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河不流,有河必流
2013.12.27~2014.02.23
09:00 - 17:00
「無人曾涉入同一條河兩次...」 ─赫拉克里特斯(Heraclitus),西元前六世紀 一般認為前述引言來自古希臘哲人赫拉克里特斯的話,雖然我們對他所知的一切都來自轉述。如果希臘思想即將被發揚光大,並主導後來的三千年,一直延續到吾人稀薄而耗竭的現在,赫拉克里特斯則在希臘思想的最早期發出最尖刻的異議之聲,以他的流變哲學抨擊希臘思想的根基。一百年後,柏拉圖(Plato)和亞里斯多德(Aristotle)將先後批評他違逆不矛盾律的首要原理,他們並宣稱,若無此一原理,則不可能有科學知識。但是,雖然赫拉克里特斯從一開始即表示,人過於愚笨,以致於無法理解他的理論,他仍推出一派另類思想,這種思想雖留存下來,但從未成為顯學。 赫拉克里特斯可能是出身貴族世家裡的任性子弟,他描述自己是「無師自通」。他抨擊數學的創始者畢達哥拉斯(Pythagoras)是詐欺。畢達哥拉斯及其隱密的狂熱追隨者們崇尚數字,他們深信數字的諧調是自然的基礎,赫拉克里特斯則表示:不存在穩定的實體。「沒有任何事物持續;一切均在變動」。存在的卻是事物的興衰,事物彼此連結並形成配置,但僅是暫時的,它們接著將彼此分離。不僅無人能涉入同一條河兩次,因為,當一個人已涉入河中,這條河就已經再也不一樣,而且,此人也不會是同一個人。赫拉克里特斯不認可固定的統一本體。他的哲學關乎過程和變化、而非物體和存有。 赫拉克里特斯似乎極為孤立。他經常遭受譏嘲,被叫作「哭泣的哲學家」批評他的憂鬱症,但也是對他著名的河流格言的輕蔑。拉斐爾 (Raphael)在其著名的壁畫《雅典學派》(School of Athens)中,將赫拉克里特斯描繪成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的模樣, 和其他哲學家分開,神色冷漠,情緒化而且孤僻。然而,他的哲學是不容忽視的。柏拉圖經常加以引用,而且在某個意義上贊同赫拉克里特斯,但藉著這番表述物質世界雖然變動不居且充滿假象,這個世界背後則是純粹形式的另一面,真正的真實即寓於此柏拉圖規避了赫拉克里特斯的理論。柏拉圖絕佳地運用他的洞穴比喻來描述洞穴內的囚奴,看著由他們看不見的火所產生、在岩壁上閃動的陰影。這番幻象是他們最靠近真實的狀態,而他們將永遠無法認識純粹的形式。唯有哲人透過理性,才足以逃脫這番桎梏,並開始了解真實和真理。無視於赫拉克里特斯的激烈挑戰,柏拉圖的純粹形式思考某個超越的人類主體,而它構成人類知識的一個基礎。 當馬叟•杜象(Marcel Duchamp)展出他的尿盆之作,他徹底質疑了對工業資本主義文化如此重要的物件的地位。物件的意義並不顯現為某種內在或固有的性質,而更是取決於它被嵌入符號網絡中而帶有的多重關係和所佔的位置。達達(Dada)瓦解了先前從文藝復興以來所發展的、泰然沉著且位居中心的人類主體,並將機遇和非理性主義納入成為影響的因素。在整個二十世紀,有著一股驅力,朝向反對藝術品變成戀物對象、及觀者在展覽邏輯中的位置。在那些挑戰具體藝術品之霸權的流派中,包括福魯克薩斯(Fluxus)、概念藝術、偶發藝術以及過程藝術,儘管這些實驗帶來的衝擊鮮少延伸到藝術界和相關的機構以外。約於八〇年代,雖然新表現派的巨幅畫作再度蔚為風尚,然而,曾經激進的表現派如今為了藝術市場而制式化,而一般來說,藝術變得更大、更昂貴,典型地趨於那位居這個宣傳時代核心的奇觀(spectacle)。 進入金融的暴跌、重大的全球權力移轉以及關乎意識形態上樂觀主義的另一面,而過程可被視為奮力找出一條路,再度站上可能的適切性前線。如果社群媒體已將我們掏空,並將吾人最私密的連繫轉變為廣告的花招和宣傳活動,那麼,連結各異而「刻意卻不經意的」活動、以過程為主的更多藝術和事件,作為我們經營自己所製造的抽象自我形象之際,所感受到之酷炫的一段插曲,這番經營關乎透過我們稱為「家」的數位操控機制來進行維持和管理。