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m!快速與凝結新媒體的交互作用——台澳新媒體藝術展
2007.06.05~2007.07.08
09:00 - 17:00
Boom!快速與凝結新媒體的交互作用——台澳新媒體藝術展 展期: 2007-06-05 ~ 2007-07-08
地點: 週二至週日 上午10:00-下午5:00 由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國立臺南藝術大學、以及國立澳大利亞大學新媒體藝術中心所共同主辦的「Boom!快速與凝結新媒體的交互作用-臺澳新媒體藝術展」,是個以新媒體藝術為主軸的跨校.跨國.跨領域國際性展覽。參展藝術家包括臺灣28名、澳洲12名,作品總件數為38件。 綜觀過去三十年來,新媒體藝術在歐美,透過大型國際電子藝術節的舉辦、數位美術館的創設、以及數位學術機構的研究,已蔚為全球性視覺文化的尖兵。而國內也在這近十年,急起直追,不僅勇於向未知疆域挑戰,也在無形中累積許多精彩作品與引人矚目的研究成果。 就展覽意義而言,此次由臺灣三所藝術大學與國立澳大利亞大學新媒體藝術中心合作推出的「Boom!快速與凝結新媒體的交互作用-臺澳新媒體藝術展」,具有藝術家彼此參照、觀摩交流的多重作用,此外,在展覽名稱上,也富含多維意象。 就語詞表現而言,「Boom」一字,具有瞬間隆隆聲乍現、海波澎湃洶湧的擬聲語態;在經濟學、政治學的用語上,Boom則有繁榮、景氣、與贏局的代表性意義。相形於此,本展覽標題的另外兩個用詞:「快速與凝結」,則指向「速度」與「身體」。「速度」意味著:動/靜、奔馳/停頓、前進/佇立,而「身體」是讓上述種種「速度」發酵、產生的重要參數。 整體而言,「Boom」、「快速」、「凝結」所意涵的是當代藝術中,新媒體藝術的本質-它是「身體」穿梭於「速度」之間,在「快速」與「凝結」的循環運轉、相互重組、再建構的各式過程中,「Boom!」一瞬間所迸發的嶄新視覺經驗。它引發「身體」與「速度」的活性對應,開啟當代世人所未曾經歷的觀看方法。 本展覽集結臺灣與澳洲兩地藝術院校菁英,包括教授、專業教師、博碩研究生等等41位藝術家,第一階段的國際研討會與部分作品的呈現,已在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盛大舉辦,並於6月9日圓滿落幕。第二階段的全部參展藝術家作品,則自6月5日至7月8日,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關渡美術館完整呈現。作品型態包括動畫、數位影像、動態影像、數位聲音、錄像裝置、互動影像裝置、錄像行動表演、ipod影像等等;作品議題方面涉及身份認同、後殖民、身體、自然生態、都會空間等等。透過這些作品,本展覽旨在引發新的身體感知與認知模式,探究新媒體的藝術表現形式與視覺美感特質。 我們期待透過此次跨校.跨國.跨領域的新媒體藝術展覽,為此後臺澳新媒體藝術的連結,邁出關鍵且亮麗的一步,並藉此凝聚彼此前行共進的能量,為未來臺澳新媒體藝術的學術、創作交流,奠定堅實的平台。
參展藝術家: 台灣 方彥翔、王仲堃、王惠瑩、王福瑞、石昌杰、林育聖、林昆潁、林珮淳、林豪鏘、李家祥、袁廣鳴、高軒然、張國治、梅丁衍、陳永賢、陳志建、陳志誠、陳長志、陳信源、陳珠櫻、陳萬仁、陶亞倫、黃博志、曾鈺涓、張耘之、葉謹睿、駱麗真、蘇育賢。 澳洲 Alexandra Gillespie, Christopher Fulham, Lucien Leon, Kathleen Ryan, Mariya Kalachava, Marian Drew, Jason Nelson, Joanne Jakouch, Ché Baker, Eleanor Gates-Stuart, Rachel Peachey and Paul Mosig, Sarah Jane Pell.
