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terpiece Room-金龍植個展
2016.05.13~2016.07.03
09:00 - 17:00
【創作自述】 永恆與界限﹣內在秩序和靈魂進化 文|金龍植 當一個人隨著時光流逝而體驗人生,其觀點和想法也隨著時間而改變。回顧過往,我很自傲於自己在二十和三十歲時擁有的成就。然而,在三十五歲左右,當我能客觀地審視自己與週遭世界時,我發現自己慢慢地從這種自傲中覺醒。到了五十歲多時,我開始理解世界上許多事是人類意志無法控制的〈換言之, 我在五十歲時體會到何謂「知天命」〉。 在韓國完成學位後十年,我積極地從事藝術創作並在幾所大學任教。之後,為了擴展我的藝術視野,儘管已不復年輕,我決定前往美國。在美國,有二項經驗改變了我的創作;當我走在大都會博物館的廊道上,走道的一邊展示著原始藝術作品,另一邊則擺放了當代藝術創作,當時我深感震撼,那是一種未曾有過的經驗。我已經相當熟悉現代藝術的精細風格和理性特質,因此當見到偉大的當代藝術作品時,並沒有任何驚豔的感覺。相反地,原始的藝術作品深深地觸動了我。諷刺的是,我身處於當代藝術的聖地,然而我卻更因原始藝術而感動。 第二項體驗發生於波斯灣戰爭時,我看到美國人民為士兵們在樹上懸掛黃絲帶。曼哈頓地區所有的樹上都掛滿了黃絲帶,它象徵了美國人民希望士兵們能平安回來的祝福,在一個高科技國家見到這種薩滿主義儀式相當具有反諷的意味。這二項極具諷刺意味的經驗震撼了我的思想邏輯與人生觀。從那時之後延續了一段時間,我開始領會到人類(死亡)的侷限,而此種「侷限」促使人類希冀永恆。此外,我也理解到這種「生命意志」是存在於人性之中。在真實世界裡,我們的生命總與欲望相吻合,或許我們正從超越時空的內在秩序和靈魂進化與永恆產生交流。 藉由「永恆與界限」這個主題,我試圖表達人類克服自我侷限的欲望;換言之,欲表現人類追求永垂不朽的意志。我作品的特色在於同時具備抽象和意象的空間,此外,圓形、三角形、正方形和T形等幾何圖形與韓文或英文字並存,例如:ㅅ ㅐ ㅇ ㅁ ㅕ ㅇ、ㅅ ㅜ ㅁ、ETERNITY和BREATHE。亦即,一簇簇代表生命的花瓣和水果在一個呈現光線滲透效果的抽象空間裏所顯示之意涵。而看起來像是鉛筆畫,同時又具光線穿透效果的線條上顯示的文字,成為具有張力的視覺要素,同時也是揭露此作品意義的關鍵。 生命的本質無法被人類所掌控,那是一個崇高的境界。光即生命,其清澈且具温暖的氣息淨化生命,它穿越時空而賦與永恆。作品中抽象空間裏用明亮原色和金色所表現的光,定義我所有的藝術創作。在看來近似光的純白背景裏,嬌美植物的描繪則象徵了人類意圖克服生命極限、追求永恆之欲望。
【創作自述】 永恆與界限﹣內在秩序和靈魂進化 文|金龍植 當一個人隨著時光流逝而體驗人生,其觀點和想法也隨著時間而改變。回顧過往,我很自傲於自己在二十和三十歲時擁有的成就。然而,在三十五歲左右,當我能客觀地審視自己與週遭世界時,我發現自己慢慢地從這種自傲中覺醒。到了五十歲多時,我開始理解世界上許多事是人類意志無法控制的〈換言之, 我在五十歲時體會到何謂「知天命」〉。 在韓國完成學位後十年,我積極地從事藝術創作並在幾所大學任教。之後,為了擴展我的藝術視野,儘管已不復年輕,我決定前往美國。在美國,有二項經驗改變了我的創作;當我走在大都會博物館的廊道上,走道的一邊展示著原始藝術作品,另一邊則擺放了當代藝術創作,當時我深感震撼,那是一種未曾有過的經驗。我已經相當熟悉現代藝術的精細風格和理性特質,因此當見到偉大的當代藝術作品時,並沒有任何驚豔的感覺。