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至主要內容區塊
:::
facebook連結(另開視窗)
instagram連結(另開視窗)
youtube連結(另開視窗)
繁中
/
EN
搜尋
會員
網站導覽
選單
繁中
/
EN
搜尋
會員
導覽服務
關於美術館
最新消息
美術館簡介
美術館紀事
館長介紹
參觀與交通資訊
空間與設備
展覽
當期展覽
歷年展覽
活動
當期活動
歷年活動
導覽服務
志工服務
實習計畫
駐館計畫資料庫
當期駐館藝術家
歷屆駐館藝術家
駐館合作單位
駐館計畫報名
歷年駐館成果紀錄
典藏
出版
關渡美術館之友
登入
申辦帳號
帳號
(必填)
密碼
(必填)
驗證碼
(必填)
更換
語音播放
登入
記住我的帳號
忘記密碼
親愛的訪客 您好:
填完資料後即可享有會員服務,
我們誠摯的歡迎您。
開始申請
回到首頁
忘記密碼
請輸入您的登入帳號與電子信箱,我們會把密碼E-mail給您,取得密碼後再重新登入即可。
若您也不記得帳號,麻煩請至「
聯絡我們
」填寫基本資料,客服人員確認後,將會用E-mail通知您的帳號及密碼,謝謝您!
登入帳號
(必填)
電子信箱
(必填)
驗證碼
(必填)
更換
語音播放
確認送出
回上頁
關閉
:::
望向彼方:亞洲新娘之歌 - 侯淑姿個展
2009.07.29~2009.09.20
09:00 - 17:00
侯淑姿個展:望向彼方—亞洲新娘之歌(三) Lulu Shur-tzy Hou Solo Exhibition -- Look toward the other side-Song of Asian Foreign Brides in Taiwan III 展期: 2009-07-29 ~ 2009-09-20
地點: 週二至週日上午10:00-下午5:00 侯淑姿個展:望向彼方—亞洲新娘之歌(三) Lulu Shur-tzy Hou Solo Exhibition Look toward the other side-Song of Asian Foreign Brides in Taiwan III 展期:2009.7.29(三)~2009.9.20(日) 地點: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關渡美術館 開幕茶會:Reception 2009.7.29(三) Wed. 5:00pm 系列作品創作自述 越界/流移/認同/望向彼方:亞洲新娘之歌 楔子 2004年我因工作南下高雄,走進美濃、屏東、高樹、長治等地鄉間時,觸目可及的「越南新娘」的斗大招牌、無處不在的越南小吃店,農田裡常見戴著斗笠幫忙農事、操著濃濃的外國口音的外籍女子,“外籍新娘”的存在便成為隱藏心中極欲探究的課題。然而如同打開了潘多拉的盒子,這個課題探問著人存在的終極價值,使我有不可承受之輕的喟嘆。她們無奈哀怨的眼神深深地鐫刻在我的腦海中,當我追問欲多,那喟嘆聲彷彿愈漫長不止。 亞洲新娘之歌系列作品探索台越婚姻關係的圖像 〈越界與流移─亞洲新娘之歌(I)〉的作品在2005年8月至10月間經由屏東外籍配偶中心及美濃南洋姐妹會的協助,訪問了十位來自越南、柬埔寨、泰國、印尼的亞洲新娘,影像與訪談試圖呈現她們移民台灣、嫁為台灣婦的心聲。這些飄洋過海,離鄉背景遠嫁台灣的亞洲新娘與號稱“新台灣之子”的外籍新娘的子女究竟面對的是什麼樣的處境?相對於她們來台灣前所抱持的無限憧憬,往往心酸、無奈、焦慮代替了對美好生活的期待,她們甚至發出對次等待遇的抗議與悲鳴。作品中特意以訪談的文字如實呈現她們的經歷,聽她們娓娓道來。並置的照片所呈現的是她們真實世界的存在與內心的告白。 〈越界與認同─亞洲新娘之歌(II)〉(2008)延續2005年的主題,探訪當初受訪的十位外籍配偶的現況,探討這些外籍配偶及其子女隨著時間的推移,對台灣文化的認同及與母國的連結狀態,以及台灣社會對她們的存在的觀感與看法。個人在與她們的對話間,認知到飄洋過海遠嫁台灣的這件事對她們的生命所帶來的改變與衝擊,在跨越地理的邊界的同時,她們也在不同文化的交疊處流移。