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必然相遇
我們必然相遇
2020.01.17~2020.04.19
09:00 - 17:00
關渡美術館 102室
展覽簡介
策展人:蔡家榛

文 / 蔡家榛
《我們必然相遇》展覽計畫訂了一個看似浪漫的展名,但其實意在處理並面對歷史造就的種種可見與不可見的傷痕。計畫中的主體不是我(個體、小我)與大他者相對的鏡像映照關係,而是「我們」:你是我,而我亦是/意識你,這我與你合稱的「我們」意圖指稱在歷史軸線上已然發生的所有人與事,以及要往未來走去的現在的一切。在事件不斷更迭的時代潮流中,唯有不將歷史視為我之外的他者,而試著以我與你是一體的狀態,才能觸及傷痕的本質、才能見到事件緣起的真實,才能一睹過去、現在、以至未來必然會發生的現實,所以與種種的過去相遇、與帶著時代傷痕的人們相遇、與政治歷史造成的創傷相遇,與「他們」成為「我們」。

自日本殖民開始,韓國與台灣在近代有著相似的歷史發展,因此《我們必然相遇》邀請韓國與台灣二地探究歷史議題的作品參展。本計畫的策展方法採取三部曲的方式,如章回小說般逐次呈現。本次展覽將呈現《我們必然相遇》計畫中序曲及第一章,以陳敬元 2011年的作品《Staggering Matter》為楔子,隱喻台韓二國在日本殖民時期,以至今日在新自由主義之下委為美中日俄政治博弈之棋子的處境。

第一章以「螢幕裡湧出許多帶著傷痕的人,他們對我視若無睹,與我擦身而過」為篇名,文句取自2015年猝逝的台灣藝評家江凌青的短篇小說《紙箱城市》,該篇為作者參與筆者2014年計畫所書寫的隱喻小說,以未能成真的愛情隱喻事未竟成的學生運動及大時代變局,如同韓國詩人金素月《招魂/초혼》或《杜鵑花/진달래꽃》詩中的文字,看似對愛情的惆悵之語,其實是感時傷懷的愛國之情。本章以此為名,並邀請與日本殖民歷史有關的作品參展,大時代早已遠去也已成歷史教科書上的篇章,但我們卻從未好好梳理時代鑄造在一代又一代人身上的傷痕及其傷痛情感,在國際政經情勢越發嚴峻的此刻,也是再次正視並思考傷痕的時候。

第一章的四件作品分為「在大歷史敘事線中被忽略的人」,以及「建築體背後的意識」二部分呈現,在「人」的部分展出陳飛豪與全昭侹的作品,陳飛豪透過研究羅發號事件中來台處理相關船難事宜的駐廈門美國外交官李仙得(Charles W. Le Gendre,1830-1899)的生平帶出日本、美國、韓國與台灣之間複雜的歷史糾葛。他以錄像的形式重構各種與此事件相關的歷史檔案,並以原住民排灣族的「回憶之歌」作為作品主幹,道出這段並非廣為人知,卻跨越台韓日美的歷史連結。全昭侹的作品則深究一位在日本殖民時期的韓國作家、詩人及建築師—李箱,他的作品代表對從殖民地、帝國時期到資本主義國家過渡時期的精明洞察,暗示藝術作為對藝術態度抵制的新可能性。

陳飛豪與全昭侹的作品呈現一組對應關係:時代與人性。陳飛豪作品提及的李仙得究竟見證了時代的波濤洶湧,還是煽風點火了另一個不安的時代?而李箱以藝術作為抵抗殘酷現實的前衛精神,能否為當代的我們指點逃離或抵制困頓現實的路徑?甚者,若說時代是人為之作,我們又該如何面對「我們」製造出的時代?如何從堅硬的石縫裡開出花朵?