Boom!快速與凝結新媒體的交互作用——台澳新媒體藝術展 展期: 2007-06-05 ~ 2007-07-08
地點: 週二至週日 上午10:00-下午5:00 由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國立臺南藝術大學、以及國立澳大利亞大學新媒體藝術中心所共同主辦的「Boom!快速與凝結新媒體的交互作用-臺澳新媒體藝術展」,是個以新媒體藝術為主軸的跨校.跨國.跨領域國際性展覽。參展藝術家包括臺灣28名、澳洲12名,作品總件數為38件。 綜觀過去三十年來,新媒體藝術在歐美,透過大型國際電子藝術節的舉辦、數位美術館的創設、以及數位學術機構的研究,已蔚為全球性視覺文化的尖兵。而國內也在這近十年,急起直追,不僅勇於向未知疆域挑戰,也在無形中累積許多精彩作品與引人矚目的研究成果。 就展覽意義而言,此次由臺灣三所藝術大學與國立澳大利亞大學新媒體藝術中心合作推出的「Boom!快速與凝結新媒體的交互作用-臺澳新媒體藝術展」,具有藝術家彼此參照、觀摩交流的多重作用,此外,在展覽名稱上,也富含多維意象。 就語詞表現而言,「Boom」一字,具有瞬間隆隆聲乍現、海波澎湃洶湧的擬聲語態;在經濟學、政治學的用語上,Boom則有繁榮、景氣、與贏局的代表性意義。相形於此,本展覽標題的另外兩個用詞:「快速與凝結」,則指向「速度」與「身體」。「速度」意味著:動/靜、奔馳/停頓、前進/佇立,而「身體」是讓上述種種「速度」發酵、產生的重要參數。 整體而言,「Boom」、「快速」、「凝結」所意涵的是當代藝術中,新媒體藝術的本質-它是「身體」穿梭於「速度」之間,在「快速」與「凝結」的循環運轉、相互重組、再建構的各式過程中,「Boom!」一瞬間所迸發的嶄新視覺經驗。它引發「身體」與「速度」的活性對應,開啟當代世人所未曾經歷的觀看方法。 本展覽集結臺灣與澳洲兩地藝術院校菁英,包括教授、專業教師、博碩研究生等等41位藝術家,第一階段的國際研討會與部分作品的呈現,已在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盛大舉辦,並於6月9日圓滿落幕。第二階段的全部參展藝術家作品,則自6月5日至7月8日,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關渡美術館完整呈現。作品型態包括動畫、數位影像、動態影像、數位聲音、錄像裝置、互動影像裝置、錄像行動表演、ipod影像等等;作品議題方面涉及身份認同、後殖民、身體、自然生態、都會空間等等。透過這些作品,本展覽旨在引發新的身體感知與認知模式,探究新媒體的藝術表現形式與視覺美感特質。 我們期待透過此次跨校.跨國.跨領域的新媒體藝術展覽,為此後臺澳新媒體藝術的連結,邁出關鍵且亮麗的一步,並藉此凝聚彼此前行共進的能量,為未來臺澳新媒體藝術的學術、創作交流,奠定堅實的平台。
參展藝術家: 台灣 方彥翔、王仲堃、王惠瑩、王福瑞、石昌杰、林育聖、林昆潁、林珮淳、林豪鏘、李家祥、袁廣鳴、高軒然、張國治、梅丁衍、陳永賢、陳志建、陳志誠、陳長志、陳信源、陳珠櫻、陳萬仁、陶亞倫、黃博志、曾鈺涓、張耘之、葉謹睿、駱麗真、蘇育賢。 澳洲 Alexandra Gillespie, Christopher Fulham, Lucien Leon, Kathleen Ryan, Mariya Kalachava, Marian Drew, Jason Nelson, Joanne Jakouch, Ché Baker, Eleanor Gates-Stuart, Rachel Peachey and Paul Mosig, Sarah Jane Pell.
