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至主要內容區塊
:::
facebook連結(另開視窗)
instagram連結(另開視窗)
youtube連結(另開視窗)
繁中
/
EN
搜尋
會員
網站導覽
選單
繁中
/
EN
搜尋
會員
導覽服務
關於美術館
最新消息
美術館簡介
美術館紀事
館長介紹
參觀與交通資訊
空間與設備
展覽
當期展覽
歷年展覽
活動
當期活動
歷年活動
導覽服務
志工服務
實習計畫
駐館計畫資料庫
當期駐館藝術家
歷屆駐館藝術家
駐館合作單位
駐館計畫報名
歷年駐館成果紀錄
典藏
出版
關渡美術館之友
登入
申辦帳號
帳號
(必填)
密碼
(必填)
驗證碼
(必填)
更換
語音播放
登入
記住我的帳號
忘記密碼
親愛的訪客 您好:
填完資料後即可享有會員服務,
我們誠摯的歡迎您。
開始申請
回到首頁
忘記密碼
請輸入您的登入帳號與電子信箱,我們會把密碼E-mail給您,取得密碼後再重新登入即可。
若您也不記得帳號,麻煩請至「
聯絡我們
」填寫基本資料,客服人員確認後,將會用E-mail通知您的帳號及密碼,謝謝您!
登入帳號
(必填)
電子信箱
(必填)
驗證碼
(必填)
更換
語音播放
確認送出
回上頁
關閉
回上頁
:::
回放啟視錄:錄像藝術作品入藏與狀況檢視工作坊
公告日期 2022.01.04
活動日期 _
2022.01.16(日) 09:30-16:30
活動費用 _
免費
回放啟視錄:錄像藝術作品入藏與狀況檢視工作坊
關渡美術館於2015年展出「啟視錄:台灣錄像藝術創世紀」特展,爬梳台灣錄像藝術創作的編年史,在展出結束後部分作品進入關渡美術館庫房成為典藏品。當年的策展人孫松榮在展覽專文中提及研究期間遭遇作品的磁帶壞損、資料不全等研究挑戰。在錄像藝術作品的身份由展品轉換為典藏品之後,除需面對磁帶的物理耗損、劣化與軟硬體汰換的同時,還有藝術作品進入機構的入藏、登錄、再展示的系統性紀錄工作。
本次「回放啟視錄:錄像藝術作品入藏與狀況檢視工作坊」單日活動分為論壇與工作坊。上午的講座將由陳禹先概述錄像藝術作品成為美術館典藏品的過程和挑戰,接著再由關渡美術館館員廖思涵分享美術館新媒體藝術作品的實際典藏與藝術家訪談經驗。下午的工作坊中,將帶領學員,透由關渡美術館的實際典藏作品,一步步認識錄像藝術的媒介、作品登錄(Cataloging)、紀錄(Documentation)、作品檔案狀況檢視等等的實務,實踐錄像藝術作品在美術館中的保存維護基礎工作。
上午-講座(直播)
錄像藝術在美術館中的典藏管理與保存維護概述,陳禹先
關渡美術館新媒體作品典藏經驗,廖思涵
下午-實務工作坊(不直播)
認識錄像媒材與錄像藝術作品的登錄與紀錄(媒材歷史與作品詮釋欄位登錄)
錄像藝術作品與數位檔案的狀況檢視報告(檢視工具操作與報告撰寫)
日期:2022年1月16日(日)
時間:論壇 09:40~11:50;工作坊 13:00~16:30
地點:關渡美術館(當天由工作人員引導至現場)
工作坊名額限制:20人
報名時間:即日起至2022年1月10日,於1月11日公布錄取名單(未滿20人則繼續開放報名)
報名網址:https://forms.gle/NWgo2mGACcJxMBAj6
工作坊執行團隊:
陳禹先 獨立時基媒體藝術保存維護師,前任M+副數位與媒體藝術修護師
林子荃 現任德國斯圖加特國立造型藝術學院「新媒體與數位資訊保存維護」研究生
廖思涵 現任關渡美術館 展覽組組員
張雅涵、余建勳 台北藝術大學碩士生(工作坊助理)
執行單位:科技藝術典藏基礎計畫
主辦單位:數位藝術基金會、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關渡美術館
贊助單位: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回放啟視錄:錄像藝術作品入藏與狀況檢視工作坊
關渡美術館於2015年展出「啟視錄:台灣錄像藝術創世紀」特展,爬梳台灣錄像藝術創作的編年史,在展出結束後部分作品進入關渡美術館庫房成為典藏品。當年的策展人孫松榮在展覽專文中提及研究期間遭遇作品的磁帶壞損、資料不全等研究挑戰。在錄像藝術作品的身份由展品轉換為典藏品之後,除需面對磁帶的物理耗損、劣化與軟硬體汰換的同時,還有藝術作品進入機構的入藏、登錄、再展示的系統性紀錄工作。
