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書・手繭・後戰爭
情書・手繭・後戰爭
2019.07.12~2019.09.22
09:00 - 17:00
關渡美術館 3F ~ 5f
展覽簡介
策展人:陳湘汶

我們聆聽了怎樣的故事?在已被書寫出來的歷史之外,那些殘餘者又見證了怎樣的歷史?我們是否能透過歷史灰燼所發出的細碎聲音,還有已然烙印在身體記憶裡的文化刻痕,來尋找更多定義自身的方法。

這是一個從幾次的台灣和印尼群島間的旅行而展開的計畫,兩地從過往至今在歷史上持續有不同的交集。殖民地歷經不同政權的統治,母語的消除、對母土認同被清洗,對國家歷史和地理的認識不斷因為統治者的更換而被新的知識系統所取代。然而,在後戰爭的情境之下,有許多掩蓋在具有語言優勢、武力優勢那一方之下的文化群體或個體,那些人的聲音和記憶或許並未消失而只是選擇了遺忘。在展覽之中藝術家們撿拾時代的碎片,專心研究殘留於自然、文化活動,以及微觀個人史上面的痕跡,挖掘出我們得以尋找超越現代政治地理定義的論述方式;弔詭而又有趣的是,這些過往沒辦法以文字被記錄下來的殘餘物一代一代地被傳承下來,流竄在幽暗的間隙裡,在不同的地域之間流變成既相似又相異的徵候,得以共享和分支。
展覽簡介
策展人:陳湘汶

我們聆聽了怎樣的故事?在已被書寫出來的歷史之外,那些殘餘者又見證了怎樣的歷史?我們是否能透過歷史灰燼所發出的細碎聲音,還有已然烙印在身體記憶裡的文化刻痕,來尋找更多定義自身的方法。

這是一個從幾次的台灣和印尼群島間的旅行而展開的計畫,兩地從過往至今在歷史上持續有不同的交集。殖民地歷經不同政權的統治,母語的消除、對母土認同被清洗,對國家歷史和地理的認識不斷因為統治者的更換而被新的知識系統所取代。然而,在後戰爭的情境之下,有許多掩蓋在具有語言優勢、武力優勢那一方之下的文化群體或個體,那些人的聲音和記憶或許並未消失而只是選擇了遺忘。在展覽之中藝術家們撿拾時代的碎片,專心研究殘留於自然、文化活動,以及微觀個人史上面的痕跡,挖掘出我們得以尋找超越現代政治地理定義的論述方式;弔詭而又有趣的是,這些過往沒辦法以文字被記錄下來的殘餘物一代一代地被傳承下來,流竄在幽暗的間隙裡,在不同的地域之間流變成既相似又相異的徵候,得以共享和分支。
藝術家介紹
阿爾溫•希達亞
Arwin HIDAYAT

我生活中的村莊
蠟染 / 尺寸依場地而定 / 2019

對希達亞個人而言,蠟染的意義不僅僅是使用在襯衫,披肩,魔術等物品上,而是與其他類型的創作一樣,可以做到更多複雜的表達。希達亞的作品呈現了很多關於他在鄉村,家庭中的生活、日常事物,或其他更為個人的狀態。在鄉村的生活帶給他很大的影響,在此,他感到自己是一個需要與大家一起工作的社會人。「相互合作」是鄉村生活的標誌。這部分也為他的作品提供了許多養分,他在鄉村發現了許多人物角色的原型,並在作品裡試圖改變這些形象。

-

區秀詒 x 陳侑汝
AU Sow-Yee x CHEN Yow-Ruu

當我們都不在了,記憶如何存在而不過渡於寂靜之中
複合媒材裝置 / 尺寸依場地而定 / 2017

《當我們都不在了,記憶如何存在而不過渡於寂靜之中》藉由一個物件到另一個物件建構起一張「記憶地圖」。這些物件暗示著人類活動的總和,他們透過聲音和視覺的轉譯,變成一種連結個人記憶、歷史記憶、地理記憶以及地方記憶的陳述;以及作者訴諸感官使用自己身體表現在田野採集過程中的「聲譜」測繪,藉此呈現出一種聽覺考現圖志。同時,身體的、社會的和歷史的軌跡透過物件「演出」而被顯影。