至於殖民建築物體的部分將呈現鄭在妍於2018年發表的作品《遺忘的角落》,意欲回返記憶中的朝鮮總督府(1995年金泳三執政時期拆除),此「回返」與「重建」的舉動在韓國憤恨日本的情緒中不甚被理解,但藝術家試圖藉此探討面對殖民建築物的意識形態。曹良賓 2018年發表的攝影作品《想像之所》是近年針對台灣各地的忠烈祠採集、拍攝的影像蒐集計畫,透過影像光體的形式並置神社/忠烈祠的影像與文獻,藉此提供一個歷史脈絡上的思考:目前存在於台灣的忠烈祠遺跡,皆為沿用日本神社建築群改建或就地重建,而這二個曾經衝突的政治實體在神社/忠烈祠之間的繼承關係,見證台灣百年來因被殖民歷史而分斷的認同狀態。

鄭在妍的作品恰好與曹良賓的作品呈現相呼應的對話關係:透過承載各種政治意圖的建築物,以及不同政權加諸於它們的操作,除了能依此探討自身的認同議題,亦可從採取不同反應的他者身上,用另一個角度再次思考自己的問題。換言之,在日殖/日治建物的存廢議題上,映照出台韓二地在相同殖民政權框架裡,卻有迥異的認同、解殖、意識形態議題的反應與政治操作,而這也是最值得探討的地方:我們以什麼樣的意識形態面對、處理建築物?

預計探討台韓二地80年代國內運動的第二章:《回頭看著與螢幕相對的展場入口,剛入場的觀眾,以煙火在黑夜中爆開來的方式,燃燒了起來。火光照亮了周圍那些沈默沈默的臉》亦正在籌劃中,本次展覽將以何尉民的作品《Over My Dead Country》作為第二章的預告。
展覽簡介
策展人:蔡家榛

文 / 蔡家榛
《我們必然相遇》展覽計畫訂了一個看似浪漫的展名,但其實意在處理並面對歷史造就的種種可見與不可見的傷痕。計畫中的主體不是我(個體、小我)與大他者相對的鏡像映照關係,而是「我們」:你是我,而我亦是/意識你,這我與你合稱的「我們」意圖指稱在歷史軸線上已然發生的所有人與事,以及要往未來走去的現在的一切。在事件不斷更迭的時代潮流中,唯有不將歷史視為我之外的他者,而試著以我與你是一體的狀態,才能觸及傷痕的本質、才能見到事件緣起的真實,才能一睹過去、現在、以至未來必然會發生的現實,所以與種種的過去相遇、與帶著時代傷痕的人們相遇、與政治歷史造成的創傷相遇,與「他們」成為「我們」。

自日本殖民開始,韓國與台灣在近代有著相似的歷史發展,因此《我們必然相遇》邀請韓國與台灣二地探究歷史議題的作品參展。本計畫的策展方法採取三部曲的方式,如章回小說般逐次呈現。本次展覽將呈現《我們必然相遇》計畫中序曲及第一章,以陳敬元 2011年的作品《Staggering Matter》為楔子,隱喻台韓二國在日本殖民時期,以至今日在新自由主義之下委為美中日俄政治博弈之棋子的處境。

第一章以「螢幕裡湧出許多帶著傷痕的人,他們對我視若無睹,與我擦身而過」為篇名,文句取自2015年猝逝的台灣藝評家江凌青的短篇小說《紙箱城市》,該篇為作者參與筆者2014年計畫所書寫的隱喻小說,以未能成真的愛情隱喻事未竟成的學生運動及大時代變局,如同韓國詩人金素月《招魂/초혼》或《杜鵑花/진달래꽃》詩中的文字,看似對愛情的惆悵之語,其實是感時傷懷的愛國之情。本章以此為名,並邀請與日本殖民歷史有關的作品參展,大時代早已遠去也已成歷史教科書上的篇章,但我們卻從未好好梳理時代鑄造在一代又一代人身上的傷痕及其傷痛情感,在國際政經情勢越發嚴峻的此刻,也是再次正視並思考傷痕的時候。