相反地,原始的藝術作品深深地觸動了我。諷刺的是,我身處於當代藝術的聖地,然而我卻更因原始藝術而感動。 第二項體驗發生於波斯灣戰爭時,我看到美國人民為士兵們在樹上懸掛黃絲帶。曼哈頓地區所有的樹上都掛滿了黃絲帶,它象徵了美國人民希望士兵們能平安回來的祝福,在一個高科技國家見到這種薩滿主義儀式相當具有反諷的意味。這二項極具諷刺意味的經驗震撼了我的思想邏輯與人生觀。從那時之後延續了一段時間,我開始領會到人類(死亡)的侷限,而此種「侷限」促使人類希冀永恆。此外,我也理解到這種「生命意志」是存在於人性之中。在真實世界裡,我們的生命總與欲望相吻合,或許我們正從超越時空的內在秩序和靈魂進化與永恆產生交流。 藉由「永恆與界限」這個主題,我試圖表達人類克服自我侷限的欲望;換言之,欲表現人類追求永垂不朽的意志。我作品的特色在於同時具備抽象和意象的空間,此外,圓形、三角形、正方形和T形等幾何圖形與韓文或英文字並存,例如:ㅅ ㅐ ㅇ ㅁ ㅕ ㅇ、ㅅ ㅜ ㅁ、ETERNITY和BREATHE。亦即,一簇簇代表生命的花瓣和水果在一個呈現光線滲透效果的抽象空間裏所顯示之意涵。而看起來像是鉛筆畫,同時又具光線穿透效果的線條上顯示的文字,成為具有張力的視覺要素,同時也是揭露此作品意義的關鍵。 生命的本質無法被人類所掌控,那是一個崇高的境界。光即生命,其清澈且具温暖的氣息淨化生命,它穿越時空而賦與永恆。作品中抽象空間裏用明亮原色和金色所表現的光,定義我所有的藝術創作。在看來近似光的純白背景裏,嬌美植物的描繪則象徵了人類意圖克服生命極限、追求永恆之欲望。
金龍植
1954年出生於慶尚南道馬山市,獲得首爾國立大學繪畫學士及碩士學位。畢業後任教於首爾國立大學與德成女子大學等校,積極從事系列作品《姿勢》的創作。為拓展其藝術視野,於1989年負笈前往紐約,進入視覺藝術學院研究所並取得版畫與繪畫碩士學位。1992年返回韓國後擔任誠信女子大學繪畫系教授,曾擔任誠信女子大學美術學院院長以及韓國版畫協會理事長,2002年受邀至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擔任交換教授一年,2010年應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邀請至該校擔任駐校藝術家,目前任教於誠信女子大學繪畫系。 金龍植曾於首爾、紐約、墨爾本、臺北及澳門等地舉辦過十五次個展,並且獲得法國卡涅國際繪畫節特別描繪獎。他參與過近三百場展覽,例如:澳門版畫三年展(澳門藝術博物館,2015/2013)、韓畫流—韓國當代藝術(國立臺灣美術館,2012)、虹光.掠影.當代韓國(高雄美術館,2011)、刹那的永恆:韓國當代藝術(夏威夷大學美術館,2010)、韓國繪畫三十載(首爾奧林匹克博物館,2010)、韓國當代版畫1958-2008(國立當代藝術博物館,2007)、繪畫和雕刻之真實性(慶州藝術博物館,2006)、韓國當代藝術(卡塔爾,摩洛哥,2007),盧布爾雅那版畫雙年展(1999)、韓國當代版畫(西班牙國立版畫博物館,1999)、當前意象(1986-1989,首爾),以及真實首爾(1987-1989,首爾)等展覽。 他曾擔任韓國美術比賽評審委員、首爾藝術展理事,以及許多國內外藝術活動之遴選委員,例如:中華民國國際版畫雙年展和澳門版畫三年展。作品亦被眾多博物館與公共空間收藏,例如:韓國國立當代藝術館、首爾美術館、大英博物館、新西伯利亞美術館、關渡美術館、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宜蘭美術館、慶州藝術博物館、濟州博物館、韓國省谷美術館、韓國鎮川版畫博物館、韓國藝術銀行、韓國誠信女子大學、韓國德成女子大學博物館等。
