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體湍流—金雅瑛個展
晶體湍流—金雅瑛個展
2022.06.10~2022.09.04
10:00 - 17:00
2022年關渡雙年展-藝術社會的時間:關渡雙年展如何原民化?
跨生命實驗中的原生性時間:金雅瑛的「需構」二三事
金雅瑛的藝術創作圍繞在能源與能量的思考上,以地質式或生態式的生命型態重新理解人的生命與能量之間的關係。人與其他生物所具備的「生物能量」、礦物的「積層能量」、資料所具有的「運作能量」以及傳說中的「超現實能量」如何納入到社會課題與未來敘事中,明顯地這些計畫幾乎都呈現為「跨生命的科幻劇場」;人命、礦物生命、動植物生命、微生物(病毒)生命乃至於能源的壽命等等,彼此經由粒子、能量和質變而得以交互支持、互變乃至於從共生到相生。這便是金雅瑛從親密關係、理解全球到進入跨域、跨境、跨性別、跨文化到跨物種,生命的互變相生與竄流穿透構成她作品的敘事軸線與路徑。聲音的生成與共振、能源的積累與消耗、身份的界定與混雜、病毒與抗體、物種的共存與突變、無機物的電荷量與衰變期都會成為她作品中的反應物與能動者。

「尋找創生岩」和「多孔性溪谷」呼應著化石能源的「生命循環」,從全球史幻入了泛靈史。德勒茲與瓜達里嘗試虛構《失落世界》中「切愣居博士」混合地質學與生物學的筆記,古生物不只是夾刻在地層中的「形象」,而是穿梭在岩層間的「跨生命」。岩層的生成時間必須由微生物在生命環境中的活動方式來理解,一如礦物的生命必須通過「粒子」的遷徙時間來理解,結晶從來就不是一種固化,而是從晶種(「比最短時間還小的時間」[德勒茲:1981, 1985])湧動發起的「湍流-鏈」(turbulence-link)。

這種粒子或分子生物的遷徙時間正應對著人的難民生命,「涉裏溯」(復壤)中的水下世界成為另一時空(新冠狀病毒疫)中人類社會的隱喻,人與人的連結和需要不再由社會與產業需求來決定,而是躍入另一個屬於微生物的生命時空。如同洋流(ocean current)下不斷湧動的湍流,或說「病毒」所開啟的後全球化元宇宙,「粒子」或真核細菌決定了人與人的連結,人也不再是能源的使用與開發者,而是能量的貢獻者,或說「原料」:人回返其「原生性」的思考。這是一種由岩層時間和資料時間交纏而出的「深度時間」,而不同尺度的「水滴」,成為深度時間中的跨生命標記。

「涉裏溯」(復壤)中沒有遠古的傳說與信仰,而是現世日常宛若傳說般成為科幻中的前世記憶。用過去科學所想像的未來或過去的未來主義來塑造「科幻波普」的詠嘆調,不在金雅瑛的視野中;她,作為一個跨生命的賽伯格實驗者,企圖見到的是時空層疊中的各種生命,甚或就是「跨生命層」(Trans-vita-sphere)。疫情之後,緊逼著「後全球」現形的俄烏戰爭,前疫情時代的獨裁者「補丁」仍傲慢地運用化石能源的算計來評估人群的生命,這種萎縮的寡頭生命在「涉裏溯」(復壤)所映射的「跨生命層」中,一如來自遠古再現體制中政治波普的侏儒。(文/黃建宏)
跨生命實驗中的原生性時間:金雅瑛的「需構」二三事
金雅瑛的藝術創作圍繞在能源與能量的思考上,以地質式或生態式的生命型態重新理解人的生命與能量之間的關係。人與其他生物所具備的「生物能量」、礦物的「積層能量」、資料所具有的「運作能量」以及傳說中的「超現實能量」如何納入到社會課題與未來敘事中,明顯地這些計畫幾乎都呈現為「跨生命的科幻劇場」;人命、礦物生命、動植物生命、微生物(病毒)生命乃至於能源的壽命等等,彼此經由粒子、能量和質變而得以交互支持、互變乃至於從共生到相生。這便是金雅瑛從親密關係、理解全球到進入跨域、跨境、跨性別、跨文化到跨物種,生命的互變相生與竄流穿透構成她作品的敘事軸線與路徑。聲音的生成與共振、能源的積累與消耗、身份的界定與混雜、病毒與抗體、物種的共存與突變、無機物的電荷量與衰變期都會成為她作品中的反應物與能動者。

