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視錄:臺灣錄像藝術創世紀
2015.10.02~2015.12.06
09:00 - 17:00
【展覽介紹】 策展人|孫松榮 參展藝術家|王俊傑、吳瑪悧、李光暐、李基宏、林其蔚、林俊吉、洪素珍、高重黎、袁廣鳴、陳正才、陳界仁、郭挹芬、崔廣宇、黃文浩、彭泓智、楊傳信、盧明德 臺灣錄像藝術發展蓬勃,是當代藝術裡其中一個耀眼的藝術範式。但對於臺灣錄像藝術從初始到演變的各種發展,並未被深刻認識,相關作品系譜也有待建立。著眼於此,本展聚焦於1980-90年代臺灣錄像藝術,藉重建作品系譜來梳理近二十年的發展歷程,以繪製出歷史、美學、科技等面向的趨勢與變化。 1983年是臺灣錄像藝術的起始之點:10月,郭挹芬在日本筑波大學發表《角落》、《宴席》與《大寂之音》;12月,高重黎在臺北美國文化中心展示《整肅儀容》。此後,從陳界仁在「告別25」上輪播的死亡影像到洪素珍的《東/西》,從王俊傑的《變數形式》到袁廣鳴的《關於米勒的晚禱》,臺灣單頻道錄像宣告誕生;而盧明德與郭挹芬則創製了結合錄像、行為表演與裝置的《沉默的人體》。 1990年代臺灣錄像藝術在創作者、藝術實踐方式及作品題旨上朝多元發展。從陳正才、吳瑪悧、林俊吉、李光暐、楊傳信、林其蔚、李基宏、黃文浩、彭泓智到崔廣宇等藝術家以各自技藝繼承、改造與轉化錄像藝術,並連結政治批判、自我探問、虛實穿透及視域擴張等主旨,擴展臺灣錄像藝術版圖。 為了重構臺灣錄像藝術創世紀,本展邀請不同世代的十七位藝術家重現原作,抑或,復刻舊作。他們一共57件的作品,從錄像裝置、錄像雕塑、單頻道錄像到行為表演錄像,不僅形塑整體展覽結構,更勾勒出臺灣錄像藝術發展史的某種輪廓與傾向。除了以重構作品系譜來想像臺灣錄像藝術的型態,展覽一方面會在展覽期間邀請藝術家(郭挹芬、盧明德、林俊吉)在現場重現行為表演之作,另一方面則會展示藝術家的相關創作手稿、照片、手冊、海報、專書及攝影機等,讓1980-90年代臺灣錄像藝術的歷史境況能顯現,提供與當下產生思想連結和延展的(非)物質條件。 為了深化錄像藝術的議題,本展亦會在10月23號舉辦「重探亞洲錄像藝術:歷史,美學,理論」國際學術研討會,邀請來自中國、日本、韓國及越南等地的專家學者發表各國錄像藝術從歷史、技藝、形態、方法乃及當代性等面向的發展趨勢,提供自身差異且多重的觀察與經驗,藉以形塑各國之間的對話基石。 【重探亞洲錄像藝術:歷史,美學,理論】國際學術研討會 日期|2015年10月23日(五)10:10~17:00 地點|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國際會議廳 主講者|王柏偉(臺灣)、朱加(中國)、住友文彥(日本)、阮如輝(越南)、徐真錫(韓國)、孫松榮(馬來西亞)、許芳慈(臺灣) 研討會相關訊息及報名請至網址: http://goo.gl/forms/JXsK34bWdJ
【展覽介紹】 策展人|孫松榮 參展藝術家|王俊傑、吳瑪悧、李光暐、李基宏、林其蔚、林俊吉、洪素珍、高重黎、袁廣鳴、陳正才、陳界仁、郭挹芬、崔廣宇、黃文浩、彭泓智、楊傳信、盧明德 臺灣錄像藝術發展蓬勃,是當代藝術裡其中一個耀眼的藝術範式。但對於臺灣錄像藝術從初始到演變的各種發展,並未被深刻認識,相關作品系譜也有待建立。著眼於此,本展聚焦於1980-90年代臺灣錄像藝術,藉重建作品系譜來梳理近二十年的發展歷程,以繪製出歷史、美學、科技等面向的趨勢與變化。 1983年是臺灣錄像藝術的起始之點:10月,郭挹芬在日本筑波大學發表《角落》、《宴席》與《大寂之音》;12月,高重黎在臺北美國文化中心展示《整肅儀容》。此後,從陳界仁在「告別25」上輪播的死亡影像到洪素珍的《東/西》,從王俊傑的《變數形式》到袁廣鳴的《關於米勒的晚禱》,臺灣單頻道錄像宣告誕生;而盧明德與郭挹芬則創製了結合錄像、行為表演與裝置的《沉默的人體》。 1990年代臺灣錄像藝術在創作者、藝術實踐方式及作品題旨上朝多元發展。從陳正才、吳瑪悧、林俊吉、李光暐、楊傳信、林其蔚、李基宏、黃文浩、彭泓智到崔廣宇等藝術家以各自技藝繼承、改造與轉化錄像藝術,並連結政治批判、自我探問、虛實穿透及視域擴張等主旨,擴展臺灣錄像藝術版圖。 為了重構臺灣錄像藝術創世紀,本展邀請不同世代的十七位藝術家重現原作,抑或,復刻舊作。他們一共57件的作品,從錄像裝置、錄像雕塑、單頻道錄像到行為表演錄像,不僅形塑整體展覽結構,更勾勒出臺灣錄像藝術發展史的某種輪廓與傾向。