陳志誠
編號 A-1 參展藝術家 中文:陳志誠 英文:Chen, Chih-Cheng 通訊 0911-140-110 azurechen@gmail.com 簡歷 中文: (年,出生於) (年,最高學歷) (現職) 英文: 近三年重要個覽/聯展/策展/得獎紀錄 中文: 個展 2006 「當代繪畫景緻」,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台北。 「刷圖-描繪情勢:當代繪畫景緻」,龍華科技大學,桃園。 聯展 2005 「1955-2005 台灣藝術:承傳與衍生」,國父紀念館,台北。 策展 2005 「1955-2005 台灣藝術:承傳與衍生」,國父紀念館,台北。 英文: 作品名 中文:玻璃屋系列 英文:Glass House 年代 2004 媒材 中文: 電視螢幕、羽製人形羽翼、鐵架、底座、鏡面玻璃、燈管、發電機具、旋轉動力承軸 英文: 形式 中文:錄像 英文: 尺寸(cm) 200×120×150 作品影像 ? 創作理念 中文: 我們思慮作品元素或作品導入「進駐」館區展場之關係,看待自然景緻與建築體及其物理空間之關係鏈。即此基地場所所在將收容許多個個展,容納具同一性或互斥性之創作(元素)。依此觀點,園林結構可視為體現此藝術思維之具體案例,它是自然環境與(人)身軀活動機能之於其所居之生活空間的秩序性的具體化之顯明課題。但面對今日當下藝術的發展所導引出的「另類園林結構」,它將不只是一種「人化自然所呈之自然景緻微型化」的轉譯作用,它也將是個人參與這次國際展所欲提議的符應於今日消費機制世界所產出(物∕作品)之藝術新問題:我們所要探討的是在感官世界被機具器械與數位世界駕馭強顯的今日,如何得能以一種在地之台灣文化主體性參照來提議一種進駐與收容?如何得以東方文化中人化自然體呈之質性,也就是自然景緻人為微型化視為台灣主體的一種參與,一種國際展中可提呈的議題,一種既能符合人之立於大地之本原存有之實踐價值,也作為新時代之新美感素之對話平台。當下的文化環境,個體看似具有主動的姿態和開放性的選擇,但由於受制於資本主義意識形態及其價值觀,受制於其體現有如負能量之嫡耗般之消費機制,它如漩渦般吸納了不同的體質範疇的文化趨向,而導致原初質樸之實踐能為與其背離。一種立於大地水平之全人感知,與都會垂直矗立充斥著傳訊透明、貨物流竄…等等之必要收容正是我們的思慮焦點。(陳志誠《索居演義》,社出版,2005) 英文: 展出設備 (自備) 編號 A-2 參展藝術家 中文:方彥翔 英文:Fang, Yen-Hsaing 通訊 0926-747-286 hsiangfilm@gmail.com hsiangfile@yahoo.com.tw 簡歷 中文: 1981年出生於台灣台北 1999年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學士畢業 現就讀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西畫組 英文: 1981 Born in Taipei, Taiwan 1999Department of Fine Arts,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of Arts. 2003Graduate School of Plastic Arts,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of Arts. 近三年重要個覽/聯展/策展/得獎紀錄 中文: 聯展 2006 「打開-當代:築‧體‧場‧境」,高雄市立美術館創論壇,高雄市立美術館, 高雄。 「虛有權」,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台北。 2005 「幻想飄移」,板橋社區大學,台北。 英文: Group Exhibition 2006 “Open-Contemporary: Systems inside Constructions”, Forum for Creativity in Art, Koahsiung Museum of Fine Arts. “Nue Propriete”, Open-contemporary Art Center. 2005 “Reverie Drift”, Banchiao Community University. 作品名 中文:時間-建築Ⅲ 英文:Time-architecture Ⅲ 年代 2007 媒材 中文:錄像、多媒體 英文:video, multimedia
陳志誠
