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位孿生技術下的未來判罰形式》講座:倫理、反統治,與對技術的穿牆實驗
《 數位孿生技術下的未來判罰形式》講座:倫理、反統治,與對技術的穿牆實驗
公告日期 2023.09.06
活動日期 _ 2023年9月23日(六)下午2:00-4:30
活動費用 _ 免費
活動地點 _ 關渡美術館 一又二分之一空間
主題:倫理、反統治,與對技術的穿牆實驗
議題主導人:施懿珊(藝術家)
主持人:黃建宏館長
與談人:郭昭蘭(研究者)、吳祥賓(研究者)、楊硯奇(研究者)、張明曜(藝術家)
時間:2023/9/23(六)14:00-16:30
地點:關渡美術館一又二分之一空間
主題:倫理、反統治,與對技術的穿牆實驗
議題主導人:施懿珊(藝術家)
主持人:黃建宏館長
與談人:郭昭蘭(研究者)、吳祥賓(研究者)、楊硯奇(研究者)、張明曜(藝術家)
時間:2023/9/23(六)14:00-16:30
地點:關渡美術館一又二分之一空間
活動介紹
關注科技命題的藝術家,在面對大量的通用科技時的矛盾:一面為了逃脫這些技術的統治,必須先瞭解它的運作原理,然後突破它( 或它們 )。但、另一方面,在展演呈現時,藝術家又必需把這些科技工具串接在一起,作為與觀眾接觸的最前端的視覺表現技法。本次講題將以施懿珊在臺北市立美術館的個展——「 數位孿生技術下的未來判罰形式 」作為開端,從施懿珊起自 2018 年的三起藝術計畫:《 刷臉時代的反統治鏈 》、《 精神與靈魂的治理之術 》,與《 數位孿生技術下的未來判罰形式 》,作為切入,討論——藝術工作者在面對不斷翻新、推展之科技時的問題意識,與藝術方法如何建構。

本次展演中,藝術家在臺北市立美術館的三樓展覽室、其展區內,搭建了一個:會因為展期的開展不斷加疊、和迭代的內容更新機制。藝術家把美術館當成一次可以探討、和測驗,實體社會的數位孿生化程度的機會,檢視我們當下的社會正在:怎麼被數位孿生化、正在怎麼與機器、和各種技術,共同搭建什麼樣的生活網絡。在與展題的同名計畫( 數位孿生技術下的未來判罰形式 )中,施懿珊也利用:一套——生理訊號採集穿戴設備,和一些現在市面上很常見的運動穿戴裝置,例如:Apple Watch、Garmin 跑步動態感測器等,能簡單紀錄:心律、呼吸,和身體位置、移動軌跡的產品來:作為身體訊號採集基礎網絡,並且以這套基礎網絡搭建一個架空於近未來的,針對數位世界、與數位生活的新型態犯罪議題的,一套「 數位判罰機制 」。

隨著展期開展、藝術家透過海報印刷與網路流通等方式,分批於臺北市立美術館的 3 樓展覽室,發放——以上述生理訊號繪測技術為基礎所建立的「 判罰機制 」。該「 判罰機制 」的首波框架中,包含兩個「 假說 」,一為:「 判罰假說 」、另一個則是藝術家基於目前技術現實所寫而成的一篇小論文,去談論:當一開始被開發用來輔助、和補充人類生活的「 生成式智慧體( Generative Agents ) 」逐漸成為未來人口基數的一個假說。其中首波發放之海報文件的第四份是一份雙面文件,內容刊載這篇完整的研究小文章。

依循這套判罰機制所印製的《 數位判罰法典 》,將在展期內陸續以:「 科技服務與監管的雙面性 」、「 訂做與客製化式判罰 」、「 技術分散所造成的多模態的倫理 」、「 科技孿生世界中的治理問題 」,等、幾大主題,批次進行文本更新與藝術事件之策動。
活動介紹
關注科技命題的藝術家,在面對大量的通用科技時的矛盾:一面為了逃脫這些技術的統治,必須先瞭解它的運作原理,然後突破它( 或它們 )。但、另一方面,在展演呈現時,藝術家又必需把這些科技工具串接在一起,作為與觀眾接觸的最前端的視覺表現技法。本次講題將以施懿珊在臺北市立美術館的個展——「 數位孿生技術下的未來判罰形式 」作為開端,從施懿珊起自 2018 年的三起藝術計畫:《 刷臉時代的反統治鏈 》、《 精神與靈魂的治理之術 》,與《 數位孿生技術下的未來判罰形式 》,作為切入,討論——藝術工作者在面對不斷翻新、推展之科技時的問題意識,與藝術方法如何建構。

