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之亦然雙個展 | 關美館藝術進駐研究方法二:當我們談論駐村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反之亦然雙個展 | 關美館藝術進駐研究方法二:當我們談論駐村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2022.02.25~2022.05.22
10:00 - 17:00
脈—裝置展演計畫 二律悖反協作體 | 森人—太魯閣藝駐計劃IV Part3:山上的家務事
脈—裝置展演計畫 二律悖反協作體
概念Concept/執行Execution|二律悖反協作體(Antinomy Company)
製作Production Manager/編舞Choreography|楊悅(YANG, Yue)
導演Director/聲音Sound|李勻(LI, Yun)
執行製作Executive Producer|朱曼寧(CHU, Man-Ning)
空間Space|林昭安(LIN, Jhao-An)
燈光Lighting|簡芳瑜(CHIEN, Fang-Yu)
服裝Costume|郭萱(KUO, Hsuan)
舞者Performers / Dancers|李珮慈(LI, Pei-Tzu)、劉穎蓉(LIOU, Yen-Long)

論述:
「脈」,是分展的延流、是規律的動態、更是靠近一種世界的初始動能與運行法則。「脈」的生成並不是自然的需要,而是出自於人類的需要,然而無論需求與否,「脈」始終存於那些可見與不可見之中。
我們曾圍繞著火光舞動身體、凝視著紅月而感到恐懼、閃躲著不可測的雷擊,這些肉身的原始性從未被現代性給去除。「脈」似乎更像是重回土地和自然結構的探索,使表層與裏層對應著其紋理與脈動。從鐵網的編織與縫紉為起點,揉捏出人在環境中的行為軌跡,勞動與重複的身體以島嶼的風景記憶相互為襯。
顯然多數的人已全然走向現代的世界,也擁抱了所有對世界的開發,然而人類最一開始的生存方式直至現在是從未改變的——我們以「採集」為手段。時間在這個行為的轉化中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在漫長時間的演進之中,我們不斷地採集,過去以赤裸的雙手、接著是製造出來的器物、再來是馴服的家禽,直到現在,我們建造更大的「我們自己」來採集土地,這些採集是無止盡的,因為採集並不永遠是平等的交換,甚是一種無需額外付出的收穫。人類不斷地在製造,然而人造物的素材卻永遠來自非人的所有物。
從身體的編織與揉捏,產出摺曲的紋理,藉由物的觸感重回人類最原始的身體性,順著反覆的肉身行動,摸索地景的痕跡與土地的運行樣態。

簡介:
二律悖反協作體是一流動性多樣態創作組織。成員背景包含文學、音樂、戲劇、舞蹈與視覺領域。以文字、身體、聲光、空間作為主要的實驗性創作素材,欲探索各領域彼此之間的可能性。創作形式包含劇場、表演、聲響與裝置。持續關注個體內在狀態與群體外在環境之衝突問題。作品追求創作媒材、內容構成與表現形式中的多重歧異性。
「二律悖反」含有相對性、矛盾性,而協作體則是一個整體前進的概念,團隊迎向持續性探索的扭轉點在於個體與環境的衝突,以衝突為引,使其發生反應,進而開闢新的實驗場域。
近期重要製作計畫包含2021臺灣文化博覽會《我簽署了一則相信》、2021臺東藝穗節、板橋435藝術家聯展《New Normal 疫情新日常》-《蟄》、2020白晝之夜《脈》裝置展演計畫、花蓮城市空間藝術節《中介物》、《自我控訴的無聲片刻》、艋舺國際舞蹈節|艋舺在一起《婚姻場景》;臺東轉角遇到藝術裝置作品《拾光風景》。曾獲「文化部扶植青年藝術發展補助計畫」補助,目前進駐於板橋435藝文園區藝術聚落。

