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至主要內容區塊
:::
facebook連結(另開視窗)
instagram連結(另開視窗)
youtube連結(另開視窗)
繁中
/
EN
搜尋
會員
網站導覽
選單
繁中
/
EN
搜尋
會員
導覽服務
關於美術館
最新消息
美術館簡介
美術館紀事
館長介紹
參觀與交通資訊
空間與設備
展覽
當期展覽
歷年展覽
活動
當期活動
歷年活動
導覽服務
志工服務
實習計畫
駐館計畫資料庫
當期駐館藝術家
歷屆駐館藝術家
駐館合作單位
駐館計畫報名
歷年駐館成果紀錄
典藏
出版
關渡美術館之友
登入
申辦帳號
帳號
(必填)
密碼
(必填)
驗證碼
(必填)
更換
語音播放
登入
記住我的帳號
忘記密碼
親愛的訪客 您好:
填完資料後即可享有會員服務,
我們誠摯的歡迎您。
開始申請
回到首頁
忘記密碼
請輸入您的登入帳號與電子信箱,我們會把密碼E-mail給您,取得密碼後再重新登入即可。
若您也不記得帳號,麻煩請至「
聯絡我們
」填寫基本資料,客服人員確認後,將會用E-mail通知您的帳號及密碼,謝謝您!
登入帳號
(必填)
電子信箱
(必填)
驗證碼
(必填)
更換
語音播放
確認送出
回上頁
關閉
:::
運動之後-穆勒咖啡之夜
2014.07.25~2014.09.14
09:00 - 17:00
開幕:2014/07/25 (五) 17:00 開幕特別放映:穆勒咖啡 2014/07/25 (五) 18:00 策展人:黃建宏 參展藝術家: 八幡亞樹(日本)、玉仁集體(韓國)、阿比查邦(泰國)、唱四方、後運動工作團隊、「您生活好嗎」網絡(韓國)、陳氏桃(越南)、陳維興(越南)、黃彥穎、蒲帥成、劉吉雄、鄧兆旻、鄭恩瑛Siren(韓國) 演講:運動中的生命 2014/07/25(五) 14:00~16:30 ∕講者:音地大帝、賴火旺 2014/07/26(六) 14:00~15:30 ∕講者:劉吉雄 2014/07/27(日) 14:00~16:30 ∕講者:張正、廖雲章、陳氏桃 2014/08/03(日) 14:00~15:30 ∕講者:劉吉雄 運動之後工作坊: 主辦:後運動工作團隊 2014/07/26(六)、08/30(六)、09/06(六) ∕ 天龍一號:抗爭演練 2014/08/10(日) 10:00~17:30 ∕眾生開講:後運動論壇 2014/08/09(六)、08/16(六)、08/23(六)、08/30(六) ∕人×物×誌:318經驗工作坊 展覽介紹: 「運動之後-穆勒咖啡之夜」是一個未來展覽的準備計畫,從碧娜.鮑許的重要舞作出發,討論當代東亞生命中個體與政治之間的關係。亞洲在今天國際上的崛起,並非一種市場的新陸塊浮現,而更是一則嶄新的民主難題與層層疊疊的歷史斷片:新的渾沌態;在這種渾沌態中,亞洲成了歧義性民主的實驗場,亞洲是一種預備性的民主狀態、未知的民主。「運動之後-穆勒咖啡之夜」企圖處理的也就是一種預備行動的狀態,在這個展覽中邀請了臺灣、韓國、日本、泰國、越南的藝術家們,一同開展出東亞生命的複雜度。 台灣318學運的肇起與效應,不僅僅是個政治新聞或社會新聞事件,也不只是抗爭,而是一個社會氛圍的扭轉,無論是否能夠改變或衝擊一些當下的事件與發展,它的各種狀態與發展,已經造成整個社會與世代潛在的巨大影響。一方面「找出位置」成為連繫個人創造力與社會事件極其重要的時刻,另一方面「打開空間」則是另一種政治性的開啟。 「運動之後-穆勒咖啡之夜」是一個影像與聲音的空間實驗,提供給新的無產者與少數者醞釀其行動可能性的策劃,我們面對的是「行動中的藝術」,因為「不可能性」起而創作或行動的藝術,對「不可能性」與「幻見」的穿越。 