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至主要內容區塊
:::
facebook連結(另開視窗)
instagram連結(另開視窗)
youtube連結(另開視窗)
繁中
/
EN
搜尋
會員
網站導覽
選單
繁中
/
EN
搜尋
會員
導覽服務
關於美術館
最新消息
美術館簡介
美術館紀事
館長介紹
參觀與交通資訊
空間與設備
展覽
當期展覽
歷年展覽
活動
當期活動
歷年活動
導覽服務
志工服務
實習計畫
駐館計畫資料庫
當期駐館藝術家
歷屆駐館藝術家
駐館合作單位
駐館計畫報名
歷年駐館成果紀錄
典藏
出版
關渡美術館之友
登入
申辦帳號
帳號
(必填)
密碼
(必填)
驗證碼
(必填)
更換
語音播放
登入
記住我的帳號
忘記密碼
親愛的訪客 您好:
填完資料後即可享有會員服務,
我們誠摯的歡迎您。
開始申請
回到首頁
忘記密碼
請輸入您的登入帳號與電子信箱,我們會把密碼E-mail給您,取得密碼後再重新登入即可。
若您也不記得帳號,麻煩請至「
聯絡我們
」填寫基本資料,客服人員確認後,將會用E-mail通知您的帳號及密碼,謝謝您!
登入帳號
(必填)
電子信箱
(必填)
驗證碼
(必填)
更換
語音播放
確認送出
回上頁
關閉
回上頁
:::
碎片記憶的網
2022.06.10~2022.09.04
10:00 - 17:00
展覽論述
記憶的機制始於視覺系統對一個物體的辨認與空間位置的認定,腦細胞在視知覺的每個原始點儲存印記,當記憶被提取時,腦中的海馬體將不同的印記組合成單一經驗,這些印記遂行拼湊成臨時的網,並成為記憶。
在後記憶的時代中,事件結束之後的回溯,並非僅從排列整齊的檔案櫃中抽出特定的回憶,原封不動地成為事件的素材。相對地,事件的記憶更是藉由沈思的過程形成,每個試圖追想的個體不斷以各種擷取、比喻、感覺,再製出與自身相關的記憶,當個體因期待與慾望頻繁地提取感覺印記,記憶的網便在不斷自我驗證的過程中看似牢不可破。
然而,記憶的不穩定源自心靈易受滲透的特質,記憶且是滲入幻想與夢境的真實,它既可能勾勒出虛實交錯的經驗,也可能編織無人稱的、破碎的、難以名狀的事件。透過調控場景、空間、情緒這些印記,崔瓚琡、朴華妍、琴惠元重新理解了敘事、見證者及回憶錄裡的靈光,並安排、揭露了記憶的動態構成,積極探問社會事件中集體記憶的形成方式,以及嵌合進個體生命政治的記憶碎片;何彥諺、徐瑞謙則是去除了事件的象徵,只保留場景、空間、情緒中隱喻的模糊性,將破碎的事件織進空氣中,形成不可見的背景,並專注地描寫日常生活中的視覺及感受,這種方式相對弱化了集體記憶的約束力,以及隨之而來對於行動的承諾,但卻讓人感受到記憶的輕盈,以及記憶事件的自由。(文/廖思涵)
展覽論述
記憶的機制始於視覺系統對一個物體的辨認與空間位置的認定,腦細胞在視知覺的每個原始點儲存印記,當記憶被提取時,腦中的海馬體將不同的印記組合成單一經驗,這些印記遂行拼湊成臨時的網,並成為記憶。
