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光幻影2007詩路漫遊
2007.11.30~2008.01.13
09:00 - 17:00
關於本展 「科光幻影2007詩路漫遊」是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第二屆「科技藝術創作發表獎助專案」的五位獲獎助創作藝術家的聯合呈現。國藝會著眼於整體視覺藝術生態的發展現狀,為鼓勵國內科技藝術創作人才,持續推動台灣科技藝術的創作與發表,特經由藝企平台促成此科技藝術獎助計畫。而面對當下台灣的科技藝術浪潮以及其所成就的台灣驕傲或所造成之爭論,是否仍存有密道、光廊可以溯回藝術的本位初衷, 不致失去藝術創作於本質性的探求途徑。本次獲獎助創作者─蔡宛璇、張博智、 林俊廷、林其蔚及吳季璁等五位藝術家,對於自身所持續關照的範疇以及創作堅持的藝術理念,各自運用不同科技媒介、軟硬體,結合科技媒體所呈現出的意象、畫面、空間感或是創造出的氛圍,像是一首又一首的現代科技詩篇,內容各自引人入勝,觀者攝受互動其中,意之所至,影之隨行的詩境,有如故事、山水、夢境、既視現象等諸多視覺感受,新媒體藝術創作充滿未來感卻又蘊含詩歌的意境。若詩是語言的結晶,科技藝術則如當代藝術的精靈,透過藝術途徑,得以漫遊詩路。
關於本展 「科光幻影2007詩路漫遊」是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第二屆「科技藝術創作發表獎助專案」的五位獲獎助創作藝術家的聯合呈現。國藝會著眼於整體視覺藝術生態的發展現狀,為鼓勵國內科技藝術創作人才,持續推動台灣科技藝術的創作與發表,特經由藝企平台促成此科技藝術獎助計畫。而面對當下台灣的科技藝術浪潮以及其所成就的台灣驕傲或所造成之爭論,是否仍存有密道、光廊可以溯回藝術的本位初衷, 不致失去藝術創作於本質性的探求途徑。本次獲獎助創作者─蔡宛璇、張博智、 林俊廷、林其蔚及吳季璁等五位藝術家,對於自身所持續關照的範疇以及創作堅持的藝術理念,各自運用不同科技媒介、軟硬體,結合科技媒體所呈現出的意象、畫面、空間感或是創造出的氛圍,像是一首又一首的現代科技詩篇,內容各自引人入勝,觀者攝受互動其中,意之所至,影之隨行的詩境,有如故事、山水、夢境、既視現象等諸多視覺感受,新媒體藝術創作充滿未來感卻又蘊含詩歌的意境。若詩是語言的結晶,科技藝術則如當代藝術的精靈,透過藝術途徑,得以漫遊詩路。
蔡宛璇
蔡宛璇 2005 藝術創作碩士DNSEP (法國國家高等藝術表現文憑), Tours高等藝術學院 2003 藝術創作學士,DNAP(法國國家造型藝術文憑),Nice國立高等藝術學院 2000 畢業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藝術創作學士,美術系複合媒材組。 1978 生於臺灣,澎湖 展覽 2007 「dog影展」,豆皮文藝咖啡館,高雄 「潮汐-II 」個展 ,Le Colombier藝文中心, Rennes藝術學院 ,法國 2006 「吃線的人」,Plume書店藝廊,巴黎,法國 影像作品「遠旅」參加Saint-Genis-Pouilly ,法國 「Ubiquitous 聯展」 , 與Yannick Dauby合作,台北國際藝術村,台灣 Expo#2 (6月)和Expo#3(10月):Dessins 法國Valencienne,Atelier 13藝術工作 室,法國 「失眠之城」個展, Galerie du tableau藝廊,馬賽,法國 日內瓦及洛桑(瑞士)"EMANATE'音像演出(4人合作之聲響即性與影像播放) 。(聲音演出:Yannick Dauby, Michael Northam, Hitoshi Kojo) 2005 兩個影音作品“The pith of the aphrodisiac tree"(音樂創作:Abs.Hum), "窗” 參與LA BOX藝術空間聯展, Bourge,法國 聯展"Nous faisons une exposition", Tours高等藝術學院藝廊,法國 2004-2005 「拾景人」計畫:系列影音演出:台北國際藝術村,白夜藝術節 (法), Planétarium de la Maison des Sciences (法), Centre d'Art en L'Île (瑞士, 日內瓦), Athénor (法國St-Nazaire), 紫藤廬,台北 2000 聯展-(54.5 x 4.5 x 9), 華山藝文中心,台北,台灣 1999 參與公共藝術節策畫工作,國立台灣藝術學院。 獲獎/進駐計畫 2007 愛沙尼亞MOKS藝術中心駐村計劃(2個月),拾景人計畫:微觀風景與異境。 2006 Chantiers d'art 藝術節, M(eau)bile 創作計畫活動,與Yannick Dauby合作, 獲觀眾票選獎。 法國創作團體“Volume-Collectif”成員(造型藝術與聲音實驗),2006 年2月於藝文中心Athénor (法國 Saint-Nazaire)策畫及參與“擴張的音樂 會”'cUncert'x展覽及系列活動。 (獲省府藝文補助,DRAC Pays de La Loire) 獲丁台影像獎首獎。 2005 「拾景人﹣詩意的棲居」展演計畫(與Yannick Dauby 合作), 台北紫藤 廬,獲台北市文化局藝文補助 2004 獲 Forum de l'Image (影像論壇)選拔,參與第二屆“青年藝術家大會”, Toulouse,法國 「拾景人」駐村計畫,於臺北國際藝術村
蔡宛璇
蔡宛璇 2005 藝術創作碩士DNSEP (法國國家高等藝術表現文憑), Tours高等藝術學院 2003 藝術創作學士,DNAP(法國國家造型藝術文憑),Nice國立高等藝術學院 2000 畢業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藝術創作學士,美術系複合媒材組。 1978 生於臺灣,澎湖 展覽 2007 「dog影展」,豆皮文藝咖啡館,高雄 「潮汐-II 」個展 ,Le Colombier藝文中心, Rennes藝術學院 ,法國 2006 「吃線的人」,Plume書店藝廊,巴黎,法國 影像作品「遠旅」參加Saint-Genis-Pouilly ,法國 「Ubiquitous 聯展」 , 與Yannick Dauby合作,台北國際藝術村,台灣 Expo#2 (6月)和Expo#3(10月):Dessins 法國Valencienne,Atelier 13藝術工作 室,法國 「失眠之城」個展, Galerie du tableau藝廊,馬賽,法國 日內瓦及洛桑(瑞士)"EMANATE'音像演出(4人合作之聲響即性與影像播放) 。(聲音演出:Yannick Dauby, Michael Northam, Hitoshi Kojo) 2005 兩個影音作品“The pith of the aphrodisiac tree"(音樂創作:Abs.Hum), "窗” 參與LA BOX藝術空間聯展, Bourge,法國 聯展"Nous faisons une exposition", Tours高等藝術學院藝廊,法國 2004-2005 「拾景人」計畫:系列影音演出:台北國際藝術村,白夜藝術節 (法), Planétarium de la Maison des Sciences (法), Centre d'Art en L'Île (瑞士, 日內瓦), Athénor (法國St-Nazaire), 紫藤廬,台北 2000 聯展-(54.5 x 4.5 x 9), 華山藝文中心,台北,台灣 1999 參與公共藝術節策畫工作,國立台灣藝術學院。 獲獎/進駐計畫 2007 愛沙尼亞MOKS藝術中心駐村計劃(2個月),拾景人計畫:微觀風景與異境。 2006 Chantiers d'art 藝術節, M(eau)bile 創作計畫活動,與Yannick Dauby合作, 獲觀眾票選獎。 法國創作團體“Volume-Collectif”成員(造型藝術與聲音實驗),2006 年2月於藝文中心Athénor (法國 Saint-Nazaire)策畫及參與“擴張的音樂 會”'cUncert'x展覽及系列活動。 (獲省府藝文補助,DRAC Pays de La Loire) 獲丁台影像獎首獎。 2005 「拾景人﹣詩意的棲居」展演計畫(與Yannick Dauby 合作), 台北紫藤 廬,獲台北市文化局藝文補助 2004 獲 Forum de l'Image (影像論壇)選拔,參與第二屆“青年藝術家大會”, Toulouse,法國 「拾景人」駐村計畫,於臺北國際藝術村