本次展演中,藝術家在臺北市立美術館的三樓展覽室、其展區內,搭建了一個:會因為展期的開展不斷加疊、和迭代的內容更新機制。藝術家把美術館當成一次可以探討、和測驗,實體社會的數位孿生化程度的機會,檢視我們當下的社會正在:怎麼被數位孿生化、正在怎麼與機器、和各種技術,共同搭建什麼樣的生活網絡。在與展題的同名計畫( 數位孿生技術下的未來判罰形式 )中,施懿珊也利用:一套——生理訊號採集穿戴設備,和一些現在市面上很常見的運動穿戴裝置,例如:Apple Watch、Garmin 跑步動態感測器等,能簡單紀錄:心律、呼吸,和身體位置、移動軌跡的產品來:作為身體訊號採集基礎網絡,並且以這套基礎網絡搭建一個架空於近未來的,針對數位世界、與數位生活的新型態犯罪議題的,一套「 數位判罰機制 」。

隨著展期開展、藝術家透過海報印刷與網路流通等方式,分批於臺北市立美術館的 3 樓展覽室,發放——以上述生理訊號繪測技術為基礎所建立的「 判罰機制 」。該「 判罰機制 」的首波框架中,包含兩個「 假說 」,一為:「 判罰假說 」、另一個則是藝術家基於目前技術現實所寫而成的一篇小論文,去談論:當一開始被開發用來輔助、和補充人類生活的「 生成式智慧體( Generative Agents ) 」逐漸成為未來人口基數的一個假說。其中首波發放之海報文件的第四份是一份雙面文件,內容刊載這篇完整的研究小文章。