第一章的四件作品分為「在大歷史敘事線中被忽略的人」,以及「建築體背後的意識」二部分呈現,在「人」的部分展出陳飛豪與全昭侹的作品,陳飛豪透過研究羅發號事件中來台處理相關船難事宜的駐廈門美國外交官李仙得(Charles W. Le Gendre,1830-1899)的生平帶出日本、美國、韓國與台灣之間複雜的歷史糾葛。他以錄像的形式重構各種與此事件相關的歷史檔案,並以原住民排灣族的「回憶之歌」作為作品主幹,道出這段並非廣為人知,卻跨越台韓日美的歷史連結。全昭侹的作品則深究一位在日本殖民時期的韓國作家、詩人及建築師—李箱,他的作品代表對從殖民地、帝國時期到資本主義國家過渡時期的精明洞察,暗示藝術作為對藝術態度抵制的新可能性。

陳飛豪與全昭侹的作品呈現一組對應關係:時代與人性。陳飛豪作品提及的李仙得究竟見證了時代的波濤洶湧,還是煽風點火了另一個不安的時代?而李箱以藝術作為抵抗殘酷現實的前衛精神,能否為當代的我們指點逃離或抵制困頓現實的路徑?甚者,若說時代是人為之作,我們又該如何面對「我們」製造出的時代?如何從堅硬的石縫裡開出花朵?

至於殖民建築物體的部分將呈現鄭在妍於2018年發表的作品《遺忘的角落》,意欲回返記憶中的朝鮮總督府(1995年金泳三執政時期拆除),此「回返」與「重建」的舉動在韓國憤恨日本的情緒中不甚被理解,但藝術家試圖藉此探討面對殖民建築物的意識形態。曹良賓 2018年發表的攝影作品《想像之所》是近年針對台灣各地的忠烈祠採集、拍攝的影像蒐集計畫,透過影像光體的形式並置神社/忠烈祠的影像與文獻,藉此提供一個歷史脈絡上的思考:目前存在於台灣的忠烈祠遺跡,皆為沿用日本神社建築群改建或就地重建,而這二個曾經衝突的政治實體在神社/忠烈祠之間的繼承關係,見證台灣百年來因被殖民歷史而分斷的認同狀態。

鄭在妍的作品恰好與曹良賓的作品呈現相呼應的對話關係:透過承載各種政治意圖的建築物,以及不同政權加諸於它們的操作,除了能依此探討自身的認同議題,亦可從採取不同反應的他者身上,用另一個角度再次思考自己的問題。換言之,在日殖/日治建物的存廢議題上,映照出台韓二地在相同殖民政權框架裡,卻有迥異的認同、解殖、意識形態議題的反應與政治操作,而這也是最值得探討的地方:我們以什麼樣的意識形態面對、處理建築物?

預計探討台韓二地80年代國內運動的第二章:《回頭看著與螢幕相對的展場入口,剛入場的觀眾,以煙火在黑夜中爆開來的方式,燃燒了起來。火光照亮了周圍那些沈默沈默的臉》亦正在籌劃中,本次展覽將以何尉民的作品《Over My Dead Country》作為第二章的預告。
藝術家介紹
陳敬元
Chen Ching-Yuan

Staggering Matter
三頻道錄像裝置 / 67’51” / 2011

Stagger作為動詞的意思為舉步蹣跚、畏縮的意思;作為形容詞Staggering為巨大驚人,且具有搖搖欲墜的意思。Staggering Matter字面上的意義為「巨大、驚人的事件(事物)」,但同時又隱喻了這個「物體」的另外一面,是相當動蕩且無支撐點的。在Staggering Matter裡,藝術家試圖將自己抽離,以不同形式、分裂的個性以及描述的角度延續這個在無形龐大壓力下,被擠壓、綑綁的身體,當然此方式勢必存在許多破綻;當架空這一切現實與虛幻的「歷史感」所展現的無畏與挫敗,呼應了對於此龐然大物的無力感。

-

陳飛豪
Chen Fei-Hao

明成皇后、李仙得與八寶公主
雙頻道錄像裝置 / 13’04” / 2019

在屏東墾丁有一間以西方女性為祭祀對象的「八寶公主廟」,根據恆春地方文史團體恆春拓真學會的研究資料,應該是發生於1867年的羅發號(Rover)事件,當時這艘美國商船自廣東前往遼寧的過程中遭遇颶風,飄到台灣南部海面,在蘭嶼附近沉沒,最後船長一行人登陸瑯嶠(恆春),卻遭到當地排灣族原住民殺害,其中亦包括船長夫人梅西.杭特(Mercy Hunt)。