林俊廷
林俊廷 臺灣 • 臺北市 1970.12.12 展覽 2007.03 “Public=un+public” Bank ART Studio NYK, 橫濱, 日本 2007.03 「花絮-漂浮詩篇」 2006年 台灣國際蘭花展,科技藝術館 2007.03 “Animanga !” EXIT藝術節, Creteil 藝術中心, Creteil, 法國. 2006.12 「逆時空間:林俊廷新媒體藝術展」中国北京 帝門藝術中心 2006.12 「Oriental Metaphor」LOOP alternative space 韓國 首爾 2006.12 「Emerging China」韓國文化藝術委員會 Arko 美術館 首爾 韓國 2006.11 「走過十年藝術展」 中美亞洲文化基金會 台湾台北 中山堂 2006.09 「Living Furniture」2006釜山雙年展 韓國釜山 2006.09 「入境﹕中國無章美學」上海當代藝術館文獻展 中国上海 2006.05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帝門藝術中心) 台湾台北 華山藝文特區 2006.05 「感官迷圖」 裘瑪娜.慕菈德 台湾台北國際藝術村 2006.05 「虛擬的愛-當代新異術」 新加坡 美術館 2006.04 「原創-動漫新美學」 第二屆中國國際動漫產業博覽會國內外原創作品展 中国杭州國際會展中心 2006.03 「 花外之境:科技藝術展」2006年台灣國際蘭花展 台湾台南蘭花科技生物園區 2006.02 「阿德的秘密日記─春戀•燈節」 台湾台北國際藝術村 2006.02 「藝術燈區」夢中燈火-2006台北燈會 台湾台北 中正紀念堂 2006.01 「虛擬的愛-青春地」 中国上海當代藝術館 2005.10 「未來雕塑主題展」花蓮國際石雕藝術節 台湾花蓮 石雕博物館 2005.07 「透光」台湾台中 臻品藝術中心 2005.06 「膜中魔」台湾台北 當代藝術館 2005.06 「愛情天堂-動漫時代新美學」 杭州西湖博覽會展覽會館 2004.12 「LG冰箱藝化裝置展」 台湾台北公民會館 2004.05 「媒體城市」第二屆漢城國際媒體藝術雙年展之數位昇華 台湾台北 當代藝術館 2004.04 「Nexus:Taiwan in Queens」美国纽约 Queens Museum 2004.02 「科技靈光-都市凝視與想像」台灣燈節在北縣 藝術燈區 台北縣政府文化局 2003.10 「影子」 富邦藝術基金會-小餐車系列展覽 台湾台北銀行 2002.10 「時空穿越-蟲洞:當代藝術展」 中国北京首都博物館(富邦藝術基金會&保利集團) 2002.10 「科技禁區」當代媒體藝術展 台湾台北 當代藝術館 2002.10 「臺灣當代藝術全集」 台湾台北 鳳甲美術館 2002.04 「四月四日午後的風鈴及其他」綜合媒材空間裝置 台湾台北 (國巨基金會) 2001.12 2001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 台湾高雄市立美術館 2001.05 「科學與藝術國際作品展暨學術研討會」 中國北京國家美術館(中國清華大學) 2000.10 「發光的城市」2000北縣國際科技藝術展 台湾台北縣文化局(帝門藝術基金會) 2000.06 「零秒」畢業創作個展---記錄 台湾 國立台南藝術學院南畫廊 獎助 2005.12 「消失的時態-實遊虛境創作計畫」科技藝術創作發表獎助計畫,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2002.06 國巨科技藝術創作獎(美国纽约Location One 科技藝術村) 國巨基金會、亞洲文化協會 2002.04 「超空間 科技媒材創作計劃」(9-11期跨領域藝術類)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2003.05 「2002-2003 Location One國際駐村藝術家聯展」 美国纽约 公共藝術設置 2006.06 台北市立社會教育館 台北市政府 2004.12 台大醫院附設兒童醫療大樓新建工程 2004.07 交通部綜合辦公大樓, 含中華電信綜合大樓 2004.06 行政院 農委會家畜衛生試驗所大廳 收藏 2006.11 Museum of Old and New Art, Tasmania Australia 2003.06 美国纽约Location One 科技藝術中心
林俊廷
林俊廷 臺灣 • 臺北市 1970.12.12 展覽 2007.03 “Public=un+public” Bank ART Studio NYK, 橫濱, 日本 2007.03 「花絮-漂浮詩篇」 2006年 台灣國際蘭花展,科技藝術館 2007.03 “Animanga !” EXIT藝術節, Creteil 藝術中心, Creteil, 法國. 2006.12 「逆時空間:林俊廷新媒體藝術展」中国北京 帝門藝術中心 2006.12 「Oriental Metaphor」LOOP alternative space 韓國 首爾 2006.12 「Emerging China」韓國文化藝術委員會 Arko 美術館 首爾 韓國 2006.11 「走過十年藝術展」 中美亞洲文化基金會 台湾台北 中山堂 2006.09 「Living Furniture」2006釜山雙年展 韓國釜山 2006.09 「入境﹕中國無章美學」上海當代藝術館文獻展 中国上海 2006.05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帝門藝術中心) 台湾台北 華山藝文特區 2006.05 「感官迷圖」 裘瑪娜.慕菈德 台湾台北國際藝術村 2006.05 「虛擬的愛-當代新異術」 新加坡 美術館 2006.04 「原創-動漫新美學」 第二屆中國國際動漫產業博覽會國內外原創作品展 中国杭州國際會展中心 2006.03 「 花外之境:科技藝術展」2006年台灣國際蘭花展 台湾台南蘭花科技生物園區 2006.02 「阿德的秘密日記─春戀•燈節」 台湾台北國際藝術村 2006.02 「藝術燈區」夢中燈火-2006台北燈會 台湾台北 中正紀念堂 2006.01 「虛擬的愛-青春地」 中国上海當代藝術館 2005.10 「未來雕塑主題展」花蓮國際石雕藝術節 台湾花蓮 石雕博物館 2005.07 「透光」台湾台中 臻品藝術中心 2005.06 「膜中魔」台湾台北 當代藝術館 2005.06 「愛情天堂-動漫時代新美學」 杭州西湖博覽會展覽會館 2004.12 「LG冰箱藝化裝置展」 台湾台北公民會館 2004.05 「媒體城市」第二屆漢城國際媒體藝術雙年展之數位昇華 台湾台北 當代藝術館 2004.04 「Nexus:Taiwan in Queens」美国纽约 Queens Museum 2004.02 「科技靈光-都市凝視與想像」台灣燈節在北縣 藝術燈區 台北縣政府文化局 2003.10 「影子」 富邦藝術基金會-小餐車系列展覽 台湾台北銀行 2002.10 「時空穿越-蟲洞:當代藝術展」 中国北京首都博物館(富邦藝術基金會&保利集團) 2002.10 「科技禁區」當代媒體藝術展 台湾台北 當代藝術館 2002.10 「臺灣當代藝術全集」 台湾台北 鳳甲美術館 2002.04 「四月四日午後的風鈴及其他」綜合媒材空間裝置 台湾台北 (國巨基金會) 2001.12 2001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 台湾高雄市立美術館 2001.05 「科學與藝術國際作品展暨學術研討會」 中國北京國家美術館(中國清華大學) 2000.10 「發光的城市」2000北縣國際科技藝術展 台湾台北縣文化局(帝門藝術基金會) 2000.06 「零秒」畢業創作個展---記錄 台湾 國立台南藝術學院南畫廊 獎助 2005.12 「消失的時態-實遊虛境創作計畫」科技藝術創作發表獎助計畫,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2002.06 國巨科技藝術創作獎(美国纽约Location One 科技藝術村) 國巨基金會、亞洲文化協會 2002.04 「超空間 科技媒材創作計劃」(9-11期跨領域藝術類)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2003.05 「2002-2003 Location One國際駐村藝術家聯展」 美国纽约 公共藝術設置 2006.06 台北市立社會教育館 台北市政府 2004.12 台大醫院附設兒童醫療大樓新建工程 2004.07 交通部綜合辦公大樓, 含中華電信綜合大樓 2004.06 行政院 農委會家畜衛生試驗所大廳 收藏 2006.11 Museum of Old and New Art, Tasmania Australia 2003.06 美国纽约Location One 科技藝術中心
