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至主要內容區塊
:::
facebook連結(另開視窗)
instagram連結(另開視窗)
youtube連結(另開視窗)
繁中
/
EN
搜尋
會員
網站導覽
選單
繁中
/
EN
搜尋
會員
導覽服務
關於美術館
最新消息
美術館簡介
美術館紀事
館長介紹
參觀與交通資訊
空間與設備
展覽
當期展覽
歷年展覽
活動
當期活動
歷年活動
導覽服務
志工服務
實習計畫
駐館計畫資料庫
當期駐館藝術家
歷屆駐館藝術家
駐館合作單位
駐館計畫報名
歷年駐館成果紀錄
典藏
出版
關渡美術館之友
登入
申辦帳號
帳號
(必填)
密碼
(必填)
驗證碼
(必填)
更換
語音播放
登入
記住我的帳號
忘記密碼
親愛的訪客 您好:
填完資料後即可享有會員服務,
我們誠摯的歡迎您。
開始申請
回到首頁
忘記密碼
請輸入您的登入帳號與電子信箱,我們會把密碼E-mail給您,取得密碼後再重新登入即可。
若您也不記得帳號,麻煩請至「
聯絡我們
」填寫基本資料,客服人員確認後,將會用E-mail通知您的帳號及密碼,謝謝您!
登入帳號
(必填)
電子信箱
(必填)
驗證碼
(必填)
更換
語音播放
確認送出
回上頁
關閉
:::
日昨之島
2013.07.26~2013.09.22
09:00 - 17:00
地點:103, 104展覽室 文/張禮豪 經緯度所構成的座標系統,指涉的除了是地理空間的轉換之外,更是分別時間區域的一 個重要依據;然而,如果純以肉眼而言,卻是一個無能察覺的存在。因此,在 16 世紀大 航海年代將逐漸展開之際,這仍屬於被禁制的知識。1853 年所發生的「黑船事件」 ,是指 美國海軍率領艦隊駛入江戶灣浦賀海面,逼迫日本結束了多時的鎖國政策,而這正是西 方國家透過掌握此一被禁制的知識,使東方正式面對世界、走向現代化的重要轉折。 到了 20 世紀初期,亞洲位於環太平洋的幾個島國—日本、台灣、菲律賓、印尼(由 北自南)同樣也因為知識的掌握程度有別,而引發了殖民者與被殖民地之間的戰爭 值得注意的是,如同「黑船事件」的主角──率領美國艦隊的培里將軍(Matthew Calbraith Perry)非但未被日人視為可恨的侵略者,還將此後讓日本得以浴火重生的 「明治維新」運動歸功於他,更為其立碑以為紀念;曾經或長或短被日本佔領的台灣 菲律賓與印尼三個島國,在脫離統治、確立獨立主體性的過程中,似也跳脫了僅限於殖 民╱去殖民的對立狀態,而懷抱著不時浮動的多重複雜情感,直接或間接地滲透到相互 之間從生活習慣、社會結構乃至於文化發展的種種變化,以一種既熟悉又陌生的狀態延 續到今日。 如果說,以北回歸線作為分隔,位於此一座標上的台灣北向日本、南面菲律賓、印尼 正處於一個居中的最佳的測量與觀照位置,來重新檢驗這幾座島嶼,在面對日昨的歷史 現實之際,如何透過藝術來展現進入 21 世紀後,因為獲得知識而開拓的獨立視野,不 啻是一個極為深具意義的課題。 此次「日昨之島」匯集日、台、菲、印四個國家共 11 位當代藝術家,年齡跨度從戰後 冷漠世代(しらけ世代)迄 1980 年後出生的年輕世代,或者以批判的視角來面對所處 的社會,或者從共同的歷史記憶出發,試圖尋找出自身與家國的定位;或者回歸到久被 遺忘的傳統,使之在雜沓的當代社會碰撞出嶄新的活力,或者透過純粹個人的巧思,去 勾勒出不同島嶼的情感想像等等,希冀能使我們對經緯座標此一被禁制的知識所帶動 從昨日到日昨的歷史時空有更進一步的理解與體會。
地點:103, 104展覽室 文/張禮豪 經緯度所構成的座標系統,指涉的除了是地理空間的轉換之外,更是分別時間區域的一 個重要依據;然而,如果純以肉眼而言,卻是一個無能察覺的存在。因此,在 16 世紀大 航海年代將逐漸展開之際,這仍屬於被禁制的知識。1853 年所發生的「黑船事件」 ,是指 美國海軍率領艦隊駛入江戶灣浦賀海面,逼迫日本結束了多時的鎖國政策,而這正是西 方國家透過掌握此一被禁制的知識,使東方正式面對世界、走向現代化的重要轉折。 到了 20 世紀初期,亞洲位於環太平洋的幾個島國—日本、台灣、菲律賓、印尼(由 北自南)同樣也因為知識的掌握程度有別,而引發了殖民者與被殖民地之間的戰爭 值得注意的是,如同「黑船事件」的主角──率領美國艦隊的培里將軍(Matthew Calbraith Perry)非但未被日人視為可恨的侵略者,還將此後讓日本得以浴火重生的 「明治維新」運動歸功於他,更為其立碑以為紀念;曾經或長或短被日本佔領的台灣 菲律賓與印尼三個島國,在脫離統治、確立獨立主體性的過程中,似也跳脫了僅限於殖 民╱去殖民的對立狀態,而懷抱著不時浮動的多重複雜情感,直接或間接地滲透到相互 之間從生活習慣、社會結構乃至於文化發展的種種變化,以一種既熟悉又陌生的狀態延 續到今日。 如果說,以北回歸線作為分隔,位於此一座標上的台灣北向日本、南面菲律賓、印尼 正處於一個居中的最佳的測量與觀照位置,來重新檢驗這幾座島嶼,在面對日昨的歷史 現實之際,如何透過藝術來展現進入 21 世紀後,因為獲得知識而開拓的獨立視野,不 啻是一個極為深具意義的課題。 此次「日昨之島」匯集日、台、菲、印四個國家共 11 位當代藝術家,年齡跨度從戰後 冷漠世代(しらけ世代)迄 1980 年後出生的年輕世代,或者以批判的視角來面對所處 的社會,或者從共同的歷史記憶出發,試圖尋找出自身與家國的定位;或者回歸到久被 遺忘的傳統,使之在雜沓的當代社會碰撞出嶄新的活力,或者透過純粹個人的巧思,去 勾勒出不同島嶼的情感想像等等,希冀能使我們對經緯座標此一被禁制的知識所帶動 從昨日到日昨的歷史時空有更進一步的理解與體會。
作品
回上頁
分享到
分享到Facebook(另開視窗)
分享到LINE(另開視窗)
分享到Twitter(另開視窗)
導覽服務
聯絡我們
回頂端
關鍵字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