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區塊
:::

關渡美術館

世界製造-從雲端上的贊米亞到原生性時間
:::
世界製造-從雲端上的贊米亞到原生性時間
公告日期 2023.12.08
活動日期 _ 2023年12月23日(六)台北時間下午3:00-5:00
活動費用 _ 免費
活動地點 _ 線上直播
線上座談主題:世界製造-從雲端上的贊米亞到原生性時間
World-Making:From Zomia in the Cloud to Indi-Genesis Time

講者:住友文彥(Fumihiko Sumitomo)|獨立策展人、研究者
主持人:黃建宏 | 策展人/關美館館長

時間:2023/12/23(六)台北時間15:00-17:00
座談連結:敬請期待
線上座談主題:世界製造-從雲端上的贊米亞到原生性時間
World-Making:From Zomia in the Cloud to Indi-Genesis Time

講者:住友文彥(Fumihiko Sumitomo)|獨立策展人、研究者
主持人:黃建宏 | 策展人/關美館館長

時間:2023/12/23(六)台北時間15:00-17:00
座談連結:敬請期待
主題關鍵字介紹
主題關鍵字介紹
「雲端上的贊米亞」
由Aura Contemporary Art Foundation(アウラ現代藝術振興財団)支持的「贊米亞製作」(Production Zomia)計畫,於2021年啟動。「贊米亞」一詞指的是東南亞大陸(越南、柬埔寨、寮國、泰國和緬甸)的山區,以藏語和緬甸語「贊米」(高地人)命名。贊米亞人的特徵是分散、遷移和口述傳統,他們逃避任何形式的國家控制,如稅收、兵役、奴隸制等。而贊米亞人同時也是一個相信萬物有靈論、諸物平等的民族。

「贊米亞製作」作為亞洲藝術家、策展人、研究人員和藝術專業人士的網絡,旨在透過與生活在泰國/寮國/緬甸邊境毗鄰地區的人類和自然生物接觸,在不同地點創建由非政府組織所營運的展覽活動的平台,包括「佐米:水上跨地方移民-來自湄公河地區的當代藝術」(2021年,日本大阪Semba Excel大廈)、「Anarco-Animism」(2022年,日本宮城縣重生藝術節)和「橙色曼陀羅」(2022年,紀南藝術週,和歌山,日本)等。

雲端上的贊米亞https://reurl.cc/v6VNz1
「雲端上的贊米亞」
由Aura Contemporary Art Foundation(アウラ現代藝術振興財団)支持的「贊米亞製作」(Production Zomia)計畫,於2021年啟動。「贊米亞」一詞指的是東南亞大陸(越南、柬埔寨、寮國、泰國和緬甸)的山區,以藏語和緬甸語「贊米」(高地人)命名。贊米亞人的特徵是分散、遷移和口述傳統,他們逃避任何形式的國家控制,如稅收、兵役、奴隸制等。而贊米亞人同時也是一個相信萬物有靈論、諸物平等的民族。

「贊米亞製作」作為亞洲藝術家、策展人、研究人員和藝術專業人士的網絡,旨在透過與生活在泰國/寮國/緬甸邊境毗鄰地區的人類和自然生物接觸,在不同地點創建由非政府組織所營運的展覽活動的平台,包括「佐米:水上跨地方移民-來自湄公河地區的當代藝術」(2021年,日本大阪Semba Excel大廈)、「Anarco-Animism」(2022年,日本宮城縣重生藝術節)和「橙色曼陀羅」(2022年,紀南藝術週,和歌山,日本)等。

雲端上的贊米亞https://reurl.cc/v6VNz1
「原生性時間」
「原民性」(indigeneity)一方面因應台灣複雜而長期的殖民史,與追求多元共生的歷史動因,而在政治上浮現出其重要性,另一方面也呼應著人類文化隨著氣候改變而面對的挑戰,企圖從原民緊密連結環境的認知與慣習中找出可參照的出路,最後則是構思琢磨著一種足以回應生態環境、宇宙論生命時間的精神特質。「原民性」除了指向部落住民與部落文化的特性之外,也企圖從原民文化調研中開啟原民文化與當代社會、非原民族群之間交流與思想共振的一個開口。其中特定與擴延的雙重性呈現出跨文化思維的動能機制:以獨特性創新普遍性。也可以被視為一種「以文化作為方法」的模式。但這雙重性的運作機制很快隨著「人類世」、「萬物有靈」等議題而快速被市場流通所吸收,儘管其本質上帶有對於資本發展的批判,但仍避免不了成為新的商品符號。