金龍植
1954年出生於慶尚南道馬山市,獲得首爾國立大學繪畫學士及碩士學位。畢業後任教於首爾國立大學與德成女子大學等校,積極從事系列作品《姿勢》的創作。為拓展其藝術視野,於1989年負笈前往紐約,進入視覺藝術學院研究所並取得版畫與繪畫碩士學位。1992年返回韓國後擔任誠信女子大學繪畫系教授,曾擔任誠信女子大學美術學院院長以及韓國版畫協會理事長,2002年受邀至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擔任交換教授一年,2010年應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邀請至該校擔任駐校藝術家,目前任教於誠信女子大學繪畫系。 金龍植曾於首爾、紐約、墨爾本、臺北及澳門等地舉辦過十五次個展,並且獲得法國卡涅國際繪畫節特別描繪獎。他參與過近三百場展覽,例如:澳門版畫三年展(澳門藝術博物館,2015/2013)、韓畫流—韓國當代藝術(國立臺灣美術館,2012)、虹光.掠影.當代韓國(高雄美術館,2011)、刹那的永恆:韓國當代藝術(夏威夷大學美術館,2010)、韓國繪畫三十載(首爾奧林匹克博物館,2010)、韓國當代版畫1958-2008(國立當代藝術博物館,2007)、繪畫和雕刻之真實性(慶州藝術博物館,2006)、韓國當代藝術(卡塔爾,摩洛哥,2007),盧布爾雅那版畫雙年展(1999)、韓國當代版畫(西班牙國立版畫博物館,1999)、當前意象(1986-1989,首爾),以及真實首爾(1987-1989,首爾)等展覽。 他曾擔任韓國美術比賽評審委員、首爾藝術展理事,以及許多國內外藝術活動之遴選委員,例如:中華民國國際版畫雙年展和澳門版畫三年展。作品亦被眾多博物館與公共空間收藏,例如:韓國國立當代藝術館、首爾美術館、大英博物館、新西伯利亞美術館、關渡美術館、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宜蘭美術館、慶州藝術博物館、濟州博物館、韓國省谷美術館、韓國鎮川版畫博物館、韓國藝術銀行、韓國誠信女子大學、韓國德成女子大學博物館等。
相關專文
光之域:昇華與沉思 李晟錫 前慶尚南道美術館學藝室室長 1970年代,當極簡主義藝術作品風靡韓國時,金龍植正在首爾大學美術系學習,當時他所受的藝術教育主要專注於現代派,儘管現代派藝術作品追求為藝術而藝術的理念,已經成功拓展了藝術表達技巧,金龍植卻覺得其與不同的藝術流派溝通時所存在之侷限性。因此,他努力探尋視覺藝術的根本目標,從古典主義風格以至當代藝術形式,他一直在作品中藉由心靈、思想及或想像力的溝通去追求這個目標。他致力於在藝術作品中同時呈現出具象和抽象圖像,所形成的結果是為作品賦予一種「飄渺幻象」般的戲劇化效果,讓具象和抽象圖像並存其中,這在他1980年代的畫作系列《姿勢》中表露無遺。在該系列作品中,圖像在單一色調中時隱時現,也激發了觀眾的「奇妙想像力」。這種表達方法非常新穎獨特,他也因此獲得法國卡涅國際繪畫節特別描繪獎,以及韓國東亞藝術節卓越獎。 然而,一段時間過後,金龍植發現自己一直在重覆使用同一種方法,於是,三十多歲的他決定踏出國門到紐約探索新的方法。旅居紐約期間,有天他走進大都會博物館展示原始藝術作品的廊道,這些原始藝術品所散發的強烈氣場,使他重新思考視覺藝術的功能和作用。