在後記憶的時代中,事件結束之後的回溯,並非僅從排列整齊的檔案櫃中抽出特定的回憶,原封不動地成為事件的素材。相對地,事件的記憶更是藉由沈思的過程形成,每個試圖追想的個體不斷以各種擷取、比喻、感覺,再製出與自身相關的記憶,當個體因期待與慾望頻繁地提取感覺印記,記憶的網便在不斷自我驗證的過程中看似牢不可破。
然而,記憶的不穩定源自心靈易受滲透的特質,記憶且是滲入幻想與夢境的真實,它既可能勾勒出虛實交錯的經驗,也可能編織無人稱的、破碎的、難以名狀的事件。透過調控場景、空間、情緒這些印記,崔瓚琡、朴華妍、琴惠元重新理解了敘事、見證者及回憶錄裡的靈光,並安排、揭露了記憶的動態構成,積極探問社會事件中集體記憶的形成方式,以及嵌合進個體生命政治的記憶碎片;何彥諺、徐瑞謙則是去除了事件的象徵,只保留場景、空間、情緒中隱喻的模糊性,將破碎的事件織進空氣中,形成不可見的背景,並專注地描寫日常生活中的視覺及感受,這種方式相對弱化了集體記憶的約束力,以及隨之而來對於行動的承諾,但卻讓人感受到記憶的輕盈,以及記憶事件的自由。(文/廖思涵)
對於韓國與臺灣而言,20世紀帶來了多重的現實,包含殖民壓迫、國家暴力、以及試圖與其抗衡的民主訴求。這些現實不斷地在不同世代的記憶裡彼此拉扯,而冷戰和光州五一八事件等事件雖然因其歷史意義而被紀念,但其文化影響卻隨著一代代人而減弱。公眾之所以因為這些事件有越來越多衝突、甚或越趨冷漠,或許可以歸咎於不同世代間缺乏適當的交流與妥協,使得當代的韓國和臺灣人因此不時嘗試一些新的再現形式,作為其被排斥與異化的回應。透過擲出一張更大的網,我們能藉此將那些無人代言的、邊緣的世界歷史事件,織進我們的感知裡。
藉由崔瓉琡、朴華妍、何彥諺、琴惠元與徐瑞謙等人的作品,「碎片記憶的網」展現了歷史記憶的另一種聲音。透過重新拾起、拼接韓國與臺灣平民的集體記憶,本次展覽作品在藝術家的演繹下探索了事件後代的回憶,以及這些回憶如何產生新的經驗。這個展覽同時也是一座反紀念碑,是臺韓兩國共同對事件進行再述說、並對歷史進行重置的嘗試。這個展覽也為那些關鍵卻邊緣的人物所殘餘的記憶和故事編織了一張廣闊的安全網,讓那些水平與垂直交錯的概念及經驗蔓延成微觀歷史的網絡,承接那些與社會失聯、在社會失聲的情感。藉此,這個展覽更成了一項行動,縫合過往與當前世代間的鴻溝,同時為多感官的文化媒介增添了一種更為積極的可能性。(文/朴殷賢)
對於韓國與臺灣而言,20世紀帶來了多重的現實,包含殖民壓迫、國家暴力、以及試圖與其抗衡的民主訴求。這些現實不斷地在不同世代的記憶裡彼此拉扯,而冷戰和光州五一八事件等事件雖然因其歷史意義而被紀念,但其文化影響卻隨著一代代人而減弱。公眾之所以因為這些事件有越來越多衝突、甚或越趨冷漠,或許可以歸咎於不同世代間缺乏適當的交流與妥協,使得當代的韓國和臺灣人因此不時嘗試一些新的再現形式,作為其被排斥與異化的回應。透過擲出一張更大的網,我們能藉此將那些無人代言的、邊緣的世界歷史事件,織進我們的感知裡。
