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兩岸四地藝術交流計劃
2011.08.19~2011.09.25
09:00 - 17:00
開幕:2011年8月20日(星期六) 下午5:00 藝術家座談會:2011年8月20日(星期六)下午3:00—5:00 開幕表演:2011年8月20日(星期六)下午5:30 展覽總監:樂正維、林淑儀、曲德益 主策展人:馮博一 策 展 人:王曉松(大陸)、梁展峰(香港)、楊子健(澳門)、王德瑜(臺灣) 策展助理:楊克寧(大陸)、姜前維(大陸)、趙善恩(香港) 藝術家組合(排名不分先後): 百強(澳門)+ 鄔建安(大陸) 白小刺(大陸)+ 梁遠葦(大陸) 陳志建(臺灣)+魂游(香港) 何明桂(臺灣)+ 蘇約翰(澳門) 黃卓軒(香港)+ 劉俐蘊(大陸) 單凱悌(臺灣)+ 趙趙(大陸) 許雅舒(香港)+ 姚仲涵(臺灣) 設計師: 三語設計(香港) 主辦單位: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關渡美術館、何香凝美術館、香港藝術中心 贊助單位:財團法人臺港經濟文化合作策進會、中國國務院僑務辦公室、深圳市宣傳文化事業發展專項基金、香港藝術發展局、寒舍空間、日星鑄字行、香港特別行政區民政事務局藝術發展基金 巡迴展時間: 深圳 何香凝美術館(2011年4月2日-5月8日) 香港 香港藝術中心(2011年5月19日-6月12日) 臺灣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關渡美術館(2011年8月19日-9月25日) 巡迴展地點:何香凝美術館、香港藝術中心、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關渡美術館 展覽簡介: 「1+1:兩岸四地藝術交流計畫」展覽將主題設立在「交流」概念本身,邀請大陸、臺灣、香港、澳門共16位藝術家參加,以地區為單位分組後隨機挑選組合,每一組合根據主題展開各自的交流活動,並將「交流」的過程與結果以藝術作品的形式呈現出來。 策展團隊也將以一個集體的身份簡要闡述「1+1」的模式緣起和概念所指,同時分別闡述在與藝術家、策展團隊內部「交流」中對批評「交流」的立場,與藝術家組合創作的作品相應,形成不同的互文性文本。「1+1」不再是一個定量的算術運算結果,或許會呈現「1+1..2」的效應。 從某種意義上說,「交流」也意味著部分自我的妥協、異化,甚至放棄。合作或許會出現幾種不同的結果:一種是合作順暢,作品相對和諧而充分;一種是無法合作,作品呈現出不同的衝突樣式;還有一種是中間狀況的,合作牽強、彆扭而呈現出指向不完整的作品形態。在這個過程中,各種形式的圖片、文獻記錄體現了「交流」中各自的本真狀態。正是通過這樣一種企圖溝通或無法溝通的創作以及相應的表達方式,不同性別、不同身份、不同角色和不同地域之間的差異和為溝通努力而自我調節的狀態得以彰顯。 .節錄自《1+1:兩岸四地藝術交流計畫策畫方案》/ 馮博一、王曉松
開幕:2011年8月20日(星期六) 下午5:00 藝術家座談會:2011年8月20日(星期六)下午3:00—5:00 開幕表演:2011年8月20日(星期六)下午5:30 展覽總監:樂正維、林淑儀、曲德益 主策展人:馮博一 策 展 人:王曉松(大陸)、梁展峰(香港)、楊子健(澳門)、王德瑜(臺灣) 策展助理:楊克寧(大陸)、姜前維(大陸)、趙善恩(香港) 藝術家組合(排名不分先後): 百強(澳門)+ 鄔建安(大陸) 白小刺(大陸)+ 梁遠葦(大陸) 陳志建(臺灣)+魂游(香港) 何明桂(臺灣)+ 蘇約翰(澳門) 黃卓軒(香港)+ 劉俐蘊(大陸) 單凱悌(臺灣)+ 趙趙(大陸) 許雅舒(香港)+ 姚仲涵(臺灣) 設計師: 三語設計(香港) 主辦單位: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關渡美術館、何香凝美術館、香港藝術中心 贊助單位:財團法人臺港經濟文化合作策進會、中國國務院僑務辦公室、深圳市宣傳文化事業發展專項基金、香港藝術發展局、寒舍空間、日星鑄字行、香港特別行政區民政事務局藝術發展基金 巡迴展時間: 深圳 何香凝美術館(2011年4月2日-5月8日) 香港 香港藝術中心(2011年5月19日-6月12日) 臺灣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關渡美術館(2011年8月19日-9月25日) 巡迴展地點:何香凝美術館、香港藝術中心、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關渡美術館 展覽簡介: 「1+1:兩岸四地藝術交流計畫」展覽將主題設立在「交流」概念本身,邀請大陸、臺灣、香港、澳門共16位藝術家參加,以地區為單位分組後隨機挑選組合,每一組合根據主題展開各自的交流活動,並將「交流」的過程與結果以藝術作品的形式呈現出來。 策展團隊也將以一個集體的身份簡要闡述「1+1」的模式緣起和概念所指,同時分別闡述在與藝術家、策展團隊內部「交流」中對批評「交流」的立場,與藝術家組合創作的作品相應,形成不同的互文性文本。「1+1」不再是一個定量的算術運算結果,或許會呈現「1+1..2」的效應。 從某種意義上說,「交流」也意味著部分自我的妥協、異化,甚至放棄。合作或許會出現幾種不同的結果:一種是合作順暢,作品相對和諧而充分;一種是無法合作,作品呈現出不同的衝突樣式;還有一種是中間狀況的,合作牽強、彆扭而呈現出指向不完整的作品形態。在這個過程中,各種形式的圖片、文獻記錄體現了「交流」中各自的本真狀態。正是通過這樣一種企圖溝通或無法溝通的創作以及相應的表達方式,不同性別、不同身份、不同角色和不同地域之間的差異和為溝通努力而自我調節的狀態得以彰顯。 .節錄自《1+1:兩岸四地藝術交流計畫策畫方案》/ 馮博一、王曉松
何明桂
何明桂,1978年生於台灣嘉義,畢業於英國雪菲爾哈蘭大學藝術創作研究所,作品曾在英國、泰國、台灣、日本等地展覽。近年創作關注於自然災難與人們對於生活中異像(Spectacle)的意象接收。運用無知的詼諧感,嘗試引起觀者共通的共鳴,媒材上多運用快速的畫作或模型製作。
何明桂
何明桂,1978年生於台灣嘉義,畢業於英國雪菲爾哈蘭大學藝術創作研究所,作品曾在英國、泰國、台灣、日本等地展覽。近年創作關注於自然災難與人們對於生活中異像(Spectacle)的意象接收。運用無知的詼諧感,嘗試引起觀者共通的共鳴,媒材上多運用快速的畫作或模型製作。
姚仲涵
1981生於台北,台灣活躍的新一代聲音藝術家。聲音組織「i/O」的發起人, 隨後發起「南海啥聲」、「失聲祭」,由年輕藝術家自行串聯的藝術活動。 經歷 2010 藝術總監 - 音瀑奧譜聲音藝術實驗室 學歷 2008 畢業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 2005 畢業於實踐大學室內空間設計學系 聯覽 2010 Resonance Exhibition,IO 畫廊,香港,中國 2010 建築雙年展「開天窗--不在場的建築」,實踐大學,台北,台灣 2010 Emergencies!014,NTT ICC,東京,日本 2010 TOKYO STORY,Tokyo Wonder Site,東京,日本 2010 Look if you like, but you will have to leap,3331 ARTS CYD,東京,日本 2010 台灣藝術新世代,北京今日美術館,北京,中國 2009 台灣藝術新世代,上海美術館,上海,中國 2009 第四屆福岡亞洲藝術三年展,福岡亞洲美術館,福岡,日本 2009 超響-發聲體,新苑藝廊,台北,台灣 2009 聲聲不息,百藝畫廊,台北,台灣 2009【蔓‧流體】一場有機的奇異風景,數位藝術方舟,台中,台灣 2009 異態-數位藝術成果展,台北數位藝術中心,台北,台灣 2008 台北美術獎,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台灣 2008 小‧碎‧花‧不-亂變新世代,台北當代藝術館,台北,台灣 2008 那光,金枝藝術,苗栗,台灣 2008 純淨光芒,三宅一生,台中,台灣 2008 D聚頭數位藝術體驗聚作展,台北數位藝術中心,台北,台灣 2008 台北數位藝術節,台北當代藝術館,台北,台灣 2008 感官拓樸:台灣當代藝術體感測,光州市立美術館,光州,韓國 2008 粉樂町,誠品敦南,台北,台灣 2008 大阪國際藝術博覽會,日本 2008 第六屆城市行動藝術節,台北當代藝術館,台北,台灣 2008 北京夏日數字娛樂節,北京,中國 2008 意識流 - 臻品新人展,臻品藝術,台中,台灣 2008 假動作3,新苑藝廊,台北,台灣 2008 室內詭計,南海藝廊,台北,台灣 2008 聲音房,Bridge PAI,夏洛特斯維爾市,美國 2007 台北數位藝術節,紅樓,台北,台灣 2007 亞洲藝術雙年展,國美館,台中,台灣 2007 假動作2,華山文化園區,台北,台灣 2006 CO6台灣前衛文件展,國美館,台中,台灣 2006 台北數位藝術節,中山堂,台北,台灣 2006 [ 我們像櫻桃蛋糕在流血好美 ] ,旁邊cafe,台北,台灣 2005 異響B!AS 國巨聲音藝術展,北美館,台北,台灣 演出 2010 Resonance Exhibition - 開幕表演,IO 畫廊,香港,中國 2010 LLSP at TCAC,台北當代藝術中心,台北,台灣 2010 法國里昂國立音樂創作中心聲音裝置展-開幕表演,北美館,台北,台灣 2010 建築雙年展「開天窗--不在場的建築」-開幕表演,實踐大學,台北,台灣 2010 這是一個小小的聲音,傳音樂展演空間,台北,台灣 2010 OPEN SALON,NTT ICC,東京,日本 2010 LLSP at KYUGAI,九州大學,福岡,日本 2010 ONTAMA vol.8,Gallery Conceal Shibuya
姚仲涵