吳季璁
吳季璁 2004 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油畫組畢業 現就讀於台南藝術大學 建築藝術研究所 1999 師大附中美術班畢業 1981 生於台北 聯展 2006 「 觀察與被觀察」連州國際攝影年展,連州,中國 「超設計 」第六屆上海雙年展,上海美術館,中國 「 台北二三 」, 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台灣 「Artists at Glenfiddich」,格蘭菲蒂蘇格蘭酒廠畫廊,蘇格蘭,英國 「滲 --- 移景和幻想:第二回當代水墨空間 」,廣東美術館,廣州,中國 2005 「Experimenta --- Vanishing Point」黑盒藝術中心,墨爾本,澳大利亞 「The Elegance of Silence」,森美術館,東京,日本 「凝視的詩意」台灣當代攝影與繪畫的多重現實景觀,法國巴黎台灣文化中 心,加拿大渥太華市政美術館,台灣高雄市立美術館 2004 「Tracing Self 」台灣現代美術展 ,三菱地所Artium藝術館,福岡,日本 2003 「City_net Asia」漢城市立美術館,漢城,韓國 「造境」鳳甲美術館2003年特展,鳳甲美術館,台北,台灣 「靈光流匯」科技藝術展,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台灣 個展 2004 「吳季璁個展」,伊通公園,台北,台灣 獎項 2006 「Artes Mundi」威爾士國際視覺藝術創作獎,卡第芙國家藝廊,英國 2003 「2003台北美術獎」,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台灣 駐村 2006 2006年格蘭菲蒂蘇格蘭酒廠畫廊駐村計畫,蘇格蘭,英國 2006年台灣--英格蘭藝術家交流計畫,基地美術館,雪菲爾,英國 相關論述 ‧游威「幻景及其破綻 --- 論吳季璁的影像作品」,《現代美術No.124》,2006,14頁 ‧鄭惠華「揭起感知的布幕 --- 談吳季璁的創作」,《現代美術No.113》,2004,56頁
吳季璁
吳季璁 2004 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油畫組畢業 現就讀於台南藝術大學 建築藝術研究所 1999 師大附中美術班畢業 1981 生於台北 聯展 2006 「 觀察與被觀察」連州國際攝影年展,連州,中國 「超設計 」第六屆上海雙年展,上海美術館,中國 「 台北二三 」, 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台灣 「Artists at Glenfiddich」,格蘭菲蒂蘇格蘭酒廠畫廊,蘇格蘭,英國 「滲 --- 移景和幻想:第二回當代水墨空間 」,廣東美術館,廣州,中國 2005 「Experimenta --- Vanishing Point」黑盒藝術中心,墨爾本,澳大利亞 「The Elegance of Silence」,森美術館,東京,日本 「凝視的詩意」台灣當代攝影與繪畫的多重現實景觀,法國巴黎台灣文化中 心,加拿大渥太華市政美術館,台灣高雄市立美術館 2004 「Tracing Self 」台灣現代美術展 ,三菱地所Artium藝術館,福岡,日本 2003 「City_net Asia」漢城市立美術館,漢城,韓國 「造境」鳳甲美術館2003年特展,鳳甲美術館,台北,台灣 「靈光流匯」科技藝術展,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台灣 個展 2004 「吳季璁個展」,伊通公園,台北,台灣 獎項 2006 「Artes Mundi」威爾士國際視覺藝術創作獎,卡第芙國家藝廊,英國 2003 「2003台北美術獎」,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台灣 駐村 2006 2006年格蘭菲蒂蘇格蘭酒廠畫廊駐村計畫,蘇格蘭,英國 2006年台灣--英格蘭藝術家交流計畫,基地美術館,雪菲爾,英國 相關論述 ‧游威「幻景及其破綻 --- 論吳季璁的影像作品」,《現代美術No.124》,2006,14頁 ‧鄭惠華「揭起感知的布幕 --- 談吳季璁的創作」,《現代美術No.113》,2004,56頁
林其蔚
林其蔚 個人簡歷: 1971 出生於台北
1992 加入「零與聲音解放組織」聲音實驗團體
1994 輔仁大學法國語文學系畢業
1995 主辦台北縣後工業藝術祭
1998 國立藝術學院傳統藝術研究所肄
2002 法國國家當代藝術工作室畢業 展覽 (Title/category/expo/space/city) 1992「造愛生錢 - 林其蔚吳菀菱雙人展」(繪畫),輔大畫廊,台北,臺灣 1992「迷你藝術展」(繪畫)菝粹畫廊,台北,臺灣 1995「K2」(錄影) 科技藝術節關渡畫廊,台北 臺灣 1997「K2」(錄影) 世貿中心台灣畫廊博覽會,台北,臺灣 1997「Video Brut」(錄影裝置) 驚奇電影節Sogo 百貨,台中,臺灣 1997「Video Brut」(錄影) 東海大學,台中,臺灣 2000「Hong-Kong/Berlin」(錄影) 柏林世界文化宮,柏林,德國 2001「淫慾騷音機器」(錄影裝置) 里爾國家藝術工作室廣視角展 里爾 法國 2002「迷彩森林」(聲音環境裝置) 布魯日礦泉公園,布魯日,比利時 2002 「色情西遊記」(聲音藝術) 里爾國家藝術工作室廣視角展 里爾 法國 2003 「爽爽屋」(聲音及光裝置) 海洋之星貨櫃藝術節,高雄,臺灣 2004 「大家說嬰語」 (聲音裝置) 誠品藝文空間,台北,臺灣 2004 「Radio MOCA」(聲音/光裝置) 
林其蔚
林其蔚 個人簡歷: 1971 出生於台北
1992 加入「零與聲音解放組織」聲音實驗團體
1994 輔仁大學法國語文學系畢業
1995 主辦台北縣後工業藝術祭
1998 國立藝術學院傳統藝術研究所肄
2002 法國國家當代藝術工作室畢業 展覽 (Title/category/expo/space/city) 1992「造愛生錢 - 林其蔚吳菀菱雙人展」(繪畫),輔大畫廊,台北,臺灣 1992「迷你藝術展」(繪畫)菝粹畫廊,台北,臺灣 1995「K2」(錄影) 科技藝術節關渡畫廊,台北 臺灣 1997「K2」(錄影) 世貿中心台灣畫廊博覽會,台北,臺灣 1997「Video Brut」(錄影裝置) 驚奇電影節Sogo 百貨,台中,臺灣 1997「Video Brut」(錄影) 東海大學,台中,臺灣 2000「Hong-Kong/Berlin」(錄影) 柏林世界文化宮,柏林,德國 2001「淫慾騷音機器」(錄影裝置) 里爾國家藝術工作室廣視角展 里爾 法國 2002「迷彩森林」(聲音環境裝置) 布魯日礦泉公園,布魯日,比利時 2002 「色情西遊記」(聲音藝術) 里爾國家藝術工作室廣視角展 里爾 法國 2003 「爽爽屋」(聲音及光裝置) 海洋之星貨櫃藝術節,高雄,臺灣 2004 「大家說嬰語」 (聲音裝置) 誠品藝文空間,台北,臺灣 2004 「Radio MOCA」(聲音/光裝置) 
張博智