藉由崔瓉琡、朴華妍、何彥諺、琴惠元與徐瑞謙等人的作品,「碎片記憶的網」展現了歷史記憶的另一種聲音。透過重新拾起、拼接韓國與臺灣平民的集體記憶,本次展覽作品在藝術家的演繹下探索了事件後代的回憶,以及這些回憶如何產生新的經驗。這個展覽同時也是一座反紀念碑,是臺韓兩國共同對事件進行再述說、並對歷史進行重置的嘗試。這個展覽也為那些關鍵卻邊緣的人物所殘餘的記憶和故事編織了一張廣闊的安全網,讓那些水平與垂直交錯的概念及經驗蔓延成微觀歷史的網絡,承接那些與社會失聯、在社會失聲的情感。藉此,這個展覽更成了一項行動,縫合過往與當前世代間的鴻溝,同時為多感官的文化媒介增添了一種更為積極的可能性。(文/朴殷賢)
藝術家及作品介紹
崔瓚琡 | 密支那 (2021)
4K雙頻道錄像裝置,18’30”,彩色,有聲,循環播放。
崔瓉琡是一位韓國當代藝術家,現居於德國與韓國兩地。她的創作常探索敘事、錄像裝置與其他多/跨領域創作的可能,以呈現人類記憶所淬煉的強烈能量與歷史性身體,並擅長透過臨時性的媒介探討諸如精神移民與記憶等議題,演繹當代所承繼的深層情感。
崔瓉琡的《密支那》(2019)是一個雙頻道錄像裝置,敘述二戰期間日本在緬甸密支那進行軍事佔領時,當地二十位韓國「慰安婦」的故事。儘管從未找到實際的官方證人或證言,但同盟國的相關報告文字與照片卻為這些案例的存在提供了證據。這部作品虛構了三位密支那證人,各自針對現今常見於日本軍事「慰安婦」的相關爭議發表意見。然而,這些證言不僅時而彼此矛盾,也揭露了全體經驗不可能被任何單一聲音所代言的狀態。這些關於日軍「慰安婦」敘事的矛盾對話,是崔瓉琡的《密支那》中相當重要的元素。透過報導這些(虛構的)歷史敘事,藝術家得以對人們時常用抽象的概念討論「慰安婦」,而不是將其視為真實發生過的生命故事的傾向進行批判。
藝術家及作品介紹
崔瓚琡 | 密支那 (2021)
4K雙頻道錄像裝置,18’30”,彩色,有聲,循環播放。
崔瓉琡是一位韓國當代藝術家,現居於德國與韓國兩地。她的創作常探索敘事、錄像裝置與其他多/跨領域創作的可能,以呈現人類記憶所淬煉的強烈能量與歷史性身體,並擅長透過臨時性的媒介探討諸如精神移民與記憶等議題,演繹當代所承繼的深層情感。
崔瓉琡的《密支那》(2019)是一個雙頻道錄像裝置,敘述二戰期間日本在緬甸密支那進行軍事佔領時,當地二十位韓國「慰安婦」的故事。儘管從未找到實際的官方證人或證言,但同盟國的相關報告文字與照片卻為這些案例的存在提供了證據。這部作品虛構了三位密支那證人,各自針對現今常見於日本軍事「慰安婦」的相關爭議發表意見。然而,這些證言不僅時而彼此矛盾,也揭露了全體經驗不可能被任何單一聲音所代言的狀態。這些關於日軍「慰安婦」敘事的矛盾對話,是崔瓉琡的《密支那》中相當重要的元素。透過報導這些(虛構的)歷史敘事,藝術家得以對人們時常用抽象的概念討論「慰安婦」,而不是將其視為真實發生過的生命故事的傾向進行批判。
朴華妍 | 林中草葉(2021)
4K單頻道錄像、聲音裝置、文件,06’05”。
朴華妍是一位當代藝術家,活躍於韓國光州與江原道等地。2018年,朴華妍在參加光州雙年展「想像的疆界」(Imagined Borders)時,也開始思考其作為一個從未真正經歷「五一八光州民主化運動」的下一代韓國人,應如何對該事件進行創作,並進而開始將研究範圍擴及在韓國的國家暴力論述中被邊緣化的工人受難者。
