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區塊
:::

關渡美術館

跨性工作坊¬_重力波:科學經驗的形成
:::
跨性工作坊¬_重力波:科學經驗的形成
公告日期 2021.11.03
活動日期 _ 2021.11.10 下午2:00-4:30
活動費用 _ 免費
活動地點 _ 1 1/2藝術家工作室
報名限額 _ 1 / 25
截止報名 _ 2021.11.09
跨性工作坊
80年代是個資訊激增的年代,隨著經濟的自由化,讓甫從威權體制鬆脫出來的意識,熱切地與其他不同想法、卻並未系統化或體制化的人們進行連結,也因此,個體能動性的進行跨領域知識的整合,是台灣跨領域的特色。然而這樣的特質,雖然在後續體制化中逐漸的被掩蓋,但是並未消失。這樣的特質依然存在於許許多多年輕創作者身上,也因為如此,我們才會邀請到李德茂藝術家,來分享他的跨域經驗。


跨性工作坊
80年代是個資訊激增的年代,隨著經濟的自由化,讓甫從威權體制鬆脫出來的意識,熱切地與其他不同想法、卻並未系統化或體制化的人們進行連結,也因此,個體能動性的進行跨領域知識的整合,是台灣跨領域的特色。然而這樣的特質,雖然在後續體制化中逐漸的被掩蓋,但是並未消失。這樣的特質依然存在於許許多多年輕創作者身上,也因為如此,我們才會邀請到李德茂藝術家,來分享他的跨域經驗。


駐館藝術家李德茂創作計畫
駐館期間,將於工作室架設作品《重力波》,並開始此作品下一階段的前期工作。透過此一與廣義相對論相銜接之作品計畫,吸引有興趣的師生前來交流,並可藉此探討近代物理學及藝術觀點。此外,亦將分享近年來在花蓮進行的志克藝術實驗場及策展。

重力波是能量的漣漪,從遙遠的宇宙傳了好幾億年來到地球,被LIGO的科學家偵測到。它影響了空間,也驗證了廣義相對論對時空的描述。

空間是絕對的、相對的、可感知的,是相對論裡時空相關性的一部分。重力波是黑洞或中子星相互吞噬時釋放出來的能量,科學家透過麥克森干涉原理偵測空間的變化幅度,從2015年第一次測到重力波開始,至今仍不時測到重力波經過地球。這一宇宙中的常態現象,使我們所處的空間每隔一陣子就會極微小的扭曲一下。

作品中重置的麥克森干涉現象,波紋不自主的晃動,它反映出可感空間的微小震動和不穩定,對應著LIGO的偵測原理,試圖在空間性和物理空間之間搭建某種感性經驗上的關連。伴隨物理學所揭露的空間樣貌,可感的空間經驗發生變異,重構出一種如巴什拉所述「認識論斷裂」般的空間性。當物理學再次往前走了一步去碰觸空間的本質,廣義相對論精準描述了時空的原貌,回到直接的現場經驗,是否將交疊出一個尚未能描述的空間領域?
駐館藝術家李德茂創作計畫
駐館期間,將於工作室架設作品《重力波》,並開始此作品下一階段的前期工作。透過此一與廣義相對論相銜接之作品計畫,吸引有興趣的師生前來交流,並可藉此探討近代物理學及藝術觀點。此外,亦將分享近年來在花蓮進行的志克藝術實驗場及策展。

重力波是能量的漣漪,從遙遠的宇宙傳了好幾億年來到地球,被LIGO的科學家偵測到。它影響了空間,也驗證了廣義相對論對時空的描述。

空間是絕對的、相對的、可感知的,是相對論裡時空相關性的一部分。重力波是黑洞或中子星相互吞噬時釋放出來的能量,科學家透過麥克森干涉原理偵測空間的變化幅度,從2015年第一次測到重力波開始,至今仍不時測到重力波經過地球。這一宇宙中的常態現象,使我們所處的空間每隔一陣子就會極微小的扭曲一下。

作品中重置的麥克森干涉現象,波紋不自主的晃動,它反映出可感空間的微小震動和不穩定,對應著LIGO的偵測原理,試圖在空間性和物理空間之間搭建某種感性經驗上的關連。伴隨物理學所揭露的空間樣貌,可感的空間經驗發生變異,重構出一種如巴什拉所述「認識論斷裂」般的空間性。當物理學再次往前走了一步去碰觸空間的本質,廣義相對論精準描述了時空的原貌,回到直接的現場經驗,是否將交疊出一個尚未能描述的空間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