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吳於開場時,以她在藝術大學所創作的第一件作品出發,談及現場感受性的轉換如何成為她藝術實踐的一部份。在該裝置作品中,她並置兩種不同的音源—口琴和模仿口琴的人聲,透過模糊、無法判斷且不明確的感受性,體現在環境和自我中產生的混沌感,而同樣的概念也運用在她2008年的第一部錄像作品《 Into A Space Of Love》中。從作品所延續到現今的藝術實踐,曾吳提出四項她的核心內容:現場的感受性、非語言的溝通、非物質的體驗和雙人組的形式。
其於2017年完成的作品 《We Hold Where Study》,便是從質疑的角度,挑戰影像的呈現,以激發創作中不同的可能性。作品以雙投影、雙場景和雙人組的合作,透過聲響和肢體的交織,探索各種不同的身份交錯(如身為酷兒又同時是有色人種),面對警政體系時的待遇。她運用鏡頭捕捉不同的凝視和窺視,呈現每個人心中看與被看的慾望。作品中的舞者,也是曾吳與行為藝術團體「動感創作體」( Moved by the Motion )的共同合作。除了這件作品外,與團體的跨領域展演,通常以文本(詩歌、曲譜等等 )為基礎,運用不同的語言、文字、肢體、音樂、影像和舞台設計,發展出不同的表演形式、行為展演和藝術作品。作品《The Show is Over》 則通過語言、圖像、肢體和聲音作為媒介,圍繞詩句「世界是塊旱地,地球是水」,思考水、泥土與黑暗之間的構成關係。
此外,曾吳受邀到威尼斯雙年展的限地作品《Of Whales》,更進一步研究抹香鯨的生命系統。她以即時遊戲引擎(Real time game engine)的技術,模擬抹香鯨下潛至海底遨遊、浮上水面換氣的視角,來描繪《白鯨記》中的海地世界和宇宙。作品以多聲道同步播放,結合現場的水面反射,表現作品在不同環境下所呈現出的差異。曾吳形容這件作品擁有「劇場感」,是因導演將不同參數、內容、指令等的套入,畫面便由系統即時生成;對應劇場展演一旦開始,導演的掌控權將交還給演員、舞者和現場。她將鏡頭權力翻轉,除了是現場和擷影的思考,也是觀眾體驗時不同的可能性。
曾吳於開場時,以她在藝術大學所創作的第一件作品出發,談及現場感受性的轉換如何成為她藝術實踐的一部份。在該裝置作品中,她並置兩種不同的音源—口琴和模仿口琴的人聲,透過模糊、無法判斷且不明確的感受性,體現在環境和自我中產生的混沌感,而同樣的概念也運用在她2008年的第一部錄像作品《 Into A Space Of Love》中。從作品所延續到現今的藝術實踐,曾吳提出四項她的核心內容:現場的感受性、非語言的溝通、非物質的體驗和雙人組的形式。
其於2017年完成的作品 《We Hold Where Study》,便是從質疑的角度,挑戰影像的呈現,以激發創作中不同的可能性。作品以雙投影、雙場景和雙人組的合作,透過聲響和肢體的交織,探索各種不同的身份交錯(如身為酷兒又同時是有色人種),面對警政體系時的待遇。她運用鏡頭捕捉不同的凝視和窺視,呈現每個人心中看與被看的慾望。作品中的舞者,也是曾吳與行為藝術團體「動感創作體」( Moved by the Motion )的共同合作。除了這件作品外,與團體的跨領域展演,通常以文本(詩歌、曲譜等等 )為基礎,運用不同的語言、文字、肢體、音樂、影像和舞台設計,發展出不同的表演形式、行為展演和藝術作品。作品《The Show is Over》 則通過語言、圖像、肢體和聲音作為媒介,圍繞詩句「世界是塊旱地,地球是水」,思考水、泥土與黑暗之間的構成關係。
此外,曾吳受邀到威尼斯雙年展的限地作品《Of Whales》,更進一步研究抹香鯨的生命系統。她以即時遊戲引擎(Real time game engine)的技術,模擬抹香鯨下潛至海底遨遊、浮上水面換氣的視角,來描繪《白鯨記》中的海地世界和宇宙。作品以多聲道同步播放,結合現場的水面反射,表現作品在不同環境下所呈現出的差異。曾吳形容這件作品擁有「劇場感」,是因導演將不同參數、內容、指令等的套入,畫面便由系統即時生成;對應劇場展演一旦開始,導演的掌控權將交還給演員、舞者和現場。她將鏡頭權力翻轉,除了是現場和擷影的思考,也是觀眾體驗時不同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