-

林羿綺
LIN Yi-Chi

信使:返向漂流與南洋彼岸
FULL-HD單頻道彩色有聲錄像 / 15分鐘 / 2019

林羿綺以信使的身份,帶著家中保存多年、來自南洋印尼的家書,照著信封上模糊的地址與潦草字跡,直接飛往印尼北邊的邦加島探訪並且拍攝紀錄。在早年,金門人大量離鄉前往南洋尋求工作機會,而這離去卻從此生根異鄉,只憑著一封封代寫的家書寄給記憶裡逐漸模糊的原鄉與親人們。藉由再訪的過程,重新踏上這條跨島遷移的移民路徑,透過實地拍攝紀錄、信件文本、家族口述記憶、與多種語言混雜溝通的經驗,構築出屬於金門出洋客的生命故事。

-

劉玗
LIU Yu

失明的造物者
雙頻道錄像裝置 / 尺寸依場地而定 / 32分鐘 / 2019

格奧爾格.艾伯赫.郎弗安斯(Georgo Eberhard Rumphius,1627–1702)是17世紀一位受僱於荷屬東印度公司的生物學家,1654年至印尼安汶島(Ambon)設計並建造堡壘,就此長住於印尼49年直到離世。其重要著作《安波那博物誌》(Herbarium Amboinense)裡發表了高達1,200個植物物種,其中的930品種奠定了印尼馬魯古群島地區的生物學基礎。他留下的大量資料也間接促成卡爾.林奈(Carl von Linné)在1753年建置的「二名法」,甚至有支持者認為是林奈竊取了他的研究。這個大命名的時代成了物種資料化的開端,也演變成現在我們認識動植物的科學基礎,事實上,郎弗安斯在研究初期就已失明,但他仍持續的以想像力定義後來我們認知的世界。

-

呂易倫
LU Yi-Lun

連結與旁觀
噴墨輸出於PVC相紙、照片掃描後輸出 / 尺寸依場地而定 / 2019

這是一件關於「觀察」關係的影像實踐,從家族情懷與環境連繫,或是身份認同乃至於一段移民/殖民史。呂易倫紀錄了「探親者」抵達一個屬於遠親生活的異國時的種種過程,這些經驗時而貼合某種同質性文化,卻又因為地理位置造成某種體感差異。當然,游離、擺盪在這兩樣因素之間,也驅使著「觀看獵奇」成為拍攝的諸多動機之一。在作品呈現上,呂易倫將紀實屬性的照片重新編輯排列,試圖向觀者還原有如情緒起伏般的拍攝現場,也讓照片中的時間基礎重新斷裂、並且加入了探親者的家族照片,產生新的時空感受經驗。

-

羅懿君
LO Yi-Chun

鹿革 / 風乾的香蕉皮、生漆 / 220 × 260 公分 / 2016

自17世紀開始,鹿皮就是台灣重要的交易物品,而香蕉則是台灣在1950–1970年代時的重要交易作物,兩者對台灣早期的發展歷史皆具有重要意義。在這件作品中,羅懿君讓上述兩件關乎台灣經濟的物品跨時空產生對話,同時,香蕉也是羅懿君所熟悉的作物之一,她將兩者的概念結合,把經過處理、曬乾後的香蕉皮,重新縫製成一張鹿皮的造型,將兩個物件所乘載的時間與歷史意義相互重疊在同一件裝置之上。
馬寞路
mamoru

平戶.大員.巴達維亞 / 五頻道錄像裝置 / 10分47秒 / 2018

這件作品名稱代表了荷蘭東印度公司曾經建立的三個貿易點。這些曾經繁榮的貿易路線,也是受日本迫害之天主教徒被永久驅逐出家園時的逃亡路徑,其中有些天主教徒的父親為歐洲人,母親為日本人。源起於1630年代一封從巴達維亞(今雅加達)經過大員(今台南)走私到平戶的一封信。影片女主角的裝扮參照17世紀荷蘭的日本地理書籍,而服飾由日本時裝設計師取用了亞洲各地織品設計而成。此件作品為一系列作品《一段特別關於日本和荷蘭以及其他歷史可能性的長途聆聽之旅》(2014-)其中的篇章。

