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想世界 」2012關渡雙年展
2012.09.29~2012.12.16
09:00 - 17:00
「藝想世界」2012關渡雙年展 展期:2012/9/29 - 2012/12/16 地點: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關渡美術館 開幕:2012/9/29 5:00pm 人們都有與生俱來的想像能力,藝術家亦是「想像力」的實踐者。2012關渡雙年展以「藝想世界 / Artist in Wonderland」為題,邀集來自亞洲地區10位不同國度文化背景的藝術家及策展人一同合作,呈現出亞洲國際藝術家對於「藝想世界 / Artist in Wonderland」的諸眾想像。 10位國際藝術家+10位國際策展人的攜手合作將拓展關於「1+1=?」的最大範圍值,它或許是對應世界的美學思辨、潛意識的想像出口、未來的城市面貌、消逝的地圖風景、對過往歷史神話的追尋……乃至於對「Wonderland」這個空想世界的浪漫想像。可以是介乎真實與心理上的不同理解詮釋,藉由彼此間歧異對話文本,讓藝術家們以作品再次書寫關於過去、現在、未來的藝術語言,以此聚集、並置出亞洲當代藝術的即時面貌與創作時態。另一層次上,也體現了亞洲當代藝術由自身邊緣包圍西方中心主流的藝術運動進行式樣貌。 關渡雙年展自08年第一屆將「夢」作為主題開始、第二屆的「記憶的總和」到本屆的「藝想世界」,皆集結以10位亞洲不同國度藝術家的個展(solo)來建構、交集出屬於亞洲的當代藝術篇章。同時,關渡美術館也依據大學美術館的學術定位策劃「亞洲當代藝術論壇」,創建符合當代亞洲藝術非西方式的對話平台。 希冀,藉由關渡雙年展所創建的對話平台,連結起屬於藝術家、策展人、藝評、藝術空間等藝術社群與展覽機制,在亞洲各國的多重文化體系內,以親和的務實做法梳理出亞洲當代的「多向對話」交流網絡,並進一步推動亞洲當代藝術跨領域的合作契機。 藝術家+策展人: 國家Countries 藝術家Artists 策展人Curators 韓國KOREA 夫智鉉 (BOO Ji-hyun) 金福基 (KIM Bog-gi ) 台灣TAIWAN 陳怡潔(Agi, CHEN Yi-Chieh) 王柏偉(WANG Po-Wei) 越南VIETNAM 蒂芬妮‧鍾(Tiffany CHUNG) 黎越(Việt Lê) 中國CHINA 劉建華(LIU Jian-Hua) 張冰(Zoe ZHANG Bing) 新加坡SINGAPORE 李鴻輝(Michael LEE) 李美玲(Joanna LEE) 泰國 THAILAND 尼潘‧歐拉尼維 (Nipan ORANNIWESNA) 吉碧‧格拉希雅‧卡威旺 (Jeab Gridthiya GAWEEWONG) 澳洲 AUSTRALIA Pip & Pop 莎拉‧邦德(Sarah BOND) 菲律賓PHILIPPINE 唐‧薩盧貝巴(Don SALUBAYBA) 派崔克‧佛羅斯(Patrick D. FLORES) 台灣TAIWAN 崔廣宇(TSUI Kuang-Yu) 黃建宏(HUANG Chien-Hung) 日本JAPAN 渡邊豪(Go WATANABE) 天野太郎(TaroAMANO)
「藝想世界」2012關渡雙年展 展期:2012/9/29 - 2012/12/16 地點: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關渡美術館 開幕:2012/9/29 5:00pm 人們都有與生俱來的想像能力,藝術家亦是「想像力」的實踐者。2012關渡雙年展以「藝想世界 / Artist in Wonderland」為題,邀集來自亞洲地區10位不同國度文化背景的藝術家及策展人一同合作,呈現出亞洲國際藝術家對於「藝想世界 / Artist in Wonderland」的諸眾想像。 10位國際藝術家+10位國際策展人的攜手合作將拓展關於「1+1=?」的最大範圍值,它或許是對應世界的美學思辨、潛意識的想像出口、未來的城市面貌、消逝的地圖風景、對過往歷史神話的追尋……乃至於對「Wonderland」這個空想世界的浪漫想像。可以是介乎真實與心理上的不同理解詮釋,藉由彼此間歧異對話文本,讓藝術家們以作品再次書寫關於過去、現在、未來的藝術語言,以此聚集、並置出亞洲當代藝術的即時面貌與創作時態。另一層次上,也體現了亞洲當代藝術由自身邊緣包圍西方中心主流的藝術運動進行式樣貌。 關渡雙年展自08年第一屆將「夢」作為主題開始、第二屆的「記憶的總和」到本屆的「藝想世界」,皆集結以10位亞洲不同國度藝術家的個展(solo)來建構、交集出屬於亞洲的當代藝術篇章。同時,關渡美術館也依據大學美術館的學術定位策劃「亞洲當代藝術論壇」,創建符合當代亞洲藝術非西方式的對話平台。 希冀,藉由關渡雙年展所創建的對話平台,連結起屬於藝術家、策展人、藝評、藝術空間等藝術社群與展覽機制,在亞洲各國的多重文化體系內,以親和的務實做法梳理出亞洲當代的「多向對話」交流網絡,並進一步推動亞洲當代藝術跨領域的合作契機。 藝術家+策展人: 國家Countries 藝術家Artists 策展人Curators 韓國KOREA 夫智鉉 (BOO Ji-hyun) 金福基 (KIM Bog-gi ) 台灣TAIWAN 陳怡潔(Agi, CHEN Yi-Chieh) 王柏偉(WANG Po-Wei) 越南VIETNAM 蒂芬妮‧鍾(Tiffany CHUNG) 黎越(Việt Lê) 中國CHINA 劉建華(LIU Jian-Hua) 張冰(Zoe ZHANG Bing) 新加坡SINGAPORE 李鴻輝(Michael LEE) 李美玲(Joanna LEE) 泰國 THAILAND 尼潘‧歐拉尼維 (Nipan ORANNIWESNA) 吉碧‧格拉希雅‧卡威旺 (Jeab Gridthiya GAWEEWONG) 澳洲 AUSTRALIA Pip & Pop 莎拉‧邦德(Sarah BOND) 菲律賓PHILIPPINE 唐‧薩盧貝巴(Don SALUBAYBA) 派崔克‧佛羅斯(Patrick D. FLORES) 台灣TAIWAN 崔廣宇(TSUI Kuang-Yu) 黃建宏(HUANG Chien-Hung) 日本JAPAN 渡邊豪(Go WATANABE) 天野太郎(TaroAMANO)
崔廣宇
1974年崔廣宇在台北出生,在1997年時畢業於國立藝術學院,之後開始在國內外舉辦展覽,他所參與的展覽包括威尼斯雙年展、利物浦雙年展,也曾在馬德里蘇菲亞王妃美術館、紐約雀爾喜美術館、東京森美術館、及中國OK Centrum發表其作品。
崔廣宇的動態錄影顯現了我們與週遭環境的對比行為及互動,可被視為一種社會性干預的痕跡或變項。這些看似不合理且主觀的干預即是藝術家所說「捷徑」,或者是一種測量或質問我們現存之社會文化的媒介及方法。崔廣宇以另類的方式向我們展示一種能改變現實、在機制裂縫下生存,以及超克生活環境之阻礙的方式。
崔廣宇
1974年崔廣宇在台北出生,在1997年時畢業於國立藝術學院,之後開始在國內外舉辦展覽,他所參與的展覽包括威尼斯雙年展、利物浦雙年展,也曾在馬德里蘇菲亞王妃美術館、紐約雀爾喜美術館、東京森美術館、及中國OK Centrum發表其作品。
崔廣宇的動態錄影顯現了我們與週遭環境的對比行為及互動,可被視為一種社會性干預的痕跡或變項。這些看似不合理且主觀的干預即是藝術家所說「捷徑」,或者是一種測量或質問我們現存之社會文化的媒介及方法。崔廣宇以另類的方式向我們展示一種能改變現實、在機制裂縫下生存,以及超克生活環境之阻礙的方式。
陳怡潔