1981生於台北,台灣活躍的新一代聲音藝術家。聲音組織「i/O」的發起人, 隨後發起「南海啥聲」、「失聲祭」,由年輕藝術家自行串聯的藝術活動。 經歷 2010 藝術總監 - 音瀑奧譜聲音藝術實驗室 學歷 2008 畢業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 2005 畢業於實踐大學室內空間設計學系 聯覽 2010 Resonance Exhibition,IO 畫廊,香港,中國 2010 建築雙年展「開天窗--不在場的建築」,實踐大學,台北,台灣 2010 Emergencies!014,NTT ICC,東京,日本 2010 TOKYO STORY,Tokyo Wonder Site,東京,日本 2010 Look if you like, but you will have to leap,3331 ARTS CYD,東京,日本 2010 台灣藝術新世代,北京今日美術館,北京,中國 2009 台灣藝術新世代,上海美術館,上海,中國 2009 第四屆福岡亞洲藝術三年展,福岡亞洲美術館,福岡,日本 2009 超響-發聲體,新苑藝廊,台北,台灣 2009 聲聲不息,百藝畫廊,台北,台灣 2009【蔓‧流體】一場有機的奇異風景,數位藝術方舟,台中,台灣 2009 異態-數位藝術成果展,台北數位藝術中心,台北,台灣 2008 台北美術獎,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台灣 2008 小‧碎‧花‧不-亂變新世代,台北當代藝術館,台北,台灣 2008 那光,金枝藝術,苗栗,台灣 2008 純淨光芒,三宅一生,台中,台灣 2008 D聚頭數位藝術體驗聚作展,台北數位藝術中心,台北,台灣 2008 台北數位藝術節,台北當代藝術館,台北,台灣 2008 感官拓樸:台灣當代藝術體感測,光州市立美術館,光州,韓國 2008 粉樂町,誠品敦南,台北,台灣 2008 大阪國際藝術博覽會,日本 2008 第六屆城市行動藝術節,台北當代藝術館,台北,台灣 2008 北京夏日數字娛樂節,北京,中國 2008 意識流 - 臻品新人展,臻品藝術,台中,台灣 2008 假動作3,新苑藝廊,台北,台灣 2008 室內詭計,南海藝廊,台北,台灣 2008 聲音房,Bridge PAI,夏洛特斯維爾市,美國 2007 台北數位藝術節,紅樓,台北,台灣 2007 亞洲藝術雙年展,國美館,台中,台灣 2007 假動作2,華山文化園區,台北,台灣 2006 CO6台灣前衛文件展,國美館,台中,台灣 2006 台北數位藝術節,中山堂,台北,台灣 2006 [ 我們像櫻桃蛋糕在流血好美 ] ,旁邊cafe,台北,台灣 2005 異響B!AS 國巨聲音藝術展,北美館,台北,台灣 演出 2010 Resonance Exhibition - 開幕表演,IO 畫廊,香港,中國 2010 LLSP at TCAC,台北當代藝術中心,台北,台灣 2010 法國里昂國立音樂創作中心聲音裝置展-開幕表演,北美館,台北,台灣 2010 建築雙年展「開天窗--不在場的建築」-開幕表演,實踐大學,台北,台灣 2010 這是一個小小的聲音,傳音樂展演空間,台北,台灣 2010 OPEN SALON,NTT ICC,東京,日本 2010 LLSP at KYUGAI,九州大學,福岡,日本 2010 ONTAMA vol.8,Gallery Conceal Shibuya
黃卓軒
黃卓軒 建築設計者、跨媒界創作人 於 香港及英國成長。其創作立足於現實與影像、真實與虛構、藝術與建築之間。他的作品《鰂公.緩步.狂想 0700 – 0730》於本地及國際影展屢獲獎項,包括第十二屆香港獨立短片及錄像比賽(ifva)動畫組金獎、HKICT Awards 2007的最佳二維動畫和最佳短片、日本東京電視台(TBS)DigiCon 6+3香港第一位、第三十屆JVC東京錄像節2008 Excellence Award,以及奧地利維也納 SidewalkCINEMA 2007評審榮譽獎。其作品曾參與香港和海外多個影展,包括第三十一屆國際香港電影節、第四屆香港亞洲電影節、曼徹斯特Corner House、上海MOCA、波蘭和第九屆德國漢諾威市國際電影節放映。得由香港藝術中心主辦「第十二屆香港獨立短片及錄像比賽」動畫組 金獎。
黃卓軒
黃卓軒 建築設計者、跨媒界創作人 於 香港及英國成長。其創作立足於現實與影像、真實與虛構、藝術與建築之間。他的作品《鰂公.緩步.狂想 0700 – 0730》於本地及國際影展屢獲獎項,包括第十二屆香港獨立短片及錄像比賽(ifva)動畫組金獎、HKICT Awards 2007的最佳二維動畫和最佳短片、日本東京電視台(TBS)DigiCon 6+3香港第一位、第三十屆JVC東京錄像節2008 Excellence Award,以及奧地利維也納 SidewalkCINEMA 2007評審榮譽獎。其作品曾參與香港和海外多個影展,包括第三十一屆國際香港電影節、第四屆香港亞洲電影節、曼徹斯特Corner House、上海MOCA、波蘭和第九屆德國漢諾威市國際電影節放映。得由香港藝術中心主辦「第十二屆香港獨立短片及錄像比賽」動畫組 金獎。
陳志建
陳志建,1979出生於台灣雲林,2007年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現為藝術創作團隊「豪華朗機工/ Luxury Logico」成員,並任教於宜蘭大學「互動式數位藝術」課程之兼任講師。擅長以電子機械裝置拍攝影像,並結合互動裝置與即時程式呈現。作品多以詩意的手法呈現出時、空的短暫切片,探究空間、時間及人的感知。
陳志建
陳志建,1979出生於台灣雲林,2007年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現為藝術創作團隊「豪華朗機工/ Luxury Logico」成員,並任教於宜蘭大學「互動式數位藝術」課程之兼任講師。擅長以電子機械裝置拍攝影像,並結合互動裝置與即時程式呈現。作品多以詩意的手法呈現出時、空的短暫切片,探究空間、時間及人的感知。
魂游
跨媒介藝術家、研究、策劃及評論人,近年專注於即場/行為及媒體藝術的創作及研究。作品多是就地創作,愛在文化差異及公共與親暱之間進行微軟游擊,主要作品包括:「無視//不在」(針孔攝影,2008-)、「尋找國民」系列(錄影及即場演出,2007-)、「以身相許」系列(即場演出,2007-)、「聽寫王」系列(即場及媒體裝置,2005-)及《(我)沒有罪》系列演出計劃(演出,2004-05)等。作品曾於香港、澳門、中國內地(北京、成都、西安、廣州)、台灣、日本、菲律賓、美國、玻利維亞、紐西蘭、瑞典、意大利等地展出,並為香港及亞洲多份報章、雜誌撰寫文章,曾策展「10 年回歸前後話」(香港,2007)、「i-D 兒女--公展生活」(香港,2005)及「LIVE+MAY」(香港,2003)。現兼任亞洲藝術文獻庫項目研究員,並積極參與創意及藝術教育活動。 個人網站: www.wenyau.net
魂游
跨媒介藝術家、研究、策劃及評論人,近年專注於即場/行為及媒體藝術的創作及研究。作品多是就地創作,愛在文化差異及公共與親暱之間進行微軟游擊,主要作品包括:「無視//不在」(針孔攝影,2008-)、「尋找國民」系列(錄影及即場演出,2007-)、「以身相許」系列(即場演出,2007-)、「聽寫王」系列(即場及媒體裝置,2005-)及《(我)沒有罪》系列演出計劃(演出,2004-05)等。作品曾於香港、澳門、中國內地(北京、成都、西安、廣州)、台灣、日本、菲律賓、美國、玻利維亞、紐西蘭、瑞典、意大利等地展出,並為香港及亞洲多份報章、雜誌撰寫文章,曾策展「10 年回歸前後話」(香港,2007)、「i-D 兒女--公展生活」(香港,2005)及「LIVE+MAY」(香港,2003)。現兼任亞洲藝術文獻庫項目研究員,並積極參與創意及藝術教育活動。 個人網站: www.wenyau.net
單凱悌
1988 生於台北 學歷 2010畢業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 2006畢業於嘉義高中 經歷 2009關渡美術館實習結業 2009關渡美術館駐館藝術家Seth Lower「尋找李明」計劃助理 2009 In-Between Workshop |{間}工作坊 獲獎 2010第八屆桃源美術創作獎 桃源獎 2010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卓越獎 入選 2009第23屆北藝大美術系系展複合媒體類組 第二名 聯展 2010 第八屆桃源美術創作獎,桃園縣展演中心 2010 2010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卓越獎,台北藝術大學 2009 第23屆北藝大美術系系展,台北藝術大學 2009 「I flit, I float, I fleetly flee, I fly.」李沛儒、林子絹、單凱悌三人聯展,台北藝術大學南北畫廊 2008第22屆北藝大美術系系展,台北藝術大學 2007北藝美術系二年級聯展,台北藝術大學 2006 「溝通零界點」,嘉義鐵道藝術村
單凱悌
1988 生於台北 學歷 2010畢業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 2006畢業於嘉義高中 經歷 2009關渡美術館實習結業 2009關渡美術館駐館藝術家Seth Lower「尋找李明」計劃助理 2009 In-Between Workshop |{間}工作坊 獲獎 2010第八屆桃源美術創作獎 桃源獎 2010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卓越獎 入選 2009第23屆北藝大美術系系展複合媒體類組 第二名 聯展 2010 第八屆桃源美術創作獎,桃園縣展演中心 2010 2010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卓越獎,台北藝術大學 2009 第23屆北藝大美術系系展,台北藝術大學 2009 「I flit, I float, I fleetly flee, I fly.」李沛儒、林子絹、單凱悌三人聯展,台北藝術大學南北畫廊 2008第22屆北藝大美術系系展,台北藝術大學 2007北藝美術系二年級聯展,台北藝術大學 2006 「溝通零界點」,嘉義鐵道藝術村
許雅舒
