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e Piece Room 檔案消失 ─ 顧世勇個展
2014.12.26~2015.02.15
09:00 - 17:00
文/顧世勇 「檔案消失」在數位時代是大家經常會遇到的事,這種冷不防的驚嚇、懊惱是來自「非人」的絕對異己。然而,相反地,這個展覽所欲指出的「檔案消失」卻完全是出自「人為」的因素。 當我們決定一件作品最終是否進入藝術史檔案、決定一件作品的藝術價值評斷、確立一位藝術家的歷史聲名,究竟是什麼? 尤其是在藝術作品的評價過程中,一個與掌握詮釋權的權力主流分道而行的藝術家,無論其置身於權力外圍的緣由歸因為何,藝術家的「藝術政治正確性」究竟多大程度地決定了其藝術價值詮釋之正當性? 在台灣藝術史的書寫中,我們不難察覺有兩種現象:一、經常是先著墨在台灣殖民史、國族認同、本土意識、政治事件等議題,而藝術作品只能在這些議題框架下才會有意義;二、常以西方現代主義的發展脈絡來檢視藝術作品的形式風格,而鮮少有人直接面對作品本身的美學問題。雖然創作這件事是內在、外在,跨地域彼此交互影響下的集體文本,但也不能偏頗地只將外在的因素視為是論述的重點,而忽略了藝術主體內在的能動性及其如何以感性出場,直指另一種歷史的真相。我們不也經常在藝術作品中發現比歷史書寫更為重要的真相嗎?這就是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所謂藝術揭露一個「至真世界」的真諦。 「闃然無聲」,從某個角度來看,我們應該可以用這樣的字眼來形容這個展覽的展出作品。這些表現不凡的作品都來自廢棄的老宅或從古物店、跳蚤市場所尋得,它們的作者及年代不詳,展場中的它們以一種失去身分及時空座標的方式回眸凝視著我們。雖然作品的形式風格似乎多少給出了一些其所屬時代的線索,但這終究也僅只是猜測。然而,這些失名的作品與它們的創作者、所處時代之間的失聯狀態,卻幸運地使得我們得以澄明而單純地如同以一雙「未曾遭受過污染的眼睛」看待著它們。此時,我們雖無從關注藝術家的生平背景、人格特質、歷史意義,但我們與作品的關係卻也同時變得前所未有地純粹。 藝術史檔案的形成也許比我們所想像的還包含著更多的政治性,我們感嘆於主流機制的篩選中所可能存在的諸多誤判。在這個展覽中,那些幾經時間淘洗後仍被救回的佚名倖存作品屬於過去對於現在所作的警示,而展覽中同樣展示的那些「極可能發生於未來」的佚名作品則是一種現在對於未來的預警。
文/顧世勇 「檔案消失」在數位時代是大家經常會遇到的事,這種冷不防的驚嚇、懊惱是來自「非人」的絕對異己。然而,相反地,這個展覽所欲指出的「檔案消失」卻完全是出自「人為」的因素。 當我們決定一件作品最終是否進入藝術史檔案、決定一件作品的藝術價值評斷、確立一位藝術家的歷史聲名,究竟是什麼? 尤其是在藝術作品的評價過程中,一個與掌握詮釋權的權力主流分道而行的藝術家,無論其置身於權力外圍的緣由歸因為何,藝術家的「藝術政治正確性」究竟多大程度地決定了其藝術價值詮釋之正當性? 在台灣藝術史的書寫中,我們不難察覺有兩種現象:一、經常是先著墨在台灣殖民史、國族認同、本土意識、政治事件等議題,而藝術作品只能在這些議題框架下才會有意義;二、常以西方現代主義的發展脈絡來檢視藝術作品的形式風格,而鮮少有人直接面對作品本身的美學問題。雖然創作這件事是內在、外在,跨地域彼此交互影響下的集體文本,但也不能偏頗地只將外在的因素視為是論述的重點,而忽略了藝術主體內在的能動性及其如何以感性出場,直指另一種歷史的真相。我們不也經常在藝術作品中發現比歷史書寫更為重要的真相嗎?這就是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所謂藝術揭露一個「至真世界」的真諦。 「闃然無聲」,從某個角度來看,我們應該可以用這樣的字眼來形容這個展覽的展出作品。這些表現不凡的作品都來自廢棄的老宅或從古物店、跳蚤市場所尋得,它們的作者及年代不詳,展場中的它們以一種失去身分及時空座標的方式回眸凝視著我們。雖然作品的形式風格似乎多少給出了一些其所屬時代的線索,但這終究也僅只是猜測。然而,這些失名的作品與它們的創作者、所處時代之間的失聯狀態,卻幸運地使得我們得以澄明而單純地如同以一雙「未曾遭受過污染的眼睛」看待著它們。此時,我們雖無從關注藝術家的生平背景、人格特質、歷史意義,但我們與作品的關係卻也同時變得前所未有地純粹。 藝術史檔案的形成也許比我們所想像的還包含著更多的政治性,我們感嘆於主流機制的篩選中所可能存在的諸多誤判。在這個展覽中,那些幾經時間淘洗後仍被救回的佚名倖存作品屬於過去對於現在所作的警示,而展覽中同樣展示的那些「極可能發生於未來」的佚名作品則是一種現在對於未來的預警。
