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至主要內容區塊
:::
facebook連結(另開視窗)
instagram連結(另開視窗)
youtube連結(另開視窗)
繁中
/
EN
搜尋
會員
網站導覽
選單
繁中
/
EN
搜尋
會員
導覽服務
關於美術館
最新消息
美術館簡介
美術館紀事
館長介紹
參觀與交通資訊
空間與設備
展覽
當期展覽
歷年展覽
活動
當期活動
歷年活動
導覽服務
志工服務
實習計畫
駐館計畫資料庫
當期駐館藝術家
歷屆駐館藝術家
駐館合作單位
駐館計畫報名
歷年駐館成果紀錄
典藏
出版
關渡美術館之友
登入
申辦帳號
帳號
(必填)
密碼
(必填)
驗證碼
(必填)
更換
語音播放
登入
記住我的帳號
忘記密碼
親愛的訪客 您好:
填完資料後即可享有會員服務,
我們誠摯的歡迎您。
開始申請
回到首頁
忘記密碼
請輸入您的登入帳號與電子信箱,我們會把密碼E-mail給您,取得密碼後再重新登入即可。
若您也不記得帳號,麻煩請至「
聯絡我們
」填寫基本資料,客服人員確認後,將會用E-mail通知您的帳號及密碼,謝謝您!
登入帳號
(必填)
電子信箱
(必填)
驗證碼
(必填)
更換
語音播放
確認送出
回上頁
關閉
:::
2013新媒體卓越獎
2013.03.08~2013.04.28
09:00 - 17:00
在數位化的世界裡,藝術家除了做為創作者,也同時是個沉默而銳利的觀察者。當媒體不斷革新,人們別無選擇地投身數位生活,藝術家在這個時空之下,既是一個生產者、演出者, 也是一個旁觀者,是一個曖昧的局外人。 身處這個資訊太多太快的媒體世界,如何不迷失自我意識,藝術家透過創作試圖找尋自我的定位,重新看見媒體的距離,甚至,讓批判成為可能。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為配合教育部教學卓越計畫,為提昇新媒體藝術學系學生藝術涵養、研究與創作能力,並鼓勵學生開放性與創造力的競賽展,特舉辦「2013新媒體卓越獎」,經過評選審核,最後選出4位得獎者分別為:莊志維 溫馨 張博傑 黃仲瑜 本次新媒體藝術卓越獎得獎作品各自展現了截然不同的面貌,藉由創作展現,發展成為臺北藝術大學視覺藝術創作的成果標竿與選樣。創作者所探討的問題已不再只是自身的身體經驗或是討論到疲乏的議題,他們用更細膩的角度感受自己與社會的互動,結合對生命的種種省思作品。 本學系歷年來在教學成果、計畫研究與人才培育方面,皆已累積相當豐碩的成果,學生作品多次榮獲臺北美術獎、臺北數位藝術獎、KT科技藝術獎、金馬獎…等國內重要大獎,更獲邀參加威尼斯雙年展、德國文件大展、新加坡雙年展、漢城國際媒體藝術雙年展等國際展演。為鼓勵在校學生儘早晉身專業藝術創作領域,本系與關渡美術館合作舉辦「新媒體藝術卓越獎」,積極的培育具國際視野與數位藝術創作能力之菁英,藉由競賽與專業展覽,將本系最優秀學生及作品介紹給大家,我們衷心的邀請您前來關渡美術館,與我們一起親近當代藝術,並給予年輕藝術家們最大的支持與鼓勵。
在數位化的世界裡,藝術家除了做為創作者,也同時是個沉默而銳利的觀察者。當媒體不斷革新,人們別無選擇地投身數位生活,藝術家在這個時空之下,既是一個生產者、演出者, 也是一個旁觀者,是一個曖昧的局外人。 身處這個資訊太多太快的媒體世界,如何不迷失自我意識,藝術家透過創作試圖找尋自我的定位,重新看見媒體的距離,甚至,讓批判成為可能。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為配合教育部教學卓越計畫,為提昇新媒體藝術學系學生藝術涵養、研究與創作能力,並鼓勵學生開放性與創造力的競賽展,特舉辦「2013新媒體卓越獎」,經過評選審核,最後選出4位得獎者分別為:莊志維 溫馨 張博傑 黃仲瑜 本次新媒體藝術卓越獎得獎作品各自展現了截然不同的面貌,藉由創作展現,發展成為臺北藝術大學視覺藝術創作的成果標竿與選樣。創作者所探討的問題已不再只是自身的身體經驗或是討論到疲乏的議題,他們用更細膩的角度感受自己與社會的互動,結合對生命的種種省思作品。 本學系歷年來在教學成果、計畫研究與人才培育方面,皆已累積相當豐碩的成果,學生作品多次榮獲臺北美術獎、臺北數位藝術獎、KT科技藝術獎、金馬獎…等國內重要大獎,更獲邀參加威尼斯雙年展、德國文件大展、新加坡雙年展、漢城國際媒體藝術雙年展等國際展演。為鼓勵在校學生儘早晉身專業藝術創作領域,本系與關渡美術館合作舉辦「新媒體藝術卓越獎」,積極的培育具國際視野與數位藝術創作能力之菁英,藉由競賽與專業展覽,將本系最優秀學生及作品介紹給大家,我們衷心的邀請您前來關渡美術館,與我們一起親近當代藝術,並給予年輕藝術家們最大的支持與鼓勵。
作品
回上頁
分享到
分享到Facebook(另開視窗)
分享到LINE(另開視窗)
分享到Twitter(另開視窗)
導覽服務
聯絡我們
回頂端
關鍵字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