這個展覽的主題關注在個體經驗如何與體制結構產生構聯與互動,因此並非以靜態展覽來呈現,而著重在個體如何思考環境、體制、歷史並與之互動。1) 我們以展覽提出一種交叉脈絡而生的空間(穆勒咖啡、美學政治),2) 在個體-結構的生命政治關係下,通過影片放映開展與活動,深化東亞生命的各種脈絡,3) 讓展覽作為現實行動與美術館空間的一種連結性介面。總地而言,就是思考東亞生命的論述場域的展開。
開幕:2014/07/25 (五) 17:00 開幕特別放映:穆勒咖啡 2014/07/25 (五) 18:00 策展人:黃建宏 參展藝術家: 八幡亞樹(日本)、玉仁集體(韓國)、阿比查邦(泰國)、唱四方、後運動工作團隊、「您生活好嗎」網絡(韓國)、陳氏桃(越南)、陳維興(越南)、黃彥穎、蒲帥成、劉吉雄、鄧兆旻、鄭恩瑛Siren(韓國) 演講:運動中的生命 2014/07/25(五) 14:00~16:30 ∕講者:音地大帝、賴火旺 2014/07/26(六) 14:00~15:30 ∕講者:劉吉雄 2014/07/27(日) 14:00~16:30 ∕講者:張正、廖雲章、陳氏桃 2014/08/03(日) 14:00~15:30 ∕講者:劉吉雄 運動之後工作坊: 主辦:後運動工作團隊 2014/07/26(六)、08/30(六)、09/06(六) ∕ 天龍一號:抗爭演練 2014/08/10(日) 10:00~17:30 ∕眾生開講:後運動論壇 2014/08/09(六)、08/16(六)、08/23(六)、08/30(六) ∕人×物×誌:318經驗工作坊 展覽介紹: 「運動之後-穆勒咖啡之夜」是一個未來展覽的準備計畫,從碧娜.鮑許的重要舞作出發,討論當代東亞生命中個體與政治之間的關係。亞洲在今天國際上的崛起,並非一種市場的新陸塊浮現,而更是一則嶄新的民主難題與層層疊疊的歷史斷片:新的渾沌態;在這種渾沌態中,亞洲成了歧義性民主的實驗場,亞洲是一種預備性的民主狀態、未知的民主。「運動之後-穆勒咖啡之夜」企圖處理的也就是一種預備行動的狀態,在這個展覽中邀請了臺灣、韓國、日本、泰國、越南的藝術家們,一同開展出東亞生命的複雜度。 台灣318學運的肇起與效應,不僅僅是個政治新聞或社會新聞事件,也不只是抗爭,而是一個社會氛圍的扭轉,無論是否能夠改變或衝擊一些當下的事件與發展,它的各種狀態與發展,已經造成整個社會與世代潛在的巨大影響。一方面「找出位置」成為連繫個人創造力與社會事件極其重要的時刻,另一方面「打開空間」則是另一種政治性的開啟。 「運動之後-穆勒咖啡之夜」是一個影像與聲音的空間實驗,提供給新的無產者與少數者醞釀其行動可能性的策劃,我們面對的是「行動中的藝術」,因為「不可能性」起而創作或行動的藝術,對「不可能性」與「幻見」的穿越。 這個展覽的主題關注在個體經驗如何與體制結構產生構聯與互動,因此並非以靜態展覽來呈現,而著重在個體如何思考環境、體制、歷史並與之互動。1) 我們以展覽提出一種交叉脈絡而生的空間(穆勒咖啡、美學政治),2) 在個體-結構的生命政治關係下,通過影片放映開展與活動,深化東亞生命的各種脈絡,3) 讓展覽作為現實行動與美術館空間的一種連結性介面。總地而言,就是思考東亞生命的論述場域的展開。
作品
回上頁
分享到
分享到Facebook(另開視窗)
分享到LINE(另開視窗)
分享到Twitter(另開視窗)
導覽服務
聯絡我們
回頂端
關鍵字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