外籍配偶由東南亞嫁至台灣,經歷了一個身份重構的過程,異國的婚姻、不對等的經濟關係往往造成與母國及家鄉的隔離與斷裂,然而,她們卻奮力積極融入台灣,譜出了一首首動人的生命之歌。 大量東南亞外籍配偶的移入,形成了台灣新一代的多種族色彩,然而外籍配偶的母國文化卻在父權體制與台灣文化優越論的基調下,隱晦而蒼白;2009年的〈望向彼方─亞洲新娘之歌(III)〉緣於亞洲文化協會的獎助,得以在2008年的夏天探視了過去三年所曾訪問的外配姊妹們的原生家庭,造訪了越南的胡志明市及南部的茶榮省、薄寮省、永隆省,西部的西寧省的七位外配姊妹的父母與家人,這次的越南行成為構築2009年“望向彼方─亞洲新娘之歌III”的作品的主軸。 外籍新娘與「他者」的標籤 對“外籍新娘”這個議題的探討,源於身為女性主義者對弱勢女性的存在的關切,為還原受訪者的主體發聲的位置,文字呈現的是第一人稱的敘述,希望藉此能引導觀者進入她們的獨白,試圖跳脫社會對外籍新娘定型標籤化的「他者」的觀點,也提出在個人反省與外籍配偶對話所引發的思考。身為一個創作者,每一次的創作都是對自身處境的反省,在訪談中我對自己瞭解東南亞歷史文化的不足感到愧疚,也對部份受訪者的台灣經驗的直言批評與指控感到抱歉,更對部份南洋姐妹在台灣的悲慘遭遇一掬同情之淚,此系列作品仍有未盡週延之處,但有感於社會大眾普遍以標籤化的方式相待,她們的聲音隱微不明而處於社會底層的無助與弱勢,她們的存在與生命的價值尊嚴仍有待重視。 原鄉的探訪 在尚未造訪越南之前,心中充滿種種疑問:越南果真是窮山惡水不養人嗎?而台灣對這些外籍配偶而言,可真是新天新地的好所在嗎?相對於台灣大量的對外籍新娘的負面報導,越南媒體又是如何看待「台灣新郎」呢?由1995年至2008年的十三個年頭,台越婚姻關係又經歷怎麼樣的變化呢?2005年6月20日商業周刊在第917期內容宣稱,有三千名「湄公河畔的台灣囝仔」流落異鄉,引起社會大眾的關切,2005年5月台灣伊甸基金會積極在越南成立了華語幼兒園,而今那些台越兒的下落又是如何呢?在2008年8月的短短三週的越南行期間,除了造訪外配姐妹的父母外,亦透過與學術機構、駐外單位、教會組織的聯繫,一一拼湊台越婚姻關係的圖像,並試圖呈現台越婚姻關係中文化、階級的差異、困境與希望。(文/侯淑姿) 論壇【侯淑姿個展:望向彼方─亞洲新娘之歌(三)】 主題:由“望向彼方─亞洲新娘之歌(三)”的作品探討其中台越婚姻關係圖像的意義 時間:2009年8月8日(六)2:00-4:00PM 地點: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關渡美術館 主持人:黃孫權(破報總編輯╱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專任助理教授) 與談人:侯淑姿(藝術家╱高雄大學傳統工藝與創意設計學系講師) 邱琡雯(南華大學亞太研究所副教授) 李俊賢(藝術家╱高苑科技大學建築系副教授) 黃建宏(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專任助理教授) 本論壇為免費活動,座位有限,請至台新基金會網站 www.taishinart.org.tw 報名 洽詢電話:台新基金會02-3707-6955,關渡美術館 02-28961000 轉2451 影展【我們的藝想世界—新移民系列】 《系列Ⅰ》 影片名稱:幸福的地圖(林文龍、王瓊文/60mins) 我的強娜威(蔡崇隆/60mins) 娘惹滋味(溫知儀/90mins) 放映日期:8/22(六)、8/23(日)、9/5(六)、9/6(日) 放映地點: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關渡美術館 播映場次:早場 10:00AM-1:30PM 午場 1:30-5:00PM 《系列Ⅱ》 影片名稱:再見越南‧再見台灣(張政緯/35mins)【第31屆金穗獎最佳紀錄片】 河內、雲林、胡志明(鍾溪榕、張淑慎/44mins) 【第31屆金穗獎入圍影片】 放映日期:9/12(六) 放映地點: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關渡美術館 播映場次:早場 10:00AM-11:20AM 午場 2:00-3:20PM 新移民系列影展於展覽期間播放,免費入場,歡迎踴躍參加! 