羅發號事件中前來台灣處理相關船難事宜的駐中國廈門的美國外交官李仙得(Charles W. Le Gendre)因此開始與屏東一帶的排灣族有所連結,深入了解當時清朝統治台灣的政治狀態,在後來的牡丹社事件中,更做為日軍顧問協助攻佔台灣,種下未來日本殖民台灣的遠因。

1890年3月,李仙得離開日本,進入李氏朝鮮統御下的景福宮擔任朝鮮高宗的外交顧問。這位悲劇的君王,夾在父親大院君與妻子明成皇后之間的宮廷鬥爭動彈不得,後來明成皇后於景福宮的玉壺樓慘死於日本人刀下,是朝鮮史上著名的宮廷悲劇,也是李仙得抵韓後遭遇最大的政治事件。李仙得於1899年在韓國因中風過世,後來直接葬在首爾的楊花津外國人傳教士墓園,最後朝鮮依舊走上被日本合併的命運。

在事過境遷的當下,八寶公主廟迄今仍然聳立於墾丁,作為地方守護神鎮守恆春當地,在歷史的幽微處見證了羅發號事件、牡丹社事件與後續的日本殖民,其中來自美國的李仙得更帶出了日本、美國、韓國與台灣之間複雜的歷史糾葛。陳飛豪以錄像的形式重構各種與此事件相關的歷史檔案,並以原住民排灣族的「回憶之歌」作為作品主幹,道出這段並非廣為人知,卻跨越台韓日美的歷史連結。

-

鄭在妍
Chung Jaeyeon

遺忘的角落

1. 速寫基砥
單頻道錄像裝置 / 6'22" / 2019

2. 典藏記憶
單頻道錄像裝置 / 20'18" / 2019

我對特定情況或人們聚集的地方感興趣。我首先觀察並嘗試理解在人們聚集地產生的心理轉變和群體動態,然後嘗試闡明個體或個體行為在群體中如何轉變或構建。因此,我的作品經常通過特殊地點的裝置、動態影像和公共干預來回應特定的建築和環境脈絡。

這件作品計畫始於我對一個特定地點的記憶:位於首爾的前日本總督府。對我來說,建築就像一個擁有多重身份的人。它最初是日本總督府,在美國統治時期名為中央禮堂,在韓國解放後被稱為韓國國民議會。此後,在1986年至1995年間作為韓國國家博物館之用。到了1995年,經過該建築是否保存或廢除的爭論之後,在朝鮮解放50週年時終於被拆除。

我對這座建築的記憶與在國家官方檔案中發現的記憶不一致。小時候參觀國家博物館,我在這棟建築柔軟彎曲的樓梯和欄杆間徘徊時有種美學的體驗。因此,我的個人記憶與官方敘事相衝突,後者將此建築視為殖民權力的象徵,形成一種封閉感阻止人們接近。我試圖揭示將個人記憶附屬於官方記憶所產生的不和諧現象,而此記憶代表由政治意識形態或集體利益形成的共識。
何尉民
Ho Wei-Ming

Over My Dead Country
單頻道錄像裝置 / 11’11” / 2011 - 2013

我視此作品為一次「幽靈詩學」的實驗,重訪縈繞在歷史中的魂魄,透過一段過去的歷史事件招喚出當下社會議題的一段弦外之音。一首輓歌正播放著弱國信仰崩解的前奏,猶如籠罩在威脅陰影下的迴光返照,最終是一場建國百年的慶典?一個亡國的預言?或十分鐘的祝念?由各角度環繞捕捉這著火般的摩天樓,隨著迷幻的節奏、煙火的慶典、自由的鬥士,不僅呈現出一種視覺矛盾語法,也點出一個真實卻不被承認的存在。此作品轉化了一個悲劇與慶典的融合體,也反映出當時的媒體壟斷、社會困境與國家現況的隱憂。透過火光的啟發,你是否將感受到歷史的過程、重演或結束?終究是政治凌駕藝術,還是藝術可以超越政治?