「原始藝術作品的威力,並不需要任何原因或理由就能感受到,而是所有超自然存在中的最強大聲音,如果單從美學的角度、邏輯和展示效果上來評判,它還含有當代藝術的影子。」這樣的想法促使金龍植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1990年代後期,他開始創作《永恆與界限》系列作品,在此系列中,具象和抽象的空間共存於畫面上,結合如「永生」、「呼吸」和「精神」等字眼,描繪人類渴望戰勝自己的侷限,亦即為渴望「永生」。 人的一生就是要在生命的限制中實現自己的願望,這些限制超出了人類能力能夠解決的範圍,比如生與死,成功與失敗;換句話說,我們的生活就是一個我們這些凡人不斷追尋能夠打破我們自身侷限的超能力過程。人類在有限的生命中尋求永生,的確是一種諷刺,為了調和這種可悲可笑的狀況,金龍植把具象的樹枝、花瓣或水果,與幾何抽象空間放在一起,象徵著有形與無形世界的共存,這些具象的樹枝、花瓣和植物象徵著凡人的生命,這些嬌嫩柔弱的植物形象帶著生命中的痛苦痕跡,看上去很脆弱,但我們卻能同時看到它想要生存下去的堅強意志,它們象徵著生命的輪迴、死亡和重生,幾何抽象空間象徵著永恆的生命,用針劃破這些空間在於表現金色的神秘光芒穿透而出的效果。 金龍植作品結構簡單,但這種簡潔是他為了追求簡約和純粹而刻意營造的,它讓我們想到了溫克爾曼(Winckelmann)的《高貴的簡潔》(die edle Einfalt),它似乎也與極簡抽象派藝術家的極致簡化論有共通之處。但是,金龍植希望在作品中表達對宗教的熱誠,並呈現出莊嚴的美感。帶有穿透力的金色光芒象徵超越時間和空間的永恆力量,柔弱植物的具體形象象徵著人類渴望戰勝生命侷限的願望,它表達了人類的自然狀態,也就是希望能永生的願望。 藝術家在其作品中使用的色彩呈現了圖像的輪廓,這些圖像把藝術家寫在畫作上的文字具象化,同時營造出一種氣氛使作品中的圖像符號具有神秘的光暈。我要指出的是,文字、數字和寫實的植物形象,都是理解金龍植看似神性和神秘表意體系的關鍵所在。他在如《永生》和《呼吸》等作品中使用的文字闡述了藝術家的信仰、世界觀和人生願望。一開始,這些似乎會讓人覺得像是宗教的講解方式,但當你更深刻地觀察,便會意識到金龍植作品中的文字和圖像帶有泛神特點。從微觀的角度來看,藝術家藉作品將此種泛神論信仰表達成為一種欲戰勝生死之間的願望;從宏觀的角度看,它表達了希望時間永恆的願望,時間的永恆自宇宙創造之初便已開始了。他作品中繁複的劃痕,也是一種獨特的表達方式,在傳達出繪畫作品魅力的同時,似乎也是作者為了戰勝二維畫面的侷限而在作品中尋求變化的方式之一。金龍植的藝術世界既不傾向於東方也不傾向於西方,他的心願是探索屬於自己的獨特思想和藝術風格。由於植物也同人類一樣會走向必然的死亡,所以在一株植物的具體形象中,人們可以感受到人類生命的凡人狀態。另一方面,從審美形式上來看,完美的T形和O形結構、神聖的金色,都容易使人感受到超越凡間生命的永恆力量。這些象徵性的圖像產生了一種純淨、神秘和寧靜的氣氛。當我們進入佈滿金龍植作品的展間時,彷若進入了一個神聖的宗教空間。他的作品將空間轉化為一個超自然的所在,透過簡潔和極限手法,作品中的元素描繪出一種禪境,同時把觀眾從他們的思想中釋放出來,並引導他們進入自己的自然狀態。 在創作藝術品的過程中,金龍植要制定策略,進行批判性的規劃與推理。從藝術家營造的盡善盡美的空間,以及嚴格劃分的幾何圖形中,人們可以感受到制約的美感,而其恰如極簡抽象主義藝術作品美學。