「尋找創生岩」和「多孔性溪谷」呼應著化石能源的「生命循環」,從全球史幻入了泛靈史。德勒茲與瓜達里嘗試虛構《失落世界》中「切愣居博士」混合地質學與生物學的筆記,古生物不只是夾刻在地層中的「形象」,而是穿梭在岩層間的「跨生命」。岩層的生成時間必須由微生物在生命環境中的活動方式來理解,一如礦物的生命必須通過「粒子」的遷徙時間來理解,結晶從來就不是一種固化,而是從晶種(「比最短時間還小的時間」[德勒茲:1981, 1985])湧動發起的「湍流-鏈」(turbulence-link)。

這種粒子或分子生物的遷徙時間正應對著人的難民生命,「涉裏溯」(復壤)中的水下世界成為另一時空(新冠狀病毒疫)中人類社會的隱喻,人與人的連結和需要不再由社會與產業需求來決定,而是躍入另一個屬於微生物的生命時空。如同洋流(ocean current)下不斷湧動的湍流,或說「病毒」所開啟的後全球化元宇宙,「粒子」或真核細菌決定了人與人的連結,人也不再是能源的使用與開發者,而是能量的貢獻者,或說「原料」:人回返其「原生性」的思考。這是一種由岩層時間和資料時間交纏而出的「深度時間」,而不同尺度的「水滴」,成為深度時間中的跨生命標記。

「涉裏溯」(復壤)中沒有遠古的傳說與信仰,而是現世日常宛若傳說般成為科幻中的前世記憶。用過去科學所想像的未來或過去的未來主義來塑造「科幻波普」的詠嘆調,不在金雅瑛的視野中;她,作為一個跨生命的賽伯格實驗者,企圖見到的是時空層疊中的各種生命,甚或就是「跨生命層」(Trans-vita-sphere)。疫情之後,緊逼著「後全球」現形的俄烏戰爭,前疫情時代的獨裁者「補丁」仍傲慢地運用化石能源的算計來評估人群的生命,這種萎縮的寡頭生命在「涉裏溯」(復壤)所映射的「跨生命層」中,一如來自遠古再現體制中政治波普的侏儒。(文/黃建宏)
藝術家介紹
金雅瑛擅長結合迥異的概念,用推測式的故事技巧、敘事與修辭手段,為既有的世界狀態創造出新的閱讀、聆聽、與思考方式。出於對跨越、傳輸、跨國、位移與可逆性等概念的興趣,金雅瑛持續探索時間、空間、結構與句法之間各種整合、言說、與衝突的可能性。其作品常以展覽、表演與出版呈現,形式則包含錄像、虛擬實境、聲音小說、影像、圖像與文字等。

金雅瑛曾在各地舉辦個展與個人活動,包含巴西聖保羅的「巴西錄像藝術節」(2021)、韓國首爾的一民美術館(2018)、澳洲墨爾本的「墨爾本藝術節」(2017),以及法國巴黎的東京宮(2016)。而其聯展、放映、與表演經驗則包含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沙迦的「沙迦雙年展」(即將於2023年舉行)、荷蘭恩荷芬的「STRP媒體藝術節」(2022)、臺灣臺中的「亞洲藝術雙年展」(2021)、瑞士阿爾高州的阿爾高美術館(2021)、荷蘭烏特勒支的「IMPAKT藝術節」(2020)、韓國釜山的「釜山雙年展」(2020)、德國柏林的「柏林國際影展」(2020)、韓國首爾國立現代美術館的「韓國藝術家獎」(2019)、韓國光州的「光州雙年展」(2018),以及義大利威尼斯的「威尼斯雙年展」(2015)。

金雅瑛個人網站: http://ayoungkim.com
藝術家介紹
金雅瑛擅長結合迥異的概念,用推測式的故事技巧、敘事與修辭手段,為既有的世界狀態創造出新的閱讀、聆聽、與思考方式。出於對跨越、傳輸、跨國、位移與可逆性等概念的興趣,金雅瑛持續探索時間、空間、結構與句法之間各種整合、言說、與衝突的可能性。其作品常以展覽、表演與出版呈現,形式則包含錄像、虛擬實境、聲音小說、影像、圖像與文字等。

