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巡弋
2013.10.04~2013.12.15
09:00 - 17:00
地點:1F-5F展覽室 子題 Sub-headings / 策展人Curators/ 鬼島 Island of Ghost /張晴文Chang Ching-Wen臺灣 Taiwan 物證 Evidence /王曉松Wang Xiao-Song 中國 China 物體事件 Object Matters /金島隆弘Takahiro Kaneshima 日本 Japan 隔絕今界 Isolation /金善姬 Kim Sun-Hee韓國 Korea 參展藝術家/ Artists: 方偉文Fang Wei-Wen、高雅婷Kao Ya-Ting、蘇育賢Su Yu-Hsien、劉和讓Liu Ho-Jang、賴志盛Lai Chih-Sheng、林冠名Lin Guan-Ming、黃子欽Huang Tzi-Chin、鄭博聰Cheng Bo-Tsong、吳季璁Wu Chi-Tsung、張暉明Chang Huei-Ming、陳慧嶠Chen Hui-Chiao、莊普Tsong Pu、陳松志Chen Sung-Chih、徐玫瑩Hsu Mei-Ing 亞洲,擁有獨特的地理面貌與歷史發展,更藴育出了各式豐富多元的文化與藝術形式。在邁入新世紀的全球化時代,全球經濟、藝術重心已逐漸從過去西方位移到亞洲,雖然西方美學依舊強勢當道,但面對全球化的劇烈變動,亞洲的藝術社群該以何種自覺來應對?我們該如何面對彼此,面對世界?身為亞洲的一份子,如何連結、構築亞洲藝術脈動,來面臨新世界的挑戰,亦是台灣當代藝術急欲思考的課題。 因此,本展以「亞洲巡弋」(Asia Cruise)作為十四位台灣藝術家和四位策展人的串連結合的基礎,邀請亞洲策展人與台灣藝術家以雙向參與的形式,呈現出台灣藝術家與亞洲策展人的多重想像,把關美館作為展示台灣當代藝術的抽樣場域,構成「亞洲巡弋」(Asia Cruise)展覽裡面的四個觀察主軸:鬼島(張晴文/台)、物證(王曉松/中)、隔絕今界(金善姬/韓)物體事件(金島隆弘/日)。這四條觀察路線,分別呈現了台灣當代藝術家們所關注的議題與各式創作方向。它可以是對社會現實的投射、個人微觀世界的窗口;對物體藝術的理解與詮釋,乃至於對國家現狀命題的再思考。由十四位台灣藝術家共同攜手合作,整個展覽以四條當代藝術巡弋路徑,除了藉由外部觀點來關照台灣當代藝術的共相之外,更反思台灣位於亞洲的定位與如何面對自身的各式複合議題,藉此一同交織出屬於台灣當代藝術的豐沛能量。 藉由「亞洲巡弋」這展覽的開端,關美館同時舉行「2013亞洲當代藝術論壇」。透過台、日、韓、中跨越國界的藝評人、策展人相會,在論壇對話中討論、激發出各類亞洲性議題,連結出關於亞洲當代藝術的多元創作面向。同時拋出藝術家、策展人們對所處環境的「潛在」提問。透過國際參與,我們希望,除了展覽之外能務實地在亞洲交集出一個當代、即時、連結、循環、開放式的交流網路,也從而累積出亞洲當代藝術的創作能量與論述場域,並開啟亞洲地區相互分享與未來合作契機。讓我們再次回望自身,望向亞洲,借由此展和論壇的開端,重新梳理屬於亞洲的藝術特徵與美學意涵,為台灣或亞洲當代藝術提供一條彼此依存的參照路徑。 或許,身處於今日亞洲的我們就像是位於思想板塊的端點,在無數縫隙中透過交流、對話,激發出一陣陣的波動與漣漪。
地點:1F-5F展覽室 子題 Sub-headings / 策展人Curators/ 鬼島 Island of Ghost /張晴文Chang Ching-Wen臺灣 Taiwan 物證 Evidence /王曉松Wang Xiao-Song 中國 China 物體事件 Object Matters /金島隆弘Takahiro Kaneshima 日本 Japan 隔絕今界 Isolation /金善姬 Kim Sun-Hee韓國 Korea 參展藝術家/ Artists: 方偉文Fang Wei-Wen、高雅婷Kao Ya-Ting、蘇育賢Su Yu-Hsien、劉和讓Liu Ho-Jang、賴志盛Lai Chih-Sheng、林冠名Lin Guan-Ming、黃子欽Huang Tzi-Chin、鄭博聰Cheng Bo-Tsong、吳季璁Wu Chi-Tsung、張暉明Chang Huei-Ming、陳慧嶠Chen Hui-Chiao、莊普Tsong Pu、陳松志Chen Sung-Chih、徐玫瑩Hsu Mei-Ing 亞洲,擁有獨特的地理面貌與歷史發展,更藴育出了各式豐富多元的文化與藝術形式。在邁入新世紀的全球化時代,全球經濟、藝術重心已逐漸從過去西方位移到亞洲,雖然西方美學依舊強勢當道,但面對全球化的劇烈變動,亞洲的藝術社群該以何種自覺來應對?我們該如何面對彼此,面對世界?身為亞洲的一份子,如何連結、構築亞洲藝術脈動,來面臨新世界的挑戰,亦是台灣當代藝術急欲思考的課題。 因此,本展以「亞洲巡弋」(Asia Cruise)作為十四位台灣藝術家和四位策展人的串連結合的基礎,邀請亞洲策展人與台灣藝術家以雙向參與的形式,呈現出台灣藝術家與亞洲策展人的多重想像,把關美館作為展示台灣當代藝術的抽樣場域,構成「亞洲巡弋」(Asia Cruise)展覽裡面的四個觀察主軸:鬼島(張晴文/台)、物證(王曉松/中)、隔絕今界(金善姬/韓)物體事件(金島隆弘/日)。這四條觀察路線,分別呈現了台灣當代藝術家們所關注的議題與各式創作方向。它可以是對社會現實的投射、個人微觀世界的窗口;對物體藝術的理解與詮釋,乃至於對國家現狀命題的再思考。由十四位台灣藝術家共同攜手合作,整個展覽以四條當代藝術巡弋路徑,除了藉由外部觀點來關照台灣當代藝術的共相之外,更反思台灣位於亞洲的定位與如何面對自身的各式複合議題,藉此一同交織出屬於台灣當代藝術的豐沛能量。 藉由「亞洲巡弋」這展覽的開端,關美館同時舉行「2013亞洲當代藝術論壇」。透過台、日、韓、中跨越國界的藝評人、策展人相會,在論壇對話中討論、激發出各類亞洲性議題,連結出關於亞洲當代藝術的多元創作面向。同時拋出藝術家、策展人們對所處環境的「潛在」提問。透過國際參與,我們希望,除了展覽之外能務實地在亞洲交集出一個當代、即時、連結、循環、開放式的交流網路,也從而累積出亞洲當代藝術的創作能量與論述場域,並開啟亞洲地區相互分享與未來合作契機。讓我們再次回望自身,望向亞洲,借由此展和論壇的開端,重新梳理屬於亞洲的藝術特徵與美學意涵,為台灣或亞洲當代藝術提供一條彼此依存的參照路徑。 或許,身處於今日亞洲的我們就像是位於思想板塊的端點,在無數縫隙中透過交流、對話,激發出一陣陣的波動與漣漪。
方偉文
簡歷 1970 出生。 1993 東海大學美術系畢業。 2003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造型藝術研究所畢業。 1999 Vermont studio center,Vermont,U.S.A.,為期兩個月。 2000 行政院文建會駐村計劃,18th Street Art Complex,Santa Monica,L.A.,U.S.A.,為期三個月。 個展 2012 "他們是安靜乖巧的好孩子",渡渡藝術工作室,台中。 2009 "咎由自取地:方偉文/林建榮雙個展"臻品藝術中心,台中。 "界之外界", 泰陏美學堂,嘉義 2008 "飛Y",罐子書屋,北京,中國。 "從這里到現實之間開始產生的裂痕", 泰陏美學堂,嘉義 2006 "南野村村3號",科元藝術中心,清水,台中。 2005 “細細雨中屋”,科元藝術中心,清水,台中。 2003 “嗶嗶彈想咪咪”,米窟,台南。 “野生花園”,原型藝術空間,台南。 2002 “嗶”,小閣樓展,文賢油漆工程行,台南。 “上空連結‧同地異域-唐唐發,方偉文雙個展”,五號倉庫,嘉義鐵道藝術村,嘉義。 2001 “寄生寓”,原型藝術空間,台南。 2000 “平行的世界”,Red-mill gallery,Vermont。 1999 “從前,在遙遠的他方”,伊通公園,台北。 1998 “南南”,竹師藝術空間,新竹。 1997 “喃喃”,原型藝術空間,台南。 1995 “1988-1992”,繪畫欣賞交流協會,台北。 聯展 2010 "作客-藝術在他域的時態延結Ⅳ 「歲月‧他鄉」, 楊士芳紀念林園, 宜蘭 2009 "奇萉流域",高苑藝文中心,高苑科技大學,路竹,高雄. "新高潮第二波-自由「術」",新思惟人文空間,高雄。 "新綠",Clinic Gallery,台南。 2008 "金屬光.城市的溫度-2008高雄鋼雕藝術節",高雄市中都唐榮磚窯廠,高雄。 "小甜心-伊通公園二十週年",伊通公園,台北。 "青春",臻品藝術中心,台中。 "LV展LV 臺灣製造",竹圍工作室,台北。 "帝國大反擊/三部曲/威脅潛伏",印象畫廊當代館,台北。 "泡沫紅茶:台灣藝術.當代演繹",國立摩拉維亞美術館,布爾諾市,捷克 。 "不設防城市: 藝術中的建築展",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 2007 "2007原型藝術-青年大德",台灣新藝,台南/沙湖壢藝術村,新竹 "綠野仙蹤:台灣當代藝術的奇想世界",國立台灣美術館,台中 "藝術「逗熱鬧」",臻品藝術中心,台中。 2006 "Palafang/與我相遇",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napololan站立者之屋) "與線條同游",高雄兒童美術館。高雄 "遼闊的漣漪與合音---位移 重組 連結",駁二藝術特區, 高雄 "零 座 標 的 疆 域/台灣與香港當代藝術創作中的凝視與開裂",1A空間,香港/南海藝廊,台北/台南大學人文學院藝術特區,台南 "<2006韓愈祭>之內埔老街風華再現改造計劃",內埔,屏東 "阻越之間/2006國際防風林環境藝術創作展",台南市安平四草橋至燈塔段海岸防風林 "空場-台灣當代藝術與當代哲學的對話",關渡美術館,台北。 "95教育展「啟動西兒特-五感總動員」",國美館,台中。 “2006 台灣燈會-藝術燈區”,台南安平港,台南。 2005 "人的溫度-軌跡.系譜.星圖",東海藝術中心,台中。 "透光-漫遊光影.自由創作展",臻品藝術中心,台中。 "失語-CO4台灣前衛文件展.巡迴展",交通大學藝術中心,新竹。 “2005 台灣燈會-藝術燈區”,台南安平港 2004 “花園嫟語”,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香港 “CO4台灣前衛文件展.藝術轉近/失語”,台北 "闢境-烏山頭藝術部落田調",台南,原型藝術空間 “城市謠言-華人建築2004”,台北代藝術館,台北 “2004窯窯相望藝術節”,後龍松興窯,苗栗縣 “閉口不見/方偉文.吳孟璋雙個展”,五號倉庫,嘉義鐵道藝術村,嘉義。 “縫的三次方-臻品2004新人展”,臻品藝術中心,台中。 “青春嶺-2004藝術新星”科元藝術中心,清水,台中。 “孔子21聯展”,壹三陸-眾藝術,台南。“孔子21聯展”,壹三陸-眾藝術,台南。 2003 “2003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Tirosen←→Takau 接軌─藝術旅行創作計畫”,高雄 “異地.在地 / 台中←→嘉義鐵道倉庫交流展” 20號倉庫,台中/嘉義鐵道術藝村,嘉義。 “前鋒漫步” 前鋒藝術工作室,台南。 2002 “活動.場-灰色基調平台”,2002年黑金段藝術節,嘉義鐵道藝術村,嘉義。 “台灣當代藝術全集”,鳳甲美術館,台北。 “台南雙年展”,台南市立藝術中心,台南。 “蟀、饅頭、豬腦袋”,成大藝術中心,台南。 “上空連結‧同地異域—唐唐發,方偉文雙個展”,五號倉庫,嘉義鐵道藝術村,嘉義。 “海洋錯合之歷史的物殖”,婆仔屋藝術空間,澳門。 “春嬉夢迴—府城春節裝置展” ,安平古堡,台南。 “2002當代藝術風情展”,交流道畫廊,仁德,台南。 2001 “前鋒藝術追輯令” 前鋒藝術工作室,台南。 “跨國際藝術開展古蹟再利用”前鋒藝術工作室,台南。 “心靈轉譯—精神醫學與藝術的對話”正修藝術中心,高雄/大趨勢藝術空間,台北。 “粉樂町-台北東門町計劃”,台北市東區,台北。 “粉樂町-台灣當代藝術展”,PICA,柏斯,澳洲。 “飆緒-藝術創作移防”,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 2000 “風顏風語-風之藝術季”,台中縣立港區藝術中心,清水,台中。 “關於藝術的原型”,原型藝術,台南。 “Ph值係列展-鹼性時代”,伊通公園,台北。 “粉樂町-台灣當代藝術展”,香港藝術中心,歌德學院福爾特藝術畫廊,香港。 “複數元的視野-台灣當代美術1988-1999”, 山美術館,國立歷史博物館,清華大學,台灣。 1999 “複數元的視野-台灣當代美術1988-1999”, 北京中國美術館,中國。. “寓言-幻醒與錯置”, 台北漢雅軒,台北。 “蛻變與突破/新華人藝術”,蒙特利現代美術館,蒙特利,墨西哥。 “五光十色”,國立台南藝術學院,台南。 “磁性書寫/念念之間—紙上作品展”,伊通公園,台北。 “蛻變與突破/新華人藝術”,舊金山現代美術館,舊金山,美國。 “歷史之心/裝置藝術大展”,鹿港,彰化。 1998 “第十五屆高雄市美術展覽會”,高雄市立美術館,高雄。 “蛻變與突破/新華人藝術”,亞洲協會,紐約,美國。 “同質異形”,福華沙龍,高雄。 “幅源與界限”,原型藝術空間,台南。 1997 “台北市第二十四屆美展”,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 “1997開放展”,吳園藝文館,台南。 1996 “素描草圖展”,伊通公園,台北。 “淡水河上的風起雲湧—第七屆台北縣美展”,台北縣立文化中心,台北。 “1+1‧方偉文\陳建明‧雙個展”,東海藝術中心,東海大學,台中。 1995 “展望新世紀”,台灣省立美術館,台中。 “第六屆台北縣美展—環境藝術類”,台北縣立文化中心,台北。 “南台灣新風格雙年展”,台南市立文化中心,台南。 1993 “現代繪畫聯展”,現代藝術中心,台中。 “台北縣第五屆美展”,台北縣立文化中心,台北。 “中華民國第六屆國際版畫及素描雙年展”,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 獲獎紀錄 1997 第六屆台北縣美展-環境藝術類,優選。 1998 第七屆台北縣美展,優選。 1998 第十五屆高雄市美術展覽會,優選。 2000 獲行政院文建會藝術村籌備處甄選為國外駐村藝術工作者之一,至洛杉磯第十八街藝術特區駐村三個月。 公共藝術 2003 高雄縣湖內鄉明忠國小--司令台壁畫 2004 高雄縣鳳山市鳳淩廣場 2006 台南縣總爹糖廠,南瀛總爺藝文中心「逗點-空間傢俱創作計畫」
方偉文
簡歷 1970 出生。 1993 東海大學美術系畢業。 2003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造型藝術研究所畢業。 1999 Vermont studio center,Vermont,U.S.A.,為期兩個月。 2000 行政院文建會駐村計劃,18th Street Art Complex,Santa Monica,L.A.,U.S.A.,為期三個月。 個展 2012 "他們是安靜乖巧的好孩子",渡渡藝術工作室,台中。 2009 "咎由自取地:方偉文/林建榮雙個展"臻品藝術中心,台中。 "界之外界", 泰陏美學堂,嘉義 2008 "飛Y",罐子書屋,北京,中國。 "從這里到現實之間開始產生的裂痕", 泰陏美學堂,嘉義 2006 "南野村村3號",科元藝術中心,清水,台中。 2005 “細細雨中屋”,科元藝術中心,清水,台中。 2003 “嗶嗶彈想咪咪”,米窟,台南。 “野生花園”,原型藝術空間,台南。 2002 “嗶”,小閣樓展,文賢油漆工程行,台南。 “上空連結‧同地異域-唐唐發,方偉文雙個展”,五號倉庫,嘉義鐵道藝術村,嘉義。 2001 “寄生寓”,原型藝術空間,台南。 2000 “平行的世界”,Red-mill gallery,Vermont。 1999 “從前,在遙遠的他方”,伊通公園,台北。 1998 “南南”,竹師藝術空間,新竹。 1997 “喃喃”,原型藝術空間,台南。 1995 “1988-1992”,繪畫欣賞交流協會,台北。 聯展 2010 "作客-藝術在他域的時態延結Ⅳ 「歲月‧他鄉」, 楊士芳紀念林園, 宜蘭 2009 "奇萉流域",高苑藝文中心,高苑科技大學,路竹,高雄. "新高潮第二波-自由「術」",新思惟人文空間,高雄。 "新綠",Clinic Gallery,台南。 2008 "金屬光.城市的溫度-2008高雄鋼雕藝術節",高雄市中都唐榮磚窯廠,高雄。 "小甜心-伊通公園二十週年",伊通公園,台北。 "青春",臻品藝術中心,台中。 "LV展LV 臺灣製造",竹圍工作室,台北。 "帝國大反擊/三部曲/威脅潛伏",印象畫廊當代館,台北。 "泡沫紅茶:台灣藝術.當代演繹",國立摩拉維亞美術館,布爾諾市,捷克 。 "不設防城市: 藝術中的建築展",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 2007 "2007原型藝術-青年大德",台灣新藝,台南/沙湖壢藝術村,新竹 "綠野仙蹤:台灣當代藝術的奇想世界",國立台灣美術館,台中 "藝術「逗熱鬧」",臻品藝術中心,台中。 2006 "Palafang/與我相遇",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napololan站立者之屋) "與線條同游",高雄兒童美術館。高雄 "遼闊的漣漪與合音---位移 重組 連結",駁二藝術特區, 高雄 "零 座 標 的 疆 域/台灣與香港當代藝術創作中的凝視與開裂",1A空間,香港/南海藝廊,台北/台南大學人文學院藝術特區,台南 "<2006韓愈祭>之內埔老街風華再現改造計劃",內埔,屏東 "阻越之間/2006國際防風林環境藝術創作展",台南市安平四草橋至燈塔段海岸防風林 "空場-台灣當代藝術與當代哲學的對話",關渡美術館,台北。 "95教育展「啟動西兒特-五感總動員」",國美館,台中。 “2006 台灣燈會-藝術燈區”,台南安平港,台南。 2005 "人的溫度-軌跡.系譜.星圖",東海藝術中心,台中。 "透光-漫遊光影.自由創作展",臻品藝術中心,台中。 "失語-CO4台灣前衛文件展.巡迴展",交通大學藝術中心,新竹。 “2005 台灣燈會-藝術燈區”,台南安平港 2004 “花園嫟語”,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香港 “CO4台灣前衛文件展.藝術轉近/失語”,台北 "闢境-烏山頭藝術部落田調",台南,原型藝術空間 “城市謠言-華人建築2004”,台北代藝術館,台北 “2004窯窯相望藝術節”,後龍松興窯,苗栗縣 “閉口不見/方偉文.吳孟璋雙個展”,五號倉庫,嘉義鐵道藝術村,嘉義。 “縫的三次方-臻品2004新人展”,臻品藝術中心,台中。 “青春嶺-2004藝術新星”科元藝術中心,清水,台中。 “孔子21聯展”,壹三陸-眾藝術,台南。“孔子21聯展”,壹三陸-眾藝術,台南。 