除了以重構作品系譜來想像臺灣錄像藝術的型態,展覽一方面會在展覽期間邀請藝術家(郭挹芬、盧明德、林俊吉)在現場重現行為表演之作,另一方面則會展示藝術家的相關創作手稿、照片、手冊、海報、專書及攝影機等,讓1980-90年代臺灣錄像藝術的歷史境況能顯現,提供與當下產生思想連結和延展的(非)物質條件。 為了深化錄像藝術的議題,本展亦會在10月23號舉辦「重探亞洲錄像藝術:歷史,美學,理論」國際學術研討會,邀請來自中國、日本、韓國及越南等地的專家學者發表各國錄像藝術從歷史、技藝、形態、方法乃及當代性等面向的發展趨勢,提供自身差異且多重的觀察與經驗,藉以形塑各國之間的對話基石。 【重探亞洲錄像藝術:歷史,美學,理論】國際學術研討會 日期|2015年10月23日(五)10:10~17:00 地點|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國際會議廳 主講者|王柏偉(臺灣)、朱加(中國)、住友文彥(日本)、阮如輝(越南)、徐真錫(韓國)、孫松榮(馬來西亞)、許芳慈(臺灣) 研討會相關訊息及報名請至網址: http://goo.gl/forms/JXsK34bWdJ
崔廣宇
崔廣宇一直以來試圖以生物學的脈絡去回應人與社會系統之間的適應關係,並透過行動來重新定義或者質疑我們所處的體制系統,藉由超出常態標準的行為與試驗來建立一套適應環境與重新定義現實的方法,藝術家將這樣的行為視為一種衡量環境寬容度的媒介,並企圖將某些存在於體制以及人與環境間的關係,以不斷重複的親身實驗來突顯某些我們習以為常的社會價值與現實環境背後的荒謬性。 崔廣宇於1974年出生台北,1997年畢業於國立藝術學院,並曾經受邀展覽於威尼斯雙年展、利物浦雙年展、西班牙蘇菲亞美術館、紐約雀兒喜美術館、東京森美術館、林茲OK藝術中心。
崔廣宇
崔廣宇一直以來試圖以生物學的脈絡去回應人與社會系統之間的適應關係,並透過行動來重新定義或者質疑我們所處的體制系統,藉由超出常態標準的行為與試驗來建立一套適應環境與重新定義現實的方法,藝術家將這樣的行為視為一種衡量環境寬容度的媒介,並企圖將某些存在於體制以及人與環境間的關係,以不斷重複的親身實驗來突顯某些我們習以為常的社會價值與現實環境背後的荒謬性。 崔廣宇於1974年出生台北,1997年畢業於國立藝術學院,並曾經受邀展覽於威尼斯雙年展、利物浦雙年展、西班牙蘇菲亞美術館、紐約雀兒喜美術館、東京森美術館、林茲OK藝術中心。
高重黎
高重黎 1958年生於台北,台灣;現今創作與生活於台北。 學歷 1979 國立台灣藝術專科學校 個展 2015 「高重黎 - 持放映機的人」,佩爾茨藝廊,倫敦大學伯貝克學院,倫敦,英國 2011 「高重黎影展暨藝術展:電影他者的電影」,2011台灣國際實驗媒體藝術展,耿畫廊,台北,台灣 「高重黎新書發表暨特展」,耿畫廊,台北,台灣 2010 「看時間看」,耿畫廊,台北,台灣 2007 「高重黎個展─目前」,竹師藝術中心,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台灣 2001 「影像‧聲音─故事」,大未來畫廊,台北,台灣 1983 「首次攝影個展」,美國文化中心,台北,台灣 聯展 2014 「2014 關渡雙年展」,關渡美術館,台北,台灣 「為自己做的藝術」,TKG+,台北,台灣 「藝術登陸新加坡博覽會」,耿畫廊,新加坡濱海灣金沙會展中心,新加坡 2012 「台北雙年展:現代怪獸/想像的死而復生」,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市,台灣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耿畫廊,台北世界貿易中心,台北,台灣 「憂鬱的進步─第三屆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鳳甲美術館,台北,台灣 「第八屆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國立台灣美術館,台中,台灣 2010 「第七屆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國立台灣美術館,台中,台灣 2008 「家─台灣美術雙年展」,國立台灣美術館,台中,台灣 「浮動」,鳳甲美術館,台北,台灣 2006 「動畫‧故事」,那夏文化中心,巴賽隆納,西班牙 