錄像藝術家、導演。過去十多年以來積極探討敘事的可能性,不斷挑戰影像和敘事之外更多呈現表述的方式,以嶄新的敘事方式受到矚目,參展香港以及世界各地不同的錄像電影節。近年作品均構成自成一格的錄像語言,呈現出作者本人對影像本身的思考。2007年,與聲音藝術家 Edwin Lo 成立 Rabbit Travelogue,展開一連串聲音與錄像之間的對話。2009年以香港藝術發展局的資助,完成了個人首部電影作品《慢性中毒》,並參展2009年釜山電影節”New Current”。現任教於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 網站:http://rabbit-travelogue.com/AliceinWonderland/index.php?/about-this-site/
許雅舒
錄像藝術家、導演。過去十多年以來積極探討敘事的可能性,不斷挑戰影像和敘事之外更多呈現表述的方式,以嶄新的敘事方式受到矚目,參展香港以及世界各地不同的錄像電影節。近年作品均構成自成一格的錄像語言,呈現出作者本人對影像本身的思考。2007年,與聲音藝術家 Edwin Lo 成立 Rabbit Travelogue,展開一連串聲音與錄像之間的對話。2009年以香港藝術發展局的資助,完成了個人首部電影作品《慢性中毒》,並參展2009年釜山電影節”New Current”。現任教於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 網站:http://rabbit-travelogue.com/AliceinWonderland/index.php?/about-this-site/
Trilingua (三語設計)
Trilingua 三語設計工作室是由兩位年輕的香港理工大學設計系畢業生所組成,主要從事圖像設計項目,專注於書藉,海報,品牌創建,電子媒體設計等範籌。有見於香港的設計業界普遍流於過份商業化,所以三語希望將其參與的設計專案變得較生活化及藝術化,並以此為設計的原動力。因此除了商業設計項目外,三語積極為本地藝術團體進行設計創作,當中包括 soundpocket 及香港演藝學院等。 網站: http://www.trilingua.hk/
Trilingua (三語設計)
Trilingua 三語設計工作室是由兩位年輕的香港理工大學設計系畢業生所組成,主要從事圖像設計項目,專注於書藉,海報,品牌創建,電子媒體設計等範籌。有見於香港的設計業界普遍流於過份商業化,所以三語希望將其參與的設計專案變得較生活化及藝術化,並以此為設計的原動力。因此除了商業設計項目外,三語積極為本地藝術團體進行設計創作,當中包括 soundpocket 及香港演藝學院等。 網站: http://www.trilingua.hk/
梁遠葦
1977.12.27 生於 西安 1999.7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平面設計學士學位 2004.7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視覺傳達碩士學位 現生活工作於北京 主要展覽: 2000 "二廠時代" 雲峰畫苑 中國北京 2003 2003威尼斯雙年展學生展"未來再生" 義大利威尼斯 2005 "壞孩子的天空" 星空間畫廊 中國北京 2006 "亞洲當代美術邀請展" 寶星白民美術館 韓國光州 2003-2006 "n12-第一回"至"n12-第四回" 中國北京
梁遠葦
1977.12.27 生於 西安 1999.7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平面設計學士學位 2004.7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視覺傳達碩士學位 現生活工作於北京 主要展覽: 2000 "二廠時代" 雲峰畫苑 中國北京 2003 2003威尼斯雙年展學生展"未來再生" 義大利威尼斯 2005 "壞孩子的天空" 星空間畫廊 中國北京 2006 "亞洲當代美術邀請展" 寶星白民美術館 韓國光州 2003-2006 "n12-第一回"至"n12-第四回" 中國北京
白小刺
本名沈曉鳴,浙江紹興人,生於1974年,現生活工作於深圳。攝影師,專欄作家,博客,悅行會發起人。 2004年出於個人愛好,以「白小刺」為名進行攝影創作,關注點為中國的城市和城市化進程,專注於城市題材與建築攝影。 展覽 2007 大聲展
2007 深圳香港城市建築雙年展
2007 I Am Now! kunstlicht畫廊開幕展
2008 平遙國際攝影節 2009 深圳香港城市\建築雙城雙年展
2009傳承-深圳 當代藝術展 出版 2007《我住在這裡》深圳人居攝影文獻集
2009 紀錄短片《公民?社區?参與?》 (與劉高鳴合作) 獎項 2005 「德國之聲」2005國際博客大賽最佳多媒體博客組
2009 荷蘭國際廣播電台(RNW)國際新聞作品大赛第二名
白小刺
本名沈曉鳴,浙江紹興人,生於1974年,現生活工作於深圳。攝影師,專欄作家,博客,悅行會發起人。 2004年出於個人愛好,以「白小刺」為名進行攝影創作,關注點為中國的城市和城市化進程,專注於城市題材與建築攝影。 展覽 2007 大聲展
2007 深圳香港城市建築雙年展
2007 I Am Now! kunstlicht畫廊開幕展
2008 平遙國際攝影節 2009 深圳香港城市\建築雙城雙年展
2009傳承-深圳 當代藝術展 出版 2007《我住在這裡》深圳人居攝影文獻集
2009 紀錄短片《公民?社區?参與?》 (與劉高鳴合作) 獎項 2005 「德國之聲」2005國際博客大賽最佳多媒體博客組
2009 荷蘭國際廣播電台(RNW)國際新聞作品大赛第二名
鄔建安
1980生於北京,祖籍上海金山。 2002畢業於北京廣播學院廣告系,獲學士學位 2005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獲碩士學位並留校任教。 現生活、工作於北京 個展 2008《九重天》,前波畫廊,北京,中國 2006《白日夢》,前波畫廊,纽约,美國 2005《尋影初記》,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陳列室,北京,中國 群展 2009共再生——第四屆福岡亞洲三年展,福岡亞洲美術馆,福岡,日本 Always—As it was,唐人畫廊,曼谷,泰國 2008《重訪“孤星”》,前波畫廊,北京,中國 《A+A’ 2008 第三回展》,多倫美術館,上海,中國 2007網:再現空間、時間與文化,前波畫廊,北京 A+A’2007——A+A第二回展,中央美術學院陳列館、四川大學美術館、重慶美術館,北京、成都、重慶 2006源於生活——首屆學院實驗藝術文獻展,中央美術學院主樓展廳,北京 新民間運動——公共生活的重建,北京優庫現代藝術空間,北京 圖畫手工,偏鋒新藝術空間,北京 2005「未來考古學」第二屆南京三年展,南京博物院,南京
鄔建安
1980生於北京,祖籍上海金山。 2002畢業於北京廣播學院廣告系,獲學士學位 2005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獲碩士學位並留校任教。 現生活、工作於北京 個展 2008《九重天》,前波畫廊,北京,中國 2006《白日夢》,前波畫廊,纽约,美國 2005《尋影初記》,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陳列室,北京,中國 群展 2009共再生——第四屆福岡亞洲三年展,福岡亞洲美術馆,福岡,日本 Always—As it was,唐人畫廊,曼谷,泰國 2008《重訪“孤星”》,前波畫廊,北京,中國 《A+A’ 2008 第三回展》,多倫美術館,上海,中國 2007網:再現空間、時間與文化,前波畫廊,北京 A+A’2007——A+A第二回展,中央美術學院陳列館、四川大學美術館、重慶美術館,北京、成都、重慶 2006源於生活——首屆學院實驗藝術文獻展,中央美術學院主樓展廳,北京 新民間運動——公共生活的重建,北京優庫現代藝術空間,北京 圖畫手工,偏鋒新藝術空間,北京 2005「未來考古學」第二屆南京三年展,南京博物院,南京
趙趙
1982出生於新疆 2003畢業於新疆藝術學院美術系 現生活在北京 個展 2009 5113,泰康空間,北京 2008 大泉溝,中國藝術文件倉庫,北京 群展 2010 斷章取義,梯空間,北京 動起來,荔空間,北京 表徵的重負,奧沙畫廊,香港 也是個地兒,C空間,北京 檔案,奧沙畫廊,香港 2009 藝術新經濟,奧沙畫廊,上海 私人空間,北領地當代藝術中心,達爾文,澳大利亞 藝術家是如何工作的,伊比利亞當代藝術中心,北京 2008 癡狂北京,PKM畫廊,北京 失眠,比翼藝術中心,上海 風景的拓撲,瑪吉畫廊,北京 斷舌,梯空間,北京
趙趙
1982出生於新疆 2003畢業於新疆藝術學院美術系 現生活在北京 個展 2009 5113,泰康空間,北京 2008 大泉溝,中國藝術文件倉庫,北京 群展 2010 斷章取義,梯空間,北京 動起來,荔空間,北京 表徵的重負,奧沙畫廊,香港 也是個地兒,C空間,北京 檔案,奧沙畫廊,香港 2009 藝術新經濟,奧沙畫廊,上海 私人空間,北領地當代藝術中心,達爾文,澳大利亞 藝術家是如何工作的,伊比利亞當代藝術中心,北京 2008 癡狂北京,PKM畫廊,北京 失眠,比翼藝術中心,上海 風景的拓撲,瑪吉畫廊,北京 斷舌,梯空間,北京
百強
1978出生於澳門 喜歡搖滾音樂,澳門金屬樂團"刃記"的主唱 畢業於澳門理工學院-藝術高等學校-綜合設計課程主修平面設計 現從事平面設計,插畫,攝影集音樂有關的工作。 個人展覽: 2010 翻牆-百強現場繪畫展(中國北京) 2010 白紙-百強個人畫展(中國澳門) 2005 「瘋!瘋!瘋!百強草稿展」個人繪畫展(中國澳門) 參與聯展: 2010 藝術芬芳會員作品展(中國澳門) 藝術北京2010,全藝社-百強現場繪畫展(中國北京) 第六屆中國(深圳)文博會,澳門創意館-百強現場繪畫創作(中國深圳) 第三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澳門創意館-百強現場繪畫創作(中國廈門) 2009 牛年牛又展(中國澳門) <大同神奇 繪聲繪影>@松山 刃記多媒體音樂會(中國澳門) 藝術無國界會員作品展(中國澳門) 藝術芬芳會員作品展(中國澳門) 2008 回歸十周年藝術聯展(中國澳門) 說風涼話-十六人澳門當代藝術展 2007 「生死界」(中國澳門) 2006 澳門新朝-澳門當代藝術作品展(中國澳門) 妮基。仲夏夜之夢(中國澳門) 2005 生於七十年代-澳門當代藝術作品展(中國澳門) 北區藝術計畫2005(中國澳門) 廢墟上的花-當代藝術作品展(中國澳門)