2003 “2003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Tirosen←→Takau 接軌─藝術旅行創作計畫”,高雄 “異地.在地 / 台中←→嘉義鐵道倉庫交流展” 20號倉庫,台中/嘉義鐵道術藝村,嘉義。 “前鋒漫步” 前鋒藝術工作室,台南。 2002 “活動.場-灰色基調平台”,2002年黑金段藝術節,嘉義鐵道藝術村,嘉義。 “台灣當代藝術全集”,鳳甲美術館,台北。 “台南雙年展”,台南市立藝術中心,台南。 “蟀、饅頭、豬腦袋”,成大藝術中心,台南。 “上空連結‧同地異域—唐唐發,方偉文雙個展”,五號倉庫,嘉義鐵道藝術村,嘉義。 “海洋錯合之歷史的物殖”,婆仔屋藝術空間,澳門。 “春嬉夢迴—府城春節裝置展” ,安平古堡,台南。 “2002當代藝術風情展”,交流道畫廊,仁德,台南。 2001 “前鋒藝術追輯令” 前鋒藝術工作室,台南。 “跨國際藝術開展古蹟再利用”前鋒藝術工作室,台南。 “心靈轉譯—精神醫學與藝術的對話”正修藝術中心,高雄/大趨勢藝術空間,台北。 “粉樂町-台北東門町計劃”,台北市東區,台北。 “粉樂町-台灣當代藝術展”,PICA,柏斯,澳洲。 “飆緒-藝術創作移防”,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 2000 “風顏風語-風之藝術季”,台中縣立港區藝術中心,清水,台中。 “關於藝術的原型”,原型藝術,台南。 “Ph值係列展-鹼性時代”,伊通公園,台北。 “粉樂町-台灣當代藝術展”,香港藝術中心,歌德學院福爾特藝術畫廊,香港。 “複數元的視野-台灣當代美術1988-1999”, 山美術館,國立歷史博物館,清華大學,台灣。 1999 “複數元的視野-台灣當代美術1988-1999”, 北京中國美術館,中國。. “寓言-幻醒與錯置”, 台北漢雅軒,台北。 “蛻變與突破/新華人藝術”,蒙特利現代美術館,蒙特利,墨西哥。 “五光十色”,國立台南藝術學院,台南。 “磁性書寫/念念之間—紙上作品展”,伊通公園,台北。 “蛻變與突破/新華人藝術”,舊金山現代美術館,舊金山,美國。 “歷史之心/裝置藝術大展”,鹿港,彰化。 1998 “第十五屆高雄市美術展覽會”,高雄市立美術館,高雄。 “蛻變與突破/新華人藝術”,亞洲協會,紐約,美國。 “同質異形”,福華沙龍,高雄。 “幅源與界限”,原型藝術空間,台南。 1997 “台北市第二十四屆美展”,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 “1997開放展”,吳園藝文館,台南。 1996 “素描草圖展”,伊通公園,台北。 “淡水河上的風起雲湧—第七屆台北縣美展”,台北縣立文化中心,台北。 “1+1‧方偉文\陳建明‧雙個展”,東海藝術中心,東海大學,台中。 1995 “展望新世紀”,台灣省立美術館,台中。 “第六屆台北縣美展—環境藝術類”,台北縣立文化中心,台北。 “南台灣新風格雙年展”,台南市立文化中心,台南。 1993 “現代繪畫聯展”,現代藝術中心,台中。 “台北縣第五屆美展”,台北縣立文化中心,台北。 “中華民國第六屆國際版畫及素描雙年展”,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 獲獎紀錄 1997 第六屆台北縣美展-環境藝術類,優選。 1998 第七屆台北縣美展,優選。 1998 第十五屆高雄市美術展覽會,優選。 2000 獲行政院文建會藝術村籌備處甄選為國外駐村藝術工作者之一,至洛杉磯第十八街藝術特區駐村三個月。 公共藝術 2003 高雄縣湖內鄉明忠國小--司令台壁畫 2004 高雄縣鳳山市鳳淩廣場 2006 台南縣總爹糖廠,南瀛總爺藝文中心「逗點-空間傢俱創作計畫」
高雅婷
1981年生於台灣台北。 2010年畢業於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 美術學院 美術創作碩士班。 典藏 《放風箏》獲國立台灣美術館典藏,2011 個展紀錄: 2013 蜂巢 Honeycomb,場外空間 / Café Showroom,台北 2013 桃樂絲墜落 Dorothy Crash,非常廟藝文空間,台北 2012 Things are starting to hum,Red Mill Gallery,佛蒙特,美國 2011 ART TAIPEI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新人推薦特區 聯展紀錄: 2013 餐桌上的未來--- 家與藝術家,關渡美術館,台北 2013 自己的房間,林舍畫廊,台北 2013 「標新.立異:典藏青年藝術家作品展」,國立台灣美術館,台中 2012 藝變者遊行,關渡美術館,台北 2012 無界地圖:台灣新銳畫家展,Rooster Gallery,紐約 2012 AHAF 12/Asia Top Gallery Hotel Art Fair,晴山藝廊,香港 2012 零度平面,南海藝廊,台北 2011 嫩天堂,非常廟藝文空間,台北 2011 ART TAIPEI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新人推薦特區 2011 後民國 : 沒人共和國,高雄市立美術館,高雄 2011 大風景地III : 暫時這樣,鳳甲美術館,台北 2010 大風景地II : Sucity光滑城市,台北國際藝術村,台北 2009 大風景地 Come To Pass,嘉義鐵道村,嘉義 2009 21世紀少年 --- 遊牧座標,關渡美術館,台北 2008 ASYAAF 亞洲學生青年藝術家特展,首爾舊火車站美術館,韓國 2007 「第一屆光州國際當代展」,光州美術館,韓國 2004 《跳板的兩端》,南海藝廊,台北
高雅婷
1981年生於台灣台北。 2010年畢業於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 美術學院 美術創作碩士班。 典藏 《放風箏》獲國立台灣美術館典藏,2011 個展紀錄: 2013 蜂巢 Honeycomb,場外空間 / Café Showroom,台北 2013 桃樂絲墜落 Dorothy Crash,非常廟藝文空間,台北 2012 Things are starting to hum,Red Mill Gallery,佛蒙特,美國 2011 ART TAIPEI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新人推薦特區 聯展紀錄: 2013 餐桌上的未來--- 家與藝術家,關渡美術館,台北 2013 自己的房間,林舍畫廊,台北 2013 「標新.立異:典藏青年藝術家作品展」,國立台灣美術館,台中 2012 藝變者遊行,關渡美術館,台北 2012 無界地圖:台灣新銳畫家展,Rooster Gallery,紐約 2012 AHAF 12/Asia Top Gallery Hotel Art Fair,晴山藝廊,香港 2012 零度平面,南海藝廊,台北 2011 嫩天堂,非常廟藝文空間,台北 2011 ART TAIPEI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新人推薦特區 2011 後民國 : 沒人共和國,高雄市立美術館,高雄 2011 大風景地III : 暫時這樣,鳳甲美術館,台北 2010 大風景地II : Sucity光滑城市,台北國際藝術村,台北 2009 大風景地 Come To Pass,嘉義鐵道村,嘉義 2009 21世紀少年 --- 遊牧座標,關渡美術館,台北 2008 ASYAAF 亞洲學生青年藝術家特展,首爾舊火車站美術館,韓國 2007 「第一屆光州國際當代展」,光州美術館,韓國 2004 《跳板的兩端》,南海藝廊,台北
劉和讓
1972年生於台北,2002年紐約市立大學皇后學院創作研究所畢業畢業。作品以攝影、複合媒材裝置為主,現在工作生活於台北並為mt.black文化工業代表號。劉和讓的作品錯亂於攝影身份辨識在當代社會處境的多重困頓,在其進行的靜態攝影過程裏將當代影像的生產方式進行磨擦,從中解體現代的時間感進行於他的生活之中。2011年以「灰燼雜誌」之名將其作品有所歸納並陸續發表。 1972 出生於台北市 學歷 2002 紐約市立大學皇后學院美術創作研究所畢業 1994 國立藝專雕塑科畢業 個展 2012“善用尾款”,Mt. Black,台北 2011“遠方派對-西部牛肉-菲德曼木材”,嬉島攝社,台北 2009“在街奔跑”,田納西大學,諾須威爾,田納西,美國 2008“家景計畫Ⅱ-他的濃度”,其玟畫廊,台北 2002 “永無止盡”個展,紐約市立大學皇后學院,紐約 1994 “裡部”雙個展,國立藝專,台北 聯展 2013“東市起義”, 嘉義市 2013“上海雙年展/中山公園計畫”, 上海,中國 2012“城市魅感”, 築空間 ,台北 2012“理解的尺度”, 曼谷藝術文化中心,泰國 2012“讀·樂公共藝術節”, 國立台中圖書館,台中 2012“19991221 > 20130421 | PART ONE”, 打開當代藝術中心,台北 2011“光巷生活藝術改造計畫”, 寶藏巖,台北 2010“台灣響起-無上之域”, 路德維格當代美術館,匈牙利 2010“後學院”, 台灣藝術大學,台北 2010“親歷幻見”, 立方計畫空間,台北 2010“好時光”公共藝術節,228和平紀念公園,台北 2010“開放工作室”, ISCP,紐約市 2009“混搭”當代藝術展,剝皮寮,台北 2009“抬頭一看,生活裡沒有任何美好的事”,誠品畫廊,台北 2007“柳丁藝術嘉年華“,綠色隧道,雲林古坑 2006“跨越草皮“,維葉特公園,巴黎 2005“新台灣人-數位影像的證言“,關渡美術館,台北 2005 “易物計畫”第二屆台北市公共藝術節,大龍峒,台北 2005 “湖”澳洲與台灣攝影、聲音、文字聯展,台北國際藝術村,台北 2004 “在乎現實嗎”2004台北國際雙年展,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 2004 “寶藏巖泡茶照像館計畫”, 豆皮咖啡藝文空間,高雄 2002 “到台灣的護照”聯展,紐約聯合廣場,紐約市 2001 “遇見盒子計畫”聯展,San Jose,哥斯大黎加 1994“第二十一屆北市美展”,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 獎項與收藏 2010 文建會視覺與表演藝術駐村及交流計畫 , 紐約國際工作室與策展方案 2007 台北市文化局創作補助, 兄弟博物館文件計畫 2006 國家文藝基金會96-2創作補助, 家景計畫-樓中樓 2005 ”女傭的一天-EGG雜誌“ 第三十屆金鼎獎雜誌類最佳攝影 2001 “遇見盒子”收藏於紐約現代美術館MOMA藏書室 專業相關經歷 2012~ mt.Black 文化工業計畫代表號 2010~2013 嘉義大同技術學院專任助理教授 2011~2012 嘉義大同技術學院視傳系主任 2009~2010 嘉義大同技術學院駐校藝術家 2009 美國田納西州立大學訪問藝術家 2006 法國巴黎西帖國際藝術村駐村 2005 展覽策劃, “範例, 關於實驗、混合與消遣“駐村藝術家聯展 2004∼2005 台北市第二屆公共藝術節駐站藝術家 2003~2004 台北寶藏巖駐村藝術家 2003 花花公子國際中文版攝影編
劉和讓
1972年生於台北,2002年紐約市立大學皇后學院創作研究所畢業畢業。作品以攝影、複合媒材裝置為主,現在工作生活於台北並為mt.black文化工業代表號。劉和讓的作品錯亂於攝影身份辨識在當代社會處境的多重困頓,在其進行的靜態攝影過程裏將當代影像的生產方式進行磨擦,從中解體現代的時間感進行於他的生活之中。2011年以「灰燼雜誌」之名將其作品有所歸納並陸續發表。 1972 出生於台北市 學歷 2002 紐約市立大學皇后學院美術創作研究所畢業 1994 國立藝專雕塑科畢業 個展 2012“善用尾款”,Mt. Black,台北 2011“遠方派對-西部牛肉-菲德曼木材”,嬉島攝社,台北 2009“在街奔跑”,田納西大學,諾須威爾,田納西,美國 2008“家景計畫Ⅱ-他的濃度”,其玟畫廊,台北 2002 “永無止盡”個展,紐約市立大學皇后學院,紐約 1994 “裡部”雙個展,國立藝專,台北 聯展 2013“東市起義”, 嘉義市 2013“上海雙年展/中山公園計畫”, 上海,中國 2012“城市魅感”, 築空間 ,台北 2012“理解的尺度”, 曼谷藝術文化中心,泰國 2012“讀·樂公共藝術節”, 國立台中圖書館,台中 2012“19991221 > 20130421 | PART ONE”, 打開當代藝術中心,台北 2011“光巷生活藝術改造計畫”, 寶藏巖,台北 2010“台灣響起-無上之域”, 路德維格當代美術館,匈牙利 2010“後學院”, 台灣藝術大學,台北 2010“親歷幻見”, 立方計畫空間,台北 2010“好時光”公共藝術節,228和平紀念公園,台北 2010“開放工作室”, ISCP,紐約市 2009“混搭”當代藝術展,剝皮寮,台北 2009“抬頭一看,生活裡沒有任何美好的事”,誠品畫廊,台北 2007“柳丁藝術嘉年華“,綠色隧道,雲林古坑 2006“跨越草皮“,維葉特公園,巴黎 2005“新台灣人-數位影像的證言“,關渡美術館,台北 2005 “易物計畫”第二屆台北市公共藝術節,大龍峒,台北 2005 “湖”澳洲與台灣攝影、聲音、文字聯展,台北國際藝術村,台北 2004 “在乎現實嗎”2004台北國際雙年展,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 2004 “寶藏巖泡茶照像館計畫”, 豆皮咖啡藝文空間,高雄 2002 “到台灣的護照”聯展,紐約聯合廣場,紐約市 2001 “遇見盒子計畫”聯展,San Jose,哥斯大黎加 1994“第二十一屆北市美展”,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 獎項與收藏 2010 文建會視覺與表演藝術駐村及交流計畫 , 紐約國際工作室與策展方案 2007 台北市文化局創作補助, 兄弟博物館文件計畫 2006 國家文藝基金會96-2創作補助, 家景計畫-樓中樓 2005 ”女傭的一天-EGG雜誌“ 第三十屆金鼎獎雜誌類最佳攝影 2001 “遇見盒子”收藏於紐約現代美術館MOMA藏書室 專業相關經歷 2012~ mt.Black 文化工業計畫代表號 2010~2013 嘉義大同技術學院專任助理教授 2011~2012 嘉義大同技術學院視傳系主任 2009~2010 嘉義大同技術學院駐校藝術家 2009 美國田納西州立大學訪問藝術家 2006 法國巴黎西帖國際藝術村駐村 2005 展覽策劃, “範例, 關於實驗、混合與消遣“駐村藝術家聯展 2004∼2005 台北市第二屆公共藝術節駐站藝術家 2003~2004 台北寶藏巖駐村藝術家 2003 花花公子國際中文版攝影編
蘇育賢
個展 2013 「花山牆-蘇育賢個展」,TKG+,台北,台灣 2009 「我是冥王星,油」, VT非常廟,台北,台灣 「冰山」, 表畫廊,首爾,韓國 2008 「小生活」,光州美術館,光州,韓國 聯展 2013 「真真:當代超常經驗」,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台灣 2012 「LOOP: A TKG+ Screening」,TKG+,台北,台灣 「不頑之抗 ,非常廟藝文空間」,台北,台灣 「Boundaries on the Move」, 赫茲里亞當代美術館, 荷茲利亞 , 以色列 「60-Minute Cinema」, 華人藝術中心, 曼徹斯特,英國 「移動中的邊界:跨文化對話 臺灣-以色列交流展」,赫茲里亞當代美術館,以色列 2011 「Thinking Cool」, TKG+, 台北, 台灣 「TINA KENG GALLERY BEIJING」,耿畫廊,北京,中國 「外掛 X 附加」, The Rag Factory, 倫敦 ,英國 「流感疲勞」,台北當代藝術中心,台北,台灣 「第54屆威尼斯雙年展:聽見,以及那些未被聽見的-台灣社會聲音圖景」,普里奇歐尼宮,威尼斯,義大利 「後民國─沒人共和國」,高雄市立美術館,高雄,台灣 2010 「雙盲臨床實驗展」,誠品畫廊,台北,台灣 「Oopject 唉呀的物件展」,耿畫廊,台北,台灣 「每日製作 The practice of everyday」,關渡美術館,台北,台灣 「今日•當代台灣」,慶南道立美術館,昌原,韓國 「重瞳:擁有過去的未來」,耿畫廊,台北,台灣 2009 「這個世界小小小:微型藝術」,濱海藝術中心,新加坡 「境中之境」,國
蘇育賢
個展 2013 「花山牆-蘇育賢個展」,TKG+,台北,台灣 2009 「我是冥王星,油」, VT非常廟,台北,台灣 「冰山」, 表畫廊,首爾,韓國 2008 「小生活」,光州美術館,光州,韓國 聯展 2013 「真真:當代超常經驗」,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台灣 2012 「LOOP: A TKG+ Screening」,TKG+,台北,台灣 「不頑之抗 ,非常廟藝文空間」,台北,台灣 「Boundaries on the Move」, 赫茲里亞當代美術館, 荷茲利亞 , 以色列 「60-Minute Cinema」, 華人藝術中心, 曼徹斯特,英國 「移動中的邊界:跨文化對話 臺灣-以色列交流展」,赫茲里亞當代美術館,以色列 2011 「Thinking Cool」, TKG+, 台北, 台灣 「TINA KENG GALLERY BEIJING」,耿畫廊,北京,中國 「外掛 X 附加」, The Rag Factory, 倫敦 ,英國 「流感疲勞」,台北當代藝術中心,台北,台灣 「第54屆威尼斯雙年展:聽見,以及那些未被聽見的-台灣社會聲音圖景」,普里奇歐尼宮,威尼斯,義大利 「後民國─沒人共和國」,高雄市立美術館,高雄,台灣 2010 「雙盲臨床實驗展」,誠品畫廊,台北,台灣 「Oopject 唉呀的物件展」,耿畫廊,台北,台灣 「每日製作 The practice of everyday」,關渡美術館,台北,台灣 「今日•當代台灣」,慶南道立美術館,昌原,韓國 「重瞳:擁有過去的未來」,耿畫廊,台北,台灣 2009 「這個世界小小小:微型藝術」,濱海藝術中心,新加坡 「境中之境」,國
策展人 / 張晴文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博士、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與藝術評論研究所碩士,現為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助理教授,主授當代藝術創作、藝評、策展相關課程。研究方向為當代繪畫、當代藝術以及文化政策的公共性。曾任《藝術家》雜誌執行主編(2004-2010),策展包括「Schizophrenia Taiwan 2.0」(2013)、「再見90—台灣當代繪畫收藏展」(2013)、「四不像—兩岸四地藝術交流計畫」(香港子題:B計畫,2012)、「心動EMU」(與黃建宏共同策畫,2012)、「新店男孩」(2012)、「弱繪畫」(與蘇俞安共同策畫,2009)、「帝國大反擊」(與王福東、胡永芬共同策畫,2008)、「表面深度——再探當代繪畫的新空間」(2004)等,著有《00年代畫家點選》(2013)、《莊普:世界來自一個「有」—一個藝術家的五四三》(2010)、《台灣當代藝術大系:議題篇—遊戲/互動》(2003)。藝評散見《藝術家》、《現代美術》等雜誌。