脈—裝置展演計畫 二律悖反協作體
概念Concept/執行Execution|二律悖反協作體(Antinomy Company)
製作Production Manager/編舞Choreography|楊悅(YANG, Yue)
導演Director/聲音Sound|李勻(LI, Yun)
執行製作Executive Producer|朱曼寧(CHU, Man-Ning)
空間Space|林昭安(LIN, Jhao-An)
燈光Lighting|簡芳瑜(CHIEN, Fang-Yu)
服裝Costume|郭萱(KUO, Hsuan)
舞者Performers / Dancers|李珮慈(LI, Pei-Tzu)、劉穎蓉(LIOU, Yen-Long)

論述:
「脈」,是分展的延流、是規律的動態、更是靠近一種世界的初始動能與運行法則。「脈」的生成並不是自然的需要,而是出自於人類的需要,然而無論需求與否,「脈」始終存於那些可見與不可見之中。
我們曾圍繞著火光舞動身體、凝視著紅月而感到恐懼、閃躲著不可測的雷擊,這些肉身的原始性從未被現代性給去除。「脈」似乎更像是重回土地和自然結構的探索,使表層與裏層對應著其紋理與脈動。從鐵網的編織與縫紉為起點,揉捏出人在環境中的行為軌跡,勞動與重複的身體以島嶼的風景記憶相互為襯。
顯然多數的人已全然走向現代的世界,也擁抱了所有對世界的開發,然而人類最一開始的生存方式直至現在是從未改變的——我們以「採集」為手段。時間在這個行為的轉化中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在漫長時間的演進之中,我們不斷地採集,過去以赤裸的雙手、接著是製造出來的器物、再來是馴服的家禽,直到現在,我們建造更大的「我們自己」來採集土地,這些採集是無止盡的,因為採集並不永遠是平等的交換,甚是一種無需額外付出的收穫。人類不斷地在製造,然而人造物的素材卻永遠來自非人的所有物。
從身體的編織與揉捏,產出摺曲的紋理,藉由物的觸感重回人類最原始的身體性,順著反覆的肉身行動,摸索地景的痕跡與土地的運行樣態。

簡介:
二律悖反協作體是一流動性多樣態創作組織。成員背景包含文學、音樂、戲劇、舞蹈與視覺領域。以文字、身體、聲光、空間作為主要的實驗性創作素材,欲探索各領域彼此之間的可能性。創作形式包含劇場、表演、聲響與裝置。持續關注個體內在狀態與群體外在環境之衝突問題。作品追求創作媒材、內容構成與表現形式中的多重歧異性。
「二律悖反」含有相對性、矛盾性,而協作體則是一個整體前進的概念,團隊迎向持續性探索的扭轉點在於個體與環境的衝突,以衝突為引,使其發生反應,進而開闢新的實驗場域。
近期重要製作計畫包含2021臺灣文化博覽會《我簽署了一則相信》、2021臺東藝穗節、板橋435藝術家聯展《New Normal 疫情新日常》-《蟄》、2020白晝之夜《脈》裝置展演計畫、花蓮城市空間藝術節《中介物》、《自我控訴的無聲片刻》、艋舺國際舞蹈節|艋舺在一起《婚姻場景》;臺東轉角遇到藝術裝置作品《拾光風景》。曾獲「文化部扶植青年藝術發展補助計畫」補助,目前進駐於板橋435藝文園區藝術聚落。

森人—太魯閣藝駐計劃IV Part3:山上的家務事
論述:
2021年夏天,COVID-19影響了台灣社會的運轉、影響了山上太魯閣大同大禮部落的生活,也影響了森人—太魯閣藝駐計劃IV Part 2的進行;在確定每位認識的部落長者皆完成第二劑疫苗施打後,森人恢復了駐山研究員的安排及進駐。同年十月某次回返部落山下社區探望,順便尋找藝駐計畫靈感時,發現阿香阿姨正在為家裡後方外搭陽台因老舊坍塌進行置換新支撐架的工程煩惱,一方面是針對工程的費用,另一方面則是對僅剩一半的陽台感到非常不便也非常危險,其中還得知自其一家搬遷至山下生活以來,陽台也已使用了二十多年⋯⋯這段對話於腦中迴響不斷,反思起假若將隔年(2022年)二月關美館的部分展覽資金,挹注予山上部落婦女的家務事,能不能描繪一個不一樣的勞動風景?
以此為引,本次計畫邀請Bnu Pasang、Yuri Pasang、Simat Qurang、Yaya Huwat、Chumay Haloshi、Masow Dumuan、Yeyku Licaw、Qurug Tumiyu八位部落婦女合作,將來自藝術展覽製作的挹注金交予她們,提供其自由支用,但必須在二月於關渡美術館的展覽中,分享她們如何使用資金的思考;於此同時也延伸前述太魯閣藝駐計劃 IV Part 2的討論與精神,邀請砂卡噹教會參與本次挹注金交換計畫。
森人-太魯閣藝駐計劃IV也從2020年以九位婦女集體繪畫創作〈家族樹:序言〉為Part 1出發,到如今2022年的Part 3以〈山上的家務事〉為主題進行進駐研究計畫徵集,關切疫情時期山上的家務勞動,持續延伸傳統領域裡自然與藝術關係的想像。