百強
1978出生於澳門 喜歡搖滾音樂,澳門金屬樂團"刃記"的主唱 畢業於澳門理工學院-藝術高等學校-綜合設計課程主修平面設計 現從事平面設計,插畫,攝影集音樂有關的工作。 個人展覽: 2010 翻牆-百強現場繪畫展(中國北京) 2010 白紙-百強個人畫展(中國澳門) 2005 「瘋!瘋!瘋!百強草稿展」個人繪畫展(中國澳門) 參與聯展: 2010 藝術芬芳會員作品展(中國澳門) 藝術北京2010,全藝社-百強現場繪畫展(中國北京) 第六屆中國(深圳)文博會,澳門創意館-百強現場繪畫創作(中國深圳) 第三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澳門創意館-百強現場繪畫創作(中國廈門) 2009 牛年牛又展(中國澳門) <大同神奇 繪聲繪影>@松山 刃記多媒體音樂會(中國澳門) 藝術無國界會員作品展(中國澳門) 藝術芬芳會員作品展(中國澳門) 2008 回歸十周年藝術聯展(中國澳門) 說風涼話-十六人澳門當代藝術展 2007 「生死界」(中國澳門) 2006 澳門新朝-澳門當代藝術作品展(中國澳門) 妮基。仲夏夜之夢(中國澳門) 2005 生於七十年代-澳門當代藝術作品展(中國澳門) 北區藝術計畫2005(中國澳門) 廢墟上的花-當代藝術作品展(中國澳門)
蘇約翰
1977年出生於葡萄牙里斯本。現於澳門及里斯本兩地居住及工作。 現任澳門具25年歷史的老牌建築公司OBS – Arquitectos (www.obsarquitectos.com)設計總監。
2001年取得葡萄牙里斯本理工大學(Universidade Técnica de Lisboa - FAUTL)建築學位課程。2010年獲西班牙加塔羅尼亞理工大學(Univesidade Politécnica da Catalúnia - UPC)建築和城市文化碩士學位。
個人展覽
2011 “地演 - 蘇約翰攝影及裝置藝術展”, 澳門東方基金會
2010 “神話締造者”,全藝社,北京,中國
2010 “心靈對碰的通道” (The Passage to the Mind’s Antipodes), 里斯本Paulo Amaro畫廊
2009 “失落-肖像”(Lost-portrait),里斯本Pedro Serrenho畫廊
2008 “緊急出口”,澳門三巴藝廊
“繪畫未知”(Mapping the Unknown),馬爾他Gozo Contemporary
2007 “孔: 建築裝置”展,澳門創意產業中心
2006 “旅程即興” (Impromptu pour un Voyage),香港Videotage畫廊
群體展覽(部分)
2011 Art Taipei -臺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臺灣
“歸屬感的想像空間”-澳門當代藝術作品展,里斯本東方博物館,葡萄牙
“澳門攝影展覽”, 2011年草場地攝影季 - 阿爾勒在北京,北京
“1+1:偶-兩岸四地藝術交流計畫”, 何香凝美術館 , 深圳/台灣/ 香港
SWAB - 國際藝術博覽會, 巴賽羅那,西班牙
JustMad – 國際藝術博覽會, 馬德里,西班牙
2010 “里斯本當代藝術展”, Pedro Serrenho畫廊, 里斯本,葡萄牙
全藝社秋季沙龍, 澳門東方基金會畫廊
“FUSO – 花園及天臺錄像藝術” 展,里斯本本拉度博物館(Museu Berardo)
2009 “超越媒體–國際建築及媒體節”,義大利佛羅倫斯
“歧義──第五十三屆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澳門區徵集作品”展
2008 “澳門錄像作品展”,廣州美術學院大學城美術館
“澳門藝術家作品展”, 北京澳門中心澳門駐京辦
2007 Myth of Place, 倫敦Nolias畫廊
2006 “小小夢想” 珠三角五新銳藝術家聯展(由Tobias Berger策展), Para/Site 畫廊
2005 “澳門製造”, Experimenta Design里斯本設計雙年展
第十六屆澳門藝術節 –“穿越歷史”,澳門塔石藝文館
研討會及演講
2011 《單單建築物並不夠:蘇約翰的藝術作品與理念》, “全新視野建築藝術”,香港藝術中心主辦,數碼港艾美酒店
2010 《虛構的詩論:混沌形貌》論文獲選出版,“Artech 2010 –第五屆國際數碼藝術研討會”,“展望數碼空間”,歸馬雷斯(Guimarães),葡萄牙
曾獲主要獎項及榮譽包括:
2009 澳門藝術博物館主辦之“歧義──第五十三屆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澳門區徵集作品”展優異獎,獲選代表澳門參加第五十三屆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
2008 獲香港《透視》雜誌(Perspective Magazine)建築及室內設計獎, 入選八月號之「四十驕子」(“40 under 40”)
2005 第十六屆澳門藝術節裝置類最佳作品獎
其作品見於多個公共收藏,包括澳門藝術博物館,澳門文化局,澳門旅遊局等;亦為私人機構收藏,如Galeria Paulo Amaro(里斯本),全藝社(澳門),Videotage (香港)。
蘇約翰
1977年出生於葡萄牙里斯本。現於澳門及里斯本兩地居住及工作。 現任澳門具25年歷史的老牌建築公司OBS – Arquitectos (www.obsarquitectos.com)設計總監。
2001年取得葡萄牙里斯本理工大學(Universidade Técnica de Lisboa - FAUTL)建築學位課程。2010年獲西班牙加塔羅尼亞理工大學(Univesidade Politécnica da Catalúnia - UPC)建築和城市文化碩士學位。
個人展覽
2011 “地演 - 蘇約翰攝影及裝置藝術展”, 澳門東方基金會
2010 “神話締造者”,全藝社,北京,中國
2010 “心靈對碰的通道” (The Passage to the Mind’s Antipodes), 里斯本Paulo Amaro畫廊
2009 “失落-肖像”(Lost-portrait),里斯本Pedro Serrenho畫廊
2008 “緊急出口”,澳門三巴藝廊
“繪畫未知”(Mapping the Unknown),馬爾他Gozo Contemporary
2007 “孔: 建築裝置”展,澳門創意產業中心
2006 “旅程即興” (Impromptu pour un Voyage),香港Videotage畫廊
群體展覽(部分)
2011 Art Taipei -臺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臺灣
“歸屬感的想像空間”-澳門當代藝術作品展,里斯本東方博物館,葡萄牙
“澳門攝影展覽”, 2011年草場地攝影季 - 阿爾勒在北京,北京
“1+1:偶-兩岸四地藝術交流計畫”, 何香凝美術館 , 深圳/台灣/ 香港
SWAB - 國際藝術博覽會, 巴賽羅那,西班牙
JustMad – 國際藝術博覽會, 馬德里,西班牙
2010 “里斯本當代藝術展”, Pedro Serrenho畫廊, 里斯本,葡萄牙
全藝社秋季沙龍, 澳門東方基金會畫廊
“FUSO – 花園及天臺錄像藝術” 展,里斯本本拉度博物館(Museu Berardo)
2009 “超越媒體–國際建築及媒體節”,義大利佛羅倫斯
“歧義──第五十三屆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澳門區徵集作品”展
2008 “澳門錄像作品展”,廣州美術學院大學城美術館
“澳門藝術家作品展”, 北京澳門中心澳門駐京辦
2007 Myth of Place, 倫敦Nolias畫廊
2006 “小小夢想” 珠三角五新銳藝術家聯展(由Tobias Berger策展), Para/Site 畫廊
2005 “澳門製造”, Experimenta Design里斯本設計雙年展
第十六屆澳門藝術節 –“穿越歷史”,澳門塔石藝文館
研討會及演講
2011 《單單建築物並不夠:蘇約翰的藝術作品與理念》, “全新視野建築藝術”,香港藝術中心主辦,數碼港艾美酒店
2010 《虛構的詩論:混沌形貌》論文獲選出版,“Artech 2010 –第五屆國際數碼藝術研討會”,“展望數碼空間”,歸馬雷斯(Guimarães),葡萄牙
曾獲主要獎項及榮譽包括:
2009 澳門藝術博物館主辦之“歧義──第五十三屆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澳門區徵集作品”展優異獎,獲選代表澳門參加第五十三屆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
2008 獲香港《透視》雜誌(Perspective Magazine)建築及室內設計獎, 入選八月號之「四十驕子」(“40 under 40”)
2005 第十六屆澳門藝術節裝置類最佳作品獎
其作品見於多個公共收藏,包括澳門藝術博物館,澳門文化局,澳門旅遊局等;亦為私人機構收藏,如Galeria Paulo Amaro(里斯本),全藝社(澳門),Videotage (香港)。
相關專文