出生於1980年,目前就讀於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班。2005年以《花毛泡的星期三》一作獲臺北美術獎首獎。曾參與包括:亞洲文化協會獎助之日本ARCUS藝術家駐村計畫、英國文化協會獎助之羅浮堡大學藝術駐村、以及日本大阪市立大學都市研究廣場所計畫之泰國普吉島「Platr」藝術駐村計畫等國際駐村交流計畫,國內外展演資歷豐富。身為藝術創作者以及大眾文化消費者,陳怡潔透過卡漫色彩的扭轉,創作出一系列揭露大眾文化,並喚起集體視覺記憶的當代藝術作品。
陳怡潔

出生於1980年,目前就讀於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班。2005年以《花毛泡的星期三》一作獲臺北美術獎首獎。曾參與包括:亞洲文化協會獎助之日本ARCUS藝術家駐村計畫、英國文化協會獎助之羅浮堡大學藝術駐村、以及日本大阪市立大學都市研究廣場所計畫之泰國普吉島「Platr」藝術駐村計畫等國際駐村交流計畫,國內外展演資歷豐富。身為藝術創作者以及大眾文化消費者,陳怡潔透過卡漫色彩的扭轉,創作出一系列揭露大眾文化,並喚起集體視覺記憶的當代藝術作品。
渡邊豪
渡邊豪1975年生於日本兵庫縣,愛知縣立藝術大學碩士畢業。 渡邊的數位動畫和輸出攝影作品,呈現出一個黑暗而靜逸的世界。他的創作方式為先拍攝物體的表面結構,運用沒有內涵的表皮,然後再在電腦中創建其3-D骨架,營造出現實感,他獨特的創作及表達方式備受觀眾的關注。 近期展覽包括:「媒體城市雙年展」(2006年,首爾市立美術館),「美麗新世界:當代日本文化」(2007年,廣東美術館),「亞洲藝術雙年展」(2007年,國立台灣美術館美術,台中),「Big in Japan」(2009年,CAC,立陶宛),「COSMETIC TRAVELERS」(2012年,艾斯帕斯路易·威登,東京),「卡貝‧迪恩,抓住每一天」(2012年,豐田市立美術館,愛知縣),其在日本和國際上的成就令人印象深刻。
渡邊豪
渡邊豪1975年生於日本兵庫縣,愛知縣立藝術大學碩士畢業。 渡邊的數位動畫和輸出攝影作品,呈現出一個黑暗而靜逸的世界。他的創作方式為先拍攝物體的表面結構,運用沒有內涵的表皮,然後再在電腦中創建其3-D骨架,營造出現實感,他獨特的創作及表達方式備受觀眾的關注。 近期展覽包括:「媒體城市雙年展」(2006年,首爾市立美術館),「美麗新世界:當代日本文化」(2007年,廣東美術館),「亞洲藝術雙年展」(2007年,國立台灣美術館美術,台中),「Big in Japan」(2009年,CAC,立陶宛),「COSMETIC TRAVELERS」(2012年,艾斯帕斯路易·威登,東京),「卡貝‧迪恩,抓住每一天」(2012年,豐田市立美術館,愛知縣),其在日本和國際上的成就令人印象深刻。
劉建華
劉建華,1962年出生於中國江西吉安市,1989年畢業於江西景德鎮陶瓷學院美術系雕塑專業,現生活、工作於中國上海,自2004年起至今於上海大學美術學院雕塑系任教。 劉建華以陶瓷和混合材料作為主要創作媒介,是中國著名的雕塑和裝置藝術家。他生長於以陶瓷著名的江西省,並在景德鎮的工廠工作了14年之久。1989年從景德鎮陶瓷學院雕塑系畢業後,他嘗試在當代背景下進行實驗性的創作。劉建華的陶瓷、混合材料創作是對近年來不斷困擾中國的經濟和社會變革所作出的回應。他的《日常·易碎》系列於2003年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中首次展出,劉建華將日常用品複製成外表和象徵意義大於實用性的去熟悉化物體。2008年,他一反先前多年對全球化及中國社會急劇轉型引發的諸多問題,轉而提出“無意義、無脈絡”的理念來進行創作,從2008年作品《無題》開始了一個全新方向的探索,並形成了「安靜美學」一個引領當代藝術創作感知的基本方向。 劉建華作品被日本十和田市美術館、紐約古根海姆美術館、澳大利亞悉尼新南威爾士博物館、西班牙國家銀行藝術中心、澳大利亞昆士蘭美術館、日本原美術館、中國香港中國會等機構收藏。
劉建華
劉建華,1962年出生於中國江西吉安市,1989年畢業於江西景德鎮陶瓷學院美術系雕塑專業,現生活、工作於中國上海,自2004年起至今於上海大學美術學院雕塑系任教。 劉建華以陶瓷和混合材料作為主要創作媒介,是中國著名的雕塑和裝置藝術家。他生長於以陶瓷著名的江西省,並在景德鎮的工廠工作了14年之久。1989年從景德鎮陶瓷學院雕塑系畢業後,他嘗試在當代背景下進行實驗性的創作。劉建華的陶瓷、混合材料創作是對近年來不斷困擾中國的經濟和社會變革所作出的回應。他的《日常·易碎》系列於2003年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中首次展出,劉建華將日常用品複製成外表和象徵意義大於實用性的去熟悉化物體。2008年,他一反先前多年對全球化及中國社會急劇轉型引發的諸多問題,轉而提出“無意義、無脈絡”的理念來進行創作,從2008年作品《無題》開始了一個全新方向的探索,並形成了「安靜美學」一個引領當代藝術創作感知的基本方向。 劉建華作品被日本十和田市美術館、紐約古根海姆美術館、澳大利亞悉尼新南威爾士博物館、西班牙國家銀行藝術中心、澳大利亞昆士蘭美術館、日本原美術館、中國香港中國會等機構收藏。
尼潘.歐拉尼維
Nipan ORANNIWESNA畢業於曼谷的泰國藝術大學圖像藝術系,之後於日本東京藝術大學取得藝術碩士學位。
他的作品曾在泰國和國際間各地展出。除了第18屆的雪梨雙年展外,其他展覽包括:「我們所有的關係」(2012年),「亞洲城市網」(2011年),首爾市立美術館,韓國(2011年),「這不是一個童話故事」,曼谷G23(2011年),「紙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曼谷BACC (2010年),「安全的未來」,曼谷VER畫廊(2009年),海藝術節,釜山雙年展(2008年),「全球化,請放慢」,泰國館, 第52屆威尼斯雙年展(2007年),他也參加了在台北索卡當代藝術空間、曼谷朱拉隆功大學藝術中心、台北誠品畫廊的展覽,倫敦BISCHOFF/WIESS畫廊,東京當代藝術博物館,香港奧沙畫廊等藝術機構的展覽。 Nipan ORANNIWESNA現居於曼谷,任職於曼谷大學美術與應用藝術學院視覺藝術系擔任系主任之職。
尼潘.歐拉尼維
Nipan ORANNIWESNA畢業於曼谷的泰國藝術大學圖像藝術系,之後於日本東京藝術大學取得藝術碩士學位。
他的作品曾在泰國和國際間各地展出。除了第18屆的雪梨雙年展外,其他展覽包括:「我們所有的關係」(2012年),「亞洲城市網」(2011年),首爾市立美術館,韓國(2011年),「這不是一個童話故事」,曼谷G23(2011年),「紙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曼谷BACC (2010年),「安全的未來」,曼谷VER畫廊(2009年),海藝術節,釜山雙年展(2008年),「全球化,請放慢」,泰國館, 第52屆威尼斯雙年展(2007年),他也參加了在台北索卡當代藝術空間、曼谷朱拉隆功大學藝術中心、台北誠品畫廊的展覽,倫敦BISCHOFF/WIESS畫廊,東京當代藝術博物館,香港奧沙畫廊等藝術機構的展覽。 Nipan ORANNIWESNA現居於曼谷,任職於曼谷大學美術與應用藝術學院視覺藝術系擔任系主任之職。
唐.薩盧貝巴
