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OM19
2008.12.19~2009.02.22
09:00 - 17:00
Let’ s go to「ROOM19」 文/ 策展人 :吳達坤Wu, Dar-Kuen 朵麗絲.萊辛( Doris Lessing)寫了篇短篇小說叫 「到十九號房」(to Room19)。描寫了一名職業婦女因為老公外遇而躲到旅館內19號房的故事;在這裡,19號房成為小說女主角生活上的逃逸之地 ,旅館的曖昧意象也讓她被世俗汙名化而走向另一結局。

萊辛的Room19是一個幽暗、孤獨甚且是逃避的空間,然而諷刺且巧合地,在現下的臺北,有一間名為Room18的人氣夜店,裡頭五光十色、笙歌達旦。相較於萊辛上世紀50年代的保守氛圍,現下的我們似乎多了更多選擇。而本展覽的主軸切入,即是談論:「在當代社會價值下,我們有幾間ROOM19?」 面對現實生活的諸多負面情緒,人都需要疏通的管道。 如果藝術家幸運的可以將創作當成生活上的出口,但一般人呢?從政治學角度看來,如果歡樂(fun)可以是政治的,那麼夜店(night club)就是某種政治實踐的場域,成為都會叢林中令人短暫逃逸放鬆的聖堂。夜店也是其中選項,和小說中的旅館相同的,夜店也常被世俗價值貼上汙名標籤。 相較於萊辛的19號房,本展的藝術家都幸運的擁有一個無形的ROOM。 在這,你可以從1號房走到第19號房,任意打開一道無形的門,暫時讓腳步跟隨作品閱讀,窺見展閱那未竟的、私密的,天馬行空的ROOM19。這展覽本身是歡樂的,它不同於小說的結局。 「 ROOM19」它所提供的身體經驗跟實踐場域在某程度下可以改變了我們的思維、感官、行為與生活方式,雙重意涵上緊扣環繞在一個龐大到溢滿的主軸—「生活的虛無與面臨無聊社會道德壓迫之創造與自我價值追尋」。 Shake your Mind! 改變一下思維!一天有24小時,切割開白天,我們還有一大半的夜生活要過!因此,我們需要一個更具創造力的心態來面對自己的「ROOM19」。 至於夜店?那真的只是一個巧合。
Let’ s go to「ROOM19」 文/ 策展人 :吳達坤Wu, Dar-Kuen 朵麗絲.萊辛( Doris Lessing)寫了篇短篇小說叫 「到十九號房」(to Room19)。描寫了一名職業婦女因為老公外遇而躲到旅館內19號房的故事;在這裡,19號房成為小說女主角生活上的逃逸之地 ,旅館的曖昧意象也讓她被世俗汙名化而走向另一結局。

萊辛的Room19是一個幽暗、孤獨甚且是逃避的空間,然而諷刺且巧合地,在現下的臺北,有一間名為Room18的人氣夜店,裡頭五光十色、笙歌達旦。相較於萊辛上世紀50年代的保守氛圍,現下的我們似乎多了更多選擇。而本展覽的主軸切入,即是談論:「在當代社會價值下,我們有幾間ROOM19?」 面對現實生活的諸多負面情緒,人都需要疏通的管道。 如果藝術家幸運的可以將創作當成生活上的出口,但一般人呢?從政治學角度看來,如果歡樂(fun)可以是政治的,那麼夜店(night club)就是某種政治實踐的場域,成為都會叢林中令人短暫逃逸放鬆的聖堂。夜店也是其中選項,和小說中的旅館相同的,夜店也常被世俗價值貼上汙名標籤。 相較於萊辛的19號房,本展的藝術家都幸運的擁有一個無形的ROOM。 在這,你可以從1號房走到第19號房,任意打開一道無形的門,暫時讓腳步跟隨作品閱讀,窺見展閱那未竟的、私密的,天馬行空的ROOM19。這展覽本身是歡樂的,它不同於小說的結局。 「 ROOM19」它所提供的身體經驗跟實踐場域在某程度下可以改變了我們的思維、感官、行為與生活方式,雙重意涵上緊扣環繞在一個龐大到溢滿的主軸—「生活的虛無與面臨無聊社會道德壓迫之創造與自我價值追尋」。 Shake your Mind! 改變一下思維!一天有24小時,切割開白天,我們還有一大半的夜生活要過!因此,我們需要一個更具創造力的心態來面對自己的「ROOM19」。 至於夜店?那真的只是一個巧合。