金雅瑛曾在各地舉辦個展與個人活動,包含巴西聖保羅的「巴西錄像藝術節」(2021)、韓國首爾的一民美術館(2018)、澳洲墨爾本的「墨爾本藝術節」(2017),以及法國巴黎的東京宮(2016)。而其聯展、放映、與表演經驗則包含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沙迦的「沙迦雙年展」(即將於2023年舉行)、荷蘭恩荷芬的「STRP媒體藝術節」(2022)、臺灣臺中的「亞洲藝術雙年展」(2021)、瑞士阿爾高州的阿爾高美術館(2021)、荷蘭烏特勒支的「IMPAKT藝術節」(2020)、韓國釜山的「釜山雙年展」(2020)、德國柏林的「柏林國際影展」(2020)、韓國首爾國立現代美術館的「韓國藝術家獎」(2019)、韓國光州的「光州雙年展」(2018),以及義大利威尼斯的「威尼斯雙年展」(2015)。

金雅瑛個人網站: http://ayoungkim.com
作品介紹
涉裏溯水底實驗室
單頻道錄像,約17分鐘,2020

這是一則模擬近未來世界的虛構故事,約莫發生在2020年全球性COVID-19疫情爆發後的十年。作為一種「對未來進行的創意性破壞」,這個計畫對造成世界現狀的種種條件進行反思與竄改,探索另一種可能世界。
隨著氣候變遷與化石燃料開發所造成的自然資源枯竭,環保的生物燃料成了社會上主要的能源,而世界上最主要的能量來源則是是藻類—通過發酵來製造生物燃料的大型藻類。
在韓國釜山市,一座「生物質鎮」便沿著機張郡與五六島附近的海域而設立了(自19世紀以來,釜山的海帶便以其質量和產量聞名)。負責整合管理海藻養殖、水質、洋流和生物質等事務的「涉裏溯水底實驗室」,也因此位於五六島地區。
索海拉,一位為了逃離葉門戰爭而出走葉門的前人道主義身份持有者,則是該實驗室的資深研究員。才剛結束為期一個月的齋月假期並回到工作崗位的她,被「涉裏溯」(一個與人類共同負責管理實驗室的人工智慧系統)告知了一些好消息和壞消息。為了解決問題,索海拉派出了「渦螺」(水下遙控載具)進行海底偵查。看著載具傳送回來的圖像,索海拉彷彿也共享了渦螺的視角,並目睹了瞬間大量成群出現的魷魚與洋流。突然之間,她昏了過去,隨之而來的則是關於過去的回憶。她想起2020年COVID-19疫情如何席捲全球,而那場疫病又對她、對韓國造成什麼影響。

*索海拉這個角色由索海拉.愛爾伯納(Sohila Albna’a)扮演,其真實身份正是來自葉門的演員,現居韓國。

本作為韓國2020年釜山雙年展委託製作
作品介紹
涉裏溯水底實驗室
單頻道錄像,約17分鐘,2020

這是一則模擬近未來世界的虛構故事,約莫發生在2020年全球性COVID-19疫情爆發後的十年。作為一種「對未來進行的創意性破壞」,這個計畫對造成世界現狀的種種條件進行反思與竄改,探索另一種可能世界。
隨著氣候變遷與化石燃料開發所造成的自然資源枯竭,環保的生物燃料成了社會上主要的能源,而世界上最主要的能量來源則是是藻類—通過發酵來製造生物燃料的大型藻類。
在韓國釜山市,一座「生物質鎮」便沿著機張郡與五六島附近的海域而設立了(自19世紀以來,釜山的海帶便以其質量和產量聞名)。負責整合管理海藻養殖、水質、洋流和生物質等事務的「涉裏溯水底實驗室」,也因此位於五六島地區。
索海拉,一位為了逃離葉門戰爭而出走葉門的前人道主義身份持有者,則是該實驗室的資深研究員。才剛結束為期一個月的齋月假期並回到工作崗位的她,被「涉裏溯」(一個與人類共同負責管理實驗室的人工智慧系統)告知了一些好消息和壞消息。為了解決問題,索海拉派出了「渦螺」(水下遙控載具)進行海底偵查。看著載具傳送回來的圖像,索海拉彷彿也共享了渦螺的視角,並目睹了瞬間大量成群出現的魷魚與洋流。突然之間,她昏了過去,隨之而來的則是關於過去的回憶。她想起2020年COVID-19疫情如何席捲全球,而那場疫病又對她、對韓國造成什麼影響。