策展人 / 張晴文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博士、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與藝術評論研究所碩士,現為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助理教授,主授當代藝術創作、藝評、策展相關課程。研究方向為當代繪畫、當代藝術以及文化政策的公共性。曾任《藝術家》雜誌執行主編(2004-2010),策展包括「Schizophrenia Taiwan 2.0」(2013)、「再見90—台灣當代繪畫收藏展」(2013)、「四不像—兩岸四地藝術交流計畫」(香港子題:B計畫,2012)、「心動EMU」(與黃建宏共同策畫,2012)、「新店男孩」(2012)、「弱繪畫」(與蘇俞安共同策畫,2009)、「帝國大反擊」(與王福東、胡永芬共同策畫,2008)、「表面深度——再探當代繪畫的新空間」(2004)等,著有《00年代畫家點選》(2013)、《莊普:世界來自一個「有」—一個藝術家的五四三》(2010)、《台灣當代藝術大系:議題篇—遊戲/互動》(2003)。藝評散見《藝術家》、《現代美術》等雜誌。
賴志盛
1971年生於台北,2003年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造型藝術研究所碩士,長期專注於觀念性創作實踐。近年個展包括2011誠品畫廊「作為一種例外於現實的狀態-賴志盛」;2013伊通公園「即刻」。2011作品《原寸素描》於2012受邀參展倫敦海沃美術館「不可見:看不見的藝術1957-2012」。 1971 出生於台北
1996 國立藝術學院 美術學系 學士
2003 國立台南藝術學院 造形藝術研究所 碩士

個展

2011「作為一種例外於現實的狀態-賴志盛」,誠品畫廊,台北
2005「關於一些日子、一些事與一些人」,伊通公園,台北,台灣
2004「天空裡的現實」,台北,台灣
2001「關於生活與創作間的一種作用」,文賢油漆行,台南,台灣

聯展

2012「不可見」,海沃美術館,倫敦,英國
2011「第二屆重慶青年美術雙年展」,四川,中國
2011「2011材質物語─土」,朱銘美術館,台北,台灣
2010「微影像」,乒乓藝術空間,台北,台灣;文賢油漆行,台南,台灣
2009「抬頭一看,生活裡沒有任何美好的事」,誠品畫廊,台北,台灣
2008「砍錯z」,inFIDI space,台北 ,台灣
2006「零座標的疆界」,牛棚藝術村,香港,中國;南海藝廊,台北,台灣;台灣文化總會,台北,台灣;臺南大學人文學院藝術特區,台南,台灣;中文大學邵逸夫堂留足展覽廳,香港,中國
2005「每一次」,南海藝廊,台北 ,台灣
2003「台北美術獎」優選展出,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台灣
2002「台南雙年展」,台南市立藝術中心,台南,台灣
2001「米變─亞洲跨文化計畫」,環境藝術館,香港,中國;望德堂婆仔屋(石頭公社的托管空間) ,吉隆坡,馬來西亞;新加坡電力站藝術家之家,新加坡;竹圍工作室,台北,台灣;華山藝文特區,台北,台灣;嘉義鐵路倉庫,嘉義,台灣;BASH大氣站藝術倉庫,北京,中國;街視藝空間,上海,中國
2001「台灣第一屆當代雕塑大展」,華山藝文特區, 台北,台灣
1999「國家氧作品發表I 」,八里廢棄民宅,台北,台灣
1999「國家氧作品發表II」,新樂園,台北,台灣
1999「島嶼‧澎湖‧國家氧」,澎湖群島,台灣
1996「交互作用.試驗」,三芝廢棄廠房,台北 ,台灣

獲獎及補助

2005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94年度展覽補助
2004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93年度創作補助
2003 台北獎優選
賴志盛
1971年生於台北,2003年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造型藝術研究所碩士,長期專注於觀念性創作實踐。近年個展包括2011誠品畫廊「作為一種例外於現實的狀態-賴志盛」;2013伊通公園「即刻」。2011作品《原寸素描》於2012受邀參展倫敦海沃美術館「不可見:看不見的藝術1957-2012」。 1971 出生於台北
1996 國立藝術學院 美術學系 學士
2003 國立台南藝術學院 造形藝術研究所 碩士

個展

2011「作為一種例外於現實的狀態-賴志盛」,誠品畫廊,台北
2005「關於一些日子、一些事與一些人」,伊通公園,台北,台灣
2004「天空裡的現實」,台北,台灣
2001「關於生活與創作間的一種作用」,文賢油漆行,台南,台灣

聯展

2012「不可見」,海沃美術館,倫敦,英國
2011「第二屆重慶青年美術雙年展」,四川,中國
2011「2011材質物語─土」,朱銘美術館,台北,台灣
2010「微影像」,乒乓藝術空間,台北,台灣;文賢油漆行,台南,台灣
2009「抬頭一看,生活裡沒有任何美好的事」,誠品畫廊,台北,台灣
2008「砍錯z」,inFIDI space,台北 ,台灣
2006「零座標的疆界」,牛棚藝術村,香港,中國;南海藝廊,台北,台灣;台灣文化總會,台北,台灣;臺南大學人文學院藝術特區,台南,台灣;中文大學邵逸夫堂留足展覽廳,香港,中國
2005「每一次」,南海藝廊,台北 ,台灣
2003「台北美術獎」優選展出,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台灣
2002「台南雙年展」,台南市立藝術中心,台南,台灣
2001「米變─亞洲跨文化計畫」,環境藝術館,香港,中國;望德堂婆仔屋(石頭公社的托管空間) ,吉隆坡,馬來西亞;新加坡電力站藝術家之家,新加坡;竹圍工作室,台北,台灣;華山藝文特區,台北,台灣;嘉義鐵路倉庫,嘉義,台灣;BASH大氣站藝術倉庫,北京,中國;街視藝空間,上海,中國
2001「台灣第一屆當代雕塑大展」,華山藝文特區, 台北,台灣
1999「國家氧作品發表I 」,八里廢棄民宅,台北,台灣
1999「國家氧作品發表II」,新樂園,台北,台灣
1999「島嶼‧澎湖‧國家氧」,澎湖群島,台灣
1996「交互作用.試驗」,三芝廢棄廠房,台北 ,台灣

獲獎及補助

2005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94年度展覽補助
2004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93年度創作補助
2003 台北獎優選
林冠名
1981年生於臺灣臺北,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碩士班。作品自2004年「Co4臺灣前衛文件展──媒體痙攣」展出後,便開始於國內重要聯展嶄露頭角,並在北京、上海、香港、巴黎、福岡、美國等外地展出。2008年於臺北當代藝術館舉辦個展「靜默突襲」,同年並榮獲「臺北美術獎」。其作品曾受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 學歷 2010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碩士班(媒體藝術組)畢業 個展 2012 STAR,伊通公園,臺北 2011 N年後,關渡美術館,臺北 2008 無影,也趣藝廊,臺北 靜默突襲,臺北當代藝術館,臺北 2005 一個永不沉下的條件,在地實驗,臺北 重要聯展 2013 夏日錄像放映室─貳部曲,真善美畫廊,臺北 餐桌上的未來─家與藝術家,關渡美術館,臺北 想像的平台─未來的幻景,索卡藝術中心,臺南 Mental-logue / Monster-logue,索卡藝術中心,臺北 2012 時空頓點─臺灣錄像藝術展,CentroCentro(5Cs),馬德里,西班牙 心動EMU,臺北當代藝術館,臺北 曖昧的存在:是誰在懼怕認同?,tamtamART,柏林,德國∕Kav 16 - Community Gallery for Contemporary Art,特拉维夫,以色列∕鳳甲美術館,臺北 替身術Ⅱ,許氏文化館(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香港,中國 台灣製造,I/O Gallery,香港,中國 O度平面,南海藝廊,臺北 再見不尋常小事,藝譔堂,臺北 2011 2011九大生AQA計劃的現代美術展:台灣與日本─現在我在這裡的意思,Galley artlier,福岡,日本 VIDEONALE-當代國際錄像藝術對話,國立臺灣美術館,臺中 日常掃描-新媒體藝術典藏展,國立臺灣美術館,臺中 2010 白駒過隙‧山動水行─從劉國松到新媒體藝術,臺北市立美術館,臺北 臺灣當代藝術論壇雙年展,台北當代藝術中心,臺北 感官拓樸:臺灣當代藝術體感測,廣東美術館,中國 第11屆法國圖爾「亞洲電影節」,Cinémas Studio,圖爾(Tours),法國 2009 冷熱面──臺灣當代錄像藝術巡迴展,路易斯維爾大學Art Gallery of Allen R. Hite Art Institute,路易斯維爾,美國∕拉瑪大學Dishman Art Museum,博蒙特,美國∕內華達大學Donna Beam Fine Art Gallery,拉斯維加斯,美國 非20℃──臺灣當代藝術的「常溫」影像展,何香凝美術館,深圳,中國 非常頻道,臺灣新藝,臺南 第七屆桃源創作獎,桃園縣政府文化局,桃園 激情心靈,臺北市立美術館,臺北 2008 2008臺北美術獎,臺北市立美術館,臺北 那光,金枝藝術,苗栗 遊戲競技場,牛棚藝術村12號藝術公社,香港,中國 非20℃──臺灣當代藝術的『常溫』影像展,國立臺灣美術館,臺中 假動作2008,新苑藝術,臺北 2007 2007巴黎DIVA藝術博覽會,Le Louvre des Antiquaires,巴黎,法國 立體視鏡──國際影像藝術展,北京全國農業展覽館(新館),北京,中國 主線歸零──臺灣年輕藝術家群展,CANS藝術新聞上海罐子書屋,上海,中國 Art Party──福岡.臺北現代美術交流展,福岡市立美術館,福岡,日本 Urban Nomad Project / Scope Basel 2007,巴塞爾,瑞士 假動作Ⅱ,華山文化園區中2-A館(果酒倉庫),臺北 2006 2006臺北美術獎,臺北市立美術館,臺北 度──Co6臺灣前衛文件展,國立臺灣美術館,臺中 打開當代──後文件,華山文化園區中5館(再製酒作業場),臺北 跳板的兩端──面對面,也趣藝廊,臺北 假動作,南海藝廊,臺北 2005 懸決與逝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南北畫廊,臺北 當代公民,無憂國藝術派出所(蘭州派出所),臺北 2004 Co4臺灣前衛文件展──媒體痙攣,大趨勢畫廊,臺北 華山論劍──第三屆藝術家博覽會,華山創意文化園區四連棟,臺北 2003 我愛因斯坦,華山藝文特區果酒倉庫,臺北 2002 再造近況,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南北畫廊,臺北 獲獎 2009 第七屆桃源創作獎──優選,桃園縣政府文化局,桃園 2008 2008臺北美術獎,臺北市立美術館,臺北 2006 2006世安美學獎──世安藝術創作贊助,造型藝術纇,臺北 2004 2004世安美學獎──世安藝術創作贊助,造型藝術纇,臺北 作品典藏 2012 寓言(國立臺灣美術館,臺中) 2008 在記憶中(國立臺灣美術館,臺中) 反覆、軌跡和延異中(國立臺灣美術館,臺中)
林冠名
1981年生於臺灣臺北,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碩士班。作品自2004年「Co4臺灣前衛文件展──媒體痙攣」展出後,便開始於國內重要聯展嶄露頭角,並在北京、上海、香港、巴黎、福岡、美國等外地展出。2008年於臺北當代藝術館舉辦個展「靜默突襲」,同年並榮獲「臺北美術獎」。其作品曾受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 學歷 2010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碩士班(媒體藝術組)畢業 個展 2012 STAR,伊通公園,臺北 2011 N年後,關渡美術館,臺北 2008 無影,也趣藝廊,臺北 靜默突襲,臺北當代藝術館,臺北 2005 一個永不沉下的條件,在地實驗,臺北 重要聯展 2013 夏日錄像放映室─貳部曲,真善美畫廊,臺北 餐桌上的未來─家與藝術家,關渡美術館,臺北 想像的平台─未來的幻景,索卡藝術中心,臺南 Mental-logue / Monster-logue,索卡藝術中心,臺北 2012 時空頓點─臺灣錄像藝術展,CentroCentro(5Cs),馬德里,西班牙 心動EMU,臺北當代藝術館,臺北 曖昧的存在:是誰在懼怕認同?,tamtamART,柏林,德國∕Kav 16 - Community Gallery for Contemporary Art,特拉维夫,以色列∕鳳甲美術館,臺北 替身術Ⅱ,許氏文化館(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香港,中國 台灣製造,I/O Gallery,香港,中國 O度平面,南海藝廊,臺北 再見不尋常小事,藝譔堂,臺北 2011 2011九大生AQA計劃的現代美術展:台灣與日本─現在我在這裡的意思,Galley artlier,福岡,日本 VIDEONALE-當代國際錄像藝術對話,國立臺灣美術館,臺中 日常掃描-新媒體藝術典藏展,國立臺灣美術館,臺中 2010 白駒過隙‧山動水行─從劉國松到新媒體藝術,臺北市立美術館,臺北 臺灣當代藝術論壇雙年展,台北當代藝術中心,臺北 感官拓樸:臺灣當代藝術體感測,廣東美術館,中國 第11屆法國圖爾「亞洲電影節」,Cinémas Studio,圖爾(Tours),法國 2009 冷熱面──臺灣當代錄像藝術巡迴展,路易斯維爾大學Art Gallery of Allen R. Hite Art Institute,路易斯維爾,美國∕拉瑪大學Dishman Art Museum,博蒙特,美國∕內華達大學Donna Beam Fine Art Gallery,拉斯維加斯,美國 非20℃──臺灣當代藝術的「常溫」影像展,何香凝美術館,深圳,中國 非常頻道,臺灣新藝,臺南 第七屆桃源創作獎,桃園縣政府文化局,桃園 激情心靈,臺北市立美術館,臺北 2008 2008臺北美術獎,臺北市立美術館,臺北 那光,金枝藝術,苗栗 遊戲競技場,牛棚藝術村12號藝術公社,香港,中國 非20℃──臺灣當代藝術的『常溫』影像展,國立臺灣美術館,臺中 假動作2008,新苑藝術,臺北 2007 2007巴黎DIVA藝術博覽會,Le Louvre des Antiquaires,巴黎,法國 立體視鏡──國際影像藝術展,北京全國農業展覽館(新館),北京,中國 主線歸零──臺灣年輕藝術家群展,CANS藝術新聞上海罐子書屋,上海,中國 Art Party──福岡.臺北現代美術交流展,福岡市立美術館,福岡,日本 Urban Nomad Project / Scope Basel 2007,巴塞爾,瑞士 假動作Ⅱ,華山文化園區中2-A館(果酒倉庫),臺北 2006 2006臺北美術獎,臺北市立美術館,臺北 度──Co6臺灣前衛文件展,國立臺灣美術館,臺中 打開當代──後文件,華山文化園區中5館(再製酒作業場),臺北 跳板的兩端──面對面,也趣藝廊,臺北 假動作,南海藝廊,臺北 2005 懸決與逝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南北畫廊,臺北 當代公民,無憂國藝術派出所(蘭州派出所),臺北 2004 Co4臺灣前衛文件展──媒體痙攣,大趨勢畫廊,臺北 華山論劍──第三屆藝術家博覽會,華山創意文化園區四連棟,臺北 2003 我愛因斯坦,華山藝文特區果酒倉庫,臺北 2002 再造近況,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南北畫廊,臺北 獲獎 2009 第七屆桃源創作獎──優選,桃園縣政府文化局,桃園 2008 2008臺北美術獎,臺北市立美術館,臺北 2006 2006世安美學獎──世安藝術創作贊助,造型藝術纇,臺北 2004 2004世安美學獎──世安藝術創作贊助,造型藝術纇,臺北 作品典藏 2012 寓言(國立臺灣美術館,臺中) 2008 在記憶中(國立臺灣美術館,臺中) 反覆、軌跡和延異中(國立臺灣美術館,臺中)
黃子欽
1970年生台灣台南,國立台灣藝術學院美術工藝系畢。曾工作誠品書店擔任平面設計與櫥窗設計師,現為個人工作室設計師。熱愛藝術、創作、舊書攤,喜愛運用舊影像創作,在舊貨裡尋找人們的共同記憶,會把舊書報刊、照片等老玩東西,以拆解、拼貼的方式,灌上保麗膠封存在透明固體裡,讓過往人們共同記憶,成為全新且透明的新固體。一九九六年起陸續在誠品書店藝文空間、台北當代藝術館、 TIVCA台灣國際視覺藝術中心等地展出作品。期待在「全球化」跟「邊緣化」之間,走出一條適合自己並可長久走下去的路線。 個展 2011【復刻大王】,誠品書店信義店,臺北,臺灣 2008【日常枯槁,蘑菇,台北,台灣 2007【流浪教室】,誠品敦南店藝文空間,台北,台灣 2006【記憶標本】, TIVAC台灣國際視覺藝術中心,台北,台灣 2004【花園】, TIVAC台灣國際視覺藝術中心,台北,台灣 2003【固體記憶—扯平了】,聖界(樂團休息室),台北,台灣 2002【固體記憶—黃子欽的影像裝置展】, TIVAC台灣國際視覺藝術中心,台北,台灣 2002【書的記憶】,誠品書店天母店,台北,台灣 2001【不連續記憶體—櫥窗展】,誠品書店台大店,台北,台灣 2001【不連續記憶體—拼貼展,挪威森林,台北,台灣 聯展 2012【讀 ˙樂-公共藝術節】,國立臺中圖書館,臺中,臺灣 2010【返轉記憶,樂房子!】,迪化街宮店,台北,台灣 2009【剝皮寮一條通】,台北,台灣 2009【老,不休】,台北當代藝術館,台北,台灣 2008【WELOVEBOOKS!AWORLDTOUR】,巴黎,法國 1998【第七屆攝影新人獎得獎作品展】,恆昶藝廊,台北,台灣 1997【第六屆攝影新人獎得獎作品展】,彩虹藝廊,台北,台灣 1997【青年攝影家聯展( MembersofYoungPhotographers'97 Exhibition)】,韓國大邱市藝術中心,大邱,韓國 1996【第五屆攝影新人獎得獎作品展】,誠品書店藝文空間,台北,台灣