張博智 1979 出生於台南。 1998 考取「國立藝術學院」今台北藝術大學 美術系。 2000 參與國科會研究案:「數位博物館計畫:玄奘西域行」(2000~2001)擔任兼任研究助理。 參與總統府網站設計。 2001 參與「南島文化之旅」(台北市政府計畫) 加入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擔任網頁設計工作,並參與「中央研究院 台灣研究網路化計畫」。 2002 參與國科會研究案:「台灣佛教數位化博物館:蓬萊淨土遊」 (2002~2003)。 參與「中央研究院 數位典藏系統 計畫」。 參與「躍動-藝術與科技」活動。(國父紀念館演出) 參與2002 應用媒體藝術創作觀摩研討會(國立台灣藝術大學)。 2003 參與「國巨科技藝術節:飆藝-藝術玩家 X 科技駭客」活動, 於台北市紅樓發表。 2004 個展「浮體」於「在地實驗」 聯展「失格裂縫」於台大學生藝文中心 2005 聯展「溫州街藝術季」於台北市溫州街 參與2005電腦音樂與音訊技術研討會並發表作品「bit」於台灣大學博理館國際會議、視聽小劇場 個展「浮游生物-plankton」於「在地實驗」 2006 作品plankton入選2005 Siggraph Taipei 新世紀數位研討會 作品:plankton、light dance、flower 入選「腦天氣影音藝術祭」並於 誠品書店信義店演出 獲選為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科技藝術創作發表獎勵計劃補助 聯展 「非黑之境」於華山藝文特區 作品 – 光流Lightriver 參與NSO 歌劇系列 - 「尼貝龍指環」製作,擔任影像製作 擔任台新金控大樓外牆LED藝術動畫設計 2007 擔任台中國立美術館 數位資源中心開幕之影像燈光設計與即時現場演出
張博智
張博智 1979 出生於台南。 1998 考取「國立藝術學院」今台北藝術大學 美術系。 2000 參與國科會研究案:「數位博物館計畫:玄奘西域行」(2000~2001)擔任兼任研究助理。 參與總統府網站設計。 2001 參與「南島文化之旅」(台北市政府計畫) 加入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擔任網頁設計工作,並參與「中央研究院 台灣研究網路化計畫」。 2002 參與國科會研究案:「台灣佛教數位化博物館:蓬萊淨土遊」 (2002~2003)。 參與「中央研究院 數位典藏系統 計畫」。 參與「躍動-藝術與科技」活動。(國父紀念館演出) 參與2002 應用媒體藝術創作觀摩研討會(國立台灣藝術大學)。 2003 參與「國巨科技藝術節:飆藝-藝術玩家 X 科技駭客」活動, 於台北市紅樓發表。 2004 個展「浮體」於「在地實驗」 聯展「失格裂縫」於台大學生藝文中心 2005 聯展「溫州街藝術季」於台北市溫州街 參與2005電腦音樂與音訊技術研討會並發表作品「bit」於台灣大學博理館國際會議、視聽小劇場 個展「浮游生物-plankton」於「在地實驗」 2006 作品plankton入選2005 Siggraph Taipei 新世紀數位研討會 作品:plankton、light dance、flower 入選「腦天氣影音藝術祭」並於 誠品書店信義店演出 獲選為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科技藝術創作發表獎勵計劃補助 聯展 「非黑之境」於華山藝文特區 作品 – 光流Lightriver 參與NSO 歌劇系列 - 「尼貝龍指環」製作,擔任影像製作 擔任台新金控大樓外牆LED藝術動畫設計 2007 擔任台中國立美術館 數位資源中心開幕之影像燈光設計與即時現場演出
相關專文
高雄市立美術館館長序 李俊賢 台灣的前衛 藝術來自社會,社會「進步」,藝術的概念、形式也隨之發展,人類發明鑄銅技術,改變了塑像的概念,二次戰後塑膠產業促成壓克力顏料使用,而數位與光電技術則提供當代藝術家實踐「科技藝術」的基礎。 「科技」無所不包,台灣的「科技藝術」基本上以數位自動控制和投影器材結合為大宗,少數則以數位自動控制結合機械,至於援用更當下的光電技術者,仍在萌芽階段,總合列舉以上的台灣「科技藝術」現況,「數位化」多其共同狀態。 「數位化」源於電腦,由於電腦只能處理經過「數位化」的訊息,「數位化」成為運用電腦的先決條件,從二戰時代美國人作出第一台電腦,「數位化」就開始了。 「數位化」需求延伸了無數技術,即使經過約60年了,人類對「數位化」的追求仍然看不出停止的端點。 而「數位化」的資訊只是資訊,透過各種運算程式,資訊才可以被人類充分運用,擴張人腦的空間,若結合適當的機械,更可以延伸人的肢體空間。 台灣在全球數位產業角色重要,在支持「數位化」以及「程式運算」兩個核心發展時,主要在硬體上做了很大的貢獻,例如掃描器、筆電、晶圓等製造代工,台灣都有重要地位。 基於台灣環境條件,台灣的「科技藝術」多以現有硬體運用為主,涉及程式改寫的不多;至於現成軟體運用方面,由於先端軟體價格昂貴,甚至仍為未解密狀態,台灣「科技藝術」未來仍有極大發展空間。 「科技藝術」依賴器械、技術,因而需要較多外為支援,以「個體戶」狀態投入者,確實很難有突破性的發展,自2006年開始,國藝會以國家級文化單位身份投入促成台灣「科技藝術」發展,對於台灣有心參與此領域者,絕對有正面意義。 科光幻影2007,結合宏碁電腦、EPSON、典藏藝術家庭、威寶電信、財團法人邱再興文教基金會、光寶文教基金會等單位共同贊助,本館謹致最高敬意,也要特別感謝此次展覽執行團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關渡美術館的專業付出,對於熱選的藝術家蔡宛璇、張博智、林俊廷、林其蔚、吳季璁,亦期待他們在這個領域繼續發展。
相關專文
高雄市立美術館館長序 李俊賢 台灣的前衛 藝術來自社會,社會「進步」,藝術的概念、形式也隨之發展,人類發明鑄銅技術,改變了塑像的概念,二次戰後塑膠產業促成壓克力顏料使用,而數位與光電技術則提供當代藝術家實踐「科技藝術」的基礎。 「科技」無所不包,台灣的「科技藝術」基本上以數位自動控制和投影器材結合為大宗,少數則以數位自動控制結合機械,至於援用更當下的光電技術者,仍在萌芽階段,總合列舉以上的台灣「科技藝術」現況,「數位化」多其共同狀態。 「數位化」源於電腦,由於電腦只能處理經過「數位化」的訊息,「數位化」成為運用電腦的先決條件,從二戰時代美國人作出第一台電腦,「數位化」就開始了。 「數位化」需求延伸了無數技術,即使經過約60年了,人類對「數位化」的追求仍然看不出停止的端點。 而「數位化」的資訊只是資訊,透過各種運算程式,資訊才可以被人類充分運用,擴張人腦的空間,若結合適當的機械,更可以延伸人的肢體空間。 台灣在全球數位產業角色重要,在支持「數位化」以及「程式運算」兩個核心發展時,主要在硬體上做了很大的貢獻,例如掃描器、筆電、晶圓等製造代工,台灣都有重要地位。 基於台灣環境條件,台灣的「科技藝術」多以現有硬體運用為主,涉及程式改寫的不多;至於現成軟體運用方面,由於先端軟體價格昂貴,甚至仍為未解密狀態,台灣「科技藝術」未來仍有極大發展空間。 「科技藝術」依賴器械、技術,因而需要較多外為支援,以「個體戶」狀態投入者,確實很難有突破性的發展,自2006年開始,國藝會以國家級文化單位身份投入促成台灣「科技藝術」發展,對於台灣有心參與此領域者,絕對有正面意義。 科光幻影2007,結合宏碁電腦、EPSON、典藏藝術家庭、威寶電信、財團法人邱再興文教基金會、光寶文教基金會等單位共同贊助,本館謹致最高敬意,也要特別感謝此次展覽執行團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關渡美術館的專業付出,對於熱選的藝術家蔡宛璇、張博智、林俊廷、林其蔚、吳季璁,亦期待他們在這個領域繼續發展。
相關專文
國家文藝基金會董事長序 李魁賢 「科光幻影‧詩路漫遊」展是國藝會第二屆「科技藝術創作發表專案」五件獲獎助創作計畫的成果發表展覽,自2007年4月28日開始至2007年12月23日止於高雄市立美術館、國立台灣美術館以及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關渡美術館巡迴展出。本屆展出作品包括:蔡宛璇「夜間漫遊」、張博智「漂浮」、林俊廷「消失的時態」、林其蔚「卡夫卡機器」及吳季璁的「鐵絲網III」等。 「科技藝術創作發表專案」是國藝會著眼於整體視覺藝術生態的發展,為積極培育國內科技藝術創作人才,鼓勵科技藝術的創作與發表,特經由藝企平台促成此專案計畫。本專案整合數家科技企業共襄盛舉:台灣第一代科技人邱再興先生的邱再興文教基金會、致力推動數位科技與藝術的融合的宏碁基金會,以及長期耕耘社區文教活動的光寶文教基金會,本人謹致上最高的敬意。 此外,威寶電信慷慨贊助本屆巡迴展之行銷及科技藝術教育推廣工作,使得本展得以吸引更多觀眾進入神奇、有趣的科技藝術世界。同時透過各方面的教育活動設計,引領學校師生、一般大眾,了解科技藝術的原理與奧妙,並更進一步開啟數位化的創造性思惟,本會特此致謝。最後,也向投影機贊助的EPSON、媒體協辦的典藏藝術家庭、展覽執行團隊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關渡美術館表達誠摯的謝意。