AKIBO
我的Lulubo一開始就是一位舞者。 創作Lulubo時我聽的都是電子音樂,跟著迷幻穩定的節奏在動畫裡跳著Trance的舞步。這個作品Lulubo在一個人舞台上獨舞,在聚光燈下跳著熟練活潑的舞碼。 在輕盈愉快的舞步背後,暗喻著環境黑暗的壓抑和無止境的掙脫。
AKIBO
我的Lulubo一開始就是一位舞者。 創作Lulubo時我聽的都是電子音樂,跟著迷幻穩定的節奏在動畫裡跳著Trance的舞步。這個作品Lulubo在一個人舞台上獨舞,在聚光燈下跳著熟練活潑的舞碼。 在輕盈愉快的舞步背後,暗喻著環境黑暗的壓抑和無止境的掙脫。
FBI Lab
在繁忙緊湊的生活中,身體不知覺的禁錮了我們的靈魂,我們渴望透過超現實的幻想,讓我們的靈魂器官一一脫離軀殼幻化成自在的幽靈。啜飲間,藉靈幻跳影讓我們的幽靈器官隨咖啡香悠遊。忙嗎?喝個咖啡!
FBI Lab
在繁忙緊湊的生活中,身體不知覺的禁錮了我們的靈魂,我們渴望透過超現實的幻想,讓我們的靈魂器官一一脫離軀殼幻化成自在的幽靈。啜飲間,藉靈幻跳影讓我們的幽靈器官隨咖啡香悠遊。忙嗎?喝個咖啡!
KBN 凱比鳥+YEN
在燈紅酒綠的夜生活中,“Dance floor”提供主體與他者互動的場域,在這裡人人都是夜生活的主角也都是觀眾,角色互為主體。 “Dance Floor”以傳出強烈重拍的立體喇叭為中心,向外劃出直徑約3.5公尺的場域,四周圍繞九幅直立面板,場域內播放凱比鳥歌曲〈Far From Disco〉。分隔出舞池的面板內外:各由〈內〉與〈外〉兩種型態的影像組合而成。
KBN 凱比鳥+YEN
在燈紅酒綠的夜生活中,“Dance floor”提供主體與他者互動的場域,在這裡人人都是夜生活的主角也都是觀眾,角色互為主體。 “Dance Floor”以傳出強烈重拍的立體喇叭為中心,向外劃出直徑約3.5公尺的場域,四周圍繞九幅直立面板,場域內播放凱比鳥歌曲〈Far From Disco〉。分隔出舞池的面板內外:各由〈內〉與〈外〉兩種型態的影像組合而成。
PTB
關於PTB ( Peeping Tommy Boy )這一系列作品,所有的影像都是由創作者本身扮妝拍攝而成,在配上第三者的聲音。拍攝影像的當下我嘗試穿透各個絕對位置的可能性,偷窺者與被偷窺者、男性與女性、販賣者與消費者。並且好奇將自己的身體處在不同的角色以及視點下,所觀看以及被觀看的狀態,可以帶給自己怎麼樣的反饋。
PTB
關於PTB ( Peeping Tommy Boy )這一系列作品,所有的影像都是由創作者本身扮妝拍攝而成,在配上第三者的聲音。拍攝影像的當下我嘗試穿透各個絕對位置的可能性,偷窺者與被偷窺者、男性與女性、販賣者與消費者。並且好奇將自己的身體處在不同的角色以及視點下,所觀看以及被觀看的狀態,可以帶給自己怎麼樣的反饋。
王琬瑜
操場,台北 我們總是在星期三的晚上10:00過後出現在操場。 起初我不熟悉也不喜歡這裡,直到被搖滾樂吸引,聽到記憶中的音樂大肆吶吼。在這個空間我們相擁並找到彼此,難得我選擇了停留。我在那看見別人的故事,發生我們的故事,我拍照,而後展覽,Wednesday Party 也持續著。 Party 就是要人不用想事情。
王琬瑜