朴華妍的《林中草葉》(2021)是一件單頻道影音作品,而該作則是與五一八光州事件受難者家屬、同時也是舞者的金延宇合作共製。朴華妍與金延宇兩人皆為1980年戒嚴時期,韓國軍事部隊屠殺光州平民的事件後才出生的下一代。作為五一八事件的後代,兩人在這次的合作中企圖對抗韓國社會將受難者家屬他者化並加以限制的現象。金延宇透過舞蹈表達她作為一個人類的個體性,拒絕受害者的概念,而朴華妍則講述了五一八事件的另一個故事——這個故事並非用來反制主流觀點,而是當作補遺事實的第一手敘事。在兩人的對談中,她們確認了彼此因為這個事件所共享的類似情感,尤其是某種情緒性「發炎」的狀態——感到沈重、疲累、偏見,並意識到自己的虧欠、愛、與慾望等。透過聲響、姿勢、與呼吸,《林中草葉》不使用語言直接進行詮釋,而是以一種多感官的方式講述故事,表達彼此共通的情感。
朴華妍 | 林中草葉(2021)
4K單頻道錄像、聲音裝置、文件,06’05”。
朴華妍是一位當代藝術家,活躍於韓國光州與江原道等地。2018年,朴華妍在參加光州雙年展「想像的疆界」(Imagined Borders)時,也開始思考其作為一個從未真正經歷「五一八光州民主化運動」的下一代韓國人,應如何對該事件進行創作,並進而開始將研究範圍擴及在韓國的國家暴力論述中被邊緣化的工人受難者。
朴華妍的《林中草葉》(2021)是一件單頻道影音作品,而該作則是與五一八光州事件受難者家屬、同時也是舞者的金延宇合作共製。朴華妍與金延宇兩人皆為1980年戒嚴時期,韓國軍事部隊屠殺光州平民的事件後才出生的下一代。作為五一八事件的後代,兩人在這次的合作中企圖對抗韓國社會將受難者家屬他者化並加以限制的現象。金延宇透過舞蹈表達她作為一個人類的個體性,拒絕受害者的概念,而朴華妍則講述了五一八事件的另一個故事——這個故事並非用來反制主流觀點,而是當作補遺事實的第一手敘事。在兩人的對談中,她們確認了彼此因為這個事件所共享的類似情感,尤其是某種情緒性「發炎」的狀態——感到沈重、疲累、偏見,並意識到自己的虧欠、愛、與慾望等。透過聲響、姿勢、與呼吸,《林中草葉》不使用語言直接進行詮釋,而是以一種多感官的方式講述故事,表達彼此共通的情感。
琴惠元 | 夜行(2018)、不燃 (2018)、 全家福(2018)、統一展望台 (2017)、家鄉記憶 (2017)
複合媒材裝置
琴惠元為現居首爾的當代藝術家,其藝術創作關注的是那些從我們的日常視線中溜走的角落和裂縫。從都市裡的再開發空間到垃圾處理廠,琴惠元的攝影作品捕捉了我們鮮少正視的城市另一面。
琴惠元以外婆留下來的六本筆記為基礎,創作了兩本小說——其中一本為外婆的視角,另一本則為母親的視角。《夜行》講述的是一個家庭如何在韓戰爆發前從北韓撤離至南韓,而《不燃》處理的則是他們如何共同生活,並在韓戰爆發後收容那些逃到釜山的難民。琴惠元以自身的理解與想像對這兩本小說中的故事軸線進行了重組,作爲藝術家本人在現時對過去進行積極回憶的實踐。
《全家福》挪用了1940至1970年代在北韓與南韓所攝的圖像。藝術家挑選了鋼琴室、動物園、走廊等人們時常發生活動的場所,並用修圖軟體將人物從這些地點中移除,只留下關於人類交流活動的暗示。所謂客觀性的幽靈仍舊縈繞在照片裡,使這些已經脫離實體的記憶顯得更加可疑。但此刻,這些空白和缺席卻為觀者提供了思考和投身的空間,使他們得以在其中產出、參與自身的影像蒙太奇。