相關專文
國家文藝基金會董事長序 李魁賢 「科光幻影‧詩路漫遊」展是國藝會第二屆「科技藝術創作發表專案」五件獲獎助創作計畫的成果發表展覽,自2007年4月28日開始至2007年12月23日止於高雄市立美術館、國立台灣美術館以及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關渡美術館巡迴展出。本屆展出作品包括:蔡宛璇「夜間漫遊」、張博智「漂浮」、林俊廷「消失的時態」、林其蔚「卡夫卡機器」及吳季璁的「鐵絲網III」等。 「科技藝術創作發表專案」是國藝會著眼於整體視覺藝術生態的發展,為積極培育國內科技藝術創作人才,鼓勵科技藝術的創作與發表,特經由藝企平台促成此專案計畫。本專案整合數家科技企業共襄盛舉:台灣第一代科技人邱再興先生的邱再興文教基金會、致力推動數位科技與藝術的融合的宏碁基金會,以及長期耕耘社區文教活動的光寶文教基金會,本人謹致上最高的敬意。 此外,威寶電信慷慨贊助本屆巡迴展之行銷及科技藝術教育推廣工作,使得本展得以吸引更多觀眾進入神奇、有趣的科技藝術世界。同時透過各方面的教育活動設計,引領學校師生、一般大眾,了解科技藝術的原理與奧妙,並更進一步開啟數位化的創造性思惟,本會特此致謝。最後,也向投影機贊助的EPSON、媒體協辦的典藏藝術家庭、展覽執行團隊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關渡美術館表達誠摯的謝意。
相關專文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 關渡美術館館長序 石瑞仁 從科技中發酵出來的詩意與美感 以明日的「科技島」做為國家發展願景的台灣,民眾對科技產物的接納和應用,不論是硬體設施或軟體形式,可說相當普遍。人手一隻行動電話,家家戶戶配備電腦,上網購物找資料和使用Email通信等等,只是其中一些較明顯的例子。科技流風所及,藝術文化也免不了產生了質與量的一種新變化。最明顯的是,以科技為後援的新媒體藝術家,數量正逐日增加,相關的展覽也時有所見。不可否認的是,科技藝術儼然已成為一種擋不住的時代新風潮,但它除了帶來了創作媒材與技法的新變革,更重要的是,也大幅拓展了藝術創作的思維、想像空間,且實際擴充了藝術作品的欣賞、體驗模式。 在國際當代藝術舞台中,「科技藝術」已被公認為一種後力無窮的顯學,在台灣,它也十足吸引了新世代藝術家的眼光,成為創作抉擇的一個熱門選項。目前,國內的科技藝術創作者雖然起步不久,人數仍然不多,但其中有些人的作品已經在國際藝壇受到了矚目與肯定,並激勵了更多後來者的加入。環顧國內,除了多所大學的藝術教育課程,已經把科技藝術列為正式的教學項目,以研發科技藝術為導向的創作工作室、以推介科技藝術為主旨的企業基金會,乃至於著意發展科技文創產業的官方政策,都已具體成形;在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的獎助計畫中,科技藝術創作的獎助專案,也因為本國科技產業界的認同襄贊,早在三年前已率先出爐。這一切在在說明了,科技島的台灣,要持續推動或全力發展未來型的科技藝術,不論資源、人才、認知、或技術,其實有相當充足的條件;我們需要的,或許是更有效的一種激勵和整合機制吧。 科技逐步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習慣,也逐步改變了我們的思想方式和價值信念。但這一切並不完全是朝著正面發展的,科技也導致了個人的迷思,製造了許多社會性的問題,這是日常生活中隨時可以耳聞或見證的事實。準此,我們也應該體認,科技藝術絕不可能是藝術創作的萬靈丹,或成為未來藝術的單一主流。目前眾所肯定的是,科技藝術啟動了許多新的可能性,開拓了一種嶄新的視野,但是也有不少評論者陸續提出警告—科技藝術的奇觀化導向和互動化浪潮,正逐步地把藝術帶向大眾娛樂,大大削減了藝術的思想內涵與人文關照的深度!持平說來,科技藝術確已開現了一個「藝術感知」的新時代,但這個新時代的內涵意義和價值走向究竟為何,實際仍處於「家家有論述,整體無議題」的一種迷茫階段。在創作的陣營中,科技藝術的新訴求和藝術本質的再回歸這類的課題思辯,也不斷地進行發生,無可諱言,這確實也正是每一個科技藝術創作者都必須真心面對,自我尋答的 。 對許多已經將科技融入生活的台灣民眾而言,「科技藝術」其實仍是個相當新鮮,難以捉摸的名詞,而這也意謂了,台灣要從「科技島」邁向施振榮先生呼籲中的「人文科技島」,乃至於更具領先創意的「科技藝術島」,其實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此次,國家文藝基金會結合民間企業之助,針對科技藝術創作者給予獎助,並透過北中南三個美術館的巡迴展出,將台灣科技藝術的創作新成果推介給社會大眾,同時規劃了「科技種子教師藝術學習營」、「科技藝術專題講座」等相關的教育推廣活動,希望的也就是,把這一波收成與分享的喜悅,導向下一波播種與深根的期待。 本年度榮獲科技藝術創作獎助的蔡宛璇、張博智、林俊廷、林其蔚、及吳季璁等五位藝術家,各自藉用不同的科技媒介,用心表達了自身的藝術理念、 美學偏好和人文關照的向度。這五位藝術家的作品集合,除了具現出台灣科技藝術的多樣性現貌,也反映了本土創作者,在科技藝術這個新領域中,並未忽略了更多意義層次的探索。整體而言,五位藝術家以不同的意象、畫面、空間氛圍和感應機制,合力為本次的科技藝術展注入了罕見的詩意性格。在這個展覽中,觀眾「意之所至,影之隨行」的一種身心體驗,本質上無關於科幻的衝擊或技術的炫耀,而傾向於一種詩境的品味和人文的聯想。要之,【科光幻影---詩路漫遊】這個展覽主題,並不是出於一種策展的預設,而是在檢視這些作品的相互發酵作用時,逐步定義出來的。
相關專文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 關渡美術館館長序 石瑞仁 從科技中發酵出來的詩意與美感 以明日的「科技島」做為國家發展願景的台灣,民眾對科技產物的接納和應用,不論是硬體設施或軟體形式,可說相當普遍。人手一隻行動電話,家家戶戶配備電腦,上網購物找資料和使用Email通信等等,只是其中一些較明顯的例子。科技流風所及,藝術文化也免不了產生了質與量的一種新變化。最明顯的是,以科技為後援的新媒體藝術家,數量正逐日增加,相關的展覽也時有所見。不可否認的是,科技藝術儼然已成為一種擋不住的時代新風潮,但它除了帶來了創作媒材與技法的新變革,更重要的是,也大幅拓展了藝術創作的思維、想像空間,且實際擴充了藝術作品的欣賞、體驗模式。 在國際當代藝術舞台中,「科技藝術」已被公認為一種後力無窮的顯學,在台灣,它也十足吸引了新世代藝術家的眼光,成為創作抉擇的一個熱門選項。目前,國內的科技藝術創作者雖然起步不久,人數仍然不多,但其中有些人的作品已經在國際藝壇受到了矚目與肯定,並激勵了更多後來者的加入。環顧國內,除了多所大學的藝術教育課程,已經把科技藝術列為正式的教學項目,以研發科技藝術為導向的創作工作室、以推介科技藝術為主旨的企業基金會,乃至於著意發展科技文創產業的官方政策,都已具體成形;在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的獎助計畫中,科技藝術創作的獎助專案,也因為本國科技產業界的認同襄贊,早在三年前已率先出爐。這一切在在說明了,科技島的台灣,要持續推動或全力發展未來型的科技藝術,不論資源、人才、認知、或技術,其實有相當充足的條件;我們需要的,或許是更有效的一種激勵和整合機制吧。 科技逐步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習慣,也逐步改變了我們的思想方式和價值信念。但這一切並不完全是朝著正面發展的,科技也導致了個人的迷思,製造了許多社會性的問題,這是日常生活中隨時可以耳聞或見證的事實。準此,我們也應該體認,科技藝術絕不可能是藝術創作的萬靈丹,或成為未來藝術的單一主流。目前眾所肯定的是,科技藝術啟動了許多新的可能性,開拓了一種嶄新的視野,但是也有不少評論者陸續提出警告—科技藝術的奇觀化導向和互動化浪潮,正逐步地把藝術帶向大眾娛樂,大大削減了藝術的思想內涵與人文關照的深度!持平說來,科技藝術確已開現了一個「藝術感知」的新時代,但這個新時代的內涵意義和價值走向究竟為何,實際仍處於「家家有論述,整體無議題」的一種迷茫階段。