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譜計劃:從藝術作為方法到ALIA作為方法
有譜計劃:從藝術作為方法到ALIA作為方法
2020.07.17~2020.08.23
09:00 - 17:00
關渡美術館 四、五樓
展覽簡介
策展人:郭昭蘭

策展論述:
《有譜計劃:從藝術作為方法到ALIA作為方法》(以下簡稱《有譜計劃》)將亞洲藝術院校聯盟(以下簡稱ALIA)關係網絡視為樂譜,透過製作「盒子-譜2」單元模組,實現校際共同的藝術傳遞計劃。

ALIA是成立於2012年的國際藝術學校組織,國立臺北藝術大學(以下簡稱北藝大)為現任理事主席學校。在星球為背景的視野上,ALIA作為關係網絡具有它空間與時間上的意義。

《有譜計劃》起始於2018年土耳其伊斯坦堡會員大會,北藝大以理事學校的身份發起「ALIA作為方法」的藝術計劃提案,接著於隔年首爾的ALIA理事會議,宣布全面啟動《有譜計劃》。《有譜計劃》給會員學校的指令是,在收到北藝大提供的盒子之後,以各種任意武斷(arbitrary)的方式放入物質或非物質──此即所謂的「盒子-譜2」,並於2020年初傳遞回北藝大。在不犧牲個別性、不放棄對差異的開放前提下,這些移動中的「盒子-譜2」表演出區域、藝術、關聯、對話、差異、時間、連續體、共同等多重面貌。

今年5月,北藝大從收到的8個盒子中選擇蘇黎世藝術大學的「盒子-譜2」加以實現。該校的「盒子-譜2」名為《實踐1:樂譜/腳本》,是一份以深陷疫病威脅的全球處境為主題的跨域教學計劃書。北藝大將它實現為《疫病、群集、樂譜、指令、表演、無限工作坊》,內容包含三大部分:一、〈前置研究工作坊〉(講師:李尚仁、謝杰廷、王德瑜、郭昭蘭);二、〈跨域共創工作坊:帶著口罩的人們/在哼著什麼?〉(講師:余政達);三、〈生物藝術展演性探索〉(講師:林沛瑩、宮保睿、顧廣毅、曹存慧)。最終《疫病、群集、樂譜、指令、表演、無限工作坊》創造出蘇黎世藝術大學《實踐1:樂譜/腳本》的演繹及即興片刻,使它在時間中成為源頭,並停留在時間之中 。

《有譜計劃》展覽利用北藝大關美館橫跨四、五樓的環形雙層空間,實現《有譜計劃》階段性的空間演繹。四樓環形空間(401展間)呈現會員學校從計劃初始醞釀、「盒子-譜2」的製作與投遞,到北藝大對蘇黎世藝術大學疫病教案《實踐1:樂譜/腳本》的實現過程;五樓環形空間(501展間)則是〈帶著口罩的人們/在哼著什麼?〉跨域共創工作坊的發表。同為疫病教案實踐的工作坊內容〈生物藝術展演性探索〉與北藝大自身的「盒子-譜2」《水中音》(創作者:林奕碩)則於展覽開幕活動中現場演繹及發表。

正如亨德里克.佛克茲在春之文化基金會的《聲音想怎樣》論壇所述:譜的存在,永遠等待未來的彈奏,一如彈奏總是與作為源頭的譜既是藕斷絲連,又打破時間順序。《有譜計劃》秉持樂譜對於時間序列的彈性,期許未來任何發生在ALIA會員之間的交流,都將視為「有譜」與「演繹」之間的關係,但這裡所謂的源頭,是在時間中成為源頭,並停留在時間之中。這也說明ALIA成員對關係網絡所報持的開放性與不確定性,其真正的效果將是無窮無盡的綿延。