但是,金龍植作品中的簡潔,超越了極簡藝術作品的外在敏感性,邁向另一個更高的層次。此外,儘管視覺藝術的方法是「感性」和「想像力」,他還是在藝術作品中引進了「智性」與「邏輯」,但這需要追隨我們的本心。這也與一位藝術家曾經說過的話不謀而合:「創作一件藝術品是艱難的工作,因為分析、推理和熱情等三樣缺一不可。」 優雅的構圖、明亮的色彩和劃痕面下透出的光線背後,是金龍植以人類之名作出的個人感悟告白和尋求永生的意願,金龍植希望藉由自己的作品來表達一個意涵深遠的精神境界。他是一位真正的藝術家,他勾劃出了希望之光,藉此,他證明了視覺藝術是一種能夠填補滋潤人們心靈的實踐體驗。 李晟錫(Lee Seong-Seok):前韓國慶尚南道美術館學藝室室長、釜山市立美術館和光州美術館作品甄選鑑定委員會成員,韓國藝術博物館館長協會和韓國美術協會成員。2009年擔任第53屆國際藝術展―威尼斯雙年展中,韓國藝術家Atta Kim《On Air》展覽之策展人。2007年獲頒由中央日報和三星文化基金會贊助的展覽部門「特別大獎」,並曾擔任韓國國際藝術博覽會秘書長。
相關專文
光之域:昇華與沉思 李晟錫 前慶尚南道美術館學藝室室長 1970年代,當極簡主義藝術作品風靡韓國時,金龍植正在首爾大學美術系學習,當時他所受的藝術教育主要專注於現代派,儘管現代派藝術作品追求為藝術而藝術的理念,已經成功拓展了藝術表達技巧,金龍植卻覺得其與不同的藝術流派溝通時所存在之侷限性。因此,他努力探尋視覺藝術的根本目標,從古典主義風格以至當代藝術形式,他一直在作品中藉由心靈、思想及或想像力的溝通去追求這個目標。他致力於在藝術作品中同時呈現出具象和抽象圖像,所形成的結果是為作品賦予一種「飄渺幻象」般的戲劇化效果,讓具象和抽象圖像並存其中,這在他1980年代的畫作系列《姿勢》中表露無遺。在該系列作品中,圖像在單一色調中時隱時現,也激發了觀眾的「奇妙想像力」。這種表達方法非常新穎獨特,他也因此獲得法國卡涅國際繪畫節特別描繪獎,以及韓國東亞藝術節卓越獎。 然而,一段時間過後,金龍植發現自己一直在重覆使用同一種方法,於是,三十多歲的他決定踏出國門到紐約探索新的方法。旅居紐約期間,有天他走進大都會博物館展示原始藝術作品的廊道,這些原始藝術品所散發的強烈氣場,使他重新思考視覺藝術的功能和作用。「原始藝術作品的威力,並不需要任何原因或理由就能感受到,而是所有超自然存在中的最強大聲音,如果單從美學的角度、邏輯和展示效果上來評判,它還含有當代藝術的影子。」這樣的想法促使金龍植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1990年代後期,他開始創作《永恆與界限》系列作品,在此系列中,具象和抽象的空間共存於畫面上,結合如「永生」、「呼吸」和「精神」等字眼,描繪人類渴望戰勝自己的侷限,亦即為渴望「永生」。 人的一生就是要在生命的限制中實現自己的願望,這些限制超出了人類能力能夠解決的範圍,比如生與死,成功與失敗;換句話說,我們的生活就是一個我們這些凡人不斷追尋能夠打破我們自身侷限的超能力過程。人類在有限的生命中尋求永生,的確是一種諷刺,為了調和這種可悲可笑的狀況,金龍植把具象的樹枝、花瓣或水果,與幾何抽象空間放在一起,象徵著有形與無形世界的共存,這些具象的樹枝、花瓣和植物象徵著凡人的生命,這些嬌嫩柔弱的植物形象帶著生命中的痛苦痕跡,看上去很脆弱,但我們卻能同時看到它想要生存下去的堅強意志,它們象徵著生命的輪迴、死亡和重生,幾何抽象空間象徵著永恆的生命,用針劃破這些空間在於表現金色的神秘光芒穿透而出的效果。 