在這些時候,有著對某種事件之藝術的籲求以無法預期的方式匯聚不相稱的多股湧流。 在台北關渡美術館的「無河不流 有河必流」展覽,由王俊琪策劃的這場展覽的展出作品,處理的將是過程更甚於對視網膜的直接效應,並轉向暫時的事物;展出藝術家包括丁昶文、林國威、鄭亭亭、港千尋(Chihiro Minato)、奧拉夫•哈爾茲(Olaf Hochherz)、王福瑞以及盧允姬和鄭賢碩(RohwaJeong)。這些作品吸引展覽觀眾進入這場奮戰, 並使觀眾超出正在經驗的藝術之視覺觀者角度,重新思肘自身。
「無人曾涉入同一條河兩次...」 ─赫拉克里特斯(Heraclitus),西元前六世紀 一般認為前述引言來自古希臘哲人赫拉克里特斯的話,雖然我們對他所知的一切都來自轉述。如果希臘思想即將被發揚光大,並主導後來的三千年,一直延續到吾人稀薄而耗竭的現在,赫拉克里特斯則在希臘思想的最早期發出最尖刻的異議之聲,以他的流變哲學抨擊希臘思想的根基。一百年後,柏拉圖(Plato)和亞里斯多德(Aristotle)將先後批評他違逆不矛盾律的首要原理,他們並宣稱,若無此一原理,則不可能有科學知識。但是,雖然赫拉克里特斯從一開始即表示,人過於愚笨,以致於無法理解他的理論,他仍推出一派另類思想,這種思想雖留存下來,但從未成為顯學。 赫拉克里特斯可能是出身貴族世家裡的任性子弟,他描述自己是「無師自通」。他抨擊數學的創始者畢達哥拉斯(Pythagoras)是詐欺。畢達哥拉斯及其隱密的狂熱追隨者們崇尚數字,他們深信數字的諧調是自然的基礎,赫拉克里特斯則表示:不存在穩定的實體。「沒有任何事物持續;一切均在變動」。存在的卻是事物的興衰,事物彼此連結並形成配置,但僅是暫時的,它們接著將彼此分離。不僅無人能涉入同一條河兩次,因為,當一個人已涉入河中,這條河就已經再也不一樣,而且,此人也不會是同一個人。赫拉克里特斯不認可固定的統一本體。他的哲學關乎過程和變化、而非物體和存有。 赫拉克里特斯似乎極為孤立。他經常遭受譏嘲,被叫作「哭泣的哲學家」批評他的憂鬱症,但也是對他著名的河流格言的輕蔑。拉斐爾 (Raphael)在其著名的壁畫《雅典學派》(School of Athens)中,將赫拉克里特斯描繪成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的模樣, 和其他哲學家分開,神色冷漠,情緒化而且孤僻。然而,他的哲學是不容忽視的。柏拉圖經常加以引用,而且在某個意義上贊同赫拉克里特斯,但藉著這番表述物質世界雖然變動不居且充滿假象,這個世界背後則是純粹形式的另一面,真正的真實即寓於此柏拉圖規避了赫拉克里特斯的理論。柏拉圖絕佳地運用他的洞穴比喻來描述洞穴內的囚奴,看著由他們看不見的火所產生、在岩壁上閃動的陰影。這番幻象是他們最靠近真實的狀態,而他們將永遠無法認識純粹的形式。唯有哲人透過理性,才足以逃脫這番桎梏,並開始了解真實和真理。無視於赫拉克里特斯的激烈挑戰,柏拉圖的純粹形式思考某個超越的人類主體,而它構成人類知識的一個基礎。 當馬叟•杜象(Marcel Duchamp)展出他的尿盆之作,他徹底質疑了對工業資本主義文化如此重要的物件的地位。物件的意義並不顯現為某種內在或固有的性質,而更是取決於它被嵌入符號網絡中而帶有的多重關係和所佔的位置。達達(Dada)瓦解了先前從文藝復興以來所發展的、泰然沉著且位居中心的人類主體,並將機遇和非理性主義納入成為影響的因素。在整個二十世紀,有著一股驅力,朝向反對藝術品變成戀物對象、及觀者在展覽邏輯中的位置。在那些挑戰具體藝術品之霸權的流派中,包括福魯克薩斯(Fluxus)、概念藝術、偶發藝術以及過程藝術,儘管這些實驗帶來的衝擊鮮少延伸到藝術界和相關的機構以外。約於八〇年代,雖然新表現派的巨幅畫作再度蔚為風尚,然而,曾經激進的表現派如今為了藝術市場而制式化,而一般來說,藝術變得更大、更昂貴,典型地趨於那位居這個宣傳時代核心的奇觀(spectacle)。 