Don畢業於菲律賓藝術中學(Philippine High School for the Arts),且於2000年在菲律賓大學取得藝術學士學位。 Don Maralit Salubayba為2009年菲律賓文化中心(Cultural Center of the Philippines)表揚年輕藝術家的重要大獎Thirteen Artists Award 的得獎人之一。 儘管他創作生涯早期專注於繪畫與素描創作,後來因為參與及任教於馬尼拉的「阿尼諾皮影戲團」(www.anino.sining.net),其興趣快速轉向與光影相關的創作。當他重拾畫筆,卻發現自己深深著迷於光影之間,以半透明薄片的實驗方式呈現其素描,混和數位動畫,以及真實戲偶發展創作。他的作品曾於菲律賓國內及國外多處展出,例如:Valentine Willie Fine Art (新加坡)、 The Drawing Room (菲律賓)、Tin-Aw Gallery(菲律賓)、Magnet Gallery (菲律賓) 、Ayala Museum (菲律賓)、Red Mill Gallery (美國)、Boston Gallery (美國)、The Annexe Gallery (馬來西亞)、CCP(菲律賓)、Fukuoka Asian Art Museum (日本)、DUMBO Art Center (紐約)及Goliath Visual Space (紐約)。 他曾於2000年前往希臘參與首屆國際皮影戲節(First International Shadow Theatre Festival),並參與加州舊金山(2005年)Binddlestiff所舉辦的「The F.O.B. Show」多媒體節。Don SALUBAYBA也得到亞洲文化協會(Asian Cultural Council)的補助,於2004~2005年參加在加州Headlands Center for the Arts以及在紐約市International Studio and Curatorial Program (簡稱ISCP)的藝術家駐村計劃。2006年,在新加坡Substation Art Center舉辦的新加坡短片節(Singapore Short Film Festival),他以動畫作品《一個不那麼巨大的故事》贏得評審團特別獎和聲音獎。 另外,這幾年他獲得多次駐村藝術家補助,如2008年日本福岡亞洲美術館、2009年台北國際藝術村(Taipei Artist Village)以及2010年佛蒙特工作室(Vermont Art Studio)等。目前任教於菲律賓藝術中學。
唐.薩盧貝巴
Don畢業於菲律賓藝術中學(Philippine High School for the Arts),且於2000年在菲律賓大學取得藝術學士學位。 Don Maralit Salubayba為2009年菲律賓文化中心(Cultural Center of the Philippines)表揚年輕藝術家的重要大獎Thirteen Artists Award 的得獎人之一。 儘管他創作生涯早期專注於繪畫與素描創作,後來因為參與及任教於馬尼拉的「阿尼諾皮影戲團」(www.anino.sining.net),其興趣快速轉向與光影相關的創作。當他重拾畫筆,卻發現自己深深著迷於光影之間,以半透明薄片的實驗方式呈現其素描,混和數位動畫,以及真實戲偶發展創作。他的作品曾於菲律賓國內及國外多處展出,例如:Valentine Willie Fine Art (新加坡)、 The Drawing Room (菲律賓)、Tin-Aw Gallery(菲律賓)、Magnet Gallery (菲律賓) 、Ayala Museum (菲律賓)、Red Mill Gallery (美國)、Boston Gallery (美國)、The Annexe Gallery (馬來西亞)、CCP(菲律賓)、Fukuoka Asian Art Museum (日本)、DUMBO Art Center (紐約)及Goliath Visual Space (紐約)。 他曾於2000年前往希臘參與首屆國際皮影戲節(First International Shadow Theatre Festival),並參與加州舊金山(2005年)Binddlestiff所舉辦的「The F.O.B. Show」多媒體節。Don SALUBAYBA也得到亞洲文化協會(Asian Cultural Council)的補助,於2004~2005年參加在加州Headlands Center for the Arts以及在紐約市International Studio and Curatorial Program (簡稱ISCP)的藝術家駐村計劃。2006年,在新加坡Substation Art Center舉辦的新加坡短片節(Singapore Short Film Festival),他以動畫作品《一個不那麼巨大的故事》贏得評審團特別獎和聲音獎。 另外,這幾年他獲得多次駐村藝術家補助,如2008年日本福岡亞洲美術館、2009年台北國際藝術村(Taipei Artist Village)以及2010年佛蒙特工作室(Vermont Art Studio)等。目前任教於菲律賓藝術中學。
Pip & Pop (Tanya Schultz)
澳洲藝術家譚雅.舒茲以Pip & Pop為名創作一系列的素描、牆上作品、炫彩的裝置藝術作品等,她的作品大多以糖、金粉、糖果、塑膠花及手工藝品等不同物料創作而成。她也參考一系列廣泛的文化材料,並透過作品來反思物質文化下的豐足與短暫的愉悅。她從古老的神話、通俗的童話故事,乃至當代的電子遊戲、動畫和兒童故事中尋找天堂與欲望的概念。 Pip & Pop的作品曾在澳洲、日本及歐洲各地展出,最近的展覽包括:The Blinking of an Eye (日本東京Spiral) 、We Miss You Magic Land! (澳洲現代藝術館) 、Happy Sky Dream (日本愛知三年展) 、Bing Bong Big Bang (德國雷根斯堡路德維希堡) 、以及Sweet Sweet Galaxy (英國 Smiths Row畫廊)。她曾獲多個獎項,包括2009年澳洲當代藝術獎。
Pip & Pop (Tanya Schultz)
澳洲藝術家譚雅.舒茲以Pip & Pop為名創作一系列的素描、牆上作品、炫彩的裝置藝術作品等,她的作品大多以糖、金粉、糖果、塑膠花及手工藝品等不同物料創作而成。她也參考一系列廣泛的文化材料,並透過作品來反思物質文化下的豐足與短暫的愉悅。她從古老的神話、通俗的童話故事,乃至當代的電子遊戲、動畫和兒童故事中尋找天堂與欲望的概念。 Pip & Pop的作品曾在澳洲、日本及歐洲各地展出,最近的展覽包括:The Blinking of an Eye (日本東京Spiral) 、We Miss You Magic Land! (澳洲現代藝術館) 、Happy Sky Dream (日本愛知三年展) 、Bing Bong Big Bang (德國雷根斯堡路德維希堡) 、以及Sweet Sweet Galaxy (英國 Smiths Row畫廊)。她曾獲多個獎項,包括2009年澳洲當代藝術獎。
蒂芬妮.鍾

蒂芬妮.鍾的繪圖作品、裝置及錄像作品檢視城市發展歷史以及文化記憶間的關係,她鎖定飽受戰爭蹂躪和自然災害的城市進而對之進行考察,並研究其復甦與增長。她的作品交織著特定的歷史事件,以及事件中空間和社會政治等方面的改變,也反映了地點、地圖和記憶間多層次的關係。她的研究主題著重於因人為破壞、工業化能力減弱或人口結構改變而衰退的城市鄉鎮,並調查在這後工業化社會中都市發展的複雜性和人口結構老化等現象。 她的作品模糊了藝術、人類學和社會學的疆界,在最近的錄像和大型裝置作品中,她創造出一種有趣的寓言式幻像,想像人類物種終止時世界的模樣,也檢視殖民化和現代化的後果。 鍾參與過世界各地許多博物館的展覽和雙年展,其中包括:澳大利亞布里斯本的「亞太三年展」(2012),美國舊金山現代藝術博物館的「Six Lines of Flight」(2012); 肯珀當代藝術博物館美術學院的「The Map as Art」,新加坡雙年展(2011),挪威Sorlandets美術館的「Roving Eye」(2011);仁川國際女性藝術家雙年展(2009); 日本福岡三年展(2005)等。最近的個展包括:紐約泰勒羅林斯美術的「TOMORROW ISN’T HERE」,(2012),日本深川市東京現代館的深川食堂(2011)等。