琴惠元 | 夜行(2018)、不燃 (2018)、 全家福(2018)、統一展望台 (2017)、家鄉記憶 (2017)
複合媒材裝置
琴惠元為現居首爾的當代藝術家,其藝術創作關注的是那些從我們的日常視線中溜走的角落和裂縫。從都市裡的再開發空間到垃圾處理廠,琴惠元的攝影作品捕捉了我們鮮少正視的城市另一面。
琴惠元以外婆留下來的六本筆記為基礎,創作了兩本小說——其中一本為外婆的視角,另一本則為母親的視角。《夜行》講述的是一個家庭如何在韓戰爆發前從北韓撤離至南韓,而《不燃》處理的則是他們如何共同生活,並在韓戰爆發後收容那些逃到釜山的難民。琴惠元以自身的理解與想像對這兩本小說中的故事軸線進行了重組,作爲藝術家本人在現時對過去進行積極回憶的實踐。
《全家福》挪用了1940至1970年代在北韓與南韓所攝的圖像。藝術家挑選了鋼琴室、動物園、走廊等人們時常發生活動的場所,並用修圖軟體將人物從這些地點中移除,只留下關於人類交流活動的暗示。所謂客觀性的幽靈仍舊縈繞在照片裡,使這些已經脫離實體的記憶顯得更加可疑。但此刻,這些空白和缺席卻為觀者提供了思考和投身的空間,使他們得以在其中產出、參與自身的影像蒙太奇。
何彥諺 | 席地而坐(2021)
木板、瀝青、砂礫、彈性樹脂砂漿複合材、水性壓克力地床鋪裝材、路線漆、鏡子、口香糖、油墨、紙張等。
何彥諺創作及生活於台北,常以空間裝置、影像及物件組合為主要媒材,創作多來自個人感性經驗於當下之觀察,常擷取科普知識作為心理狀態的隱喻。透過重組空間經驗,理解空間與敘事的關聯,從中捕捉現實和虛構之間的連繫和鬆脫,近期關注空間自身所蘊含的精神意識,以及人於社會關係中集體潛意識的形塑過程。
計劃開頭來自一則剪報,在二〇一四年三月十九日頭版上被忽略的一角。台灣物理學家郭兆林參與的美國研究團隊,哈佛-史密森尼天體物理中心宣布首度發現宇宙初期擴張所留下的痕跡——初始重力波之存在,透過BICEP2望遠鏡觀測到的微波輻射如同大爆炸的指紋,以科學方法證實了長久以來宇宙起源理論之假說。
與這名窮究真理、仰望星叢身影並置的,是一夜間群眾佔領議會的激烈場面,出現在同一份客觀時間作註記的油墨紙張上,藝術家仿佛看見集體事件下幽微的個人——回溯成長經驗中臨時社群的動員與集結,最切實的是人在現場卻抽離觀看的隻身孤獨,其中也包含著回望事件和經驗當下的陌生。在此計畫中,透過空間經驗的重組,處理臨時社群狀態下的身體記憶,探索容納於公共空間中人事物的標記,那些看似不相干的細小片段背後潛在的相關性,描繪大事件下何以形塑出整體。
何彥諺 | 席地而坐(2021)
木板、瀝青、砂礫、彈性樹脂砂漿複合材、水性壓克力地床鋪裝材、路線漆、鏡子、口香糖、油墨、紙張等。
何彥諺創作及生活於台北,常以空間裝置、影像及物件組合為主要媒材,創作多來自個人感性經驗於當下之觀察,常擷取科普知識作為心理狀態的隱喻。透過重組空間經驗,理解空間與敘事的關聯,從中捕捉現實和虛構之間的連繫和鬆脫,近期關注空間自身所蘊含的精神意識,以及人於社會關係中集體潛意識的形塑過程。