-

馬哈拉妮‧馬羌那嘎拉
Maharani MANCANAGARA

瓦納坦任編年史的故事#2
炭筆繪於木板 / 160 × 160 × 15 公分 / 2018

印尼的學生必須接受在學校教授的歷史課程,包括1965年一場全國性的悲劇(1965-1966)。1965年發生的事件使人們對G30S的責任方蔑視和憤怒,以及媒體火上加油,在新秩序的統治結束後,言論自由顯示出許多曾經隱藏在這個時代的空白,這些內容中斷了現有的事實,結束了在學校中被教授的那些內容。透過馬羌那嘎拉祖父的日記,她試圖追踪那些引導她研究泗水科布蘭(Koblen)監獄的記錄,這個監獄位在泗水和周邊地區,是被捕的囚犯的第一站,他們隨後被移轉到努薩安邦島、布魯島。「瓦納坦任的故事」系列開啟了馬羌那嘎拉目前的探索,她並非直接把歷史檔案裡既有的形象做成插畫,而是受到兒童故事的啟發,將角色模擬為動物形象使之得以生活和生存。她希望不僅是系統性地展現一個故事,還能用很多工具來傳達這些信息。

-

梅西‧西妥魯斯
MeicySITORUS

相遇,形象
影像(含框)組件 / 尺寸依場地而定 / 2019

日本殖民時期時(1943-1945)有20至40萬名年紀介於13-25歲的亞洲女性被迫成為軍隊的性奴隸。有些受到免費的教育機會或穩定的工作吸引而加入,其他女性則是遭到脅迫。這個計畫闡述了「慰安婦/倖存者」背後的真相。慰安婦一詞通常用來指稱妓女,但事實上她們都是戰爭時期一場精心策劃的兇殘性奴役犯罪之指證。《爪哇小姐》是「Mataoli」紀實攝影系列的一部分,該計畫與一位獨立研究學者合作,著重研究爪哇從軍慰安婦歷史,並見證了殖民時期過後72年來這些生存者的故事。

-

吳其育
WU Chi-Yu

人族
單頻道錄像、四聲道 / 15分 / 2019

以亞洲不同地區正被開發或尚未被發掘的化石與遺跡作為發想藍本。洞穴壁畫的創造作為智能生物發覺沉浸式體驗影像的黎明,不同的物種可以在處於相似的環境下趨同演化出相近的機能,而不同的人類族群也可以在相似的空間下發展出一致的認知能力。

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洞穴壁畫之一的亮亮洞穴(leang-leang cave)壁畫,見證了意識的多核心起源,同時也述說著人族族群的相同與逐漸相同的關係。洞穴中被畫在不同方位的手掌印與鹿豬,猶如人類族群在意識的黎明創造出的VR體驗,不論是新興的宗教儀式、史前最夯的實境體驗或是當期展出的藝術鉅作,演化是一條持續且從不間斷的時間軸,物種演變及其失落連結並沒有遺失,只是現今物種身處在的時間切面無法理解史前的觀看方式,並超越當下維度地發掘在演化過程中失落的景象。

-

張徐展
ZHANG-XU Zhan

動物故事AT58
單頻道錄像、場景裝置 / 尺寸依場地而定 / 2019

民間故事類型索引「阿爾奈-湯普森分類法」簡稱「AT分類法」是一套童話故事的分類法則,將相似情節卻不同異文整理成一套可相互組裝的故事索引。《動物故事AT58》源自於印尼日惹駐村的研究計畫。「鼠鹿」為印尼常見的民間故事主角,並以著名的「鼠鹿過河」故事為基底,連結華人民間故事索引「聰明的狐狸或其他動物」,靈感運用台灣藝陣文化裡頭的表演扮裝,在裝置裡糊製一隻半狐狸半鼠鹿的角色,以兩隻動物皮的混和形象,一同出演共有的相似情節「AT58」,連結過往作品《Si So Mi》裡對世界文化在不同地域間流動的意義轉變與台灣文化普世性的探索。
藝術家介紹
阿爾溫•希達亞
Arwin HIDAYAT

我生活中的村莊
蠟染 / 尺寸依場地而定 / 2019

對希達亞個人而言,蠟染的意義不僅僅是使用在襯衫,披肩,魔術等物品上,而是與其他類型的創作一樣,可以做到更多複雜的表達。希達亞的作品呈現了很多關於他在鄉村,家庭中的生活、日常事物,或其他更為個人的狀態。在鄉村的生活帶給他很大的影響,在此,他感到自己是一個需要與大家一起工作的社會人。「相互合作」是鄉村生活的標誌。這部分也為他的作品提供了許多養分,他在鄉村發現了許多人物角色的原型,並在作品裡試圖改變這些形象。

