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性生產: 當知識成為態度
2012.05.11~2012.07.08
09:00 - 17:00
策展小組 :林宏璋 & 北藝大藝術跨領域研究所 參展藝術家:(順序依英文姓氏筆劃排列) 張正仁、張家瑀 、張乃文、張子隆、趙宇脩、陳愷璜、陳曉朋、陳世明、陳文祺、陳文祥、朱百鏡、曲德益、董振平、徐洵蔚、黃建宏、阮義忠、郭弘坤、郭維國、顧何忠、黎志文、賴九岑、賴瑞鎣、李蕭錕、李光裕、李義弘、林章湖、劉錫權、梅丁衍、潘信華、潘娉玉、蔡懷國(蔡根)、楊凱麟、姚瑞中、葉竹盛、王志文、吳瑪悧
展覽說明 藝術系統(art system)的發展在文化觸媒的運作中,專業藝術教育是重要的一環。而藝術知識,其發韌於十九世紀藝術學院的建立,並平行現代主義而聯繫當代的興起,相較於其他知識,直有著一個完全特殊生產運作模式。可以說藝術學院化與知識化,相較於一般的研究性知識中所強調理性及實證的認定;而在更為著重感性實踐與創造獨特經驗的差異化規訓,以一種感性生產的認識論方式發展其論述及創作的空間。到當下後福特時期的彈性經濟體制,藝術知識生產在二十世紀後半葉,隨著學院高等教育的設立(如MFA以及Ph.D.學位的設置),使藝術學院化及藝術實踐知識化雙重轉向,讓「藝術的知識化」─ 一個自身就是矛盾性的指稱,結合實踐與理論的生產性,是知識政治性的表現。 隨著全球化發展,藝術知識生產的系統化或資本化,讓整個過程加速曳出,一方面,造就了原本藝術在原本規訊之外的跨領域發展,同時也是當代藝術在各個文化框架內的發展。因此,除了藝術與文化本身主體化的變動外,同時也牽涉與其中文化轉譯(cultural translation)之間的語態轉換,以及其各式資本之間集結及累積過程,這個過程不僅顯示當代藝術實踐運動的改變,更重要的是,實踐本身的論述空間成為新的知識形式,可以說藝術感性生產以一種殊異化呈現自身,而其中藝術知識以及教育方式造成一個認識論的滑動。 如果史澤曼說的藝術『態度可成為形式』,那麼在目前的藝術知識如何成為一種感性生產的態度?對應於知識生產的系統中,其特殊的軌跡為何?這個展覽將邀請藝術家∕教育者在這個尚未正當命名的知識生產特殊地帶中實現其藝術,一個在作品及行動並行的雙重生產。
策展小組 :林宏璋 & 北藝大藝術跨領域研究所 參展藝術家:(順序依英文姓氏筆劃排列) 張正仁、張家瑀 、張乃文、張子隆、趙宇脩、陳愷璜、陳曉朋、陳世明、陳文祺、陳文祥、朱百鏡、曲德益、董振平、徐洵蔚、黃建宏、阮義忠、郭弘坤、郭維國、顧何忠、黎志文、賴九岑、賴瑞鎣、李蕭錕、李光裕、李義弘、林章湖、劉錫權、梅丁衍、潘信華、潘娉玉、蔡懷國(蔡根)、楊凱麟、姚瑞中、葉竹盛、王志文、吳瑪悧
展覽說明 藝術系統(art system)的發展在文化觸媒的運作中,專業藝術教育是重要的一環。而藝術知識,其發韌於十九世紀藝術學院的建立,並平行現代主義而聯繫當代的興起,相較於其他知識,直有著一個完全特殊生產運作模式。可以說藝術學院化與知識化,相較於一般的研究性知識中所強調理性及實證的認定;而在更為著重感性實踐與創造獨特經驗的差異化規訓,以一種感性生產的認識論方式發展其論述及創作的空間。到當下後福特時期的彈性經濟體制,藝術知識生產在二十世紀後半葉,隨著學院高等教育的設立(如MFA以及Ph.D.學位的設置),使藝術學院化及藝術實踐知識化雙重轉向,讓「藝術的知識化」─ 一個自身就是矛盾性的指稱,結合實踐與理論的生產性,是知識政治性的表現。 隨著全球化發展,藝術知識生產的系統化或資本化,讓整個過程加速曳出,一方面,造就了原本藝術在原本規訊之外的跨領域發展,同時也是當代藝術在各個文化框架內的發展。因此,除了藝術與文化本身主體化的變動外,同時也牽涉與其中文化轉譯(cultural translation)之間的語態轉換,以及其各式資本之間集結及累積過程,這個過程不僅顯示當代藝術實踐運動的改變,更重要的是,實踐本身的論述空間成為新的知識形式,可以說藝術感性生產以一種殊異化呈現自身,而其中藝術知識以及教育方式造成一個認識論的滑動。 如果史澤曼說的藝術『態度可成為形式』,那麼在目前的藝術知識如何成為一種感性生產的態度?對應於知識生產的系統中,其特殊的軌跡為何?這個展覽將邀請藝術家∕教育者在這個尚未正當命名的知識生產特殊地帶中實現其藝術,一個在作品及行動並行的雙重生產。
相關專文