-

全昭侹
Jun Sojung

Dida Teleport Murderthe Closed Circuit
錄像裝置 / 11’10” / 2018

透過韓國詩人和建築師李箱的早期詩歌,DidaTeleportMurdertheClosedCircuit計畫主要針對首爾市的現代性進行探索。李箱的詩作反映30年代漢城(2005年1月19日Seoul的中文由「漢城」正式改為「首爾」)的城市現實,以及他作為建築師的經驗。首爾在殖民統治下轉變為資本主義空間,大批民眾湧入都市,現代文明帶來令人眼花撩亂的現實經歷,因而衍生非-文學性的符徵(點與線、數字或標誌、幾何圖形、數值表、漢字字符、手術室中的解剖現場、物理學中的矩陣表和公式),以及文學工具(新建立的代碼系統和透視圖)。

李箱詩歌中對於城市轉型過程所感受到的敬畏、恐懼和憤怒之類的情緒,在此作品被轉變為標誌,並強調以解構/建構態度和美學衝擊當作文學工具。這件作品從自傳獨白著手,追溯自己被困在首爾鐘路街道的閉路電視中的情況。30年代時,李箱經常行走於鐘路大街,當時路上貼滿廣告文案而現在被2018年的速度感所覆蓋,這樣的鐘路大街讓人感到既敬畏又恐懼。我對自己的存在感到暈眩,因為它被鎖定於類似閉路電視的框架後不斷在屏幕上回放。這種暈眩在背景各個角落裡遇到漂浮的鬼影,因為它透過時空隱形傳送以另一種形式發生。作品名稱取自李箱的詩詞片段,表達了超越現代性的態度,從充滿現代性直線與圓圈的世界轉換到傳輸與閉路迴路的世界。它記錄了過去和未來之間焦慮與敬畏之情,同時也記錄了一個城市的時間性。

-

曹良賓
Tsao Liang-Pin

想像之所
雙面LED燈箱及背光透明燈片、平面輸出 / 尺寸視場地而定 / 2018

回顧過去,台灣歷經荷蘭人、西班牙人、漢人、滿人、日本人、中國人的殖民統治。不同的政治實體在島嶼上興替,留下了或多或少的治理痕跡。然而,即便在民主開放的今日,那些遺跡背後的意識型態,仍持續影響著你我如何看待自己和理解台灣。

此一創作計畫主要記錄前身為日本神社的忠烈祠,及其與各方使用者的張力關係。並嘗試聚焦在場域裡亡者與生者、神聖與凡俗、國族歷史與民主價值之間的衝突。尤其,在轉型正義的籲求下,你我該如何理解忠烈祠之於今日台灣社會的意義與價值?忠烈祠當何去何從?

就個人而言,我好奇在今日,身為台灣人是什麼意思?台灣各地忠烈祠裡所崇祀的人物和我之間有什麼樣的歷史淵源?成為台灣人,需要多久的時間?台灣意識是如何形成的?台灣人這個概念所蘊含的價值意識又將如何影響我作為一個人,以及身為台灣人的你我的未來?
藝術家介紹
陳敬元
Chen Ching-Yuan

Staggering Matter
三頻道錄像裝置 / 67’51” / 2011

Stagger作為動詞的意思為舉步蹣跚、畏縮的意思;作為形容詞Staggering為巨大驚人,且具有搖搖欲墜的意思。Staggering Matter字面上的意義為「巨大、驚人的事件(事物)」,但同時又隱喻了這個「物體」的另外一面,是相當動蕩且無支撐點的。在Staggering Matter裡,藝術家試圖將自己抽離,以不同形式、分裂的個性以及描述的角度延續這個在無形龐大壓力下,被擠壓、綑綁的身體,當然此方式勢必存在許多破綻;當架空這一切現實與虛幻的「歷史感」所展現的無畏與挫敗,呼應了對於此龐然大物的無力感。