-

區秀詒 x 陳侑汝
AU Sow-Yee x CHEN Yow-Ruu

當我們都不在了,記憶如何存在而不過渡於寂靜之中
複合媒材裝置 / 尺寸依場地而定 / 2017

《當我們都不在了,記憶如何存在而不過渡於寂靜之中》藉由一個物件到另一個物件建構起一張「記憶地圖」。這些物件暗示著人類活動的總和,他們透過聲音和視覺的轉譯,變成一種連結個人記憶、歷史記憶、地理記憶以及地方記憶的陳述;以及作者訴諸感官使用自己身體表現在田野採集過程中的「聲譜」測繪,藉此呈現出一種聽覺考現圖志。同時,身體的、社會的和歷史的軌跡透過物件「演出」而被顯影。

-

林羿綺
LIN Yi-Chi

信使:返向漂流與南洋彼岸
FULL-HD單頻道彩色有聲錄像 / 15分鐘 / 2019

林羿綺以信使的身份,帶著家中保存多年、來自南洋印尼的家書,照著信封上模糊的地址與潦草字跡,直接飛往印尼北邊的邦加島探訪並且拍攝紀錄。在早年,金門人大量離鄉前往南洋尋求工作機會,而這離去卻從此生根異鄉,只憑著一封封代寫的家書寄給記憶裡逐漸模糊的原鄉與親人們。藉由再訪的過程,重新踏上這條跨島遷移的移民路徑,透過實地拍攝紀錄、信件文本、家族口述記憶、與多種語言混雜溝通的經驗,構築出屬於金門出洋客的生命故事。

-

劉玗
LIU Yu

失明的造物者
雙頻道錄像裝置 / 尺寸依場地而定 / 32分鐘 / 2019

格奧爾格.艾伯赫.郎弗安斯(Georgo Eberhard Rumphius,1627–1702)是17世紀一位受僱於荷屬東印度公司的生物學家,1654年至印尼安汶島(Ambon)設計並建造堡壘,就此長住於印尼49年直到離世。其重要著作《安波那博物誌》(Herbarium Amboinense)裡發表了高達1,200個植物物種,其中的930品種奠定了印尼馬魯古群島地區的生物學基礎。他留下的大量資料也間接促成卡爾.林奈(Carl von Linné)在1753年建置的「二名法」,甚至有支持者認為是林奈竊取了他的研究。這個大命名的時代成了物種資料化的開端,也演變成現在我們認識動植物的科學基礎,事實上,郎弗安斯在研究初期就已失明,但他仍持續的以想像力定義後來我們認知的世界。

-

呂易倫
LU Yi-Lun

連結與旁觀
噴墨輸出於PVC相紙、照片掃描後輸出 / 尺寸依場地而定 / 2019

這是一件關於「觀察」關係的影像實踐,從家族情懷與環境連繫,或是身份認同乃至於一段移民/殖民史。呂易倫紀錄了「探親者」抵達一個屬於遠親生活的異國時的種種過程,這些經驗時而貼合某種同質性文化,卻又因為地理位置造成某種體感差異。當然,游離、擺盪在這兩樣因素之間,也驅使著「觀看獵奇」成為拍攝的諸多動機之一。在作品呈現上,呂易倫將紀實屬性的照片重新編輯排列,試圖向觀者還原有如情緒起伏般的拍攝現場,也讓照片中的時間基礎重新斷裂、並且加入了探親者的家族照片,產生新的時空感受經驗。

-

羅懿君
LO Yi-Chun

鹿革 / 風乾的香蕉皮、生漆 / 220 × 260 公分 / 2016

自17世紀開始,鹿皮就是台灣重要的交易物品,而香蕉則是台灣在1950–1970年代時的重要交易作物,兩者對台灣早期的發展歷史皆具有重要意義。在這件作品中,羅懿君讓上述兩件關乎台灣經濟的物品跨時空產生對話,同時,香蕉也是羅懿君所熟悉的作物之一,她將兩者的概念結合,把經過處理、曬乾後的香蕉皮,重新縫製成一張鹿皮的造型,將兩個物件所乘載的時間與歷史意義相互重疊在同一件裝置之上。
馬寞路
mamoru

平戶.大員.巴達維亞 / 五頻道錄像裝置 / 10分47秒 / 2018

這件作品名稱代表了荷蘭東印度公司曾經建立的三個貿易點。這些曾經繁榮的貿易路線,也是受日本迫害之天主教徒被永久驅逐出家園時的逃亡路徑,其中有些天主教徒的父親為歐洲人,母親為日本人。源起於1630年代一封從巴達維亞(今雅加達)經過大員(今台南)走私到平戶的一封信。影片女主角的裝扮參照17世紀荷蘭的日本地理書籍,而服飾由日本時裝設計師取用了亞洲各地織品設計而成。此件作品為一系列作品《一段特別關於日本和荷蘭以及其他歷史可能性的長途聆聽之旅》(2014-)其中的篇章。