洽詢電話:關渡美術館 02-28961000 轉2451 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自2007年起,和東南亞或台灣藝術家合作發展出「我們的藝想世界」新移民家庭藝術計畫,並以『透過藝術啟發靈感』(Inspiring through Art)辦理藝術育療系列工作坊,增進新移民家庭親子間的互動,也讓新移民家庭在台的家人透過藝術活動有機會認識新移民母親的母國文化。
侯淑姿個展:望向彼方—亞洲新娘之歌(三) Lulu Shur-tzy Hou Solo Exhibition -- Look toward the other side-Song of Asian Foreign Brides in Taiwan III 展期: 2009-07-29 ~ 2009-09-20
地點: 週二至週日上午10:00-下午5:00 侯淑姿個展:望向彼方—亞洲新娘之歌(三) Lulu Shur-tzy Hou Solo Exhibition Look toward the other side-Song of Asian Foreign Brides in Taiwan III 展期:2009.7.29(三)~2009.9.20(日) 地點: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關渡美術館 開幕茶會:Reception 2009.7.29(三) Wed. 5:00pm 系列作品創作自述 越界/流移/認同/望向彼方:亞洲新娘之歌 楔子 2004年我因工作南下高雄,走進美濃、屏東、高樹、長治等地鄉間時,觸目可及的「越南新娘」的斗大招牌、無處不在的越南小吃店,農田裡常見戴著斗笠幫忙農事、操著濃濃的外國口音的外籍女子,“外籍新娘”的存在便成為隱藏心中極欲探究的課題。然而如同打開了潘多拉的盒子,這個課題探問著人存在的終極價值,使我有不可承受之輕的喟嘆。她們無奈哀怨的眼神深深地鐫刻在我的腦海中,當我追問欲多,那喟嘆聲彷彿愈漫長不止。 亞洲新娘之歌系列作品探索台越婚姻關係的圖像 〈越界與流移─亞洲新娘之歌(I)〉的作品在2005年8月至10月間經由屏東外籍配偶中心及美濃南洋姐妹會的協助,訪問了十位來自越南、柬埔寨、泰國、印尼的亞洲新娘,影像與訪談試圖呈現她們移民台灣、嫁為台灣婦的心聲。這些飄洋過海,離鄉背景遠嫁台灣的亞洲新娘與號稱“新台灣之子”的外籍新娘的子女究竟面對的是什麼樣的處境?相對於她們來台灣前所抱持的無限憧憬,往往心酸、無奈、焦慮代替了對美好生活的期待,她們甚至發出對次等待遇的抗議與悲鳴。作品中特意以訪談的文字如實呈現她們的經歷,聽她們娓娓道來。並置的照片所呈現的是她們真實世界的存在與內心的告白。 〈越界與認同─亞洲新娘之歌(II)〉(2008)延續2005年的主題,探訪當初受訪的十位外籍配偶的現況,探討這些外籍配偶及其子女隨著時間的推移,對台灣文化的認同及與母國的連結狀態,以及台灣社會對她們的存在的觀感與看法。個人在與她們的對話間,認知到飄洋過海遠嫁台灣的這件事對她們的生命所帶來的改變與衝擊,在跨越地理的邊界的同時,她們也在不同文化的交疊處流移。外籍配偶由東南亞嫁至台灣,經歷了一個身份重構的過程,異國的婚姻、不對等的經濟關係往往造成與母國及家鄉的隔離與斷裂,然而,她們卻奮力積極融入台灣,譜出了一首首動人的生命之歌。 大量東南亞外籍配偶的移入,形成了台灣新一代的多種族色彩,然而外籍配偶的母國文化卻在父權體制與台灣文化優越論的基調下,隱晦而蒼白;2009年的〈望向彼方─亞洲新娘之歌(III)〉緣於亞洲文化協會的獎助,得以在2008年的夏天探視了過去三年所曾訪問的外配姊妹們的原生家庭,造訪了越南的胡志明市及南部的茶榮省、薄寮省、永隆省,西部的西寧省的七位外配姊妹的父母與家人,這次的越南行成為構築2009年“望向彼方─亞洲新娘之歌III”的作品的主軸。 