文: 林宏璋 藝術系統(art system)的發展在於其場域在各式各樣文化觸媒的運作, 尤其是其特殊的知識生產(production of Knowledge)運作模式。 相較於一般的研究性知識中,強調著理性及真實的認定; 在藝術學院中的知識生產,強調實踐及展演與知識的結合, 並強調感性的認識論方式。 在二十世紀後半頁在歐美跟隨學院高等教育的設立, 所造成的藝術學院化的轉向,讓藝術規訊本身結合實踐與理論。 這種情境, 隨著全球化發展到其高峰點, 藝術知識生產的系統化域資本化讓整個過程加速曳出,一方面, 造就了原本藝術在原本規訊之外的跨領域發展, 同時也是當代藝術在各個文化框架之內的發展。 因此, 除了藝術與文化本身主體化的變動之外, 同時也牽涉與其中文化轉譯(cultural translation)之間語態的轉換, 以及其各式資本之間集結及累積過程, 這個過程不僅僅顯示在當代藝術的實踐運動的改變, 更重要的是實踐本身的論述空間成為新的知識形式。 在這種情形下, 「藝術知識的學院化」不可避免在原本的知識生產中產生質與量的變化,一方面造成「知識生產的藝術化」,另一方面讓藝術性的知識生產採取以實踐作為特殊的研究呈現形式。 在原本知識系統中作為衡量標準的測量性、標準化以及可複製性(replicablility), 面對藝術知識之感性實踐時必須以差異性衡量, 而非同一性。 這尤其展現在藝術學院的研究, 也就是其知識生產, 面對傳統強調工具化理性的知識系統的最大歧異。 一方面, 藝術知識生產成為一種真正跨域的實踐,將原本學科中規訊踰越作為一種解放方式, 另一方面藝術的研究在知識生產的殊異化, 作為解構原本知識生產的方式; 這是藝術實踐與學院化的結合下所生感性知識生產在知識系統所造成的政治性 。 在80年代開始的台灣當代藝術演進過程中, 除了其美學樣態在現代及後現代之間的折衝之外, 另一方面絕對不能不提到其典範機制的改變──藝術學院──的設立, 讓原本從師徒傳承成為體制性的生產, 除了資料及知識性傳遞方式的改變之外,也讓藝術知識從歐美逐漸轉換為在地的面向,並將藝術經驗作為一種創作及理論的實踐,進入在地的社會及文化空間中與之脈動 ;另一方面對話於國際藝術知識的議程(agenda)。這是藝術作為一種行動論述時,在特定時空中所產生的軌跡,也反應當前藝術領域之論述的理論基礎──藝術社會學、藝術哲學、藝術史及文化研究等人文思想──與藝術實踐結合成為一個創作、詮釋及典章化的知識化行動基礎, 另一方面, 也回應在地區及文化的特殊性將轉譯作為創造行動之政治性。
相關專文
文: 林宏璋 藝術系統(art system)的發展在於其場域在各式各樣文化觸媒的運作, 尤其是其特殊的知識生產(production of Knowledge)運作模式。 相較於一般的研究性知識中,強調著理性及真實的認定; 在藝術學院中的知識生產,強調實踐及展演與知識的結合, 並強調感性的認識論方式。 在二十世紀後半頁在歐美跟隨學院高等教育的設立, 所造成的藝術學院化的轉向,讓藝術規訊本身結合實踐與理論。 這種情境, 隨著全球化發展到其高峰點, 藝術知識生產的系統化域資本化讓整個過程加速曳出,一方面, 造就了原本藝術在原本規訊之外的跨領域發展, 同時也是當代藝術在各個文化框架之內的發展。 因此, 除了藝術與文化本身主體化的變動之外, 同時也牽涉與其中文化轉譯(cultural translation)之間語態的轉換, 以及其各式資本之間集結及累積過程, 這個過程不僅僅顯示在當代藝術的實踐運動的改變, 更重要的是實踐本身的論述空間成為新的知識形式。 在這種情形下, 「藝術知識的學院化」不可避免在原本的知識生產中產生質與量的變化,一方面造成「知識生產的藝術化」,另一方面讓藝術性的知識生產採取以實踐作為特殊的研究呈現形式。 在原本知識系統中作為衡量標準的測量性、標準化以及可複製性(replicablility), 面對藝術知識之感性實踐時必須以差異性衡量, 而非同一性。 這尤其展現在藝術學院的研究, 也就是其知識生產, 面對傳統強調工具化理性的知識系統的最大歧異。 一方面, 藝術知識生產成為一種真正跨域的實踐,將原本學科中規訊踰越作為一種解放方式, 另一方面藝術的研究在知識生產的殊異化, 作為解構原本知識生產的方式; 這是藝術實踐與學院化的結合下所生感性知識生產在知識系統所造成的政治性 。 在80年代開始的台灣當代藝術演進過程中, 除了其美學樣態在現代及後現代之間的折衝之外, 另一方面絕對不能不提到其典範機制的改變──藝術學院──的設立, 讓原本從師徒傳承成為體制性的生產, 除了資料及知識性傳遞方式的改變之外,也讓藝術知識從歐美逐漸轉換為在地的面向,並將藝術經驗作為一種創作及理論的實踐,進入在地的社會及文化空間中與之脈動 ;另一方面對話於國際藝術知識的議程(agenda)。這是藝術作為一種行動論述時,在特定時空中所產生的軌跡,也反應當前藝術領域之論述的理論基礎──藝術社會學、藝術哲學、藝術史及文化研究等人文思想──與藝術實踐結合成為一個創作、詮釋及典章化的知識化行動基礎, 另一方面, 也回應在地區及文化的特殊性將轉譯作為創造行動之政治性。
作品
 回上頁
分享到
繁中  /  EN
繁中 /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