蒂芬妮.鍾

蒂芬妮.鍾的繪圖作品、裝置及錄像作品檢視城市發展歷史以及文化記憶間的關係,她鎖定飽受戰爭蹂躪和自然災害的城市進而對之進行考察,並研究其復甦與增長。她的作品交織著特定的歷史事件,以及事件中空間和社會政治等方面的改變,也反映了地點、地圖和記憶間多層次的關係。她的研究主題著重於因人為破壞、工業化能力減弱或人口結構改變而衰退的城市鄉鎮,並調查在這後工業化社會中都市發展的複雜性和人口結構老化等現象。 她的作品模糊了藝術、人類學和社會學的疆界,在最近的錄像和大型裝置作品中,她創造出一種有趣的寓言式幻像,想像人類物種終止時世界的模樣,也檢視殖民化和現代化的後果。 鍾參與過世界各地許多博物館的展覽和雙年展,其中包括:澳大利亞布里斯本的「亞太三年展」(2012),美國舊金山現代藝術博物館的「Six Lines of Flight」(2012); 肯珀當代藝術博物館美術學院的「The Map as Art」,新加坡雙年展(2011),挪威Sorlandets美術館的「Roving Eye」(2011);仁川國際女性藝術家雙年展(2009); 日本福岡三年展(2005)等。最近的個展包括:紐約泰勒羅林斯美術的「TOMORROW ISN’T HERE」,(2012),日本深川市東京現代館的深川食堂(2011)等。
夫智鉉

夫智鉉成長於韓國最南方的濟州島,島上的美麗景緻,尤其是夜晚時分的神秘海面更是她「記憶的啟始」。因此,便自然而然地使用照亮夜晚海面的聚魚燈作為藝術創作的媒材。夫智鉉的創作歷程逐步從蝕刻等平面繪畫沿伸至三度空間的裝置作品,除了聚魚燈外,她也嘗試使用不同類別及形式的媒材,例如:船隻、沙、鹽、水等直接與海洋相關的物體,甚或是光影、風或聲響等無形物。她希望這些廢棄的聚魚燈能因此重生而再度散發光彩,並引導現代人到不受拘束的夢幻世界,也希望透過其作品,不僅能傳達大自然的平靜氣息,更能因此映照人類、文明和宇宙,用聚魚燈編織一張「存在之網」。
夫智鉉

夫智鉉成長於韓國最南方的濟州島,島上的美麗景緻,尤其是夜晚時分的神秘海面更是她「記憶的啟始」。因此,便自然而然地使用照亮夜晚海面的聚魚燈作為藝術創作的媒材。夫智鉉的創作歷程逐步從蝕刻等平面繪畫沿伸至三度空間的裝置作品,除了聚魚燈外,她也嘗試使用不同類別及形式的媒材,例如:船隻、沙、鹽、水等直接與海洋相關的物體,甚或是光影、風或聲響等無形物。她希望這些廢棄的聚魚燈能因此重生而再度散發光彩,並引導現代人到不受拘束的夢幻世界,也希望透過其作品,不僅能傳達大自然的平靜氣息,更能因此映照人類、文明和宇宙,用聚魚燈編織一張「存在之網」。
李鴻輝
李鴻輝1972年出生於新加坡,他於2001年和1997年畢業自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獲得傳播學碩士和學士學位,兼有藝術家與 策展人雙重身分。他的作品主要探討城市的記憶與虛構,尤其是關於失落的文本與暗喻。他將對社會的觀察轉化成為物件、 圖表、 情境、策展工作或是文章發表。 他曾在漢雅軒畫廊(香港)、巴巴樓(新加坡)、法國文化協會(新加坡)舉辦過個展。也參與過曼徹斯特第二屆亞太三年展(2011),第三屆新加坡雙年展(2011年),第八屆上海雙年展(2010年),第4和第3屆廣州當代藝術三年展(2011年及2008年),2005年世博會新加坡館,並曾獲國際電影與電視協會電影節實驗類別共同得主(1997年)。 他亦於2007年在新加坡美術館策劃”Between, Beside, Beyond: Daniel Libeskind's Reflections and Key Works 1989-2014”一展。他曾於2011年獲新加坡美術館APBF Signature藝術獎(觀眾票選獎),2005年獲得新加坡國家藝術理事會授與青年藝術家獎(視覺藝術)等獎項。
李鴻輝
李鴻輝1972年出生於新加坡,他於2001年和1997年畢業自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獲得傳播學碩士和學士學位,兼有藝術家與 策展人雙重身分。他的作品主要探討城市的記憶與虛構,尤其是關於失落的文本與暗喻。他將對社會的觀察轉化成為物件、 圖表、 情境、策展工作或是文章發表。 他曾在漢雅軒畫廊(香港)、巴巴樓(新加坡)、法國文化協會(新加坡)舉辦過個展。也參與過曼徹斯特第二屆亞太三年展(2011),第三屆新加坡雙年展(2011年),第八屆上海雙年展(2010年),第4和第3屆廣州當代藝術三年展(2011年及2008年),2005年世博會新加坡館,並曾獲國際電影與電視協會電影節實驗類別共同得主(1997年)。 他亦於2007年在新加坡美術館策劃”Between, Beside, Beyond: Daniel Libeskind's Reflections and Key Works 1989-2014”一展。他曾於2011年獲新加坡美術館APBF Signature藝術獎(觀眾票選獎),2005年獲得新加坡國家藝術理事會授與青年藝術家獎(視覺藝術)等獎項。
相關專文
金福基 (Kim Bog-gi )
夫智鉉在關渡美術館的圓形天花板上以巨大圓錐形的方式懸掛了將近三百盞聚魚燈。她將這些聚魚燈灌滿台灣的海水或濟州島天然水(Samdasoo;韓國最受歡迎的瓶裝礦泉水),並裝設散發藍色閃光的LED燈。在這個聚魚燈形成的巨大圓錐形看似由空中落至地面的頂點之下,是一個裝滿海鹽的小盒子。這個象徵海水的小盒子貪婪地吞噬著點亮的聚魚燈的光影。當觀者看到海鹽反映出的光影時,他們同時會聽到海潮聲和人聲(從台北和濟州島齊聚於此的人們)。再次仰望那排列成巨大圓錐狀的聚魚燈!此情此景,不正是繁星高掛夜空的光之盛會嗎?再俯視那反映於海鹽上的光影,這難道未使你想起那映照在千百條河流上的月光嗎? 然而,你回到現實層面,發現這個如夢似幻的景觀竟是由這些聚魚燈(回收的材料)所營造出來的。望向那懸掛於天花板上的數百盞聚魚燈,你可以將它想像成一盞巨大的枝狀吊燈。如同夫智鉉在其過去的作品中所展現,當這些聚魚燈在一個漆黑的房間中被點亮時,將營造出近似於現代文明那樣千變萬化的奇異氛圍。夫智鉉的作品本質正以大自然平靜的氣息轉化這種文明的粗糙能量。 透過將聚魚燈視為作夢中的物件,夫智鉉的作品「生命之網」使蒼穹、大地,以及人類(觀者)齊聚同一空間。每一盞聚魚燈均被視為獨立的宇宙或漫遊者,其形狀近似於一顆「蛋」。我們通常將蛋比喻為新生命的誕生,從黑暗到光明的轉化,以及啟蒙。就這方面而言,這些聚魚燈也可算是蛋的別稱—生命的象徵。夫智鉉將耀眼的生命之光與清澈的生命之水一同灌入聚魚燈中。而光與水不正是人類生命的泉源嗎?夫智鉉利用光與水密集地編織出「誕生—死亡—復活」的循環,大自然、各種文明、我與他者均牽涉其中。她的作品就是一張生命之網。
相關專文
金福基 (Kim Bog-gi )