在創作的陣營中,科技藝術的新訴求和藝術本質的再回歸這類的課題思辯,也不斷地進行發生,無可諱言,這確實也正是每一個科技藝術創作者都必須真心面對,自我尋答的 。 對許多已經將科技融入生活的台灣民眾而言,「科技藝術」其實仍是個相當新鮮,難以捉摸的名詞,而這也意謂了,台灣要從「科技島」邁向施振榮先生呼籲中的「人文科技島」,乃至於更具領先創意的「科技藝術島」,其實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此次,國家文藝基金會結合民間企業之助,針對科技藝術創作者給予獎助,並透過北中南三個美術館的巡迴展出,將台灣科技藝術的創作新成果推介給社會大眾,同時規劃了「科技種子教師藝術學習營」、「科技藝術專題講座」等相關的教育推廣活動,希望的也就是,把這一波收成與分享的喜悅,導向下一波播種與深根的期待。 本年度榮獲科技藝術創作獎助的蔡宛璇、張博智、林俊廷、林其蔚、及吳季璁等五位藝術家,各自藉用不同的科技媒介,用心表達了自身的藝術理念、 美學偏好和人文關照的向度。這五位藝術家的作品集合,除了具現出台灣科技藝術的多樣性現貌,也反映了本土創作者,在科技藝術這個新領域中,並未忽略了更多意義層次的探索。整體而言,五位藝術家以不同的意象、畫面、空間氛圍和感應機制,合力為本次的科技藝術展注入了罕見的詩意性格。在這個展覽中,觀眾「意之所至,影之隨行」的一種身心體驗,本質上無關於科幻的衝擊或技術的炫耀,而傾向於一種詩境的品味和人文的聯想。要之,【科光幻影---詩路漫遊】這個展覽主題,並不是出於一種策展的預設,而是在檢視這些作品的相互發酵作用時,逐步定義出來的。
相關專文
國立台灣美術館館長序 薛保瑕 『科技與藝術的交會,可以是光影迷離;可以是若即若離、糾糾葛葛;可以是一種質樸的述說或大膽的率真宣洩;可以是…,或娓娓低訴;或隱或現;或跌或宕;或撩動神經…,迸發出如詩般懾人心魄的能量。』 藝術是人類共同生活經驗的紀錄,隨著時代的更迭,科技的發展改寫了人類生活面貌,並影響了人類文明的諸多演變。在藝術表現上,「科技」做為一種創作媒材有其必然性。科技雖然突破了藝術表現的形式,但藝術與科技間的串連,猶如畫家以畫筆詮釋生命;音樂家以樂器奏出天賴籟之音,舞者以身體展現能量一般。因此,科技藝術可以是一層體認、一種詮釋、一方樞紐,在O與1之間,連接著彼端的幻動者。 當代藝術家將科技帶入藝術的殿堂,開拓了傳統美學認知的範疇,也促使藝術表現的形式更加多元。90年代以後,一波波的數位藝術風潮引領著觀者邁向無邊際的「超時空」境況。在網際網路的連接中,分享著每一個角落散發出的訊息。這些科技藝術壓縮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在虛實之間呈現出混合性的現實,更在互動的過程中激發出多向度的觸發與共鳴。 「科光幻影2007—詩路漫遊」展的五位創作者-呉季璁、林其蔚、林俊廷、張博智、蔡宛璇以自身的經驗出發,運用不同的科技媒體,創作出令人驚奇的作品,並鋪陳出豐富多樣的題旨—誠如藝術家林其蔚自述其創作理念:「將樂理、樂器、樂團等種種音樂機制卸除,將音樂文化倒退回到人獸不別的時代,回復了我們肉體既有之嚎叫、呻吟與哭泣之本能」;林俊廷:「以觀眾身體感知的探索、行走與空間影像、光影互動的手法,將意識底層翻至表層,成為〝真實〞的經驗」;蔡宛璇如此表述:「藉多媒體技術所提供的可能性,透過創作者主觀的篩選與偶然的組合,創造出一個提供觀者漫遊其中的影音環境」…等。當光影乍現時,科技藝術湧現的華美與驚嘆,除炫酷的視聽感官刺激外,其如詩歌般的寓意涵藏,訴說著內在的密語,更散發出迷人的藝術魅力。藝術的價值在於提供不同背景的觀者自不同的角度切入及解讀,激發其內在體認,並能被賦予不同的詮釋,拓寬藝術的視野,本展企圖呈現這樣的意旨。
相關專文
國立台灣美術館館長序 薛保瑕 『科技與藝術的交會,可以是光影迷離;可以是若即若離、糾糾葛葛;可以是一種質樸的述說或大膽的率真宣洩;可以是…,或娓娓低訴;或隱或現;或跌或宕;或撩動神經…,迸發出如詩般懾人心魄的能量。』 藝術是人類共同生活經驗的紀錄,隨著時代的更迭,科技的發展改寫了人類生活面貌,並影響了人類文明的諸多演變。在藝術表現上,「科技」做為一種創作媒材有其必然性。科技雖然突破了藝術表現的形式,但藝術與科技間的串連,猶如畫家以畫筆詮釋生命;音樂家以樂器奏出天賴籟之音,舞者以身體展現能量一般。因此,科技藝術可以是一層體認、一種詮釋、一方樞紐,在O與1之間,連接著彼端的幻動者。 當代藝術家將科技帶入藝術的殿堂,開拓了傳統美學認知的範疇,也促使藝術表現的形式更加多元。90年代以後,一波波的數位藝術風潮引領著觀者邁向無邊際的「超時空」境況。在網際網路的連接中,分享著每一個角落散發出的訊息。這些科技藝術壓縮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在虛實之間呈現出混合性的現實,更在互動的過程中激發出多向度的觸發與共鳴。 「科光幻影2007—詩路漫遊」展的五位創作者-呉季璁、林其蔚、林俊廷、張博智、蔡宛璇以自身的經驗出發,運用不同的科技媒體,創作出令人驚奇的作品,並鋪陳出豐富多樣的題旨—誠如藝術家林其蔚自述其創作理念:「將樂理、樂器、樂團等種種音樂機制卸除,將音樂文化倒退回到人獸不別的時代,回復了我們肉體既有之嚎叫、呻吟與哭泣之本能」;林俊廷:「以觀眾身體感知的探索、行走與空間影像、光影互動的手法,將意識底層翻至表層,成為〝真實〞的經驗」;蔡宛璇如此表述:「藉多媒體技術所提供的可能性,透過創作者主觀的篩選與偶然的組合,創造出一個提供觀者漫遊其中的影音環境」…等。當光影乍現時,科技藝術湧現的華美與驚嘆,除炫酷的視聽感官刺激外,其如詩歌般的寓意涵藏,訴說著內在的密語,更散發出迷人的藝術魅力。藝術的價值在於提供不同背景的觀者自不同的角度切入及解讀,激發其內在體認,並能被賦予不同的詮釋,拓寬藝術的視野,本展企圖呈現這樣的意旨。
相關專文
科光幻影:台灣科技藝術的微型觀察 蘇瑤華/台北國際藝術村執行長 藝術與科技,並非如一般人所認知,是涇渭分明、獨立發展的領域,在古希臘文中兩者其實是相連、同質的概念,文藝復興時代也曾經在達文西身上有過短暫合諧的交集。20世紀到當代,因為藝術家的美學意圖,衝破科技與藝術在歷史進程間的疏離,科技與藝術在同一個平台上,展示天馬行空的想像與科技進入大眾日常生活的運用;在現代與當代藝術史的脈絡中,科技藝術以一種動態的內涵,集合性名詞概念持續發展。科技藝術不是單一藝術運動,也無法明確定義,泛指由科技完成的作品,包含攝影、電影、跨領域表演、動力藝術、錄影藝術、數位藝術、互動藝術、網路藝術、實擬虛境、生化基因藝術等,但也不以此為限,隨著科技不斷演進而延 展擴張其範疇,將藝術創作的疆界推向無垠,也重新形塑了其間微妙的關係。 西方20世紀藝術風起雲湧的發展歷程,「實驗」與「反叛」並列核心價值。美國新媒體藝術評論家楊布拉德(Gene Youngblood)曾說:藝術就是實驗(All art is experimental, or it isn’t art.);這些實驗啟蒙藝術家的視野,帶動藝術風格的變革。英國攝影家繆布里幾(Eadweard Muybrige)以24台相機實驗馬匹奔跑的連續動作,影響了杜象的油畫作品「下樓梯的裸女」(Descending a Staircase No.2, 1912),也被視為電影、動畫的濫觴。未來主義(Futurism)熱情謳歌機器、科技、速度,再加上達達主義(Dada)以及福魯克薩斯(Fluxus)咄咄逼問傳統對藝術的定義,瓦解古典藝術思維,傳統概念中藝術的「唯一」性被「複製」技術嚴重質疑,而「再現」真實的技術也受到「擬真」的挑戰,「時間」(time art)被動態地加入創作思維中,速度與動態的追求翻新了藝術創作的內容;表演、即興、偶發等跨領域的藝術行動的交融,啟動了藝術家創作的新方向。1960年代雷射(laser)第一次成為藝術創作的素材,動力藝術(kinetic art)與光雕塑(light sculpture),人類視覺科學、光與空間的議題,為藝術觀照的視野導入新動能。同樣的年代,電視成為大眾生活重心,當錄影藝術(video art)之父白南準(Nam June Paik)拿著SONY手提錄影機,在紐約直下第五大道拍攝,數小時後在à GoGo咖啡店展出,第一部藝術性錄像作品就此問世。錄影藝術牽動著後來電腦藝術(computer art)、溝通藝術(communication art)、數位藝術(digital art)、網路藝術(cyber art)、甚至互動藝術(interactive art)的發展。