顧世勇
顧世勇KU Shih-Yung 1960 出生於彰化台灣 學歷: 1996 法國國立巴黎第一大學藝術科學--造形藝術博士 1991 法國國立巴黎高等裝飾藝術學院空間藝術國家高等文憑 經歷 現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專任教授兼所長 曾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視覺藝術學院院長 獲獎記錄: 1994 獲台北現代美術雙年展大獎,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 1992 獲台北現代美術雙年展大獎,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 1988 獲中華民國現代繪畫新展望優選獎,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 近年個展: 2014 「檔案消失」, 關渡美術館,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台北 2011 「時空封包」, 伊通公園畫廊,台北 2008 「美哉台灣」, 伊通公園畫廊,台北 2006 「咻!」, 台北當代藝術館,台北 主要聯展 2013「心聚落 ─ 未來之城」,上海藝術設計展,上海當代博物館,中國 2009「歐洲首都年主題展─天空之城」,Linz OK當代藝術館,奧地利 2008「亞洲當代藝術─SNAKE ALLEY」,駐紐約臺北文化中心,紐約 2007「搖‧控 ─ 多媒體與互動藝術展〈Remote/Control – Interactive and Multi-media Art〉」,上海當代藝術館,中國上海 2007「EXIT Festival & VIA Festival ─ 動漫美學」,CRETEIL MAISON DES ARTS ,法國 2006「空場」-當代藝術與當代哲學的對話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 關渡美術館,台北 ,國立台灣美術館,台中 2004 「失語」CO4-台灣前衛文件展-Taiwan Avant-Garde DocumentaⅣ,鳳甲美術館,台北 2004 「凝視的詩意- 台灣當代攝影語繪畫的多重現實景觀」-巴文中心‚巴黎,法國 2004 「立異 – 九O年代台灣美術發展」,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 2004 「正言世代:台灣當代視覺文化」-美國康乃爾大學強生美術館,美國 2003 「造境 Simulation – 科技時代的影像詩學」,鳳甲美術館,台北 2002 「韓國光州國際雙年展2002:止(Pause),光州,韓國 2001 「輕與重的震撼」─台北當代館開幕展,台北市政府 2001 「亞細亞散步」─日本水戶美術館,日本 2000 「發光的城市─2000北縣國際科技藝術展」,台北縣政府 2000 「複數元世代台灣當代藝術展」,中國北京 1999 受邀栗憲庭、廖雯策劃專題展「跨越世紀彩虹」-中國艷俗藝術展,泰達當代藝術博物館 1999 「歷史之心-裝置藝術大展」,鹿港日茂行,省文化處 1997 「「河流」新亞洲藝術‧台北對話」,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 1995 「台灣當代藝術」,雪梨當代美術館,澳洲 1994 「台灣史詩大展」,台北,皇冠藝文中心 1994 「台北現代美術雙年展」,台北市立美術館 1993 「台灣新風貌49-93」,台北市立美術館 1993 「釜山雙年展」,釜山現代美術館,韓國 1992 「台北現代美術雙年展」,台北市立美術館 1992 「巴黎青年畫展」,巴黎大皇宮,法國 1988 「中華民國現代繪畫新展望展」,台北市立美術館 1987 「實驗藝術--行為與空間」,台北市立美術館