夫智鉉在關渡美術館的圓形天花板上以巨大圓錐形的方式懸掛了將近三百盞聚魚燈。她將這些聚魚燈灌滿台灣的海水或濟州島天然水(Samdasoo;韓國最受歡迎的瓶裝礦泉水),並裝設散發藍色閃光的LED燈。在這個聚魚燈形成的巨大圓錐形看似由空中落至地面的頂點之下,是一個裝滿海鹽的小盒子。這個象徵海水的小盒子貪婪地吞噬著點亮的聚魚燈的光影。當觀者看到海鹽反映出的光影時,他們同時會聽到海潮聲和人聲(從台北和濟州島齊聚於此的人們)。再次仰望那排列成巨大圓錐狀的聚魚燈!此情此景,不正是繁星高掛夜空的光之盛會嗎?再俯視那反映於海鹽上的光影,這難道未使你想起那映照在千百條河流上的月光嗎? 然而,你回到現實層面,發現這個如夢似幻的景觀竟是由這些聚魚燈(回收的材料)所營造出來的。望向那懸掛於天花板上的數百盞聚魚燈,你可以將它想像成一盞巨大的枝狀吊燈。如同夫智鉉在其過去的作品中所展現,當這些聚魚燈在一個漆黑的房間中被點亮時,將營造出近似於現代文明那樣千變萬化的奇異氛圍。夫智鉉的作品本質正以大自然平靜的氣息轉化這種文明的粗糙能量。 透過將聚魚燈視為作夢中的物件,夫智鉉的作品「生命之網」使蒼穹、大地,以及人類(觀者)齊聚同一空間。每一盞聚魚燈均被視為獨立的宇宙或漫遊者,其形狀近似於一顆「蛋」。我們通常將蛋比喻為新生命的誕生,從黑暗到光明的轉化,以及啟蒙。就這方面而言,這些聚魚燈也可算是蛋的別稱—生命的象徵。夫智鉉將耀眼的生命之光與清澈的生命之水一同灌入聚魚燈中。而光與水不正是人類生命的泉源嗎?夫智鉉利用光與水密集地編織出「誕生—死亡—復活」的循環,大自然、各種文明、我與他者均牽涉其中。她的作品就是一張生命之網。
相關專文
李美玲(Joanna Lee) 李鴻輝(Michael Lee)的虛構建築師(2011年)是由一幀牆面說明文字、十二座附有各自專屬標籤和標題的內置規模之建築模型,以及一幅題為「測繪黃國樹」的心智思維圖表等三個部分所構成的裝置藝術作品。 李鴻輝決定在一開始便供認虛構建築師此一作品故事內容的虛構性,是否因為他希望透過這樣的揭露以跳脫展演的拘泥形式?抑或因為作者希望透過這樣一種巧妙細微的操作方式來消解觀者對作品故事內容本身真實性(或缺乏真實性)的疑慮,進而將觀者的注意力導引至作者想表達的概念旨趣?更直接地說,上述的意思等於是:既然這是一個虛構的故事,那麼就讓我們專注在故事內容上吧。 虛構建築師這件作品若非一則由權威式說教和英雄式實證所構成的諷刺寓言,它將變得毫無價值。如果這件作品的批判對象是制度化的邏輯與實踐,這位虛構的奇才黃國樹及其落魄的建築師生涯便切中那強調、型塑和確保制度化實踐與生產的權威真實性之要害。這似乎是作者想要透過虛構建築師這件作品捉弄觀者的本質:以揭露故事虛構性的手段將觀者的關注焦點由相信故事內容轉變到質疑故事內容的可信性。 密斯•凡德羅(Mies van der Rohe)說過:「建築是被轉譯成空間的時代意志。」而李鴻輝的實踐則慣於突顯建築與時代性的都市心理學之間的關係。更精確地說,他關注的是那些陷入不受歡迎、過時,且健忘的社會文化史裂縫中的建築物與建築理念。李鴻輝寫道:「在跨越文化與歷史侷限的建築物當中,最具詩意的往往是那些被認為最無效用的,有些是已毀損,有些則根本未建成。建築遺跡與幻想隱含人類追求在其肉體存在世界之外一個更好或不同世界的渴望。正如同不具實際和立即功效的詩句,這樣的建築物是少數人夢想中現實的集中,在少數珍貴的時刻被渴求,被多數缺乏想像力的人們遺棄。」
相關專文
李美玲(Joanna Lee) 李鴻輝(Michael Lee)的虛構建築師(2011年)是由一幀牆面說明文字、十二座附有各自專屬標籤和標題的內置規模之建築模型,以及一幅題為「測繪黃國樹」的心智思維圖表等三個部分所構成的裝置藝術作品。 李鴻輝決定在一開始便供認虛構建築師此一作品故事內容的虛構性,是否因為他希望透過這樣的揭露以跳脫展演的拘泥形式?抑或因為作者希望透過這樣一種巧妙細微的操作方式來消解觀者對作品故事內容本身真實性(或缺乏真實性)的疑慮,進而將觀者的注意力導引至作者想表達的概念旨趣?更直接地說,上述的意思等於是:既然這是一個虛構的故事,那麼就讓我們專注在故事內容上吧。 虛構建築師這件作品若非一則由權威式說教和英雄式實證所構成的諷刺寓言,它將變得毫無價值。如果這件作品的批判對象是制度化的邏輯與實踐,這位虛構的奇才黃國樹及其落魄的建築師生涯便切中那強調、型塑和確保制度化實踐與生產的權威真實性之要害。這似乎是作者想要透過虛構建築師這件作品捉弄觀者的本質:以揭露故事虛構性的手段將觀者的關注焦點由相信故事內容轉變到質疑故事內容的可信性。 密斯•凡德羅(Mies van der Rohe)說過:「建築是被轉譯成空間的時代意志。」而李鴻輝的實踐則慣於突顯建築與時代性的都市心理學之間的關係。更精確地說,他關注的是那些陷入不受歡迎、過時,且健忘的社會文化史裂縫中的建築物與建築理念。李鴻輝寫道:「在跨越文化與歷史侷限的建築物當中,最具詩意的往往是那些被認為最無效用的,有些是已毀損,有些則根本未建成。建築遺跡與幻想隱含人類追求在其肉體存在世界之外一個更好或不同世界的渴望。正如同不具實際和立即功效的詩句,這樣的建築物是少數人夢想中現實的集中,在少數珍貴的時刻被渴求,被多數缺乏想像力的人們遺棄。」
相關專文
王柏偉 《圈圈島》中的諸多「圈圈」重新活化了電子影像時代那些作為儲存性記憶的卡通形象而成為功能性記憶,圈圈們帶領著著些圈圈的穿戴者,使其擁有了「延伸的場景(zerdehnten Situation)」,也就是說,這些圈圈穿戴者讓卡通形象從特定的卡通移居到臉書上來(甚至可以移居到任何地方去,就像有些圈圈穿戴者將之用於自身展演的宣傳文件上)而不喪失其角色的重要特質。不過,我們必須注意,「圈圈」作為這些卡通形象(或說這些卡通角色)的符號,不管是在認知上還是在行動中,都只是一個「攜帶著角色資訊的文本」。換句話說,在「將角色從卡通中延伸到臉書上」的「表演」這個事件中,圈圈們並不扮演圈圈自己,而是指向它們所攜帶的角色訊息:圈圈是角色資訊得以傳遞的媒介。 之所以《圈圈島》這個作品最終能夠藉由對於圈圈的認同來促發某些社群性之行為,就在於我們時代的「影像」重新縫合了「行動」與「行動之認知條件」兩者間的鴻溝,簡單地說,就像圈圈,這個時代的影像一方面動員了個別個體對於特定議題(在《圈圈島》中就是特定的卡通形象)的獨特感知,另一方面也在社會層面上指向對於某個卡通形象的共同認識(就像大多數《圈圈島》的參與者都能夠辨識出其他人圈圈所指涉的卡通人物一樣),更重要的是,每一個參與者都能允許其他參與者(圈圈穿戴者)在「個別個體對於卡通形象之獨特感知/多數參與者對於卡通形象之共同認識」的差異框架下自由選擇與圈圈相應的行為,這就在極大的程度上克服了「在過剩(excess)之中做出選擇」的問題。這個時代的「影像」在社會上所扮演的主要角色因而就像《圈圈島》計畫最終希望嘗試的那樣:一種集體行動集結之媒介。而這可能也是我們現在可以預見的、「藝術」可能的未來。
相關專文
王柏偉 《圈圈島》中的諸多「圈圈」重新活化了電子影像時代那些作為儲存性記憶的卡通形象而成為功能性記憶,圈圈們帶領著著些圈圈的穿戴者,使其擁有了「延伸的場景(zerdehnten Situation)」,也就是說,這些圈圈穿戴者讓卡通形象從特定的卡通移居到臉書上來(甚至可以移居到任何地方去,就像有些圈圈穿戴者將之用於自身展演的宣傳文件上)而不喪失其角色的重要特質。不過,我們必須注意,「圈圈」作為這些卡通形象(或說這些卡通角色)的符號,不管是在認知上還是在行動中,都只是一個「攜帶著角色資訊的文本」。換句話說,在「將角色從卡通中延伸到臉書上」的「表演」這個事件中,圈圈們並不扮演圈圈自己,而是指向它們所攜帶的角色訊息:圈圈是角色資訊得以傳遞的媒介。 之所以《圈圈島》這個作品最終能夠藉由對於圈圈的認同來促發某些社群性之行為,就在於我們時代的「影像」重新縫合了「行動」與「行動之認知條件」兩者間的鴻溝,簡單地說,就像圈圈,這個時代的影像一方面動員了個別個體對於特定議題(在《圈圈島》中就是特定的卡通形象)的獨特感知,另一方面也在社會層面上指向對於某個卡通形象的共同認識(就像大多數《圈圈島》的參與者都能夠辨識出其他人圈圈所指涉的卡通人物一樣),更重要的是,每一個參與者都能允許其他參與者(圈圈穿戴者)在「個別個體對於卡通形象之獨特感知/多數參與者對於卡通形象之共同認識」的差異框架下自由選擇與圈圈相應的行為,這就在極大的程度上克服了「在過剩(excess)之中做出選擇」的問題。這個時代的「影像」在社會上所扮演的主要角色因而就像《圈圈島》計畫最終希望嘗試的那樣:一種集體行動集結之媒介。而這可能也是我們現在可以預見的、「藝術」可能的未來。
