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區塊
:::

關渡美術館

:::
《花園裡的一塊磚》專題講座
公告日期 2025.03.24
活動日期 _ 2025年4月16日(三)10:30-12:30
活動費用 _ 免費
活動地點 _ 關渡美術館四樓入口大廳
《花園裡的一塊磚》專題講座
時間|4月16日(三)10:30-12:30
地點|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關渡美術館 四樓入口大廳

主題|台灣左翼文學中的陰性反抗
講者|郭亮廷(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兼任助理教授)、吳思鋒(小劇場工作者)
主持人|葉杏柔(策展人)
《花園裡的一塊磚》專題講座
時間|4月16日(三)10:30-12:30
地點|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關渡美術館 四樓入口大廳

主題|台灣左翼文學中的陰性反抗
講者|郭亮廷(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兼任助理教授)、吳思鋒(小劇場工作者)
主持人|葉杏柔(策展人)
講座介紹
陳映真在〈學習楊逵精神〉裡,曾將楊逵的文學定性為接近「革命浪漫主義」的「新現實主義」,以此區隔於西川滿、濱田隼雄、葉石濤等人推崇的「皇民文學」,或可稱之為「帝國浪漫主義」。從小說和戲劇來看,楊逵筆下的底層現實,有許多民眾的軟弱、醜態、放蕩女、惡童等,這些形象既與統治者的宣傳不符,也不常生動地被革命者的文藝作品所刻畫。究竟這些負面形象,如何產生反抗的動能?被殖民者的陰性姿態,如何成為對抗帝國的策略?我們期望這次對話,是從這個角度重探台灣左翼文藝的初步嘗試。

講座介紹
陳映真在〈學習楊逵精神〉裡,曾將楊逵的文學定性為接近「革命浪漫主義」的「新現實主義」,以此區隔於西川滿、濱田隼雄、葉石濤等人推崇的「皇民文學」,或可稱之為「帝國浪漫主義」。從小說和戲劇來看,楊逵筆下的底層現實,有許多民眾的軟弱、醜態、放蕩女、惡童等,這些形象既與統治者的宣傳不符,也不常生動地被革命者的文藝作品所刻畫。究竟這些負面形象,如何產生反抗的動能?被殖民者的陰性姿態,如何成為對抗帝國的策略?我們期望這次對話,是從這個角度重探台灣左翼文藝的初步嘗試。

○本場講座將會談到楊逵著作〈泥娃娃〉、〈模範村〉、〈鵝媽媽出嫁〉、〈送報伕〉,歡迎參與者事先閱讀。
○本場講座與北藝大「舞蹈學系—文學思想與創作專題課程」合作。
○本場講座將會談到楊逵著作〈泥娃娃〉、〈模範村〉、〈鵝媽媽出嫁〉、〈送報伕〉,歡迎參與者事先閱讀。
○本場講座與北藝大「舞蹈學系—文學思想與創作專題課程」合作。
講者簡介
郭亮廷(Kuo Liang-Ting)
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博士,現為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兼任助理教授。文章散見於《表演藝術雜誌》、《藝術觀點》、「表演藝術評論台」、「典藏ARTouch.com」等刊物及網站。著有《歷史從未終結:王墨林與陳界仁的解放地誌學》,譯有《疊韻》、《無用之用》、《與脆弱同行》等書。
講者簡介
郭亮廷(Kuo Liang-Ting)
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博士,現為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兼任助理教授。文章散見於《表演藝術雜誌》、《藝術觀點》、「表演藝術評論台」、「典藏ARTouch.com」等刊物及網站。著有《歷史從未終結:王墨林與陳界仁的解放地誌學》,譯有《疊韻》、《無用之用》、《與脆弱同行》等書。
吳思鋒(Wu Sih-Fong)
小劇場工作者,藝評人,久居花蓮。主以書寫與編輯工作參與劇場,兼及策劃、製作。關注小劇場的實踐及其譜系的重新閱讀、非都會區劇場的創作與運作、劇場生態與機構化、評論與媒介等面向。現為斑馬線文庫「幕間」書系主編、Pulima藝術獎提名觀察人、表演藝術評論台專題客座主編、桃園鐵玫瑰藝術節協同策展人。並於花蓮開設書籍、文獻展閱的「小劇場書電」。
吳思鋒(Wu Sih-Fong)
小劇場工作者,藝評人,久居花蓮。主以書寫與編輯工作參與劇場,兼及策劃、製作。關注小劇場的實踐及其譜系的重新閱讀、非都會區劇場的創作與運作、劇場生態與機構化、評論與媒介等面向。現為斑馬線文庫「幕間」書系主編、Pulima藝術獎提名觀察人、表演藝術評論台專題客座主編、桃園鐵玫瑰藝術節協同策展人。並於花蓮開設書籍、文獻展閱的「小劇場書電」。
主持人簡介
葉杏柔(Hsing-Jou Yeh)
「花園裡的一塊磚」策展人,獨立藝術工作者,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院博士生。
主持人簡介
葉杏柔(Hsing-Jou Yeh)
「花園裡的一塊磚」策展人,獨立藝術工作者,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院博士生。




*本活動將同步以直播方式進行。




*本活動將同步以直播方式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