計劃開頭來自一則剪報,在二〇一四年三月十九日頭版上被忽略的一角。台灣物理學家郭兆林參與的美國研究團隊,哈佛-史密森尼天體物理中心宣布首度發現宇宙初期擴張所留下的痕跡——初始重力波之存在,透過BICEP2望遠鏡觀測到的微波輻射如同大爆炸的指紋,以科學方法證實了長久以來宇宙起源理論之假說。
與這名窮究真理、仰望星叢身影並置的,是一夜間群眾佔領議會的激烈場面,出現在同一份客觀時間作註記的油墨紙張上,藝術家仿佛看見集體事件下幽微的個人——回溯成長經驗中臨時社群的動員與集結,最切實的是人在現場卻抽離觀看的隻身孤獨,其中也包含著回望事件和經驗當下的陌生。在此計畫中,透過空間經驗的重組,處理臨時社群狀態下的身體記憶,探索容納於公共空間中人事物的標記,那些看似不相干的細小片段背後潛在的相關性,描繪大事件下何以形塑出整體。
徐瑞謙 |
浴室-塊體-濕度-1(2021)肥皂、毛巾、玻璃、鐵、石膏。
相對濕度(2021)肥皂、毛巾、鐵。
浴室-乾濕分離(2019)肥皂、毛巾、玻璃、鐵、磁磚、不鏽鋼。
對位-吸附(2022)鐵、石膏、磁性直角尺。
局部扭動(2022)鐵、石膏、夾具。
徐瑞謙居住、創作於台北。在他的創作中,線條與塊面像是依照無法被擾動的邏輯組合而成,然而他想探尋的卻是身體行為與物質構件之間的感性生成。他破壞日常事物的原有基準,將其還原至一種不確定的狀態,並以抽離或陌生的視角重新感受,重新獲得另一種閱讀材質的可能。
《浴室》是徐瑞謙自2017年開始的系列創作,作為他少數指涉特定空間的作品,《浴室》刻畫了人在私密情境中的行動軌跡。徐瑞謙先是捕捉了空間的材質、特性及味道等元素,同時也想像這些感官的碎片跟主體行為之間的互動關係,反向更動作品的組裝排列,建造更能觸發記憶的多重配置。本次展出延伸了系列作品,將浴室鬆動至日常生活的場景,使個體能在更寬泛的感官範圍之中回溯並製造記憶。
徐瑞謙 |
浴室-塊體-濕度-1(2021)肥皂、毛巾、玻璃、鐵、石膏。
相對濕度(2021)肥皂、毛巾、鐵。
浴室-乾濕分離(2019)肥皂、毛巾、玻璃、鐵、磁磚、不鏽鋼。
對位-吸附(2022)鐵、石膏、磁性直角尺。
局部扭動(2022)鐵、石膏、夾具。
徐瑞謙居住、創作於台北。在他的創作中,線條與塊面像是依照無法被擾動的邏輯組合而成,然而他想探尋的卻是身體行為與物質構件之間的感性生成。他破壞日常事物的原有基準,將其還原至一種不確定的狀態,並以抽離或陌生的視角重新感受,重新獲得另一種閱讀材質的可能。
《浴室》是徐瑞謙自2017年開始的系列創作,作為他少數指涉特定空間的作品,《浴室》刻畫了人在私密情境中的行動軌跡。徐瑞謙先是捕捉了空間的材質、特性及味道等元素,同時也想像這些感官的碎片跟主體行為之間的互動關係,反向更動作品的組裝排列,建造更能觸發記憶的多重配置。本次展出延伸了系列作品,將浴室鬆動至日常生活的場景,使個體能在更寬泛的感官範圍之中回溯並製造記憶。
作品
回上頁
分享到
分享到Facebook(另開視窗)
分享到LINE(另開視窗)
分享到Twitter(另開視窗)
導覽服務
聯絡我們
回頂端
關鍵字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