黃子欽
1970年生台灣台南,國立台灣藝術學院美術工藝系畢。曾工作誠品書店擔任平面設計與櫥窗設計師,現為個人工作室設計師。熱愛藝術、創作、舊書攤,喜愛運用舊影像創作,在舊貨裡尋找人們的共同記憶,會把舊書報刊、照片等老玩東西,以拆解、拼貼的方式,灌上保麗膠封存在透明固體裡,讓過往人們共同記憶,成為全新且透明的新固體。一九九六年起陸續在誠品書店藝文空間、台北當代藝術館、 TIVCA台灣國際視覺藝術中心等地展出作品。期待在「全球化」跟「邊緣化」之間,走出一條適合自己並可長久走下去的路線。 個展 2011【復刻大王】,誠品書店信義店,臺北,臺灣 2008【日常枯槁,蘑菇,台北,台灣 2007【流浪教室】,誠品敦南店藝文空間,台北,台灣 2006【記憶標本】, TIVAC台灣國際視覺藝術中心,台北,台灣 2004【花園】, TIVAC台灣國際視覺藝術中心,台北,台灣 2003【固體記憶—扯平了】,聖界(樂團休息室),台北,台灣 2002【固體記憶—黃子欽的影像裝置展】, TIVAC台灣國際視覺藝術中心,台北,台灣 2002【書的記憶】,誠品書店天母店,台北,台灣 2001【不連續記憶體—櫥窗展】,誠品書店台大店,台北,台灣 2001【不連續記憶體—拼貼展,挪威森林,台北,台灣 聯展 2012【讀 ˙樂-公共藝術節】,國立臺中圖書館,臺中,臺灣 2010【返轉記憶,樂房子!】,迪化街宮店,台北,台灣 2009【剝皮寮一條通】,台北,台灣 2009【老,不休】,台北當代藝術館,台北,台灣 2008【WELOVEBOOKS!AWORLDTOUR】,巴黎,法國 1998【第七屆攝影新人獎得獎作品展】,恆昶藝廊,台北,台灣 1997【第六屆攝影新人獎得獎作品展】,彩虹藝廊,台北,台灣 1997【青年攝影家聯展( MembersofYoungPhotographers'97 Exhibition)】,韓國大邱市藝術中心,大邱,韓國 1996【第五屆攝影新人獎得獎作品展】,誠品書店藝文空間,台北,台灣
鄭博聰
簡歷 1982 出生於台灣台北 2007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畢業 聯展 2011台灣當代素描展,鳳甲美術館,台北,台灣 2009弱繪畫,關渡美術館,台北/大象藝術空間,台中,台灣
鄭博聰
簡歷 1982 出生於台灣台北 2007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畢業 聯展 2011台灣當代素描展,鳳甲美術館,台北,台灣 2009弱繪畫,關渡美術館,台北/大象藝術空間,台中,台灣
策展人 / 王曉松
2007 年獲汕頭大學長江藝術與設計學院碩士學位,現為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在讀博士。 曾任何香凝美術館策展人、策劃部主任助理。在此期間,所主持的“人文之聲——何香凝美術館系列學術講座”連續舉辦100 場次,成為大陸最有影響的公共學術講座之一。同時致力於中國當代藝術展覽的機制化以及兩岸四地在當代藝術文化交流的平台建設。先後策劃及參與策劃的重要展覽和藝術活動有“何香凝藝術的地•圖•志——何香凝美術館建館十週年展覽”、“兩岸四地藝術交流計劃”(第1 - 4 屆),及“徐冰:木•林•森計劃”等。展覽之外,積極致力於現代性和視覺文化視角下的中國當代藝術的藝術批評及理論探討。並先後在北京、深圳、貴陽等地策劃舉辦當代藝術文化方面的國際學術、藝術研討會。曾任第1、2 屆“星星藝術節”華南地區評委及2012 澳門視覺藝術年展評委。 2011 年起,為《當代藝術新聞》撰寫當代藝術批評專欄。

策展人 / 王曉松
2007 年獲汕頭大學長江藝術與設計學院碩士學位,現為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在讀博士。 曾任何香凝美術館策展人、策劃部主任助理。在此期間,所主持的“人文之聲——何香凝美術館系列學術講座”連續舉辦100 場次,成為大陸最有影響的公共學術講座之一。同時致力於中國當代藝術展覽的機制化以及兩岸四地在當代藝術文化交流的平台建設。先後策劃及參與策劃的重要展覽和藝術活動有“何香凝藝術的地•圖•志——何香凝美術館建館十週年展覽”、“兩岸四地藝術交流計劃”(第1 - 4 屆),及“徐冰:木•林•森計劃”等。展覽之外,積極致力於現代性和視覺文化視角下的中國當代藝術的藝術批評及理論探討。並先後在北京、深圳、貴陽等地策劃舉辦當代藝術文化方面的國際學術、藝術研討會。曾任第1、2 屆“星星藝術節”華南地區評委及2012 澳門視覺藝術年展評委。 2011 年起,為《當代藝術新聞》撰寫當代藝術批評專欄。

徐玫瑩
學歷 1994美國愛荷華大學( The University of lowa)藝術學院藝術創作碩士(M.F.A),主修金屬創作與首飾設計 1985 美國愛荷華大學藝術學院碩士(M.A.),主修設計 1979 私立東海大學外文系學士(B.A.) 經歷 2003- 國立台南藝術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專任副教授 1997-03 國立台南藝術學院應用藝術研究所專任助理教授 1996-97 私立輔仁大學織品服裝學系專任講師 1985-92 私立東海大學美術系講師 展覽 2013 「2013北京國際首飾藝術雙年展」,北京~中華世紀壇,中國 2013 「2013東京藝術博覽會」,東京~International Forum,日本 2012 「如果-徐玫瑩金屬創作個展」,臺中~107畫廊 2012 「2012四國金工聯展」,首爾~Duru藝術空間,韓國 2011 「毗鄰日常:金工與首飾創作」,台中~Z Space藝廊 2011 「第三屆愛荷華金工創作協會聯展」,新英格蘭~勒克斯藝術中心,美國 2010 「第一屆金澤世界工藝三年展」,金澤~21世紀美術館,日本 2010 「Z書房2010冊展-OPEN BOOK藝術家之書邀請展」,台中~Z Space藝廊 2009 「第二屆愛荷華金工創作協會聯展」,愛荷華~費格美術館,美國 2008 「第一屆愛荷華金工創作協會聯展」,聖彼德堡~俄羅斯教育大學,俄羅斯 2008 「金工的藝想飾界─台灣現代金工展」,南京~南京市博物館,中國 2004 「美國愛荷華大學與韓國Kyung-Geum金工協會聯展」,漢城~ Kepco-Plaza藝廊,韓國 2002 「方寸之間-台灣第一屆2002年國際袖珍雕塑展」,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2002 「閱讀金屬-徐玫瑩金屬創個展」,台北~誠品畫廊 2001 「閱讀金屬II:徐玫瑩金屬創作個展」,竹北~新竹縣文化局 2000 「開物:當代台灣金屬工藝創作展」,芝加哥~Artemisia 藝廊,美國 1999 「金屬創作聯展」,愛荷華州~Studiolo藝廊,美國 1998 「閱讀金屬:徐玫瑩金屬創作個展」,台中~東海藝術中心 1995 「宴饗,美國餐桌藝術大展」,紐約~美國工藝美術館,美國
徐玫瑩
學歷 1994美國愛荷華大學( The University of lowa)藝術學院藝術創作碩士(M.F.A),主修金屬創作與首飾設計 1985 美國愛荷華大學藝術學院碩士(M.A.),主修設計 1979 私立東海大學外文系學士(B.A.) 經歷 2003- 國立台南藝術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專任副教授 1997-03 國立台南藝術學院應用藝術研究所專任助理教授 1996-97 私立輔仁大學織品服裝學系專任講師 1985-92 私立東海大學美術系講師 展覽 2013 「2013北京國際首飾藝術雙年展」,北京~中華世紀壇,中國 2013 「2013東京藝術博覽會」,東京~International Forum,日本 2012 「如果-徐玫瑩金屬創作個展」,臺中~107畫廊 2012 「2012四國金工聯展」,首爾~Duru藝術空間,韓國 2011 「毗鄰日常:金工與首飾創作」,台中~Z Space藝廊 2011 「第三屆愛荷華金工創作協會聯展」,新英格蘭~勒克斯藝術中心,美國 2010 「第一屆金澤世界工藝三年展」,金澤~21世紀美術館,日本 2010 「Z書房2010冊展-OPEN BOOK藝術家之書邀請展」,台中~Z Space藝廊 2009 「第二屆愛荷華金工創作協會聯展」,愛荷華~費格美術館,美國 2008 「第一屆愛荷華金工創作協會聯展」,聖彼德堡~俄羅斯教育大學,俄羅斯 2008 「金工的藝想飾界─台灣現代金工展」,南京~南京市博物館,中國 2004 「美國愛荷華大學與韓國Kyung-Geum金工協會聯展」,漢城~ Kepco-Plaza藝廊,韓國 2002 「方寸之間-台灣第一屆2002年國際袖珍雕塑展」,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2002 「閱讀金屬-徐玫瑩金屬創個展」,台北~誠品畫廊 2001 「閱讀金屬II:徐玫瑩金屬創作個展」,竹北~新竹縣文化局 2000 「開物:當代台灣金屬工藝創作展」,芝加哥~Artemisia 藝廊,美國 1999 「金屬創作聯展」,愛荷華州~Studiolo藝廊,美國 1998 「閱讀金屬:徐玫瑩金屬創作個展」,台中~東海藝術中心 1995 「宴饗,美國餐桌藝術大展」,紐約~美國工藝美術館,美國
陳松志
1978年生於台灣南投,畢業於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MFA),專長複合媒體空間裝置。過去以來常藉以現成物進行複合創作,這些現成的生活素材在創作者的任意拚湊、組合下,轉化後呈現出有別於粗糙、生冷的物質原性,並微妙地注入濃厚複雜的心理元素,作品往往因此產生溫度,富有詩意。歷年參與多次國際藝術家駐村以及交換計畫於英國、埃及、法國、台灣等地。過去作品曾獲2011年第12屆李仲生基金會視覺藝術獎得主、第三屆台新藝術獎2004年度七大視覺藝術、2008&2003台北美術獎優選、2001世安藝術創作獎…等,2008年受邀參與三宅一生(ISSEY MIYAKE)與台灣年輕藝術家年度合作案,自2001年起續發表十五次個展,並多次受邀參與國內多次重要聯展。現居住創作於台灣台北、台中。 陳松志歷年作品皆以觀念出發,藉由材質本身的語彙去呈現生活中經常被忽略之感性片段,呈現方式以空間裝置為主,其大型整體空間裝置作品多以尺寸近似常民居住之獨立空間為單位,融入自身與社會之具有時間性之事件,其目在於努力揭示一種取自於經驗中喻強大於斷裂、毀棄以及微弱的蒐集。陳松志總是盡可能在平淡無奇的生活中尋找人性、物性醜態下的殘存美感,這美是來自於自然法則的毀落、消耗後的殘狀,或是來自暴力後的痕跡,其善於抽象化一日常生活的記憶片段,在具形與意之間牽引出個人之於荒謬現實的多重矛盾關係。 學歷 2005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藝術碩士(MFA) 2002朝陽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藝術學士(BFA) 經歷 2011倫敦中央聖馬汀藝術設計學院Central Saint Martins平面造型設計研修(英國-倫敦) 2011行政院文建會鐵道藝術網路台中站-二十號倉庫第十一屆駐站藝術家 2009朝陽科技大學駐校藝術家(台灣-台中) 2008獲選三宅一生(ISSEY MIYAKE)與台灣年輕藝術家年度合作案(台灣/台中) 2008台北縣政府甄選第二屆板橋435國際藝術村駐村藝術家(台灣-台北) 2007行政院文建會96年度甄選出訪CitéInternational des Arts駐村藝術家(法國-巴黎) 2005台北國際藝術村2005年出訪The Townhouse Gallery駐村藝術家(埃及-開羅) 2004行政院文建會93年度甄選文化創意人才出訪Visiting Arts London藝術家(英國-倫敦) 2004行政院文建會鐵道藝術網路台中站-二十號倉庫第四屆駐站藝術家 獲獎 2011第12屆李仲生基金會視覺藝術獎得主 2008台北美術獎優選 2005第三屆台新藝術獎2004年度七大視覺藝術 2003台北美術獎優選 2001財團法人世安文教基金會世安藝術創作獎 1999 1999國際紙藝術創作優選 個展 2010極地,就在藝術空間,台北 2010親愛的瑞音蔻,日升月鴻畫廊,台北 2009未命名,有寬藝術畫廊,台中 2008你在,台北當代藝術館,台北 2008陳松志同名個展,新樂園藝術空間,台北 2007從前‧從前,Cité Internationale des Arts Gallery,巴黎 2006星期天的早晨,The Townhouse Gallery,開羅 2006家庭劇與日常詩,20號倉庫,台中 2005第七卷,新樂園藝術空間,台北 2004於是,你看見這樣的我,新濱碼頭藝術空間,高雄 2004第八天,Nell’s Home藝文空間,台中 2003失溫三十七度半,中研院生圖美學空間,台北 2003矯揉造作,新樂園藝術空間,台北 2001哇‧哈哈,得旺公所,台中 2001搜尋,Showplace,台中 聯展 2011粉樂町2011,富邦藝術基金會,台北 2011複感‧動觀-2011海峽兩岸當代藝術展,國立台灣美術館,台中 2011複感‧動觀-2011海峽兩岸當代藝術展,中國美術館,北京 2011 T-Art藝術博覽會,長榮桂冠酒店,台中 2011迎新舞會,20號倉庫,台中 2010白駒過隙山動水行,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 2009一日十年,20號倉庫,台中 2009當代價值:一個持續進行的歷史,日升月鴻畫廊,台北 2008 2008台北美術獎,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 2008小甜心-伊通公園二十週年慶,伊通公園,台北 2008光芒-三宅一生/台灣年輕藝術家,ISSEY MIYAKE旗艦店,台中 2008臺灣製造-在地性.觀點,竹圍工作室,台北 2008 2008板橋435國際藝術家駐村藝術家聯展,435藝文特區,台北 2008 M.O.T沙龍展,明日美術館,台北 2007感知相變,現代畫廊,台中 2006 CO6台灣前衛文件展,台中市文化局動力空間,台中 2006過境-城市行旅,20號倉庫,台中 2006 2006藝術家博覽會,華山文化創意園區,台北 2006無所不在,台北國際藝術村,台北 2006台北二三,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 2006 0到10到無限-台南藝術大學十周年校慶校友展,藝象藝文中心,台南 2006城市曼波,新樂園藝術空間/ Chrissie Cotter Gallery,台北/雪梨 2005吵藝術節-吵短片,信義華納威秀影城,台北 2005流動的市中心-Bee TV錄像展,大台北聯合公車,台北 2005地平線-開啟閱讀的新風景,誠品書店,台中 2005最藝.醉藝-第三屆台新藝術獎入圍特展,新光三越A9,台北 2005流形感冒-南新濱北樂園交流展,新濱碼頭藝術空間,高雄 2005捉影-素描主題展,20號倉庫,台中 2005再看我一眼,伊通公園,台北 2004 CO4台灣前衛文件展,華山藝文特區,台北 2004大無限─國立台南藝術學院造形所第七屆畢業創作展,20號倉庫,台中 2004打開心胸鐵鎚功-新樂園第六期成員展,新樂園藝術空間,台北 2004情人座與自在的產房,20號倉庫,台中 2003後文明-2003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高雄 2003異時。在地/20號倉庫,嘉義鐵道倉庫,台中,嘉義 2003 2003台北美術獎,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 2003有菱有角的顆-台南藝術學院造形所第七屆成果展,台南藝術學院,台南 2003搜尋未來片段的軌跡,中研院生圖美學空間,台北 2002 CO2台灣前衛文件展,華山藝文特區,台北 2002阿貓也有春天-台南藝術學院造形所所展,台南藝術學院,台南 2002 20號倉庫的浪漫革命,20號倉庫,台中 2002無敵海景大排檔-新樂園第五期成員開幕聯展,新樂園藝術空間,台北 2002椅子新風貌/台中市立文化中心-動力空間,台中 2001中日稻草文化交流及編織工藝展,草屯,南投 2001陽漾-陳松志胡財銘Alexandre Chevalier三人展,新樂園藝術空間,台北 2001鐵道色區藝術節-台中20號倉庫特展,嘉義鐵道倉庫,嘉義2001得藝旺形-得旺公所遶境展,台中縣立港區藝術中心,台中 2001中途站-二十號倉庫第二屆駐站藝術家聯展,20號倉庫,台中 2001 Body party-六人聯展,showplace,台中 2000觀雨季聯展,朱銘美術館,台北 2000清水碑仔口光的裝置藝術展,清水碑仔口,台中 1999 1999國際紙藝術創作聯展,中興紙廠,宜蘭
陳松志