-

陳飛豪
Chen Fei-Hao

明成皇后、李仙得與八寶公主
雙頻道錄像裝置 / 13’04” / 2019

在屏東墾丁有一間以西方女性為祭祀對象的「八寶公主廟」,根據恆春地方文史團體恆春拓真學會的研究資料,應該是發生於1867年的羅發號(Rover)事件,當時這艘美國商船自廣東前往遼寧的過程中遭遇颶風,飄到台灣南部海面,在蘭嶼附近沉沒,最後船長一行人登陸瑯嶠(恆春),卻遭到當地排灣族原住民殺害,其中亦包括船長夫人梅西.杭特(Mercy Hunt)。

羅發號事件中前來台灣處理相關船難事宜的駐中國廈門的美國外交官李仙得(Charles W. Le Gendre)因此開始與屏東一帶的排灣族有所連結,深入了解當時清朝統治台灣的政治狀態,在後來的牡丹社事件中,更做為日軍顧問協助攻佔台灣,種下未來日本殖民台灣的遠因。

1890年3月,李仙得離開日本,進入李氏朝鮮統御下的景福宮擔任朝鮮高宗的外交顧問。這位悲劇的君王,夾在父親大院君與妻子明成皇后之間的宮廷鬥爭動彈不得,後來明成皇后於景福宮的玉壺樓慘死於日本人刀下,是朝鮮史上著名的宮廷悲劇,也是李仙得抵韓後遭遇最大的政治事件。李仙得於1899年在韓國因中風過世,後來直接葬在首爾的楊花津外國人傳教士墓園,最後朝鮮依舊走上被日本合併的命運。

在事過境遷的當下,八寶公主廟迄今仍然聳立於墾丁,作為地方守護神鎮守恆春當地,在歷史的幽微處見證了羅發號事件、牡丹社事件與後續的日本殖民,其中來自美國的李仙得更帶出了日本、美國、韓國與台灣之間複雜的歷史糾葛。陳飛豪以錄像的形式重構各種與此事件相關的歷史檔案,並以原住民排灣族的「回憶之歌」作為作品主幹,道出這段並非廣為人知,卻跨越台韓日美的歷史連結。

-

鄭在妍
Chung Jaeyeon

遺忘的角落

1. 速寫基砥
單頻道錄像裝置 / 6'22" / 2019

2. 典藏記憶
單頻道錄像裝置 / 20'18" / 2019

我對特定情況或人們聚集的地方感興趣。我首先觀察並嘗試理解在人們聚集地產生的心理轉變和群體動態,然後嘗試闡明個體或個體行為在群體中如何轉變或構建。因此,我的作品經常通過特殊地點的裝置、動態影像和公共干預來回應特定的建築和環境脈絡。

這件作品計畫始於我對一個特定地點的記憶:位於首爾的前日本總督府。對我來說,建築就像一個擁有多重身份的人。它最初是日本總督府,在美國統治時期名為中央禮堂,在韓國解放後被稱為韓國國民議會。此後,在1986年至1995年間作為韓國國家博物館之用。到了1995年,經過該建築是否保存或廢除的爭論之後,在朝鮮解放50週年時終於被拆除。

我對這座建築的記憶與在國家官方檔案中發現的記憶不一致。小時候參觀國家博物館,我在這棟建築柔軟彎曲的樓梯和欄杆間徘徊時有種美學的體驗。因此,我的個人記憶與官方敘事相衝突,後者將此建築視為殖民權力的象徵,形成一種封閉感阻止人們接近。我試圖揭示將個人記憶附屬於官方記憶所產生的不和諧現象,而此記憶代表由政治意識形態或集體利益形成的共識。
何尉民
Ho Wei-Ming