進入金融的暴跌、重大的全球權力移轉以及關乎意識形態上樂觀主義的另一面,而過程可被視為奮力找出一條路,再度站上可能的適切性前線。如果社群媒體已將我們掏空,並將吾人最私密的連繫轉變為廣告的花招和宣傳活動,那麼,連結各異而「刻意卻不經意的」活動、以過程為主的更多藝術和事件,作為我們經營自己所製造的抽象自我形象之際,所感受到之酷炫的一段插曲,這番經營關乎透過我們稱為「家」的數位操控機制來進行維持和管理。在這些時候,有著對某種事件之藝術的籲求以無法預期的方式匯聚不相稱的多股湧流。 在台北關渡美術館的「無河不流 有河必流」展覽,由王俊琪策劃的這場展覽的展出作品,處理的將是過程更甚於對視網膜的直接效應,並轉向暫時的事物;展出藝術家包括丁昶文、林國威、鄭亭亭、港千尋(Chihiro Minato)、奧拉夫•哈爾茲(Olaf Hochherz)、王福瑞以及盧允姬和鄭賢碩(RohwaJeong)。這些作品吸引展覽觀眾進入這場奮戰, 並使觀眾超出正在經驗的藝術之視覺觀者角度,重新思肘自身。
丁昶文
丁昶文於 1979年出生於高雄市,裝置藝術家,同時從事視覺設計工作,擅長處理影像及現成物等混合媒材之空間裝置,近年作品以特定場域為主,探究檔案藝術的造形性可能。近期展覽包括:“第一屆亞洲藝術雙年展”,國立台灣美術館(2007):“台灣美術雙年展”,國立台灣美術館(2008);2010 “Kuroshio Campur沖繩.台灣現代美術展”,沖繩藝術大學美術館。文建會(文化部前身)視覺與表演藝術人才駐村及交流計畫至法國巴黎cite藝術村(2010),及日本S-AIR札幌藝術駐村計畫之邀,進行作品「混種文化運動史」之研究創作(2013)。目前就讀於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博士班,居住於台灣台中。
丁昶文
丁昶文於 1979年出生於高雄市,裝置藝術家,同時從事視覺設計工作,擅長處理影像及現成物等混合媒材之空間裝置,近年作品以特定場域為主,探究檔案藝術的造形性可能。近期展覽包括:“第一屆亞洲藝術雙年展”,國立台灣美術館(2007):“台灣美術雙年展”,國立台灣美術館(2008);2010 “Kuroshio Campur沖繩.台灣現代美術展”,沖繩藝術大學美術館。文建會(文化部前身)視覺與表演藝術人才駐村及交流計畫至法國巴黎cite藝術村(2010),及日本S-AIR札幌藝術駐村計畫之邀,進行作品「混種文化運動史」之研究創作(2013)。目前就讀於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博士班,居住於台灣台中。
林國威
林國威於1982年生於台灣,並於2000年底移居巴黎。他於2004年獲得法國國立里昂高等美術學院(École Nationale Supérieure des Beaux-Arts de Lyon)的國立造型藝術文憑,他也獲得法國隆河省的獎學金並前往就讀德國萊比錫視覺藝術學院的碩士班。他繼而在2007年於倫敦的切爾西藝術與設計學院取得藝術碩士文憑。2010年他參與了德國柏林藝術大學的”藝術脈絡”學程(Institute für Kunst im Kontext, Universität der Künste Berlin)。2012年,他獲得了德國柏林藝術學院的卓越藝術家最高文憑:Meisterschüler。 林國威通過解碼和重建背景脈絡下,努力了解在日常生活的秩序以及在巨大中的渺小事物。他對於開始了解一個背景脈絡,首先要求識別出其特殊性並製造出一種可能且新的互動方式。他試圖重新配置原有的媒材,將其介入於一種對於日常生活經驗中,荒謬現象和矛盾問題的感性閱讀。林的作品探索、道出、重新配置並加強注視於社會拓撲結構和他的個人移居經驗的矛盾空間關係。
林國威