馮博一 1.這篇策展札記的題目有些奇怪,好像是有關數學的文章。最近,我在閱讀徐賁著的《文化批評往何處去——八十年代末後的中國文化討論》一書,他在「後記」中提到,俄國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Fyodor Mikhailovich Dostoevsky)在他的《地下室手記》裏,用「2+2=4」來象徵那種缺乏思想,令人窒息,徹底遭外力控制的日常世界,而用「2+2=5」來表達獨立創造的喜悅和對抗權威的願望(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1年1月第一版,第335頁)。由此,我欣慰於找到了與我的文題相關的依據。其實,我只是想借助於這樣的數學符號表述「1+1——兩岸四地藝術交流計畫」展覽的過程與結果,抑或也是將藝術交流的展覽比附於一種數學趣味的形容。因爲,數學的方式最簡潔、明確和純粹。 2.「1+1——兩岸四地藝術交流計畫」緣起於何香凝美術館近年的常規展覽項目。作爲何館的藝術總監,我一直在考慮如何將社會公共藝術空間的學術活動與地域性文化之間建立具有針對性的關係。由於何香凝美術館地處深圳,而深圳又是大陸改革開放後擴張的新興移民城市,地理位置近鄰港澳臺地區。港澳臺地區的歷史與現實處境,以及與大陸的張力關係,構成了兩岸四地所具有的特殊性、複雜性、豐富性的關聯。因此,加強地區之間的藝術交流既是何館應盡的義務與責任,也是其學術定位的一種選擇;同時,也是區別於其他美術館而具有自身發展機制特徵的具體體現。 3.以往或當下流行的藝術交流性展事,基本上是在一個較爲虛飾的主題框架內,並置展示不同國度、不同地區藝術家的貌似與主題有關的作品,似乎起到了某種交流的作用。我以爲這種策展模式只是呈現了交流的表象,缺乏深度地溝通,難以發現不同文化圈在藝術上的共性與差異,甚至難以達到相互的啓發性影響。爲此,我們試圖通過一種展覽——從策劃到實施落實的具體過程——實驗的方式,顯示我們認爲的深入性或真正意義上的交流與溝通。因爲在我看來,不同地域,乃至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溝通,具有三種基本形態:交流順暢、愉快,相互妥協地尷尬,企圖交流而又難以交流。但往往我們理想或欣喜或宣傳於第一種,而忽略於第二、三種。其實,在現實之中,它們才是常態的表徵。徐冰藝術的主題線索之一,如他的《轉化》、《新英文書法》等作品,就是表現東西方文化交流尷尬狀態的一種藝術上的提示。這次交流性展覽具有我們策展人提出的規定性。在策展理念和方式裏,我們事先預設了一個遊戲規則,即由兩岸四地的五位策展人邀請所屬地的年輕藝術家參展,並於半年前將藝術家聚集於何香凝美術館,在自願的前提下進行不同地區的「1+1」配對。開句玩笑的話就叫「拉郎配」,然後開始他\她們之間的初步結識,並就如何共同合作完成一件專爲這次展覽創作的作品,進行協商而能「漸入佳境」。同時,我們還邀請了大陸、香港的平面設計師,他們也以參展藝術家身份忝列其中。他們合作設計完成的有關展覽平面設計,將作爲參展作品一併呈現。四地策展人之間爲共同展覽項目的工作內容及過程,亦應合予策展的這一理念,以使所有與這一項目有關的我們和他們的交流,共同構成了一個完整的展覽項目整體。在此期間,我們與他們在有一個共同中華文化與母語文化傳統的語境之下進行對話,之間的歷史、現實、未來,參展個人的背景、記憶、經驗、態度、品性、修養或許都在交流的過程、結果與不同的工作方式中自動顯現,從而也就不同程度地折射出之間的共性、差異的文化烙印,以及面臨諸多交流問題的異質同構。這是我們策劃這次展覽的初衷、目的,更是一種帶有烏托邦式的理想與期許。 4.這裏還涉及到我對策展理念和方式的幾個問題的思考與判斷。一是我一直認爲藝術家及創作的作品只是當代藝術的一個主要層面,策展和展覽本身也是藝術生態鏈條中不可或缺的節點,還包括批評家、美術館、畫廊、藝術市場、媒體等等各個環節。上世紀90年代,美術史家、策展人巫鴻先生撰寫的《作品與展場:巫鴻論中國當代藝術》(嶺南美術出版社,2005年7月第一版)一書中,從當代藝術策展和展覽本身的角度入手,探討其在當代藝術中的價值及作用,使我獲益匪淺。二是藝術家與策展人、批評家之間是平等互利的關系,只是社會行當和工作內容有所不同而已,不存在高、低或爲誰服務之分的問題。但現實卻存在著某種偏離,好像藝術家永遠都是主角。爲此,這次展覽我是有意強調策展人的功能、作用與規定性。如果藝術家認同這種策展方式,那就參與到這樣的遊戲規則裏,否則可以拒絕或不屑一顧這一策展理念與方式。這也是一種相互的選擇和博弈的交流。三是大陸近些年各種展覽相對頻繁,特別是藝術市場操作的泡沫化現象,導致了當代藝術創作的急功近利的趨向。許多藝術家在藝術上批判、揭露、質疑、反諷的物質欲望、消費主義的流行等等社會現實的危機,恰恰是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所追逐與無盡享受的樂趣。如果說早在上世紀80、90年代大陸前衛藝術具有批判性與探索性的立場與態度,那麽近些年更多地表現爲與官方與商業的隨波逐流。帶著前衛藝術家的身份面具,豔羨的卻是社會主流文化的時尚化與明星化。說句難聽的話就是「掛羊頭賣狗肉」。而許多大型當代藝術展覽其實就是一個秀場和PARTY,背後都有銀行、企業家、畫廊、拍賣行和一些美術館等構成的利益集團在操控與炒作。一些所謂的藝術精英,包括策展人、批評家在內,都打著學術的幌子,實際是與社會主流文化的意識形態同流合污。這種人文的終極關懷與現實生存策略的背離或悖論,以及沈醉於「現世的狂歡」現象可謂甚囂塵上。因此,在當代藝術展覽策劃庸俗化的當下,我以爲策劃具有實驗性、深入性、純粹性的小規模藝術展覽更具有現實文化針對性,也更迫在眉睫。 5.爲確保使交流的充分,我們於去年10月召集參展藝術家相聚於何香凝美術館考察場地、與策展人溝通和自我介紹創作思路和以往代表性作品,以便於認同、咨詢策展理念及展覽細節。其中關鍵部分在於在我們策展人的協調下,四地藝術家之間的了解、相識和尋找合作的對象。在第一個回合過程中,給我突出的印象和感覺是:相對而言,港澳台的藝術家表現的比較內斂、謙和、規矩,不事張揚;大陸藝術家比較高調、自我,有種指點江山的革命之氣。這種差異性與不同的教育背景和文化環境有著直接的關系。因爲大陸從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現代文化的顯流一直是一種文化激進主義,「爲人生而藝術」的呐喊伴隨著其中的發展。1949年共産黨當政後,這種左翼的激進態度被官方異化爲一種帶有政治權利的意識形態,但仍然影響或隔代延續著這種革命性立場。而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前衛藝術正是以此爲標榜的,挑戰傳統,顛覆秩序,批判現實如火如荼,並不斷受到國外後冷戰思維人士的支持與撫慰。當然也正因爲如此而造成這一「江湖」機會主義現象的普遍存在,也是被輿論不斷詬病的原因之一。在「1+1配對」中,有一個有趣的情境:港澳台藝術家之間很快達成了默契,尋找到「心儀」的合作夥伴;而大陸藝術家就顯得有些懈怠或不甚積極,也許他們不在意這次展覽的機會或其他原因。策展人盡量協調卻無功而返,從而造成兩位大陸藝術家梁遠葦(北京)與白小刺(深圳)的「近親」配對。這與我們預計的不同地域的搭檔「倫理」有所偏移。兩岸四地間潛隱的角力令我不禁有些無奈和尷尬。 6.儘管我預料到了這次交流的三種形態和結果,但內心還是期冀著他們彼此合作的順遂愉快,更希望看到他們在原有創作的基礎上有所超越,既有著與以往創作的根基和延承,又通過探討,互有裨益與啓發而錦上添花。在我了解到的「1+1」各個組合創作的合作作品的情況和方案後,我個人覺得劉俐蘊與黃卓軒的交流合作比較理想,也是大家的共識。「介乎」與「之間」不僅意味著地理的「間隔」,也是文化環境與個人境遇的「隔膜」;「懸空的人偶,由輕的外表,沈重的內在構成。」(見劉俐蘊、黃卓軒文字交流記錄)象徵著文化、政治的負累與沈重,而來自深圳、香港、台北三地的沙子和在三地公共空間的巡展,不間斷地細細流沙隱喻出歷史與現實的流光碎影。這件作品反映出他\她們對交流概念的藝術轉化,認真投入的工作態度和較高的技術性含量,可以說爲這一項目呈現了一個成功個案的視覺樣本。合作不成功的案例當屬大陸的趙趙(北京)與單凱悌(台灣)了。在去年10月份的「相親會」上,他們互爲青睞,凱悌還從台北赴京在趙趙工作室進行面對面的溝通。展覽中展示的錄像是他們開始合作時,趙趙陪同凱悌遊覽北京故宮的影像。後來也許是「道不同不相爲謀」吧,合作終止。因此他\她們沒能合作完成一件作品,不得不分室而展。凱悌繼續著她個人的創作,趙趙提供的攝影作品或許也是他某種心緒的真實寫照。看來,「企圖交流而又難於交流」的讖語,不幸而言中了!合作差強人意的「1+1」是梁遠葦與白小刺。其實他\她們各自的作品各有優長與特點,只是爲「合作而做」的牽強附會,就有些不倫不類了。最讓我「丟面子」的是大陸設計師劉治治——他也是以參展藝術家的身份與香港「三語設計」組合的「1+1」方式。但在臨近展覽平面設計之際,他臨陣脫逃,單方面放棄合作關係,造成展覽在設計上措手不及的被動。我至今不知道原委,似乎是爭強好勝的浮躁心態所致。我汗顔與糾結的無言以對,也愧疚于主辦機構和諸位兄弟姊妹。當然,我上述的個人判斷,抑或揣測,並不意味其他合作就不好,我只是提示出幾個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個案,以說明合作産生的多種不同結果的樣態。正如我再引申和具體化於我的奇怪文題是「1+1=2,或≈2,或≠2,或<2,或>2的N次不確定方程式」的數學符號所示一般。 7.現在來看,交流的過程與結果到底如何並不重要,積極的介入和在這一過程中的藝術的體驗才是關鍵。這種種不同選擇的結果,其實是植根于兩岸四地的多種不同的文化教育、社會風尚,乃至個人的趣味、品格等等諸多因素。因此呈現在展廳中作品、實施過程的文字記錄、影像的瞬間,是參與這個項目所有者對四地交流性的多種不同形態的表述方式。是耶?非耶?或許因人而異,複雜而已,但絕不是簡單的二元對立。因爲,歷史與現實與個人的處境與身份等等,往往比我們想像、預測和梳理的更爲混雜、微妙。事實上,同一文脈下的人與人之間尚且難以溝通,更遑論不同文化環境的社會化的人與人之間了。也許這就是深入交流或真正意義上的交流狀態吧,也可是說理想的「烏托邦」在現實中的「異托邦」呈現。 8.在起草這篇札記的過程中,我某天偶然看到一篇對今年冬季達沃斯論壇的報道(《新京報》2011年1月27日),指出該論壇致力于研究和探討當今世界經濟的現狀和前景,促進國際經濟技術的合作與交流,有人提出並預測各國經濟之間的合作會産生「1+1=11」的樂觀結果。我敏感於這樣的數字排列,但我解讀的「1+1」還是各自的「1」與「1」。
相關專文