Over My Dead Country
單頻道錄像裝置 / 11’11” / 2011 - 2013

我視此作品為一次「幽靈詩學」的實驗,重訪縈繞在歷史中的魂魄,透過一段過去的歷史事件招喚出當下社會議題的一段弦外之音。一首輓歌正播放著弱國信仰崩解的前奏,猶如籠罩在威脅陰影下的迴光返照,最終是一場建國百年的慶典?一個亡國的預言?或十分鐘的祝念?由各角度環繞捕捉這著火般的摩天樓,隨著迷幻的節奏、煙火的慶典、自由的鬥士,不僅呈現出一種視覺矛盾語法,也點出一個真實卻不被承認的存在。此作品轉化了一個悲劇與慶典的融合體,也反映出當時的媒體壟斷、社會困境與國家現況的隱憂。透過火光的啟發,你是否將感受到歷史的過程、重演或結束?終究是政治凌駕藝術,還是藝術可以超越政治?

-

全昭侹
Jun Sojung

Dida Teleport Murderthe Closed Circuit
錄像裝置 / 11’10” / 2018

透過韓國詩人和建築師李箱的早期詩歌,DidaTeleportMurdertheClosedCircuit計畫主要針對首爾市的現代性進行探索。李箱的詩作反映30年代漢城(2005年1月19日Seoul的中文由「漢城」正式改為「首爾」)的城市現實,以及他作為建築師的經驗。首爾在殖民統治下轉變為資本主義空間,大批民眾湧入都市,現代文明帶來令人眼花撩亂的現實經歷,因而衍生非-文學性的符徵(點與線、數字或標誌、幾何圖形、數值表、漢字字符、手術室中的解剖現場、物理學中的矩陣表和公式),以及文學工具(新建立的代碼系統和透視圖)。

李箱詩歌中對於城市轉型過程所感受到的敬畏、恐懼和憤怒之類的情緒,在此作品被轉變為標誌,並強調以解構/建構態度和美學衝擊當作文學工具。這件作品從自傳獨白著手,追溯自己被困在首爾鐘路街道的閉路電視中的情況。30年代時,李箱經常行走於鐘路大街,當時路上貼滿廣告文案而現在被2018年的速度感所覆蓋,這樣的鐘路大街讓人感到既敬畏又恐懼。我對自己的存在感到暈眩,因為它被鎖定於類似閉路電視的框架後不斷在屏幕上回放。這種暈眩在背景各個角落裡遇到漂浮的鬼影,因為它透過時空隱形傳送以另一種形式發生。作品名稱取自李箱的詩詞片段,表達了超越現代性的態度,從充滿現代性直線與圓圈的世界轉換到傳輸與閉路迴路的世界。它記錄了過去和未來之間焦慮與敬畏之情,同時也記錄了一個城市的時間性。

-

曹良賓
Tsao Liang-Pin

想像之所
雙面LED燈箱及背光透明燈片、平面輸出 / 尺寸視場地而定 / 2018

回顧過去,台灣歷經荷蘭人、西班牙人、漢人、滿人、日本人、中國人的殖民統治。不同的政治實體在島嶼上興替,留下了或多或少的治理痕跡。然而,即便在民主開放的今日,那些遺跡背後的意識型態,仍持續影響著你我如何看待自己和理解台灣。

此一創作計畫主要記錄前身為日本神社的忠烈祠,及其與各方使用者的張力關係。並嘗試聚焦在場域裡亡者與生者、神聖與凡俗、國族歷史與民主價值之間的衝突。尤其,在轉型正義的籲求下,你我該如何理解忠烈祠之於今日台灣社會的意義與價值?忠烈祠當何去何從?

就個人而言,我好奇在今日,身為台灣人是什麼意思?台灣各地忠烈祠裡所崇祀的人物和我之間有什麼樣的歷史淵源?成為台灣人,需要多久的時間?台灣意識是如何形成的?台灣人這個概念所蘊含的價值意識又將如何影響我作為一個人,以及身為台灣人的你我的未來?
作品
陳敬元 / Staggering Matter
陳飛豪 / 明成皇后、李仙得與八寶公主
鄭在妍 / 遺忘的角落
何尉民 / Over My Dead Country
全昭侹 / DidaTeleportMurdertheClosedCircuit
曹良賓 / 想像之所
 回上頁
分享到
繁中  /  EN
繁中 /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