因此,「原民性」除了作為表徵的述詞之外,就作為能動性的述詞而言,不應該再被綁縛在質性支配者凝視下的「他族」,而是溯回其生態網絡中的生命(或「有機」)性格,意即構連生態網絡的就地能力,以及運作其生命性格在此網絡中創生出新關係的特殊能力:在此稱之為「原—生」(indi-genesis)。「原—生」強調出人類生命進入棲居與在地化的創造性過程,呼應生態網絡與地球歷史所得以保存的多樣性。因此,「原—生」從我們對於原民文化乃至於原民性的醒覺與了解開始,擴展為今天人類面對全球現實處境的應對和思考,不是單純的溯往或回歸,而是藝術、文化、思想和社會的激盪與重分配,意即再一次富有美學政治意味的的文化造形運動(Culture Plasticizing Movement)。「原—生」即具分享感染力的認知與創造力,換言之,「原民性」成為大家都可以就地參與(著陸)的思考,打開所有人都可以「原民化」的可能性。

「原—生化」這個重新「著陸」的課題本身就是對於「此刻」的詰問,也就是面對氣候變遷以至於氣候危機時必要面對的現實。簡言之,要真實地促動生態性關聯產生調節或變化,就需要生態行動在「在地」能夠確實地「政治化」。也因此,不論是關美館注重藝術家個展的特質,或者是從亞際到歐亞關係的研究,都必須隨著病毒世帶來的種種變化而重新著陸。那麼雙年展的時間如何不再是被「主題化」和「事件化」的凝定時間?「時間」如何在雙年展中不只是被震撼或被啟蒙的時刻,而能真正落定到與自身時間的行進?自身時間又意味什麼樣的時間呢?首先,是不遮蔽日常時間與區域性時間的時間形式,意即伴隨生活連續性的時間,使得個人的啟蒙時刻不隨事件結束而終結,反倒是生活藉由事件而產生自由的時間。至於「自由」的時間,指的是不受事件規範或指向彼方的時間。它並沒有線性的因果關係,也重視感知學式的知識生產。最重要的是,自由的時間讓人得以脫離「解決問題」的道德價值,反而是不斷思索個體如何以感性的操作及分配來回應個體或社會。

「原生性時間」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1dWhiD--bSG1XRwvI1K3sCsrHlhNoEF0/view
「原生性時間」
「原民性」(indigeneity)一方面因應台灣複雜而長期的殖民史,與追求多元共生的歷史動因,而在政治上浮現出其重要性,另一方面也呼應著人類文化隨著氣候改變而面對的挑戰,企圖從原民緊密連結環境的認知與慣習中找出可參照的出路,最後則是構思琢磨著一種足以回應生態環境、宇宙論生命時間的精神特質。「原民性」除了指向部落住民與部落文化的特性之外,也企圖從原民文化調研中開啟原民文化與當代社會、非原民族群之間交流與思想共振的一個開口。其中特定與擴延的雙重性呈現出跨文化思維的動能機制:以獨特性創新普遍性。也可以被視為一種「以文化作為方法」的模式。但這雙重性的運作機制很快隨著「人類世」、「萬物有靈」等議題而快速被市場流通所吸收,儘管其本質上帶有對於資本發展的批判,但仍避免不了成為新的商品符號。

因此,「原民性」除了作為表徵的述詞之外,就作為能動性的述詞而言,不應該再被綁縛在質性支配者凝視下的「他族」,而是溯回其生態網絡中的生命(或「有機」)性格,意即構連生態網絡的就地能力,以及運作其生命性格在此網絡中創生出新關係的特殊能力:在此稱之為「原—生」(indi-genesis)。「原—生」強調出人類生命進入棲居與在地化的創造性過程,呼應生態網絡與地球歷史所得以保存的多樣性。因此,「原—生」從我們對於原民文化乃至於原民性的醒覺與了解開始,擴展為今天人類面對全球現實處境的應對和思考,不是單純的溯往或回歸,而是藝術、文化、思想和社會的激盪與重分配,意即再一次富有美學政治意味的的文化造形運動(Culture Plasticizing Movement)。「原—生」即具分享感染力的認知與創造力,換言之,「原民性」成為大家都可以就地參與(著陸)的思考,打開所有人都可以「原民化」的可能性。