1978年生於台灣南投,畢業於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MFA),專長複合媒體空間裝置。過去以來常藉以現成物進行複合創作,這些現成的生活素材在創作者的任意拚湊、組合下,轉化後呈現出有別於粗糙、生冷的物質原性,並微妙地注入濃厚複雜的心理元素,作品往往因此產生溫度,富有詩意。歷年參與多次國際藝術家駐村以及交換計畫於英國、埃及、法國、台灣等地。過去作品曾獲2011年第12屆李仲生基金會視覺藝術獎得主、第三屆台新藝術獎2004年度七大視覺藝術、2008&2003台北美術獎優選、2001世安藝術創作獎…等,2008年受邀參與三宅一生(ISSEY MIYAKE)與台灣年輕藝術家年度合作案,自2001年起續發表十五次個展,並多次受邀參與國內多次重要聯展。現居住創作於台灣台北、台中。 陳松志歷年作品皆以觀念出發,藉由材質本身的語彙去呈現生活中經常被忽略之感性片段,呈現方式以空間裝置為主,其大型整體空間裝置作品多以尺寸近似常民居住之獨立空間為單位,融入自身與社會之具有時間性之事件,其目在於努力揭示一種取自於經驗中喻強大於斷裂、毀棄以及微弱的蒐集。陳松志總是盡可能在平淡無奇的生活中尋找人性、物性醜態下的殘存美感,這美是來自於自然法則的毀落、消耗後的殘狀,或是來自暴力後的痕跡,其善於抽象化一日常生活的記憶片段,在具形與意之間牽引出個人之於荒謬現實的多重矛盾關係。 學歷 2005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藝術碩士(MFA) 2002朝陽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藝術學士(BFA) 經歷 2011倫敦中央聖馬汀藝術設計學院Central Saint Martins平面造型設計研修(英國-倫敦) 2011行政院文建會鐵道藝術網路台中站-二十號倉庫第十一屆駐站藝術家 2009朝陽科技大學駐校藝術家(台灣-台中) 2008獲選三宅一生(ISSEY MIYAKE)與台灣年輕藝術家年度合作案(台灣/台中) 2008台北縣政府甄選第二屆板橋435國際藝術村駐村藝術家(台灣-台北) 2007行政院文建會96年度甄選出訪CitéInternational des Arts駐村藝術家(法國-巴黎) 2005台北國際藝術村2005年出訪The Townhouse Gallery駐村藝術家(埃及-開羅) 2004行政院文建會93年度甄選文化創意人才出訪Visiting Arts London藝術家(英國-倫敦) 2004行政院文建會鐵道藝術網路台中站-二十號倉庫第四屆駐站藝術家 獲獎 2011第12屆李仲生基金會視覺藝術獎得主 2008台北美術獎優選 2005第三屆台新藝術獎2004年度七大視覺藝術 2003台北美術獎優選 2001財團法人世安文教基金會世安藝術創作獎 1999 1999國際紙藝術創作優選 個展 2010極地,就在藝術空間,台北 2010親愛的瑞音蔻,日升月鴻畫廊,台北 2009未命名,有寬藝術畫廊,台中 2008你在,台北當代藝術館,台北 2008陳松志同名個展,新樂園藝術空間,台北 2007從前‧從前,Cité Internationale des Arts Gallery,巴黎 2006星期天的早晨,The Townhouse Gallery,開羅 2006家庭劇與日常詩,20號倉庫,台中 2005第七卷,新樂園藝術空間,台北 2004於是,你看見這樣的我,新濱碼頭藝術空間,高雄 2004第八天,Nell’s Home藝文空間,台中 2003失溫三十七度半,中研院生圖美學空間,台北 2003矯揉造作,新樂園藝術空間,台北 2001哇‧哈哈,得旺公所,台中 2001搜尋,Showplace,台中 聯展 2011粉樂町2011,富邦藝術基金會,台北 2011複感‧動觀-2011海峽兩岸當代藝術展,國立台灣美術館,台中 2011複感‧動觀-2011海峽兩岸當代藝術展,中國美術館,北京 2011 T-Art藝術博覽會,長榮桂冠酒店,台中 2011迎新舞會,20號倉庫,台中 2010白駒過隙山動水行,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 2009一日十年,20號倉庫,台中 2009當代價值:一個持續進行的歷史,日升月鴻畫廊,台北 2008 2008台北美術獎,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 2008小甜心-伊通公園二十週年慶,伊通公園,台北 2008光芒-三宅一生/台灣年輕藝術家,ISSEY MIYAKE旗艦店,台中 2008臺灣製造-在地性.觀點,竹圍工作室,台北 2008 2008板橋435國際藝術家駐村藝術家聯展,435藝文特區,台北 2008 M.O.T沙龍展,明日美術館,台北 2007感知相變,現代畫廊,台中 2006 CO6台灣前衛文件展,台中市文化局動力空間,台中 2006過境-城市行旅,20號倉庫,台中 2006 2006藝術家博覽會,華山文化創意園區,台北 2006無所不在,台北國際藝術村,台北 2006台北二三,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 2006 0到10到無限-台南藝術大學十周年校慶校友展,藝象藝文中心,台南 2006城市曼波,新樂園藝術空間/ Chrissie Cotter Gallery,台北/雪梨 2005吵藝術節-吵短片,信義華納威秀影城,台北 2005流動的市中心-Bee TV錄像展,大台北聯合公車,台北 2005地平線-開啟閱讀的新風景,誠品書店,台中 2005最藝.醉藝-第三屆台新藝術獎入圍特展,新光三越A9,台北 2005流形感冒-南新濱北樂園交流展,新濱碼頭藝術空間,高雄 2005捉影-素描主題展,20號倉庫,台中 2005再看我一眼,伊通公園,台北 2004 CO4台灣前衛文件展,華山藝文特區,台北 2004大無限─國立台南藝術學院造形所第七屆畢業創作展,20號倉庫,台中 2004打開心胸鐵鎚功-新樂園第六期成員展,新樂園藝術空間,台北 2004情人座與自在的產房,20號倉庫,台中 2003後文明-2003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高雄 2003異時。在地/20號倉庫,嘉義鐵道倉庫,台中,嘉義 2003 2003台北美術獎,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 2003有菱有角的顆-台南藝術學院造形所第七屆成果展,台南藝術學院,台南 2003搜尋未來片段的軌跡,中研院生圖美學空間,台北 2002 CO2台灣前衛文件展,華山藝文特區,台北 2002阿貓也有春天-台南藝術學院造形所所展,台南藝術學院,台南 2002 20號倉庫的浪漫革命,20號倉庫,台中 2002無敵海景大排檔-新樂園第五期成員開幕聯展,新樂園藝術空間,台北 2002椅子新風貌/台中市立文化中心-動力空間,台中 2001中日稻草文化交流及編織工藝展,草屯,南投 2001陽漾-陳松志胡財銘Alexandre Chevalier三人展,新樂園藝術空間,台北 2001鐵道色區藝術節-台中20號倉庫特展,嘉義鐵道倉庫,嘉義2001得藝旺形-得旺公所遶境展,台中縣立港區藝術中心,台中 2001中途站-二十號倉庫第二屆駐站藝術家聯展,20號倉庫,台中 2001 Body party-六人聯展,showplace,台中 2000觀雨季聯展,朱銘美術館,台北 2000清水碑仔口光的裝置藝術展,清水碑仔口,台中 1999 1999國際紙藝術創作聯展,中興紙廠,宜蘭
莊普
重要經歷 1947出生 1978西班牙馬德里大學畢業 1981回國定居 1983心靈與材質的邂逅,春之藝廊,台北/三采藝術中心,台中 1984 與林壽宇、胡坤榮、張永村、程延平、陳幸婉等成立異度空間於台北春之藝廊 1984獲中國現代繪畫新展望台北市長獎,台北市立美術館 1985 雄獅雙年展,台北 1990 與劉慶堂、陳慧嶠等成立伊通公園並舉行開幕聯展,台北 1992 台北現代美術館雙年展獎,台北市立美術館 1997裂合與聚生-威尼斯雙年展,義大利 1998內外翻轉/中國新藝術紐約PS.1美術館/舊金山現代美術館巡迴展 2006 台灣美術發展1950-2000,中國美術館,北京 2007第一屆公共藝術最佳創意表現獎「科學家說」,國家奈米元件實驗室 2009伊通公園獲得第十三屆台北文化獎 2010莊普地下藝術展,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 2011複感‧動觀——2011海峽兩岸當代藝術展,中國美術館,北京 2012末日漂流——莊普個展,關渡美術館,台北 2013山海線上—五人聯展 荷軒新藝空間 高雄 2013閃耀的星塔——莊普個展,Apartmentof Art,幕尼黑
莊普
重要經歷 1947出生 1978西班牙馬德里大學畢業 1981回國定居 1983心靈與材質的邂逅,春之藝廊,台北/三采藝術中心,台中 1984 與林壽宇、胡坤榮、張永村、程延平、陳幸婉等成立異度空間於台北春之藝廊 1984獲中國現代繪畫新展望台北市長獎,台北市立美術館 1985 雄獅雙年展,台北 1990 與劉慶堂、陳慧嶠等成立伊通公園並舉行開幕聯展,台北 1992 台北現代美術館雙年展獎,台北市立美術館 1997裂合與聚生-威尼斯雙年展,義大利 1998內外翻轉/中國新藝術紐約PS.1美術館/舊金山現代美術館巡迴展 2006 台灣美術發展1950-2000,中國美術館,北京 2007第一屆公共藝術最佳創意表現獎「科學家說」,國家奈米元件實驗室 2009伊通公園獲得第十三屆台北文化獎 2010莊普地下藝術展,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 2011複感‧動觀——2011海峽兩岸當代藝術展,中國美術館,北京 2012末日漂流——莊普個展,關渡美術館,台北 2013山海線上—五人聯展 荷軒新藝空間 高雄 2013閃耀的星塔——莊普個展,Apartmentof Art,幕尼黑
策展人 / 金島隆弘
現任東京藝術博覽會執行總監(2010年至今),及遠東當代總監(2008至今),主持遠東當代藝術計畫,矢志協助亞洲藝術家並鼓勵國際藝術交流計畫。他在台灣、中國、澳洲及日本所策畫之展覽種類多元,橫跨當代藝術、流行時尚和新媒體藝術,諸如"Discharge Mode To Order"(橫濱, 2008) 、"日常事變"(臺北, 2009)、"下一個現實"(橫濱, 2009)、"手感的妙"(臺北, 2010)、"平行的極東世界"(成都,2012)。此外,還有中國藝術家孫遜及陳維的個展,"主義之外"(橫濱, 2010)及"漠然之索"(橫濱, 2011)。
金島於2002年修得慶應義塾大學政策與媒體學院碩士後,曾經歷過一段特別的工作經歷,包括任職於NOKIA研究中心(芬蘭)、TOSHIBA數位媒體公司(日本),和東京画廊+BTAP(中國),爾後於2007年進入遠東當代。現在金島隆弘亦是"文創都市橫濱Criative City Yokohama"藝術計劃委員會會員,幫助推動橫濱的藝術和文化活動。
策展人 / 金島隆弘
現任東京藝術博覽會執行總監(2010年至今),及遠東當代總監(2008至今),主持遠東當代藝術計畫,矢志協助亞洲藝術家並鼓勵國際藝術交流計畫。他在台灣、中國、澳洲及日本所策畫之展覽種類多元,橫跨當代藝術、流行時尚和新媒體藝術,諸如"Discharge Mode To Order"(橫濱, 2008) 、"日常事變"(臺北, 2009)、"下一個現實"(橫濱, 2009)、"手感的妙"(臺北, 2010)、"平行的極東世界"(成都,2012)。此外,還有中國藝術家孫遜及陳維的個展,"主義之外"(橫濱, 2010)及"漠然之索"(橫濱, 2011)。
金島於2002年修得慶應義塾大學政策與媒體學院碩士後,曾經歷過一段特別的工作經歷,包括任職於NOKIA研究中心(芬蘭)、TOSHIBA數位媒體公司(日本),和東京画廊+BTAP(中國),爾後於2007年進入遠東當代。現在金島隆弘亦是"文創都市橫濱Criative City Yokohama"藝術計劃委員會會員,幫助推動橫濱的藝術和文化活動。
吳季璁
1981年出生於臺灣臺北,目前工作、生活於臺北。其關注於影像的生產過程以及人們認知影像的觀看方式,作品形式包含錄像、攝影、及裝置。2003年獲「臺北美術獎」首獎,2004年於伊通公園畫廊(IT Park)舉辦首次個展《吳季璁個展》,同年於台北藝術大學取得藝術學士學位,2006年入圍「英國世界藝術獎」(Artes Mundi Prize),2009年分別於臺北伊通公園畫廊、臺北其玟畫廊(加英文)發表兩次個展《水晶城市》、《小品》,及2012年《吳季璁個展》於台北TKG+畫廊,2013年獲波蘭WRO媒體藝術雙年展,藝評及藝術雜誌編輯獎。 重要聯展經歷包括:日本森美術館(Mori Museum, Tokyo)《The Elegance of Silence》(2005年)、英國Cardiff國家藝廊《Artes Mundi》(2006年)、第六屆上海雙年展《超設計》(2006年)、中國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我們的未來》(2008年)。 1981生於台北 1999畢業於師大附中美術班 2004畢業於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油畫組 現居於台北 個展展歷 2012 "吳季璁個展"於TKG+畫廊,台北台灣 2011 “藝術登陸新加坡博覽會”耿畫廊,濱海灣金沙展會中心,新加坡 2004 "吳季璁個展"於伊通公園畫廊,台北台灣 2009 "吳季璁個展---水晶城市"於伊通公園畫廊,台北台灣 "吳季璁個展---小品"於其玟畫廊,台北台灣 群展展歷 2013 "創新價值" WRO媒體藝術雙年展Wroclaw,波蘭 "Paisajes 2013-1969 "(Panorama. Landscapes 2013-1969)Palacio de Bellas Artes美術館,墨西哥市,墨西哥 2012 "心動" 台北當代館,台北,台灣 "虛山幻水"立階種子計畫四---藝術建築生活展移動美術館,台北,台灣 "近東遠東"兩個端點2012 Forte Marghera Parco del Contemporaneo in Venice,威尼斯,義大利 "亞現象‧中國青年藝術生態報告"首屆CAFAM未來展中央美術學院美术馆,北京,中國 "记忆的穿越-苏州金鸡湖美术馆开馆展览"苏州金鸡湖美术馆,蘇州,中國 "移動中的邊界:跨文化對話 臺灣-以色列交流展"以色列赫茲里亞當代美術館,以色列 “蔡佳葳&吳季璁:感官之影A l’ombre des sens”Maison Salvan,Labège,法國 “視覺眩暈-台灣媒體藝術六人展” ,鳳甲美術館,台北,台灣 2010 "台灣響起-超隱自由/難以名狀之島"於布達佩斯藝術館/路德維格現代美術館,布達佩斯,匈牙利 "離魂症:幻影神遊者"於耿畫廊,台北,台灣 "白駒過隙‧山動水行"從劉國松到新媒體藝術 於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台灣 " Media Landscape, Zone East " Contemporary Urban Centre (CUC),利物浦 &韓國文化中心(KCC) UK,倫敦,英國 "Popping up" Revisi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2D and 3D ,香港藝術中心,香港 "他者測量"台灣當代藝術展於北京索卡藝術中心,北京,中國 "雙盲臨床實驗"於誠品畫廊,台北,台灣 "迤墨"於泰郁美學堂,嘉義,台灣 "複語.腹語"台灣當代藝術展於光州市立美術館,光州,韓國 "話.畫"吳季璁/荷黑.瑪葉 雙人展 於夏可喜當代藝術,台北,台灣 "每一個花萼都是棲息之所"第十三屆台北文化獎伊通公園推廣活動 於台北市政府,台北,台灣 "蝴蝶效應"兩岸四地藝術交流計畫 於何香凝美術館,深圳,中國 "日常的史詩"台灣當代藝術展 於慶南道立美術館,韓國 "新.傳統"新興藝術家聯展 於夏可喜當代藝術,孟買,印度 2009 "藝有所思"鳳甲美術館現當代藝術藏品選展 於鳳甲美館,台北,台灣 "新.傳統"新興藝術家聯展 於夏可喜當代藝術,台北,台灣 "日常的史詩"台灣當代錄像展 於那不勒斯當代藝術中心,那不勒斯,義大利 "展望"奧美零空間夏季群展 於奧美零空間,北京,中國 "大幻影"2009台北國際藝術節 新媒體藝術展 於國家音樂廳文化藝廊,台北,台灣 2008 "趨近"當代藝術展 於中泰生活開發MOT ART ,台北,台灣 "時間的一次心跳"格蘭菲迪駐村藝術家聯展 於VT非常廟藝文空間,台北,台灣 "我們的未來"尤倫斯基金會收藏展 於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北京,中國 2007 "面貌"奧美零空間夏季群展 於奧美零空間,北京,中國 "脫域"於千高原畫廊,北京,中國 "科光幻影2007 -詩路漫遊"第二屆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科技藝術創作發表專案 於高雄市立美術館,高雄&國立台灣美術館,台中&關渡美術館,台北 台灣 2006 "觀察與被觀察"2006連州國際攝影年展,連州,中國 "超設計"第六屆上海雙年展,上海美術館上海中國 "台北二三"於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台灣 "彼岸.看見"台灣攝影二十家 中國美術館,北京&上海市立圖書館,上海 "artists at Glenfiddich"於格蘭菲蒂蘇格蘭酒廠畫廊,蘇格蘭,英國 "滲---移景和幻想"第二回當代水墨空間,於廣東美術館,廣州中國 "Artes Mundi" Wales國際視覺藝術獎,於Cardiff國家藝廊,Cardiff英國 2005 "Experimenta Vanishing Point"Exhibition於BlackBox,the Arts Centre,墨爾本澳大力亞 "The Elegance of Silence"於森美術館,東京日本 "凝視的詩意"台灣當代攝影與繪畫的多重現實景觀於法國巴黎台灣文化中心,加拿大渥太華市政美術館,台灣高雄市立美術館 2004 "Tracing Self"台灣現代美術展於三菱地所ARTIUM Art Gallery,福岡日本 2003 "City_net Asia"展於漢城市立美術館,漢城韓國 "造境"鳳甲美術館2003年特展於鳳甲美術館,台北台灣 "2003台北美術獎"於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台灣 "靈光流匯"科技藝術展於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台灣
吳季璁