相關專文
張冰 在過去將近二十年的藝術創作生涯中,劉建華通過不同材料、風格與表現形態表達了自己的藝術主張,也呈現了自己在不同時期和不同年齡階段對藝術自發性和創造性的不懈探索。 經歷過多年對社會學意義的探尋之後,自2008開始, 劉建華的作品轉向對“安靜美學”概念的思考。這包括眾所周知的《無題》系列和在尤倫斯展出的《哮牆》等。本次在臺北關渡美術館展出的《骨頭》、《白紙》和《落葉》也是其中之一。 這些“安靜美學”的作品與過去具有明顯符號化特徵和 社會現實意義的作品截然不同:一、這些作品從過去對敘事結構的執著轉向今天對形式語言的反復推敲;二、作品的具體形態與現實意義逐漸脫離,朝向抽象和極簡主義的方向發展;三、作品運用當代藝術語言來表達中國傳統美學的內在氣質,側重帶給觀眾精神冥想和思考空間;四、藝術家回歸陶瓷近乎苛刻的完美工藝要求,在傳統與現代的結合中寓含更多的理性思維。 劉建華的曾經這樣談論自己的作品:「當今似乎很多人喜歡和習慣將很多意義賦予到作品之中,通過一些敘事的手法或者符號化的形式來表現所謂宏大的主題。但是我想反其道而行之,我想去除掉這些所謂的涵義,而更加注重作品給人的精神體驗與知覺感受。」《骨頭》、《白紙》和《落葉》這組作品如同傳統國畫中“留白”的處理方法,較之於外在的形,更注重整個作品帶給觀眾可意會而不可言傳的精神體驗。所謂的骨頭、白紙和落葉只是一種沒有具體對應物的象徵,這些物體最終只是作為一個載體,與它們存在的空間一起,形成一個抽象的場域,一個需要觀眾感知的世界。
相關專文
張冰 在過去將近二十年的藝術創作生涯中,劉建華通過不同材料、風格與表現形態表達了自己的藝術主張,也呈現了自己在不同時期和不同年齡階段對藝術自發性和創造性的不懈探索。 經歷過多年對社會學意義的探尋之後,自2008開始, 劉建華的作品轉向對“安靜美學”概念的思考。這包括眾所周知的《無題》系列和在尤倫斯展出的《哮牆》等。本次在臺北關渡美術館展出的《骨頭》、《白紙》和《落葉》也是其中之一。 這些“安靜美學”的作品與過去具有明顯符號化特徵和 社會現實意義的作品截然不同:一、這些作品從過去對敘事結構的執著轉向今天對形式語言的反復推敲;二、作品的具體形態與現實意義逐漸脫離,朝向抽象和極簡主義的方向發展;三、作品運用當代藝術語言來表達中國傳統美學的內在氣質,側重帶給觀眾精神冥想和思考空間;四、藝術家回歸陶瓷近乎苛刻的完美工藝要求,在傳統與現代的結合中寓含更多的理性思維。 劉建華的曾經這樣談論自己的作品:「當今似乎很多人喜歡和習慣將很多意義賦予到作品之中,通過一些敘事的手法或者符號化的形式來表現所謂宏大的主題。但是我想反其道而行之,我想去除掉這些所謂的涵義,而更加注重作品給人的精神體驗與知覺感受。」《骨頭》、《白紙》和《落葉》這組作品如同傳統國畫中“留白”的處理方法,較之於外在的形,更注重整個作品帶給觀眾可意會而不可言傳的精神體驗。所謂的骨頭、白紙和落葉只是一種沒有具體對應物的象徵,這些物體最終只是作為一個載體,與它們存在的空間一起,形成一個抽象的場域,一個需要觀眾感知的世界。
相關專文
吉碧‧克里斯蒂(Jeab Gridthiya Gaweewong) 尼潘.歐拉尼維斯納以特定場域和低限主義風格的途徑來呈現其作品,處理的議題包括公、私領域,以及時間與空間的問題。由於最近泰國的政治動盪不安,他的作品關注焦點便從私領域轉移到公領域,具有更高的批判性與政治參與度,觸角深入結構性的問題,同時也探究有關公眾的基本問題。 尼潘出生並成長於泰國北部的清邁,他獲得日本文部省獎學金,得以完成他在東京藝術大學的美術碩士與博士學位。他於1990年代回到泰國,任教於曼谷大學美術與應用藝術學院。歷經多次的遷徙可能是導致他的言語表達從內向轉為具有社會意識的因素。旅行幫助他變得開放,使他沉思與其他人和社會之間的關係,並讓他因此能夠創造出新的作品。負笈日本期間,鄉愁和回憶即是他藝術創作的基礎,當時的作品主要是展現他和母親的關係、出生,以及自我回顧等議題。 再次遷居到東京之後,他發現透過裝置藝術作品更能表達他的想法,並探索重要的已知物件,這個物件與特殊的社會歷史、物質文化,以及當代議題密切相關。當他旅行前往新的城市或國家,變得更加能察覺該地的地理特徵。地圖開始在他的作品中扮演重要角色,使他能夠與新的地點連結。他試著定位與建立他和這個新的空間的關係,無論是在身體層面或是觀念層面,無論是在東京、馬尼拉,或是之後的威尼斯、香港、新加坡和台北。馬尼拉的地圖被已一種陌生而新穎的方式視覺化,變成紙上的許多小點。其他還有巴黎、莫斯科,以及卡拉卡斯的地圖,均以無數的小點構成。這些毫無感情的、既庸俗又神聖的小點之間的平面關係,是由數學計算後的最短路線所決定。由歐洲殖民者帶來的麥卡托投影地圖透過印刷,開始流傳並型塑關於東南亞的想像。1當尼潘在馬尼拉時,深深著迷於當地的城市景觀,因此,馬尼拉成為他瀏覽與探索的新領域,他嘗試替觀者將不可見的事物變得可見。
相關專文
吉碧‧克里斯蒂(Jeab Gridthiya Gaweewong) 尼潘.歐拉尼維斯納以特定場域和低限主義風格的途徑來呈現其作品,處理的議題包括公、私領域,以及時間與空間的問題。由於最近泰國的政治動盪不安,他的作品關注焦點便從私領域轉移到公領域,具有更高的批判性與政治參與度,觸角深入結構性的問題,同時也探究有關公眾的基本問題。 尼潘出生並成長於泰國北部的清邁,他獲得日本文部省獎學金,得以完成他在東京藝術大學的美術碩士與博士學位。他於1990年代回到泰國,任教於曼谷大學美術與應用藝術學院。歷經多次的遷徙可能是導致他的言語表達從內向轉為具有社會意識的因素。旅行幫助他變得開放,使他沉思與其他人和社會之間的關係,並讓他因此能夠創造出新的作品。負笈日本期間,鄉愁和回憶即是他藝術創作的基礎,當時的作品主要是展現他和母親的關係、出生,以及自我回顧等議題。 再次遷居到東京之後,他發現透過裝置藝術作品更能表達他的想法,並探索重要的已知物件,這個物件與特殊的社會歷史、物質文化,以及當代議題密切相關。當他旅行前往新的城市或國家,變得更加能察覺該地的地理特徵。地圖開始在他的作品中扮演重要角色,使他能夠與新的地點連結。他試著定位與建立他和這個新的空間的關係,無論是在身體層面或是觀念層面,無論是在東京、馬尼拉,或是之後的威尼斯、香港、新加坡和台北。馬尼拉的地圖被已一種陌生而新穎的方式視覺化,變成紙上的許多小點。其他還有巴黎、莫斯科,以及卡拉卡斯的地圖,均以無數的小點構成。這些毫無感情的、既庸俗又神聖的小點之間的平面關係,是由數學計算後的最短路線所決定。由歐洲殖民者帶來的麥卡托投影地圖透過印刷,開始流傳並型塑關於東南亞的想像。1當尼潘在馬尼拉時,深深著迷於當地的城市景觀,因此,馬尼拉成為他瀏覽與探索的新領域,他嘗試替觀者將不可見的事物變得可見。
相關專文
莎拉‧邦德(Sarah Bond) 皮普(Pip & Pop)的微型世界是鮮明的、陌生的、認知之外的、無常的。藉由滿佈色彩的糖山,水晶般的溪谷,以及蜿蜒閃亮的小徑,這個世界吸引你進入,並讓你心醉神迷於一個奇妙怪異的天堂,一個暫時的遊樂場。其靈感來自於自古老的說故事技巧,故事的來源兼容並蓄,包含兒童文學、當地民間傳說、電動遊戲,以及佛教等等。皮普的作品呈現出一個二十一世紀的超禪宗花園。 皮普是藝術家譚雅.舒茲(Tanya Schultz)使用的假名,她於1972年誕生在澳洲伯斯(Perth),是一位受過多種學科訓練的創作者,其作品體現了獨立和協力創作的過程,跨越不同的領域,包括裝置、繪圖、牆面作品,以及雕刻。其中許多作品檢視衍生自當代大眾消費文化的概念,包括富足、短暫的愉悅,以及烏托邦式的想像。皮普的藝術作品探索神話般的景觀,並以一種復甦的博物館立體透視圖之形式記錄了一場潛在的旅程。 皮普的微型世界是鮮明的、陌生的、認知之外的、無常的。它也是明亮誘人的、有形的、引人入勝的。它洋溢著幸福的豐足。皮普的藝術作品不只是搖搖欲墜於過剩的邊緣,而是將它整個吞下。它不斷地向社會的極限推進,並提醒人們豐足與過剩共有的邊界正在變動,以及對我們存在的短暫性與脆弱性提出警告。它是一個闡述過剩與大眾消費的道德故事,一個對於我們這些享受當代消費者榮耀生活的人提出警告。它也謹慎地提醒著我們要去擁抱一個在我們認知之外更寬廣的世界,不論是未曾看過或是外來的。就像那隻井底之蛙,當我們看到自己所處的世界更大、更明亮,以及更多采多姿,我們也將更了解自己。皮普的藝術作品提供了這樣的觀點。
