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疫情的擴張,對於「他者」的排擠再度出現,「群聚」和國籍身份也因而成為可疑的項目,但生命的危機卻讓更多人能夠匯聚並追求確實的訊息與觀點,人們開始以不同層次的「共感」進行新的群聚。這樣的現象揭示未來的改變會發生在多重世界中,經由單一位址的具體群聚、聚集出再現意識形態的影像必須是多重運動的一環,而不是唯一,因此如何群聚?或說群聚能夠創造出什麼場域?是我們今天必須面對的政治挑戰。「諸眾」(multitude)作為後共產、後冷戰、無共識(即無單一意識形態)、去中心化時代的「群聚」,成為許多人對於社會團結和動員的主要慾望和無政府想像,但同時間商業市場中的「i」意識形態也大張旗鼓地席捲了整個市場,再加上網路社群平台的「運算」,「集體」必然在這樣的抵消中難以發生。明顯地,民主與群聚的關聯遠比和意識形態之間更為關鍵,當群聚不再能夠通過意識形態或認同來運作,而是以「認同的情感動員」(affective mobilization of identity)之外的「動情力」(affect)要素與「迷因」(meme)來連動,動情力、迷因要素促成了關係性的流動(relational flux),並以此產生群聚乃至於集體的發生,簡言之,群聚並非認同的凝結與完成,而是認同被再現之前的「共感」(co-sensus)事件。
隨著疫情的擴張,對於「他者」的排擠再度出現,「群聚」和國籍身份也因而成為可疑的項目,但生命的危機卻讓更多人能夠匯聚並追求確實的訊息與觀點,人們開始以不同層次的「共感」進行新的群聚。這樣的現象揭示未來的改變會發生在多重世界中,經由單一位址的具體群聚、聚集出再現意識形態的影像必須是多重運動的一環,而不是唯一,因此如何群聚?或說群聚能夠創造出什麼場域?是我們今天必須面對的政治挑戰。「諸眾」(multitude)作為後共產、後冷戰、無共識(即無單一意識形態)、去中心化時代的「群聚」,成為許多人對於社會團結和動員的主要慾望和無政府想像,但同時間商業市場中的「i」意識形態也大張旗鼓地席捲了整個市場,再加上網路社群平台的「運算」,「集體」必然在這樣的抵消中難以發生。明顯地,民主與群聚的關聯遠比和意識形態之間更為關鍵,當群聚不再能夠通過意識形態或認同來運作,而是以「認同的情感動員」(affective mobilization of identity)之外的「動情力」(affect)要素與「迷因」(meme)來連動,動情力、迷因要素促成了關係性的流動(relational flux),並以此產生群聚乃至於集體的發生,簡言之,群聚並非認同的凝結與完成,而是認同被再現之前的「共感」(co-sensus)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