1981年出生於臺灣臺北,目前工作、生活於臺北。其關注於影像的生產過程以及人們認知影像的觀看方式,作品形式包含錄像、攝影、及裝置。2003年獲「臺北美術獎」首獎,2004年於伊通公園畫廊(IT Park)舉辦首次個展《吳季璁個展》,同年於台北藝術大學取得藝術學士學位,2006年入圍「英國世界藝術獎」(Artes Mundi Prize),2009年分別於臺北伊通公園畫廊、臺北其玟畫廊(加英文)發表兩次個展《水晶城市》、《小品》,及2012年《吳季璁個展》於台北TKG+畫廊,2013年獲波蘭WRO媒體藝術雙年展,藝評及藝術雜誌編輯獎。 重要聯展經歷包括:日本森美術館(Mori Museum, Tokyo)《The Elegance of Silence》(2005年)、英國Cardiff國家藝廊《Artes Mundi》(2006年)、第六屆上海雙年展《超設計》(2006年)、中國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我們的未來》(2008年)。 1981生於台北 1999畢業於師大附中美術班 2004畢業於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油畫組 現居於台北 個展展歷 2012 "吳季璁個展"於TKG+畫廊,台北台灣 2011 “藝術登陸新加坡博覽會”耿畫廊,濱海灣金沙展會中心,新加坡 2004 "吳季璁個展"於伊通公園畫廊,台北台灣 2009 "吳季璁個展---水晶城市"於伊通公園畫廊,台北台灣 "吳季璁個展---小品"於其玟畫廊,台北台灣 群展展歷 2013 "創新價值" WRO媒體藝術雙年展Wroclaw,波蘭 "Paisajes 2013-1969 "(Panorama. Landscapes 2013-1969)Palacio de Bellas Artes美術館,墨西哥市,墨西哥 2012 "心動" 台北當代館,台北,台灣 "虛山幻水"立階種子計畫四---藝術建築生活展移動美術館,台北,台灣 "近東遠東"兩個端點2012 Forte Marghera Parco del Contemporaneo in Venice,威尼斯,義大利 "亞現象‧中國青年藝術生態報告"首屆CAFAM未來展中央美術學院美术馆,北京,中國 "记忆的穿越-苏州金鸡湖美术馆开馆展览"苏州金鸡湖美术馆,蘇州,中國 "移動中的邊界:跨文化對話 臺灣-以色列交流展"以色列赫茲里亞當代美術館,以色列 “蔡佳葳&吳季璁:感官之影A l’ombre des sens”Maison Salvan,Labège,法國 “視覺眩暈-台灣媒體藝術六人展” ,鳳甲美術館,台北,台灣 2010 "台灣響起-超隱自由/難以名狀之島"於布達佩斯藝術館/路德維格現代美術館,布達佩斯,匈牙利 "離魂症:幻影神遊者"於耿畫廊,台北,台灣 "白駒過隙‧山動水行"從劉國松到新媒體藝術 於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台灣 " Media Landscape, Zone East " Contemporary Urban Centre (CUC),利物浦 &韓國文化中心(KCC) UK,倫敦,英國 "Popping up" Revisi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2D and 3D ,香港藝術中心,香港 "他者測量"台灣當代藝術展於北京索卡藝術中心,北京,中國 "雙盲臨床實驗"於誠品畫廊,台北,台灣 "迤墨"於泰郁美學堂,嘉義,台灣 "複語.腹語"台灣當代藝術展於光州市立美術館,光州,韓國 "話.畫"吳季璁/荷黑.瑪葉 雙人展 於夏可喜當代藝術,台北,台灣 "每一個花萼都是棲息之所"第十三屆台北文化獎伊通公園推廣活動 於台北市政府,台北,台灣 "蝴蝶效應"兩岸四地藝術交流計畫 於何香凝美術館,深圳,中國 "日常的史詩"台灣當代藝術展 於慶南道立美術館,韓國 "新.傳統"新興藝術家聯展 於夏可喜當代藝術,孟買,印度 2009 "藝有所思"鳳甲美術館現當代藝術藏品選展 於鳳甲美館,台北,台灣 "新.傳統"新興藝術家聯展 於夏可喜當代藝術,台北,台灣 "日常的史詩"台灣當代錄像展 於那不勒斯當代藝術中心,那不勒斯,義大利 "展望"奧美零空間夏季群展 於奧美零空間,北京,中國 "大幻影"2009台北國際藝術節 新媒體藝術展 於國家音樂廳文化藝廊,台北,台灣 2008 "趨近"當代藝術展 於中泰生活開發MOT ART ,台北,台灣 "時間的一次心跳"格蘭菲迪駐村藝術家聯展 於VT非常廟藝文空間,台北,台灣 "我們的未來"尤倫斯基金會收藏展 於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北京,中國 2007 "面貌"奧美零空間夏季群展 於奧美零空間,北京,中國 "脫域"於千高原畫廊,北京,中國 "科光幻影2007 -詩路漫遊"第二屆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科技藝術創作發表專案 於高雄市立美術館,高雄&國立台灣美術館,台中&關渡美術館,台北 台灣 2006 "觀察與被觀察"2006連州國際攝影年展,連州,中國 "超設計"第六屆上海雙年展,上海美術館上海中國 "台北二三"於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台灣 "彼岸.看見"台灣攝影二十家 中國美術館,北京&上海市立圖書館,上海 "artists at Glenfiddich"於格蘭菲蒂蘇格蘭酒廠畫廊,蘇格蘭,英國 "滲---移景和幻想"第二回當代水墨空間,於廣東美術館,廣州中國 "Artes Mundi" Wales國際視覺藝術獎,於Cardiff國家藝廊,Cardiff英國 2005 "Experimenta Vanishing Point"Exhibition於BlackBox,the Arts Centre,墨爾本澳大力亞 "The Elegance of Silence"於森美術館,東京日本 "凝視的詩意"台灣當代攝影與繪畫的多重現實景觀於法國巴黎台灣文化中心,加拿大渥太華市政美術館,台灣高雄市立美術館 2004 "Tracing Self"台灣現代美術展於三菱地所ARTIUM Art Gallery,福岡日本 2003 "City_net Asia"展於漢城市立美術館,漢城韓國 "造境"鳳甲美術館2003年特展於鳳甲美術館,台北台灣 "2003台北美術獎"於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台灣 "靈光流匯"科技藝術展於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台灣
張暉明
1984年生於臺灣臺中,2010年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今新媒體藝術研究所)畢業,關注於當代影像與身體感知之美學,擅長新媒體、機械動力裝置、空間裝置等創作形式,更跨足劇場舞臺、多媒體設計領域;作品曾獲得2009年臺北美術獎首獎、2010年臺北數位藝術獎音像類首獎、2011年日本文化廳媒體藝術祭藝術部門審查委員推薦作品、2012年國立臺灣美術館全國美展新媒體藝術類銀牌等,近年來也陸續受邀到中國、韓國、香港等地展出。
張暉明
1984年生於臺灣臺中,2010年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今新媒體藝術研究所)畢業,關注於當代影像與身體感知之美學,擅長新媒體、機械動力裝置、空間裝置等創作形式,更跨足劇場舞臺、多媒體設計領域;作品曾獲得2009年臺北美術獎首獎、2010年臺北數位藝術獎音像類首獎、2011年日本文化廳媒體藝術祭藝術部門審查委員推薦作品、2012年國立臺灣美術館全國美展新媒體藝術類銀牌等,近年來也陸續受邀到中國、韓國、香港等地展出。
陳慧嶠
簡歷 1964/02/19生於台北淡水 1988迄今任「伊通公園」企劃總監 主要個展 2012「樹上的雲」台北關渡美術館 2011「情欲幾何」台北大趨勢畫廊 2008「雙重火焰」台北伊通公園 2006「此時此刻」台北當代藝術館 1997「懷疑者的微笑」台北伊通公園 1995「脫離真實」台北伊通公園 1992「默照」台北伊通公園 國外參展 2009「日常奇蹟—延伸,亞洲女性展」舊金山藝術學院及洛杉磯REDCAT藝術中心 2007「不只可能,而且必要─全球戰爭年代的樂觀主義,第十屆伊斯坦堡雙年展」伊斯坦堡,土耳其 2006「路過─空間中的節奏」名古屋藝術大學駐校藝術家聯展,日本 2005「Artists at Glenfiddich 05」蘇格蘭格蘭菲迪駐村藝術家聯展 2003「台灣藝術節」Lothringer13 / Laden慕尼黑德國 2002「輕與重的震撼」Total當代藝術館韓國漢城 2002「止-韓國光州雙年展」韓國光州美術館 1999-2000「複數元的視野-台灣當代美術1988-1999」北京中國美術館/高雄山美術館/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1999-2000「面對面-台灣當代藝術」澳洲巡迴聯展黃金海岸藝術中心/坎培拉/墨爾本/紐西蘭 1998-2000「內外翻轉-中國新藝術」美國巡迴聯展紐約亞洲協會美術館/舊金山現代美術館/墨西哥蒙特利當代美術館/西雅圖達可馬美術館/香港藝術館 國內參展 2013「亞洲巡戈」台北關渡美術館 2013「在地與他方的力量-台灣當代藝術的感性與座標」 屏東美術館 2012「台灣報到-2012台灣美術雙年展」 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 2012「女人們的白色房間」 高雄駁二藝術特區 2012「集合物語─藝術的日常遊戲」 台中20號倉庫 2010「Faith:陳慧嶠與提塔‧露比雙人展」 台北夏可喜當代藝術 2010「台灣當代幾何抽象藝術的變奏」 台北誠品畫廊 2009「雙凝:台灣女性藝術的鏡觀視角」 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 2008「小甜心─伊通公園二十週年慶」 台北伊通公園 2007「散步─莊普、賴純純、陳慧嶠三人展」 台北伊通公園 2005「平行輸入─前駭客藝術」台北當代藝術館 2004「立異─90年代台灣美術發展」台北市立美術館 2001「輕且重的震撼─台北當代藝術館開幕展」台北當代藝術館 2000「心靈再現─台灣女性當代藝術」高雄市立美術館
陳慧嶠
簡歷 1964/02/19生於台北淡水 1988迄今任「伊通公園」企劃總監 主要個展 2012「樹上的雲」台北關渡美術館 2011「情欲幾何」台北大趨勢畫廊 2008「雙重火焰」台北伊通公園 2006「此時此刻」台北當代藝術館 1997「懷疑者的微笑」台北伊通公園 1995「脫離真實」台北伊通公園 1992「默照」台北伊通公園 國外參展 2009「日常奇蹟—延伸,亞洲女性展」舊金山藝術學院及洛杉磯REDCAT藝術中心 2007「不只可能,而且必要─全球戰爭年代的樂觀主義,第十屆伊斯坦堡雙年展」伊斯坦堡,土耳其 2006「路過─空間中的節奏」名古屋藝術大學駐校藝術家聯展,日本 2005「Artists at Glenfiddich 05」蘇格蘭格蘭菲迪駐村藝術家聯展 2003「台灣藝術節」Lothringer13 / Laden慕尼黑德國 2002「輕與重的震撼」Total當代藝術館韓國漢城 2002「止-韓國光州雙年展」韓國光州美術館 1999-2000「複數元的視野-台灣當代美術1988-1999」北京中國美術館/高雄山美術館/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1999-2000「面對面-台灣當代藝術」澳洲巡迴聯展黃金海岸藝術中心/坎培拉/墨爾本/紐西蘭 1998-2000「內外翻轉-中國新藝術」美國巡迴聯展紐約亞洲協會美術館/舊金山現代美術館/墨西哥蒙特利當代美術館/西雅圖達可馬美術館/香港藝術館 國內參展 2013「亞洲巡戈」台北關渡美術館 2013「在地與他方的力量-台灣當代藝術的感性與座標」 屏東美術館 2012「台灣報到-2012台灣美術雙年展」 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 2012「女人們的白色房間」 高雄駁二藝術特區 2012「集合物語─藝術的日常遊戲」 台中20號倉庫 2010「Faith:陳慧嶠與提塔‧露比雙人展」 台北夏可喜當代藝術 2010「台灣當代幾何抽象藝術的變奏」 台北誠品畫廊 2009「雙凝:台灣女性藝術的鏡觀視角」 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 2008「小甜心─伊通公園二十週年慶」 台北伊通公園 2007「散步─莊普、賴純純、陳慧嶠三人展」 台北伊通公園 2005「平行輸入─前駭客藝術」台北當代藝術館 2004「立異─90年代台灣美術發展」台北市立美術館 2001「輕且重的震撼─台北當代藝術館開幕展」台北當代藝術館 2000「心靈再現─台灣女性當代藝術」高雄市立美術館
策展人 / 金善姬
現任韓國大邱美術館館長,近十年來長期關注東亞當代藝術,曾居住於中國及日本,曾任韓國光州雙年展展覽總監、光州美術館展覽組組長、日本東京森美術館資深策展人、上海外灘18號創意中心總監、中國當代藝術獎(CCAA)總監,和哈蘇基金會攝影獎等多項國際獎項評審委員。過去所策劃之展覽包括:上海當代美術館2012年”懷念-東亞當代藝術展”、日本森美術館2005年”寂靜的優雅-東方當代藝術展”、”動畫雙年展”和上海電子藝術節等。
策展人 / 金善姬
現任韓國大邱美術館館長,近十年來長期關注東亞當代藝術,曾居住於中國及日本,曾任韓國光州雙年展展覽總監、光州美術館展覽組組長、日本東京森美術館資深策展人、上海外灘18號創意中心總監、中國當代藝術獎(CCAA)總監,和哈蘇基金會攝影獎等多項國際獎項評審委員。過去所策劃之展覽包括:上海當代美術館2012年”懷念-東亞當代藝術展”、日本森美術館2005年”寂靜的優雅-東方當代藝術展”、”動畫雙年展”和上海電子藝術節等。
相關專文
策展人——張晴文 1. 鬼島:幽靈創造幽靈  近三十年來,網路媒體的發達成就了當代社群在現實生活裡另一個重要的世界,以台灣而言,網民社會,已是映照台灣現實無可忽略的一處虛擬之地。這個相當「資深」的社群媒體,在網路傳播潮流不斷更迭的時代下,至今頑強存在。這裡的網民成為一個龐大的社會群體,人員浮動難測,每一個虛擬的身分被都推到肉身之前,見證著切切實實的當下。他們討論,並且經常是尖銳地指出現實的不堪,在這個次文化社會裡,衍生出他們自己的語言,包括論事的風格及用語,其有效性甚至影響了更大範圍的群眾,整個台灣社會的主流群體。  「鬼島」這一名詞來自網路世界,出自一段充滿族群對立意味的批評,話中對台灣這塊土地極不認同,有種「談不上地方的地方」或「談不上國家的國家」的貶義。後在網路上被網民廣泛討論,逐漸演變成一個對於台灣的代稱。這個過度親暱的稱呼帶著嘲笑、責備,卻也在用字上展現了呼應網路邏輯的內在潛質。尖酸的語言風格,俚俗的稱謂,簡短兩字藏著無限想像。它很小眾,卻也很大眾。  鬼島二字原本被用以貶抑台灣,但對應著近年擾動頻繁的社會,網民們語帶諷刺地用以自嘲,鬼島就是不可活的島嶼。現實令人挫折,大眾的不安和焦躁,活脫脫地在這二字展露。  鬼島是親暱的暗號。  鬼島就是現實。 2. 鬼島:創傷之地  事實上,台灣是一座豐富靈動的島嶼。在世界的地圖上,這座島嶼無論就自然或人文而言,自有無可取代並且豐沛動人的一切,來自航海時代的美麗稱號「福爾摩沙」即說明了它的美好。台灣的人情性格向來也以慷慨、善良、熱情為名。然而,環顧島內,關於台灣的自我認同則是群眾的焦慮,近乎精神分裂的共同病徵。之於歷史,之於全球,台灣所展現的卻是某種囚困於傷害的難癒情結。這樣的內在並不直接展現為對於現實的厭棄態度,而是一種憂鬱的體質,縈繞在一座又一座被歷史構造的廢墟之中。  創傷的幽靈顯影。在許多當代藝術作品看到這一面的表達,它們華麗卻哀傷,再怎麼美好,都帶有一點荒廢的味道。  總會有某些不那麼體面的地方,它曾經繁華,後來化為灰燼。或者曾經壯勇地挺起整個台灣的命脈,日夜轟隆轉動,沿著現代化的道路將這島豐富的物產變成資本,然後再被時代淘汰,而後,洶湧而未及消化的現代性失敗蔓延全身。  進步的惡夢難以根治。鬼島奔忙,分分秒秒團團轉著,甚至來不及數算失去和獲得的。 3. 鬼島:溫暖的凝視  即便現實和它的影子有千萬個被挑來揀去的不是,許多藝術家的作品裡,卻仍然可以看到數落現實不堪以外,有著溫暖而可愛的面對眼光。在這些作品之中,映照出的現實不一定美好──正如同鬼島二字所投射的意象,然而,這些在2000年代之後漫遊於鬼島的晃遊者們,看透了它的真實,卻捨不得將之割棄。許多創作從日常生活出發,從微小事物觀看起,他們的作品指涉的卻不僅是小人物、充斥島上的漫遊者,更是關於環境、社會,甚至是整座島嶼的期待和反省,總有某些讓人會心一笑的溫暖,在幽默而精準的造形語言操作之下浮現出來。此刻,鬼島不再被視為一座等待被拋棄的永久廢墟,而是閃現希望和深情的土地。  最美好的補償:在一座島上再生出一座島。  或者,重新搭建一個人間。 4. 鬼島:永生  當熱情觀照的眼光成為燐火,它們便成了這島腐敗又濃沃,永遠不死的養料。
相關專文
策展人——張晴文 1. 鬼島:幽靈創造幽靈  近三十年來,網路媒體的發達成就了當代社群在現實生活裡另一個重要的世界,以台灣而言,網民社會,已是映照台灣現實無可忽略的一處虛擬之地。這個相當「資深」的社群媒體,在網路傳播潮流不斷更迭的時代下,至今頑強存在。這裡的網民成為一個龐大的社會群體,人員浮動難測,每一個虛擬的身分被都推到肉身之前,見證著切切實實的當下。他們討論,並且經常是尖銳地指出現實的不堪,在這個次文化社會裡,衍生出他們自己的語言,包括論事的風格及用語,其有效性甚至影響了更大範圍的群眾,整個台灣社會的主流群體。  「鬼島」這一名詞來自網路世界,出自一段充滿族群對立意味的批評,話中對台灣這塊土地極不認同,有種「談不上地方的地方」或「談不上國家的國家」的貶義。後在網路上被網民廣泛討論,逐漸演變成一個對於台灣的代稱。這個過度親暱的稱呼帶著嘲笑、責備,卻也在用字上展現了呼應網路邏輯的內在潛質。尖酸的語言風格,俚俗的稱謂,簡短兩字藏著無限想像。它很小眾,卻也很大眾。  鬼島二字原本被用以貶抑台灣,但對應著近年擾動頻繁的社會,網民們語帶諷刺地用以自嘲,鬼島就是不可活的島嶼。現實令人挫折,大眾的不安和焦躁,活脫脫地在這二字展露。  鬼島是親暱的暗號。  鬼島就是現實。 2. 鬼島:創傷之地  事實上,台灣是一座豐富靈動的島嶼。在世界的地圖上,這座島嶼無論就自然或人文而言,自有無可取代並且豐沛動人的一切,來自航海時代的美麗稱號「福爾摩沙」即說明了它的美好。台灣的人情性格向來也以慷慨、善良、熱情為名。然而,環顧島內,關於台灣的自我認同則是群眾的焦慮,近乎精神分裂的共同病徵。之於歷史,之於全球,台灣所展現的卻是某種囚困於傷害的難癒情結。這樣的內在並不直接展現為對於現實的厭棄態度,而是一種憂鬱的體質,縈繞在一座又一座被歷史構造的廢墟之中。  創傷的幽靈顯影。在許多當代藝術作品看到這一面的表達,它們華麗卻哀傷,再怎麼美好,都帶有一點荒廢的味道。  總會有某些不那麼體面的地方,它曾經繁華,後來化為灰燼。或者曾經壯勇地挺起整個台灣的命脈,日夜轟隆轉動,沿著現代化的道路將這島豐富的物產變成資本,然後再被時代淘汰,而後,洶湧而未及消化的現代性失敗蔓延全身。  進步的惡夢難以根治。鬼島奔忙,分分秒秒團團轉著,甚至來不及數算失去和獲得的。 3. 鬼島:溫暖的凝視  即便現實和它的影子有千萬個被挑來揀去的不是,許多藝術家的作品裡,卻仍然可以看到數落現實不堪以外,有著溫暖而可愛的面對眼光。在這些作品之中,映照出的現實不一定美好──正如同鬼島二字所投射的意象,然而,這些在2000年代之後漫遊於鬼島的晃遊者們,看透了它的真實,卻捨不得將之割棄。許多創作從日常生活出發,從微小事物觀看起,他們的作品指涉的卻不僅是小人物、充斥島上的漫遊者,更是關於環境、社會,甚至是整座島嶼的期待和反省,總有某些讓人會心一笑的溫暖,在幽默而精準的造形語言操作之下浮現出來。此刻,鬼島不再被視為一座等待被拋棄的永久廢墟,而是閃現希望和深情的土地。  最美好的補償:在一座島上再生出一座島。  或者,重新搭建一個人間。 4. 鬼島:永生  當熱情觀照的眼光成為燐火,它們便成了這島腐敗又濃沃,永遠不死的養料。
相關專文