「原—生化」這個重新「著陸」的課題本身就是對於「此刻」的詰問,也就是面對氣候變遷以至於氣候危機時必要面對的現實。簡言之,要真實地促動生態性關聯產生調節或變化,就需要生態行動在「在地」能夠確實地「政治化」。也因此,不論是關美館注重藝術家個展的特質,或者是從亞際到歐亞關係的研究,都必須隨著病毒世帶來的種種變化而重新著陸。那麼雙年展的時間如何不再是被「主題化」和「事件化」的凝定時間?「時間」如何在雙年展中不只是被震撼或被啟蒙的時刻,而能真正落定到與自身時間的行進?自身時間又意味什麼樣的時間呢?首先,是不遮蔽日常時間與區域性時間的時間形式,意即伴隨生活連續性的時間,使得個人的啟蒙時刻不隨事件結束而終結,反倒是生活藉由事件而產生自由的時間。至於「自由」的時間,指的是不受事件規範或指向彼方的時間。它並沒有線性的因果關係,也重視感知學式的知識生產。最重要的是,自由的時間讓人得以脫離「解決問題」的道德價值,反而是不斷思索個體如何以感性的操作及分配來回應個體或社會。

「原生性時間」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1dWhiD--bSG1XRwvI1K3sCsrHlhNoEF0/view
講者介紹
住友文彥(Fumihiko Sumitomo)


當代藝術策展人、研究者,擁有豐富的博物館、國際展覽、替代空間等策展經驗。研究領域包括戰後日本藝術、亞洲藝術和媒體藝術。為Arts Initiative Tokyo(AIT)創始成員,曾任前橋美術館總監(2013-2021),並自2002年起擔任東京藝術大學策展學程、金澤藝術學院、武藏野美術大學、京都美術大學、多摩美術大學、中央美術學院等機構的客座講師。

曾策劃「後自然」(2022,韓國蔚山美術館)、聆聽:共鳴的世界」(2020,前橋美術館)、「表達的生態-重塑我們與世界的關係」(2019,前橋美術館)、「食物景觀:我們就是我們吃的東西」(2016,前橋美術館)、「Demacation Takayama/Meiro Koizumi」(2015,Maison Hermès Le Forum)等。亦曾於2013年愛知三年展、2010年韓國媒體城市節、「美麗新世界:來自日本的當代視覺文化」(2007,798」大山子藝術區/廣東美術館)、「川俁正:通道」(2008,東京當代藝術館)等擔任展覽策展人。
講者介紹
住友文彥(Fumihiko Sumitomo)


當代藝術策展人、研究者,擁有豐富的博物館、國際展覽、替代空間等策展經驗。研究領域包括戰後日本藝術、亞洲藝術和媒體藝術。為Arts Initiative Tokyo(AIT)創始成員,曾任前橋美術館總監(2013-2021),並自2002年起擔任東京藝術大學策展學程、金澤藝術學院、武藏野美術大學、京都美術大學、多摩美術大學、中央美術學院等機構的客座講師。

曾策劃「後自然」(2022,韓國蔚山美術館)、聆聽:共鳴的世界」(2020,前橋美術館)、「表達的生態-重塑我們與世界的關係」(2019,前橋美術館)、「食物景觀:我們就是我們吃的東西」(2016,前橋美術館)、「Demacation Takayama/Meiro Koizumi」(2015,Maison Hermès Le Forum)等。亦曾於2013年愛知三年展、2010年韓國媒體城市節、「美麗新世界:來自日本的當代視覺文化」(2007,798」大山子藝術區/廣東美術館)、「川俁正:通道」(2008,東京當代藝術館)等擔任展覽策展人。