相關專文
莎拉‧邦德(Sarah Bond) 皮普(Pip & Pop)的微型世界是鮮明的、陌生的、認知之外的、無常的。藉由滿佈色彩的糖山,水晶般的溪谷,以及蜿蜒閃亮的小徑,這個世界吸引你進入,並讓你心醉神迷於一個奇妙怪異的天堂,一個暫時的遊樂場。其靈感來自於自古老的說故事技巧,故事的來源兼容並蓄,包含兒童文學、當地民間傳說、電動遊戲,以及佛教等等。皮普的作品呈現出一個二十一世紀的超禪宗花園。 皮普是藝術家譚雅.舒茲(Tanya Schultz)使用的假名,她於1972年誕生在澳洲伯斯(Perth),是一位受過多種學科訓練的創作者,其作品體現了獨立和協力創作的過程,跨越不同的領域,包括裝置、繪圖、牆面作品,以及雕刻。其中許多作品檢視衍生自當代大眾消費文化的概念,包括富足、短暫的愉悅,以及烏托邦式的想像。皮普的藝術作品探索神話般的景觀,並以一種復甦的博物館立體透視圖之形式記錄了一場潛在的旅程。 皮普的微型世界是鮮明的、陌生的、認知之外的、無常的。它也是明亮誘人的、有形的、引人入勝的。它洋溢著幸福的豐足。皮普的藝術作品不只是搖搖欲墜於過剩的邊緣,而是將它整個吞下。它不斷地向社會的極限推進,並提醒人們豐足與過剩共有的邊界正在變動,以及對我們存在的短暫性與脆弱性提出警告。它是一個闡述過剩與大眾消費的道德故事,一個對於我們這些享受當代消費者榮耀生活的人提出警告。它也謹慎地提醒著我們要去擁抱一個在我們認知之外更寬廣的世界,不論是未曾看過或是外來的。就像那隻井底之蛙,當我們看到自己所處的世界更大、更明亮,以及更多采多姿,我們也將更了解自己。皮普的藝術作品提供了這樣的觀點。
相關專文
派崔克‧佛羅斯(Patrick D. Flores) 唐‧薩盧貝巴(Don Salubayba)用以參與第三屆關渡雙年展的作品題為被遺忘和未知的結合。這件作品的靈感來自其祖國熱帶氛圍中一種介於夾層的感受,尤其是介於壓抑而未察覺的征服與後殖民記憶的混和特質這兩個幽暗地帶之間。 薩盧貝巴似乎對於神秘化與神話抱持強烈的興趣。這在他的計劃內只不過是合乎邏輯的傾向。於是他需要兩種象徵性的策略來創造讓人聽起來是真實的陳述,而其中又得涵蓋很多的謊言。在這次的創作中,他擴大了民間傳說的定義,以便能夠表達沉積於圖像與文化心理深處的眾多觀念。一旦這些東西被挖掘出來,它們可能對我們目前的政治或細微的常識提供新的見解,或是解釋那些已經被認為是自然而然或注定的偏好。 薩盧貝巴使用各式各樣設備所進行的實驗結果之一,總是和其作為皮影戲表演者的藝術養成教育產生共鳴,這個結果是透過投影而對神話與歷史、史詩與小品文、民俗傳說與真實之事、以及圖畫與虛擬圖像之間連結的反思。這也使他能夠突破單一民族文化的藩籬,並脫離陳腐的國族認同模式、被剝奪的菲律賓本土化精神,以及對真實性崇拜的過度投入。 在他的世界裡,神話是會突變的。神話並不被認為是已經完全成形的文本,而是未成熟而具有發展性的,同時也是轉變的核心,具有轉型能力的論述。薩盧貝巴堅持這樣的承諾,維持他對殖民敘事的批評,以及用這個批評捕捉菲律賓人當今意識的方法。在他晦暗的藝術光線之中,作為神話的變體,顯示出世界觀與生活世界改變的可能性是永遠被期待的,也是被保證的。
相關專文
派崔克‧佛羅斯(Patrick D. Flores) 唐‧薩盧貝巴(Don Salubayba)用以參與第三屆關渡雙年展的作品題為被遺忘和未知的結合。這件作品的靈感來自其祖國熱帶氛圍中一種介於夾層的感受,尤其是介於壓抑而未察覺的征服與後殖民記憶的混和特質這兩個幽暗地帶之間。 薩盧貝巴似乎對於神秘化與神話抱持強烈的興趣。這在他的計劃內只不過是合乎邏輯的傾向。於是他需要兩種象徵性的策略來創造讓人聽起來是真實的陳述,而其中又得涵蓋很多的謊言。在這次的創作中,他擴大了民間傳說的定義,以便能夠表達沉積於圖像與文化心理深處的眾多觀念。一旦這些東西被挖掘出來,它們可能對我們目前的政治或細微的常識提供新的見解,或是解釋那些已經被認為是自然而然或注定的偏好。 薩盧貝巴使用各式各樣設備所進行的實驗結果之一,總是和其作為皮影戲表演者的藝術養成教育產生共鳴,這個結果是透過投影而對神話與歷史、史詩與小品文、民俗傳說與真實之事、以及圖畫與虛擬圖像之間連結的反思。這也使他能夠突破單一民族文化的藩籬,並脫離陳腐的國族認同模式、被剝奪的菲律賓本土化精神,以及對真實性崇拜的過度投入。 在他的世界裡,神話是會突變的。神話並不被認為是已經完全成形的文本,而是未成熟而具有發展性的,同時也是轉變的核心,具有轉型能力的論述。薩盧貝巴堅持這樣的承諾,維持他對殖民敘事的批評,以及用這個批評捕捉菲律賓人當今意識的方法。在他晦暗的藝術光線之中,作為神話的變體,顯示出世界觀與生活世界改變的可能性是永遠被期待的,也是被保證的。
相關專文
黃建宏(Huang Chien-Hung) 崔廣宇的創作從比對文字表達和身體處境的「素人力行」或說「軀體秀」開始,推展到對城市場所進行重新定義以及用角色身體來量測城市生活的框架,一直到今天進行「多重油壓」的城市按摩,從純真身體到測量員再進至滲透者這十幾年來的歷程,我們可以發現這位台灣藝術家一以貫之的特質,就是「撫摸城市」:天真地進入社會、將城市再身體化,意即「以童子身進入世界」。這種我們甚至可以視為以行動和觸摸而生成的「域外之人」,不是因為其觀念內容存在著任何批判性意涵,而是其生成(becoming)這一藝術事實,在感性分享結構中造成「套印失準」的經驗而形成批判性。「童子身」指的並非性事的生理狀態,而是精神與關係的真實狀態,無論是經由遊戲(身體演繹)、身份(角色扮演)還是科研實驗(生存之道),他的身體在進入世界時的那種不諳世道的天真努力中,呈現出一種孱弱卻有強大創造能量的童子特質。 我們可以說《城市按摩》系列的創作一方面改變了過去行為模式,但另一方面卻更為清晰地整理了他自身過往的創作。無疑地,他所創生的童子身首先就是擺脫框架限定的跨領域終端機,再則是單子的象徵性再現,也是將世界性慾化的無器官身體,是一只總是面對世界現實而微張的、皮笑肉不笑的Kuso笑容。當控制型社會讓「孕育」(breeding)變成一種型錄式生產,創作與策展都超越歷史地宣稱著有無限小世界時,或反過來說讓各種世界變成小視窗中的圖檔時,我們都被置入一種「無觸覺」時代。因此,讓生活世界出現新「醞慾」(appetit)就是對於控制型社會的挑釁,雖然,我們都知道任何新「醞慾」都可能快速地被型錄化,但崔廣宇的「摸一把就走」描繪出一種不斷調情的逃逸地形圖。我們對世界的批判可以是也應該是一封對於世界進行速寫的「情書」、一次次進行侵犯的撫摸、一張無限延展的逃逸史地圖。
相關專文