王曉松 邀請這四位元藝術家參展,自然是因為作品好!其他所接觸到的藝術家和作品,同樣很好,只是“此好”有不同於“彼好”的理由。 此前幾次從大陸到台,飛機一起一落,對兩地景觀的想像和對比逐漸讓位於對人的淡定和內斂,這在我所接觸到的“當代生活”中實在是稀有“物種”。對人的生活狀態的好奇,是我觀察臺灣當代藝術的基礎。 當代藝術這百十年來就像一艘開往未來的快艇,大家都著急啊!藝術家要想在潮頭露臉,就要懂得開啟某種方便之門,能夠多、快、好、省的建設自己的藝術。看藝術和搞藝術越來越像看恐怖片,上癮之後,對驚心動魄的等級要求也越來越高,而它也只在藝術的某種特定敍述中才能成立。其實,具體到藝術上,概念和作品之間有一段不短的距離,眼見為實的“以圖證史”就設下過不少圈套,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政治家最會玩這一套。我的偏狹,來自對藝術史的觀感,凡是跟風或針對即時性問題、玩虛無主義的作品都擺脫不了“始亂終棄”的命運。而總有那麼一些人、那麼一些作品不求“上進”,而向下走。我選擇的這四位藝術家:黃子欽、賴志盛、林冠名、鄭博聰,都屬於這種類型,他們的思考從生活的小處中來,到生活的深處去,讓藝術落到地上,張揚的作品和他們無關。這四位的創作都集中在具體的“東西”上,這些東西在芸芸眾物中並沒有多少特殊的、偉大的意義,小東小西——舊鞋子、舊香皂、便簽條、筆記本、掛衣鉤,或沒有任何標記的風景,一經提醒,保准每個人都能夠找出一大堆類似的東西。正由於真實和平常的引導,我們不需要什麼高深的藝術知識就能夠走進它們。 這些東西能夠做導視標識,是因為它們作為一種“實用品”擁有的造型和功能是相對固定的,是我們所熟知的,不會隨著理論的闡釋而變形的。它們出身確定無誤,它們是人的物質文化生活的見證者,其中部分在目前的科技水準下甚至還無法被“摧毀”的不“老”的,它們在我們身邊,是我們能夠隨時伸手抓來作依靠的東西。作品使用的材料,多多少少反映了藝術家的生活慣性,它們在本質上都是無態度的“產品”的一種。藝術家的工作方式遵循了當代藝術中使用現成品的慣常手法,不同的是他們把這些現成品返回日常來重新打量,這個日常就是藝術家所在的具體生活,它是由眾多的“產品”搭建起來的。藝術創作的產品不再是“現成品+概念”的拼貼,而是通過對物件的二次改造來實現對產品或造物的生命的追問。黃子欽的作品,用名物考證的方式把當下的時間拉長成一個考古的時間長度推演一個半臆造的文化體,聲音被塑形,鮮活的創造力被冷凍。林冠名幾年間多次回到作品所選擇的匿名場景、反復修正,有點兒像早年學畫時畫素描寫生,在一遍遍的塗抹來抓住、固定物件之後希望能夠讓時間現形。賴志盛的作品,則是來自日常之物的邊邊角角的體會,通過隱形改造在不改變原物形象的情況下讓它功能發生變化。鄭博聰的淡定體現在便簽條和筆記本上那些隨性的繪畫,更體現在他個人身上,在通訊發達如是的今天居然能夠從生活中“隱身”著實出人意料,只能從“畫如其人”的角度來解釋。這四位元藝術家的作品和狀態各有不同,畫冊和展覽呈現的只是作品成形之後的一個側面,如果能夠和藝術家談談作品背後的故事,他們打磨作品、打磨物件、打磨藝術的心路歷程,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從使用角度看,藝術家選擇的這些材料都生產產品和消費品。在消費社會,即使是出於生理所需的消費也會在本能中對它的社會屬性有偏好,也該著品牌文化就大行其道,很多人在使用未經品牌確認的東西時總有一絲不安。而“東西”本身還有一種腐蝕人的魔力,玩古董的人最典型,被造物所俘不能自拔,“戀物癖”和“玩物喪志”也就是半斤八兩的區別,失於物和失於物的符號不過是歷史階段的不同。不憂不懼,不會是與生俱來的,一定是要付出多少不等的代價,權當為藝術獻身了吧。這四位藝術家“戀物”能練出不受困於物卻能反控物的新境界,秘訣是他們的“迷戀”是建立在對熟知物的功能分析、大眾社會的理解兩個角度之上的重新設計,通過改變了我們所認定的某種慣常屬性來重識物件、重識包裹在物件身上的表皮,這種手法在歷史學研究中很常見,對研究物件保持應有之同情和恰如其分的距離。這幾位藝術家的狡猾之處在於動手動腳卻又不動聲色,所選擇下手的小地方正是造物之為造物、造物之為有用、造物之為一次性消費命運、造物構建之龐大物體系的軟肋:有誰在乎過便簽條?有誰留意過素描紙的邊?有誰在意過用堆積在床底的陳年舊物?又有誰在意過匆匆而過的風景? 這四位元藝術家對待作品有傳統工匠一樣慢條斯理,讓他們的創作整體上散發著個人的、手工的氣息,我不知道這是得益于成熟的現代社會的規範還是因為臺灣社會對眾生的敬畏。不僅這幾位,還包括那些曾經合作過或失之交臂的藝術家,即使在與科技有關的影像、裝置等作品中都傳遞著創作者的溫度,我把這一點發現看作是臺灣藝術家在文化身份上的特徵。 單元題目的英文我“抄襲”了美國學者柯律格(Craig Clunas)研究晚明物質文化生活的著作Superfluous Things--Material Culture and Social Status in Early Modern China(《長物志:早期現代中國的物質文化與社會狀況》)的標題。這四位藝術家選用的材料正是這個物質“極大豐富”的後工業時代多餘的或終將多餘的東西,他們將這些東西封存、裝扮、組裝,不同的處理手法是他們印在物件身上的個人“簽名”,這些多餘的東西變身為藝術品;而藝術家在重新設計和引導觀眾對後工業社會中“東西”的命運和對物體系運作方式的觀察時,也正被這些東西周而復始的生產、消費、遺棄的生命史所見證。
相關專文
王曉松 邀請這四位元藝術家參展,自然是因為作品好!其他所接觸到的藝術家和作品,同樣很好,只是“此好”有不同於“彼好”的理由。 此前幾次從大陸到台,飛機一起一落,對兩地景觀的想像和對比逐漸讓位於對人的淡定和內斂,這在我所接觸到的“當代生活”中實在是稀有“物種”。對人的生活狀態的好奇,是我觀察臺灣當代藝術的基礎。 當代藝術這百十年來就像一艘開往未來的快艇,大家都著急啊!藝術家要想在潮頭露臉,就要懂得開啟某種方便之門,能夠多、快、好、省的建設自己的藝術。看藝術和搞藝術越來越像看恐怖片,上癮之後,對驚心動魄的等級要求也越來越高,而它也只在藝術的某種特定敍述中才能成立。其實,具體到藝術上,概念和作品之間有一段不短的距離,眼見為實的“以圖證史”就設下過不少圈套,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政治家最會玩這一套。我的偏狹,來自對藝術史的觀感,凡是跟風或針對即時性問題、玩虛無主義的作品都擺脫不了“始亂終棄”的命運。而總有那麼一些人、那麼一些作品不求“上進”,而向下走。我選擇的這四位藝術家:黃子欽、賴志盛、林冠名、鄭博聰,都屬於這種類型,他們的思考從生活的小處中來,到生活的深處去,讓藝術落到地上,張揚的作品和他們無關。這四位的創作都集中在具體的“東西”上,這些東西在芸芸眾物中並沒有多少特殊的、偉大的意義,小東小西——舊鞋子、舊香皂、便簽條、筆記本、掛衣鉤,或沒有任何標記的風景,一經提醒,保准每個人都能夠找出一大堆類似的東西。正由於真實和平常的引導,我們不需要什麼高深的藝術知識就能夠走進它們。 這些東西能夠做導視標識,是因為它們作為一種“實用品”擁有的造型和功能是相對固定的,是我們所熟知的,不會隨著理論的闡釋而變形的。它們出身確定無誤,它們是人的物質文化生活的見證者,其中部分在目前的科技水準下甚至還無法被“摧毀”的不“老”的,它們在我們身邊,是我們能夠隨時伸手抓來作依靠的東西。作品使用的材料,多多少少反映了藝術家的生活慣性,它們在本質上都是無態度的“產品”的一種。藝術家的工作方式遵循了當代藝術中使用現成品的慣常手法,不同的是他們把這些現成品返回日常來重新打量,這個日常就是藝術家所在的具體生活,它是由眾多的“產品”搭建起來的。藝術創作的產品不再是“現成品+概念”的拼貼,而是通過對物件的二次改造來實現對產品或造物的生命的追問。黃子欽的作品,用名物考證的方式把當下的時間拉長成一個考古的時間長度推演一個半臆造的文化體,聲音被塑形,鮮活的創造力被冷凍。林冠名幾年間多次回到作品所選擇的匿名場景、反復修正,有點兒像早年學畫時畫素描寫生,在一遍遍的塗抹來抓住、固定物件之後希望能夠讓時間現形。賴志盛的作品,則是來自日常之物的邊邊角角的體會,通過隱形改造在不改變原物形象的情況下讓它功能發生變化。鄭博聰的淡定體現在便簽條和筆記本上那些隨性的繪畫,更體現在他個人身上,在通訊發達如是的今天居然能夠從生活中“隱身”著實出人意料,只能從“畫如其人”的角度來解釋。這四位元藝術家的作品和狀態各有不同,畫冊和展覽呈現的只是作品成形之後的一個側面,如果能夠和藝術家談談作品背後的故事,他們打磨作品、打磨物件、打磨藝術的心路歷程,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從使用角度看,藝術家選擇的這些材料都生產產品和消費品。在消費社會,即使是出於生理所需的消費也會在本能中對它的社會屬性有偏好,也該著品牌文化就大行其道,很多人在使用未經品牌確認的東西時總有一絲不安。而“東西”本身還有一種腐蝕人的魔力,玩古董的人最典型,被造物所俘不能自拔,“戀物癖”和“玩物喪志”也就是半斤八兩的區別,失於物和失於物的符號不過是歷史階段的不同。不憂不懼,不會是與生俱來的,一定是要付出多少不等的代價,權當為藝術獻身了吧。這四位藝術家“戀物”能練出不受困於物卻能反控物的新境界,秘訣是他們的“迷戀”是建立在對熟知物的功能分析、大眾社會的理解兩個角度之上的重新設計,通過改變了我們所認定的某種慣常屬性來重識物件、重識包裹在物件身上的表皮,這種手法在歷史學研究中很常見,對研究物件保持應有之同情和恰如其分的距離。這幾位藝術家的狡猾之處在於動手動腳卻又不動聲色,所選擇下手的小地方正是造物之為造物、造物之為有用、造物之為一次性消費命運、造物構建之龐大物體系的軟肋:有誰在乎過便簽條?有誰留意過素描紙的邊?有誰在意過用堆積在床底的陳年舊物?又有誰在意過匆匆而過的風景? 這四位元藝術家對待作品有傳統工匠一樣慢條斯理,讓他們的創作整體上散發著個人的、手工的氣息,我不知道這是得益于成熟的現代社會的規範還是因為臺灣社會對眾生的敬畏。不僅這幾位,還包括那些曾經合作過或失之交臂的藝術家,即使在與科技有關的影像、裝置等作品中都傳遞著創作者的溫度,我把這一點發現看作是臺灣藝術家在文化身份上的特徵。 單元題目的英文我“抄襲”了美國學者柯律格(Craig Clunas)研究晚明物質文化生活的著作Superfluous Things--Material Culture and Social Status in Early Modern China(《長物志:早期現代中國的物質文化與社會狀況》)的標題。這四位藝術家選用的材料正是這個物質“極大豐富”的後工業時代多餘的或終將多餘的東西,他們將這些東西封存、裝扮、組裝,不同的處理手法是他們印在物件身上的個人“簽名”,這些多餘的東西變身為藝術品;而藝術家在重新設計和引導觀眾對後工業社會中“東西”的命運和對物體系運作方式的觀察時,也正被這些東西周而復始的生產、消費、遺棄的生命史所見證。
相關專文
金善姬,韓國大邱美術館館長 我已造訪台灣數次,但不記得確切的次數。唯一清楚的是,儘管我常常往返於世界各地,也看過台灣以外的許多地方,但每當我多造訪一次這個國家,就越深刻感受到她的溫暖。當然,每逢造訪台灣前,我總是感到興奮,並且惋惜無法規劃佇留稍久的行程。台灣與韓國相當類似,例如均經歷過日本殖民佔領和國土的分裂。然而,這種歷史經驗的相似性並無法充分解釋我對這個國家的熱愛。台灣確實是個具有魅力的地方。雖然我已造訪台灣多次,但我對台灣的認識並不深。因此,我決定深入探究這個國家,並儘可能把握機會造訪這個國家的每個角落。談到研究台灣,韓國書店裡有關台灣的書籍出乎我意料地罕見。相對而言,與中國相關的書籍數量卻極為龐大。就算把遊記與文學作品包括在內,也只有極少數與台灣相關的書籍。這使我幾乎沒有選擇,只能從《台灣,現在位於何方》這本書讀起。此書解釋了截至目前的台灣現代史,詳細客觀地描述台灣社會與歷史,藉此幫助我對這座島嶼形成某種概略的觀點。儘管此書未能滿足我對台灣的好奇心,至少暫時緩解我求知的渴望。看來,我對台灣的好奇心也許只能透過與台灣人接觸才能滿足了。 當今台灣所面對最嚴峻的議題即為找尋與中國建立某種關係的解決之道。關於此議題,很不幸地,並沒有一個完美的答案。我們必須觀望中國的認知,以及隨時間變動的爭論。無論如何,此一與台灣密切相關的議題自始至終均涉及中國因素,然而,此議題之重心並非僅聚焦於台灣。一方面是因為這個世界已轉變為兩大強權構成的動態系統。另一方面,相對於美國的日漸衰退與歐洲的日趨動盪,我們觀察到中國的國際地位正逐漸提升。中國的每一步均受到國際矚目,亦成為激烈辯論的議題焦點。有關這方面的觀察,詹姆斯·金(James King)撰寫的《中國撼動世界》與馬丁·雅克(Martin Jacques)的《當中國主宰世界》受到高度重視。雅克認為,過去兩百年來,我們生活在以西方為中心的世界,而此種世界秩序將會被中國摧毀。這是個既成事實(fait accompli)。他同時宣稱,由於中國在世界經濟的霸權地位,全球資本將從紐約移往北京;世界貿易的共通語言亦將由英語轉為中文。他也預言以中國為中心的世界秩序將會把西方現行的思維方式轉變為大陸型的思維方式,進而製造更多的緊張勢態。根據雅克所言,大陸中心式的思維方式,亦即中國中心論(Sinocentrism),源自中國文明,乃中國文化優越性與民族權威性結合之結果。這種世界觀假定了一種二分法,亦即文明世界只存在於中國之內,在中國以外的世界均為蠻荒地帶。更甚者,雅克提到,中國人力挺中國共產黨主導經濟發展與改革,而非中國民主化,此舉與西方的民主化模式大相逕庭。此外,中國共產黨成功地完成將現代中國等同其過去傳統朝代的中國,亦即儒家思想鼎盛的中國。因此,作者預見了這個國家及其領導人的權威仍舊屹立不搖。主政的共產黨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仍將發揮堅實的宰制力。雅各對於世界可能邁向中國思維方式的意見仍有多處值得探討,但明顯可見的是中國影響力確實日漸提升。 在藝術領域,中國當代藝術約莫是在過去十年左右逐漸佔領國際藝術舞台。令人鼓舞的是,受到中國當代藝術的刺激,亞洲其他地區的藝術亦隨之活化,包括印度當代藝術。然而,各國的藝術場域情況不盡相同。雖然中國當代藝術的活躍態勢亦刺激台灣與韓國當代藝術,但這兩個國家並未因此獲益。台灣與韓國努力地搶搭這一波國際趨勢,但卻事倍功半。台灣的藝術環境與其他亞洲國家(包括韓國)相似,藝術家的雄心壯志均無法如同在西方國家那樣被滿足。在這種境遇當中,要進入國際藝術場域絕非易事。不可忽視的是,西方藝術圈裡的美術館、收藏家,以及策展人對藝術世界具有強大的影響力。因此,為了讓這些亞洲國家的當代藝術作品進入全球藝術場域,我們必須開拓一個能夠與西方藝術圈溝通的窗口。然而,目前存在的是單方面、暫時性地西方中心式窗口;而我們賴以說明並宣揚我們觀點的窗口仍未開啟。我們可以宣稱,中國一夕之間的成功與時來運轉均源自於這個單方面的西方窗口。然而,並非每個國家均如中國這般幸運。我認為,台灣與韓國應該更積極探索與這個世界互動和溝通的窗口,以克服兩者在國際交流方面之缺陷。 這篇引言或許稍嫌冗長,但我認為,在上述各種論點構成的脈絡下,本次關渡美術館的展覽饒富意義。此次展覽的主題「隔離」,與台灣面臨的情境密切相關,此主題試圖以隔離(或孤立)此一帶有困境意涵的字眼來描繪台灣的藝術場域。同時,此主題反映了個體在當代社會的心理狀態。環境的瞬變與隨之而來的尖端科技發展,深刻地影響人類關係。與過去的情況相較,個體之間的關係連結在擴散得更廣之同時,亦變得日趨膚淺。因此,我們常感到寂寞與孤立。我們可以觀察到,那些過著與世隔絕的的生活者不在少數。近來的新聞亦告訴我們,被放任自生自滅的獨居老人人數日漸增加。此外,也有一群人選擇離群索居,自願與外界隔離。或許將以下所述稱為隔離稍嫌誇張,許多人離開繁華喧囂的城市,前往與世隔絕之地,索居於有限的生活範圍以找尋舒適感。我認識的一個熟人獨自生活在某座無人小島上。他告訴我,只有在獨自思考、沉浸於自由的生活才算真正活著。無論消極或積極意義下的隔離,均擁有這些不同的意涵。 我們在選定參加本次展覽的藝術家時遭遇許多困難。然而,在熟識朋友的幫助下,我們最終選出了相對較為年輕的藝術家。由於距離與時間的限制,我對於未能選出以繪畫或攝影為作品的藝術家感到相當遺憾。然而,幸運的是,我能夠與下列三位藝術家見面,並與他們溝通此次展覽的主題。雖然還無法得知這些藝術家將呈現的作品為何,但我相信,他們將會以其獨特的方式展現他們對隔離的設想。 陳慧嶠長期以來致力於各種繪畫與裝置作品。她的作品題材包括乒乓球、玫瑰、針、棉絮等。透過這些女性化的物件,創造出一種微妙的語言。在一系列的縫紉繪畫(sewing paintings)與裝置作品中,顯示出她精湛的天賦。纖細而尖銳的針尖鑲嵌在成堆柔軟潔白的棉絮中,或是無數的細針滿插於玫瑰花上,令人感到不安,卻又如此美麗。這位藝術家在創造這些並置面向共存空間之同時,將這些材料的個別性質做出鮮明對比,從而刻劃出獨特的藝術效果。 吳季璁長期創作錄像藝術或新媒體藝術。他的作品在創造一系列景觀時展現出某種一致性。在這些景觀圖像中,總是有一分鐘的移動或是對光的反應。有時它是時間的痕跡,同時也是與觀者相關的不同故事所形成的組態。所見的景觀、觀賞景觀的主體,以及成為其他人觀察對象的主體之間相互交織。視覺傳遞的訊息融入個體的歷史與經驗之中,使這位藝術家的作品投射出某種獨樹一格、虛構的景致。 張暉明長期以來均從事於媒體裝置創作,他處理各種作品的方法均雷同,亦即放大拍攝日常生活中尋常的物體,揀選零碎的主體,使它們處於微微顫動的狀態。這位藝術家企圖在這些平凡物體中發現意義與價值。這些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常不被注意的物體不具太多意義。然而,我們卻不可忽視它們,因為一旦我們發現它們的存在,它們便如影隨形地跟著我們的生活。這位藝術家設法以他的獨特藝術視角重新觀看這些平凡物體。
相關專文