馮博一 1.這篇策展札記的題目有些奇怪,好像是有關數學的文章。最近,我在閱讀徐賁著的《文化批評往何處去——八十年代末後的中國文化討論》一書,他在「後記」中提到,俄國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Fyodor Mikhailovich Dostoevsky)在他的《地下室手記》裏,用「2+2=4」來象徵那種缺乏思想,令人窒息,徹底遭外力控制的日常世界,而用「2+2=5」來表達獨立創造的喜悅和對抗權威的願望(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1年1月第一版,第335頁)。由此,我欣慰於找到了與我的文題相關的依據。其實,我只是想借助於這樣的數學符號表述「1+1——兩岸四地藝術交流計畫」展覽的過程與結果,抑或也是將藝術交流的展覽比附於一種數學趣味的形容。因爲,數學的方式最簡潔、明確和純粹。 2.「1+1——兩岸四地藝術交流計畫」緣起於何香凝美術館近年的常規展覽項目。作爲何館的藝術總監,我一直在考慮如何將社會公共藝術空間的學術活動與地域性文化之間建立具有針對性的關係。由於何香凝美術館地處深圳,而深圳又是大陸改革開放後擴張的新興移民城市,地理位置近鄰港澳臺地區。港澳臺地區的歷史與現實處境,以及與大陸的張力關係,構成了兩岸四地所具有的特殊性、複雜性、豐富性的關聯。因此,加強地區之間的藝術交流既是何館應盡的義務與責任,也是其學術定位的一種選擇;同時,也是區別於其他美術館而具有自身發展機制特徵的具體體現。 3.以往或當下流行的藝術交流性展事,基本上是在一個較爲虛飾的主題框架內,並置展示不同國度、不同地區藝術家的貌似與主題有關的作品,似乎起到了某種交流的作用。我以爲這種策展模式只是呈現了交流的表象,缺乏深度地溝通,難以發現不同文化圈在藝術上的共性與差異,甚至難以達到相互的啓發性影響。爲此,我們試圖通過一種展覽——從策劃到實施落實的具體過程——實驗的方式,顯示我們認爲的深入性或真正意義上的交流與溝通。因爲在我看來,不同地域,乃至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溝通,具有三種基本形態:交流順暢、愉快,相互妥協地尷尬,企圖交流而又難以交流。但往往我們理想或欣喜或宣傳於第一種,而忽略於第二、三種。其實,在現實之中,它們才是常態的表徵。徐冰藝術的主題線索之一,如他的《轉化》、《新英文書法》等作品,就是表現東西方文化交流尷尬狀態的一種藝術上的提示。這次交流性展覽具有我們策展人提出的規定性。在策展理念和方式裏,我們事先預設了一個遊戲規則,即由兩岸四地的五位策展人邀請所屬地的年輕藝術家參展,並於半年前將藝術家聚集於何香凝美術館,在自願的前提下進行不同地區的「1+1」配對。開句玩笑的話就叫「拉郎配」,然後開始他\她們之間的初步結識,並就如何共同合作完成一件專爲這次展覽創作的作品,進行協商而能「漸入佳境」。同時,我們還邀請了大陸、香港的平面設計師,他們也以參展藝術家身份忝列其中。他們合作設計完成的有關展覽平面設計,將作爲參展作品一併呈現。四地策展人之間爲共同展覽項目的工作內容及過程,亦應合予策展的這一理念,以使所有與這一項目有關的我們和他們的交流,共同構成了一個完整的展覽項目整體。在此期間,我們與他們在有一個共同中華文化與母語文化傳統的語境之下進行對話,之間的歷史、現實、未來,參展個人的背景、記憶、經驗、態度、品性、修養或許都在交流的過程、結果與不同的工作方式中自動顯現,從而也就不同程度地折射出之間的共性、差異的文化烙印,以及面臨諸多交流問題的異質同構。這是我們策劃這次展覽的初衷、目的,更是一種帶有烏托邦式的理想與期許。 4.這裏還涉及到我對策展理念和方式的幾個問題的思考與判斷。一是我一直認爲藝術家及創作的作品只是當代藝術的一個主要層面,策展和展覽本身也是藝術生態鏈條中不可或缺的節點,還包括批評家、美術館、畫廊、藝術市場、媒體等等各個環節。上世紀90年代,美術史家、策展人巫鴻先生撰寫的《作品與展場:巫鴻論中國當代藝術》(嶺南美術出版社,2005年7月第一版)一書中,從當代藝術策展和展覽本身的角度入手,探討其在當代藝術中的價值及作用,使我獲益匪淺。二是藝術家與策展人、批評家之間是平等互利的關系,只是社會行當和工作內容有所不同而已,不存在高、低或爲誰服務之分的問題。但現實卻存在著某種偏離,好像藝術家永遠都是主角。爲此,這次展覽我是有意強調策展人的功能、作用與規定性。如果藝術家認同這種策展方式,那就參與到這樣的遊戲規則裏,否則可以拒絕或不屑一顧這一策展理念與方式。這也是一種相互的選擇和博弈的交流。三是大陸近些年各種展覽相對頻繁,特別是藝術市場操作的泡沫化現象,導致了當代藝術創作的急功近利的趨向。許多藝術家在藝術上批判、揭露、質疑、反諷的物質欲望、消費主義的流行等等社會現實的危機,恰恰是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所追逐與無盡享受的樂趣。如果說早在上世紀80、90年代大陸前衛藝術具有批判性與探索性的立場與態度,那麽近些年更多地表現爲與官方與商業的隨波逐流。帶著前衛藝術家的身份面具,豔羨的卻是社會主流文化的時尚化與明星化。說句難聽的話就是「掛羊頭賣狗肉」。而許多大型當代藝術展覽其實就是一個秀場和PARTY,背後都有銀行、企業家、畫廊、拍賣行和一些美術館等構成的利益集團在操控與炒作。一些所謂的藝術精英,包括策展人、批評家在內,都打著學術的幌子,實際是與社會主流文化的意識形態同流合污。這種人文的終極關懷與現實生存策略的背離或悖論,以及沈醉於「現世的狂歡」現象可謂甚囂塵上。因此,在當代藝術展覽策劃庸俗化的當下,我以爲策劃具有實驗性、深入性、純粹性的小規模藝術展覽更具有現實文化針對性,也更迫在眉睫。 5.爲確保使交流的充分,我們於去年10月召集參展藝術家相聚於何香凝美術館考察場地、與策展人溝通和自我介紹創作思路和以往代表性作品,以便於認同、咨詢策展理念及展覽細節。其中關鍵部分在於在我們策展人的協調下,四地藝術家之間的了解、相識和尋找合作的對象。在第一個回合過程中,給我突出的印象和感覺是:相對而言,港澳台的藝術家表現的比較內斂、謙和、規矩,不事張揚;大陸藝術家比較高調、自我,有種指點江山的革命之氣。這種差異性與不同的教育背景和文化環境有著直接的關系。因爲大陸從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現代文化的顯流一直是一種文化激進主義,「爲人生而藝術」的呐喊伴隨著其中的發展。1949年共産黨當政後,這種左翼的激進態度被官方異化爲一種帶有政治權利的意識形態,但仍然影響或隔代延續著這種革命性立場。而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前衛藝術正是以此爲標榜的,挑戰傳統,顛覆秩序,批判現實如火如荼,並不斷受到國外後冷戰思維人士的支持與撫慰。當然也正因爲如此而造成這一「江湖」機會主義現象的普遍存在,也是被輿論不斷詬病的原因之一。在「1+1配對」中,有一個有趣的情境:港澳台藝術家之間很快達成了默契,尋找到「心儀」的合作夥伴;而大陸藝術家就顯得有些懈怠或不甚積極,也許他們不在意這次展覽的機會或其他原因。策展人盡量協調卻無功而返,從而造成兩位大陸藝術家梁遠葦(北京)與白小刺(深圳)的「近親」配對。這與我們預計的不同地域的搭檔「倫理」有所偏移。兩岸四地間潛隱的角力令我不禁有些無奈和尷尬。 6.儘管我預料到了這次交流的三種形態和結果,但內心還是期冀著他們彼此合作的順遂愉快,更希望看到他們在原有創作的基礎上有所超越,既有著與以往創作的根基和延承,又通過探討,互有裨益與啓發而錦上添花。在我了解到的「1+1」各個組合創作的合作作品的情況和方案後,我個人覺得劉俐蘊與黃卓軒的交流合作比較理想,也是大家的共識。「介乎」與「之間」不僅意味著地理的「間隔」,也是文化環境與個人境遇的「隔膜」;「懸空的人偶,由輕的外表,沈重的內在構成。」(見劉俐蘊、黃卓軒文字交流記錄)象徵著文化、政治的負累與沈重,而來自深圳、香港、台北三地的沙子和在三地公共空間的巡展,不間斷地細細流沙隱喻出歷史與現實的流光碎影。這件作品反映出他\她們對交流概念的藝術轉化,認真投入的工作態度和較高的技術性含量,可以說爲這一項目呈現了一個成功個案的視覺樣本。合作不成功的案例當屬大陸的趙趙(北京)與單凱悌(台灣)了。在去年10月份的「相親會」上,他們互爲青睞,凱悌還從台北赴京在趙趙工作室進行面對面的溝通。展覽中展示的錄像是他們開始合作時,趙趙陪同凱悌遊覽北京故宮的影像。後來也許是「道不同不相爲謀」吧,合作終止。因此他\她們沒能合作完成一件作品,不得不分室而展。凱悌繼續著她個人的創作,趙趙提供的攝影作品或許也是他某種心緒的真實寫照。看來,「企圖交流而又難於交流」的讖語,不幸而言中了!合作差強人意的「1+1」是梁遠葦與白小刺。其實他\她們各自的作品各有優長與特點,只是爲「合作而做」的牽強附會,就有些不倫不類了。最讓我「丟面子」的是大陸設計師劉治治——他也是以參展藝術家的身份與香港「三語設計」組合的「1+1」方式。但在臨近展覽平面設計之際,他臨陣脫逃,單方面放棄合作關係,造成展覽在設計上措手不及的被動。我至今不知道原委,似乎是爭強好勝的浮躁心態所致。我汗顔與糾結的無言以對,也愧疚于主辦機構和諸位兄弟姊妹。當然,我上述的個人判斷,抑或揣測,並不意味其他合作就不好,我只是提示出幾個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個案,以說明合作産生的多種不同結果的樣態。正如我再引申和具體化於我的奇怪文題是「1+1=2,或≈2,或≠2,或<2,或>2的N次不確定方程式」的數學符號所示一般。 7.現在來看,交流的過程與結果到底如何並不重要,積極的介入和在這一過程中的藝術的體驗才是關鍵。這種種不同選擇的結果,其實是植根于兩岸四地的多種不同的文化教育、社會風尚,乃至個人的趣味、品格等等諸多因素。因此呈現在展廳中作品、實施過程的文字記錄、影像的瞬間,是參與這個項目所有者對四地交流性的多種不同形態的表述方式。是耶?非耶?或許因人而異,複雜而已,但絕不是簡單的二元對立。因爲,歷史與現實與個人的處境與身份等等,往往比我們想像、預測和梳理的更爲混雜、微妙。事實上,同一文脈下的人與人之間尚且難以溝通,更遑論不同文化環境的社會化的人與人之間了。也許這就是深入交流或真正意義上的交流狀態吧,也可是說理想的「烏托邦」在現實中的「異托邦」呈現。 8.在起草這篇札記的過程中,我某天偶然看到一篇對今年冬季達沃斯論壇的報道(《新京報》2011年1月27日),指出該論壇致力于研究和探討當今世界經濟的現狀和前景,促進國際經濟技術的合作與交流,有人提出並預測各國經濟之間的合作會産生「1+1=11」的樂觀結果。我敏感於這樣的數字排列,但我解讀的「1+1」還是各自的「1」與「1」。
相關專文