早期電腦藝術的藝術家很多都是電腦工程師以及科學家,一直到80年代電腦普及、影像運算程式發展成熟,才開始有突破性的發展。其他還有如生化及基因藝術(biological and genetic art)等。 「實驗」與「反叛」的精神並未在台灣科技藝術發展路徑中出現清晰身影;華裔藝術家蔡文穎從1968年就以動力藝術聞名世界,台灣科技產業也在世界版圖佔有重要地位,創意與產業雙重優勢也沒有為科技藝術在台灣的發展提供捷徑。台灣科技藝術的發展,一直到1980年代,受到美術館自國外引進展覽的啟蒙,才陸續展開。 1984年台北市立美術館「法國錄影藝術展」、1985年「雷射藝術特展」,民間畫廊也在1986年相繼推出錄影裝置展包括春之藝廊的洪素珍以及SOCA(現代藝術工作室)的郭挹芬等。社會風潮牽動大專院校美術系學生相繼投入相關創作的嘗試,藝術雜誌《雄獅美術》和《藝術家》對於思潮和創作計畫投入版面報導,這些在發展早期所播下的種子,20多年來大步開展,在21世紀開始的幾年就將科技藝術的發展推向高峰,成為主流方向。國立台灣美術館整修之後以「數位藝術」做為發展定位,台北當代藝術館2001年開館以來也以科技藝術作為展覽主軸。替代空間或重新使用的閒置空間,如伊通、新樂園等提供在地藝術家發表機會,以有限資源支撐科技藝術的生命力。1990年代科技藝術專業研究中心及系所陸續成立;國立台北藝術大學1992年成立了「科技藝術研究中心」、2002年成立「科技藝術研究所碩士班」,國立台南藝術學院1998年成立「音像動畫研究所」,台灣藝術大學、雲林科技大學等也陸續成立系所,培育人才,在科技藝術概念的推廣上發揮了關鍵的影響力。國內基金會從宏碁、國巨、邱再興、光寶到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設立獎項、規劃贊助計畫,頃全力推動本土科技藝術的發展。2004年台北縣政府台灣燈會「科技靈光」,南港軟體園區近億的公共藝術規劃案,都以科技藝術為標的,不管是「臨時性」還是「永久設置」,在美術館、畫廊、替代空間一類的美學空間之外,更將科技藝術推向辦公大樓、廣場、公園等開放的社會場域,科技藝術在台灣至此攀上另一段里程碑。 2007年「科技藝術創作發表專案」獲獎的創作者及計畫計有:蔡宛璇「夜間漫遊」、張博智「浮體計畫」、林俊廷「消失的時態/實遊虛境創作計畫 」、林其蔚「卡夫卡機器」、及吳季璁「鐵絲網III」等,五項計畫都將成為台灣科技藝術指標性案例,提供五種微型樣本,牽動觀察台灣科技藝術發展的幾個維度。以微型觀察來對應科技藝術活態發展,最關鍵的心態是在於無法對環境與生態提出全景式的掌握,也是對現在進行式無法以完成時態表達的一項不得已的選擇。 超度的「寓教於樂」(edutainment)與「合度」的互動藝術 林俊廷以裝設在燈籠中的追蹤感應技術(3D Tracker),帶觀眾「走入」虛擬空間,林其蔚的「卡夫卡機器」則需要「真人」的身體介入,才能完成理解卡夫卡機器傳達訊息的行動。「互動」是當代科技藝術創作者常用來與觀眾溝通的手法,透過人機介面,對「觀眾」發出較傳統藝術更精密設計過的邀請,「觀眾」擁有選擇呈現元素與瀏覽軌跡的權力(Manovich),而作品也不再是由藝術家個人獨自表現,必須加上觀眾的參與及詮釋,使作品與外在世界產生關連,造就意義(Duchamp),才算完整。 廣義而言,與作品的心領神會,就是一種心智互動;60 年代的普普藝術,藝術家要求觀眾以遊戲互動的方式,參與創作的過程。但以狹義的觀點,互動藝術要至1970 年代晚期、1980 年代初期當電腦開始進行高速運算,人類透過身體與手腳的動作與電腦互動,才算較為成熟。互動藝術作品的出現,符合整個時代(包括政治與藝術史)對於打破階級、對於「民主」的想望,希望的是藝術可以進入大眾,離開有教養、被馴化、僵化的知覺模式,從遊戲中引發主動思考,互動性「科技藝術」的「觀賞」過程,「觀眾」常被鼓勵以一種像是去參加「儀式性的典禮」(ritual ceremony)或「部落式的歡宴」(tribal feast)這般地,置身炫技情境之中。但也常見過頭的操作,科技藝術作品互動機制的喧鬧聲壓過創作者虛弱的美學意圖,模糊了藝術、科學、科技與娛樂的疆界,並在共同的利益下,將商業與藝術結合成為整體,使得藝術展覽館成為過動的科學互動主題樂園,互動藝術的閱讀變成了一種全然的消費行為,而作品互動的意義到底何在已無人過問。 五項得獎計畫的展示,或許都會遠離這些負向論證,或許當「電玩」都開始被考慮納為「科技藝術」一部分時,這樣的擔憂恐失之多慮,但當使用同樣科技媒體呈現藝術與商業作品時,當創/製作人被允許以靈活身段隨意進出「藝術家」與「創意企業家」(entrepreneur)時,當「科技藝術創作」享有納稅人集體支持的補助獎助、而「科技藝術商品」卻要面對市場獻納稅金時,一組判識的標準,再模糊都應被逐步建構。 科技與藝術…連線中 吳季璁「鐵絲網III」在實驗機械動力裝置的速度性與影像穩定上,以藝術家的「直覺」踽踽獨行,雖然最終技術問題得到解決,而旅程中也有美麗的意外,但點出科技藝術家面對創作,藝術概念、美學意圖之外,「技術」與概念的配合,決定作品的成敗。 技術與媒材一直與藝術家在工作現場進行身體性的「肉搏」(林其蔚,藝術、科學與數學的交會點);以「藝術科技」(所以然實驗室技術總監李家祥)對稱科技藝術來陳述藝術家面對創作所需處理的技術與媒材議題,是一個相當貼切的形容。「藝術科技」所需處理的範疇包括提供藝術創作者可使用的科技、設備、工具、軟體技術、硬體設備以及系統整合等。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體認到這項需求,「科技藝術創作發表專案」補助辦法開宗明義提到:「…國藝會以相對基金的藝企合作概念,期待透過經費補助與專業整合方式,加強科技藝術創作者與企業間的互動,…」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委託規劃中的「數位藝術中心」,也特別規劃「數位藝術專業人員培訓」,在目前科技藝術家如果沒有技術團隊作為後援,科技藝術創作與藝術科技資源供需不對稱的情況下,吳季璁的路----讓直覺與錯誤解決問題,是大部分藝術家的選擇,而我們也期盼各方努力能推動科技與藝術儘速「連線」。 以科技藝術開啟的…凝望上帝的窗口 相對於一般印象中對於科技藝術對速度與動感的追求,蔡宛璇「夜間漫遊」、張博智「浮體計畫」的計畫,以速度量表的另一端----緩慢,迫近觀者的感知世界。20世紀人類對進步的夢想,大多以追求快速的模式來達成,這樣的思維在上個世紀的最後十年裡,已經開始動搖,全球許多高度開發的國家,都不約而同地開始了一連串提倡「慢速」價值的運動-慢食、慢活以至於緩慢的性愛,這樣的反思,同時也在當代藝術的圈子裡發酵…(李玉玲,重新思考時間的意義與價值)在緩慢的科技藝術呈現中,速度不一定是論述的核心,其實以耗時的、近似手工化的程序,來反叛快速的、機器大量製造的刻版印象,恐怕更接近創作關鍵。米蘭昆德拉在《緩慢》一書中提到,悠閑的感覺像是「凝望上帝的窗口」,而悠閒可能是觀看藝術創作最關鍵的姿態,凝望上帝窗口的人們都很幸福,也是我們期盼瞥見「科光幻影」的觀眾,能夠浮現的心靈狀態。
相關專文
科光幻影:台灣科技藝術的微型觀察 蘇瑤華/台北國際藝術村執行長 藝術與科技,並非如一般人所認知,是涇渭分明、獨立發展的領域,在古希臘文中兩者其實是相連、同質的概念,文藝復興時代也曾經在達文西身上有過短暫合諧的交集。20世紀到當代,因為藝術家的美學意圖,衝破科技與藝術在歷史進程間的疏離,科技與藝術在同一個平台上,展示天馬行空的想像與科技進入大眾日常生活的運用;在現代與當代藝術史的脈絡中,科技藝術以一種動態的內涵,集合性名詞概念持續發展。科技藝術不是單一藝術運動,也無法明確定義,泛指由科技完成的作品,包含攝影、電影、跨領域表演、動力藝術、錄影藝術、數位藝術、互動藝術、網路藝術、實擬虛境、生化基因藝術等,但也不以此為限,隨著科技不斷演進而延 展擴張其範疇,將藝術創作的疆界推向無垠,也重新形塑了其間微妙的關係。 西方20世紀藝術風起雲湧的發展歷程,「實驗」與「反叛」並列核心價值。美國新媒體藝術評論家楊布拉德(Gene Youngblood)曾說:藝術就是實驗(All art is experimental, or it isn’t art.);這些實驗啟蒙藝術家的視野,帶動藝術風格的變革。英國攝影家繆布里幾(Eadweard Muybrige)以24台相機實驗馬匹奔跑的連續動作,影響了杜象的油畫作品「下樓梯的裸女」(Descending a Staircase No.2, 1912),也被視為電影、動畫的濫觴。