*索海拉這個角色由索海拉.愛爾伯納(Sohila Albna’a)扮演,其真實身份正是來自葉門的演員,現居韓國。

本作為韓國2020年釜山雙年展委託製作
水底反應
雙頻道錄像,12分鐘,2021

為2021年亞洲藝術雙年展而作,這個雙頻道垂直錄像是以「涉裏溯水底實驗室」這個虛構空間為核心而展開的作品之一。它是《涉裏溯水底實驗室》的前傳,是在故事主要事件發生後的一段歷史。如果我們將《涉裏溯水底實驗室》中所描繪的「現時」當成一種近未來、或是由我們當下的現實而生的一種可能性,那麼,當這件作品望向《涉裏溯水底實驗室》時間框架裡的過往事件時,它呈現的便是某種「回溯性時空」或「回溯性現時」,而這個時空也能變成我們的「現時」。這也能被視為是「推論」—一種在推測性及科幻作品中常用的方法—的一個基本功能。
這件作品呈現的是一位年輕的穆斯林,梅賓.埃爾.德蘇基的面試過程,並在涉裏溯的指導下成為涉裏溯水底實驗室的研究員。本來科幻小說中老掉牙的角色設定,在人工智慧系統涉裏溯這個面試官與人類面試者交談,並企圖從中挑選出水底實驗室僱員的過程中反轉了。這場面試/測試旨在讓涉裏溯判斷受試者是否適合待在深海實驗室這種隔離環境。
這場面試/測試的概念原型,奠基於《銀翼殺手》(1982)這類科幻或賽博龐克電影作品中常見的、老套的心理測驗。

2021年亞洲藝術雙年展委託製作
水底反應
雙頻道錄像,12分鐘,2021

為2021年亞洲藝術雙年展而作,這個雙頻道垂直錄像是以「涉裏溯水底實驗室」這個虛構空間為核心而展開的作品之一。它是《涉裏溯水底實驗室》的前傳,是在故事主要事件發生後的一段歷史。如果我們將《涉裏溯水底實驗室》中所描繪的「現時」當成一種近未來、或是由我們當下的現實而生的一種可能性,那麼,當這件作品望向《涉裏溯水底實驗室》時間框架裡的過往事件時,它呈現的便是某種「回溯性時空」或「回溯性現時」,而這個時空也能變成我們的「現時」。這也能被視為是「推論」—一種在推測性及科幻作品中常用的方法—的一個基本功能。
這件作品呈現的是一位年輕的穆斯林,梅賓.埃爾.德蘇基的面試過程,並在涉裏溯的指導下成為涉裏溯水底實驗室的研究員。本來科幻小說中老掉牙的角色設定,在人工智慧系統涉裏溯這個面試官與人類面試者交談,並企圖從中挑選出水底實驗室僱員的過程中反轉了。這場面試/測試旨在讓涉裏溯判斷受試者是否適合待在深海實驗室這種隔離環境。
這場面試/測試的概念原型,奠基於《銀翼殺手》(1982)這類科幻或賽博龐克電影作品中常見的、老套的心理測驗。

2021年亞洲藝術雙年展委託製作
尋找創生岩
變聲講述表演,約30分鐘,2020
(IMPAKT Festival版本)

創生岩,「多孔性溪谷」系列的主人公,是一個移民、一種礦物,也是一個資料叢集。創生岩時常跨越各種設下的界線、性別的分野,用各種關於存在與不存在的概念創造她自身的雙曲神話,而藝術家則在這場講述表演中追溯創生岩的起源。在拼接自身既有的聲音與影像作品的同時,金雅瑛也用自己的聲音創作口說敘事,探索那些跨越疆界的媒介。藉此,她也持續摸索創生岩本身那充滿孔洞的、曖昧的本質中多變的晶體面貌。

本計畫由荷蘭烏特勒支IMPAKT Festival 2020製作、韓國映畵振興委員會支持
尋找創生岩
變聲講述表演,約30分鐘,2020
(IMPAKT Festival版本)