✽本場次為線上直播,並以中、日文進行。
✽為確保視訊品質及連線速度,請與會者於活動進行期間(Q&A時間例外)保持視訊及麥克風關閉。






✽本場次為線上直播,並以中、日文進行。
✽為確保視訊品質及連線速度,請與會者於活動進行期間(Q&A時間例外)保持視訊及麥克風關閉。
空熵:作為「化潛殖」的宇宙演化敘事
Entropy of Emptiness: Cosmogonic Narrative as Way of Dis-Paracolonization
藝術家:安東・維多克(Anton Vidokle)、李亦凡、陳界仁
策展人:黃建宏
展覽時間:2023年11月24日(五)至2024年2月25日(日)
展覽地點: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關渡美術館一、四樓展覽廳
空熵:作為「化潛殖」的宇宙演化敘事
藝術家:安東・維多克(Anton Vidokle)、李亦凡、陳界仁
策展人:黃建宏
Entropy of Emptiness: Cosmogonic Narrative as Way of Dis-Paracolonization
展覽時間:2023年11月24日(五)至2024年2月25日(日)
展覽地點: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關渡美術館一、四樓展覽廳
【《空熵:作為「化潛殖」的宇宙演化敘事》系列座談I側記】
【《空熵:作為「化潛殖」的宇宙演化敘事》系列座談I側記】
講者:住友文彥(Fumihiko Sumitomo)|獨立策展人、研究者
主持人:黃建宏 |《空熵》策展人/關美館館長
翻譯:池田茜藍(Ai Ikeda)
側記:傅達仁
【《空熵:作為「化潛殖」的宇宙演化敘事》系列座談I側記】
關渡雙年展《空熵:作為「化潛殖」的宇宙演化敘事》的第一場座談-「世界製造-從雲端上的贊米亞到原生性時間」在2023年12月23日(六)於線上以直播方式進行。座談由《空熵》策展人黃建宏館長主持,邀請獨立策展人、研究者住友文彥(Fumihiko Sumitomo)分享其參與泰國雙年展的經驗,並聚焦討論關渡雙年展所提出的「時間」問題。

首先,黃建宏館長談及自三年前人類世的思考引入藝術領域後,原民性的問題開始受到關注。然而,原民性在此所指的是針對原住民意識及文化,之於今天所遭遇到的處境是否有所啟發,從而思考生命及環境的關係、資本主義後社群的結構轉變,以及如何與生命體和物質產生共生關係,最後透過原住民的生活經驗思考連續性的、不同樣態的殖民經驗是如何發展。黃建宏館長曾於疫情期間與住友就沒有邊界的美術館、沒有邊界的藝術進行討論,在疫情之後,原民性則對人跟時空關係的重建,重建人跟人之間的關係,還有意識的質變有所啟發。因此關渡雙年展將原民性轉化成「原生性時間」(Indi-Genesis Time),原生性的時間是一種就地創生的時間、一種如何隨時隨地與環境產生關係性及跨物種的時間。而關渡雙年展這三年來透過兩個部分的規劃,第一個部分是以「場域」為主,透過原民性去延伸到關注藝術家如何與場域產生不一樣的關係,參與的藝術家包括李傑(Lee Kit)、金雅瑛(Ayong Kim)法蘭西斯‧艾利斯(Francis Alÿs)、饒愛琴、伊命・瑪法琉(Iming Mavaliw)。此外還有延續這些展覽有小型個展,包括汪紹綱、黃贊倫、李旭彬、梁廷毓。第二個部分則是以「精神空間」為主題,此亦受到原民性的啟發。在工業革命後,人的想像力及精神空間快速的萎縮,在關渡雙年展中討論精神空間的有何子彥及住友文彥,而藝術家有許哲瑜、陳琬尹、安東・維多克(Anton Vidokle)、李亦凡、陳界仁,以及未來將於關渡美術館舉辦個展的泉太郎(Taro Izumi),施懿珊的討論會亦與本次的主題相關。回到泰國雙年展以「雲端贊米亞」(Zomia in the cloud)為題,贊米亞在James Scott的分析下描繪出以逃逸作為抵抗殖民現代性無政府主義的狀態,而無政府正是對現代性、現代化他治政府的逃離。贊米亞描述在一定高度底下跨地域共同的生活模式,與殖民現代性產生一定的抵抗關係,而無政府主義則一直都是藝術創作中重要的面向。作為當代關切無政府主義的贊米亞,包含何子彥、許家維策劃的《來自山與海的異人》皆是以贊米亞作為出發點。從無政府主義的贊米亞,再進一步以行星的尺度(planetary)討論地球的永續,當代藝術將如何回應這些問題,是否僅有透過藝術才可能達成贊米亞?

接著住友提及他對近現代以來支配社會的時間的諸多思考,雖然這次關渡雙年展討論的是「空」、「熵」,但在今天的座談中,他主要將聚焦於時間的問題,以及如何從空與熵的視角來討論時間。住友指出,鑑賞經驗、參與雙年展及參與國際展覽,在當代社會中意味著什麼或是雙年展在當代社會中扮演什麼角色,為了思考這個問題,他將透過用時間及空間進行爬梳:通常人們會從解析社會被科學技術、政治所管理從而指涉出全球化的正面及消極面。通過時間及空間被抽象化經歷的敘述,卻使得表達個人身心靈經驗變得更加困難,在藝術的領域中這樣的經驗尤其珍貴,全球化追求速度及利益剝奪了私密的安全領域,也剝奪了充分進行對話的機會,論及藝術在這方面可以如何介入,住友分享了他在清邁參與了泰國雙年展的其中一項藝術計畫-「雲端贊米亞」,該計畫由Production Zomia發起,以作為提供亞洲藝術家可持續活動的平台以便能夠做橫向的連結。「雲端贊米亞」邀請新銳藝術家透過網路媒介參與前期準備、後期實踐,同時也跟不同國家的藝術家、策展人交流,梳理彼此不同文化的異同。比方獲邀參與本屆泰國雙年展的緬甸藝術家及兩位緬甸女性攝影師,便是在軍事政權壓迫下持續活動的藝術家。作為由泰國政府主導的地方振興計畫,泰國雙年展每屆舉辦的城市都不一樣,而藝術節在短時間內集中資金人力所呈現的華美演出,則意味著該地區透過藝術活動與全球藝術同步。