金龍植作品結構簡單,但這種簡潔是他為了追求簡約和純粹而刻意營造的,它讓我們想到了溫克爾曼(Winckelmann)的《高貴的簡潔》(die edle Einfalt),它似乎也與極簡抽象派藝術家的極致簡化論有共通之處。但是,金龍植希望在作品中表達對宗教的熱誠,並呈現出莊嚴的美感。帶有穿透力的金色光芒象徵超越時間和空間的永恆力量,柔弱植物的具體形象象徵著人類渴望戰勝生命侷限的願望,它表達了人類的自然狀態,也就是希望能永生的願望。 藝術家在其作品中使用的色彩呈現了圖像的輪廓,這些圖像把藝術家寫在畫作上的文字具象化,同時營造出一種氣氛使作品中的圖像符號具有神秘的光暈。我要指出的是,文字、數字和寫實的植物形象,都是理解金龍植看似神性和神秘表意體系的關鍵所在。他在如《永生》和《呼吸》等作品中使用的文字闡述了藝術家的信仰、世界觀和人生願望。一開始,這些似乎會讓人覺得像是宗教的講解方式,但當你更深刻地觀察,便會意識到金龍植作品中的文字和圖像帶有泛神特點。從微觀的角度來看,藝術家藉作品將此種泛神論信仰表達成為一種欲戰勝生死之間的願望;從宏觀的角度看,它表達了希望時間永恆的願望,時間的永恆自宇宙創造之初便已開始了。他作品中繁複的劃痕,也是一種獨特的表達方式,在傳達出繪畫作品魅力的同時,似乎也是作者為了戰勝二維畫面的侷限而在作品中尋求變化的方式之一。金龍植的藝術世界既不傾向於東方也不傾向於西方,他的心願是探索屬於自己的獨特思想和藝術風格。由於植物也同人類一樣會走向必然的死亡,所以在一株植物的具體形象中,人們可以感受到人類生命的凡人狀態。另一方面,從審美形式上來看,完美的T形和O形結構、神聖的金色,都容易使人感受到超越凡間生命的永恆力量。這些象徵性的圖像產生了一種純淨、神秘和寧靜的氣氛。當我們進入佈滿金龍植作品的展間時,彷若進入了一個神聖的宗教空間。他的作品將空間轉化為一個超自然的所在,透過簡潔和極限手法,作品中的元素描繪出一種禪境,同時把觀眾從他們的思想中釋放出來,並引導他們進入自己的自然狀態。 在創作藝術品的過程中,金龍植要制定策略,進行批判性的規劃與推理。從藝術家營造的盡善盡美的空間,以及嚴格劃分的幾何圖形中,人們可以感受到制約的美感,而其恰如極簡抽象主義藝術作品美學。但是,金龍植作品中的簡潔,超越了極簡藝術作品的外在敏感性,邁向另一個更高的層次。此外,儘管視覺藝術的方法是「感性」和「想像力」,他還是在藝術作品中引進了「智性」與「邏輯」,但這需要追隨我們的本心。這也與一位藝術家曾經說過的話不謀而合:「創作一件藝術品是艱難的工作,因為分析、推理和熱情等三樣缺一不可。」 優雅的構圖、明亮的色彩和劃痕面下透出的光線背後,是金龍植以人類之名作出的個人感悟告白和尋求永生的意願,金龍植希望藉由自己的作品來表達一個意涵深遠的精神境界。他是一位真正的藝術家,他勾劃出了希望之光,藉此,他證明了視覺藝術是一種能夠填補滋潤人們心靈的實踐體驗。 李晟錫(Lee Seong-Seok):前韓國慶尚南道美術館學藝室室長、釜山市立美術館和光州美術館作品甄選鑑定委員會成員,韓國藝術博物館館長協會和韓國美術協會成員。2009年擔任第53屆國際藝術展―威尼斯雙年展中,韓國藝術家Atta Kim《On Air》展覽之策展人。2007年獲頒由中央日報和三星文化基金會贊助的展覽部門「特別大獎」,並曾擔任韓國國際藝術博覽會秘書長。
作品
 回上頁
分享到
繁中  /  EN
繁中 /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