王曉松 柏林牆和通天塔,是和「交流」有關的兩座歷史建築物。通天塔表達了人在溝通之下無限欲望的擴展,而柏林牆則生硬粗暴地將彼此相連的生活切為兩半。雖然建築物早已坍塌,但是關於交流和界限的討論卻不會中止。在所有涉及到「兩岸四地」的場合,這個話題往往首當其衝。 以「交流」為主線的「兩岸四地藝術交流計畫」,三屆以來所針對的問題越來越具體,採用的方式越來越直接,隨之而來的是實施的困難和結果的不可預知性的不斷加大,也帶出更多的不曾被獨處的「我們」或「他們」意識到的問題。比如說,在參與本屆活動的藝術家組合許雅舒(香港)和姚仲涵(臺灣)的交流中,就認為「兩岸四地」的概念本身就具有政治意識。或許,我們從一開始就很敏感的這些與藝術無關並有意避開的敏感議題,也是這個展覽最為特殊的構成要件,因為它已經通過抽象的歷史和具體的生活完成了從概念到認知的變異,可是卻很少有人追問敏感和不敏感之間角色轉換的緣由,而只是大眾化、娛樂化時代媒體效應的盲從者。在全球化口號下的盲從好像是一個普遍的現象,藝術創作上的雷同也沾染了這個氣息,北京的藝術摹仿紐約,而廣東、福建的「地方藝術」跟風北京,最終形成一個惡性的邏輯怪圈。兩岸四地的現實變遷,讓我們這些每每在當代藝術中追問所在何處的人,有機會設想從「交流」發展出一個回避這種邏輯侵害的藝術方式,哪怕是僅僅是對交流形式的抽象理解。 與其他展覽不同,從「蝴蝶效應」到「1+1」的工作重點越來越偏離作品,更在乎形成作品形態之前的各種東西,參與者通過他者的觀察來觀看自己,而在這種觀察下才會有敏感、才會有身份等問題出現,而自我身份的認定總是和他者的觀看有關,它不僅不是一成不變的東西,也絕不是表面上看來簡單的意識形態的問題。就像吃大蒜和喝咖啡的群體對立一樣,是潛藏在人內心深處庸俗的自我膨脹、無意義的優越感等最廉價的意識。它也是很多人在非正常情況下最容易、最早表現或爆發出來的東西。在「1+1」項目逐步展開的過程中,我們看到很多意料之外的與真誠無關的事,大多屬於這個部份。在個體的人與人之間,其實政治的界限是最容易一跨而過的。 我曾在方案立項討論時提出一個設想,每組藝術家合作一件作品,之後再各自創作一件作品,三件作品並列,在觀看作品創作上就有上下兩個層次。後來的發展證明,除非藝術家能夠有劉俐蘊(大陸)和黃卓軒(香港)的合作狀態,能夠把雙方的不同通過一種聯動的機制串聯起來,形成一條回環往復的路徑,否則完全是一種虛幻的理論空想。 酒肉關係和思想交鋒在交流中互相依存,時常會引起混淆。在俞伯牙和鍾子期的知音故事中,藝術回歸到了它作為交流方式的起點;而在「1+1」的項目中,事先口口聲聲多麼認同這個概念,事後又堅決要求「獨立自主」者都是當代藝術片面誇大個人獨立或膨脹的犧牲品。北方人常說「矯情」,對「藝術」的「矯情」常常會在日常的基礎上誇大在藝術活動中的界限和障礙。在蘇約翰(澳門)和何明桂(臺灣)的合作中,他們避開了一對一的碰撞,而是巧妙地找到了一個轉化的驛站,通過講述對空間的感覺和故事,把彼此的交叉理解作為藝術創作的基點。如果說視差轉換理論的應用是對外在者來說的,那麼,這種方式則是促成了一種內在能量的轉換和增強。但是,如果在以相互克制為連接關係的鄔建安(大陸)和百強(澳門)的合作中,「駱駝」下面的「阿拉丁神燈」老不現身怎麼辦?能量聚集起來了卻無法轉換,就會出現另外一個突然被懸置的尷尬。猝不及防或出「妖蛾子」的事,貫穿整個項目的始終,交流平臺搭建起來了,而來唱戲的人就是走了一個過場。以至到開幕前的兩周,還有項目開始後不斷消失的藝術家才想起製作作品的事,「自由藝術」其實並不能掩蓋這種對待事物的庸俗感。稍微仔細讀一下項目中的交流文獻,還會發現,「矯情」與特定的地域、身份、年齡、性別等自然屬性無關。從「蝴蝶效應」開始,我就對參展的跨界藝術家——如設計師、攝影愛好者——心存敬畏,他們總是另外一種不按套路出牌。 基於通過細節呈現交流生態真實性的原則,在畫冊編輯的時候,我把大量的篇幅用於文獻整理和編排,甚至不願意修改藝術家Email中的錯別字,這種怪異要求讓英文翻譯和設計師苦惱不已。把作品等同與藝術全部的藝術家和觀眾未免會大呼上當,但它使人瞭解到更多藝術生產背後的故事,而面對多數人開放的是藝術中經過包裝的部分。可惜,並不是所有的部份都能記錄下來,也並不是所有的東西都能夠保留和呈現。一部分是技術條件限制,一部分是「有關」原因,另一部份則是潛藏在意識深處無法言說的東西。但是,僅從這些保留下來的不完整的文獻記錄中,還是看到一些無法掩飾的部份時時顯露出來。作為局內的局外人,我把這些工作作為應對「創造成果」壓力和抵抗焦慮的方式。而對於更多的「局外人」,則可以在隨意觀看、發問和批判他人交往的同時回望自己,察看自己心中的柏林牆和通天塔。畢竟,藝術活動只是「交流」概念的一個小側面。
相關專文
王曉松 柏林牆和通天塔,是和「交流」有關的兩座歷史建築物。通天塔表達了人在溝通之下無限欲望的擴展,而柏林牆則生硬粗暴地將彼此相連的生活切為兩半。雖然建築物早已坍塌,但是關於交流和界限的討論卻不會中止。在所有涉及到「兩岸四地」的場合,這個話題往往首當其衝。 以「交流」為主線的「兩岸四地藝術交流計畫」,三屆以來所針對的問題越來越具體,採用的方式越來越直接,隨之而來的是實施的困難和結果的不可預知性的不斷加大,也帶出更多的不曾被獨處的「我們」或「他們」意識到的問題。比如說,在參與本屆活動的藝術家組合許雅舒(香港)和姚仲涵(臺灣)的交流中,就認為「兩岸四地」的概念本身就具有政治意識。或許,我們從一開始就很敏感的這些與藝術無關並有意避開的敏感議題,也是這個展覽最為特殊的構成要件,因為它已經通過抽象的歷史和具體的生活完成了從概念到認知的變異,可是卻很少有人追問敏感和不敏感之間角色轉換的緣由,而只是大眾化、娛樂化時代媒體效應的盲從者。在全球化口號下的盲從好像是一個普遍的現象,藝術創作上的雷同也沾染了這個氣息,北京的藝術摹仿紐約,而廣東、福建的「地方藝術」跟風北京,最終形成一個惡性的邏輯怪圈。兩岸四地的現實變遷,讓我們這些每每在當代藝術中追問所在何處的人,有機會設想從「交流」發展出一個回避這種邏輯侵害的藝術方式,哪怕是僅僅是對交流形式的抽象理解。 與其他展覽不同,從「蝴蝶效應」到「1+1」的工作重點越來越偏離作品,更在乎形成作品形態之前的各種東西,參與者通過他者的觀察來觀看自己,而在這種觀察下才會有敏感、才會有身份等問題出現,而自我身份的認定總是和他者的觀看有關,它不僅不是一成不變的東西,也絕不是表面上看來簡單的意識形態的問題。就像吃大蒜和喝咖啡的群體對立一樣,是潛藏在人內心深處庸俗的自我膨脹、無意義的優越感等最廉價的意識。它也是很多人在非正常情況下最容易、最早表現或爆發出來的東西。在「1+1」項目逐步展開的過程中,我們看到很多意料之外的與真誠無關的事,大多屬於這個部份。在個體的人與人之間,其實政治的界限是最容易一跨而過的。 我曾在方案立項討論時提出一個設想,每組藝術家合作一件作品,之後再各自創作一件作品,三件作品並列,在觀看作品創作上就有上下兩個層次。後來的發展證明,除非藝術家能夠有劉俐蘊(大陸)和黃卓軒(香港)的合作狀態,能夠把雙方的不同通過一種聯動的機制串聯起來,形成一條回環往復的路徑,否則完全是一種虛幻的理論空想。 酒肉關係和思想交鋒在交流中互相依存,時常會引起混淆。在俞伯牙和鍾子期的知音故事中,藝術回歸到了它作為交流方式的起點;而在「1+1」的項目中,事先口口聲聲多麼認同這個概念,事後又堅決要求「獨立自主」者都是當代藝術片面誇大個人獨立或膨脹的犧牲品。北方人常說「矯情」,對「藝術」的「矯情」常常會在日常的基礎上誇大在藝術活動中的界限和障礙。在蘇約翰(澳門)和何明桂(臺灣)的合作中,他們避開了一對一的碰撞,而是巧妙地找到了一個轉化的驛站,通過講述對空間的感覺和故事,把彼此的交叉理解作為藝術創作的基點。如果說視差轉換理論的應用是對外在者來說的,那麼,這種方式則是促成了一種內在能量的轉換和增強。但是,如果在以相互克制為連接關係的鄔建安(大陸)和百強(澳門)的合作中,「駱駝」下面的「阿拉丁神燈」老不現身怎麼辦?能量聚集起來了卻無法轉換,就會出現另外一個突然被懸置的尷尬。猝不及防或出「妖蛾子」的事,貫穿整個項目的始終,交流平臺搭建起來了,而來唱戲的人就是走了一個過場。以至到開幕前的兩周,還有項目開始後不斷消失的藝術家才想起製作作品的事,「自由藝術」其實並不能掩蓋這種對待事物的庸俗感。稍微仔細讀一下項目中的交流文獻,還會發現,「矯情」與特定的地域、身份、年齡、性別等自然屬性無關。從「蝴蝶效應」開始,我就對參展的跨界藝術家——如設計師、攝影愛好者——心存敬畏,他們總是另外一種不按套路出牌。 基於通過細節呈現交流生態真實性的原則,在畫冊編輯的時候,我把大量的篇幅用於文獻整理和編排,甚至不願意修改藝術家Email中的錯別字,這種怪異要求讓英文翻譯和設計師苦惱不已。把作品等同與藝術全部的藝術家和觀眾未免會大呼上當,但它使人瞭解到更多藝術生產背後的故事,而面對多數人開放的是藝術中經過包裝的部分。可惜,並不是所有的部份都能記錄下來,也並不是所有的東西都能夠保留和呈現。一部分是技術條件限制,一部分是「有關」原因,另一部份則是潛藏在意識深處無法言說的東西。但是,僅從這些保留下來的不完整的文獻記錄中,還是看到一些無法掩飾的部份時時顯露出來。作為局內的局外人,我把這些工作作為應對「創造成果」壓力和抵抗焦慮的方式。而對於更多的「局外人」,則可以在隨意觀看、發問和批判他人交往的同時回望自己,察看自己心中的柏林牆和通天塔。畢竟,藝術活動只是「交流」概念的一個小側面。
相關專文