顧世勇
顧世勇KU Shih-Yung 1960 出生於彰化台灣 學歷: 1996 法國國立巴黎第一大學藝術科學--造形藝術博士 1991 法國國立巴黎高等裝飾藝術學院空間藝術國家高等文憑 經歷 現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專任教授兼所長 曾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視覺藝術學院院長 獲獎記錄: 1994 獲台北現代美術雙年展大獎,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 1992 獲台北現代美術雙年展大獎,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 1988 獲中華民國現代繪畫新展望優選獎,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 近年個展: 2014 「檔案消失」, 關渡美術館,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台北 2011 「時空封包」, 伊通公園畫廊,台北 2008 「美哉台灣」, 伊通公園畫廊,台北 2006 「咻!」, 台北當代藝術館,台北 主要聯展 2013「心聚落 ─ 未來之城」,上海藝術設計展,上海當代博物館,中國 2009「歐洲首都年主題展─天空之城」,Linz OK當代藝術館,奧地利 2008「亞洲當代藝術─SNAKE ALLEY」,駐紐約臺北文化中心,紐約 2007「搖‧控 ─ 多媒體與互動藝術展〈Remote/Control – Interactive and Multi-media Art〉」,上海當代藝術館,中國上海 2007「EXIT Festival & VIA Festival ─ 動漫美學」,CRETEIL MAISON DES ARTS ,法國 2006「空場」-當代藝術與當代哲學的對話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 關渡美術館,台北 ,國立台灣美術館,台中 2004 「失語」CO4-台灣前衛文件展-Taiwan Avant-Garde DocumentaⅣ,鳳甲美術館,台北 2004 「凝視的詩意- 台灣當代攝影語繪畫的多重現實景觀」-巴文中心‚巴黎,法國 2004 「立異 – 九O年代台灣美術發展」,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 2004 「正言世代:台灣當代視覺文化」-美國康乃爾大學強生美術館,美國 2003 「造境 Simulation – 科技時代的影像詩學」,鳳甲美術館,台北 2002 「韓國光州國際雙年展2002:止(Pause),光州,韓國 2001 「輕與重的震撼」─台北當代館開幕展,台北市政府 2001 「亞細亞散步」─日本水戶美術館,日本 2000 「發光的城市─2000北縣國際科技藝術展」,台北縣政府 2000 「複數元世代台灣當代藝術展」,中國北京 1999 受邀栗憲庭、廖雯策劃專題展「跨越世紀彩虹」-中國艷俗藝術展,泰達當代藝術博物館 1999 「歷史之心-裝置藝術大展」,鹿港日茂行,省文化處 1997 「「河流」新亞洲藝術‧台北對話」,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 1995 「台灣當代藝術」,雪梨當代美術館,澳洲 1994 「台灣史詩大展」,台北,皇冠藝文中心 1994 「台北現代美術雙年展」,台北市立美術館 1993 「台灣新風貌49-93」,台北市立美術館 1993 「釜山雙年展」,釜山現代美術館,韓國 1992 「台北現代美術雙年展」,台北市立美術館 1992 「巴黎青年畫展」,巴黎大皇宮,法國 1988 「中華民國現代繪畫新展望展」,台北市立美術館 1987 「實驗藝術--行為與空間」,台北市立美術館
作品
 回上頁
分享到
繁中  /  EN
繁中 /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