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頁
黎志文個展
2021.07.16~2021.10.17
10:00 - 17:00
「美恆古不變,其變者人心,而心平則美。」──黎志文
1949 出生於香港
1973 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雕塑科畢業
1974-1977 於義大利亨魯工作室進行石雕創作
1980 取得美國懷俄明大學雕塑碩士學位
在80年代以前,臺灣的雕塑創作大多是以紀念銅像、木雕神像、動物泥塑為主的寫實雕塑。解嚴前後,西方藝術思想大量傳到臺灣,與世界接軌的趨勢逐漸形成,加上自歐美回國的藝術家將現代雕塑的觀念帶到臺灣,他們在革新形式之餘,也試著將東方意識漸與土地、生活融合,最終發展出臺灣80年代的雕塑特色──具有東方情懷的抽象雕塑。
在這批藝術家之中,黎志文具有相當的代表性。這位出生於香港,曾在臺灣求學、在歐美生活、創作的藝術家有著東方哲學涵養,也熟悉西方藝術的表現形式,因此他在創作時便汲取東方意象,再轉化成現代雕塑語言,形成了個人的創作語彙。
黎志文曾說自己喜歡將兩種差異性安排在一起以產生新意念和形象,這種矛盾關係所產生的張力在東方語言中經常被使用著,例如:「有無」、「同異」、「生死」、「動靜」等。因此,當觀者在自然肌理與人為雕鑿之間來回觀看、撫觸時,兩者的「關係」既被凸顯也被連結,也更能感悟相應相生的東方哲理。
黎志文作品中的剛與柔、個別與一體、自然與人為等內涵都可以延伸至現實生活中種種的關係,透過黎志文的現代雕塑,這些古老的東方智慧得以感官的覺察方式融入現代生活空間。
文/鄭惠文 教授
「美恆古不變,其變者人心,而心平則美。」──黎志文
1949 出生於香港
1973 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雕塑科畢業
1974-1977 於義大利亨魯工作室進行石雕創作
1980 取得美國懷俄明大學雕塑碩士學位
在80年代以前,臺灣的雕塑創作大多是以紀念銅像、木雕神像、動物泥塑為主的寫實雕塑。解嚴前後,西方藝術思想大量傳到臺灣,與世界接軌的趨勢逐漸形成,加上自歐美回國的藝術家將現代雕塑的觀念帶到臺灣,他們在革新形式之餘,也試著將東方意識漸與土地、生活融合,最終發展出臺灣80年代的雕塑特色──具有東方情懷的抽象雕塑。
在這批藝術家之中,黎志文具有相當的代表性。這位出生於香港,曾在臺灣求學、在歐美生活、創作的藝術家有著東方哲學涵養,也熟悉西方藝術的表現形式,因此他在創作時便汲取東方意象,再轉化成現代雕塑語言,形成了個人的創作語彙。
黎志文曾說自己喜歡將兩種差異性安排在一起以產生新意念和形象,這種矛盾關係所產生的張力在東方語言中經常被使用著,例如:「有無」、「同異」、「生死」、「動靜」等。因此,當觀者在自然肌理與人為雕鑿之間來回觀看、撫觸時,兩者的「關係」既被凸顯也被連結,也更能感悟相應相生的東方哲理。
黎志文作品中的剛與柔、個別與一體、自然與人為等內涵都可以延伸至現實生活中種種的關係,透過黎志文的現代雕塑,這些古老的東方智慧得以感官的覺察方式融入現代生活空間。
文/鄭惠文 教授
回上頁
分享到
繁中
/
EN
繁中
/
EN
導覽服務
關於美術館
最新消息
美術館簡介
美術館紀事
館長介紹
參觀與交通資訊
空間與設備
展覽
當期展覽
歷年展覽
活動
當期活動
歷年活動
導覽服務
志工服務
實習計畫
駐館計畫資料庫
當期駐館藝術家
歷屆駐館藝術家
駐館合作單位
駐館計畫報名
歷年駐館成果紀錄
典藏
出版
關渡美術館之友
登入
申辦帳號
帳號
*
密碼
*
驗證碼
*
更換
登入
記住我的帳號
忘記密碼
親愛的訪客 您好:
填完資料後即可享有會員服務,
我們誠摯的歡迎您。
開始申請
回到首頁
忘記密碼
請輸入您的登入帳號與電子信箱,我們會把密碼E-mail給您,取得密碼後再重新登入即可。
若您也不記得帳號,麻煩請至「
聯絡我們
」填寫基本資料,客服人員確認後,將會用E-mail通知您的帳號及密碼,謝謝您!
登入帳號
*
電子信箱
*
驗證碼
*
更換
確認送出
回上頁
關閉
導覽服務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