住友表示,清邁北方曾經是黃金三角地區,是泰國少數民族聚集且大量種植、販售麻藥的地區。雖然以麻藥為主的毒品交易已經被禁止,但取而代之的是設立以中國資本主導的經濟特區,經濟特區內賭場林立,賭博取代了一切,少數民族因此失去了經濟來源。除此之外,清邁北方聚集了逃離緬甸軍隊的難民,有很多NGO的支援進駐。當地居民告訴住友,NGO的資助也變相成為NGO之間的戰爭,排除賭場及NGO的進駐,住友自問道於此還可以做什麼當代藝術展覽?會不會他也只是為這個古都賦予一個表象的形象,並沒有與現實連結。在與NGO進行聯繫的過程中,住友與來自日本的組織結識,這個組織在泰國營運學生宿生,提供少數民族的孩子上學的機會。而在與該機構的交流中,住友提出了幾個疑問:孩子自我表達的機會有多少?是否有機會接觸他者藝術表達形式或是情感表達成果物?在這樣的交流中,住友發現孩子相比過去在傳統社區生活以身體感受為主體的經驗及實踐變少了。展覽的規劃因此以創造生活在NGO設施的人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可以接觸藝術的機會,並激發觸動情感經驗的機會為主。住友提議將藝術家的創作上傳到雲端伺服器, NGO團體將可免費自由的運用,這些運用不經由我們指導,而是交予NGO自主地去規劃使用。住友的計畫共有23位藝術家參與,他向藝術家們一一解釋活動的目的,藝術家也同意不會干預藝術品的選擇及展示。即便這些作品雖然對大部分NGO人員陌生且難以理解,最後仍順利完成。

住友接續介紹在雲端上的部分作品,首先是Maung Day的作品,圖像是在做夢時腦還中浮現的圖像,這些是藝術家對周圍暴力事件的不安、社會瀰漫的緊張感及自身感受到的困惱。接著是Ngoc Nau在柬埔寨駐村期間的錄像作品,影像間接批判了巨大資本在城市發展中不斷涉足河流周圍,迫使貧困階層人們及自然環境受到傷害。比較特殊的則有Som Supaparinya的作品,藝術家提供參與的NGO團體最自由使用其作品圖像,這件作品把曾經展出的裝置照片分割並印在不同紙張上,可供大家重新組合。

在眾多參與的NGO組織中,住友曾實際參訪其中兩個組織,它們實際展出方式有:在會議室用佈告欄張貼作品和照片、在場館內播放8個錄像作品、利用園區內竹子在咖啡館周圍展示作品。除了NGO的展示之外,為了滿足雙年展的遊客的參觀需求,也在加拿大傳教士興建的百年建築中展出。展出藝術家有緬甸藝術家Shwe Wutt Hmon、日本藝術家Maeda Kohei、居住在緬甸女性攝影師Ri、利用英國殖民時期少數民族照片的藝術家Aung Myat Htay、金屬創作藝術家Tith Kanitha等,此外也展出NGO組織兒童的繪畫及照片。

當代藝術場館為了強調多元性,常觸及原生藝術並注重創造讓大眾接觸藝術的機會,「雲端贊米亞」計畫亦可置放在此脈絡中討論但仍有其他不同之處。然而,強調多元性,卻弔詭的使美術館、藝術節強化了另一個中心的建立。住友指出,大量資金注入的活動會光芒四射,越是強烈的光芒也會讓陰影越是清晰可見。因為觸及議題及人事物更加多元,所以光芒呈現散射狀態,陰影輪廓於是變得不明顯。而另外一個問題,則是有權有勢的人做出的判斷也會影響整體體制。「雲端贊米亞」並非是以巡迴展覽的方式推動,其中的人道關懷也不意在宣揚藝術的價值,而是希望透讓日常生活創造更多跟藝術接觸的機會。換言之,展出作品不需要是名作,而是要讓大眾重視生理的喜好,或是反問為什麼要與藝術對話。

