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的應許-黃贊倫個展》藝術家對談:一切始於物
《物的應許-黃贊倫個展》藝術家對談:一切始於物
公告日期 2023.01.01
活動日期 _ 2023年3月4日(六)14:00-15:30
活動費用 _ 免費
活動地點 _ 關渡美術館 一又二分之一空間
《物的應許-黃贊倫個展》藝術家對談:一切始於物
時間:2023/3/4(六)14:00-15:30
地點: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關渡美術館 一又二分之一空間

主持人:邱誌勇(國立清華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 教授兼所長)
藝術家:黃贊倫
《物的應許-黃贊倫個展》藝術家對談:一切始於物
時間:2023/3/4(六)14:00-15:30
地點: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關渡美術館 一又二分之一空間

主持人:邱誌勇(國立清華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 教授兼所長)
藝術家:黃贊倫
活動介紹
若物件(objects)與日常生活中常見一般物品(items)的關鍵差異,標誌出了現代藝術事實上是一段因物件的不同操作與意義的擴充,而不斷追問「什麼是藝術?」到「為什麼這是藝術?」的過程。那麼,對當代藝術而言,物件所能創造或召喚的感知,則恐怕是一項反身回過頭來定義「我們是誰?」的逆向工程。本講座從物件與藝術家創作的關係,開啟其作品中對人造世界(各種異質物件的交錯存在)、新技術的出現與人類社會形成網絡的討論,並思考拜不斷擴張其可能性的科技藝術創新技術之賜,物質性如何在數位科技藝術中反而更為人可感與可見,成為具有主動性與能動意義的物(things),遂「逐漸擁有其自主性,成為一頭兇猛的野獸或科幻怪物(sci-fi monster)、一位被壓抑的回歸者(a repressed returnee)、一個冷酷的實體、一顆絆腳石,以及物件的ㄧ種借鑒(an object lesson)。」(Mitchell,2005:112)
活動介紹
若物件(objects)與日常生活中常見一般物品(items)的關鍵差異,標誌出了現代藝術事實上是一段因物件的不同操作與意義的擴充,而不斷追問「什麼是藝術?」到「為什麼這是藝術?」的過程。那麼,對當代藝術而言,物件所能創造或召喚的感知,則恐怕是一項反身回過頭來定義「我們是誰?」的逆向工程。本講座從物件與藝術家創作的關係,開啟其作品中對人造世界(各種異質物件的交錯存在)、新技術的出現與人類社會形成網絡的討論,並思考拜不斷擴張其可能性的科技藝術創新技術之賜,物質性如何在數位科技藝術中反而更為人可感與可見,成為具有主動性與能動意義的物(things),遂「逐漸擁有其自主性,成為一頭兇猛的野獸或科幻怪物(sci-fi monster)、一位被壓抑的回歸者(a repressed returnee)、一個冷酷的實體、一顆絆腳石,以及物件的ㄧ種借鑒(an object lesson)。」(Mitchell,2005:112)
主持人介紹
邱誌勇

國立清華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教授暨所長、藝術學院學士班主任。從事數位美學、科技文化研究、藝術評論與策展研究。曾策劃包括《未來狂想曲》、《鏡像·映像:80後的當代影像藝術展》、《虛幻生命:國際生物科技藝術展》,馬德里《Fading Digital Memories》,《後·技·藝: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展》、《後數位人類紀—2019國際科技藝術展》、《2015-2016年台灣科技藝術節—潮》、《2014科技藝術展—奇幻視界》、波士頓《Reaching Beyond: Taiwan Artist Actions》、《第八屆臺北數位藝術節—超神經》、《第七屆臺北數位藝術節—第二自然》、馬德里《Pause in Time and Space: Taiwan Video Art @ Madatac》、香港《顫·動·感:台灣新媒體藝術新銳展》、《身體/介面:數位藝術脈流計畫3》等展。著有《關鍵論述與在地實踐:在地化脈絡化下的新媒體藝術》,並編輯如《藝術松》、《媒體科技與文化全球化》等書,其所發表之學術論文與評論文章,散見於新媒體藝術期刊或平台中。





