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亞洲的七個提問 Seven Questions for Asia 》2018 關渡雙年展
2018.10.05~2019.01.06
09:00 - 17:00
展覽簡介
展覽簡介
2018年第6屆關渡雙年展(Kuandu Biennale)以《給亞洲的七個提問Seven Questions for Asia》為題,將在2018/10/05 – 2019/1/6 隆重登場。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關渡美術館此次榮幸邀請到7位策展人,分別是Ali Akay阿里・阿凱、Bala Starr芭拉・斯塔爾、HenkSlager翰克・斯勞格、Kailin Yang楊凱麟、Pan Lu潘律、Sandy Hsiu-chih Lo羅秀芝、Ute Meta Bauer烏特・梅塔・鮑爾,聯合14組藝術家包括AHA! (Archive for Human Activities) AHA!人類活動檔案、Ali Kazma阿里・卡茲瑪、ChristophDraeger and HeidrunHolzfeind克里斯多夫・德雷格&海德恩・霍玆芬德、Fiona Tan費奧納・譚、Ho Tzu Nyen何子彥、Jiandyin(Pornpilai and JiradejMeemalai) 朋琵萊・明瑪萊&紀拉德・明瑪萊、MǎRán馬然、Narita Keisuke成田圭祐、OnejoonChe崔元準、René Viénet魏延年、Sara Sejin Chang (Sara van der Heide) 薩拉・范・德・海德、SezaPaker瑟颯・帕克、Wai Lau劉衛、Zou Zhou鄒肇共同參與。由7位策展人分別向亞洲發起七個提問,飽涵問題意識與未來性,並邀請創作與七個提問有著緊密關聯的藝術家群共同合作,呈現具備實驗性與知識性生產的展演。(順序按字母排列)
本屆雙年展主題《給亞洲的七個提問Seven Questions for Asia》的發想,源自於策展團隊對「亞洲(Asia)」有著多樣性的問題意識,「亞洲(Asia)」一詞總是伴隨著渾屯、歧義與問題性,伴隨著維基百科、搜尋引擎、百科全書、線上學習與「科技獨斷」(technopoly)的加速主義等發明,使我們正處於一個答案永遠多於質問的時代。因此,就我們於今時今日所見、所聞、所處、所感而提出差異性的問題成為至關重要的事情,我們將注意力移轉至提問「亞洲(Asia)」此一概念,是為了解構歷史而投射出將臨的未來,並且多樣性地建構出時間與空間的框架。

《給亞洲的七個提問Seven Questions for Asia》藉由我們所邀請的策展人的提問,包含著殖民主義的衝撞與其後續、特定的烏托邦及惡托邦、邊緣性、激進左派的命運、語言主體、以及挪用亞洲的未來性等等問題,都立基在衝突、國際關係與歷史的危機之中,而與之對應的藝術家藉由作品作為其對亞洲七個提問的回應。在這個以問題與答案為基礎而展開的論述型雙年展中,並非意圖尋求同一的認同及共識,而是使一種諸眾的「亞洲(Asia)」成為可能,也就是說,讓「被忽略」及「不可再現」變得重新可見,顯現其不可抹滅「複奇性」(singularities)。
展覽簡介
2018年第6屆關渡雙年展(Kuandu Biennale)以《給亞洲的七個提問Seven Questions for Asia》為題,將在2018/10/05 – 2019/1/6 隆重登場。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關渡美術館此次榮幸邀請到7位策展人,分別是Ali Akay阿里・阿凱、Bala Starr芭拉・斯塔爾、HenkSlager翰克・斯勞格、Kailin Yang楊凱麟、Pan Lu潘律、Sandy Hsiu-chih Lo羅秀芝、Ute Meta Bauer烏特・梅塔・鮑爾,聯合14組藝術家包括AHA! (Archive for Human Activities) AHA!人類活動檔案、Ali Kazma阿里・卡茲瑪、ChristophDraeger and HeidrunHolzfeind克里斯多夫・德雷格&海德恩・霍玆芬德、Fiona Tan費奧納・譚、Ho Tzu Nyen何子彥、Jiandyin(Pornpilai and JiradejMeemalai) 朋琵萊・明瑪萊&紀拉德・明瑪萊、MǎRán馬然、Narita Keisuke成田圭祐、OnejoonChe崔元準、René Viénet魏延年、Sara Sejin Chang (Sara van der Heide) 薩拉・范・德・海德、SezaPaker瑟颯・帕克、Wai Lau劉衛、Zou Zhou鄒肇共同參與。由7位策展人分別向亞洲發起七個提問,飽涵問題意識與未來性,並邀請創作與七個提問有著緊密關聯的藝術家群共同合作,呈現具備實驗性與知識性生產的展演。(順序按字母排列)
本屆雙年展主題《給亞洲的七個提問Seven Questions for Asia》的發想,源自於策展團隊對「亞洲(Asia)」有著多樣性的問題意識,「亞洲(Asia)」一詞總是伴隨著渾屯、歧義與問題性,伴隨著維基百科、搜尋引擎、百科全書、線上學習與「科技獨斷」(technopoly)的加速主義等發明,使我們正處於一個答案永遠多於質問的時代。因此,就我們於今時今日所見、所聞、所處、所感而提出差異性的問題成為至關重要的事情,我們將注意力移轉至提問「亞洲(Asia)」此一概念,是為了解構歷史而投射出將臨的未來,並且多樣性地建構出時間與空間的框架。