編號 A-1 參展藝術家 中文:陳志誠 英文:Chen, Chih-Cheng 通訊 0911-140-110 azurechen@gmail.com 簡歷 中文: (年,出生於) (年,最高學歷) (現職) 英文: 近三年重要個覽/聯展/策展/得獎紀錄 中文: 個展 2006 「當代繪畫景緻」,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台北。 「刷圖-描繪情勢:當代繪畫景緻」,龍華科技大學,桃園。 聯展 2005 「1955-2005 台灣藝術:承傳與衍生」,國父紀念館,台北。 策展 2005 「1955-2005 台灣藝術:承傳與衍生」,國父紀念館,台北。 英文: 作品名 中文:玻璃屋系列 英文:Glass House 年代 2004 媒材 中文: 電視螢幕、羽製人形羽翼、鐵架、底座、鏡面玻璃、燈管、發電機具、旋轉動力承軸 英文: 形式 中文:錄像 英文: 尺寸(cm) 200×120×150 作品影像 ? 創作理念 中文: 我們思慮作品元素或作品導入「進駐」館區展場之關係,看待自然景緻與建築體及其物理空間之關係鏈。即此基地場所所在將收容許多個個展,容納具同一性或互斥性之創作(元素)。依此觀點,園林結構可視為體現此藝術思維之具體案例,它是自然環境與(人)身軀活動機能之於其所居之生活空間的秩序性的具體化之顯明課題。但面對今日當下藝術的發展所導引出的「另類園林結構」,它將不只是一種「人化自然所呈之自然景緻微型化」的轉譯作用,它也將是個人參與這次國際展所欲提議的符應於今日消費機制世界所產出(物∕作品)之藝術新問題:我們所要探討的是在感官世界被機具器械與數位世界駕馭強顯的今日,如何得能以一種在地之台灣文化主體性參照來提議一種進駐與收容?如何得以東方文化中人化自然體呈之質性,也就是自然景緻人為微型化視為台灣主體的一種參與,一種國際展中可提呈的議題,一種既能符合人之立於大地之本原存有之實踐價值,也作為新時代之新美感素之對話平台。當下的文化環境,個體看似具有主動的姿態和開放性的選擇,但由於受制於資本主義意識形態及其價值觀,受制於其體現有如負能量之嫡耗般之消費機制,它如漩渦般吸納了不同的體質範疇的文化趨向,而導致原初質樸之實踐能為與其背離。一種立於大地水平之全人感知,與都會垂直矗立充斥著傳訊透明、貨物流竄…等等之必要收容正是我們的思慮焦點。(陳志誠《索居演義》,社出版,2005) 英文: 展出設備 (自備) 編號 A-2 參展藝術家 中文:方彥翔 英文:Fang, Yen-Hsaing 通訊 0926-747-286 hsiangfilm@gmail.com hsiangfile@yahoo.com.tw 簡歷 中文: 1981年出生於台灣台北 1999年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學士畢業 現就讀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西畫組 英文: 1981 Born in Taipei, Taiwan 1999Department of Fine Arts,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of Arts. 2003Graduate School of Plastic Arts,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of Arts. 近三年重要個覽/聯展/策展/得獎紀錄 中文: 聯展 2006 「打開-當代:築‧體‧場‧境」,高雄市立美術館創論壇,高雄市立美術館, 高雄。 「虛有權」,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台北。 2005 「幻想飄移」,板橋社區大學,台北。 英文: Group Exhibition 2006 “Open-Contemporary: Systems inside Constructions”, Forum for Creativity in Art, Koahsiung Museum of Fine Arts. “Nue Propriete”, Open-contemporary Art Center. 2005 “Reverie Drift”, Banchiao Community University. 作品名 中文:時間-建築Ⅲ 英文:Time-architecture Ⅲ 年代 2007 媒材 中文:錄像、多媒體 英文:video, multimedia
作品
 回上頁
分享到
繁中  /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