✽本場次將同步以直播方式進行。
✽為落實防疫,活動進行間敬請配戴口罩。
主持人介紹
邱誌勇

國立清華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教授暨所長、藝術學院學士班主任。從事數位美學、科技文化研究、藝術評論與策展研究。曾策劃包括《未來狂想曲》、《鏡像·映像:80後的當代影像藝術展》、《虛幻生命:國際生物科技藝術展》,馬德里《Fading Digital Memories》,《後·技·藝: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展》、《後數位人類紀—2019國際科技藝術展》、《2015-2016年台灣科技藝術節—潮》、《2014科技藝術展—奇幻視界》、波士頓《Reaching Beyond: Taiwan Artist Actions》、《第八屆臺北數位藝術節—超神經》、《第七屆臺北數位藝術節—第二自然》、馬德里《Pause in Time and Space: Taiwan Video Art @ Madatac》、香港《顫·動·感:台灣新媒體藝術新銳展》、《身體/介面:數位藝術脈流計畫3》等展。著有《關鍵論述與在地實踐:在地化脈絡化下的新媒體藝術》,並編輯如《藝術松》、《媒體科技與文化全球化》等書,其所發表之學術論文與評論文章,散見於新媒體藝術期刊或平台中。





✽本場次將同步以直播方式進行。
✽為落實防疫,活動進行間敬請配戴口罩。
藝術家對談回顧|實存的追問—《物的應許-黃贊倫個展》藝術家對談
藝術家對談回顧|實存的追問—《物的應許-黃贊倫個展》藝術家對談
文/傅達仁

本次活動為關渡美術館《物的應許─黃贊倫個展》展期中所規畫舉辦的藝術家對談,活動邀請清大科藝所所長邱誌勇教授擔任對談主持人。《物的應許》一展為黃贊倫睽違12年後再次於關渡美術館所舉行之大型展覽,有別於12年前的《無類》一展,本展以「不以藝術品的方式思考」作為展覽的思維核心。

主持人邱誌勇教授將本次的對談定位為分享會,以輕鬆有趣的方式開啟討論。邱誌勇教授首先指出,藝術家使用現成物、機械動力裝置及科技裝置,這些「物」的應用藝術性地轉換成藝術創作。回到本次展覽,主持人將展出作品劃分成三個部分:1.繪畫性(複合媒材)、2.純物件、3.攝影(牆面上),快速的為展覽作品定位。

接續主持人對其作品物件的定位,藝術家表示純物件的作品創作,其實是出於他對「實存」的重要性的深刻體會,並分享他曾在展覽前硬碟損毀,而深切認知到「關掉電腦後,他一無所有」,於是迫切地想要接觸到實際的物件,「實存」物因此成為他的作品當中相當重要的語彙。而為了救回損毀的硬碟,藝術家將電腦拆解,這樣的過程之於他猶如解剖大體一般(將電腦視為人的延伸)。在此之後黃贊倫展開了「廢棄電腦零組件徵集計畫」,在一年內即募集到了一噸的電腦。在觀看這些巨量的物件時,可以在上面找到一些使用者的痕跡,觀看這些物件因而如同窺探日記。藝術家追問原物件的擁有者,希望他們能將曾經虛擬化在電腦上的物件,提供藝術家製作作品,但大部分的人已很難將原有的物件找出來(或是根本沒有物件),作品將這些實存的物與記載虛擬化的主機板結合成《物證系列》,最後由藏家收藏,賦予了電子垃圾新的生命。

延續上面的討論,主持人提問作品當中的主機板的插槽及位置座標,藝術家從自身出國的經驗:總有「這輩子再也不會回來了,就算再回來也不會是這個樣子」的感觸回應之。思考如何回到當下,藝術家以google地理座標及將USB插進電腦回看照片作為解方。主持人提出該系列作品尚有金箔入畫的特殊性,藝術家運用金色的穩定性(文藝復興時代便存在,並且不會褪色),並將金色視為死亡的顏色,而把宗教死後封神的概念挪移到作品當中,將主機板敷貼金箔一舉,賦予主機板神格化的象徵意義。