《給亞洲的七個提問Seven Questions for Asia》藉由我們所邀請的策展人的提問,包含著殖民主義的衝撞與其後續、特定的烏托邦及惡托邦、邊緣性、激進左派的命運、語言主體、以及挪用亞洲的未來性等等問題,都立基在衝突、國際關係與歷史的危機之中,而與之對應的藝術家藉由作品作為其對亞洲七個提問的回應。在這個以問題與答案為基礎而展開的論述型雙年展中,並非意圖尋求同一的認同及共識,而是使一種諸眾的「亞洲(Asia)」成為可能,也就是說,讓「被忽略」及「不可再現」變得重新可見,顯現其不可抹滅「複奇性」(singularities)。
七個提問
我們真的可以就全球地緣政治和宇宙學的角度來談「亞洲地中海地區」嗎?
Can We Really Talk About "Asiatic Mediterranean area" in Terms of Global Geopolitics and Cosmology?
策展人: 阿里 · 阿凱 Ali Akay
藝術家: 阿里 · 卡茲瑪 Ali Kazma, 颯瑟 · 帕克 Seza Paker

口音、方言和語言是否劃分了亞洲內部不同的社會階層?
Do Accents, Dialects and Language Delimit Social Classes in Asia?
策展人: 芭拉 · 斯塔爾 Bala Starr
藝術家: 鄒肇 Zou Zhao

自由,究竟為何?
Freedom, What Was That All About?
策展人: 翰克 · 斯勞格 Henk Slager
藝術家: 崔元準 Onejoon Che, 薩拉 · 范 · 德 · 海德 Sara Sejin Chang (Sara van der Heide)

亞洲解域-問題終結後的問題
The Question After the End of Questions: De-territorialization of Asia
策展人: 楊凱麟 Kai-Lin Yang
藝術家: 魏延年 René Viénet

亞洲能否經由多樣性產生普遍性?
Can Asia Produce Universality Through Diversity ?
策展人: 潘律
藝術家: 人類活動檔案 AHA!(Archive for Human Activities), 不規則節奏避難所 Irregular Rhythm Asylum, 馬然 Ma Ran, 劉衛 Wai Lau

我們如何藉由重新連結「地方」來塑造「亞托邦」?
How Can We Shape Asia Through Reconnecting with Topos?
策展人: 羅秀芝 Sandy Hsiu-chih Lo
藝術家: 克里斯多夫 · 德雷格&海德恩 · 霍茲芬德 Christoph Draeger & Heidrun Holzfeind, 陳飛豪 Fei-Hao Chen , 朋琵萊 · 明瑪萊&紀拉德 · 明瑪萊 Jiandyin (Pornpilai and Jiradej Meemalai

The Impossibility of Mapping Asia 測繪(亞洲)的不可能
策展人: Ute Meta Bauer 烏特‧梅塔‧鮑爾
藝術家: 何子彥 Ho Tzu Nyen, 費奧納‧譚 Fiona Tan
七個提問
我們真的可以就全球地緣政治和宇宙學的角度來談「亞洲地中海地區」嗎?
Can We Really Talk About "Asiatic Mediterranean area" in Terms of Global Geopolitics and Cosmology?
策展人: 阿里 · 阿凱 Ali Akay
藝術家: 阿里 · 卡茲瑪 Ali Kazma, 颯瑟 · 帕克 Seza Paker

口音、方言和語言是否劃分了亞洲內部不同的社會階層?
Do Accents, Dialects and Language Delimit Social Classes in Asia?
策展人: 芭拉 · 斯塔爾 Bala Starr
藝術家: 鄒肇 Zou Zhao

自由,究竟為何?
Freedom, What Was That All About?
策展人: 翰克 · 斯勞格 Henk Slager
藝術家: 崔元準 Onejoon Che, 薩拉 · 范 · 德 · 海德 Sara Sejin Chang (Sara van der Heide)

亞洲解域-問題終結後的問題
The Question After the End of Questions: De-territorialization of Asia
策展人: 楊凱麟 Kai-Lin Yang
藝術家: 魏延年 René Viénet

亞洲能否經由多樣性產生普遍性?
Can Asia Produce Universality Through Diversity ?
策展人: 潘律
藝術家: 人類活動檔案 AHA!(Archive for Human Activities), 不規則節奏避難所 Irregular Rhythm Asylum, 馬然 Ma Ran, 劉衛 Wai Lau

我們如何藉由重新連結「地方」來塑造「亞托邦」?
How Can We Shape Asia Through Reconnecting with Topos?
策展人: 羅秀芝 Sandy Hsiu-chih Lo
藝術家: 克里斯多夫 · 德雷格&海德恩 · 霍茲芬德 Christoph Draeger & Heidrun Holzfeind, 陳飛豪 Fei-Hao Chen , 朋琵萊 · 明瑪萊&紀拉德 · 明瑪萊 Jiandyin (Pornpilai and Jiradej Meemalai

The Impossibility of Mapping Asia 測繪(亞洲)的不可能
策展人: Ute Meta Bauer 烏特‧梅塔‧鮑爾
藝術家: 何子彥 Ho Tzu Nyen, 費奧納‧譚 Fiona Tan
作品
 回上頁
分享到
繁中  /  EN
繁中 /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