創生岩,「多孔性溪谷」系列的主人公,是一個移民、一種礦物,也是一個資料叢集。創生岩時常跨越各種設下的界線、性別的分野,用各種關於存在與不存在的概念創造她自身的雙曲神話,而藝術家則在這場講述表演中追溯創生岩的起源。在拼接自身既有的聲音與影像作品的同時,金雅瑛也用自己的聲音創作口說敘事,探索那些跨越疆界的媒介。藉此,她也持續摸索創生岩本身那充滿孔洞的、曖昧的本質中多變的晶體面貌。

本計畫由荷蘭烏特勒支IMPAKT Festival 2020製作、韓國映畵振興委員會支持
涉裏溯水底實驗室導覽
於《VRChat》之現場講述表演紀錄影片,約10至12分鐘,2022

「涉裏溯水底實驗室」是金雅瑛自2020年起開始構思的虛構空間,其系列計畫包含《涉裏溯水底實驗室》(2020)、《涉裏溯:POVCR》(2021),以及《水底反應》(2021)。這些推測性的虛構作品背景設定為近未來,約莫發生在2020年全球性COVID-19疫情爆發後的十年。

隨著氣候變遷與化石燃料開發所造成的自然資源枯竭,由海藻發酵而成的生物燃料成了社會上主要的能源。而負責海藻養殖與生物質生成的「涉裏溯水底實驗室」則位於韓國釜山市的五六島地區。在這場導覽中,觀眾受邀去參觀涉裏溯水底實驗室與其海帶養殖場,而實驗室的資深研究員索海拉與人工智慧系統涉裏溯則正外出執行任務。

本計畫由荷蘭恩荷芬STRP Festival 2022製作、韓國映畵振興委員會支持
涉裏溯水底實驗室導覽
於《VRChat》之現場講述表演紀錄影片,約10至12分鐘,2022

「涉裏溯水底實驗室」是金雅瑛自2020年起開始構思的虛構空間,其系列計畫包含《涉裏溯水底實驗室》(2020)、《涉裏溯:POVCR》(2021),以及《水底反應》(2021)。這些推測性的虛構作品背景設定為近未來,約莫發生在2020年全球性COVID-19疫情爆發後的十年。

隨著氣候變遷與化石燃料開發所造成的自然資源枯竭,由海藻發酵而成的生物燃料成了社會上主要的能源。而負責海藻養殖與生物質生成的「涉裏溯水底實驗室」則位於韓國釜山市的五六島地區。在這場導覽中,觀眾受邀去參觀涉裏溯水底實驗室與其海帶養殖場,而實驗室的資深研究員索海拉與人工智慧系統涉裏溯則正外出執行任務。

本計畫由荷蘭恩荷芬STRP Festival 2022製作、韓國映畵振興委員會支持
2022年 關渡雙年展—「藝術社會的時間:關渡雙年展如何原民化?」
「藝術社會」指的並非以藝術專業包裝的社會,而是以創造力和情感進行社會的轉換,2022關渡雙年展以「藝術社會的時間」為題,以兩個層次探索雙年展時間中的原民性:一是,讓時間與環境有更密切的疊層關係,將城市雙年展原為二、三個月的「事件」特質,拉伸成為期一、二年的長期性思考,讓雙年展成為能夠與自身生活長期並行的「自由」時間。二是讓人與人、人與物的關係進入生態時間,脫離「解決問題」與「利益最大化」的意識形態,思索個體如何以感性的操作及重分配來回應其他個體或社會,因而轉化既有的關係性時間。
2022年 關渡雙年展—「藝術社會的時間:關渡雙年展如何原民化?」
「藝術社會」指的並非以藝術專業包裝的社會,而是以創造力和情感進行社會的轉換,2022關渡雙年展以「藝術社會的時間」為題,以兩個層次探索雙年展時間中的原民性:一是,讓時間與環境有更密切的疊層關係,將城市雙年展原為二、三個月的「事件」特質,拉伸成為期一、二年的長期性思考,讓雙年展成為能夠與自身生活長期並行的「自由」時間。二是讓人與人、人與物的關係進入生態時間,脫離「解決問題」與「利益最大化」的意識形態,思索個體如何以感性的操作及重分配來回應其他個體或社會,因而轉化既有的關係性時間。
作品
涉裏溯水底實驗室
涉裏溯水底實驗室
涉裏溯水底實驗室
水底反應
水底反應
尋找創生岩
尋找創生岩
涉裏溯水底實驗室導覽
 回上頁
分享到
繁中  /  EN
繁中 /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