每個人會依據其最原初的記憶及經驗去欣賞作品,而藝術圈的工作者在共享基本知識體系之後,或透過教育、產業、文化會成為共同體的成員。反而是圈外人可以透過自己獨到的見解去理解作品,作為專業人士,住友認為我們應該要更加關注擁有獨特見解欣賞作品此一特點。如果我們可以以獨到見解去觀看藝術,我們便得以脫離被同質化、均質化的時間和空間。住友提醒,專業人士以非常迅速解讀作品的模板,如果平行的置入到跨文化的交流,將會非常危險,這樣的判斷必須對象跟自身是共同領域或同屬的狀態下才得以生效,否則可能會引發誤會甚至是歧視。知識體系有助於深入了解事物,卻也可能因此鄙視脫離知識體系之外的事物。

雙年展的機制帶來的是與世界同步的時間性,我們透過分散展覽的方式進行抵抗,但透過形式的策略仍是不足的,因為這些分散的展覽,最終還是會被更大的框架納入。住友最後透過小津安二郎的《春晚》去解釋侘寂美學「空」,再利用鋼達姆機器人第三集大戰中,老式日本情歌的中斷感去創造不合時宜的感受,這樣的不合時宜感帶給個人化、個體化的經驗,並喚起複雜的情感。住友以觀察作為實踐的豐富性為這段演講的做結。

針對住友的演講,黃建宏館長回應道,當今的贊米亞關注的是如何創造人與人連結的空間,或許在James Scott最早的描述下,贊米亞有一個具體的地理條件所形成特殊的社群相似性或者生活模式。但在這個計畫中有兩個對贊米亞及無政府狀態的想像,其實在社會當中仍有很多的空間跟可能性需要去連結。黃建宏館長以1997年的《Cities on the Move》、1999年日本發起的《Under Construction》回應「雲端贊米亞」計畫,但這兩個計畫比較著重在全世界的趨勢,而住友的計畫則是主動逃避全球化,或是被迫在不被關注的空間裡生活的逃逸。透過該雙年展的計畫可以窺見某種新的可能性。NGO的理解、選擇作品的方式則改變了原有鑑賞的模式,多重解讀的狀態將可能是當代贊米亞的空間所需要面對的問題。

座談尾聲由觀眾提出關於「雲端贊米亞」計畫的疑問,住友則就該計畫和原民性進行討論及回應。
關渡雙年展《空熵:作為「化潛殖」的宇宙演化敘事》的第一場座談-「世界製造-從雲端上的贊米亞到原生性時間」在2023年12月23日(六)於線上以直播方式進行。座談由《空熵》策展人黃建宏館長主持,邀請獨立策展人、研究者住友文彥(Fumihiko Sumitomo)分享其參與泰國雙年展的經驗,並聚焦討論關渡雙年展所提出的「時間」問題。

首先,黃建宏館長談及自三年前人類世的思考引入藝術領域後,原民性的問題開始受到關注。然而,原民性在此所指的是針對原住民意識及文化,之於今天所遭遇到的處境是否有所啟發,從而思考生命及環境的關係、資本主義後社群的結構轉變,以及如何與生命體和物質產生共生關係,最後透過原住民的生活經驗思考連續性的、不同樣態的殖民經驗是如何發展。黃建宏館長曾於疫情期間與住友就沒有邊界的美術館、沒有邊界的藝術進行討論,在疫情之後,原民性則對人跟時空關係的重建,重建人跟人之間的關係,還有意識的質變有所啟發。因此關渡雙年展將原民性轉化成「原生性時間」(Indi-Genesis Time),原生性的時間是一種就地創生的時間、一種如何隨時隨地與環境產生關係性及跨物種的時間。而關渡雙年展這三年來透過兩個部分的規劃,第一個部分是以「場域」為主,透過原民性去延伸到關注藝術家如何與場域產生不一樣的關係,參與的藝術家包括李傑(Lee Kit)、金雅瑛(Ayong Kim)法蘭西斯‧艾利斯(Francis Alÿs)、饒愛琴、伊命・瑪法琉(Iming Mavaliw)。此外還有延續這些展覽有小型個展,包括汪紹綱、黃贊倫、李旭彬、梁廷毓。第二個部分則是以「精神空間」為主題,此亦受到原民性的啟發。在工業革命後,人的想像力及精神空間快速的萎縮,在關渡雙年展中討論精神空間的有何子彥及住友文彥,而藝術家有許哲瑜、陳琬尹、安東・維多克(Anton Vidokle)、李亦凡、陳界仁,以及未來將於關渡美術館舉辦個展的泉太郎(Taro Izumi),施懿珊的討論會亦與本次的主題相關。回到泰國雙年展以「雲端贊米亞」(Zomia in the cloud)為題,贊米亞在James Scott的分析下描繪出以逃逸作為抵抗殖民現代性無政府主義的狀態,而無政府正是對現代性、現代化他治政府的逃離。贊米亞描述在一定高度底下跨地域共同的生活模式,與殖民現代性產生一定的抵抗關係,而無政府主義則一直都是藝術創作中重要的面向。作為當代關切無政府主義的贊米亞,包含何子彥、許家維策劃的《來自山與海的異人》皆是以贊米亞作為出發點。從無政府主義的贊米亞,再進一步以行星的尺度(planetary)討論地球的永續,當代藝術將如何回應這些問題,是否僅有透過藝術才可能達成贊米亞?