在對談接近尾聲時,針對AI問題,舉凡Chat GPT既可以寫程式,又可以寫文章、翻譯文章、製作podcast…,主持人對此表達樂觀且認為AI並不可怕,可怕的反而是人類。回到他與藝術家創作的教學方式,以基礎技法的教學(原則性)最後讓其自由發展。邱誌勇教授認為,AI及創作有其共同的原則,不須害怕讓年輕世代使用AI,只要能把握原則性的問題,應樂觀的看待AI及技術的發展。藝術家在最後則提出他個人對科技發展的想像:我的手在別人身上摸我的臉,將科技物視為自己的幻肢。

3/4(六)對談直播連結:
https://fb.watch/j2DPGBg-Mh/
藝術家對談回顧|實存的追問—《物的應許-黃贊倫個展》藝術家對談
文/傅達仁

本次活動為關渡美術館《物的應許─黃贊倫個展》展期中所規畫舉辦的藝術家對談,活動邀請清大科藝所所長邱誌勇教授擔任對談主持人。《物的應許》一展為黃贊倫睽違12年後再次於關渡美術館所舉行之大型展覽,有別於12年前的《無類》一展,本展以「不以藝術品的方式思考」作為展覽的思維核心。

主持人邱誌勇教授將本次的對談定位為分享會,以輕鬆有趣的方式開啟討論。邱誌勇教授首先指出,藝術家使用現成物、機械動力裝置及科技裝置,這些「物」的應用藝術性地轉換成藝術創作。回到本次展覽,主持人將展出作品劃分成三個部分:1.繪畫性(複合媒材)、2.純物件、3.攝影(牆面上),快速的為展覽作品定位。

接續主持人對其作品物件的定位,藝術家表示純物件的作品創作,其實是出於他對「實存」的重要性的深刻體會,並分享他曾在展覽前硬碟損毀,而深切認知到「關掉電腦後,他一無所有」,於是迫切地想要接觸到實際的物件,「實存」物因此成為他的作品當中相當重要的語彙。而為了救回損毀的硬碟,藝術家將電腦拆解,這樣的過程之於他猶如解剖大體一般(將電腦視為人的延伸)。在此之後黃贊倫展開了「廢棄電腦零組件徵集計畫」,在一年內即募集到了一噸的電腦。在觀看這些巨量的物件時,可以在上面找到一些使用者的痕跡,觀看這些物件因而如同窺探日記。藝術家追問原物件的擁有者,希望他們能將曾經虛擬化在電腦上的物件,提供藝術家製作作品,但大部分的人已很難將原有的物件找出來(或是根本沒有物件),作品將這些實存的物與記載虛擬化的主機板結合成《物證系列》,最後由藏家收藏,賦予了電子垃圾新的生命。

延續上面的討論,主持人提問作品當中的主機板的插槽及位置座標,藝術家從自身出國的經驗:總有「這輩子再也不會回來了,就算再回來也不會是這個樣子」的感觸回應之。思考如何回到當下,藝術家以google地理座標及將USB插進電腦回看照片作為解方。主持人提出該系列作品尚有金箔入畫的特殊性,藝術家運用金色的穩定性(文藝復興時代便存在,並且不會褪色),並將金色視為死亡的顏色,而把宗教死後封神的概念挪移到作品當中,將主機板敷貼金箔一舉,賦予主機板神格化的象徵意義。

在對談接近尾聲時,針對AI問題,舉凡Chat GPT既可以寫程式,又可以寫文章、翻譯文章、製作podcast…,主持人對此表達樂觀且認為AI並不可怕,可怕的反而是人類。回到他與藝術家創作的教學方式,以基礎技法的教學(原則性)最後讓其自由發展。邱誌勇教授認為,AI及創作有其共同的原則,不須害怕讓年輕世代使用AI,只要能把握原則性的問題,應樂觀的看待AI及技術的發展。藝術家在最後則提出他個人對科技發展的想像:我的手在別人身上摸我的臉,將科技物視為自己的幻肢。

3/4(六)對談直播連結:
https://fb.watch/j2DPGBg-Mh/
 回上頁
分享到
繁中  /  EN
繁中 /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