外籍新娘與「他者」的標籤 對“外籍新娘”這個議題的探討,源於身為女性主義者對弱勢女性的存在的關切,為還原受訪者的主體發聲的位置,文字呈現的是第一人稱的敘述,希望藉此能引導觀者進入她們的獨白,試圖跳脫社會對外籍新娘定型標籤化的「他者」的觀點,也提出在個人反省與外籍配偶對話所引發的思考。身為一個創作者,每一次的創作都是對自身處境的反省,在訪談中我對自己瞭解東南亞歷史文化的不足感到愧疚,也對部份受訪者的台灣經驗的直言批評與指控感到抱歉,更對部份南洋姐妹在台灣的悲慘遭遇一掬同情之淚,此系列作品仍有未盡週延之處,但有感於社會大眾普遍以標籤化的方式相待,她們的聲音隱微不明而處於社會底層的無助與弱勢,她們的存在與生命的價值尊嚴仍有待重視。 原鄉的探訪 在尚未造訪越南之前,心中充滿種種疑問:越南果真是窮山惡水不養人嗎?而台灣對這些外籍配偶而言,可真是新天新地的好所在嗎?相對於台灣大量的對外籍新娘的負面報導,越南媒體又是如何看待「台灣新郎」呢?由1995年至2008年的十三個年頭,台越婚姻關係又經歷怎麼樣的變化呢?2005年6月20日商業周刊在第917期內容宣稱,有三千名「湄公河畔的台灣囝仔」流落異鄉,引起社會大眾的關切,2005年5月台灣伊甸基金會積極在越南成立了華語幼兒園,而今那些台越兒的下落又是如何呢?在2008年8月的短短三週的越南行期間,除了造訪外配姐妹的父母外,亦透過與學術機構、駐外單位、教會組織的聯繫,一一拼湊台越婚姻關係的圖像,並試圖呈現台越婚姻關係中文化、階級的差異、困境與希望。(文/侯淑姿) 論壇【侯淑姿個展:望向彼方─亞洲新娘之歌(三)】 主題:由“望向彼方─亞洲新娘之歌(三)”的作品探討其中台越婚姻關係圖像的意義 時間:2009年8月8日(六)2:00-4:00PM 地點: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關渡美術館 主持人:黃孫權(破報總編輯╱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專任助理教授) 與談人:侯淑姿(藝術家╱高雄大學傳統工藝與創意設計學系講師) 邱琡雯(南華大學亞太研究所副教授) 李俊賢(藝術家╱高苑科技大學建築系副教授) 黃建宏(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專任助理教授) 本論壇為免費活動,座位有限,請至台新基金會網站 www.taishinart.org.tw 報名 洽詢電話:台新基金會02-3707-6955,關渡美術館 02-28961000 轉2451 影展【我們的藝想世界—新移民系列】 《系列Ⅰ》 影片名稱:幸福的地圖(林文龍、王瓊文/60mins) 我的強娜威(蔡崇隆/60mins) 娘惹滋味(溫知儀/90mins) 放映日期:8/22(六)、8/23(日)、9/5(六)、9/6(日) 放映地點: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關渡美術館 播映場次:早場 10:00AM-1:30PM 午場 1:30-5:00PM 《系列Ⅱ》 影片名稱:再見越南‧再見台灣(張政緯/35mins)【第31屆金穗獎最佳紀錄片】 河內、雲林、胡志明(鍾溪榕、張淑慎/44mins) 【第31屆金穗獎入圍影片】 放映日期:9/12(六) 放映地點: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關渡美術館 播映場次:早場 10:00AM-11:20AM 午場 2:00-3:20PM 新移民系列影展於展覽期間播放,免費入場,歡迎踴躍參加! 洽詢電話:關渡美術館 02-28961000 轉2451 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自2007年起,和東南亞或台灣藝術家合作發展出「我們的藝想世界」新移民家庭藝術計畫,並以『透過藝術啟發靈感』(Inspiring through Art)辦理藝術育療系列工作坊,增進新移民家庭親子間的互動,也讓新移民家庭在台的家人透過藝術活動有機會認識新移民母親的母國文化。
侯淑姿