接著住友提及他對近現代以來支配社會的時間的諸多思考,雖然這次關渡雙年展討論的是「空」、「熵」,但在今天的座談中,他主要將聚焦於時間的問題,以及如何從空與熵的視角來討論時間。住友指出,鑑賞經驗、參與雙年展及參與國際展覽,在當代社會中意味著什麼或是雙年展在當代社會中扮演什麼角色,為了思考這個問題,他將透過用時間及空間進行爬梳:通常人們會從解析社會被科學技術、政治所管理從而指涉出全球化的正面及消極面。通過時間及空間被抽象化經歷的敘述,卻使得表達個人身心靈經驗變得更加困難,在藝術的領域中這樣的經驗尤其珍貴,全球化追求速度及利益剝奪了私密的安全領域,也剝奪了充分進行對話的機會,論及藝術在這方面可以如何介入,住友分享了他在清邁參與了泰國雙年展的其中一項藝術計畫-「雲端贊米亞」,該計畫由Production Zomia發起,以作為提供亞洲藝術家可持續活動的平台以便能夠做橫向的連結。「雲端贊米亞」邀請新銳藝術家透過網路媒介參與前期準備、後期實踐,同時也跟不同國家的藝術家、策展人交流,梳理彼此不同文化的異同。比方獲邀參與本屆泰國雙年展的緬甸藝術家及兩位緬甸女性攝影師,便是在軍事政權壓迫下持續活動的藝術家。作為由泰國政府主導的地方振興計畫,泰國雙年展每屆舉辦的城市都不一樣,而藝術節在短時間內集中資金人力所呈現的華美演出,則意味著該地區透過藝術活動與全球藝術同步。

住友表示,清邁北方曾經是黃金三角地區,是泰國少數民族聚集且大量種植、販售麻藥的地區。雖然以麻藥為主的毒品交易已經被禁止,但取而代之的是設立以中國資本主導的經濟特區,經濟特區內賭場林立,賭博取代了一切,少數民族因此失去了經濟來源。除此之外,清邁北方聚集了逃離緬甸軍隊的難民,有很多NGO的支援進駐。當地居民告訴住友,NGO的資助也變相成為NGO之間的戰爭,排除賭場及NGO的進駐,住友自問道於此還可以做什麼當代藝術展覽?會不會他也只是為這個古都賦予一個表象的形象,並沒有與現實連結。在與NGO進行聯繫的過程中,住友與來自日本的組織結識,這個組織在泰國營運學生宿生,提供少數民族的孩子上學的機會。而在與該機構的交流中,住友提出了幾個疑問:孩子自我表達的機會有多少?是否有機會接觸他者藝術表達形式或是情感表達成果物?在這樣的交流中,住友發現孩子相比過去在傳統社區生活以身體感受為主體的經驗及實踐變少了。展覽的規劃因此以創造生活在NGO設施的人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可以接觸藝術的機會,並激發觸動情感經驗的機會為主。住友提議將藝術家的創作上傳到雲端伺服器, NGO團體將可免費自由的運用,這些運用不經由我們指導,而是交予NGO自主地去規劃使用。住友的計畫共有23位藝術家參與,他向藝術家們一一解釋活動的目的,藝術家也同意不會干預藝術品的選擇及展示。即便這些作品雖然對大部分NGO人員陌生且難以理解,最後仍順利完成。