操場,台北 我們總是在星期三的晚上10:00過後出現在操場。 起初我不熟悉也不喜歡這裡,直到被搖滾樂吸引,聽到記憶中的音樂大肆吶吼。在這個空間我們相擁並找到彼此,難得我選擇了停留。我在那看見別人的故事,發生我們的故事,我拍照,而後展覽,Wednesday Party 也持續著。 Party 就是要人不用想事情。
田中功起
在城市裡漫步時,我在街上看到一間室內燈具店。店裡有一盞普通的落地燈。我當時就在想,如果把落地燈當成樂器,那麼出來的聲音會是怎麼樣呢。幾個月後,我終於能親身經歷,聽著在我房裡的落地燈敲打廁紙的聲音。
田中功起
在城市裡漫步時,我在街上看到一間室內燈具店。店裡有一盞普通的落地燈。我當時就在想,如果把落地燈當成樂器,那麼出來的聲音會是怎麼樣呢。幾個月後,我終於能親身經歷,聽著在我房裡的落地燈敲打廁紙的聲音。
乒乓
乒乓意圖呈現一個房間即生產的想法, 透過《建造你自己的酒宴(BYOB)》這件作品,同時反應兩種不同的社會性:其一BYOB─Brew your own beer,呈現著自家釀造的生產行為和紀錄,使人們在一個房間裡如同進入一個釀酒解說室般的情境;其二BYOB─Bring your own bottle產生一種自設需求,並提供分享(瓶子成事件)的社會意義:召集人群一同和乒乓同樂。
乒乓
乒乓意圖呈現一個房間即生產的想法, 透過《建造你自己的酒宴(BYOB)》這件作品,同時反應兩種不同的社會性:其一BYOB─Brew your own beer,呈現著自家釀造的生產行為和紀錄,使人們在一個房間裡如同進入一個釀酒解說室般的情境;其二BYOB─Bring your own bottle產生一種自設需求,並提供分享(瓶子成事件)的社會意義:召集人群一同和乒乓同樂。
朴炳來
「半月遊戲」是一齣實驗短片。片中呈現二個平行的宇宙同時存在於個人之中。衝突與解決的方式,是由無意識世界中的真實碰撞所引發的,也說明逐漸找回過往無意識化身的另一個自我的過程。
朴炳來
「半月遊戲」是一齣實驗短片。片中呈現二個平行的宇宙同時存在於個人之中。衝突與解決的方式,是由無意識世界中的真實碰撞所引發的,也說明逐漸找回過往無意識化身的另一個自我的過程。
李小鏡
當太陽西沉時,卻喚醒了另類生命的狂野生活。 夜色中,顯露出有虎視耽耽的肉食動物,也有弱小無助的受害者等等。《叢林》系列就是以當今都市生活中,一些族群在沈迷於大都會叢林中,所顯露出他們的野性。人以肉食動物的本能與人際關係互動的描繪。 《叢林》是我進一步,將2001年《夜生活》場景拉回到大都會叢林中,進入到你我所熟知的環境之中,直接面對燈火昏黃下所隱藏的騷動與不安。
李小鏡
當太陽西沉時,卻喚醒了另類生命的狂野生活。 夜色中,顯露出有虎視耽耽的肉食動物,也有弱小無助的受害者等等。《叢林》系列就是以當今都市生活中,一些族群在沈迷於大都會叢林中,所顯露出他們的野性。人以肉食動物的本能與人際關係互動的描繪。 《叢林》是我進一步,將2001年《夜生活》場景拉回到大都會叢林中,進入到你我所熟知的環境之中,直接面對燈火昏黃下所隱藏的騷動與不安。
李民中
本作品的畫面上如一張織錦,也如百寶箱中的集錦,應有盡有。作者創作的概念緣於集合藝術數量原則,推擠激撞達於量的飽和。作者將所見、所想,經驗過的、非經驗過的事物,袒裎於畫面上。造形是重疊的,也是共用的,大的造形被密度大的小形狀所肢解,變得支離破碎。作者把顏色通俗化,對比強烈,又在畫面上並存,形成極端吵雜的局面。作者散步、走路間、想的、看的盡入眼簾。一種時間性拖移,反映在造形的顯像上。
李民中