台大哲學系畢業,美國Rochester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影像藝術碩士,作 品曾於台灣、日本、香港、中國大陸、美國、英國、義大利、維也納展出。侯淑姿是知名 的中生代影像藝術家,作品探討自我、性別認同、身份認同、第三世界的女性勞工等議 題,深具社會批判性。此次的展覽將以亞洲新娘為題,深入探索這些新移民的處境,正視 其自我意識與身份認同。 侯淑姿的代表作品有1996年的《窺》系列作品,探究男性觀看女性身體的視覺感觸,以八 組自拍、自導、自演的攝影作品從事藝術的社會批判,是對父權式的觀看的批評,也是發 掘自我內在與社會的對抗關係的身體經驗。《青春編織曲》(1997)是對台北市的衛星城市 新莊市的產業婦女所做的生命史之視覺創作,過去曾經是台灣主力產業的紡織業,創造了 女性的就業機會,卻也埋葬了青春的希望。試圖凝聚呈現台灣經濟奇蹟背後新莊等地紡織 女工的身影,反思第一世界跨國貿易如何剝削第三世界的女性勞工,凸顯亞洲女性紡織工 在全球經濟連鎖鍊下的勞動生命。 《猜猜你是誰》(1998) 是以古都台南地區的族群為議題,透過口述訪談掌握台灣多元族 群的生命價值,用影像切入在地的歷史脈動,並討論身份認同在政權更迭下的一種多重弔 詭與內在衝突的現象。2000年發表於橫濱美術館的影像作品《Japan-Eye-Love-You》,旨 在批評與嘲諷日本情色文化泛濫,亦是針對情色與欲望在兩性關係中的另一個面向的觀 察。《快樂是什麼》(2002)為設置在台北市一所國中之內的公共藝術作品,透過與建成國 中師生的藝術教學、深度對話,勾勒一個都市學校的快樂形貌,透過影像、語言、出版品與互 動性,創造了一個貫常學習之外的自在情境。 數年來,侯淑姿所秉持的女性主義者的創作方向,漸漸地擴大為對階級、族群、社區等台 灣社會政治議題的省思,此次關渡美術館的創作發表亦延續了她一貫的社會性關照。
侯淑姿
台大哲學系畢業,美國Rochester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影像藝術碩士,作 品曾於台灣、日本、香港、中國大陸、美國、英國、義大利、維也納展出。侯淑姿是知名 的中生代影像藝術家,作品探討自我、性別認同、身份認同、第三世界的女性勞工等議 題,深具社會批判性。此次的展覽將以亞洲新娘為題,深入探索這些新移民的處境,正視 其自我意識與身份認同。 侯淑姿的代表作品有1996年的《窺》系列作品,探究男性觀看女性身體的視覺感觸,以八 組自拍、自導、自演的攝影作品從事藝術的社會批判,是對父權式的觀看的批評,也是發 掘自我內在與社會的對抗關係的身體經驗。《青春編織曲》(1997)是對台北市的衛星城市 新莊市的產業婦女所做的生命史之視覺創作,過去曾經是台灣主力產業的紡織業,創造了 女性的就業機會,卻也埋葬了青春的希望。試圖凝聚呈現台灣經濟奇蹟背後新莊等地紡織 女工的身影,反思第一世界跨國貿易如何剝削第三世界的女性勞工,凸顯亞洲女性紡織工 在全球經濟連鎖鍊下的勞動生命。 《猜猜你是誰》(1998) 是以古都台南地區的族群為議題,透過口述訪談掌握台灣多元族 群的生命價值,用影像切入在地的歷史脈動,並討論身份認同在政權更迭下的一種多重弔 詭與內在衝突的現象。2000年發表於橫濱美術館的影像作品《Japan-Eye-Love-You》,旨 在批評與嘲諷日本情色文化泛濫,亦是針對情色與欲望在兩性關係中的另一個面向的觀 察。《快樂是什麼》(2002)為設置在台北市一所國中之內的公共藝術作品,透過與建成國 中師生的藝術教學、深度對話,勾勒一個都市學校的快樂形貌,透過影像、語言、出版品與互 動性,創造了一個貫常學習之外的自在情境。 數年來,侯淑姿所秉持的女性主義者的創作方向,漸漸地擴大為對階級、族群、社區等台 灣社會政治議題的省思,此次關渡美術館的創作發表亦延續了她一貫的社會性關照。
作品
回上頁
分享到
分享到Facebook(另開視窗)
分享到LINE(另開視窗)
分享到Twitter(另開視窗)
導覽服務
聯絡我們
回頂端
關鍵字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