金善姬,韓國大邱美術館館長 我已造訪台灣數次,但不記得確切的次數。唯一清楚的是,儘管我常常往返於世界各地,也看過台灣以外的許多地方,但每當我多造訪一次這個國家,就越深刻感受到她的溫暖。當然,每逢造訪台灣前,我總是感到興奮,並且惋惜無法規劃佇留稍久的行程。台灣與韓國相當類似,例如均經歷過日本殖民佔領和國土的分裂。然而,這種歷史經驗的相似性並無法充分解釋我對這個國家的熱愛。台灣確實是個具有魅力的地方。雖然我已造訪台灣多次,但我對台灣的認識並不深。因此,我決定深入探究這個國家,並儘可能把握機會造訪這個國家的每個角落。談到研究台灣,韓國書店裡有關台灣的書籍出乎我意料地罕見。相對而言,與中國相關的書籍數量卻極為龐大。就算把遊記與文學作品包括在內,也只有極少數與台灣相關的書籍。這使我幾乎沒有選擇,只能從《台灣,現在位於何方》這本書讀起。此書解釋了截至目前的台灣現代史,詳細客觀地描述台灣社會與歷史,藉此幫助我對這座島嶼形成某種概略的觀點。儘管此書未能滿足我對台灣的好奇心,至少暫時緩解我求知的渴望。看來,我對台灣的好奇心也許只能透過與台灣人接觸才能滿足了。 當今台灣所面對最嚴峻的議題即為找尋與中國建立某種關係的解決之道。關於此議題,很不幸地,並沒有一個完美的答案。我們必須觀望中國的認知,以及隨時間變動的爭論。無論如何,此一與台灣密切相關的議題自始至終均涉及中國因素,然而,此議題之重心並非僅聚焦於台灣。一方面是因為這個世界已轉變為兩大強權構成的動態系統。另一方面,相對於美國的日漸衰退與歐洲的日趨動盪,我們觀察到中國的國際地位正逐漸提升。中國的每一步均受到國際矚目,亦成為激烈辯論的議題焦點。有關這方面的觀察,詹姆斯·金(James King)撰寫的《中國撼動世界》與馬丁·雅克(Martin Jacques)的《當中國主宰世界》受到高度重視。雅克認為,過去兩百年來,我們生活在以西方為中心的世界,而此種世界秩序將會被中國摧毀。這是個既成事實(fait accompli)。他同時宣稱,由於中國在世界經濟的霸權地位,全球資本將從紐約移往北京;世界貿易的共通語言亦將由英語轉為中文。他也預言以中國為中心的世界秩序將會把西方現行的思維方式轉變為大陸型的思維方式,進而製造更多的緊張勢態。根據雅克所言,大陸中心式的思維方式,亦即中國中心論(Sinocentrism),源自中國文明,乃中國文化優越性與民族權威性結合之結果。這種世界觀假定了一種二分法,亦即文明世界只存在於中國之內,在中國以外的世界均為蠻荒地帶。更甚者,雅克提到,中國人力挺中國共產黨主導經濟發展與改革,而非中國民主化,此舉與西方的民主化模式大相逕庭。此外,中國共產黨成功地完成將現代中國等同其過去傳統朝代的中國,亦即儒家思想鼎盛的中國。因此,作者預見了這個國家及其領導人的權威仍舊屹立不搖。主政的共產黨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仍將發揮堅實的宰制力。雅各對於世界可能邁向中國思維方式的意見仍有多處值得探討,但明顯可見的是中國影響力確實日漸提升。 在藝術領域,中國當代藝術約莫是在過去十年左右逐漸佔領國際藝術舞台。令人鼓舞的是,受到中國當代藝術的刺激,亞洲其他地區的藝術亦隨之活化,包括印度當代藝術。然而,各國的藝術場域情況不盡相同。雖然中國當代藝術的活躍態勢亦刺激台灣與韓國當代藝術,但這兩個國家並未因此獲益。台灣與韓國努力地搶搭這一波國際趨勢,但卻事倍功半。台灣的藝術環境與其他亞洲國家(包括韓國)相似,藝術家的雄心壯志均無法如同在西方國家那樣被滿足。在這種境遇當中,要進入國際藝術場域絕非易事。不可忽視的是,西方藝術圈裡的美術館、收藏家,以及策展人對藝術世界具有強大的影響力。因此,為了讓這些亞洲國家的當代藝術作品進入全球藝術場域,我們必須開拓一個能夠與西方藝術圈溝通的窗口。然而,目前存在的是單方面、暫時性地西方中心式窗口;而我們賴以說明並宣揚我們觀點的窗口仍未開啟。我們可以宣稱,中國一夕之間的成功與時來運轉均源自於這個單方面的西方窗口。然而,並非每個國家均如中國這般幸運。我認為,台灣與韓國應該更積極探索與這個世界互動和溝通的窗口,以克服兩者在國際交流方面之缺陷。 這篇引言或許稍嫌冗長,但我認為,在上述各種論點構成的脈絡下,本次關渡美術館的展覽饒富意義。此次展覽的主題「隔離」,與台灣面臨的情境密切相關,此主題試圖以隔離(或孤立)此一帶有困境意涵的字眼來描繪台灣的藝術場域。同時,此主題反映了個體在當代社會的心理狀態。環境的瞬變與隨之而來的尖端科技發展,深刻地影響人類關係。與過去的情況相較,個體之間的關係連結在擴散得更廣之同時,亦變得日趨膚淺。因此,我們常感到寂寞與孤立。我們可以觀察到,那些過著與世隔絕的的生活者不在少數。近來的新聞亦告訴我們,被放任自生自滅的獨居老人人數日漸增加。此外,也有一群人選擇離群索居,自願與外界隔離。或許將以下所述稱為隔離稍嫌誇張,許多人離開繁華喧囂的城市,前往與世隔絕之地,索居於有限的生活範圍以找尋舒適感。我認識的一個熟人獨自生活在某座無人小島上。他告訴我,只有在獨自思考、沉浸於自由的生活才算真正活著。無論消極或積極意義下的隔離,均擁有這些不同的意涵。 我們在選定參加本次展覽的藝術家時遭遇許多困難。然而,在熟識朋友的幫助下,我們最終選出了相對較為年輕的藝術家。由於距離與時間的限制,我對於未能選出以繪畫或攝影為作品的藝術家感到相當遺憾。然而,幸運的是,我能夠與下列三位藝術家見面,並與他們溝通此次展覽的主題。雖然還無法得知這些藝術家將呈現的作品為何,但我相信,他們將會以其獨特的方式展現他們對隔離的設想。 陳慧嶠長期以來致力於各種繪畫與裝置作品。她的作品題材包括乒乓球、玫瑰、針、棉絮等。透過這些女性化的物件,創造出一種微妙的語言。在一系列的縫紉繪畫(sewing paintings)與裝置作品中,顯示出她精湛的天賦。纖細而尖銳的針尖鑲嵌在成堆柔軟潔白的棉絮中,或是無數的細針滿插於玫瑰花上,令人感到不安,卻又如此美麗。這位藝術家在創造這些並置面向共存空間之同時,將這些材料的個別性質做出鮮明對比,從而刻劃出獨特的藝術效果。 吳季璁長期創作錄像藝術或新媒體藝術。他的作品在創造一系列景觀時展現出某種一致性。在這些景觀圖像中,總是有一分鐘的移動或是對光的反應。有時它是時間的痕跡,同時也是與觀者相關的不同故事所形成的組態。所見的景觀、觀賞景觀的主體,以及成為其他人觀察對象的主體之間相互交織。視覺傳遞的訊息融入個體的歷史與經驗之中,使這位藝術家的作品投射出某種獨樹一格、虛構的景致。 張暉明長期以來均從事於媒體裝置創作,他處理各種作品的方法均雷同,亦即放大拍攝日常生活中尋常的物體,揀選零碎的主體,使它們處於微微顫動的狀態。這位藝術家企圖在這些平凡物體中發現意義與價值。這些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常不被注意的物體不具太多意義。然而,我們卻不可忽視它們,因為一旦我們發現它們的存在,它們便如影隨形地跟著我們的生活。這位藝術家設法以他的獨特藝術視角重新觀看這些平凡物體。
相關專文
金島隆弘 「以手沉思,以心創作」是來自日本的國際知名產品設計師柳宗理(Sori Yanagi)抱持的理念。透過創作,他成功地跨越藝術與工藝(craft)之界線。他的父親,柳宗悅(Muneyoshi Yanagi),被普遍認為是日本民俗藝術運動(Mingei)之父。其理念仍持續活躍於他曾任教的藝術大學,其遺緒直至今日都還深植在日本創造力的元素中。 日本在明治時期迅速地吸收西方文化,但歷經一個世紀方完成現代化建設。相較於其他亞洲國家,日本的現代化耗費較多的時間才開始產生影響。透過這個現代化過程,各種與藝術相關的領域(制度)亦逐漸被西方化,在西方世界主要由繪畫與雕塑組成的「美術」(Fine Art)這個概念也被引進日本。這個轉變亦經常引發有關「應 用藝術」(applied arts)及其對西方美術之實用性的相對價值問題,而後者常被認為優於前者。 在1960年代,應用大眾文化與現成物的新藝術,亦即「當代藝術」(contemporary art),逐漸興起並確立其地位,而與傳統美術有所區隔。此後,當代藝術始終被認為是優於應用藝術的藝術類別。為與西方佔主導地位的現代主義(modernism)調和,二十世紀的藝術家經常掙扎於這些藝術類別之取捨。 然而,除了日常使用之外,純粹的藝術在東方世界是尋無立足之地的。就西方的標準而言,明治時期之前的大多數日本傳統工藝均屬於應用藝術的範疇,因此限制了日本美術的多樣性與國際能見度。 如今,舉例而言,一個以傳統工藝技術製作的立體陶器經常被認為是實用品而非藝術品。換言之,當我們面對一件作品時,便被迫在當代藝術與應用藝術這兩個類別中做選擇,因而忽略該作品在這兩種類別之間所呈現的價值。主要的原因在於迄今仍未存在一個能夠將作品歸類至這兩種類別之間並欣賞的脈絡。 工藝造形藝術 由於多樣化的素材、方法與歷史,日本現有工藝當中的多種型態並不屬於傳統類別。自1990年代早期開始,金子賢治(Kenji Kaneko)發展出將工藝技法及其美感應用至藝術的想法,引發關於「工藝造型理論」(theory of craft-like formative art)之探討。相對於先有想法後有素材的當代藝術,金子的理論反其道而行,轉而透過素材啟發靈感。 這種探尋新造型藝術之觀點,以及利用外在元素,例如素材、大自然與環境,將自身融合並沉浸於創作過程中的技巧,乃日本眾多獨特藝術表現途徑之一。 此種工藝造形藝術並不區分前衛藝術家與傳統工藝藝術家。舉例而言,柳宗理與中島晴美(Harumi Nakajima)等藝術家向來以使用基於素材與技法的新表現方式而眾所周知,其他工藝藝術家亦不例外。「當代藝術」與「應用藝術」在現今的視覺造形藝術作品共存而不相互牴觸,也代表日本相對於西方現代主義而言獨樹一格之特質,因此創造出日本藝術的新地位。 事實上,相同的情況已透過廣受讚譽的當代藝術家作品表現出來。參與國立東京現代美術館工藝展覽的須田悅弘(Yoshihiro Suda)評述道:「我宣稱自己為當代藝術家,乃因我在當代藝術領域中呈現我的作品。因此,當我受邀參與此工藝展覽時,曾感到些許困惑,因為我本身並不清楚美術與工藝的確切界線。」改造成田機場第一航廈南翼建築的中村哲也亦跨越這些藝術類別之界線,透過其獨特的作畫與造型方法重新詮釋傳統素材與技巧。 此外,對「二十一世紀當代美術館」所在地金澤市而言,工藝乃江戶時代最主要的文化與經濟商業活動泉源,該產業規模足以吸引日本所有工藝大師進駐,傳統與技術因而得以發展至今。透過在二十一世紀當代美術館舉辦的展覽,試圖以「工藝造形藝術理論」的角度來解析當代藝術作品之努力已經開始進行。在榮.穆克(Ron Mueck)於2008年舉辦的個展當中,該館館長村田大輔(Daisuke Murata)便以此理論分析穆克的作品。前述提及的中村哲也亦曾參與的「另類樂園」展覽(2005年),透過成功地同時呈現「當代藝術」與「工藝造形藝術」而成功地創造話題。 雕塑/裝置 在歷史上,符合西方現代化標準之作品方被承認為「美術」雕塑,而其他作品則被歸類為工藝。然而,隨著社會的進步,雕塑的概念亦逐漸修正。自1970年代起,各種風格的作品逐漸為大眾所接受,其中包含類似中村哲也的作品那樣蘊含「工藝造形藝術」元素之作品,亦有其他擺設於公共空間的「公共藝術」(public art)作品,以及被稱為雕塑的延伸概念之「特定地點裝置」(site-specific installation)。 身為日本藝術史上重要里程碑之一的藝術思潮,「物派」(Mono-Ha)被認為是日本「裝置藝術」根源之一。然而,此學派直至近來有關日本戰後藝術運動之主要國際展覽才受到相應之國際認可。在此風潮下,「物之學派」開始受到國際矚目,並且吸引了一批國際收藏者。 在此學派底下的藝術家團體,關注「物體」及其周邊環境的相互關聯。其目標是對抗關於既定素材的舊時觀念,並於另一個層次與之連結。1970年東京雙年展「人、物之間」行政總監中原佑介(Yusuke Nakahara)在該展覽中呈現榎倉康二(Koji Enokura)、小清水漸(Susumu Koshimizu)、高松次郎(Jiro Takamatsu),以及國際貧窮藝術(international Arte Povera)與極簡主義派的藝術家,此舉使得該展覽成為「物派」的重要里程碑,亦使該學派成為當代藝術之一部分。日本藝術評論家峯村敏明(Toshiaki Minemura)在反思此運動時曾評論道:「在1960年代晚期至1970年代早期的日本,此學派之目的是聚焦於那些處於不變狀態下的「物體」,這些物體不僅作為素材,同時亦透過這些並置的素材為自己發聲,進而衍生出新的藝術表達形式。」 儘管「物派」的表現形式與「工藝造形藝術」可說是處於對立位置,但兩者透過面對素材、自然、環境,以及人類的創作過程在所有面向上均極為類似。因此,特別是對日本而言,雖然兩者產生不同結果,但仍為一體兩面。 物體依然重要 在這個特殊的「物體依然重要」展覽中,我們介紹三位台灣藝術家,包括莊普、徐玫瑩,以及陳松志,他們體現了介於「當代藝術」與「工藝造形藝術」之間的精神。儘管他們所屬的世代、性別、立場、使用素材,以及作品規模完全不同,但我們能夠以同樣的方式,透過他們的作品,看出他們面對所選擇的素材以及著手建構概念的創作過程。我們面對的問題是,他們是「以手沉思、以心創作」,還是先在腦海中建立想法,而後才開始創作?或者他們實際上是不自覺地同時進行思考與創作?或許,未來亞洲的再現關鍵便隱藏於他們的創作過程中。 若無台灣藝術家的支持,這個計畫便無法實現。透過這個展覽,我們目的在於探索目前發生於日本藝術場景的情況,以及在其他亞洲國家「當代藝術」與「工藝造形藝術」之二元對立。當亞洲藝術之價值在國際上日漸提升之時,我們更應該深入思考與探索亞洲的共同藝術風格究竟為何。我希望這個嘗試能夠在當代藝術、工藝造形藝術,以及以當代物件再現的最新領域中觸發一個新的運動。 最後,我想對那些認同當代藝術與工藝造形藝術的藝術家表達敬意。這種認同原是日本固有的,但獲悉某些台灣藝術家亦有相同的認同,令人感到愉悅和驚喜。謹在此誠摯地感謝所有幫助我們實現這個展覽的人士,若無你們所付出的龐大努力,這個展覽不可能成功。
相關專文
金島隆弘 「以手沉思,以心創作」是來自日本的國際知名產品設計師柳宗理(Sori Yanagi)抱持的理念。透過創作,他成功地跨越藝術與工藝(craft)之界線。他的父親,柳宗悅(Muneyoshi Yanagi),被普遍認為是日本民俗藝術運動(Mingei)之父。其理念仍持續活躍於他曾任教的藝術大學,其遺緒直至今日都還深植在日本創造力的元素中。 日本在明治時期迅速地吸收西方文化,但歷經一個世紀方完成現代化建設。相較於其他亞洲國家,日本的現代化耗費較多的時間才開始產生影響。透過這個現代化過程,各種與藝術相關的領域(制度)亦逐漸被西方化,在西方世界主要由繪畫與雕塑組成的「美術」(Fine Art)這個概念也被引進日本。這個轉變亦經常引發有關「應 用藝術」(applied arts)及其對西方美術之實用性的相對價值問題,而後者常被認為優於前者。 在1960年代,應用大眾文化與現成物的新藝術,亦即「當代藝術」(contemporary art),逐漸興起並確立其地位,而與傳統美術有所區隔。此後,當代藝術始終被認為是優於應用藝術的藝術類別。為與西方佔主導地位的現代主義(modernism)調和,二十世紀的藝術家經常掙扎於這些藝術類別之取捨。 然而,除了日常使用之外,純粹的藝術在東方世界是尋無立足之地的。就西方的標準而言,明治時期之前的大多數日本傳統工藝均屬於應用藝術的範疇,因此限制了日本美術的多樣性與國際能見度。 如今,舉例而言,一個以傳統工藝技術製作的立體陶器經常被認為是實用品而非藝術品。換言之,當我們面對一件作品時,便被迫在當代藝術與應用藝術這兩個類別中做選擇,因而忽略該作品在這兩種類別之間所呈現的價值。主要的原因在於迄今仍未存在一個能夠將作品歸類至這兩種類別之間並欣賞的脈絡。 工藝造形藝術 由於多樣化的素材、方法與歷史,日本現有工藝當中的多種型態並不屬於傳統類別。自1990年代早期開始,金子賢治(Kenji Kaneko)發展出將工藝技法及其美感應用至藝術的想法,引發關於「工藝造型理論」(theory of craft-like formative art)之探討。相對於先有想法後有素材的當代藝術,金子的理論反其道而行,轉而透過素材啟發靈感。 這種探尋新造型藝術之觀點,以及利用外在元素,例如素材、大自然與環境,將自身融合並沉浸於創作過程中的技巧,乃日本眾多獨特藝術表現途徑之一。 此種工藝造形藝術並不區分前衛藝術家與傳統工藝藝術家。舉例而言,柳宗理與中島晴美(Harumi Nakajima)等藝術家向來以使用基於素材與技法的新表現方式而眾所周知,其他工藝藝術家亦不例外。「當代藝術」與「應用藝術」在現今的視覺造形藝術作品共存而不相互牴觸,也代表日本相對於西方現代主義而言獨樹一格之特質,因此創造出日本藝術的新地位。 事實上,相同的情況已透過廣受讚譽的當代藝術家作品表現出來。參與國立東京現代美術館工藝展覽的須田悅弘(Yoshihiro Suda)評述道:「我宣稱自己為當代藝術家,乃因我在當代藝術領域中呈現我的作品。因此,當我受邀參與此工藝展覽時,曾感到些許困惑,因為我本身並不清楚美術與工藝的確切界線。」改造成田機場第一航廈南翼建築的中村哲也亦跨越這些藝術類別之界線,透過其獨特的作畫與造型方法重新詮釋傳統素材與技巧。 此外,對「二十一世紀當代美術館」所在地金澤市而言,工藝乃江戶時代最主要的文化與經濟商業活動泉源,該產業規模足以吸引日本所有工藝大師進駐,傳統與技術因而得以發展至今。透過在二十一世紀當代美術館舉辦的展覽,試圖以「工藝造形藝術理論」的角度來解析當代藝術作品之努力已經開始進行。在榮.穆克(Ron Mueck)於2008年舉辦的個展當中,該館館長村田大輔(Daisuke Murata)便以此理論分析穆克的作品。前述提及的中村哲也亦曾參與的「另類樂園」展覽(2005年),透過成功地同時呈現「當代藝術」與「工藝造形藝術」而成功地創造話題。 雕塑/裝置 在歷史上,符合西方現代化標準之作品方被承認為「美術」雕塑,而其他作品則被歸類為工藝。然而,隨著社會的進步,雕塑的概念亦逐漸修正。自1970年代起,各種風格的作品逐漸為大眾所接受,其中包含類似中村哲也的作品那樣蘊含「工藝造形藝術」元素之作品,亦有其他擺設於公共空間的「公共藝術」(public art)作品,以及被稱為雕塑的延伸概念之「特定地點裝置」(site-specific installation)。 身為日本藝術史上重要里程碑之一的藝術思潮,「物派」(Mono-Ha)被認為是日本「裝置藝術」根源之一。然而,此學派直至近來有關日本戰後藝術運動之主要國際展覽才受到相應之國際認可。在此風潮下,「物之學派」開始受到國際矚目,並且吸引了一批國際收藏者。 在此學派底下的藝術家團體,關注「物體」及其周邊環境的相互關聯。其目標是對抗關於既定素材的舊時觀念,並於另一個層次與之連結。1970年東京雙年展「人、物之間」行政總監中原佑介(Yusuke Nakahara)在該展覽中呈現榎倉康二(Koji Enokura)、小清水漸(Susumu Koshimizu)、高松次郎(Jiro Takamatsu),以及國際貧窮藝術(international Arte Povera)與極簡主義派的藝術家,此舉使得該展覽成為「物派」的重要里程碑,亦使該學派成為當代藝術之一部分。日本藝術評論家峯村敏明(Toshiaki Minemura)在反思此運動時曾評論道:「在1960年代晚期至1970年代早期的日本,此學派之目的是聚焦於那些處於不變狀態下的「物體」,這些物體不僅作為素材,同時亦透過這些並置的素材為自己發聲,進而衍生出新的藝術表達形式。」 儘管「物派」的表現形式與「工藝造形藝術」可說是處於對立位置,但兩者透過面對素材、自然、環境,以及人類的創作過程在所有面向上均極為類似。因此,特別是對日本而言,雖然兩者產生不同結果,但仍為一體兩面。 物體依然重要 在這個特殊的「物體依然重要」展覽中,我們介紹三位台灣藝術家,包括莊普、徐玫瑩,以及陳松志,他們體現了介於「當代藝術」與「工藝造形藝術」之間的精神。儘管他們所屬的世代、性別、立場、使用素材,以及作品規模完全不同,但我們能夠以同樣的方式,透過他們的作品,看出他們面對所選擇的素材以及著手建構概念的創作過程。我們面對的問題是,他們是「以手沉思、以心創作」,還是先在腦海中建立想法,而後才開始創作?或者他們實際上是不自覺地同時進行思考與創作?或許,未來亞洲的再現關鍵便隱藏於他們的創作過程中。 若無台灣藝術家的支持,這個計畫便無法實現。透過這個展覽,我們目的在於探索目前發生於日本藝術場景的情況,以及在其他亞洲國家「當代藝術」與「工藝造形藝術」之二元對立。當亞洲藝術之價值在國際上日漸提升之時,我們更應該深入思考與探索亞洲的共同藝術風格究竟為何。我希望這個嘗試能夠在當代藝術、工藝造形藝術,以及以當代物件再現的最新領域中觸發一個新的運動。 最後,我想對那些認同當代藝術與工藝造形藝術的藝術家表達敬意。這種認同原是日本固有的,但獲悉某些台灣藝術家亦有相同的認同,令人感到愉悅和驚喜。謹在此誠摯地感謝所有幫助我們實現這個展覽的人士,若無你們所付出的龐大努力,這個展覽不可能成功。
作品
 回上頁
分享到
繁中  /  EN
繁中 /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