梁展峰、王德瑜 王德瑜:依你的觀察,合作創作模式在香港是新鮮的嗎? 梁展峰:視覺藝術家也許多為獨立創作人。不過隨著跨媒介創作和課題為本的創作成為主流,有些藝術家,特別是從事聲音藝術(soundart)、設計和媒體藝術的,都會跟其他藝術家合作。如果我將「合作創作」改寫成「Cross-over」,或許可以讓大家想像到當中的活力。不過關鍵是「合作」的程度。在很多媒體藝術作品中,可能是某藝術家在支援某藝術家,多於名為「合作」,但是我覺得當中創意的合作和交流,其實很隱約,很不知不覺。參考媒體藝術和公共藝術的發展,我相信合作創作,或者以團體方式創作是一個必然發展。 王德瑜:年輕創作者以團體方式闖蕩當代藝術界在臺灣經常可見到,這是一種策略,尤其對於許多以新媒體為創作媒材的藝術家而言。有別於畫會或藝術空間的操作模式,他們的組成更靈活而多功能,可能比較接近某種幫派組織或者專業工作室,彼此幫襯打響名號以獲得更多資源與表現舞台,包括技術與創作理念的互相支援與刺激,創作空間與資源的共同分享等,尤其在生存空間與經濟現實面上都很殘酷無情的資本主義都市裡,藝術家必需隨時轉換身分以求生存是常態,我覺得這可能是此次臺灣與大陸參展藝術家不同的地方之一,我們覺得個體其實沒那麼大,然而卻有更多可能性。依你觀察,香港的情況又是如何? 梁展峰:我倒覺得在活躍於千禧後的香港年輕藝術家們都會互相幫助。他們因應資源和工作效益,會偶一為之的組織起來,不過多數時間都傾向各自闖蕩。比方集中於火炭工業區的活躍藝術家們,他們會一年一次聚集起來籌辦「伙炭藝術家工作室開放日」,但沒有一個實質的團體為整個藝術家社群謀求發展和資源。相反在1990年代,一些香港藝術家銳意拓展民辦的展覽空間,於是分別成立藝術團體來營運自己的藝術空間。於是「藝術空間」既代表展出當代藝術的地方,同時成為當代藝術家社群的代名詞。至今依然活躍的藝術空間有1A空間、Para/Site藝術空間、藝術公社和錄影太奇,它們更推動了香港藝壇的策展文化。這點讓我想到策展的課題。我感覺團體方式的策展文化在西方的雙年展好像明顯地流行,大陸和香港都不太流行,你看到的臺灣情況如何?在這次的交流上,你認為我們這策展團的角色是怎樣? 王德瑜:我首先想到的是臺北雙年展倍受爭議卻也行之有年的雙策展人制。合作策展對我們來說不陌生,不過實際上總是有人主導,或者有時以諮詢委員團的方式共同參與策劃,就看展覽的規模以及彼此擁有多少資源,不管怎樣,對於還不在世界藝術舞台中心的臺灣而言,合作(包括策展與展覽)總是能夠使更多的資源藉由一個展覽平台得到交流並且延伸。此外,跨領域與學門的普遍也是原因之一。合作有時是策略,有時是現實考量,操作策展機制甚至成為展覽本身,例如去年的臺北雙年展。 臺灣的情況經常是策展人擁有較多對內、對外的連結與資源,大部份時候是策展人挑選藝術家,而關渡美術館自從2008年起的關渡雙年展則採取反向操作,由藝術家主動邀請官方、民間或獨立策展人、藝評人等參與展覽,藝術家本位應該算是關美館的特色之一吧。 至於此次的交流計畫,我覺得馮老師還是比較像傳統定義上的策展人,主導了大部分的展覽主軸與方向,我實際參與到的業務多半是行政協調與協助,除此之外,作為一個觀察者與溝通橋樑應該是這次主要的任務吧。 梁展峰:作為這次交流中一個觀察者,我覺得香港+臺灣的組合因為有互相認識的朋友,於是很快就談得投入,不過合作的作品就是「和而不同」地結合各方特質。依你的觀察,香港+臺灣的組合、澳門+臺灣的組合和大陸+臺灣的組合有甚麼不同的火花? 王德瑜:我覺得「朋友」似乎是關鍵字,交流需要先交朋友,朋友的形成需要情感為基礎,然後會因此而延伸出許多可能性,包括行動與思想上。「場域(field)」也是關鍵字之一,尤其在一個包含「兩岸四地」的主題企劃中,地點(site)相對重要,但如今多半延伸到「雲端」,也改變了場域的結構關係與定義。 對於有相似政經歷史背景地域中成長的人而言,熟悉往往意外凸顯了差異,這在志建與魂游的合作中可以看見,他們的作品透過一個手造相機的針孔視野,凝視時間流過的空曠紀念廣場,猛看雖然都與政治相關的地點,然而細想1997年後香港人逐漸模糊的自我定位與1949年後臺灣人不曾停止的追問身分認同,如今這兩個廣場唯一的共同點只有——都是觀光景點,也無人探究歷史真像為何。 仲涵與許雅舒起初讓我看到一種熟悉的跨領域合作模式,在技術與思想上交流,合力以專業完成一個精彩演出,原以為是純粹以聲音、影像美學為出發點的共同創作,但閱讀過兩人包括e-mail、msn對話以及創作概念後,你會訝異於兩人思考出發點之不同,並且這不同乃是來自於兩人出生、居住區域以及政治經濟現況。 阿桂與蘇約翰自從深圳初會面以來,兩人在合作過程中既不身處臺灣也不在澳門,他們以文字為彼此描述著記憶中的場景,鉅細靡遺的空間細節對照兩人最後轉譯為實景的作品,令人感到既真實又虛幻。一組共同完成於「雲端」的作品,在衛星定位裡,找不到真實存在的地點,只看得到移動中的網路位址。 這次唯一與大陸藝術家合作的單凱悌結果以合作失敗收場,趙趙與凱悌真的有爆出火花,不過是擦槍走火的那種,我也只能學政治人物的說法:「深感遺憾…」,一言以蔽之。但也因為這樣更加凸顯了交流的動態意義,「這是場冒險,我們對結果持開放的態度」,(偷曲館長的臺詞用…)。 梁展峰:在這以「合作創作」為藝術冒險中,我希望那些意外和失敗都包含驚喜。這應該是藝術實驗的可貴。 後記:仲涵因為此次交流而參與了由Rita朋友策畫的活動於三月底在香港有演出,阿桂終於如願有機會與建築師合作,而凱悌意外交了一個朋友的朋友,並成為此次交流計畫片段的見證人。
相關專文
梁展峰、王德瑜 王德瑜:依你的觀察,合作創作模式在香港是新鮮的嗎? 梁展峰:視覺藝術家也許多為獨立創作人。不過隨著跨媒介創作和課題為本的創作成為主流,有些藝術家,特別是從事聲音藝術(soundart)、設計和媒體藝術的,都會跟其他藝術家合作。如果我將「合作創作」改寫成「Cross-over」,或許可以讓大家想像到當中的活力。不過關鍵是「合作」的程度。在很多媒體藝術作品中,可能是某藝術家在支援某藝術家,多於名為「合作」,但是我覺得當中創意的合作和交流,其實很隱約,很不知不覺。參考媒體藝術和公共藝術的發展,我相信合作創作,或者以團體方式創作是一個必然發展。 王德瑜:年輕創作者以團體方式闖蕩當代藝術界在臺灣經常可見到,這是一種策略,尤其對於許多以新媒體為創作媒材的藝術家而言。有別於畫會或藝術空間的操作模式,他們的組成更靈活而多功能,可能比較接近某種幫派組織或者專業工作室,彼此幫襯打響名號以獲得更多資源與表現舞台,包括技術與創作理念的互相支援與刺激,創作空間與資源的共同分享等,尤其在生存空間與經濟現實面上都很殘酷無情的資本主義都市裡,藝術家必需隨時轉換身分以求生存是常態,我覺得這可能是此次臺灣與大陸參展藝術家不同的地方之一,我們覺得個體其實沒那麼大,然而卻有更多可能性。依你觀察,香港的情況又是如何? 梁展峰:我倒覺得在活躍於千禧後的香港年輕藝術家們都會互相幫助。他們因應資源和工作效益,會偶一為之的組織起來,不過多數時間都傾向各自闖蕩。比方集中於火炭工業區的活躍藝術家們,他們會一年一次聚集起來籌辦「伙炭藝術家工作室開放日」,但沒有一個實質的團體為整個藝術家社群謀求發展和資源。相反在1990年代,一些香港藝術家銳意拓展民辦的展覽空間,於是分別成立藝術團體來營運自己的藝術空間。於是「藝術空間」既代表展出當代藝術的地方,同時成為當代藝術家社群的代名詞。至今依然活躍的藝術空間有1A空間、Para/Site藝術空間、藝術公社和錄影太奇,它們更推動了香港藝壇的策展文化。這點讓我想到策展的課題。我感覺團體方式的策展文化在西方的雙年展好像明顯地流行,大陸和香港都不太流行,你看到的臺灣情況如何?在這次的交流上,你認為我們這策展團的角色是怎樣? 王德瑜:我首先想到的是臺北雙年展倍受爭議卻也行之有年的雙策展人制。合作策展對我們來說不陌生,不過實際上總是有人主導,或者有時以諮詢委員團的方式共同參與策劃,就看展覽的規模以及彼此擁有多少資源,不管怎樣,對於還不在世界藝術舞台中心的臺灣而言,合作(包括策展與展覽)總是能夠使更多的資源藉由一個展覽平台得到交流並且延伸。此外,跨領域與學門的普遍也是原因之一。合作有時是策略,有時是現實考量,操作策展機制甚至成為展覽本身,例如去年的臺北雙年展。 臺灣的情況經常是策展人擁有較多對內、對外的連結與資源,大部份時候是策展人挑選藝術家,而關渡美術館自從2008年起的關渡雙年展則採取反向操作,由藝術家主動邀請官方、民間或獨立策展人、藝評人等參與展覽,藝術家本位應該算是關美館的特色之一吧。 至於此次的交流計畫,我覺得馮老師還是比較像傳統定義上的策展人,主導了大部分的展覽主軸與方向,我實際參與到的業務多半是行政協調與協助,除此之外,作為一個觀察者與溝通橋樑應該是這次主要的任務吧。 梁展峰:作為這次交流中一個觀察者,我覺得香港+臺灣的組合因為有互相認識的朋友,於是很快就談得投入,不過合作的作品就是「和而不同」地結合各方特質。依你的觀察,香港+臺灣的組合、澳門+臺灣的組合和大陸+臺灣的組合有甚麼不同的火花? 王德瑜:我覺得「朋友」似乎是關鍵字,交流需要先交朋友,朋友的形成需要情感為基礎,然後會因此而延伸出許多可能性,包括行動與思想上。「場域(field)」也是關鍵字之一,尤其在一個包含「兩岸四地」的主題企劃中,地點(site)相對重要,但如今多半延伸到「雲端」,也改變了場域的結構關係與定義。 對於有相似政經歷史背景地域中成長的人而言,熟悉往往意外凸顯了差異,這在志建與魂游的合作中可以看見,他們的作品透過一個手造相機的針孔視野,凝視時間流過的空曠紀念廣場,猛看雖然都與政治相關的地點,然而細想1997年後香港人逐漸模糊的自我定位與1949年後臺灣人不曾停止的追問身分認同,如今這兩個廣場唯一的共同點只有——都是觀光景點,也無人探究歷史真像為何。 仲涵與許雅舒起初讓我看到一種熟悉的跨領域合作模式,在技術與思想上交流,合力以專業完成一個精彩演出,原以為是純粹以聲音、影像美學為出發點的共同創作,但閱讀過兩人包括e-mail、msn對話以及創作概念後,你會訝異於兩人思考出發點之不同,並且這不同乃是來自於兩人出生、居住區域以及政治經濟現況。 阿桂與蘇約翰自從深圳初會面以來,兩人在合作過程中既不身處臺灣也不在澳門,他們以文字為彼此描述著記憶中的場景,鉅細靡遺的空間細節對照兩人最後轉譯為實景的作品,令人感到既真實又虛幻。一組共同完成於「雲端」的作品,在衛星定位裡,找不到真實存在的地點,只看得到移動中的網路位址。 這次唯一與大陸藝術家合作的單凱悌結果以合作失敗收場,趙趙與凱悌真的有爆出火花,不過是擦槍走火的那種,我也只能學政治人物的說法:「深感遺憾…」,一言以蔽之。但也因為這樣更加凸顯了交流的動態意義,「這是場冒險,我們對結果持開放的態度」,(偷曲館長的臺詞用…)。 梁展峰:在這以「合作創作」為藝術冒險中,我希望那些意外和失敗都包含驚喜。這應該是藝術實驗的可貴。 後記:仲涵因為此次交流而參與了由Rita朋友策畫的活動於三月底在香港有演出,阿桂終於如願有機會與建築師合作,而凱悌意外交了一個朋友的朋友,並成為此次交流計畫片段的見證人。
作品
回上頁
分享到
繁中
/
EN
繁中
/
EN
導覽服務
關於美術館
最新消息
美術館簡介
美術館紀事
館長介紹
參觀與交通資訊
空間與設備
展覽
當期展覽
歷年展覽
活動
當期活動
歷年活動
導覽服務
志工服務
實習計畫
駐館計畫資料庫
當期駐館藝術家
歷屆駐館藝術家
駐館合作單位
駐館計畫報名
歷年駐館成果紀錄
典藏
出版
關渡美術館之友
登入
申辦帳號
帳號
*
密碼
*
驗證碼
*
更換
登入
記住我的帳號
忘記密碼
親愛的訪客 您好:
填完資料後即可享有會員服務,
我們誠摯的歡迎您。
開始申請
回到首頁
忘記密碼
請輸入您的登入帳號與電子信箱,我們會把密碼E-mail給您,取得密碼後再重新登入即可。
若您也不記得帳號,麻煩請至「
聯絡我們
」填寫基本資料,客服人員確認後,將會用E-mail通知您的帳號及密碼,謝謝您!
登入帳號
*
電子信箱
*
驗證碼
*
更換
確認送出
回上頁
關閉
導覽服務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