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區塊
:::

關渡美術館

:::
《花園裡的一塊磚》展覽講座︰重探文獻與影像的檔案,重建楊逵的東海花園
公告日期 2025.04.25
活動日期 _ 2025年5月15日(四)13:30-15:30
活動費用 _ 免費
活動地點 _ 關渡美術館四樓入口大廳
《花園裡的一塊磚》展覽講座
時間|5月15日(四)13:30-15:30
地點|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關渡美術館 四樓入口大廳

主題|重探文獻與影像的檔案,重建楊逵的東海花園

講者|汪正翔(藝術家)、黃崇凱(小說家)
主持人|黃建宏(關渡美術館 館長)
《花園裡的一塊磚》展覽講座
時間|5月15日(四)13:30-15:30
地點|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關渡美術館 四樓入口大廳

主題|重探文獻與影像的檔案,重建楊逵的東海花園

講者|汪正翔(藝術家)、黃崇凱(小說家)
主持人|黃建宏(關渡美術館 館長)
講座介紹
展覽「花園裡的一塊磚」回到了七〇年代楊逵的東海花園,試圖重探彼時此一場域在藝文活動與社會實踐所打開的豐富可能性。

七〇年代的東海花園,在楊逵的小說重新出土、〈壓不扁的玫瑰〉(原名「春光關不住」)進入中學教科書之後,藝文青年絡繹來訪,吃喝交談,花園儼然成為一個藝文沙龍(或廟埕),並且留下了或是楊逵肖像、或是文友合照的海量攝影作品。戒嚴時代,這些照片似乎迂迴地透過「展示」來「反監視」,似乎在無聲地聲明:「我們沒有密謀甚麼,所以我們光明正大合照」——但聚會裡的文學討論與思想交流本身就是最強力的密謀。

小說家黃崇凱的新作《反重力》,主軸之一正是處理了台灣七〇年代的政治反抗史,尤其是武裝反抗,包括了刺蔣案、泰源監獄起義、美新處炸彈案等,可以說是在楊澤1994年主編《七〇年代懺情錄》的三十年後,以一人之力對七〇年代所進行的一場大規模文學式補遺。其中,從大阪萬國博覽會、庫柏力克的科幻電影《2001太空漫遊》、到彭明敏反監視的相機,小說裡的視覺裝置對當代藝術提問了「文學與影像」的關係。

藝術家汪正翔這次參展的攝影裝置作品〈Missing Parts〉(2025),除了補遺與重構東海花園,也在處理一系列充滿張力的影像悖論:數位與底片、攝影與AI、快照(snapshot)與全景(panorama)、靜態攝影與動態影像...等等,皆是針對當代攝影與當代影像機制的核心追問,也回頭叩問了七〇年代「回歸現實」(蕭阿勤語)浪潮底下,關於認同與肖像、文化與造型、土地與風景等諸領域裡,涉及「再現真實」與「本真性」的辯證。

在這場黃崇凱與汪正翔的座談裡,二位講者將會分享各自在文學上與攝影上的創作甘苦,主持人黃建宏老師也將尖銳提問:當代個人創作者怎麼回訪無論是文獻或者是影像的「歷史檔案」,如何置身於檔案的在場、缺席、與罅隙之間,透過想像力與創作力在藝術領域裡「讓歷史當代化」?甚至,當今我們面對楊逵這位左翼的文學家與行動者,怎麼思考左翼影像在當代的面貌?而左翼文藝是否以及如何仍然可能?
講座介紹
展覽「花園裡的一塊磚」回到了七〇年代楊逵的東海花園,試圖重探彼時此一場域在藝文活動與社會實踐所打開的豐富可能性。

七〇年代的東海花園,在楊逵的小說重新出土、〈壓不扁的玫瑰〉(原名「春光關不住」)進入中學教科書之後,藝文青年絡繹來訪,吃喝交談,花園儼然成為一個藝文沙龍(或廟埕),並且留下了或是楊逵肖像、或是文友合照的海量攝影作品。戒嚴時代,這些照片似乎迂迴地透過「展示」來「反監視」,似乎在無聲地聲明:「我們沒有密謀甚麼,所以我們光明正大合照」——但聚會裡的文學討論與思想交流本身就是最強力的密謀。

小說家黃崇凱的新作《反重力》,主軸之一正是處理了台灣七〇年代的政治反抗史,尤其是武裝反抗,包括了刺蔣案、泰源監獄起義、美新處炸彈案等,可以說是在楊澤1994年主編《七〇年代懺情錄》的三十年後,以一人之力對七〇年代所進行的一場大規模文學式補遺。其中,從大阪萬國博覽會、庫柏力克的科幻電影《2001太空漫遊》、到彭明敏反監視的相機,小說裡的視覺裝置對當代藝術提問了「文學與影像」的關係。

藝術家汪正翔這次參展的攝影裝置作品〈Missing Parts〉(2025),除了補遺與重構東海花園,也在處理一系列充滿張力的影像悖論:數位與底片、攝影與AI、快照(snapshot)與全景(panorama)、靜態攝影與動態影像...等等,皆是針對當代攝影與當代影像機制的核心追問,也回頭叩問了七〇年代「回歸現實」(蕭阿勤語)浪潮底下,關於認同與肖像、文化與造型、土地與風景等諸領域裡,涉及「再現真實」與「本真性」的辯證。

在這場黃崇凱與汪正翔的座談裡,二位講者將會分享各自在文學上與攝影上的創作甘苦,主持人黃建宏老師也將尖銳提問:當代個人創作者怎麼回訪無論是文獻或者是影像的「歷史檔案」,如何置身於檔案的在場、缺席、與罅隙之間,透過想像力與創作力在藝術領域裡「讓歷史當代化」?甚至,當今我們面對楊逵這位左翼的文學家與行動者,怎麼思考左翼影像在當代的面貌?而左翼文藝是否以及如何仍然可能?
講者簡介
汪正翔

以攝影為主要媒材的觀念藝術創作者。看得見,會按快門。
黃崇凱

小說家。雲林人。臺大歷史所畢業。著有《反重力》、《新寶島》、《文藝春秋》等書。
講者簡介
汪正翔

以攝影為主要媒材的觀念藝術創作者。看得見,會按快門。
黃崇凱

小說家。雲林人。臺大歷史所畢業。著有《反重力》、《新寶島》、《文藝春秋》等書。
主持人簡介
黃建宏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教授暨關渡美術館館長。

研究專長關於影像研究、美學理論、當代藝術思潮、哲學、策展研究。書寫內容著墨在電影、影像、當代藝術與表演藝術的評論。

主持人簡介
黃建宏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教授暨關渡美術館館長。

研究專長關於影像研究、美學理論、當代藝術思潮、哲學、策展研究。書寫內容著墨在電影、影像、當代藝術與表演藝術的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