-

馬哈拉妮‧馬羌那嘎拉
Maharani MANCANAGARA

瓦納坦任編年史的故事#2
炭筆繪於木板 / 160 × 160 × 15 公分 / 2018

印尼的學生必須接受在學校教授的歷史課程,包括1965年一場全國性的悲劇(1965-1966)。1965年發生的事件使人們對G30S的責任方蔑視和憤怒,以及媒體火上加油,在新秩序的統治結束後,言論自由顯示出許多曾經隱藏在這個時代的空白,這些內容中斷了現有的事實,結束了在學校中被教授的那些內容。透過馬羌那嘎拉祖父的日記,她試圖追踪那些引導她研究泗水科布蘭(Koblen)監獄的記錄,這個監獄位在泗水和周邊地區,是被捕的囚犯的第一站,他們隨後被移轉到努薩安邦島、布魯島。「瓦納坦任的故事」系列開啟了馬羌那嘎拉目前的探索,她並非直接把歷史檔案裡既有的形象做成插畫,而是受到兒童故事的啟發,將角色模擬為動物形象使之得以生活和生存。她希望不僅是系統性地展現一個故事,還能用很多工具來傳達這些信息。

-

梅西‧西妥魯斯
MeicySITORUS

相遇,形象
影像(含框)組件 / 尺寸依場地而定 / 2019

日本殖民時期時(1943-1945)有20至40萬名年紀介於13-25歲的亞洲女性被迫成為軍隊的性奴隸。有些受到免費的教育機會或穩定的工作吸引而加入,其他女性則是遭到脅迫。這個計畫闡述了「慰安婦/倖存者」背後的真相。慰安婦一詞通常用來指稱妓女,但事實上她們都是戰爭時期一場精心策劃的兇殘性奴役犯罪之指證。《爪哇小姐》是「Mataoli」紀實攝影系列的一部分,該計畫與一位獨立研究學者合作,著重研究爪哇從軍慰安婦歷史,並見證了殖民時期過後72年來這些生存者的故事。

-

吳其育
WU Chi-Yu

人族
單頻道錄像、四聲道 / 15分 / 2019

以亞洲不同地區正被開發或尚未被發掘的化石與遺跡作為發想藍本。洞穴壁畫的創造作為智能生物發覺沉浸式體驗影像的黎明,不同的物種可以在處於相似的環境下趨同演化出相近的機能,而不同的人類族群也可以在相似的空間下發展出一致的認知能力。

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洞穴壁畫之一的亮亮洞穴(leang-leang cave)壁畫,見證了意識的多核心起源,同時也述說著人族族群的相同與逐漸相同的關係。洞穴中被畫在不同方位的手掌印與鹿豬,猶如人類族群在意識的黎明創造出的VR體驗,不論是新興的宗教儀式、史前最夯的實境體驗或是當期展出的藝術鉅作,演化是一條持續且從不間斷的時間軸,物種演變及其失落連結並沒有遺失,只是現今物種身處在的時間切面無法理解史前的觀看方式,並超越當下維度地發掘在演化過程中失落的景象。

-

張徐展
ZHANG-XU Zhan

動物故事AT58
單頻道錄像、場景裝置 / 尺寸依場地而定 / 2019

民間故事類型索引「阿爾奈-湯普森分類法」簡稱「AT分類法」是一套童話故事的分類法則,將相似情節卻不同異文整理成一套可相互組裝的故事索引。《動物故事AT58》源自於印尼日惹駐村的研究計畫。「鼠鹿」為印尼常見的民間故事主角,並以著名的「鼠鹿過河」故事為基底,連結華人民間故事索引「聰明的狐狸或其他動物」,靈感運用台灣藝陣文化裡頭的表演扮裝,在裝置裡糊製一隻半狐狸半鼠鹿的角色,以兩隻動物皮的混和形象,一同出演共有的相似情節「AT58」,連結過往作品《Si So Mi》裡對世界文化在不同地域間流動的意義轉變與台灣文化普世性的探索。
作品
 回上頁
分享到
繁中  /  EN
繁中 /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