩年我的身體出現狀況,開始有不尋常的頭痛症狀,檢查腦部過程中,意外檢測出我有「複視」的狀況,會將眼前的事物看作為兩個重影,醫生判斷成因來自腦部神經。在當代的醫學研究中,幾乎所有的知覺、情緒運作,都能在神經科學範疇裡得到解釋。從這樣的角度而言,精神與感知是一種身體物質,都是神經系統的構組,靈魂的存在受到了挑戰。

作品介紹
白屋

VR裝置
16’06’’
2022

哈恩內夫肯影像收藏基金會及高雄市電影館「VR FILM LAB」 共同製作
此VR作品源自我自身疾病及體檢經驗,我嘗試以自身經驗,重新構建從身體到空間知覺與神經科學的關係。

作品從一段兒時記憶開始,有一次夢遊,驚醒時發現自己站在屋外,眼前場景變得陌生。近兩年我的身體出現狀況,開始有不尋常的頭痛症狀,檢查腦部過程中,意外檢測出我有「複視」的狀況,會將眼前的事物看作為兩個重影,醫生判斷成因來自腦部神經。在當代的醫學研究中,幾乎所有的知覺、情緒運作,都能在神經科學範疇裡得到解釋。從這樣的角度而言,精神與感知是一種身體物質,都是神經系統的構組,靈魂的存在受到了挑戰。

空白相片

單頻道錄像
20’29’’
2022

法國國立當代藝術工作室製作
一名炸彈客重遊了他練習製造炸彈的海岸,然後回到他的家中,在那裡講述了一個關於自殺場景的故事。

2003 年至 2004 年期間,楊儒門在台北市設置了十數次炸彈。然而,他始終沒有將其引爆。楊的行動於後被認定為反新自由主義下的農民抗爭,也因而獲得減刑。在他出獄數年之後,他的兄長於家中自殺。

在這件作品中,我們邀請楊儒門重遊當年製作炸彈的海岸邊,在鏡頭前重演測試炸彈的行動,並講述了對於日本赤軍的自我犧牲想像。並回到他的家中,扮演他自己與他的家人,重現其兄長自殺的場景。
空白相片

單頻道錄像
20’29’’
2022

法國國立當代藝術工作室製作
一名炸彈客重遊了他練習製造炸彈的海岸,然後回到他的家中,在那裡講述了一個關於自殺場景的故事。

2003 年至 2004 年期間,楊儒門在台北市設置了十數次炸彈。然而,他始終沒有將其引爆。楊的行動於後被認定為反新自由主義下的農民抗爭,也因而獲得減刑。在他出獄數年之後,他的兄長於家中自殺。

在這件作品中,我們邀請楊儒門重遊當年製作炸彈的海岸邊,在鏡頭前重演測試炸彈的行動,並講述了對於日本赤軍的自我犧牲想像。並回到他的家中,扮演他自己與他的家人,重現其兄長自殺的場景。
動物園假說

單頻道錄像
31’33’’
2023

德國世界劇場藝術節委託製作,獲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藝術未來行動專案」補助
這件作品是關於一位劇本寫作者與一位肢體表演者,在一個動物標本工作室裡的對話。在這場對話中,他們試著構思出一段劇本,從受難者的身體姿勢出發,討論「手勢」與「恐怖」之間的關係。

這場對話圍繞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動物園中發生的兩個事件:第一個事件為動物園每年例行舉辦的動物慰靈祭,在儀式中祭拜因軍事行動而死去的動物。在祭祀過程中,動物園的馴獸師訓練大象與猩猩不同的祭拜姿勢,代表對戰時動物亡靈的追悼。第二個事件發生於 1944 年,為了預防動物園被美軍轟炸,無法善後因戰爭波及而死亡或逃出的動物,決定提前處決動物園中的猛獸,並將這些受難動物製作成標本,保存其姿態完好。
動物園假說

單頻道錄像
31’33’’
2023

德國世界劇場藝術節委託製作,獲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藝術未來行動專案」補助
這件作品是關於一位劇本寫作者與一位肢體表演者,在一個動物標本工作室裡的對話。在這場對話中,他們試著構思出一段劇本,從受難者的身體姿勢出發,討論「手勢」與「恐怖」之間的關係。

這場對話圍繞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動物園中發生的兩個事件:第一個事件為動物園每年例行舉辦的動物慰靈祭,在儀式中祭拜因軍事行動而死去的動物。在祭祀過程中,動物園的馴獸師訓練大象與猩猩不同的祭拜姿勢,代表對戰時動物亡靈的追悼。第二個事件發生於 1944 年,為了預防動物園被美軍轟炸,無法善後因戰爭波及而死亡或逃出的動物,決定提前處決動物園中的猛獸,並將這些受難動物製作成標本,保存其姿態完好。




主辦單位:教育部、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關渡美術館
贊助單位: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主辦單位:教育部、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關渡美術館
贊助單位: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回上頁
分享到
繁中  /  EN
繁中 /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