「游於憶」,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檔案館,台北,台灣 2005 「仙納度變奏曲」,台北當代藝術館,台北,台灣 「自由的幻象」,第51屆威尼斯雙年展,普尼奇歐尼宮,台灣館,義大利 2004 「正言世代」,強生美術館,康乃爾大學,紐約,美國 「第二屆奧克蘭三年展:公/私」,奧克蘭美術館,紐西蘭 2003 「中國現代『顛覆與詩趣』」,Culturgest藝術節,里斯本,葡萄牙 2002 「台北雙年展:世界劇場」,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台灣 「科技禁區」,當代媒體藝術,台北當代藝術館,台北,台灣 「九月的春天」,吐魯斯藝術節,法國 1999 「息壤5」,大未來畫廊,台北,台灣 1996 「亞洲人的視點:躍動的亞洲攝影展」,東京都寫真美術館,日本 1994 「中、港、台當代攝影展」,香港藝術中心,香港,中國 獲獎 1984-88 連續獲五屆共七項8厘米「實驗」、「動畫」、「記錄」類電影金穗獎
高重黎
高重黎 1958年生於台北,台灣;現今創作與生活於台北。 學歷 1979 國立台灣藝術專科學校 個展 2015 「高重黎 - 持放映機的人」,佩爾茨藝廊,倫敦大學伯貝克學院,倫敦,英國 2011 「高重黎影展暨藝術展:電影他者的電影」,2011台灣國際實驗媒體藝術展,耿畫廊,台北,台灣 「高重黎新書發表暨特展」,耿畫廊,台北,台灣 2010 「看時間看」,耿畫廊,台北,台灣 2007 「高重黎個展─目前」,竹師藝術中心,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台灣 2001 「影像‧聲音─故事」,大未來畫廊,台北,台灣 1983 「首次攝影個展」,美國文化中心,台北,台灣 聯展 2014 「2014 關渡雙年展」,關渡美術館,台北,台灣 「為自己做的藝術」,TKG+,台北,台灣 「藝術登陸新加坡博覽會」,耿畫廊,新加坡濱海灣金沙會展中心,新加坡 2012 「台北雙年展:現代怪獸/想像的死而復生」,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市,台灣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耿畫廊,台北世界貿易中心,台北,台灣 「憂鬱的進步─第三屆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鳳甲美術館,台北,台灣 「第八屆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國立台灣美術館,台中,台灣 2010 「第七屆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國立台灣美術館,台中,台灣 2008 「家─台灣美術雙年展」,國立台灣美術館,台中,台灣 「浮動」,鳳甲美術館,台北,台灣 2006 「動畫‧故事」,那夏文化中心,巴賽隆納,西班牙 「游於憶」,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檔案館,台北,台灣 2005 「仙納度變奏曲」,台北當代藝術館,台北,台灣 「自由的幻象」,第51屆威尼斯雙年展,普尼奇歐尼宮,台灣館,義大利 2004 「正言世代」,強生美術館,康乃爾大學,紐約,美國 「第二屆奧克蘭三年展:公/私」,奧克蘭美術館,紐西蘭 2003 「中國現代『顛覆與詩趣』」,Culturgest藝術節,里斯本,葡萄牙 2002 「台北雙年展:世界劇場」,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台灣 「科技禁區」,當代媒體藝術,台北當代藝術館,台北,台灣 「九月的春天」,吐魯斯藝術節,法國 1999 「息壤5」,大未來畫廊,台北,台灣 1996 「亞洲人的視點:躍動的亞洲攝影展」,東京都寫真美術館,日本 1994 「中、港、台當代攝影展」,香港藝術中心,香港,中國 獲獎 1984-88 連續獲五屆共七項8厘米「實驗」、「動畫」、「記錄」類電影金穗獎
作品
 回上頁
分享到
繁中  /  EN
繁中 /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