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藝術大學博士班 2006 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博士班(就讀) 2006 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畢業 1980 出生於桃園 獲獎 2007 2007台灣與英國國際藝術家駐村獎助,Loughborough University,英國 2007 國家藝文基金會展覽補助: 訊息人 個展 2006 世安美學獎 2005 國家藝文基金會展覽補助: 函數色彩 個展 2005 台北美術獎 首獎 2005 《獲選2005亞洲文化協會駐村交流計畫》,Arcus藝術村,日本 個展 2008 《陳怡潔個展》,泰郁美學堂,嘉義 2007 《訊息人》,伊通公園,台北 2007 《疏遠的逼視》,新竹教育大學藝術空間,新竹 2006 《啪》,關渡美術館,台北 2002 《施工中》,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 聯展 2009 《激情心靈—十七位台、日新世代藝術家錄像展》,台北美術館,台北 2008 《小碎花不—變亂新世代》,台北當代藝術館,台北 2008 《家_2008台灣美術雙年展》,國立台灣美術館,台中 2008 《ART IS NOW_2008釜山雙年展》,釜山 2008 《The Light Enters You—2008 Taiwan Given與台灣當代新生代藝術家合作展》, ISSEY MIYAKE台中大店, 台中 2008 《愛拼才會贏—當代藝術展》,時代空間(798),北京 2008 《尋找馬緯度—圓轉中的相對靜止》,MOT ARTS/弘第 HOME DELUXE ,台北 2008 《合而不同》,亞洲藝術中心,台北 2008 《泡沫紅茶:台灣藝術.當代演繹》,捷克國立摩拉維亞美術館、捷克國會,捷 克 2007 《移動-台灣當代壹拾伍人行》,大未來畫廊,北京 2007 《Frolic: Humor and Mischief in New Taiwanese Art》,2x13畫廊,紐約 2007 《粉樂町II 》,富邦藝術基金會,台北 2007 《迷離島─台灣當代藝術現象展》華盛頓藝術科學宮 / 南達科他州、溫哥華當代亞洲藝術國際中心、印地安納州 / 印地拿波里大學Christel DeHaan藝術中心、喬治亞州 / 哥倫布州立大學Illges藝術館、台灣國立台灣美術館 2006 《ICON》,索卡當代空間,北京 2005 《膜中魔》,台北當代藝術館,台北 2005 《See.戲教育特展》,國立台灣美術館,台中 2004 《Mapping out》,Palm Tree House,聖荷西,哥斯大黎加 驅光體 物理世界的太陽光、以及各種照明光讓人的視知覺得以作用,進而分辨出了物理空間中物件的秩序、形態、質感,受到光的刺激,人對環境產生了視覺性的認知系統,同時也是一個以肉身為度量衡的知覺系統,在這個系統中我們對於所有對象的認知正仰賴光源,換言之,視覺畫面中的所有物件,皆為光的折射效果,若失去了光源,我們仍然可以用聽覺、觸覺、味覺等等去找到一個與世界對應的位置。然而,在數位世界中,所有的視覺物似乎脫離了這個仰賴著物理光源的認識系統,數位訊號透過螢幕、數位投影等機器所呈現的視覺畫面,雖讓我們能夠目視一切,但是這些訊號光,已不再僅是作為照亮的媒介,而是作為一種經由編碼後傳遞出訊號,這些光發散出的影像世界,與物理世界毫無聯繫,關了電源,人也就和它失去了聯繫。這樣的訊號光極具有吸引力,因為只要開了電源,我們就觸及了在另一個視覺畫面,一個可供人恣意切換的視覺空間。這種脫離肉身所度量之世界的快感,似乎成為了當代生活的主題之一,從隨身的手機、筆記型電腦、電動遊戲機到大眾交通工具、百貨公司、電影院的大屏幕,我們隨時處在一種不斷切換的狀態,當目光擺像這些訊號光,即切進了數位訊號的世界,我們即便共處在同一個物理空間,依然無法對視。在這些訊號光所組成的視覺裝置中,我們僅僅趨著光且凝視之。 數位化的訊息介面中,我們超越了為體能所化約的時間與空間,感官知覺的反應不斷地萎縮至神經末梢,一旦熟悉的掌握了操作的技術我們變得更敏捷而迅速,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待,也可說是肉軀被訊息介面給規格化後,不斷的反覆著同一性的單一舉動,因為訊息傳遞的途徑係為一個沒有歷程的捷徑。然而,所接收的訊息越大量同時也暗示著人之意識被碎裂為相對多量的片面,甚至經由訊息共時間的大量傳播,收訊成為一個集體共遊的狀態,同一件事情可能在成千上萬個腦袋裡同時播放,我們再各自的訊息平台上遊歷著相同的場景。由此可看出,訊息平台提供了一個均質的活動介面,但也同時等質化了表述的模式,在一個制定好的選單上,我們選擇個人所好的同時,同樣也是被選擇的結果,訊息規格化了我們的感受,與其悲觀地說我們的感知正被抹除,不如期待一個新的感知模式正在建構我們的身體—一個被給予、被冊錄、規劃、編排的身體。 During my serials works “Function Colour ( 2004-2006 )”and “Messenger ( 2007-)”which is lately presented and still in my extensive development, I am highly interested in“ the interfacial body ”― How do our sensation and the mode of thinking change after using all kinds of electronic and digital interfaces frequently in daily life? In “Function Colour” serials, I re-fabricate the fictitious cartoon characters with matrix and centric circles to calculate the percentage, proportion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colours on the cartoon characters; and “Messenger” is focused on standardization in using digital interfaces when we operate lots of video and audio media, interactive online program and receive massive amount of massages everyday. And I think this could be exploration and extension through my art pract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