黃建宏(Huang Chien-Hung) 崔廣宇的創作從比對文字表達和身體處境的「素人力行」或說「軀體秀」開始,推展到對城市場所進行重新定義以及用角色身體來量測城市生活的框架,一直到今天進行「多重油壓」的城市按摩,從純真身體到測量員再進至滲透者這十幾年來的歷程,我們可以發現這位台灣藝術家一以貫之的特質,就是「撫摸城市」:天真地進入社會、將城市再身體化,意即「以童子身進入世界」。這種我們甚至可以視為以行動和觸摸而生成的「域外之人」,不是因為其觀念內容存在著任何批判性意涵,而是其生成(becoming)這一藝術事實,在感性分享結構中造成「套印失準」的經驗而形成批判性。「童子身」指的並非性事的生理狀態,而是精神與關係的真實狀態,無論是經由遊戲(身體演繹)、身份(角色扮演)還是科研實驗(生存之道),他的身體在進入世界時的那種不諳世道的天真努力中,呈現出一種孱弱卻有強大創造能量的童子特質。 我們可以說《城市按摩》系列的創作一方面改變了過去行為模式,但另一方面卻更為清晰地整理了他自身過往的創作。無疑地,他所創生的童子身首先就是擺脫框架限定的跨領域終端機,再則是單子的象徵性再現,也是將世界性慾化的無器官身體,是一只總是面對世界現實而微張的、皮笑肉不笑的Kuso笑容。當控制型社會讓「孕育」(breeding)變成一種型錄式生產,創作與策展都超越歷史地宣稱著有無限小世界時,或反過來說讓各種世界變成小視窗中的圖檔時,我們都被置入一種「無觸覺」時代。因此,讓生活世界出現新「醞慾」(appetit)就是對於控制型社會的挑釁,雖然,我們都知道任何新「醞慾」都可能快速地被型錄化,但崔廣宇的「摸一把就走」描繪出一種不斷調情的逃逸地形圖。我們對世界的批判可以是也應該是一封對於世界進行速寫的「情書」、一次次進行侵犯的撫摸、一張無限延展的逃逸史地圖。
相關專文
天野太郎(Taro Amano)
1975年出生的渡邊豪於2002年自日本愛知縣立藝術大學畢業。他的首次群展—「滾動的圖書館」籌辦於1997年,他的首次個展—「她的存在只是…」籌辦於1999年。以下這段渡邊本人的敘述詳細說明了他那始於2002年且特色十足的攝影系列作品—「臉」的創作過程。「首先,我將某位女性臉部肌膚的照片貼在一張電腦繪製的三維立體臉龐上然後列印出來。這張三維立體臉龐是由多邊形組成,只有類似混凝紙漿的外部形狀,因此,在它的表面之下並無堅固的實體。」上述內容說明了為何主修繪畫的渡邊會創作出這類作品,同時也指出他在本次參展作品背後所欲表達的意圖。他在繪畫過程中所遭遇的不適感來自於油彩的材質特性以及逐層覆蓋所必然形成的那種結構。渡邊抗拒藝術作品主題正視圖的呆板以及二維平面繪畫結構本身再現的虛幻性,因此,他選擇攝影作為其創作媒介。 基本上,日常生活中的場景會看似平凡無奇,是因為我們從未檢視每個場景的「結構」。其實我們的潛意識早就觀察到每件事物的結構。我們有能力認知到在門的另一邊有一條走廊通往下一個房間,如同我們平時認為周遭的環境就如表面所見那樣理所當然,或是我們被迫以這種方式內化我們的感知。在我們熟悉的景觀背後是否存有假定的結構?而這個假定的結構是否將帶領我們邁向應許之域?渡邊的作品挑戰了已經內化至現代社會中的各種視覺系統,並且將「在半夜看見某個白色物體從紗門孔鑽出」這件事從一個被稱作「不正確的視域」當中拯救出來。
相關專文
天野太郎(Taro Amano)
1975年出生的渡邊豪於2002年自日本愛知縣立藝術大學畢業。他的首次群展—「滾動的圖書館」籌辦於1997年,他的首次個展—「她的存在只是…」籌辦於1999年。以下這段渡邊本人的敘述詳細說明了他那始於2002年且特色十足的攝影系列作品—「臉」的創作過程。「首先,我將某位女性臉部肌膚的照片貼在一張電腦繪製的三維立體臉龐上然後列印出來。這張三維立體臉龐是由多邊形組成,只有類似混凝紙漿的外部形狀,因此,在它的表面之下並無堅固的實體。」上述內容說明了為何主修繪畫的渡邊會創作出這類作品,同時也指出他在本次參展作品背後所欲表達的意圖。他在繪畫過程中所遭遇的不適感來自於油彩的材質特性以及逐層覆蓋所必然形成的那種結構。渡邊抗拒藝術作品主題正視圖的呆板以及二維平面繪畫結構本身再現的虛幻性,因此,他選擇攝影作為其創作媒介。 基本上,日常生活中的場景會看似平凡無奇,是因為我們從未檢視每個場景的「結構」。其實我們的潛意識早就觀察到每件事物的結構。我們有能力認知到在門的另一邊有一條走廊通往下一個房間,如同我們平時認為周遭的環境就如表面所見那樣理所當然,或是我們被迫以這種方式內化我們的感知。在我們熟悉的景觀背後是否存有假定的結構?而這個假定的結構是否將帶領我們邁向應許之域?渡邊的作品挑戰了已經內化至現代社會中的各種視覺系統,並且將「在半夜看見某個白色物體從紗門孔鑽出」這件事從一個被稱作「不正確的視域」當中拯救出來。
相關專文
黎越(Việt Lê) 蒂芬妮·鍾用以參加關渡雙年展的作品將鄉土建築加以變化,並持續她對烏托邦與反烏托邦的檢視。在關渡美術館,蒂芬妮·鍾呈現給觀展者的作品是沉沒的建築物—只剩下部分屋頂及支撐屋頂的牆尚未沉沒。 該作品內部和四周的構造物和建築已被掩埋,已經倒塌或被洪水淹沒—它們成了廢墟。蒂芬妮·鍾與建築師合作,設計了整個建築群,而後將它們劃分為若干部分—我們可以看見切割的痕跡。如同考古遺跡一般,觀展者從該作品獲得一個不完整的景象,透過住宅的殘餘構造、珍藏碗具的碎片,或是飽經風雨侵蝕的雕像來片面理解某個社會。這就好像整個建築已沉入地底,慘遭活埋。或是住宅遭洪水淹沒。美術館被轉化為一個遺址考古地點,或是災難現場。這件作品構造呈現出一個空殼的意象。它是一個專為空虛的人們和心被掏空的人們而設計的鏤空形式。 蒂芬妮·鍾的作品貫穿神話與現代性,提出關於人類追求成長、生存與自我毀滅能力的問題,我們無從逃避,必須面對這些問題。因為這便是世界終結的方式,不是轟轟烈烈地爆炸,而是在嗚咽啜泣中消逝。 我們正處於一個危機的時代;我們現在的處境就像站在懸崖邊岌岌可危。現代末世錄。我們正處於災難即將侵襲之際。正如同班雅明的歷史的天使,進步所遺留的殘骸在我們面前迅速堆積。我們以生存之名創造的所有事物回過頭來威脅我們的生存。我們必須持續地找尋解決方法,找尋意義… 我們的夢想如何轉變為災難? 蒂芬妮·鍾為生活在現代性邊緣的廢墟之上的我們提供不同的願景。我們的「未來廢墟」或許看似另一種文明,聽似另一種語言,但無論如何,它是我們唯一的家園。我們的未來是同時亦非一片廢墟。未來並不在這裡。我們只能把握當下。我們的後世界末日正發生於當下。我們是孤獨的探索者。
相關專文
黎越(Việt Lê) 蒂芬妮·鍾用以參加關渡雙年展的作品將鄉土建築加以變化,並持續她對烏托邦與反烏托邦的檢視。在關渡美術館,蒂芬妮·鍾呈現給觀展者的作品是沉沒的建築物—只剩下部分屋頂及支撐屋頂的牆尚未沉沒。 該作品內部和四周的構造物和建築已被掩埋,已經倒塌或被洪水淹沒—它們成了廢墟。蒂芬妮·鍾與建築師合作,設計了整個建築群,而後將它們劃分為若干部分—我們可以看見切割的痕跡。如同考古遺跡一般,觀展者從該作品獲得一個不完整的景象,透過住宅的殘餘構造、珍藏碗具的碎片,或是飽經風雨侵蝕的雕像來片面理解某個社會。這就好像整個建築已沉入地底,慘遭活埋。或是住宅遭洪水淹沒。美術館被轉化為一個遺址考古地點,或是災難現場。這件作品構造呈現出一個空殼的意象。它是一個專為空虛的人們和心被掏空的人們而設計的鏤空形式。 蒂芬妮·鍾的作品貫穿神話與現代性,提出關於人類追求成長、生存與自我毀滅能力的問題,我們無從逃避,必須面對這些問題。因為這便是世界終結的方式,不是轟轟烈烈地爆炸,而是在嗚咽啜泣中消逝。 我們正處於一個危機的時代;我們現在的處境就像站在懸崖邊岌岌可危。現代末世錄。我們正處於災難即將侵襲之際。正如同班雅明的歷史的天使,進步所遺留的殘骸在我們面前迅速堆積。我們以生存之名創造的所有事物回過頭來威脅我們的生存。我們必須持續地找尋解決方法,找尋意義… 我們的夢想如何轉變為災難? 蒂芬妮·鍾為生活在現代性邊緣的廢墟之上的我們提供不同的願景。我們的「未來廢墟」或許看似另一種文明,聽似另一種語言,但無論如何,它是我們唯一的家園。我們的未來是同時亦非一片廢墟。未來並不在這裡。我們只能把握當下。我們的後世界末日正發生於當下。我們是孤獨的探索者。
作品
 回上頁
分享到
繁中  /  EN
繁中 /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