林國威於1982年生於台灣,並於2000年底移居巴黎。他於2004年獲得法國國立里昂高等美術學院(École Nationale Supérieure des Beaux-Arts de Lyon)的國立造型藝術文憑,他也獲得法國隆河省的獎學金並前往就讀德國萊比錫視覺藝術學院的碩士班。他繼而在2007年於倫敦的切爾西藝術與設計學院取得藝術碩士文憑。2010年他參與了德國柏林藝術大學的”藝術脈絡”學程(Institute für Kunst im Kontext, Universität der Künste Berlin)。2012年,他獲得了德國柏林藝術學院的卓越藝術家最高文憑:Meisterschüler。 林國威通過解碼和重建背景脈絡下,努力了解在日常生活的秩序以及在巨大中的渺小事物。他對於開始了解一個背景脈絡,首先要求識別出其特殊性並製造出一種可能且新的互動方式。他試圖重新配置原有的媒材,將其介入於一種對於日常生活經驗中,荒謬現象和矛盾問題的感性閱讀。林的作品探索、道出、重新配置並加強注視於社會拓撲結構和他的個人移居經驗的矛盾空間關係。
鄭亭亭
鄭亭亭 於1985年生於台灣、現居倫敦的鄭亭亭具有西敏寺大學(University of Westminster)攝影碩士學位。她在作品中運用語言作為身份的象徵,檢視不同的文化之間的溝通。近來,她透過研究大眾媒體中對他者的呈現,探索社會對陌生性的反應,期望藉此向觀者映現這番結構,並涉及觀者各自所屬的社會。她的作品在國際上展出,包括在台北市立美術館以及新苑藝術、香港的特性藝廊(Identity Gallery)、西班牙的阿達亞當代藝術中心(Addaya Centre d´Art Contemporani)和SACMA(Sala per a l'Art i Cultura Manacor?)、倫敦的 Rowan Arts(羅文藝術)以及匈牙利的展前藝廊(Before Exhibition Gallery)舉行的個展。曾參與的聯展和藝術博覽會包括在國立台灣美術館、中國國立美術館、台北藝術博覽會、莫斯科國際青年藝術雙年展(Moscow International Biennale for Young Art)、ISE文化基金會(紐約)以及倫敦藝術博覽會(London Art Fair)。鄭亭亭也入圍2011年的台北美術獎,並獲得中國的大理國際影會頒發的2012亞洲先鋒攝影師銀奬,並在去年被香港的《透視雜誌》(Perspective Magazine)選為四十歲以下的四十位藝術家(40 under 40)之一。目前她在金匠學院(Goldsmiths College)攻讀藝術碩士。她的作品由台北市立美術館、國立台灣美術館和阿達亞當代藝術中心所收藏。
鄭亭亭
鄭亭亭 於1985年生於台灣、現居倫敦的鄭亭亭具有西敏寺大學(University of Westminster)攝影碩士學位。她在作品中運用語言作為身份的象徵,檢視不同的文化之間的溝通。近來,她透過研究大眾媒體中對他者的呈現,探索社會對陌生性的反應,期望藉此向觀者映現這番結構,並涉及觀者各自所屬的社會。她的作品在國際上展出,包括在台北市立美術館以及新苑藝術、香港的特性藝廊(Identity Gallery)、西班牙的阿達亞當代藝術中心(Addaya Centre d´Art Contemporani)和SACMA(Sala per a l'Art i Cultura Manacor?)、倫敦的 Rowan Arts(羅文藝術)以及匈牙利的展前藝廊(Before Exhibition Gallery)舉行的個展。曾參與的聯展和藝術博覽會包括在國立台灣美術館、中國國立美術館、台北藝術博覽會、莫斯科國際青年藝術雙年展(Moscow International Biennale for Young Art)、ISE文化基金會(紐約)以及倫敦藝術博覽會(London Art Fair)。鄭亭亭也入圍2011年的台北美術獎,並獲得中國的大理國際影會頒發的2012亞洲先鋒攝影師銀奬,並在去年被香港的《透視雜誌》(Perspective Magazine)選為四十歲以下的四十位藝術家(40 under 40)之一。目前她在金匠學院(Goldsmiths College)攻讀藝術碩士。她的作品由台北市立美術館、國立台灣美術館和阿達亞當代藝術中心所收藏。