未來主義(Futurism)熱情謳歌機器、科技、速度,再加上達達主義(Dada)以及福魯克薩斯(Fluxus)咄咄逼問傳統對藝術的定義,瓦解古典藝術思維,傳統概念中藝術的「唯一」性被「複製」技術嚴重質疑,而「再現」真實的技術也受到「擬真」的挑戰,「時間」(time art)被動態地加入創作思維中,速度與動態的追求翻新了藝術創作的內容;表演、即興、偶發等跨領域的藝術行動的交融,啟動了藝術家創作的新方向。1960年代雷射(laser)第一次成為藝術創作的素材,動力藝術(kinetic art)與光雕塑(light sculpture),人類視覺科學、光與空間的議題,為藝術觀照的視野導入新動能。同樣的年代,電視成為大眾生活重心,當錄影藝術(video art)之父白南準(Nam June Paik)拿著SONY手提錄影機,在紐約直下第五大道拍攝,數小時後在à GoGo咖啡店展出,第一部藝術性錄像作品就此問世。錄影藝術牽動著後來電腦藝術(computer art)、溝通藝術(communication art)、數位藝術(digital art)、網路藝術(cyber art)、甚至互動藝術(interactive art)的發展。早期電腦藝術的藝術家很多都是電腦工程師以及科學家,一直到80年代電腦普及、影像運算程式發展成熟,才開始有突破性的發展。其他還有如生化及基因藝術(biological and genetic art)等。 「實驗」與「反叛」的精神並未在台灣科技藝術發展路徑中出現清晰身影;華裔藝術家蔡文穎從1968年就以動力藝術聞名世界,台灣科技產業也在世界版圖佔有重要地位,創意與產業雙重優勢也沒有為科技藝術在台灣的發展提供捷徑。台灣科技藝術的發展,一直到1980年代,受到美術館自國外引進展覽的啟蒙,才陸續展開。 1984年台北市立美術館「法國錄影藝術展」、1985年「雷射藝術特展」,民間畫廊也在1986年相繼推出錄影裝置展包括春之藝廊的洪素珍以及SOCA(現代藝術工作室)的郭挹芬等。社會風潮牽動大專院校美術系學生相繼投入相關創作的嘗試,藝術雜誌《雄獅美術》和《藝術家》對於思潮和創作計畫投入版面報導,這些在發展早期所播下的種子,20多年來大步開展,在21世紀開始的幾年就將科技藝術的發展推向高峰,成為主流方向。國立台灣美術館整修之後以「數位藝術」做為發展定位,台北當代藝術館2001年開館以來也以科技藝術作為展覽主軸。替代空間或重新使用的閒置空間,如伊通、新樂園等提供在地藝術家發表機會,以有限資源支撐科技藝術的生命力。1990年代科技藝術專業研究中心及系所陸續成立;國立台北藝術大學1992年成立了「科技藝術研究中心」、2002年成立「科技藝術研究所碩士班」,國立台南藝術學院1998年成立「音像動畫研究所」,台灣藝術大學、雲林科技大學等也陸續成立系所,培育人才,在科技藝術概念的推廣上發揮了關鍵的影響力。國內基金會從宏碁、國巨、邱再興、光寶到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設立獎項、規劃贊助計畫,頃全力推動本土科技藝術的發展。2004年台北縣政府台灣燈會「科技靈光」,南港軟體園區近億的公共藝術規劃案,都以科技藝術為標的,不管是「臨時性」還是「永久設置」,在美術館、畫廊、替代空間一類的美學空間之外,更將科技藝術推向辦公大樓、廣場、公園等開放的社會場域,科技藝術在台灣至此攀上另一段里程碑。 2007年「科技藝術創作發表專案」獲獎的創作者及計畫計有:蔡宛璇「夜間漫遊」、張博智「浮體計畫」、林俊廷「消失的時態/實遊虛境創作計畫 」、林其蔚「卡夫卡機器」、及吳季璁「鐵絲網III」等,五項計畫都將成為台灣科技藝術指標性案例,提供五種微型樣本,牽動觀察台灣科技藝術發展的幾個維度。以微型觀察來對應科技藝術活態發展,最關鍵的心態是在於無法對環境與生態提出全景式的掌握,也是對現在進行式無法以完成時態表達的一項不得已的選擇。 超度的「寓教於樂」(edutainment)與「合度」的互動藝術 林俊廷以裝設在燈籠中的追蹤感應技術(3D Tracker),帶觀眾「走入」虛擬空間,林其蔚的「卡夫卡機器」則需要「真人」的身體介入,才能完成理解卡夫卡機器傳達訊息的行動。「互動」是當代科技藝術創作者常用來與觀眾溝通的手法,透過人機介面,對「觀眾」發出較傳統藝術更精密設計過的邀請,「觀眾」擁有選擇呈現元素與瀏覽軌跡的權力(Manovich),而作品也不再是由藝術家個人獨自表現,必須加上觀眾的參與及詮釋,使作品與外在世界產生關連,造就意義(Duchamp),才算完整。 廣義而言,與作品的心領神會,就是一種心智互動;60 年代的普普藝術,藝術家要求觀眾以遊戲互動的方式,參與創作的過程。但以狹義的觀點,互動藝術要至1970 年代晚期、1980 年代初期當電腦開始進行高速運算,人類透過身體與手腳的動作與電腦互動,才算較為成熟。互動藝術作品的出現,符合整個時代(包括政治與藝術史)對於打破階級、對於「民主」的想望,希望的是藝術可以進入大眾,離開有教養、被馴化、僵化的知覺模式,從遊戲中引發主動思考,互動性「科技藝術」的「觀賞」過程,「觀眾」常被鼓勵以一種像是去參加「儀式性的典禮」(ritual ceremony)或「部落式的歡宴」(tribal feast)這般地,置身炫技情境之中。但也常見過頭的操作,科技藝術作品互動機制的喧鬧聲壓過創作者虛弱的美學意圖,模糊了藝術、科學、科技與娛樂的疆界,並在共同的利益下,將商業與藝術結合成為整體,使得藝術展覽館成為過動的科學互動主題樂園,互動藝術的閱讀變成了一種全然的消費行為,而作品互動的意義到底何在已無人過問。 五項得獎計畫的展示,或許都會遠離這些負向論證,或許當「電玩」都開始被考慮納為「科技藝術」一部分時,這樣的擔憂恐失之多慮,但當使用同樣科技媒體呈現藝術與商業作品時,當創/製作人被允許以靈活身段隨意進出「藝術家」與「創意企業家」(entrepreneur)時,當「科技藝術創作」享有納稅人集體支持的補助獎助、而「科技藝術商品」卻要面對市場獻納稅金時,一組判識的標準,再模糊都應被逐步建構。 科技與藝術…連線中 吳季璁「鐵絲網III」在實驗機械動力裝置的速度性與影像穩定上,以藝術家的「直覺」踽踽獨行,雖然最終技術問題得到解決,而旅程中也有美麗的意外,但點出科技藝術家面對創作,藝術概念、美學意圖之外,「技術」與概念的配合,決定作品的成敗。 技術與媒材一直與藝術家在工作現場進行身體性的「肉搏」(林其蔚,藝術、科學與數學的交會點);以「藝術科技」(所以然實驗室技術總監李家祥)對稱科技藝術來陳述藝術家面對創作所需處理的技術與媒材議題,是一個相當貼切的形容。「藝術科技」所需處理的範疇包括提供藝術創作者可使用的科技、設備、工具、軟體技術、硬體設備以及系統整合等。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體認到這項需求,「科技藝術創作發表專案」補助辦法開宗明義提到:「…國藝會以相對基金的藝企合作概念,期待透過經費補助與專業整合方式,加強科技藝術創作者與企業間的互動,…」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委託規劃中的「數位藝術中心」,也特別規劃「數位藝術專業人員培訓」,在目前科技藝術家如果沒有技術團隊作為後援,科技藝術創作與藝術科技資源供需不對稱的情況下,吳季璁的路----讓直覺與錯誤解決問題,是大部分藝術家的選擇,而我們也期盼各方努力能推動科技與藝術儘速「連線」。 以科技藝術開啟的…凝望上帝的窗口 相對於一般印象中對於科技藝術對速度與動感的追求,蔡宛璇「夜間漫遊」、張博智「浮體計畫」的計畫,以速度量表的另一端----緩慢,迫近觀者的感知世界。20世紀人類對進步的夢想,大多以追求快速的模式來達成,這樣的思維在上個世紀的最後十年裡,已經開始動搖,全球許多高度開發的國家,都不約而同地開始了一連串提倡「慢速」價值的運動-慢食、慢活以至於緩慢的性愛,這樣的反思,同時也在當代藝術的圈子裡發酵…(李玉玲,重新思考時間的意義與價值)在緩慢的科技藝術呈現中,速度不一定是論述的核心,其實以耗時的、近似手工化的程序,來反叛快速的、機器大量製造的刻版印象,恐怕更接近創作關鍵。米蘭昆德拉在《緩慢》一書中提到,悠閑的感覺像是「凝望上帝的窗口」,而悠閒可能是觀看藝術創作最關鍵的姿態,凝望上帝窗口的人們都很幸福,也是我們期盼瞥見「科光幻影」的觀眾,能夠浮現的心靈狀態。
作品
 回上頁
分享到
繁中  /  EN
繁中 /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