本計畫將以一部概念性「藝術家出版物」的生產,實驗《有譜計劃》的記譜語言,記下這些物質與非物質事物移動中的美感──儘管它永遠無法完全被記下。
展覽簡介
策展人:郭昭蘭

策展論述:
《有譜計劃:從藝術作為方法到ALIA作為方法》(以下簡稱《有譜計劃》)將亞洲藝術院校聯盟(以下簡稱ALIA)關係網絡視為樂譜,透過製作「盒子-譜2」單元模組,實現校際共同的藝術傳遞計劃。

ALIA是成立於2012年的國際藝術學校組織,國立臺北藝術大學(以下簡稱北藝大)為現任理事主席學校。在星球為背景的視野上,ALIA作為關係網絡具有它空間與時間上的意義。

《有譜計劃》起始於2018年土耳其伊斯坦堡會員大會,北藝大以理事學校的身份發起「ALIA作為方法」的藝術計劃提案,接著於隔年首爾的ALIA理事會議,宣布全面啟動《有譜計劃》。《有譜計劃》給會員學校的指令是,在收到北藝大提供的盒子之後,以各種任意武斷(arbitrary)的方式放入物質或非物質──此即所謂的「盒子-譜2」,並於2020年初傳遞回北藝大。在不犧牲個別性、不放棄對差異的開放前提下,這些移動中的「盒子-譜2」表演出區域、藝術、關聯、對話、差異、時間、連續體、共同等多重面貌。

今年5月,北藝大從收到的8個盒子中選擇蘇黎世藝術大學的「盒子-譜2」加以實現。該校的「盒子-譜2」名為《實踐1:樂譜/腳本》,是一份以深陷疫病威脅的全球處境為主題的跨域教學計劃書。北藝大將它實現為《疫病、群集、樂譜、指令、表演、無限工作坊》,內容包含三大部分:一、〈前置研究工作坊〉(講師:李尚仁、謝杰廷、王德瑜、郭昭蘭);二、〈跨域共創工作坊:帶著口罩的人們/在哼著什麼?〉(講師:余政達);三、〈生物藝術展演性探索〉(講師:林沛瑩、宮保睿、顧廣毅、曹存慧)。最終《疫病、群集、樂譜、指令、表演、無限工作坊》創造出蘇黎世藝術大學《實踐1:樂譜/腳本》的演繹及即興片刻,使它在時間中成為源頭,並停留在時間之中 。

《有譜計劃》展覽利用北藝大關美館橫跨四、五樓的環形雙層空間,實現《有譜計劃》階段性的空間演繹。四樓環形空間(401展間)呈現會員學校從計劃初始醞釀、「盒子-譜2」的製作與投遞,到北藝大對蘇黎世藝術大學疫病教案《實踐1:樂譜/腳本》的實現過程;五樓環形空間(501展間)則是〈帶著口罩的人們/在哼著什麼?〉跨域共創工作坊的發表。同為疫病教案實踐的工作坊內容〈生物藝術展演性探索〉與北藝大自身的「盒子-譜2」《水中音》(創作者:林奕碩)則於展覽開幕活動中現場演繹及發表。

正如亨德里克.佛克茲在春之文化基金會的《聲音想怎樣》論壇所述:譜的存在,永遠等待未來的彈奏,一如彈奏總是與作為源頭的譜既是藕斷絲連,又打破時間順序。《有譜計劃》秉持樂譜對於時間序列的彈性,期許未來任何發生在ALIA會員之間的交流,都將視為「有譜」與「演繹」之間的關係,但這裡所謂的源頭,是在時間中成為源頭,並停留在時間之中。這也說明ALIA成員對關係網絡所報持的開放性與不確定性,其真正的效果將是無窮無盡的綿延。

本計畫將以一部概念性「藝術家出版物」的生產,實驗《有譜計劃》的記譜語言,記下這些物質與非物質事物移動中的美感──儘管它永遠無法完全被記下。
作品
 回上頁
分享到
繁中  /  EN
繁中 / EN