本次「回放啟視錄:錄像藝術作品入藏與狀況檢視工作坊」單日活動分為論壇與工作坊。上午的講座將由陳禹先概述錄像藝術作品成為美術館典藏品的過程和挑戰,接著再由關渡美術館館員廖思涵分享美術館新媒體藝術作品的實際典藏與藝術家訪談經驗。下午的工作坊中,將帶領學員,透由關渡美術館的實際典藏作品,一步步認識錄像藝術的媒介、作品登錄(Cataloging)、紀錄(Documentation)、作品檔案狀況檢視等等的實務,實踐錄像藝術作品在美術館中的保存維護基礎工作。
上午-講座(直播)
錄像藝術在美術館中的典藏管理與保存維護概述,陳禹先
關渡美術館新媒體作品典藏經驗,廖思涵
下午-實務工作坊(不直播)
認識錄像媒材與錄像藝術作品的登錄與紀錄(媒材歷史與作品詮釋欄位登錄)
錄像藝術作品與數位檔案的狀況檢視報告(檢視工具操作與報告撰寫)
日期:2022年1月16日(日)
時間:論壇 09:40~11:50;工作坊 13:00~16:30
地點:關渡美術館(當天由工作人員引導至現場)
工作坊名額限制:20人
報名時間:即日起至2022年1月10日,於1月11日公布錄取名單(未滿20人則繼續開放報名)
報名網址:https://forms.gle/NWgo2mGACcJxMBAj6
工作坊執行團隊:
陳禹先 獨立時基媒體藝術保存維護師,前任M+副數位與媒體藝術修護師
林子荃 現任德國斯圖加特國立造型藝術學院「新媒體與數位資訊保存維護」研究生
廖思涵 現任關渡美術館 展覽組組員
張雅涵、余建勳 台北藝術大學碩士生(工作坊助理)
執行單位:科技藝術典藏基礎計畫
主辦單位:數位藝術基金會、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關渡美術館
贊助單位: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回上頁
分享到
分享到Facebook(另開視窗)
分享到LINE(另開視窗)
分享到Twitter(另開視窗)
個人資料使用同意書
關渡美術館(以下稱本館)網站進行活動報名時,為落實個人資料之保護,依《個人資料保護法》第8條規定進行蒐集前之告知,您同意以下內容並於勾選同意後進行下一步。
▍個資聲明
本館遵守中華民國「個人資料保護法」之規範,您所填寫之聯絡資訊僅供本館溝通或公務之聯繫,保障用戶隱私權益,保證不對外公開或移作其他目的使用,您在本館網站活動的個人隱私權,本館網站絕對尊重並予以保護。
▍報名切結
本人所提供相關資料,確實無誤,並同意依照貴館檔期、展覽之安排及簡章之規定辦理。
當您勾選「我已閱讀並同意」時,即表示您願意以電子文件之方式行使法律所賦予同意之權利,並具有書面同意之效果
關渡美術館(以下稱本館)網站進行活動報名時,為落實個人資料之保護,依《個人資料保護法》第8條規定進行蒐集前之告知,您同意以下內容並於勾選同意後進行下一步。
▍個資聲明
本館遵守中華民國「個人資料保護法」之規範,您所填寫之聯絡資訊僅供本館溝通或公務之聯繫,保障用戶隱私權益,保證不對外公開或移作其他目的使用,您在本館網站活動的個人隱私權,本館網站絕對尊重並予以保護。
▍報名切結
本人所提供相關資料,確實無誤,並同意依照貴館檔期、展覽之安排及簡章之規定辦理。
當您勾選「我已閱讀並同意」時,即表示您願意以電子文件之方式行使法律所賦予同意之權利,並具有書面同意之效果
登入
申辦帳號
親愛的訪客 您好:
報名前請先登入,如果您尚未擁有帳號,請先點選申辦帳號!
帳號
(必填)
密碼
(必填)
驗證碼
(必填)
更換
語音播放
登入
記住我的帳號
忘記密碼
親愛的訪客 您好:
您可以點選 "開始報名" ,完成報名流程後,系統會自動為您建立本網帳號。
開始報名
回到首頁
忘記密碼
請輸入您的登入帳號與電子信箱,我們會把密碼E-mail給您,取得密碼後再重新登入即可。
若您也不記得帳號,麻煩請至「
聯絡我們
」填寫基本資料,客服人員確認後,將會用E-mail通知您的帳號及密碼,謝謝您!
登入帳號
(必填)
電子信箱
(必填)
驗證碼
(必填)
更換
語音播放
確認送出
回上頁
關閉
報名名單
報名限額
0
人,目前報名人數
0
人
導覽服務
聯絡我們
回頂端
關鍵字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