住友接續介紹在雲端上的部分作品,首先是Maung Day的作品,圖像是在做夢時腦還中浮現的圖像,這些是藝術家對周圍暴力事件的不安、社會瀰漫的緊張感及自身感受到的困惱。接著是Ngoc Nau在柬埔寨駐村期間的錄像作品,影像間接批判了巨大資本在城市發展中不斷涉足河流周圍,迫使貧困階層人們及自然環境受到傷害。比較特殊的則有Som Supaparinya的作品,藝術家提供參與的NGO團體最自由使用其作品圖像,這件作品把曾經展出的裝置照片分割並印在不同紙張上,可供大家重新組合。

在眾多參與的NGO組織中,住友曾實際參訪其中兩個組織,它們實際展出方式有:在會議室用佈告欄張貼作品和照片、在場館內播放8個錄像作品、利用園區內竹子在咖啡館周圍展示作品。除了NGO的展示之外,為了滿足雙年展的遊客的參觀需求,也在加拿大傳教士興建的百年建築中展出。展出藝術家有緬甸藝術家Shwe Wutt Hmon、日本藝術家Maeda Kohei、居住在緬甸女性攝影師Ri、利用英國殖民時期少數民族照片的藝術家Aung Myat Htay、金屬創作藝術家Tith Kanitha等,此外也展出NGO組織兒童的繪畫及照片。

當代藝術場館為了強調多元性,常觸及原生藝術並注重創造讓大眾接觸藝術的機會,「雲端贊米亞」計畫亦可置放在此脈絡中討論但仍有其他不同之處。然而,強調多元性,卻弔詭的使美術館、藝術節強化了另一個中心的建立。住友指出,大量資金注入的活動會光芒四射,越是強烈的光芒也會讓陰影越是清晰可見。因為觸及議題及人事物更加多元,所以光芒呈現散射狀態,陰影輪廓於是變得不明顯。而另外一個問題,則是有權有勢的人做出的判斷也會影響整體體制。「雲端贊米亞」並非是以巡迴展覽的方式推動,其中的人道關懷也不意在宣揚藝術的價值,而是希望透讓日常生活創造更多跟藝術接觸的機會。換言之,展出作品不需要是名作,而是要讓大眾重視生理的喜好,或是反問為什麼要與藝術對話。

每個人會依據其最原初的記憶及經驗去欣賞作品,而藝術圈的工作者在共享基本知識體系之後,或透過教育、產業、文化會成為共同體的成員。反而是圈外人可以透過自己獨到的見解去理解作品,作為專業人士,住友認為我們應該要更加關注擁有獨特見解欣賞作品此一特點。如果我們可以以獨到見解去觀看藝術,我們便得以脫離被同質化、均質化的時間和空間。住友提醒,專業人士以非常迅速解讀作品的模板,如果平行的置入到跨文化的交流,將會非常危險,這樣的判斷必須對象跟自身是共同領域或同屬的狀態下才得以生效,否則可能會引發誤會甚至是歧視。知識體系有助於深入了解事物,卻也可能因此鄙視脫離知識體系之外的事物。

雙年展的機制帶來的是與世界同步的時間性,我們透過分散展覽的方式進行抵抗,但透過形式的策略仍是不足的,因為這些分散的展覽,最終還是會被更大的框架納入。住友最後透過小津安二郎的《春晚》去解釋侘寂美學「空」,再利用鋼達姆機器人第三集大戰中,老式日本情歌的中斷感去創造不合時宜的感受,這樣的不合時宜感帶給個人化、個體化的經驗,並喚起複雜的情感。住友以觀察作為實踐的豐富性為這段演講的做結。

針對住友的演講,黃建宏館長回應道,當今的贊米亞關注的是如何創造人與人連結的空間,或許在James Scott最早的描述下,贊米亞有一個具體的地理條件所形成特殊的社群相似性或者生活模式。但在這個計畫中有兩個對贊米亞及無政府狀態的想像,其實在社會當中仍有很多的空間跟可能性需要去連結。黃建宏館長以1997年的《Cities on the Move》、1999年日本發起的《Under Construction》回應「雲端贊米亞」計畫,但這兩個計畫比較著重在全世界的趨勢,而住友的計畫則是主動逃避全球化,或是被迫在不被關注的空間裡生活的逃逸。透過該雙年展的計畫可以窺見某種新的可能性。NGO的理解、選擇作品的方式則改變了原有鑑賞的模式,多重解讀的狀態將可能是當代贊米亞的空間所需要面對的問題。

座談尾聲由觀眾提出關於「雲端贊米亞」計畫的疑問,住友則就該計畫和原民性進行討論及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