港千尋
港千尋是著名的日本攝影師,現居東京,並從1995年起在當地的多摩美術大學擔任教授。他在1982年獲得阿根廷的Gasei 獎助金,後來在南美旅行多年,最後駐居巴黎與東京,以攝影創作和藝術評論而佔有一席之地。港千尋曾撰寫多本著作,並在世界各地展出。2007年,他被指派為威尼斯雙年展日本館策展人以及2012年,台北雙年展微型博物館策展人。作品「海洋不排拒河流」,海洋代表台灣、中國和日本之間的政治地帶涉及它們之間引發爭議的島群。但海洋也是「記憶」。港千尋想製造一片攝影影像的海洋,呈現人、昔時和今日。將需要費時進行收集,而收集日常照片的那個過程將是一股或多股集體意識之流。
港千尋
港千尋是著名的日本攝影師,現居東京,並從1995年起在當地的多摩美術大學擔任教授。他在1982年獲得阿根廷的Gasei 獎助金,後來在南美旅行多年,最後駐居巴黎與東京,以攝影創作和藝術評論而佔有一席之地。港千尋曾撰寫多本著作,並在世界各地展出。2007年,他被指派為威尼斯雙年展日本館策展人以及2012年,台北雙年展微型博物館策展人。作品「海洋不排拒河流」,海洋代表台灣、中國和日本之間的政治地帶涉及它們之間引發爭議的島群。但海洋也是「記憶」。港千尋想製造一片攝影影像的海洋,呈現人、昔時和今日。將需要費時進行收集,而收集日常照片的那個過程將是一股或多股集體意識之流。
奧拉夫•哈爾茲
奧拉夫•哈爾茲於1981生於德國烏帕塔。他曾在德國埃森的福克旺藝術學院學習電子音樂編曲,並在威瑪的包浩斯大學學習媒體藝術與設計。在他接受編曲訓練期間,也開始用自己創造的電子樂器進行即興。他關注不穩定的系統,其目的並非控制技術性的孔徑,而是開創一個連動性的場域。他認為聲音具有自己的生命,他試著讓聲音持續活著。他感興趣的是聲音活動的效果、週遭環境和樂器之間的關係、介於抽像聲響和連動之間、電子的世界和其他世界之間。奧拉夫•哈爾茲廣泛地在歐亞各地展演、進行田野聲音採集並創作聲音裝置作品。
奧拉夫•哈爾茲
奧拉夫•哈爾茲於1981生於德國烏帕塔。他曾在德國埃森的福克旺藝術學院學習電子音樂編曲,並在威瑪的包浩斯大學學習媒體藝術與設計。在他接受編曲訓練期間,也開始用自己創造的電子樂器進行即興。他關注不穩定的系統,其目的並非控制技術性的孔徑,而是開創一個連動性的場域。他認為聲音具有自己的生命,他試著讓聲音持續活著。他感興趣的是聲音活動的效果、週遭環境和樂器之間的關係、介於抽像聲響和連動之間、電子的世界和其他世界之間。奧拉夫•哈爾茲廣泛地在歐亞各地展演、進行田野聲音採集並創作聲音裝置作品。
王福瑞
王福瑞是台灣的噪音和數位藝術的先驅之一。他以光創作的裝置作品、他的錄像投影作品以及噪音表演挑戰吾人的感官認知尺度,並令人聯想同時包含在各式各樣的科技之中、亦在這些科技之外的中間地帶。紐約的超真實派作曲家諾亞•科瑞雪夫斯基(Noah Creshevsky)將王福瑞的表演描述為「同時是刻意的和不經意的」,而他的光裝置作品是「催眠式」的。在九〇年代於舊金山藝術學院深造後,王福瑞返回台灣,並創辦了「噪音」台灣第一本新音樂刊物和第一個新音樂廠牌。王福瑞主持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的藝術與科技中心的未來聲響實驗室,該單位專精聲音和互動式藝術。他曾擔任台北數位藝術節和「超響」聲音藝術節的策展人。他在2013年於台北當代藝術館舉行個展。他曾在世界各地表演,包括在紐約的皇后美術館的重新開幕式,以及奧地利的林茲的電子藝術中心。
王福瑞