本作品的畫面上如一張織錦,也如百寶箱中的集錦,應有盡有。作者創作的概念緣於集合藝術數量原則,推擠激撞達於量的飽和。作者將所見、所想,經驗過的、非經驗過的事物,袒裎於畫面上。造形是重疊的,也是共用的,大的造形被密度大的小形狀所肢解,變得支離破碎。作者把顏色通俗化,對比強烈,又在畫面上並存,形成極端吵雜的局面。作者散步、走路間、想的、看的盡入眼簾。一種時間性拖移,反映在造形的顯像上。
李守連
本作品的畫面上如一張織錦,也如百寶箱中的集錦,應有盡有。作者創作的概念緣於集合藝術數量原則,推擠激撞達於量的飽和。作者將所見、所想,經驗過的、非經驗過的事物,袒裎於畫面上。造形是重疊的,也是共用的,大的造形被密度大的小形狀所肢解,變得支離破碎。作者把顏色通俗化,對比強烈,又在畫面上並存,形成極端吵雜的局面。作者散步、走路間、想的、看的盡入眼簾。一種時間性拖移,反映在造形的顯像上。
李守連
本作品的畫面上如一張織錦,也如百寶箱中的集錦,應有盡有。作者創作的概念緣於集合藝術數量原則,推擠激撞達於量的飽和。作者將所見、所想,經驗過的、非經驗過的事物,袒裎於畫面上。造形是重疊的,也是共用的,大的造形被密度大的小形狀所肢解,變得支離破碎。作者把顏色通俗化,對比強烈,又在畫面上並存,形成極端吵雜的局面。作者散步、走路間、想的、看的盡入眼簾。一種時間性拖移,反映在造形的顯像上。
邱昭財
請坐,準備來一段演奏,當轉動旋把,珠粒便自上方開始滾落,朝向下方的各個孔洞,並連動敲響某個音階,在這始與末間的過程中,珠粒不斷地作著二分選擇,1/2.1/2.1/2 …,無法掌控的軌跡,不可預測的機遇,一串接連,便成了這曲。
邱昭財
請坐,準備來一段演奏,當轉動旋把,珠粒便自上方開始滾落,朝向下方的各個孔洞,並連動敲響某個音階,在這始與末間的過程中,珠粒不斷地作著二分選擇,1/2.1/2.1/2 …,無法掌控的軌跡,不可預測的機遇,一串接連,便成了這曲。
許素朱+陳家文+劉士達
模因(meme)是一種與基因相似的現象,是靠複製而生存、通過模仿而傳播。本作品讓環境中的裝置具有模因擬仿能力,人跟裝置融為一體,人的身份資訊藉由iBox紀錄,經由iChair擬仿與傳播。藉由群聚交流,模因基流的音像即興而起,流串於空間中,整個空間無形中形成一個群體互動的模因光載體。
許素朱+陳家文+劉士達
模因(meme)是一種與基因相似的現象,是靠複製而生存、通過模仿而傳播。本作品讓環境中的裝置具有模因擬仿能力,人跟裝置融為一體,人的身份資訊藉由iBox紀錄,經由iChair擬仿與傳播。藉由群聚交流,模因基流的音像即興而起,流串於空間中,整個空間無形中形成一個群體互動的模因光載體。
陳永賢
身體的慣性動作是生活中一種不斷地重複,這些實際的狀態,無論處於覺醒或恍惚之精神邊界,都和日常的自我反射產生相互連結,也是當下身體與空間彼此碰撞後的再現,產生不斷循環。因此,身體、空間的對照現象,在於面對生活與社會存續價值,重複狀態下的真實與虛幻,就像在個人封閉式的迴圈層次,因抽取時間之凝結狀態,相互間充滿無數的對比與矛盾。
陳永賢
身體的慣性動作是生活中一種不斷地重複,這些實際的狀態,無論處於覺醒或恍惚之精神邊界,都和日常的自我反射產生相互連結,也是當下身體與空間彼此碰撞後的再現,產生不斷循環。因此,身體、空間的對照現象,在於面對生活與社會存續價值,重複狀態下的真實與虛幻,就像在個人封閉式的迴圈層次,因抽取時間之凝結狀態,相互間充滿無數的對比與矛盾。
陳志建
作品透過視覺記憶的片段來陳述置身城市的歷程。記憶中的氣候是陰霾狀態,而視點垂直,是個放空的姿態,也是種觀看的習慣。記憶如行進車廂般滑移,這熟悉的時空基理即是我擅長營造的一種記憶維度。我刻意透過物理形變,使之進入我的思考樣貌。時序隨視點垂直排列,彼此之間保持著距離,模擬著浮流的搖晃力道,執行層間位移,透過時間作第三維的扭曲,空間一次又一次朝天際形變。