簡介:
在藝術裡關照「自然」及其延伸矛盾,自然交往的藝術進駐為計畫引路者陳政道近期嘗試的項目,好奇虛構性策展框架能否翻轉某種在地認同與淬煉另種自然知識於藝術的限線之中?森人—太魯閣藝駐計劃以藝術進駐為展演框架,邀請當代藝術工作者進駐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在不可能存在任何當代藝術機構的現實環境中,讓黑暗部落居民與藝術家共同生活,在住民與當代藝術社群相逢與交叉實踐的過程中,迴返、思考並構築一種人與自然關係的想像。
森人—太魯閣藝駐計劃IV Part3:山上的家務事
論述:
2021年夏天,COVID-19影響了台灣社會的運轉、影響了山上太魯閣大同大禮部落的生活,也影響了森人—太魯閣藝駐計劃IV Part 2的進行;在確定每位認識的部落長者皆完成第二劑疫苗施打後,森人恢復了駐山研究員的安排及進駐。同年十月某次回返部落山下社區探望,順便尋找藝駐計畫靈感時,發現阿香阿姨正在為家裡後方外搭陽台因老舊坍塌進行置換新支撐架的工程煩惱,一方面是針對工程的費用,另一方面則是對僅剩一半的陽台感到非常不便也非常危險,其中還得知自其一家搬遷至山下生活以來,陽台也已使用了二十多年⋯⋯這段對話於腦中迴響不斷,反思起假若將隔年(2022年)二月關美館的部分展覽資金,挹注予山上部落婦女的家務事,能不能描繪一個不一樣的勞動風景?
以此為引,本次計畫邀請Bnu Pasang、Yuri Pasang、Simat Qurang、Yaya Huwat、Chumay Haloshi、Masow Dumuan、Yeyku Licaw、Qurug Tumiyu八位部落婦女合作,將來自藝術展覽製作的挹注金交予她們,提供其自由支用,但必須在二月於關渡美術館的展覽中,分享她們如何使用資金的思考;於此同時也延伸前述太魯閣藝駐計劃 IV Part 2的討論與精神,邀請砂卡噹教會參與本次挹注金交換計畫。
森人-太魯閣藝駐計劃IV也從2020年以九位婦女集體繪畫創作〈家族樹:序言〉為Part 1出發,到如今2022年的Part 3以〈山上的家務事〉為主題進行進駐研究計畫徵集,關切疫情時期山上的家務勞動,持續延伸傳統領域裡自然與藝術關係的想像。

簡介:
在藝術裡關照「自然」及其延伸矛盾,自然交往的藝術進駐為計畫引路者陳政道近期嘗試的項目,好奇虛構性策展框架能否翻轉某種在地認同與淬煉另種自然知識於藝術的限線之中?森人—太魯閣藝駐計劃以藝術進駐為展演框架,邀請當代藝術工作者進駐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在不可能存在任何當代藝術機構的現實環境中,讓黑暗部落居民與藝術家共同生活,在住民與當代藝術社群相逢與交叉實踐的過程中,迴返、思考並構築一種人與自然關係的想像。
作品
 回上頁
分享到
繁中  /  EN
繁中 /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