王福瑞是台灣的噪音和數位藝術的先驅之一。他以光創作的裝置作品、他的錄像投影作品以及噪音表演挑戰吾人的感官認知尺度,並令人聯想同時包含在各式各樣的科技之中、亦在這些科技之外的中間地帶。紐約的超真實派作曲家諾亞•科瑞雪夫斯基(Noah Creshevsky)將王福瑞的表演描述為「同時是刻意的和不經意的」,而他的光裝置作品是「催眠式」的。在九〇年代於舊金山藝術學院深造後,王福瑞返回台灣,並創辦了「噪音」台灣第一本新音樂刊物和第一個新音樂廠牌。王福瑞主持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的藝術與科技中心的未來聲響實驗室,該單位專精聲音和互動式藝術。他曾擔任台北數位藝術節和「超響」聲音藝術節的策展人。他在2013年於台北當代藝術館舉行個展。他曾在世界各地表演,包括在紐約的皇后美術館的重新開幕式,以及奧地利的林茲的電子藝術中心。
RohwaJeong
RohwaJeong是由兩個人組成的藝術家:Noh’ Yun-hee盧允姬(女性,於1981年生於韓國首爾)及Jeong’ Hyeon-seok鄭賢碩(男性,於1981年生於韓國首爾)。RohwaJeong畢業於韓國的國民大學,而目前住在韓國首爾,並在此創作。RohwaJeong的創作觀察並關切在各種時空裡變化的關係,並努力在作品中有效捕捉這些變化。尤其試著探查個體之間的各種關係,以及個體在這些關係中的角色所導致的細微衝突。這個作法旨在摒棄多數人其主觀而粗暴的看法,人們以此而用略為怠惰而刻版的評斷來詮釋所有的現象。因此,這有時顯現為某種局面或狀態,可能引發對我們的創作中的某種特定關係的各種詮釋。此外,由於每件作品所援用的媒材相應於所要傳遞的重量,由此避免了所有作品落入形式上的雷同。亦即,可以依照主觀的觀點、相對地詮釋包括從個人立場出發的圖畫系列、運用不同媒材的個別作品,像是裝置、攝影和錄像,各件作品遂可能最有效地展現其主題。近來,RohwaJeong關注所謂的「創作」,指創作作品的活動。並研究創作的行為和藝術家的私人生活的界線後者不一定被認為直接關乎創作。換言之,所研究的是:是否能將作品的誕生所絕對必要的特定行動。例如,運用筆刷或其他表現作品的工具、以身體的動作來征服所要表現的對象物,或是為了實現藝術家要傳達的某個主題或訊息所做的心靈探索的過程界定成實現一件作品的直接行動。 目前,RohwaJeong進行多項展覽籌備和駐村計劃。
RohwaJeong
RohwaJeong是由兩個人組成的藝術家:Noh’ Yun-hee盧允姬(女性,於1981年生於韓國首爾)及Jeong’ Hyeon-seok鄭賢碩(男性,於1981年生於韓國首爾)。RohwaJeong畢業於韓國的國民大學,而目前住在韓國首爾,並在此創作。RohwaJeong的創作觀察並關切在各種時空裡變化的關係,並努力在作品中有效捕捉這些變化。尤其試著探查個體之間的各種關係,以及個體在這些關係中的角色所導致的細微衝突。這個作法旨在摒棄多數人其主觀而粗暴的看法,人們以此而用略為怠惰而刻版的評斷來詮釋所有的現象。因此,這有時顯現為某種局面或狀態,可能引發對我們的創作中的某種特定關係的各種詮釋。此外,由於每件作品所援用的媒材相應於所要傳遞的重量,由此避免了所有作品落入形式上的雷同。亦即,可以依照主觀的觀點、相對地詮釋包括從個人立場出發的圖畫系列、運用不同媒材的個別作品,像是裝置、攝影和錄像,各件作品遂可能最有效地展現其主題。近來,RohwaJeong關注所謂的「創作」,指創作作品的活動。並研究創作的行為和藝術家的私人生活的界線後者不一定被認為直接關乎創作。換言之,所研究的是:是否能將作品的誕生所絕對必要的特定行動。例如,運用筆刷或其他表現作品的工具、以身體的動作來征服所要表現的對象物,或是為了實現藝術家要傳達的某個主題或訊息所做的心靈探索的過程界定成實現一件作品的直接行動。 目前,RohwaJeong進行多項展覽籌備和駐村計劃。
作品
 回上頁
分享到
繁中  /  EN
繁中 /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