陳志建
作品透過視覺記憶的片段來陳述置身城市的歷程。記憶中的氣候是陰霾狀態,而視點垂直,是個放空的姿態,也是種觀看的習慣。記憶如行進車廂般滑移,這熟悉的時空基理即是我擅長營造的一種記憶維度。我刻意透過物理形變,使之進入我的思考樣貌。時序隨視點垂直排列,彼此之間保持著距離,模擬著浮流的搖晃力道,執行層間位移,透過時間作第三維的扭曲,空間一次又一次朝天際形變。
黃世傑
此錄影作品為描述科學研究、建造及完成專案過程的例子。這個研究在位於華盛頓的國立史密斯自然歷史博物館執行。研究重點為海洋中的發光性生物。EX-SE-08專案不是去模仿棲息在海邊的生物,而是去探討海底下獨特的生命本質。
黃世傑
此錄影作品為描述科學研究、建造及完成專案過程的例子。這個研究在位於華盛頓的國立史密斯自然歷史博物館執行。研究重點為海洋中的發光性生物。EX-SE-08專案不是去模仿棲息在海邊的生物,而是去探討海底下獨特的生命本質。
劉瀚之
「睡眠者的牆」是由一個動力影像裝置及人的使用所組成的一個場景:在一間漆黑的房間裡,一張靠著牆的床上面躺著一個人,他側躺著面朝著牆壁,一個運轉中的機械橫亙在他的臉部與牆之間,他像觀看星象一樣觀看著牆壁上的光影。這個映照在牆上的空洞回眸對注視投以巨大的回報:長久以來遮蔽著黑暗的光正逐漸退去。 一間黑暗無光的臥房有著這樣的意象:那是等待睡眠來與其相會之所。
劉瀚之
「睡眠者的牆」是由一個動力影像裝置及人的使用所組成的一個場景:在一間漆黑的房間裡,一張靠著牆的床上面躺著一個人,他側躺著面朝著牆壁,一個運轉中的機械橫亙在他的臉部與牆之間,他像觀看星象一樣觀看著牆壁上的光影。這個映照在牆上的空洞回眸對注視投以巨大的回報:長久以來遮蔽著黑暗的光正逐漸退去。 一間黑暗無光的臥房有著這樣的意象:那是等待睡眠來與其相會之所。
賴珮瑜
作品中的●是由被攝影像所轉換的,將無數的文字符號轉譯為畫面的狀態,最終城市以自身的姿態再次現身,色彩的出現並未取代空間的伸縮感卻增加了空間的閱讀感,觀者以貼近自身的記憶與想像來觀看,以自身的經驗對應著作品形成了獨有的想像性。 於是,被人們所建立起的城市,成為另一種「原鄉」的所在,一種不斷集體追尋的處境感標示。
賴珮瑜
作品中的●是由被攝影像所轉換的,將無數的文字符號轉譯為畫面的狀態,最終城市以自身的姿態再次現身,色彩的出現並未取代空間的伸縮感卻增加了空間的閱讀感,觀者以貼近自身的記憶與想像來觀看,以自身的經驗對應著作品形成了獨有的想像性。 於是,被人們所建立起的城市,成為另一種「原鄉」的所在,一種不斷集體追尋的處境感標示。
蘇匯宇
《Dance》一作討論的是電視與我們人生的多重相關性。《Dance》裡面無止境的舞蹈,反映正是電視提供予我們的無聊消遣,以及此一無聊與我們日常生活之高度相似性。不論是在MTV台的舞曲大帝國節目裡,還是在夜店咚ㄘ咚ㄘ的舞池中,又或者我們匆匆忙忙的上班時光,黑白畫面與單調節奏才是我們人生的真正寫照。
蘇匯宇
《Dance》一作討論的是電視與我們人生的多重相關性。《Dance》裡面無止境的舞蹈,反映正是電視提供予我們的無聊消遣,以及此一無聊與我們日常生活之高度相似性。不論是在MTV台的舞曲大帝國節目裡,還是在夜店咚ㄘ咚ㄘ的舞池中,又或者我們匆匆忙忙的上班時光,黑白畫面與單調節奏才是我們人生的真正寫照。
作品
 回上頁
分享到
繁中  /  EN
繁中 /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