依循這套判罰機制所印製的《 數位判罰法典 》,將在展期內陸續以:「 科技服務與監管的雙面性 」、「 訂做與客製化式判罰 」、「 技術分散所造成的多模態的倫理 」、「 科技孿生世界中的治理問題 」,等、幾大主題,批次進行文本更新與藝術事件之策動。
議題主導人簡介
施懿珊
臺北藝術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媒體藝術碩士畢業,空中自體動力宣言實驗室負責人。長期關注:物件化、科技史、材料史、文化批評、文化生態建構、未來人類介面、對話工具開發,與( 藝術 )語言轉譯。目前以虛構研究者「賴火旺」(Prof. Lai Ho Wang)之名義組織「科技物件與人類幻象研究室」,並長期依託「議題串連」的模式,推展各種以「科技物」作為命題之研究與討論。
議題主導人簡介
施懿珊
臺北藝術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媒體藝術碩士畢業,空中自體動力宣言實驗室負責人。長期關注:物件化、科技史、材料史、文化批評、文化生態建構、未來人類介面、對話工具開發,與( 藝術 )語言轉譯。目前以虛構研究者「賴火旺」(Prof. Lai Ho Wang)之名義組織「科技物件與人類幻象研究室」,並長期依託「議題串連」的模式,推展各種以「科技物」作為命題之研究與討論。
與談人簡介
郭昭蘭
郭昭蘭現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系副教授,主要教授現代與當代藝術、藝術史與策展實踐。研究興趣圍繞移動、流通與史觀的力動,以及展覽如何製造歷史。近期與藝術家林明弘、安靜(Lee Ambrozy)合作策展「穿越人煙罕至的小徑」(2021,北師美術館),嘗試以跨歷史並置方式,探索展覽製作作為藝術史學方法擴張場域的可能性。「有譜」計畫(Score Project)(2020,關渡美術館)則是將跨際交流理性化、視覺化,並將「譜」重新調動時間與空間的潛能應用於包含區域藝術「生態—形式」的對象之中。郭昭蘭的翻譯著作有葛羅伊斯(Boris Groys)的《藝術力》(2015,與劉文坤合譯,藝術家出版社)
與談人簡介
郭昭蘭
郭昭蘭現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系副教授,主要教授現代與當代藝術、藝術史與策展實踐。研究興趣圍繞移動、流通與史觀的力動,以及展覽如何製造歷史。近期與藝術家林明弘、安靜(Lee Ambrozy)合作策展「穿越人煙罕至的小徑」(2021,北師美術館),嘗試以跨歷史並置方式,探索展覽製作作為藝術史學方法擴張場域的可能性。「有譜」計畫(Score Project)(2020,關渡美術館)則是將跨際交流理性化、視覺化,並將「譜」重新調動時間與空間的潛能應用於包含區域藝術「生態—形式」的對象之中。郭昭蘭的翻譯著作有葛羅伊斯(Boris Groys)的《藝術力》(2015,與劉文坤合譯,藝術家出版社)
吳祥賓
現為巴黎第八大學美學、藝術科學與科技博士候選人。畢業於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此後即前往法國,並在巴黎第八大學造型藝術所取得當代藝術暨新媒體碩士學位。2012年至2015年,曾於巴黎雙年展之教育單位高等造形藝術學院(Institut des Hautes Études en Arts Plastiques)負責影像資料編輯,此間,其創作關懷重點與研究視野逐漸聚焦於非展覽的藝術生產模式。主要的研究領域包括:前衛藝術、藝術抗爭、機構批判、生態倫理美學,以及東南亞的集體創作實踐。目前除了評論書寫及相關的學術活動之外,亦試圖從過去的創作經驗以及近期「弱機構」的美學研究中,發展出實驗性質的集體創作活動。
吳祥賓
現為巴黎第八大學美學、藝術科學與科技博士候選人。畢業於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此後即前往法國,並在巴黎第八大學造型藝術所取得當代藝術暨新媒體碩士學位。2012年至2015年,曾於巴黎雙年展之教育單位高等造形藝術學院(Institut des Hautes Études en Arts Plastiques)負責影像資料編輯,此間,其創作關懷重點與研究視野逐漸聚焦於非展覽的藝術生產模式。主要的研究領域包括:前衛藝術、藝術抗爭、機構批判、生態倫理美學,以及東南亞的集體創作實踐。目前除了評論書寫及相關的學術活動之外,亦試圖從過去的創作經驗以及近期「弱機構」的美學研究中,發展出實驗性質的集體創作活動。
楊硯奇
藝評人、策展人和獨立研究者,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博士,曾任政治大學數位人文計畫辦公室博士後研究員、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台南藝術大學台灣藝術檔案中心助理研究員和逢甲大學社會創新學院博士後研究員,關注領域為數位世界的生態論、獨體化、政治、倫理與美學等領域。他曾擔任施懿珊空總 CREATORS計畫的第一屆觀察員,並為洪席耶(Jacques Rancière)美學專著《感性配享:美學與政治》的譯者。目前他正撰寫一本和數位世界和當代藝術有關的專書,並正準備一檔與「戰爭」和「自然」有關的展覽。
楊硯奇
藝評人、策展人和獨立研究者,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博士,曾任政治大學數位人文計畫辦公室博士後研究員、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台南藝術大學台灣藝術檔案中心助理研究員和逢甲大學社會創新學院博士後研究員,關注領域為數位世界的生態論、獨體化、政治、倫理與美學等領域。他曾擔任施懿珊空總 CREATORS計畫的第一屆觀察員,並為洪席耶(Jacques Rancière)美學專著《感性配享:美學與政治》的譯者。目前他正撰寫一本和數位世界和當代藝術有關的專書,並正準備一檔與「戰爭」和「自然」有關的展覽。
張明曜
畢業於臺北藝術大學美術系、藝術跨領域研究所。創作內容關乎遊戲、漫畫、繪畫……等,不忠誠於特定媒材。曾於區塊鏈(Tezos)上發起多次社群行動,與智能合約進行互動,從另一個面相探索區塊鏈藝術的有趣之處。並於2022年以NFT徵件的方式策畫「張明曜雙年展」,及三場線上座談。並於2021年後,在典藏ARTouch發表關於AI圖像生成及區塊鏈社群相關的文章。
張明曜
畢業於臺北藝術大學美術系、藝術跨領域研究所。創作內容關乎遊戲、漫畫、繪畫……等,不忠誠於特定媒材。曾於區塊鏈(Tezos)上發起多次社群行動,與智能合約進行互動,從另一個面相探索區塊鏈藝術的有趣之處。並於2022年以NFT徵件的方式策畫「張明曜雙年展」,及三場線上座談。並於2021年後,在典藏ARTouch發表關於AI圖像生成及區塊鏈社群相關的文章。




✽本場次將同步以直播方式進行。





✽本場次將同步以直播方式進行。

 回上頁
分享到
繁中  /  EN
繁中 /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